第一篇:构建农信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问题
构建农信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问题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信贷管理只有在风险管理上革命,才能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目前,农信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产生危机根源的两个最大的因素,就是资本严重不足与风险管理能力低。各农村信用社,在当地政府与银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置换不良资产,增资扩股来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工作正进展较快,预计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最后年内都能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现在最关键是如何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在短期内靠外力因素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靠内部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才能逐步提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与国内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农信社的自身发展实际,建立起农信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是每个农信社高级管理人员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菏泽市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对此进行一些探讨,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信社在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营理念上的存在偏差。导致没有把风险管理提升到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经营指导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外延扩张恶性竞争粗放经营指标考核的 初级 阶段。经营管理上的主要目标,仍是机构网点存款数量,资产规模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不能在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和不断优化资产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做大做强,在规模快速扩张中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农信社虽然初步完成了组织体系的变革和资产规模的扩张,但还没有完成管理体制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还没有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观。
二是风险管理组织构架上的虚设。在决策层,理事会没有真正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联社整体经营风险进行总体控制。对执行层经营班子风险管理进行有效评估与监督。在经营层中,内控委员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信贷管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之间缺乏平衡制约,特别是信贷管理委员会基本上集裁判员与运动员职责于一身,缺乏有效的制约。信贷风险是经营中存在的最大风险。
三是风险控制文化的缺失。全员风险意识不强,在风险控制与管理上,主要局限于几个部门与少数管理人员职责上。虽然表面上员工都知道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但没有将风险职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中去。虽然制订了许多规章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与执行到位,违规操作显现的风险仍然较为突出。
第二篇:积极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附件
积极构建全面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同志们:
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各级政府与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积极探索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根据银监部门相关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近年来省联社从战略、政策制度、组织体系、工具方法、风险文化等方面对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从2008年5月至今,共指导和协调20家机构进行了流程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围绕流程化管理及全面风险管理相关内容进行了大规模、普及性培训,帮助各级员工厘清了风险管理思路、强化了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对试点机构的公司治理、业务流程以及相配套的营销机制、激励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变革,逐步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模式;以数据大集中全面推广上线为契机,结合财务管理系统的运用和信贷管理系统的开发,指导部分机构开始对各类风险数据进行收集、清理、整合,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大力加强和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内控评价及其后续评价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不懈地着力宣传、培育合规文化与风险文化,省联社合规部组织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每月出版一期的《走向全面合
使风险治理机制、风险识别评估量化能力、风险管理文化等定性指标以及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资产利润率等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指标逐步达到现代金融企业风险管理标准,从而为建立起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各类风险的管理模式和管控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已改制为银行的机构以及一些已在最近几年实施流程优化或再造的农村信用社,对照银监会的要求,其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第一阶段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并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了第二阶段工作。这些机构当前核心的任务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照《指引》的要求进行规范和完善,夯实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而大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则要在2011年开始尽快理顺风险治理机制,逐步搭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确立风险管理战略,逐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三道防线”建设,建立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强化授信业务内部控制,建立相互制衡的授信审批体系;优化和再造流程,建立流程化管理体系等。结合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际,就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出以下几点工作意见:
一要以流程化管理改革为抓手。经过两年多、三批的试点,目前我省流程化管理改革已经形成了“一地市一机构一示范”的良好格局,为全省全面铺开流程化管理改革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流程化管理改革不仅仅建立起了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而且按照最有效地满足客户需要和市场的要
求,最有效地促进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优化流程体系、岗责体系和组织体系以及建立完善配套的营销机制、运营机制和逐步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等。从前三批试点单位的运行情况来看,其控制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均得到较快提升,其经营管理理念也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下阶段,已实施流程化管理改革的机构,需继续扩大改革的成果;同时,要认真借鉴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深入研究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模型,提高风险识别、评估、计量与管理的水平,探索出一条从流程合规走向全面风险管理的新路子。此外,从今年起,省联社将再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程化管理改革的工作。为此,各机构应在省联社及当地办事处的指导下,充分借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流程化管理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要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各机构要尽快搭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制衡、运行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主要有四项工作:一是优化组织机构设臵,厘清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的前中后台部门职责并实施严密的风险隔离措施,提高各部门及业务条线的工作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保证风险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二是进一步明确董(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并在履职过程中高度协作;三是加强风险管理条线独立性和专业性,各机构应根据实际,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将全面风险管理职能纳入合规部门,负
性和有效性,充分揭示自身各种风险因素,降低和防范各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省联社将指导各机构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搭建较为健全的风险管理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本机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本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通过独立、专业的内部审计体系,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准确性、可靠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施评价。省联社还将根据广东银监局的要求,建立定期检查、通报和考核评价制度,将辖内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情况列入对各机构的考核评价范围,与综合绩效考核挂钩,对于实施情况好的机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实施情况差的机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机构领导班子进行问责。
五要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全员参与并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文化是提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与水平的关键因素。各机构董(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率先垂范,从言行态度、职业道德和诚信水准等方面真正体现出以风险为本,始终坚持“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发展”的经营管理原则,及时吸收风险管理经验,不断丰富风险管理文化;建立有效的激励问责和风险培训机制,提高员工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技能和水平。省联社将继续加大风险文化宣传力度,从2011年1月开始,将《走向全面合规》升级改版为《风险为本》,为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创造一个良性的互动交
流平台。同时,省联社将就全面风险管理、流程化管理两个专题分批分片对各机构管理层和风险管理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积极促进合规管理、风险管理、流程化管理等先进经验在全辖的充分交流和学习。各机构应在1-2年内完成全体员工风险管理和流程化管理的普及性教育和技能培训,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增强风险管理团队的整体实力,从而提高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
在搭建和完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过程中,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发展并获得效益是我们经营活动的根本所在,但发展、效益总是与风险共生相伴。我们既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牺牲业务发展,也不能因为业务拓展而忽视风险控制。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各机构要正确引导各经营单位、业务条线开展业务时切实做到制度先行、风险为本、审慎经营,将业务活动所涉及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二要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既要重视总量增长、又要统筹兼顾;既要把业务做大做强,更要做优做实。各机构必须摒弃重速度轻质量、重经营轻管理等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业绩评价的重点不仅要放在市场份额、规模扩张、利润增加等账面指标,还要更加关注总资产净回报率、资(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等监管指标的提高上,不断适应日益变
第三篇:农信社风险管理问题及建议
农信社风险管理问题及建议
符学丽
合规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合规风险逐渐成为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外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风险。因此,银监部门的监管重点已从农村信用社体制监管逐步转移到合规经营上来,以力促合规经营为主要目标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成为今年农村信用社系统一大热点问题。但从目前工作进展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就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及近二年我县联社在市办的各项检查情况,对如何完善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未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更没有将合规风险管理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从目前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合规建设年和风险管理年活动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根据今年以来强化合规知识教育提高案件防控力活动开展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干部员工,对合规管理还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即使是合规部门从业人员,对今后合规工作怎样开展也拿捏不准。一些员工特别是基层职员,对于什么是合规,为什么要合规,怎样才能合规,还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有的员工对当前推行的合规教育培训和考试存在被动应付的消极心理,对合规工作极为排斥,甚至将其与业务经营对立起来,将其视为一种负担,害怕合规风险管理进行下去会影响业务经营工作的开展。但事实上,由于管理层人员掌握着人力、物力、财力等大权,由其而引发的合规风险,其危害性要远远大于执行层操作人员。
2、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合规风险管理活动中,农村信用社开始着手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组建了相对独立的合规部门,配备了合规风险管理人员。但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上仍存在一定缺陷:一是合规管理没有完善、垂直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还没有成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来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二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
3、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近年来,通过改革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执行力低下的问题使大量的制度形同虚设,导致案件频发。主要原因是农村信用社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奖励力度较小,惩罚措施较轻。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损失或案件,对违规人员往往只采取教育、经济处罚和限期整改等措施,很少进行严厉处分,对于造成损失或酿成案件的人员,问责也不到位。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仍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为彻底解决以上存在问题,促进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真正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履行明确的合规管理职责
明确合规管理职责是构建合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必要前提。合规管理职责的进一步明确,需要深入了解合规工作的特性。一是独立性;即合规部门须独立于各业务条线发挥作用。二是权威性;合规部门须在经营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向高管层提出经营管理中的合规意见和建议。三是全面性;合规管理工作须渗透到各业务单元和条线,与业务管理实现“无缝对接”。四是预警性;合规部门须对外部法律法规及时反应,向业务部门提供信息进行预警。五是动态性;合规风险预警、提示及对各类信息的反应须是动态的、实时的。六是协调性;合规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及内审部门的关系应当是协调合作,而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
2、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统一协调性。
合规风险管理对农村信用社来说还是一新事物,又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受人力、财力和自身创新能力所限,以县为单位的联社很难独立构建起真正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合规风险管理对业务经营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农村信用社省市级管理机构,从省市农村信用社全局出发,自上而下的集中创新一套全面、系统、专业和统一的合规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防范体系,经试点后,在全省集中推广,以省或市为单位构建起全省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3、实施严格的合规管理制度
建立诚信举报机制,就是要让那些不守规矩、不讲诚信的人有一种外在的压力,让他们知道还有一双双眼睛盯着,促进他们在思想上时刻牢记、行为上处处体现银行业金融机构最高标准的职业操守,把合规管理部门作为诚信举报的重要渠道之一,建立违规举报机制,为内部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渠道和途径,并对举报人进行有效保护。
4、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奠定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人力资源基础在合规风险管理中,人是合规风险管理实践活动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同时,人又是合规风险管理实践的首要对象,人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要广泛深入开展合规风险管理活动,通过开展诸如学习会、讨论会、征文比赛、考试测试等一系列员工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广泛深入的教育广大员工,增强员工自主合规意识,培育良好合规文化,提高员工执行力,确保各项法律法规规定在农村信用社的贯彻落实。建立起一支适用于合规合规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团队,切实提高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
5、营造健康有序的合规风险文化氛围
营造健康有序的合规文化氛围是合规风险管理最难以把握,但却能深深影响银行每位员工合规意识的工作。要树立主动合规的合规文化,倡导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并相应地在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过去那种“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处罚”的旧的文化一定要加以摒弃,取而代之的正应当是主动合规、自觉合规、上下合规、内外合规的全面合规时代的到来。
第四篇:浅析农信社构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自身实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各类业务得到了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发展壮大,除狠抓业务经营外,重视廉政建设也是成功原因之一。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在重视业务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廉政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两手都要硬”。而如何建立以廉政为思想
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构建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成为了廉政建设的新课题。笔者就构建农村信用社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谈几点想法:
一、廉政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对廉政建设也越来越重视,逐渐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独特的廉政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
一是紧密结合三农。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通过50年多年的发展,信用社与三农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也将与三农的这种鱼水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广大农村信用社党员大部分时间在与农户打交道,因此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农村乡土和淳朴气息。
二是紧密结合业务经营。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廉政建设与其他企业和单位有着根本区别。金融机构的诱惑力和风险度比其他任何单位和企业都要高得多。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抵御了高度的诱惑,党性得到了不断提升,更能坚持原则和廉洁自律。
三是紧密结合案件防范。案防工作是作为金融部门的农村信用社的重中之重,做好案防工作就等于为资金安全装上了防火墙。从近年来银行发生过的案件来看,内部犯罪占据九成以上。因此,农村信用社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内部员工思想防线,从而保证了案件防范的成果。
二、构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途径。
(一)必须建立服务基层、深入农村的长效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信合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查的工作机制。随着信用社业务的展以及通讯的普及,信用社员工联系工作都采用电话方式,下基层与农民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减弱了与农民朋友的血肉联系,影响了一些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建议通过定期下基层调研、下派到基层任职、参加基层工作队、担任基层工作指导员等方法,为领导干部创造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组织群众能力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干部员工“送金融到企业”、“送金融下农村”活动,鼓励干部员工到农村和其他基层单位体验生活、开展工作的制度,构建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建立信用社分社主任以上干部、信贷员“联乡包村”制度等;其次,要建立畅通群众信息渠道的各项制度。如各级领导班子和信贷人员、客户经理要定期征求农民群众意见的制度,定点接待群众和“下访”的制度。设立信访接待部门,负责接待来访群众,接收群众来信,沟通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联系。设立联系群众的热线电话、“接待日制度”、“网上信箱”,疏通、拓宽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同时还应创新工作方法,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建立畅通的工作、信息联系机制。
二、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领导干部管理机制。要健全民主决策,用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馈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和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各项事务。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使党章对领导干部的各种要求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通过制度的约束,使广大领导干部经常处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管理机制等。
三、建立长效的教育和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要健全领导干部和员工的培训、教育机制。在做好日常业务的同时,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员工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和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和廉政文化等的建设,带动全体党员形成终身学习的风尚,积极了干部员工教育提供各项服务。
四、是要建立健全干部、员工廉政建设激励机制。
除了对日常业务的考核外,定期对干部员工学习、作风、服务方面的考核,提倡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特别是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要加强对广大信贷人员的作风建设,改正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廉洁自律做得好的领导员工应给予物资上的鼓励或回报。为此,从长远考虑应当建立“廉政公积金”制度,或者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以
此提高廉洁自律者对未来依法取得丰厚回报的心理预期,激发并巩固其廉洁自律的内在动机,达到抑制腐败动机的目的。
五、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自律长效机制。
一是要构建完善的“教育养廉”机制。通过实施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廉政教育,持之以恒地培养人的内在思想道德品质,坚持不懈地强化人的道德自律意识,使人毕生崇尚
真、善、美。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既要有人生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有心理人格教育;既要有勤廉典型教育,又要有腐败警示教育;既要有党纪政策教育,又要有法律规章教育等。同时要注意教育形式要多种多样,既要有理论灌输教育,又要有现身说法教育;既要有电化式教育,又要有谈话式教育等。另外,教育时机要把住几个重要契机 “进社、入党、提职”必须接受专门教育的制度。二是构建长效的岗位责任制建设,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的廉政教育,努力营造“家庭清廉是福”的氛围,构筑“把前门、堵后门”的家庭拒腐防线。通过完善岗位责任制,全员签订《合规承诺书》、《家庭助廉责任书》等,构建长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三是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从政治待遇着入,对廉洁自律做得好的干部员工给予政治上的褒奖。主要在评优表彰、提升职务时必须把是否做到了廉洁自律作为一条硬指标,对于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得不好的领导干部一律不得评优或提拔,形成用人导向。四是必须构建严格的“监惩促廉”机制。通过加强监督和惩处,减少腐败机率,遏制腐败动机,从而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重点是加大对“人权、财权、物权以及自由裁量权”的使用、运行的监督,卡住权力滥用。同时严格执行党纪国法,使不廉洁自律者受到应有的惩处,从而促使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廉洁从政,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健康发展。
第五篇:农信社怎样构建案件防范长效机制
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机制研究
长期以来,农信社是各类金融机构中案发率较高的。而内控制度不健全和有章不循,是造成案发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构建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本报邀请了基层农信社的领导,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建立案件防范长效机制发表意见。
农村信用社案防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农信社案件多发、案件防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内部控制缺位,是导致农信社违规操作、经济案件多发的根本原因。据分析,金融机构发生案件的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20%是制度缺陷造成的。近年来,通过改革发展,农信社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执行力低下的问题使大量的制度形同虚设,导致案件频发。在改革的大环境下,部分农信社注重了改革工作和业务发展,却忽视了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少数员工职业素质较差,道德观念丧失,铤而走险,违规违法。部分农信社对审计监督重视不够,审计覆盖面过窄,频率不够,加之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尚未建立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监事会监督有名无实,致使内审流于形式,检查走过场,使一些违规问题和案件长期得不到解决。虽然近几年通过招收大学生,使农信社年龄结构优化,学历层次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农信社员工队伍,特别是部分农信社监察保卫部门成为企业“养老”部门,强制休假、岗位轮换制度
得不到落实,难以保障业务稳健开展。
姬瑞朝:农信社案件防范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引发农村信用社案件的隐患仍然存在。主要表 现在以下方面:内控制度不够健全,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制度建设和执行的问题;有章不循、违章未究或追究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制度和上级精神执行力差,敷衍了事,检查走形式,甚至渎职导致案件屡屡发生;管理上粗放,存在忽视操作性风险防范和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部分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事后监督和纪检监察部门未得到足够重视或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有些信用社对员工思想政治、法制和制度教育不够或缺失等。
主持人:近几年来,你们在案件防范方面是怎么做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钟金铭:我们围绕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防范案件,从法人治理、内控制度
制定、修改和完善到执行、监督落实,做了大量的工作。
完善三个体系。一是法人治理运行体系。通过制定和执行《法人治理运行规则》等29项法人治理规章,充分发挥股东代表、外部董事、监事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工作,提高透明度,有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运行体系。二是建立了授权管理体系。授权体系采取“分级授权、下授一级”的模式,由各单位、各部门在各自的受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明确了各项经营管理行为及业务操作的权利、责任承担者。三是内控制度体系。开展了“整章建制年”活动,根据
自身业务发展和票据兑付工作需求,对全行各岗位、各环节、各部门内控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完善规范,整编成册。共制定、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61项,涵盖了各个部门和专业,形成了与农村合作银行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抓好三大环节。思想到位、执行到位和监督到位是内控建设的三个环节,只有抓好了这三大环节,才能切实有效的防范案件发生。一是思想到位。建立了内控知识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内控学习培训,增强员工内控意识和业务素质,有效防止了各类案件的发生。二是执行到位。通过整章建制,制定了各项业务操作规程,规范了日常业务操作程序,要求员工严格执行落实。推行了客户经理风险抵押金制和稽核人员问责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执行落实到位。三是监督到位。为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督促员工依规经营,我行完善检查监督机制,通过会计辅导、事后监督和稽核审计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对各业务部门和分
支机构的检查监督力度。
开展三项治理。我行积极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治理商业贿赂和员工经商办企业三项治理活动,通过两年的案件专项治理,及时地纠正了分支机构存在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规范了业务操作程序,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开展了纪检专项监察活动,对员工经商办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商业贿赂、顶(冒)名违规贷款
等突出问题及时清理和整顿,对化解各方面的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姬瑞朝:一年来,河南省联社郑州市农信办坚持“勤教育、严内控、重防范、强监督”的治社理念,扎 扎实实地开展案件防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把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作为立社之本,在全市农信系统集中开展“制度学习教育月”活动,全面学习银行业法律法规和农信社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制度学习全员测试,并把农信社各项制度细化到各个经营环节、各个岗位及工作流程中,真正使制度入脑入心,贯穿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进一步增强了员工遵章守纪观念。严格执行强制休假、岗位轮换和定期交流制度。郑州农信系统全年共交流联社机关中层干部25人、信用社主任57人、副主任119人、高风险岗位轮岗1671人,对13名信用社主任、11名副主任实施了强制休假,对在岗位交流和强制休假稽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稽核和严肃处理,使全辖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充分暴露陈案,严格控制新案。对过去发生案件而没有查出的,现在查出了,对责任的追究可以放宽,鼓励暴露陈案。严格控制新发案件,如果出了新发案件,必须严格追究责任。对现在陈案没有暴露,甚至又有新案发生的,将严格上追两级责任。郑州市农信办成立稽核监督中心,建立“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稽核管理体系,提高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大内审频率,对授权卡(柜员卡)、印鉴密押、空白凭证、金库尾箱、查询对账、轮岗休假、录像检查和枪支弹药等八大高风险领域进行了一
次全面的内部审计。
主持人:如何理解案件防范长效机制,你们认为怎么才能构建起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
钟金铭:我认为,构建案件防治的长效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农信社要从省级联社开始,自上而下成立案件防治的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和案件防治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案件防治工作格局。强化内部控制。农信社要继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全力提升执行力,构建防范各类风险,尤其是防范案件风险的内部防线。一是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抓好案件防治工作的前提,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要将现有制度全面梳理、整合,及时完善、健全,弥补制度漏洞,为案件防范构建完善的制度堡垒;二是制定出来的制度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坚决杜绝任何有章不循,违法操作的行为。
3加强思想教育。对员工加强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引导增强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案防意识,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规定,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案防打好人本基础。
4加大责任追究。农信社要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的方式,加大对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制度坚决落实,对案件隐患全面排查,坚决遏制各类风险。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隐患彻底整改,对案件责任按规定严肃追究。
姬瑞朝:针对当前诱发农村信用社案件的诸多隐患,预防之策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切实建立起不愿违的自律机制、不能违的防范机制、不敢违的惩戒机制,形成教育、制度、管理、监督“四位一体“的案件防范体系。要建立对员工进行依法合规经营文化、职业道德操守、风险管理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和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增强遵纪守法和风险防范意识。督促辖内农信机构加强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流程规范,逐步形成部门设置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控、风险有检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的全面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确实做到权力有限、责任有度、风险有数、内控有效。当前,农信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要在组织架构上完善法人治理,不仅是要做到理事长和主任分设,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而且要合理界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权责,特别是对理事长的职责定位和履职监督要到位,防止“一长独大”。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稽核审计制度,着力加强农信机构内部稽核审计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配备高素质的专业稽核审计人员,增强内部稽核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性和权威性;要改进稽核审计方式,提高稽核审计工作的效率,对案件高发机构、高风险业务、易发案件部位,要增加稽核审计的深度、广度和频率;要建立内部稽核审计的问责制度,提高自我纠错能力,有效防范案件风险。
主持人:为构建案件防治长效机制,下一步有哪些具体计划?
钟金铭:为构建长效机制,将具体采取三大措施:一是成立案件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担任组长,行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各
部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案件防范与治理的日常工作。董事长、行长及有关人员分别签订《案件防范责任书》、《连锁包保责任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覆盖全行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案件防范网络体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案件防范工作格局。二是为进一步普及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全员的法制观念和合规意识,创建良好合规文化,更加有效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范案件风险,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合规教育活动。三是要继续加强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检查组,对全行信贷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管理、监察保卫、人力资源等内控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积极整改落实,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保障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继续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和员工经商办企业工作力度,坚持防范与治理并重,标本兼治,防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