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总结[大全]
甘南职教中心学校2011年冬高一饲料知识点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饲料
含有一种以上养分,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利用,并对畜禽无毒无害的物质称为饲料。
2、常量元素
动植物体内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3、微量元素
动植物体内低于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4、自由水
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称为自由水。
5、结合水
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称为结合水。
6、粗蛋白质
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
7、粗脂肪
动植物体内的脂类物质总称为粗脂肪。
8、粗灰分
动植物体内所有有机物在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9、无氮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10、消化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畜禽消化管,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能透过消化管壁的小分子化合物,这一生理过程叫做消化。
11、吸收
已消化的小分子化合物,透过消化管壁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生理过程称为吸收。
12、物理消化
畜禽采食饲料后,经咀嚼、吞咽、胃肠运动等,将饲料切断、磨碎、压扁、使食物表面积增加,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管的一个部位运送到另一个部位,这个过程叫做物理消化。
13、反刍
反刍家畜牛羊等采食饲料后,不经过充分咀嚼就吞咽到瘤胃,饲料在瘤胃中受胃液的浸润而软化,休息时在将饲料返回口腔仔细咀嚼,这种现象称为反刍。
第1页,共8页
14、化学消化
动物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能分解饲料及其养分的多种消化酶,在酶的作用下,各种营养物质被分解为易吸收的物质,这一消化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15、微生物消化
寄生于畜禽盲肠结肠内的微生物能分泌多种酶,经过物理消化的饲料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被分解,这一过程称为微生物消化。
16、畜禽消化力
畜禽消化,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
17、饲料可消化性
饲料可被畜禽消化的程度。
18、消化率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
19、必需氨基酸
畜禽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很少,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20、非必需氨基酸
畜禽营养上需要,但体内能够合成或由其他氨基酸转化而成,不必从饲料中专门供给的氨基酸。
21、限制性氨基酸
饲料中含量较少、低于畜禽需要量、限制着其他氨基酸利用率的必需氨基酸。
22、瘤胃降解蛋白质
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的蛋白质。
23、过瘤胃蛋白质
在瘤胃中未被微生物分解的蛋白质。
24、理想蛋白质
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之间都具有最佳比例的蛋白质。
25、非蛋白氮
非蛋白性质的,既不具有氨基酸酞键结构的简单含氮化合物。
26、真脂肪
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又称三酰甘油或三酰甘油酯。
27、类脂肪
包括磷脂、蜡质、固醇等。
28、有效磷
对动物有生理作用的磷。
29、异食癖
指家禽啄食鸡蛋壳、羽毛,家畜啃食泥土、砖石等异物以及喝尿
等异常现象。30、草痉挛
早春放牧且不补充镁时,动物发生的缺镁性痉挛。
31、应激
动物在遇到各种刺激时,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亢进现象。
32、应激源
凡能引起机体产生应激的刺激。
33、抗应激剂
具有缓解作用,防止应激源引起动物应激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
34、脂溶性维生素
易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中的维生素,由A D E K。
35、水溶性维生素
易溶于水的维生素,有B族和C。
36、代谢水
机体形成有机物质的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水。
37、总能
饲料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38、消化能
饲料被消化吸收后的能量,从饲料总能中扣除粪的能量,极为消化能。
39、代谢能
消化能减去尿能和消化管可燃气体能之后的参与物质代谢的能量。40、净能
只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的纯净的能量,是代谢能减去体赠热后剩余的能量。
41、体增热
畜禽采食后伴有产热量增加的现象。
42、粗饲料
饲料中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方式的饲料。
43、青绿饲料
自然含水量在45%以上的新鲜饲草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种植牧草,草原牧草等。
44、青贮饲料
自然含水量在45%以上新鲜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以青贮方式调制成的饲料。
45、能量饲料
第2页,共8页
饲料中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自然含水量小于45%的饲料。
46、蛋白质饲料
饲料中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大于20%,自然含水量小于45%的饲料。
47、干草
青草或青绿饲料在未接籽实之前收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
48、瘤胃氮素循环
大部分尿素由肾脏排出体外,少部分尿素经唾液血液返回瘤胃被重新利用,周而复始的现象。
49、必需脂肪酸
脂肪中的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供给。50、糠
制米的副产品。
51、麸
制粉的副产品。
52、非蛋白氮饲料
包括有机非蛋白氮化合物和无机非蛋白氮化合物。
53、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药物性饲料添加剂、一般饲料添加剂。
54、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用于补充饲料营养成分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55、药物性饲料添加剂
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预混物。
56、一般饲料添加剂 为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
二、填空题
1、动植物体含有的主要成分有六种: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2、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葡萄糖、糖原、再植物体内存在形式是淀粉纤维素
3、微量元素包括Fe Mn Zn Cu B Mo4、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真蛋白质。
5、畜禽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
6、成年猪维持生命需要8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甲
硫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7、生长猪需要十种,赖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8、雏禽需要十三种,赖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胱氨酸,甘氨酸,酪氨酸。
9、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禽类是甲硫氨酸。
10、反刍动物以短肽吸收为主,以氨基酸吸收为辅,单胃动物以氨基酸吸收为主,以短肽吸收为辅。
11、糖类元素组成包括C H O,在常规分析中包括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12、根据脂肪的结构,可以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前者一般为植物油、动物油。后者一般为磷脂、蜡质、固醇。
13、脂肪氧化分解所产生的能量是糖类产生能量的2.25倍。
14、钙磷是机体内含量最多的常量矿质元素,主要构成骨骼和牙齿。
15、在动物肝脏中铜的储备量最大。
16、维生素以辅酶和催化剂形式广泛存在于机体内,按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前者包括A D E K;后者包括B族和维生素C。
17、维生素E在畜禽体内主要作为生化反应的催化剂,与硒协同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18、猪鸡最易出现B2缺乏症。
19、维生素B6包括比多纯、比多全、比多按。
20、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营养物质所释放出的化学能一部分被畜禽利用,用于新陈代谢,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
21、饲料的分类原则主要按照饲料的营养特性、饲料来源、饲喂动物对象、传统分类习惯。
22、秸秆氨化的方法:堆垛法、窖法、氨化炉法和氨化袋法。
23、水生饲料“三水一萍”是指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和绿萍。
24、青贮从收割到完成经历植物呼吸阶段、微生物作用阶段、青贮完成阶段。
25、青贮设备主要有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壕、封闭式青贮堆、塑料青贮袋。
26、按室温形态下分,液态为油,固态为脂,按脂肪来源分动物性脂肪、植物性脂肪。
27、甘薯多汁富含淀粉,是一种好的能量饲料,适于饲喂肥育及泌乳期动物。
28、动物中牛、猪、羊脂与禽脂属良好的油脂,鱼油为较差油脂。
三、简答题
1、短肽的营养作用。
(1)与游离氨基酸相比,短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离子浓度较低、不易饱和。
(2)短肽可使幼小畜禽的小肠绒毛的生长。
(3)一些特定的生物活性短肽可能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4)短肽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
(5)短肽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其原因可能与短肽的结构及氨基酸残基序列有关。
(6)短肽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7)咯啡肽能调节机体胃肠运动,增进采食。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蛋白质是动物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2)蛋白质是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3)蛋白质可分解提供能量和转化糖、脂肪。(4)蛋白质是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料。3、蛋白质缺乏对动物的危害。(1)消化功能紊乱
(2)幼年动物生长发育受阻。(3)动物发生贫血及其他疾病。
(4)畜禽繁殖力下降,生产性能下降。
4、提高非反刍畜禽对蛋白质利用率应采取哪些措施。(1)日粮中的饲料组分的搭配要多样化。(2)补充氨基酸添加剂。
(3)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4)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5)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6)补饲酶制剂。
5、提高尿素利用率应采取哪些措施。
(1)在补加尿素的日粮中必须有一定量的易消化的糖类。(2)补加尿素的日粮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3)供给微生物活动所必须的矿物质。(4)控制喂法,注意喂量。
6、为防止氨中毒,饲喂尿素应采取哪些措施?(1)加入脲酶抑制剂(2)饲喂尿素衍生物(3)对尿素进行包被处理(4)饲喂尿素精料
(5)饲喂尿素添砖
7、糖类的营养作用
(1)糖类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2)糖类是形成体脂的主要原料。
(3)糖类是形成体组织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原料。(4)糖类为泌乳家畜合成乳糖、乳脂提供原料。
8、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1)不同种类的畜禽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不同(2)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影响对粗纤维的消化(3)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的影响
9、脂肪的营养作用
(1)脂肪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成分
(2)脂肪是畜禽热能来源和储存能量的最好方式(3)脂肪可以喂畜禽提供必需氨基酸(4)脂肪可以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5)脂肪是畜产品的组成成分。(6)脂肪对蓄体有保护作用
10、钙磷缺乏症
(1)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特别是繁殖力下降。(2)异食癖。
(3)幼龄动物出现佝偻病。(4)成年家畜出现骨质疏松症。
(5)产蛋家禽缺钙时,蛋壳变薄,粗糙脆弱产胆量明显下降。11.、镁缺乏症。
(1)畜禽体内缺镁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发生痉挛厌食生长受阻等现象。
(2)动物采食嫩青草中,镁吸收率低,早春放牧且不补充镁时,产生“草痉挛”
(3)幼年动物食入母乳中含镁少导致缺镁为“乳痉挛”
12、铁的营养生理作用。(1)形成载体
(2)参与体内物质代谢(3)参与形成转铁蛋白
13、维生素A的营养作用
(1)保护畜禽粘膜上皮组织的健康,抵抗疾病的侵袭(2)维持畜禽在弱光下的视觉,防止夜盲症的发生(3)促进畜禽的生长
(4)维持畜禽正常的繁殖力(5)维护畜禽正常的神经功能。
14、维生素D的缺乏症。动物缺乏维生素D时,饲料中的钙和磷,特别是钙不易被肠道吸收,即使吸收了也不沉积,而随尿液排出体外。症状为:食欲降低,生长停滞;幼畜出现佝偻病,成畜发生骨质疏松症,表现为关节肿大,肋骨念珠状突起,四肢骨脊骨弯曲,蛋鸡产薄壳蛋,产蛋率下降。
15、维生素E缺乏症。
首先是白肌病其次还可以引起肝细胞坏死,更为严重者导致死亡,还会影响畜禽繁殖机能。
16、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1)水是构成动物体的组成成分。(2)水是动物体内重要的溶剂
(3)水几乎参与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4)水能调节体内渗透压(5)水可以调节体温
17、畜禽体内水的来源及排出
来源:饮水、代谢水、饲料水;排出:水随粪尿排出体外,皮肤的蒸发,水随汗液排出体外,随呼吸排出一定量的水,水随畜产品排出。
18、国际私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哪几种?
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
19、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1)原料植物的种类(2)收割期的早晚(3)干制方法
20、干草调制方法分为哪几种?
(1)自然干燥,第一阶段“薄层平铺暴晒法”,第二阶段“小堆或小垄晒制法”,此方法所得干草营养物质损失多,但增加了维生素D2
(2)人工干燥
时间短,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但是不含维生素D2。
21、粗饲料切断和粉碎各有什么样的作用? 切断后,既能减少咀嚼饲料时能量的消耗,又可减少饲料的浪费,而且容易与其他饲料配合利用,增加动物的采食量。
粉碎后,增加了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饲料受到充分浸润,可使消化作用进行的比较完全,大大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
22、简述湿法碱化法的操作过程及优缺点。
将秸秆浸泡在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每100Kg碱溶液,浸泡
24——28小时,沥去多余的碱液,再用清水反复冲洗。优点:可提高饲料利用率25%以上,效果显著。
缺点:在清洗过程中,有机物及其他营养物质损失较多;污水量大,需要净化处理,否则会污染环境。
23、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1)含水量高
(2)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3)粗纤维含量较低(4)钙磷比例适宜(5)维生素含量丰富
24、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青绿饲料的种类(2)青绿饲料的生长阶段(3)土壤质地与施肥
(4)取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制作青绿饲料
25、使用青绿饲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防止亚硝酸盐中毒(2)防止氢氨酸中毒(3)其他青绿饲料中毒
26、青贮的意义。
(1)有效保存青绿植物的营养成分。(2)保持原料青绿时的鲜嫩多汁(3)扩大饲料资源(4)杀菌
27、青贮建筑设备选用的原则。(1)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形式。
(2)青贮场所应选在地势高且干燥,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靠近养殖场远离水源和粪坑的地方。
(3)青贮设备应不透气、不漏水、密封性好,内壁表面光滑平坦。
(4)取材容易,建筑方便,造价低廉。
28、一般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
收割、运输、切碎、装窖踩实、封窖。
29、谷实类饲料的营养特性。
(1)谷实类籽实富含无氮浸出物,能量含量高。(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3)钙缺乏,磷较多
(4)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
30、常用青贮饲料方法的成败关键是什么?
(1)青贮原料中要有一定的含糖量。
(2)原料中含水量要适度,在65%——75%为宜。(3)温度适宜,一般在19——37摄氏度。(4)将原料压实,排除空气,形成缺氧环境。
31、玉米小麦营养特点即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玉米:含有效能高,蛋白质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1
注意:玉米水分含量高易发生霉变,易感染黄曲霉菌,其产生的黄曲霉素是强致癌毒素,极易引起动物中毒。小麦:有效能低,粗蛋白质含量较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构成好。注意:适当补充苏氨酸。
32、糠麸类饲料营养特点。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稍高,粗灰分含量较高,钙少而磷多,钙磷含量不平衡。
33、块根块茎瓜类营养特性。
粗纤维含量较低,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粗蛋白质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也不高。
34、蛋白质饲料的分类。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及非蛋白氮饲料。
35、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分类 鱼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
36、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分类。酵母、微型藻、非病原菌、真菌
37、尿素中毒如何解救?
(1)灌服20——30L凉水,使瘤胃液温度下降。(2)灌服4L稀释的醋酸,与氨发生中和
(3)灌服4——5L酸奶或酸乳清或0.5%的食醋0.5——2.0L或乳酸。
(4)同时加喂20%糖浆或糖溶液效果会更好。
38、骨粉的分类(1)蒸制骨粉(2)脱胶骨粉(3)其他骨粉类
39、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强化基础日粮的营养价值,保障动物营养需要和健康,促进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加速生长、生产、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改进畜禽产品质量。
40、微量元素添加剂需满足的要求及使用时注意事项。
(1)含有较高的生物效价,既能被畜禽消化吸收利用,并能发挥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2)含杂质少,含有毒有害物质在允许范围内,保证饲喂安全。(3)有稳定可靠的来源,保证生产需要。(4)成本低,保证使用的经济效益。
(5)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加工贮藏使用方便。
41、使用氨基酸添加剂时的注意事项
在畜禽生产中使用氨基酸,是在日粮中蛋白质水平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补充必需氨基酸的不足。其添加量视基础日粮中各原料组成,畜禽种类、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42、驱虫保健剂包括什么? 驱蠕虫类药物、抗球虫剂。
43、饲料保存剂包括什么? 抗氧化剂、防霉剂。
44、其他饲料添加剂包括什么? 着色剂、诱食剂、粘合剂、流散剂。
45、饲料添加剂分类。(P78页,概念图自己总结)
46、影响维生素产品稳定性因素有哪些?
温度、湿度、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重金属离子、PH和特定逆境因素等。
47、分别简述生长促进剂、驱虫保健剂、饲料保存剂的主要作用。生长促进剂:刺激畜禽生长,改善饲料利用率,增进畜禽健康。驱虫保健剂:驱除畜禽体内寄生虫。
饲料保存剂:保持饲料原有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第二篇: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一、培养目标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以把我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为根本目标。具体要求硕博连读研究生做到:
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创新人才。
2、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基本要求: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主要研究单胃动物、禽类、反刍动物、水生动物有关营养方面的问题,以及动物营养与代谢调控,营养物质与免疫和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上的应用等,以便为获得肉、蛋、奶、毛的高产量、高效率和高质量提供应用基础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
1、猪营养与饲料科学
研究猪对能量和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转化规律及其调控;猪的营养需要,多种养分间的互作及配位关系,营养与环境的关系;各类饲料对猪的营养价值及其评定方法;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生物技术的应用。
2、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研究反刍动物对能量和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转化规律及其调控;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多种养分间的互作及配位关系,营养与环境的关系;各类饲料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价值及其评定方法;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生物技术的应用。
3、家禽营养与饲料科学
研究家禽对能量和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转化规律及其调控;研究家禽的营养需要,多种养分间的互作及配位关系,营养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各类饲料对家禽的营养价值及其评定方法;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配合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生物技术的应用。
三、培养年限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不超过7年。前两年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三年主要进行科研工作,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所在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全日制的培养方式。
2、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其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践教育、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
3、硕博连读生的指导教师由博士生导师担任。为了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在博士生导师主持下,由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具有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硕博连读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要因材施教,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发挥优势,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对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5学分(不包括专业外语、实践教育、二外)。
课程学习应结合硕博连读生的特点,注意知识结构的连续性。第一学年不得选修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资格考试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与普通博士生相同。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六级者可免修硕士生英语;其他人员需先选修硕士生外语课程,通过后再选修博士生外语课程;硕士生英语不计入总学分。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做第二外语,第二外语考试通过计4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不具体设课,要求在资格考试前完成,考试成绩合格计2学分。
(一)学位课
1.外国语(硕士)3.0学分
2.自然辩证法2.0学分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学分
4.动物生物化学研究技术3.0学分
5.高级动物营养专题4.5学分
I家禽营养
II反刍动物营养
III猪营养
6.动物营养专业Seminar(硕士)3.0学分
7.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Seminar(博士生)3.0学分
8.外国语(博士生)3.0学分
9.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博士生)3.0学分
10.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博士生)3.0学分
11.学科综合考试(博士生)2.0学分 1.5学分 1.5学分 1.5学分
(二)选修课
1.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实验技术2.0学分
2.动物科学研究进展3.0学分
3.动物消化道微生物2.0学分
4.应激动物的营养代谢与调控1.0学分
5.二外3.0学分
(三)跨专业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跨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60分及格,不计入总学分中。
(四)必修环节(不计入总学分)
1、专业外语1.0 学分
2、实践教育1.0 学分
六、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应在入学一个月内提交; 论文研究计划在第三学期末提交。
2、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于第四学期末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阐述选题的意义、已有的研究基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预期的研究进展和结果等。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专业5人以上专家(要求副教授以上)组成,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负责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由各院教务秘书报研究生院备案存档。
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对于进行开题报告后更换题目者,须按照上述程序重新进行开题。
3、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与资格考试:硕博连读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与资格考核
在第四学期末进行。综合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考试内容除应覆盖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涉及2~3个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考查该生的知识面及分析能力。综合考试未通过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资格考试具体工作参照《中国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考试的暂行规定》执行。资格考试通过者,可进入论文阶段;不通过者,由考试小组提出意见,按照硕士生对待或中止学习,经所在学院主管院长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4、论文中期进展研究报告。为使博士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专业教师的集体帮助,应阶段性的向所在专业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博连读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中期进展研究报告后,由硕博连读研究生填写《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进展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5、实践教育:博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活动。参加实践教育的具体要求参照《中国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实践教育的暂行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1、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对科技进步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硕博连读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应不少于3年。
3、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的原则;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应是博士生独立完成,体现完成作者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至少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一篇被SCI(EI)收录的文章。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5、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严格要求。
第三篇:动物营养与饲料基础知识
动物营养与饲料基础知识
一、动物营养知识
(一)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都可作为动物的饲料。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饲料中养分可以是简单的化学元素(如:钙、磷、镁、钠、氯、钾、硫、铁、铜、锰、锌、硒、碘、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肪、碳小化合物和各种维生素)。
动物与植物在化学组成上十分相近。目前已知的109种化学元素中,动物体内已发现60多种。这些元素中,以碳、氢、氧、氮含量最多,占总量的95%以上,矿物元素含量较少,约占5%。
(二)动物的营养分类
(1)水的营养:动物的生存过程中,水一般容易获得,因而容易被忽视。事实上水也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无论动物和植物,没有水都不能生存或存活。成年动物成分中1/2—1/3由水组成,初生动物体成分中水高达80%。
适宜环境条件下,畜禽每天对水的需要量:猪每天11—19升,家禽0.2—0.4升,肉牛22—66升,奶牛38—110升。
(2)蛋白质的营养: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和更新过程中,必须不断获取蛋白质等含氮物质。
饲料中蛋白质可以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和动物性蛋白质(如骨肉粉、鱼粉)。(3)碳水化合物的饲养:它是动物饲料能量的最主要来源。能量可定义为做功的能力。动物的所有活动,如吸收、心跳、血液循环、肌肉活动、神经活动、生长、生产产品都需要能量。
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物类,如玉米、稻谷、麦麸等。
(4)矿物质的营养:矿物元素是动物营养中的一大类无机营养素。现已确认物体组织中含有45种矿物元素。常量矿物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有钙、磷、钠、钾、镁、氯、硫等7种。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01%)有铁、锌、铜、锰、碘、硒、钴、钼、氟、铬、硼等11种。还有8种在动物体内含量非常低。它们是铝、钒、镍、锡、砷、铅、锂、溴等,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不缺乏。
(5)维生素的营养:是动物代谢所必要而需要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提供。它不是形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也不是能源物质,而是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多种化学反应,维持动物的各种生产活动。
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VA、VD、VE、VK;水溶性维生素有VB1(硫胺素)、VB2(核黄素)VB6(吡哆醇)、VB12(胆碱)、泛酸、叶酸、尼克酸、VH(生物素)、VC(抗坏血酸)。
(三)动物的营养需要:
(1)维持的营养需要:动物在维持状态下(不长肉、不繁殖)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总需求等于维持损耗和生产之和。营养需要==维持+生产。
(2)生产肥育的营养需要:生产发育是动物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肥育是饲养动物的重要生产目的;而营养物质则是生长肥育的物质基础。
(3)繁殖的营养需要。繁殖是动物种族繁衍的重要生理机能。母畜的繁殖周期可分为配种准备期及配种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均各不相同。
(4)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生长育肥是动物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育肥是饲养动物的重要生产目的,而营养物质则是生长育肥的物质基础。
二、饲料基础知识
(一)饲料原料的分类及特点
凡能被动物采食又能提供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物质,人们称之为饲料。按饲料分类原则,将饲料原料分为8大类。
(1)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含量大于60%的青绿饲料、树叶类以及非淀粉质的块根、根茎、瓜果类,不考虑折合干物质后的粗蛋白质及纤维含量。
(2)粗饲料。干草类、农副产品类(荚、壳、藤、蔓、秸、秧)及绝干物中粗纤维含量大于18%的糟渣类、树叶类等。
(3)青贮饲料。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调制成的青贮及加有适量糠麸或其他添加物的青贮饲料。包括水分含量大于45%的低水分青贮(半干青贮)。(4)能量饲料。在绝干物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同时粗蛋白的含量低于20%的谷实类、糠麸类、籽实类、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瓜果类及其他类。
(5)蛋白质饲料。在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大于20%的豆类、饼粕类、动物类及其他类。
(6)矿物质饲料。包括人工合成的、天然单一的矿物质饲料,多种混合的矿物质饲料,以及配合有载体或赋形剂的痕量、微量、常量元素的饲料。
(7)维生素饲料。指工业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某些维生素含量较多的天然饲料。
(8)添加剂。包括了矿物质、维生素以外的所有的如防腐剂、着色剂、矫味剂、抗氧化剂、各种药剂(如抗生素、激素、杀虫剂、抗寄生虫剂等)、生长促进剂、营养性添加剂(如氨基酸、脂肪酸)等。
(二)饲料产品按营养成分分类。
(1)全价配合饲料。又叫全日粮配合饲料。该饲料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能量均衡全面,能够完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不需加任何成分就可以直接饲喂,并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配(混)合饲料。又叫基础日粮或初级配合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它基本上能满意动物营养需要,可以直接饲喂。(3)浓缩饲料。又叫蛋白质补充饲料、蛋白质浓缩饲料,是以蛋白质为主,加上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制而成的混合饲料。猪、鸡用的浓缩饲料一般含蛋白质30%以上。矿物质和维生素也相应高。因此,不能直接饲喂。需要按一定比例添加能量饲料,配制成营养基本全面的配合饲料。一般情况下,浓缩饲料占配合饲料的20%—30%。
(4)添加剂预混料。是由营养物质添加剂和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等组成。并以玉米、豆饼等有机物质作为载体,匀配制成的一种饲料半成品。
(5)代乳饲料。也叫人工乳。是专门为哺乳期动物而配制的,以代替母乳的全价配合饲料,既节约商品乳,又降低培育成本。
(三)饲料产品按物理性状分类
(1)粉状饲料。细度大约在2.5毫米以上。这种饲料的生产设备及工艺均较简单。耗电小,加工成本低。养分含量和动物的采食较均匀。品质稳定,饲喂方便、安全、可靠,但容易引起动物的挑食,造成浪费。在运输中易产生分级现象。(2)果粒料。是指粉料经过蒸汽加压处理而制成的饲料,其形成有圆筒状和角状等。这种饲料密度大,体积小,可改善适口性,饲料报酬高。在制粒过程中,颗粒饲料经加热加压处理,破坏了部分有毒成分,起到杀虫灭菌作用。但制作成本较高,而且在加热、加压时使一部分维生素和酶等失去活性。
(3)碎粒料。是用机械方法将颗粒料再经破碎加工成细度2—4毫米的碎粒,其性能特点与颗粒料相同。因为破碎而使动物的采食速度减慢,减免因采食过多而过肥,特别适用于蛋鸡、雏鸡和鹌鹑饲用。
(4)膨化饲料。也叫漂浮饲料,是专门为鱼、龟等动物而制造的。膨化饲料比重比水轻,可在水中漂浮一段时间。由于淀粉在膨化过程中已胶质化,增加了饵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减少了水溶性物质的损失,保证了饵料的营养价值。另因其在水上漂浮,易于观察,从而可根据鱼和采食情况进行投料,能有效避免投料过少、或投料过多。一般来说,膨化饲料喂鱼比普通颗粒料可减少10%—15%的饵料损失。
(5)压扁饲料。是将籽实(如玉米、高梁)去皮(反刍动物可不去皮),加16%的水,通蒸汽加热到120摄氏度左右,然后压成片状、冷却,再配合各种添加剂即成。其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并且由于压扁后饲料表面积增大,消化液可以充分浸透,利用消化酶充分发挥作用。
(四)饲料按畜禽种类、阶段和性能分类
(1)禽用配合饲料。分肉鸡(鸭)、产蛋鸡(鸭)及种鸡(鸭)三种。肉鸡按周龄分为0—3周龄、4—6周龄和7—8周龄等三种。产蛋鸡及种鸡按周龄及产蛋率分为六种,即0-6周龄、7—14周龄、15—20周龄、产蛋率大于80%、产蛋率在65%-80%之间、产蛋率小于65%等。
(2)猪用配合饲料。分仔猪、生长猪、种母猪等。仔猪料按周龄分为4—8周龄、9—12周龄、13—24周龄等三种料,生长育肥猪按体重可分为0—10千克体重、10—20千克体重、20—60千克体重、60—90千克体重等多种。母猪料按生理阶段分为怀孕母猪料、哺乳母猪料及空怀母猪料等三种。
(3)牛、羊用配合饲料。一般分为产奶牛料、犊牛料、生长牛料、肉牛混合补料、役牛混合补料、产奶羊混合补料等。
(4)实验动物及经济动物用料。兔有肉用免及毛皮兔两类品种。其大致可分为种公兔、怀孕母兔、哺乳母兔、断乳仔兔及青年兔等五种饲料。貂用配合饲料可分为水貂和紫貂两种。
(5)马料。一般分为幼马料及服役马料两种。
三、怎样配制日粮
(一)配制日粮的原则
(1)必须满足具体动物的全面营养需要。(2)必须考虑所用饲料的适口性。(3)必须符合饲喂对象的消化生理特点。
(4)必须考虑经济核算原则,尽量因地制宜,选取适用且价格低廉者。
(二)配制日粮必须掌握的参数
(1)相应动物的营养需要量(饲养标准)。
(2)所用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3)饲用原料的价格。
(三)配制日粮的方法:有试差法、四边形法、联立方程法等。
试差法:其实质是反复对比所给饲料中提供的各营养物质总量与标准需要量,并根据两者之差反复调整饲料给量,以求其差别逐渐减少直到消失为止。不同生产类型猪、鸭的日粮配方介绍 单位:MT/kg、% 类别繁殖种猪 生长猪 鸭
妊娠哺乳公猪 20-60kg ≥60kg 0-21日龄 21同龄-5%产量率 产蛋鸭
鱼粉 1.5 8.0 8.0 3.0 2.0 4.0 豆粕 8.5 8.0 8.0 10.5 5.0 29.8 20.6 31.0 棉粕 3 3.5 菜粕 1 1 1 3 3.5 玉米 65 69 69 71.5 72.0 56.5 66.2 52.4 麦麸 20 10 10 5 10 9.9 9.5 6.7 石粉 0.7 0.9 7.1 磷酸
氢钙 1.8 1.5 1.5 食盐 0.3 0.3 0.5 预混料 4 4 4 4 4 1 1 1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消化能 12.58 12.98 12.98 13.06 12.79 粗蛋白 13.26 15.85 15.85 15.29 13.5 19 16 19 赖氨酸 0.55 0.82 0.82 0.68 0.54 粗纤维 2.89 2.31 2.31 2.67 2.84 某专业户生猪日粮配方介绍 单位:% 配方
类别玉米麦麸豆粕预混料合计 怀孕母猪料 63 18 15 4 100 哺乳母猪料 59 12 25 4 100 仔 猪 料 68 6 22 4 100 育 肥 猪 料 60 8 28 4 100
(四)自配饲料时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选用预混合饲料,针对畜禽品种、生产类型进行选择,切不可张冠李戴。如不可将怀孕母猪预混料用于哺乳母猪。
(2)加工细度,猪、禽、牛羊对饲料的粉碎细度都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样。(3)搅拌均匀。在搅拌程序上,比重大的(玉米粉、稻谷粉、豆粕粉)先入机,轻的(麦麸)后入机,预混料、药物采用玉米粉或麦麸稀释以扩大体积后再入机。(4)禽类中应适当(0.5—1%)添加砂粒。
第四篇:营养与饲料教案
教学课题:青绿饲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念:青绿饲料的概念 2.青绿饲料的分类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能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青绿饲料的分类
2、教学难点: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给学生讲一段放牧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羊在收割后的高粱地里吃刚长出的高粱苗,而引起氢氰酸中毒的病例。(采用案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一、营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问题:1.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2..影响青绿饲料营养特性的因素?)
(一)营养特性 1.含水量高
2.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 3.粗纤维含量低 4.钙、磷比例适宜 5.维生素含量丰富
(二)、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 1.青绿饲料的种类 2.青绿饲料的生长阶段 3.土壤与肥料 4.青绿饲料的不同部位
二、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
(提出问题:1.青绿饲料的种类2.各类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学生带者问题阅读教材,初步总结答案。讲解主要内容,)
(一)豆科青绿饲料 1.紫花苜蓿:营养特点 2.草木犀:营养特点
(二)禾本科青绿饲料 1.青刈玉米:营养特点 2.青刈高粱:营养特点 3.青刈燕麦:营养特点 4.苏丹草:注意事项
(三)叶菜类饲料; 1.苦荬菜:营养特点 2.串叶松香草:营养特点 3.聚合草:营养特点 4.籽粒苋:营养特点
(四)、水生饲料及其他 “三水一萍”
三、青饲料的饲用
(本部分内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把抽象的内容乐趣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一)青饲料在动物日粮中的用量 反刍动物:饲喂量 单胃动物:饲喂量
(二)使用青绿饲料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亚硝酸盐中毒 2.防止氢氰酸中毒 3.其他青饲料中毒
课堂小结:师生小结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青绿饲料的饲用特点等主要知识点
教学课题:青贮饲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念:青贮饲料的概念 2.青贮的步骤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能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青贮饲料的制作及青贮设备的比较
2、教学难点:青贮饲料的制作与合理利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语:利用青贮的方法保存青绿饲料,既经济又安全,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有力措施。青贮饲料在我们农村养牛业中已经普遍被采用,那么青贮饲料是怎样调制出来的?(从青贮饲料的优点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一、青贮的意义
(提出问题:青贮的意义,)
(一)青贮能有效的保存青绿植物的营养成分
(二)青贮能保持原料青绿时的鲜嫩多汁
(三)青贮可以扩大饲料资源
(四)青贮能杀死饲料中的病菌,虫卵,破坏杂草种子的再生能力,减少对畜禽和农作物的危害
(五)青贮是保存饲料的经济而安全的方法(对学生的答案做必要的补充讲解,加强学生记忆)
二、青贮饲料的原理
(提出问题:1.青贮的定义、阶段划分2.乳酸菌大量繁殖必须具备的条件.简单讲解主要内容,)
(一)一般青贮
定义:在厌氧的环境中,使乳酸菌大量繁殖,从而将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变成乳酸,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便抑制腐败菌的生长,这样就可以把青饲料的养分长期保存下来 三阶段:植物呼吸阶段 微生物作用阶段 青贮完成阶段
乳酸菌大量繁殖必须具备的条件 1. 原料中要有一定的含糖量 2. 含水量65%~75% 3. 温度19~37℃ 4. 缺氧的环境
(二)特殊青贮(了解)1.低水青贮或半干青贮 2.外加剂青贮
三、青贮设备
(详细介绍各种设备的规格、建造过程、优缺点等)
(一)青贮建筑设备选用的原则 1.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形式
2.青贮的场所应选在地势高燥、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靠近养殖场、远离水源和粪坑的地方
3.青贮设备应不透气、不漏水、密封性好、内壁表面光滑平坦 4.取材容易,建筑简便,造价低廉
(二)常用青贮设备的的建造
(结合当地的情况重点讲解青贮壕的建构特点和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壕、封闭式青贮堆和塑料青贮袋。介绍各种设备的规格、建造过程、优缺点等(包括窖和机械情况)
四、青贮饲料的制作
(提出问题:1.一般青贮的操作技术2.制作青贮饲料的方法和原则3.青贮饲料的开窖和使用。然后给学生讲,主要是理论结合实际介绍普通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如何掌握适时开窖时间,使用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一)一般青贮的操作技术 1.收割 2.运输 3.切碎 4.装窖、踩实 5.封窖 *方法和原则 关键是青贮饲料的酸碱度,使PH接近4,调制的基本要点,就是阻止“四化”:一是阻止“氧化”;二是阻止“腐化”;三是阻止“霉化”;四是阻止“酵化”。
(二)半干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
1、半干青贮饲料的一般调制方法
2、用塑料袋调制半干青贮饲料
3、饲料发酵
五、青贮饲料的开窖和使用
(一)适时开窖
(二)正确的方法取用
(三)合理饲喂
(四)调节饲料的酸度
(五)及时清理青贮窖
课堂小结:师生小结青贮的意义、青贮的原理、青贮饲料的制作、青贮饲料的开窖和使用等主要知识点
教学课题:能量饲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念:能量饲料的概念 2.能量饲料的分类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能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量饲料的分类及营养特性。
2、教学难点:各类营养饲料的营养特性及饲喂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语:对于畜禽来说,能量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如果在畜禽的饲养过程中供能不足的话,会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直接给生产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给畜禽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畜禽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能量饲料的种类及营养特性有哪些?使用能量饲料时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从能量饲料的重要性设疑,引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重视)
一、能量饲料的概念
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谷实类、糠麸类、草籽树实类、块根、块茎、瓜果类等。
二、能量饲料的分类及营养特性
(举例展示问题:1.能量饲料的种类2..谷实类饲料的一般营养特性3.常用谷实类的营养特性4.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一)谷实类饲料 1.一般营养特性
(1)富含无氮浸出物,能量含量高(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3)钙缺乏、磷教多(4)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 2.常用谷实类的营养特性
(1)玉米:能量含量居谷实饲料之首
营养特性:含有效能高;蛋白质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较丰富的维生素E与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含量低 使用时注意的问题?(2)高粱: 营养特性: 使用时注意的问题?(3)大麦: 营养特性:(4)小麦:
营养特性:使用时注意的问题?(5)稻谷: 营养特性:(6)燕麦: 营养特性:
(二)谷实类的加工副产品 1.小麦麸与次粉: 营养特性: 2.米糠: 营养特性: 3.其他糠麸: 营养特性:
(三)液体能量饲料(了解)1.油脂:
营养特性: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糖、糖蜜: 营养特性:
(四)块根、块茎及瓜果类 1.甘薯: 营养特性: 2.马铃薯: 营养特性: 3.木薯: 营养特性: 4.胡萝卜 营养特性:
课堂小结_ :_ 师生小结能量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及使用时注意事项等主要知识点
第五篇: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试题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卷
A卷闭卷适用专业:水产08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座位号:
一、填空
1.2.概略分析六大营养成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
3.4.5.6.水生供能物质:蛋白质;猪的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
二、名词解释消化:食物经过消化道,经物理、化学过程,将饲料颗粒变小,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能够被吸收,这整个过程叫做消化。营养:营养是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摄食、消化、吸收和代谢。限制性氨基酸:对象是饲料,根据饲料当中其含量与需要量之比,凡低于需要量的氨基酸我们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根据低地程度排名,分为第一、二、三限制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太少,不能满足其需要量,如果不能从饲料中补充,会出现缺乏症,补充以后,缺乏症得以部分恢复,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三、解答题水产动物维持能量为何少于陆生动物?
(1)水生动物是变温动物,体内代谢用于维持体温的比例低
(2)水生动物基本不存在咀嚼活动
(3)水生动物氮排除产物70~80%是氨,不需要转换为尿素或尿酸而耗能
(4)水生动物肠道短,体积很小,因此微生物很少,消化道几乎不存在微生物发酵产热过程。水产动物维生素需要量为什么比陆生动物大?
(1)水生动物物质代谢强度高于路生动物。
(2)由于水生动物生活在水中,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动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除VD比较高外,其他维生素都不像植物性原料那么多?
(3)水生动物体组成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易生物氧化,而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有抗氧化作用。
(4)水生动物饲料中含有动物性原料多,动物性原料本身易氧化,进入体内会加速鱼体生物氧化。
(5)水生动物是低等生物,抗应激能力差,维生素具有提高鱼体抗应激能力和生活力的作用。
(6)水生动物肠道短,肠道发较弱,肠道发酵产生的维生素少。
任课教师:周小秋系主任:陈代文水产动物为何一般不会出现钙的缺乏?
虽然水生动物对钙的需要量比较大,但是水中含有大量的钙,水产动物通过鳃将钙吸收进入鱼体。水产动物体组成特点
(1)水分
A 在不同的生理阶段,水分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随着年龄增加,水分含量逐渐减少。
B 水分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含量存在很大的差异,与组织器官功能有关系,凡作为结构组成部分,水分含量最低;其次,作为营养物质沉积部位,水分要高一些;凡是行使功能的组织部位,水分含量最高。
(2)有机化合物
A 蛋白质
第一,以干物质含量为基础,蛋白质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降低;
第二,在鱼体内不同的组织器官也存在差异,在肌肉和器官里蛋白质含量较高。
B 脂肪
第一,与体内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脂肪熔点较低。
第二,脂肪主要储存在腹部、肌肉里,腹腔内。
第三,以干物质为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含量增加。
C 碳水化合物
第一,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
第二,含量比较低。
第三,在鱼体储存部位,肝脏和肌肉。
第四,肝糖原和肌糖元含量低于陆生动物。
(3)无机化合物
A 无机化合物主要存在部位是骨骼。
B 以干物质为基础,无机物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水产动物蛋白质营养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是水生动物结构组成部位,皮肤,消化道,鳃表皮细胞。
(2)蛋白质是水生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
(3)蛋白质可作为生命活动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酶、抗体、蛋白活性物质。
(4)作为水生动物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可以在体内转换为其他重要物质。
(5)蛋白质是水生动物体组织沉积的重要物质,是养殖追求的最终目标。
四、论述题:
1.影响水生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因素
(1)饲料
A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严重影响蛋白质的消化:
首先,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的可消化性底,增加饲料的排空速度,阻碍
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
其次,淀粉。水生动物对淀粉的消化能力很弱,使得消化蛋白质的蛋白酶被屏蔽了一部分。
B 抗营养因子
首先,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增加饲料在消化道粘度,使消化酶作用面积减小。
其次,影响蛋白酶活性因子,如胰蛋白酶活性因子等。
C 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是否满足其需要量,无论缺乏或过量都会降低其消化。
D 饲料加工因素。
首先,粉碎粒度,越细,单位体积的表面积越大,和消化酶接触面积越大,消化吸收效果越好。
其次,膨化或浮化可以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可消化性,温度的浮动使之更易于消化。
(2)动物
A 品种,不同品种消化道的发育、结构和长短不同,消化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和食性差异度不是很大。
B 同一品种不同发育阶段,随着体重的增加,消化道发育完善度逐步增加,消化酶分泌量逐步增加,消化能力增强。
C 健康状况的影响,无论什么动物,健康状况存在问题,肯定影响摄食、消化、吸收和代谢。
(3)水环境因素
A 水温,水温影响酶,超过一定界限影响鱼的健康状况。
B 水质质量,溶氧、氨氮、重金属主要影响鱼健康状况,从而影响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2 碳水化合物在水产动物上为何不如陆生动物重要?
(1)碳水化合物在水生动物上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正常,从而保持机体整个代谢活动正常。作为调节血糖平衡的糖不是来自吸收的糖,而是来源于升糖氨基酸在体内通过糖异升作用来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不能被利用提供能量:据研究水生动物上缺乏葡萄糖利用的酶,1,6-二磷酸果糖激酶。用同位素示踪发现鱼饥饿时,不是利用肝糖原,而是先利用脂肪,再利用蛋白质;而且水生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大;可以推出水生动物能源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是陆生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2)碳水化合物分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存类碳水化合物。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鱼的可消化性非常差,因为鱼类缺乏相关的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对细胞质中容易被消化的物质有较强的屏蔽作用,这种结构性的碳水化合物刺激消化道,增强消化道蠕动,增加食糜排空速度。储存类的碳水化合物,因为水生动物消化β淀粉的消化酶基因缺失,水生动物不能将其消化,其对蛋白质、脂肪的屏蔽作用很大,大幅度降低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而这些对陆生动物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