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灵魂

时间:2019-05-14 04:2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由的灵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由的灵魂》。

第一篇:自由的灵魂

~-6-13 字数:827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手里捧着的是一本新锐作家余杰的《香草山》,白色的简单封面上是一片油绿的香草山,山上有两个人的身影。我想,在这样的纯粹封面下,一定能够隐藏无尽余杰在生活中的自由灵魂。这样的一本《香草山》,是余杰的唯一一本爱情小说。“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未来的不可知/我将更加选择顽强。”诗人张楠在她的诗作中这样写道。这也正是余杰所面临的现实和所要表达的一种愿望。这个70年代出生在川西平原上的北大才子,所写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心的战迹。这正如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在恢弘著作《约翰克里斯朵夫》的首页这样写道:“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香草山》是一本自传体的爱情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延生、宁萱从陌生到相识,从一般朋友到亲密恋人,自是有很多浪漫和传奇色彩。但是,作者并不是要刻意自己的恋爱生涯,而是要诠释他们为什么爱,为什么他们在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和奋斗,不可战胜的渴望现实人生价值的自由灵魂。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更是“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在我这个年龄,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余杰“没有翅膀的飞翔,比天使的姿态更接近天堂”的含义,但是在阅读全书30万字,你一言我一语的书信体小说时,从我的指间流过的是一种时而轻松但又言之有理,有理有据的表述风格。在《香草山》中,余杰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这话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责任编辑特意在新书上加注的,是肯定了余杰自己2000年北大研究生毕业,走上社会以来所完成的一个巨大的蜕变。《香草山》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非虚构写实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渴望爱、寻求知音、捍卫自由灵魂的过程中,诉说对寻找自由而付出的沉重代价。黑格尔说:“

第二篇:自由的灵魂

自由的灵魂

-----------读三毛《万水千山走遍》有感 罗淏120800725 东华大学

看到三毛这个名字,动画片《三毛流浪记》里的那个瘦瘦的、古灵精怪的孩子立即浮现在眼前;如果不是接触《万水千山走遍》这本书,我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一个奇女子,她也叫三毛。三毛,原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时逃学去墓堆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时她生命中的两颗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她没有数字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就决定搬去处,苦恋她的荷西也二话不说的跟着去了。然后她和荷西在沙漠结婚了,从此写出了一系列风靡无数读者的散文作品,把大漠的狂野和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三毛热”迅速的从台港横扫整个华文世界,而“流浪文学”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接着,看似安定的归属却突然急转直下,与挚爱的荷西锥心的死别,让她差点放弃生命,直到去了一趟中南美旅游,才终于提笔写作。返台后的她,接着尝试写剧本、填歌词,每次出手都是那么真挚感人。可惜最后,没有东西能挽救她选择以死来逃离这个世界…

是的,像那脍炙人口的歌词一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三毛代表着流浪,象征着流浪。所以在她的众多散文集中,《万水千山走遍》可谓流浪的精华。这也是我选择这本书来抒发我感想的原因。

三毛的亲身经历在书中一一展现。她走遍了南美洲,从北边的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到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恶和秘鲁。一个黄种女子,带着一个白人助手,在历史的文化中穿梭感悟,像天空大朵大朵的云一般,走走停停,思思悟悟。其中既记录着中南美洲人民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也有对各民族或热情或朴实或纯厚好客性情的细致描写。

联想到三毛之前的经历,不难想到,她并不是兴高采烈地旅行,她的痛苦依然在延续。虽然整本书中从未正式的大段大段地发出慨叹。但是在秘鲁纪行的一节中,我看到了些许端倪。在那,她遇见了一个与她一样有“索诺奇”(高原反应)的荷兰女孩子。两个人一下子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三毛把自己的房间分给她住,谁也不会想到,那位荷兰女孩安妮与三毛有着惊人的相似与默契,她们在一起促膝谈爱谈灵魂谈另一个空间,却从来不谈两人的身世。两位女性的默契就在于,互相感知彼此的创伤。接着是三毛的笔端:“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可以看出,失去挚爱荷西的悲伤,无时无刻在三毛的身上蔓延。

不仅如此,三毛在书中还抒发自己对人类苦难的悲痛、对故乡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对前世今生的种种猜透,跨越着爱情、生活及命运的范畴。将思想上升到了人的境界,思想内涵和情感抒发透彻内心,令我回味无穷。让我在感受到不同国度不同人情风貌的同时,又深感于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忧思。

《万水千山走遍》的成书,实际上是三毛内心苦闷缓解的产物。她,一个平凡而深有忧思的女子,将万种心绪寄托于万千山水之中,寄托于一人一事中,或

化为风,化为雨,为雾„三毛是个钟情于自然百态的人,因此将自己的内心亦给了自然,一切随缘般对待生活,却终究掩抑不了内心的坎坷。

静静的思考一下,我们完全能理解这个怀着不顾一切的决心走遍万水千山的奇女子三毛。由之而来的,可能还会是对她的一份敬佩,一份来自心灵的默默的赞许。对自由的向往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愿望,当放下这本书的时候,我问自己,你敢放下一切去追求自由吗?一直以来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背包四处旅游——一个背包,一架相机,和一颗好奇而热忱向往的心,踏上旅途的征程,在陌生的环境下,看尽上天赐予人类的美好世界。只可惜,带着这样的观念“没有富足的财力,没有过硬的身子,没有坚定地决心”相比于三毛,我显得怨天尤人,空无所有。

穿梭于城市中的人,用做工精细的衣服装扮自己,用昂贵的化妆品保养自己,用精致的餐厅消遣自己,我不羡慕他们,因为我不知道他们有多幸福;可是当三毛抛下所有物质,去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时候,我却陶醉其中,因为我感受到了她的幸福。在忙碌的时间里,我们无暇感受生活,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流浪不是追求自由的唯一方法,繁忙的工作也不是禁锢,多去感受周围,就像这篇游记,触动了内心,竟引起了我的共鸣。何尝不是踏遍了万水千山,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呢。世界如此之大,穷尽一生去观察,去了解,去感受,才不枉人间走这么一遭。三毛是这么想的,我的心跟着三毛走南闯北,用她的眼睛看世界,培养着自己的细腻和洞察力。我想,如果你当自己是游客,你看到的那就是景点,如果你当自己大地的孩子,那你的旅行就是在真实、自然地生活着。生活是值得敬畏和珍惜的。

“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这是《万水千山走遍》中开头的一段话,第一次看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比喻得好。读完书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段文字,便不只是经典了。三毛的感情也被体会出来。这样简单而平实的语言,是三毛一贯的风格,却真挚而震撼了读者的内心。这句话似描述又似抒情,似记事描写又似心理描写。三毛那种对中美洲居民朴实而真挚的热爱,甚至是对普天之下所有的人类一种深沉的眷恋,确是炽热如火,如痴如醉。事实上,对待生命又怎么不是同样的道理呢?来到这个世界上,原本什么也不懂得的我们,不正像一个陌生人吗?而随着时间的流动,我们却越来越眷恋活着的意义,于生命,我们不正成了不舍离开的朋友吗?这是不是三毛留给我们的思考呢?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从内心里,从三毛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是不是能读懂一点什么?譬如对生命的思考。

我随三毛为墨西哥那一定是迫于生活的苦难和无助而在石阶上虔诚地用膝盖跪求奇迹诞生的一家老小哽不成声;我随她为在贫穷的洪都拉斯找生活的同胞和在哥斯达黎加讨生活的异乡人感到无奈和心酸;我随她拖着疲惫而敏感的身躯,游走在中南美洲的国度里,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感受那里的富足或是贫穷,接受当地居民的热情或是冷漠;是的,她是我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三毛。“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她用自由不羁的灵魂丈量着千山万水。

第三篇:为了灵魂的自由的读后感

本书除了品评村上每篇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心灵信息和精神趋向外,还连续提取了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纵向读之,未尝不可视为村上传略和创作谱系;横向读之,又是相对独立的文本解读或作品各论……

灵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树始终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本书贯彻始终的主调。可以说村上春树被国内的读者认知并认可,林少华功不可没。对于此类日本文学,译者能否传达出原著的语境和韵味至关重要。好在林先生从《挪威的森林》开始,成功地将中国读者带入到了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村上说:我已经写了二十多年了。写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想使自己变得自由的念头。在社会上我们都不是自由的,背负种种样样的责任和义务,受到这个必须那个不许等各种限制。但同时又想方设法争取自由。即使身体自由不了,也想让灵魂获得自由——这是贯穿我整个写作过程的念头,我想读的人大概也会怀有同样的心情。实际做到的确很难。但至少心、心情是可以自由的,或者读那本书的时候能够自由。这是抱着让灵魂获得自由这样的目的,笔者、译者、读者才能够全部沉浸在作品中,让人忘却现实时间、不忍释手……


第四篇:自由的灵魂-简·爱读后感

自由的灵魂

——读《简·爱》有感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许正是这样才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真正的经典之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简·爱》出版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光阴,但它却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指引着全世界千万女性追寻自我、追求幸福和自由。《简·爱》之所以能够如此受欢迎,正是由于其女主人公简·爱敢为人之所不敢为。人活于世,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谁不想在这短暂的一生中追寻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让自己这一生无怨无悔呢?但很多人迫于生活的压力或社会通俗观念的束缚而渐渐磨去了棱角,变成了一颗圆滑的鹅卵石,他们逆来顺受,受到压迫和屈辱也不敢反抗,只能忍气吞声,顺着别人的意愿活一辈子。世上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啊,而简·爱的出现犹如一道强光照进他们黑暗的世界,唤醒了他们沉睡的心灵,让他们重新获得了追求自由与平等的信心和勇气。

“人人生来平等”,这句话听上去很美好,但往往都只是一句口号,现实情况是人生来就被分为了三六九等,你的家世、你的外貌似乎就已经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你未来的命运。而简·爱,她敢于冲破这些陈腐观念的束缚,不论家世与外貌而直接看到了人的灵魂,她追求的是灵魂的自由与平等。正如书中所说:“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脱去所有世俗的伪装,我们赤裸的灵魂是平等的,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真正使人与人相区别的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而非外在的物质财产。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苍白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简·爱勇敢果决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我想,《简·爱》的真正动人之处在于它描写的是一个平凡而普通却不甘于平庸的女子,她并不是像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般苦苦期待幸运之神的垂青,而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第五篇:北京大学:学术自由的灵魂继续翱翔

北京大学:学术自由的灵魂继续翱翔

既上篇推出中国科学院大学后,听《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总编辑何方主任反馈,好评如潮,读者相当期待下一篇力作。博士近日伏案疾书,本想小憩几日,既然读者厚爱,那么就不辞劳苦,带大家继续在优美的大学校园徜徉吧!本期,请大家随同博士的脚步,前往北京大学的“一塔湖图”,走进这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深入骨髓的学术圣地,看看北京大学到底是如何塑造出不朽灵魂,将“科学与民主”的薪火历经百年而代代传承的吧!

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当然,百姓心目中的北京大学就是指燕园校区,面积约为2900多亩,具体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燕园校区北端与圆明园毗邻、西面与颐和园相望,东面与清华大学相接,是明清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风景非常优美。

和清华大学一样,北京大学的校门大大小小有十条之多,主要的校门有东校门、南校门、西2门,西3门,其中东校门靠近地铁4号线的北京大学东门站,供行人和自行车进出;西2门主要是供社会车辆出入。南校门是主校门,不过除了节假日张灯结彩,接待宾贵外,没有太多特色,南校门再往里走就是三角地和世纪大讲堂,这里是北京大学时尚元素的标志,能听到各种最前沿的讲座,看到最新潮的电影。北京大学最著名的门要数西门,也就是西三门。顺着北四环,从海淀桥出口往北,直行经过西一门、西二门,再往前走约500米,就来到了北大西校门。西校门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校门,又称为校友门,是北京大学的象征,多次出现在北大的明信片上和各种宣传册上。西校门的位置是由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墨菲确定的。墨菲当初在绘制校园规划图时,据说从玉泉山上的古塔得到灵感,认为校园的主轴线是指向那座塔;校园的博雅塔和未名湖,都应在主轴线上;玉泉山的古塔作为端点,向东延伸作为校园的主轴线,由此确定了西校门的位置。所以,燕园的主校门没有坐北朝南朝,而是朝西开。西校门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大门高约七八米,四扇红色大门对开,彩色屋檐,校门正上方悬挂一块蓝色牌匾,上面是毛主席书写的“北京大学”四个遒劲大字,门两侧是一对威风凛凛的石头狮子,是原燕京大学于一九二四年从民间购得的,校门建造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这是我国大学乃至世界大学校园少有的经典性校门之一。现在,北大西门成了旅游团和来北大参观访问的游人必去的景点,每天来这参观、拍照的游人、学生络绎不绝。博士也想在此留个影,不料等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只能作罢。

西校门处于北京大学的主轴线起始点,是进入北大领略燕园风光的最佳入口。西校门内一座精心镂雕镂的石桥,也是由校友所捐,取名校友桥,小桥流水,俨然江南水乡,旁边是有将近近百年的银杏树,正对西门的办公楼,中间空地上耸立着从圆明园迁来的两只华表。西校门对面向西,是清代名园鸣鹤园的遗迹,现在叫蔚秀园;往南的一片绿地和荷塘,是明末画家米万钟勺园故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年盛夏时节,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片片荷叶亭亭如伞,一朵朵荷花鲜艳盛开,微风吹来,丝丝幽香沁人肺腑,疑似朱自清老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真是“荷香吹得游人醉,直把北大当清华”。

顺着办公楼旁边的小路一直东行,路旁古木参天,夹杂着不知名的鲜花,间有悦耳的鸟鸣,实在是饭后散步的好去处。不到一千米,就来到了北大的另外一个著名景点——未名湖。北大学子非常有创意地把未名湖以及附近的博雅塔、图书馆统称为“一塔湖图”。

未名湖是北大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形状呈U形。湖中央有湖心岛,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等。据知情者说,“未名湖“的名称是出自钱穆教授的灵感,以“未名”而扬名天下。漫步在未名湖,博士想起北大未名诗歌节,想起了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诗人们,想起了海子,骆一禾等那些远去的才华横溢的诗人。。“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东岸有博雅塔,是一座十三级密檐宝塔,这是1924年为解决生活用水掘的一口水井。塔高37米,除塔基座以外,全部用钢筋水泥建成。因为此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捐资兴建,所以命名“博雅塔”。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亚洲高校第一大图书馆,它有1100多万册文献资料,无数的杰出学者都曾在此修炼,是名副其实的学术殿堂。如清朝幕府后面的最后一条辫子辜鸿铭;神童出世平视孔子的刘师培、百岁学士与“新人口论”大家马寅初;诗人、学霸、政坛怪侠胡适,北大图书馆的历史就是承载着一部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北大图书馆就静静地坐落在未名湖畔,想想大师们曾经出入的图书馆、曾经坐过的湖边、曾经乘凉的古树,也许正是他们自由、奔放而悠远的思想,让这湖水、燕园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这也许就是“一塔湖图“的最大魅力吧!历史上,蔡元培先生对于北京大学的发展居功至伟。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蔡先生摒弃不同政见,超越单纯的党派观念,“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学诣为主”,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沈伊默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又囊括了一些学术上有造诣但政治上保守的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等。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北京大学成为了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北京大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迎来了北京大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目前,北京大学又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北京大学设有人文、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工程、医学5个学部,62个直属院系,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农业以外所有学科门类,共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6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5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现有6441名专任教师;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院士7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人; 147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这里,院士扎堆,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黎乐民,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坦君,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兰等。在这里,大师云集,如厉以宁教授、吴慰慈、梁柱、楼宇烈、李伯谦、钱乘旦、袁明、程郁缀、朱苏力、潘维、于鸿君、韩毓海、孙熙国等。据博士一位在北大光管学院攻读经济学的朋友介绍,这些大师级人物尽管年事已高,但还坚持给博士、硕士亲自授课,有时还给本科学生开设讲座。诚然,在北大校园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在未名湖散步的时候,也许旁边经过的老者就是国内某个学科的泰斗级人物。

有好事的要问,既然你说北大牛系如此之多,那么能不能优中选优,选出最牛的院系?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北京大学的理学、医学、历史学、文学和哲学实力都非常强,可以说,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尤其光华管理学院发展势头非常生猛,硬要排序的话,博士还是首推数学科学学院。这个编号是“01”号,号称“第一学府第一系”的学院人才济济,老一代的著名数学家江泽涵、段学复、丁石孙、姜伯驹曾执教于此,现在执教的院士包括田刚院士、张恭庆、姜伯驹、丁伟岳、文兰、王诗宬等多位。在教育部学位中心最新的数学等31个一级学科的评估中,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在所有指标中均名列第一。

正是北大优美的校园环境,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学富五车的教授,形成了对全国优秀学子的强大向心力。有报道称,恢复高考37年来,北京大学最受高考状元认可,堪称“中国高考状元集中营”。上文提到的数学科学学院每年新生中就有多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决赛总成绩前20名的优秀学生中多数都被北大保送录取。每年九月,燕园桂花飘香,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朝圣北大,在这里接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洗礼,在北大的“一塔湖图”中自由呼吸、展翅翱翔,碰撞出绚烂的思想火花,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大校园文化生活。从1986年起,北大杯足球赛开赛。随后“新生杯”、“硕士杯”足、篮、排球赛先后崛起,包括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十佳主持人大赛、十佳演讲比赛、十佳社团评选、十佳菜肴评选等等。北大社团中的部分社团如山鹰社、爱心社等其影响已经超出了北大。如成立于1989年的“山鹰社”,社员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拉丹东、玉珠峰等十几座山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位在北大法学院上学的朋友告诉博士,“在北大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感受更多的是北大对人格的熏陶”。是的,在北大校园经过大师的调教,与同学浸泡过四年的学子,无不体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以前北大学子以出国留学为荣,北大也因为“留美预科班”为国人所诟病。没有办法,以前,国穷,家穷,人穷,现在,国富民强,一切都在改变。正是有了这种“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即便他们去从政,依然具有理想主义情结;即便他们去从商,也承担起回报社会的企业责任;即便他们毕业后去了美国,何尝不心系祖国,如李彦宏;即便他们遇到了坎坷,何尝不谋东山再起,如俞敏洪。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院士在谈及几则北大新闻:高材生遁入空门、卖猪肉者前仆后继„„一位老师说:“干脆将北大改成佛学院或屠宰场吧。”许智宏笑答:“北大毕业也可以卖猪肉。不过我的学生就是卖肉也是北大水平:只赚不赔!”这就是北大人的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追求学术自由的北大何尝不是呢?

下载自由的灵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由的灵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灵魂自由的人们才是真正幸福的[定稿]

    灵魂自由的人们才是真正幸福的 马志中 7月2日,北京大学举行201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北京大学眼科中心主任,北大三院眼科主任马志中代表导师发言。他的演讲围绕着“......

    复旦毕业致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上午好!我相信,诸位同学此时此刻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我体会到了这种情感。我想,其中既有别离的伤感,也有依依不舍的眷恋,有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刻骨铭心的情......

    还灵魂一个自由的步调[共5篇]

    人生感悟日志还灵魂一个自由的步调 我们急着买房子,急着学车,急着学会理财,急着去懂得怎样保养成天山童姥,急着学会了解男人,急着学会看透世界,急着学会驾驭奢华„„我们本该行云......

    自由与不屈的灵魂——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自由与不屈的灵魂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1619年,第一艘装有黑奴的荷兰船开进了美洲大陆。从此以后,运输黑奴的船只就源源不断地登上北美,南美地区。直到1790年,全美洲的......

    香港留学 感受香港中文大学自由的精神和灵魂

    在香港,不仅有中环的忙碌和旺角的喧嚣,在马鞍山旁,吐露湾畔,还有一所美丽的校园。与大多拥挤在闹市的香港其他大学不同,香港中文大学依山傍海,从山脚到山顶,校园与整座大山静静地融......

    毕业论文-自由灵魂的歌者——浅论萧红作品中的自由意识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自由灵魂的歌者——浅论萧红作品中的自由意识 目 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3 ) 一、 萧红自由意识的内容和缘起......

    大山深处,也可以放飞自由的灵魂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5篇

    大山深处,也可以放飞自由的灵魂 ——记纳雍县水东乡红江小学教师查琳 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着这样一道风景,一个女生和一群男生说说笑笑、和他们吃着一锅饭菜、周末和他们......

    灵魂颂

    灵魂颂献给江竹筠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亚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你又带着镣铐回来了, 毒刑仍没有屈服你的坚贞。多少战友,因你的坚贞而安全了;革命工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