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4 04:5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研究》。

第一篇: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研究

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研究

(中经评论.北京)

1、国家应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强宏观管理,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调控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行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的实施计划,制订政策,在组织保证、技术措施、人财物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实行政策倾斜,从深度和广度切实引导、鼓励、扶持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获得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二次大战后日本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从“技术借用国转变为技术输出国”,并先后成为技术中心和经济中心,占世界人口2.1%的日本,却生产出占世界15%的产品,80年代末,日本的人均产值为2.5万美元,超过了美国(2.1万美元)。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教授提出美国在1927一1978年间生产增长的40%归因于技术创新。

应当看到,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尚处于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无论从技术引进吸收能力,自主开发能力和组织管理配套发展等等,远不能适应现代高科技事业的发展,目前在大中型企业有两种创新模式,一种谓“技术中心”;一种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两种模式都是以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促进企业走科技内涵发展的道路。技术创新主体在企业,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单纯依赖引进洋人的设备是不行的。在引进的同时关键要强化吸收,还必须走自主开发,自主创新的道路。要鼓励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走技术创新发展的道路,要创新就必须有基地和场所,要有企业的科研开发机构或厂办研究所。技术创新其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泛指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实际上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内部管理、经营、决策等许多方面也都存在着创新的内涵。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机制的正常运行,才能提高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市场的综合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科研一开发一生产一科研开发一生产”的循环科研生产体制,促进科研与生产的协调发展。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向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攻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适用技术的研究,克服脱离实际的为科研而科研、毫无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行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推行股份责任制。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枝与经济两张皮,科研与生产相脱离的现实问题,现在是到了该解决问题的时候了,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科技战线、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期盼着这一天早日来临,可以这样设想,如果高校,科研院所有60%以上的科研成果与企业搞好对接,实行技术转移和联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可达50%以上,不仅企业和高校院所双方获益匪浅,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

4、以高新技术区为基地,以创业服务中心的高新技术孵化为新的增长点和辐射源,以火炬计划的实施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地园区的辐射功能。

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幅射和产业化辐射,以形成区域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带。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高新技术区基地的这种幅射功能和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目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美国称“企业孵化器”)近100家,对其中80家的统计表明,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2670家,毕业企业825家,而世界上共有孵化器近5000家,仅北美就有孵化器750家,并以每周兴建一家的速度增长,欧洲企业孵化器总数达2334家。由此可见,我国高新技术区孵化器的总量仅为世界的1/50,且孵化和幅射功能远不能和国

外相比。

为此,必须在开发区的周边地区,强化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功能和幅射强度,同时在接受幅射的基础条件下,鼓励发展经济规模,发展大企业(集团)、大产业,提倡企业之间、地区之间优势互补,综合配套、高效集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特色优势,形成综合性的组装配套,促进集成化的发展格局。

5、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运转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效益滑坡,资不抵债,企业运转步履艰难。部分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大多条件欠佳,企业效益虽然不错,有一好遮百丑之嫌。高新技术企业的指标难以认真考核和推敲。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面广量大,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社会基础。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因此,国家应采取相应措施,一要严格控制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条件,防止鱼龙混杂;二要对不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认真清理;三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要重点扶持;四要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工作,培植新的增长点。

国家除重点抓好计划项目发展模式和高新技术区的基地模式,还必须把高新技术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放在重要位置,在政策扶持、宏观引导、统筹协调等方面应当一视同仁,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促进区域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利结构调整,形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6、建立所的科技投入机制,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一项重要保证措施。

我国现行的科技投入机制,存在许多敝端,一是投入资金短缺,科研开发经费比例失调,二是短期行为导致企业管理者不愿花大的投入,投入的渠道主要依赖上级拨款和科技优惠政策,三是投入机制运转不良,许多地方和部门科技发展基金出现呆帐,资金滞留,基金无法运转。改变这种状况,建立新的科技投入机制势在必行,这种新的技术投入机制,主要是企业自身科技投入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目前,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我国企业的科技投入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左右,高新技术企业也只有2一3%,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投入为3%,经济发达的国家投人为8一10%,说明我国企业的科技投入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建立科技发展基金,科技投入主渠道也应是企业本身,政府有权对企业的科技发展基金实施监督管理,关键要立法,使企业的科技投入机制依法实行管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比例以2一3%为宜,小企业乡镇企业以1.5%为宜,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达到4%以上。

7、建立新的国际贸易发展体系和发展机制,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瞄准中国的市场,国外的大型工业装备和工业产品及其它的日用生活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是很自然的,这既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依赖进口,我们也必须在发展民族工业的同时也必须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我们也必须瞄准国际市场,加大力度把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推向世界,占领国际市场。为此,我们应当建立新的国际贸易发展体系,形成科技一经济一外贸三位一体的国际贸易发展机制,以减免关税等多种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大量出口创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及产品和技术的合理流通。

8、建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机制,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

人才队伍的建立我国已有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企业的科技人员比例逐年上升,明显地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但发展高新技术,对科技人员的层次要求高,包括基础理论、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等,一般层次较低的科技人员难于胜任,因此,企业必须建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机制,才能与之相适应。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人才的渠道有三种,一是招聘和引进,二是企业自身培育,三是国家

计划分配。无论哪一种渠道,企业在选用人才方面应当谨慎从事,选用人才也是一门学问,要讲究科学和合理,不拘一格,任人唯贤,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让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

要建立高新技术人才的发展机制。主要应建立人才的竞争机制和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两种机制实际上是相辅相存的关系,企业只要赏罚分明,公平合理,科技人员一般都容易接受,持欢迎的态度,这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层次高、业务能力强的科技人员是十分有利的。我们希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既要勇于当伯乐,也要善于当伯乐。建议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实行招标、公平竞争,并通过招标、竞争上岗。企业一般应从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贡献份额中按5一10%的比例提留,用于设立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可按奖励基金的30一50%予以重奖,其他科技人员视不同情况予以奖励。科技人员的非职务发明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可实行参股的形式,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篇: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制度对策研究

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制度对策研究 作者:张宇星 摘要: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民族自主创新队伍的主力军,研究如何激励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研发人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立足于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指出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应从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战略,引入宽带薪酬模式,多元化的薪酬激励的导入等方面改进目前的薪酬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制度;对策

我国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分布于军事、航空、电子、通讯等行业,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这些企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的薪酬激励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由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质,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沿用的是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留有事业编制名额。事业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一部分高素质的人才加入研发队伍,因为其稳定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退休后的退休金待遇对于高级人才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这种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的组织模式以及由其决定的薪酬模式的种种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其重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薪酬总体水平偏高,但部分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薪酬竞争力相对较弱。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流失是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高级人才“跳槽”或者被别的企业高薪“挖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当前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外资企业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出高价网罗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而大量的国有企业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员工的薪酬还停留在那种工资套档的模式上,薪酬制度缺乏灵活性,往往出现的情况是,企业总体薪酬水平在当地处于中上水平,而中高层管理岗位、关键技术岗位等知识型员工的薪酬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则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高级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实际薪酬与市场薪酬相差甚远。因此,大批高级研发人员尤其是年轻的优秀研究型人才不断流失也就成为必然现象。

2. 企业薪酬体系重“资历”,轻“能力”。受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量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内存在着严重的层级制度,论资排辈现象在企业内表现的尤为突出,员工能否得到晋升,薪酬水平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历的高低。员工只要在企业里呆的时间长,资历够老,即使业绩表现平平,也能得到加薪或者升职。这种体制对于新员工都将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对于大部分新员工来说,学习再多的知识技能也没用,因为他们的资历不够,他们的建议和想法不受重视,短期内根本得不到提拔,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员工们丧失那种学习创新的能力。

3. 薪酬结构欠合理,员工收入与工作质量和数量没有有效关联。国有高薪技术企业现有的薪酬体系中,相对固定的工资部分仍占了绝大比重,不同岗级间奖金系数差距不大,奖金作为绩

效工资的影响力十分有限。等级工资制的推行,只注重职位对人的要求,而没有充分考虑知识、技能等方面因素,抑制了知识型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员工只有升职才能使收入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有贡献的员工由于升职名额的有限。往往迟迟得不到升职的机会。这样,在相同职位上的员工尽管在绩效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却拿着几乎相同的报酬。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同一岗级工资仅相差两三百元,奖金中有一半成分作为业绩奖由部门二次分配,变动幅度仅有几十元,根本起不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这种收入上的平均主义,严重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4. 薪酬层级过多,薪酬增长靠晋升一条路。现有的大部分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层级过多,薪酬增长靠晋升一条路,这种现象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组织臃肿,职责不清,效率低下。从一般的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者,共有几十档乃至上百档,而从一个岗位晋升到另一岗位按正常程序需要整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只有通过升职,薪酬才会有所突破,而有限的管理职位远远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为解决晋升通道狭窄导致的知识型员工薪酬徘徊不前的问题,公司只得破格提拔大量干部,这显然不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解决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1. 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战略。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战略是解决我国国有高薪技术企业薪酬问题的当务之急。广大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应根据企业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外部的法律环境、行业竞争态势及企业的发展个性,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薪酬战略。在新建立的薪酬战略中,要彻底摆脱原有的国有事业单位体制的影响,使新建立的薪酬战略具有明确的战略导向性,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薪酬倾斜的重点、员工的发展前途应和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等。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点:(1)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做好高级管理人才及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储备和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薪酬战略。(2)要对企业内部的现有岗位分析及岗位评价进行“再造性”重新调研,要选取合理的岗位评价因素以及赋予合理的权重,真正反映现有岗位的实际价值。(3)要根据企业激励导向调整薪酬结构,加大工资中奖金比例,将奖金作为反映员工业绩和岗位责任的可变动薪酬,突出业绩与薪酬的正向关联。

2. 导入宽带薪酬模式。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引入宽带薪酬制度,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将员工的个人收入与绩效直接挂钩,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弱化职位等级对薪酬的影响。在施行宽带薪酬的组织里,一名优秀工人的收入完全可能赶上甚至超过一名绩效一般的部门经理的收入,这样就完全打破了传统薪酬带来的平均主义对员工的束缚,极大地刺激了一线员工的积极性。而那些部门经理们由于不愿意自己的工资比下属还要低,他们必然会竭尽所能提高绩效以获得高收入,这样对他们也同样起到了很强的激励作用。

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在具体实施宽带薪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带数和带宽。不同的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以及职位分析的结果,确定自己企业应设置的宽带数量和每个带宽内的薪资浮动范围。(2)要考虑到宽带内的横向职位轮换问题。因为在高新技术企业里,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以项目为主体的任务,一个项目可能需要很多不同部门员工的共同参与,这就要求组织架构具有很强的柔性。因此,在薪酬设计时,可以鼓励同一工资带中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跨部门流动,这样可以增强组织的适应性,提高员工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做好任职资格条件确认及评级工作。这是宽带薪酬设计的最后环节,企业要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岗位任职资格条件,选择适当的评价工具评定员工的技能等级。

3. 薪酬ABC管理策略。在薪酬战略制定时坚持“总体薪酬适度领先、关键岗位凸显竞争性”的原则。在制定具体的薪酬策略时,应首先进行充分地薪资市场调查,对本地区、本行业的薪酬平均水平作一个大体的测算,在此基础之上,对整个企业的薪酬水平作一个适当的总量控制,在企业经济效益好的时候,该总量可以适度的领先于同行业的平均薪酬水平。

根据80/20原则,企业内部80%的经济效益是20%的员工创造的,而另外80%的员工只创造了20%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制定薪酬策略时,可以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分类:(1)对于本企业最核心的20%的员工,划分为A类,这类员工的薪资水平要向标杆企业看齐,少数难以替代的核心人才的薪酬水平应予以大幅提升。(2)对于表现平平的60%~70%员工可划为B类,这类员工可以继续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在维持市场中高位水平的前提下个别微调。(3)对绩效最差的10%~20%员工则归为C类,这类员工的薪资水平可以适度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如果其绩效表现差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则企业可适当加大其培训力度;如果是个人态度原因或者是培训后绩效仍无改善者,则企业应考虑将其降薪降职甚至淘汰出局。

4. 薪酬激励方式多元化。根据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结果,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一个人往往同时存在着多种需求,对员工的生理和物质需求企业固然不容忽视,然而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员工的尊重需要以及自我价值实现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员工的薪酬激励政策时,不能一味的以金钱来满足员工,而应该让薪酬激励方式多样化,多方位、多角度的激励员工。基于这种考虑,企业可以为员工们制定多样化的激励菜单,例如组织优秀员工出行旅游、为员工举办免费PARTY、发放员工生日礼金、安排员工子女上学等等,这既让员工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关怀,培养了他们的忠诚度,也从另一个侧面强化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束语

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将会对我国众多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扬长避短,留住最宝贵的核心人才是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而合理的薪酬策略的运用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广大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应通过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薪酬战略的建立、宽带薪酬思想的导入以及多元化的激励方式等具体措施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乔宏,邵云飞.宽带薪酬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薪酬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1):120-124.

2.冯亚明.事业单位现行宽带薪酬的激励性分析.人才资源开发,2006,(1):39-40.

3.陆泽卿,张艳莉.建立宽带薪酬体系加强知识员工激励.科技金融街,2005,(4)

4.刘士党.企业宽带薪酬体系探析.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9):21-22.

第三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

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

一、行政审批主体名称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名称

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

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市政府办公厅1999年3月10日公布的《转发市计委等十三部门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

[1999]12号)第1条:“实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制度。”

四、申请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5月17日公布的《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办法》第二章规定,申请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产品符合国家及天津市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最新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所确定的领域。

2、项目采用的产业化技术应属《天津市产业技术进步指导目录(2005-2010年)》中确定的鼓励类和允许类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权属明确、有效。

3、采用的科技成果(包括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引进及消化吸收创新技术等)应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有权威机构出具的技术或检测报告认证并取得必要的经营许可,采用的专利技术需经过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定;引进技术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签订技术转让(合作)协议。

4、项目目标明确,建设任务合理,具有一定的投资规模(原则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软件项目可适当放宽)、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推广应用价值,对相关行业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5、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资金筹措和建设能力。项目法人注入产业化项目的自有资金不得少于项目总投资的30%。

6、项目设计方案满足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建设条件基本落实。

7、属国家特殊行业管理的产品须具有许可生产和销售的批准文件。

五、应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目录

1、经项目单位主管部门或区县(及“三区”)投资主管部门确认的产业化项目认定申请书(并附电子版)。

2、产业化项目认定申请报告。

3、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4、说明知识产权归属和技术水平的证明文件。如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软件著作权证和专利证书的复印件;技术引进(合作)项目,提供技术转让(合作)协议书和引进技术考察报告复印件。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6、申报企业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7、权威部门出具的产品生产、销售许可证明文件。

8、企业投资备案(或核准)文件,且在有效期内。

9、其他需要提供的辅助资料。

六、办理程序

1、申请人到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市发改委156号窗口或登录天津市行政审批服务网()报送上述所列全部材料。

2、市发改委对提交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如认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有关要求,在收到申请材料和附件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申请单位澄清、补充相关情况和文件,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或材料齐全无需补正或申请人已经按要求补正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市发改委将通知网上申报申请人

持全部申请材料原件到市发改委156号窗口。

3、市发改委组织对形式审查合格、受理的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成熟性、市场前景、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4、对拟认定的产业化项目,市发改委将在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网()下载,或在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156号窗口索取。

十四、受理窗口及联系电话

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二楼D厅投资立项服务区156号窗口

咨询电话:24538211,网址:

中心咨询电话:24538890

中心网址:

行政效能投诉电话:24538762

中心地址:天津市河东区红星路79号(顺驰桥旁)邮政编码:300161

第四篇: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研究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研究

摘 要: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信息为主导形形色色的行业发展起来,人力资源是知识的主体,负责知识的创造与运用。整个社会范围内加强了人才教育与培养力度,人力资源管理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力资源服务也逐渐融入市场经济大潮中,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满意,创造更加丰硕的经济利润,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沛县人力资源服务展开讨论,分析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促进人力资源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研究

社会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力量做支撑,特别是人才力量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知识资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力资源水平及其服务质量。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不断发展,为社会、为国家、为企业及时有效地供应了一大批人才力量和技术资源,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日益走向科学、正规的轨道。所以,促进人力资源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势头,确保同其他经济团体的有机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个经济团体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都是人力资源力量,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对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人才所创造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所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将这种服务纳入市场经济中,使其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1.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是确保新时期人力资源深入开发的有效途径

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都在经历着现代化改革,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体制使得人力也作为一种资源被纳入市场中,人才资源日益朝着市场化配置方向发展,而且这种配置也在经历着巨大变化。第一,服务范围日益扩大,服务工作趋向多元化。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不仅要为各大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同时也需要向广大的求职者服务。第二,服务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全面。一方面要对用人单位负责,为其优选合格的人才,提供客观、真实的人力资源信息以及合理的人才评价,即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向社会公布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对求职者方面也要提供细致、周到的求职服务,这其中不单单局限于求职信息的提供,更重要的是要对各行各业的求职者进行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使他们更加适应岗位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积极规范就业市场秩序,调节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关系等。第三,服务水平的需求逐步提高。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得更多的企业和工作人员陷入了飘摇的境地,企业经济效益波动起伏,思贤若渴;个人工作与收入不稳定渴求新的工作环境等因素都加剧了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要想满足企业与个人的需求,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掌握高科技的现代办公工具,完善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扩大办公场地,确保能够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服务,用高质量的服务、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来实现对企业与个人的服务。

例如,沛县每年新增企业上百家,而且各个已经成立并持续经营的企业也在经受着巨大的人力资源流动问题,就本单位行政许可的40余家劳务派遣企业,近几年派遣员工年平均流动率达到40%,员工频繁的流动加剧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对于新的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开发急需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组织或机构做支撑。

基于人力资源市场以上的客观事实,预示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必须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达到对人力资源的统一、集中管理,形成一个规范、健全的人力资源服务系统。

2.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是促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有效途径

任何一个用人企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拥有一套健全的人才结构,各个岗位负责人都需要达到合格标准,能够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想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的标准就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做支撑,为其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加快企业各岗位人员的优胜劣汰,为企业提高全面、系统、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解除传统“因人设岗”的用人理念的弊端,不断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使企业各岗位人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支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力量。

二、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有效途径

1.转变思想、勇敢实践

沛县各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积极转变思想,勇敢实践,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自身的人才结构以及人才需求尽可能多地开辟人才渠道。例如,采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本着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原则来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根据岗位特征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确保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充分选拔有能力、有思想、有作为的优秀人员,实行人才资源的市场化优化配置,同时在工资待遇分配方面也要本着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思想,人才价格需要同其所创造的价值保持一致,根据人才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创造的价值的多少来决定工资分配与待遇条件,实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运作,确保人才资源创造性的发挥。

2.加快体制革新,实行市场化服务与就业服务同步进展

国家财务机构以及地方财务部门要加大对劳动就业机构的服务力度,促进其朝着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发展,创建相对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制。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本着“经营与办事相分离”的原则,利用市场经济理念来经营人力资源服务,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来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优秀人才价值的充分发挥。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应该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体制改革力度,将公共就业服务同市场竞争服务区分开来,前者的工作体现在向整个社会供应人事方面的公共服务。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应该完善人事档案、人力资源信息的整理与公布,为大学生或者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服务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应该根据客观形势,比如企业的人才结构需求等来科学规划人才市场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市场化服务主要包括:劳务派遣、劳务输出、人力资源培训等等,要改变这一服务模式,而是同企业建立直接的联系,通过直接向企业提供人才资源的方式来融入市场经济环境,使自身成为一支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力量。

3.积极引导,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转型

要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朝着产业化方向转型升级。可以改革经营体制、更新管理制度与组织模式,增加服务种类等来提高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制定科学的、权威的服务标准,逐步拓展这种标准的影响规模,使整个人力资源服务业都朝着统一的标准迈进,以此来规范服务业务。对于那些尚未达到统一标准的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实行自律制度进行影响与带动,例如,制定并落实服务承诺与规范,拟定公约章程等。同时,也要加强同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交流,学习其先进的管理制度与经营理念,加快同其合作的步伐,以此来促进整个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营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使人力资源服务更加规范、专业、科学。

4.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自身的人才结构,提高自身素质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仍然是需要一批合格的人才队伍与人力资源力量做支撑,企业要利用多种方式、多途径地吸收与培养人才力量,使其成为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的一大力量,人才要具备合格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要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此来促进服务业务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无论是个人的生存、企业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人才力量的有效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人才力量的供应与服务的行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完善服务理念,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论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D].北京:清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集,2007.[2]张彦.浅谈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0(19).[3]鞠美悦,毛立新.知识经济时代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产业化浅谈[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杨实俊,王晓红.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第五篇:关于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调研报告 当前全球经济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在高新技术领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部署,制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举措,如美国的重振制造业政策框架、欧盟的2020战略、日本的未来开拓战略、英国的低碳转型计划等,推动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从国内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结构问题的严峻性更加凸显。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竞争和国际市场变化的新趋势,面对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需求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为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危机时期和市场低迷时期也是优胜劣汰、调整提高的时机,是实现技术突破、组织创新、产业再造的时机。因此,大力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落实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及促进全国各地区产业互补融合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上海正处于加快落实“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推进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为了落实国家战略,2009年5月起部署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工作,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抓手,作为与兄弟省市实现产业互补共赢发展的具体措施,作为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相协调、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2010年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30位上海市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专题调研小组,在今年7月至9月间,围绕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一专题,通过“听、看、访、谈、研”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广泛的调研,听取了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相关情况汇报,考察了位于花园坊节能产业园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展,召开了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座谈会,实地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在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应用,调研了临港重大装备产业基地、杨浦知识创新区等,并赴浙江省杭州市实地考察了阿里巴巴集团、中南卡通集团等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专题调研小组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样本剖析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情况,梳理了目前遇到的主要瓶颈问题,并从国家层面就下一步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提出了有关意见和建议,形成本专题调研报告。

一、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展情况

全市有关部门和区县、开发区创造保障条件,创新主体积极努力,在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9个领域,聚焦重点项目、聚焦产业基地、聚焦政策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初见成效。2009年9个重点领域新增投资400亿元以上;新增产业规模900多亿元,达到7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高于全市工业产值增速近10个百分点。主要特点是: 一是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市级层面成立了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中心,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领域牵头推进。各区县以及园区、产业化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战场;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发挥主力军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展,共350家企业展出了400多项创新成果,反映了一年来各重点领域取得的进展。二是重点领域发展速度快于预期。如新能源加速发展,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可提前两年达到规划的1GW产能;风电实现了2MW路上风机的规模化生产,今年产量比上年增长3至4倍,并实现了3.6MW海上风机下线安装。又如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上海激光投影显示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经过2到3年培育,可形成上百亿元产业规模,确立激光显示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三是重大项目接连取得突破。上海承担了大型客机、海洋工程装备、核电、“核高基”等领域的国家战略项目任务。如大型客机的研发中心、总装中心、客服中心等“三大中心”相继启动建设,商用飞机发动机设计研发中心已奠基,航电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国内首座3000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完成总装出坞,年内交付使用,12缆深水物探船开工建造。核电大锻件、主泵、690U型管等先后取得突破。集成电路领域“909升级改造项目”启动,重点企业设计能力突破45纳米。

四是新兴领域示范力度加大。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新一代通信技术等研发走在全国前列,并始终致力于推动新兴产业的示范应用,特别是世博会的举办创造了难得机遇。如世博园区近1500多辆新能源汽车,成为国际上新能源汽车“种类最全、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负荷最强”的示范运行,为应用推广积累了经验;又如全球首个TD-LTE宽带移动通信规模演示网,为争取成为第四代国际标准、取得国内外市场突破创造了条件;还有智能电网、物联网、新型显示、云计算等大批创新成果得到示范应用,对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和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五是探索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上海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09]9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9]26号),本市设立100亿元的专项资金,市经信委、市科委发布了9个领域的行动方案,今年又发布了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建立市场化推进机制,通过产业链对接、中小企业对接、产学研对接、金融资本与产业对接,引导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努力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机制。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调研中发现在当前推进中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瓶颈制约,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推进中努力聚焦突破。主要表现在:

1、市场化推进机制尚有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工作启动初期发挥政府政策的带动作用是十分必要,但是各项政策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建立市场发现、推动和评价机制,真正形成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推进机制。

2、各项支持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近年来,国家和上海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如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60条配套政策和本市的36条非常全面,基本覆盖了自主创新的各个环节。但是其中有些支持政策缺少配套操作办法,也有一些政策存在认定程序复杂、范围限制过窄等问题。调研中,企业反映支持政策落实的宣传力度应进一步加大,扩大企业的知晓率,并简化操作,增强政策实效。

3、各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还有差距。上海的人才、科研、产业综合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聚焦强化,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企业作为产学研主体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院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机制有待加强,政府推进产学研的政策、方法、手段需要不断创新。如本市60%以上的科研人员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由于职称评定、收入、社会地位等原因不愿意主动向企业流动。

4、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承担主体中,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极具创新活力的企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潜力、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还相对较高,中小企业信息获取渠道不够,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空间有待拓展。

5、金融与产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不同的投融资支持。但是,上海良好的金融环境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优势。如商业银行参与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存在政策障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缺少权威的评估机构。社会投资有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积极性,但在资金投入和退出方面尚未形成有效机制,创投资金在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加快推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关建议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对接了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从体制、政策等各方面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对于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近期研究落实如下政策:

1、完善和创新产业支持政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尽快完善落实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自主创新的政策实施细则。同时,对新兴产业、新兴业态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并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针对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研发费用比例较高、产品发展初期进入市场难度大的问题,适当调整有关税收政策。如对信息服务企业采取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对开展增值电信业务的信息服务业企业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3%的营业税。在支持重点服务业发展方面,根据国际同行业的一般水平,调整营业税征收的税基、税率,放宽支持差额征收的范围;在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方面,主要是扩大研发投入150%加计抵扣政策、首台套业绩风险补贴的落实范围和力度,形成长效化、制度化的操作机制;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整机厂商和应用运营商的联动发展政策,建议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可享受自主研发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在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改进目前有关法规对知识产权处置的规定,如对于高校,涉及到国有资产的处置问题,建议不要等同于一般的国有资产,而是作为单独一类资产,专门制定有利于转化的可操作的处置程序和办法,下放知识产权处置权,由高校、科研院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投资、决算等处理。

2、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对于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示范应用和市场准入对于产业的培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市场推广的力度。在支持新兴产业示范应用方面,建议制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示范应用的具体支持政策,设立重大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示范应用。如支持上海在物联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领域设立先行示范区,积累运行经验,为全国大规模推广进行探索。积极放大世博效应,通过政府采购、私人购车补贴、配套设施补贴等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在特定区域(如汽车城、国际社区、郊区新城、虹桥枢纽、崇明岛等)率先推广应用,力争到2012年全市形成3万辆以上的示范规模。在创新产品的市场拓展方面,进一步落实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培育创新产品市场。如完善医保政策,促进自主创新药品进入市场,对于同类但不同档次的产品,改变价格“一刀切”的格局,使优秀企业的创新产品得到鼓励和扶持,将更多民族品牌产品纳入国家及地方医保目录。又如通过大的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带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在推进物联网、全国统一社保卡等大型应用中,把扶持国产芯片作为重要内容。

3、促进金融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国存在的普遍性、多样化的问题,建议金融部门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积累经验,逐步扩大贷款规模,允许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投资,政府尽快搭建知识产权专业评估平台等,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易于复制的方法。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鼓励股权投资、增设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发展担保机构等。同时,制定鼓励金融机构向相关产业提供优惠利率的实施办法,通过优惠的借贷方案帮助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4、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一是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的规划布局,构筑适应我国产业发展特点(尤其是在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专利、标准等体系,为本土企业发展和走出去创造条件。如对目前已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纯技术标准细则上升为行业规范,甚至政策法规,从而加大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同时有利于节能减排。二是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制约高新技术成果形成产业化的一个突出瓶颈环节就是中介组织不够发达。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措施,加大技术中介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条件。三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议国家统筹和加强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等方面的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以利于各地区、各行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接,客观反映新兴领域发展的情况。此外,建议在技术反垄断方面加强配套法规建设和政府投入,进一步整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等相关部门的力量,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必要的保护。

5、加大人才支持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从全球竞争角度争夺人才,为此要从高端人才的所得税、居留权等角度,制定有关政策集聚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职业学院开设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制定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并通过教育方法创新,培养中小学生挑战未知、勇于创新的意识。对于归国留学生创办的企业区别于实质性外资企业,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从而激励、强化这些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对于其母公司注册在海外的问题,可以通过签订股权变动约束条件等方式解决。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发展的专项支持力度,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专项,给予配套支持。全国人大代表“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题调研组 召集人:邵志清郑杰

代表:马德秀王荣华王 霞叶 倩戎光道 吕亚臣朱志远刘绍勇严诚忠杜 斌 李逸平李 斌应 勇沈志刚张兆安 张喆人陈赛娟林荫茂金长荣金兴明 金建忠周红玲胡平西秦绍德贾伟平奚美娟龚学平盛亚飞

2010年10月

关于发挥“低碳世博”效应 促进低碳发展的调研报告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2010年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22位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组成了“发挥‘低碳世博’效应,促进低碳发展”专题调研小组,在市人大各级领导的支持参与以及工作班子和相关部门配合下,于今年7月至9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调研小组听取了专家有关低碳发展的专题讲座,听取了上海世博局、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建设交通委、上海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关于推进低碳发展情况的汇报,参观了世博会低碳实践展馆,实地视察了花园坊节能环保园,走访了宝钢集团,考察了虹桥交通枢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代表们在充分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着重思考我国现阶段低碳发展的定位和当前重要任务,提出推进低碳发展的相关建议,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低碳世博”对我国推进低碳发展的启示

(一)“低碳世博”的示范效应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通过组织者、参展者、参观者的共同努力,在筹备、举办过程中汇聚了世界各地低碳发展的智慧和实践,成为全球倾力打造的低碳发展的典范。

1、世博园规划、建设、运营中全面落实低碳措施。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园区规划。世博园区全面落实世博会规划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保低碳要求,在策划之初就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园区选址、场馆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新能源示范、绿地系统和景观设计、场馆后续利用以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等各个方面。园区变旧城为公园,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占园区总建筑面积的1/5;通过综合整治,恢复了园区白莲泾河生物多样性。二是大力推行低碳交通。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轨道交通网络总长达420多公里,建设了60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部分配套P+R(停车+换乘)功能,建成300公里公交专用道,开展社区到达公交枢纽的免费自行车租赁试点,在世博园区周边设置交通管制区,严格控制除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外的机动车进入,专设旅游大巴停靠区域,全面投入使用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据统计,90%左右的游客通过公共交通到达园区,较好解决了观博大客流可能造成的交通拥堵和污染排放问题。三是集中应用环保低碳技术。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大规模采用LED照明技术,园区内公共交通基本实现“零排放”。广泛应用节水及雨水回用技术,以及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生态绿墙等控温降温技术,并大量使用环保建材,推广绿色生态建筑,园区内还示范性地应用江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冰蓄冷、燃气空调技术。四是全面参与的绿色环保行动。组织者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编制了《世博绿色指南》,倡导在世博会的筹备、运行和参观过程中,做到绿色观展、绿色交通、绿色办公、绿色服务。

2、集中展示全球最新低碳成果。国内外各参展方通过场馆设计、建设和服务管理,以及组织各类展览展示、交流研讨及相关演艺活动,从不同角度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和实践。本届世博会专设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以案例馆形式汇聚展示全球最具代表性、对未来城市发展和生活最具示范价值的成功实践,传递了科学的城市规划、环保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绿色理念。还专门以“环境变化下的城市责任”为题举办主题论坛,邀请全球有关的专家学者抒发观点,交流思想,为本届世博会留下精神财富。

3、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世博自愿减排平台。组织者通过世博官方网站、传统媒体、文艺演出等方式,广泛传播世博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并首次推出“低碳世博自愿减排行动”,按照“政府倡导、自愿参与、民间运作、社会监督”的原则,搭建公众参与低碳世博的平台,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世博实践。鼓励世博会参展方自行抵消展馆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碳排放;组织者和民间环保社团一起组织“绿色出行”活动组织了绿色出行”活动,积极鼓励世博会参观者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或通过购买低碳交通卡抵消出行碳排放,在长三角区域发动企业、社区、学校参与,开发“世博绿色出行网上碳计算器”,让参观者根据不同出行方式计算碳足迹,并选择低碳出行方式观博;发行“低碳交通卡”,该卡除具备普通交通卡所有功能外,每张卡相当于抵消1吨二氧化碳排放,购买者自愿支付20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碳减排项目,同时,在世博会参展方的支持下,有几十家展馆先后参与开辟“低碳之旅”活动,为持有“低碳交通卡”的参观者提供绿色通道,以宣传低碳实践,倡导低碳行为;组织“低碳世博林”项目,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在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自愿减排交易平台,鼓励企业、个人自愿捐赠或认购减排指标,推动节能减排项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实施。这些活动均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

“低碳世博”的成功推出既是组织方的精心策划,也是所有参与方的共同打造。本届世博会在筹办和展示中充分体现了全球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发展观念的转变、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低碳世博”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的有几个方面:一是低碳的城市发展规划。无论从世博园区规划本身,还是众多城市最佳实践案例或展馆展示的内容,降低能源消耗的紧凑型城市发展规划模式和城市低碳交通规划组织等已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理念。二是低碳的技术和产业。主要聚焦在能源、建筑、材料、环保技术甚至包括为降低碳排放水平、实现低碳化生产而进行的技术改造和服务创新等领域。这些技术、产品或已得到推广应用,或作为战略性技术储备,预示了未来产业制高点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点。三是低碳的生活。本届世博会上集中展示了在家居生活和社区建设中的低碳生活方式,并在自愿减排机制构建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为可持续的低碳生活理念和模式的普及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二)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低碳发展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变革的助推器,并且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焦点,中国面临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主动权的政治经济双重压力。

应当看到,低碳发展首先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一方面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携带着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和低碳技术及经济方面的优势,进一步重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的企图。因此,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发展更多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强调碳责任、碳技术、碳关税、碳交易。从国内形势看,构建低碳发展模式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客观需要,也是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发展转型的内在需要。同时,资源禀赋和阶段发展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寻求符合我国实际的低碳发展策略和途径。

“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大节能减排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和节能技术研发推广以及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和阶段发展特点呈现出的矛盾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从环境问题看,我国情况更为复杂。既面临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也面临着突出的城市环境污染和公众健康问题;既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更要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排放。从低碳途径看,必须考虑相关的制约因素和节能减排潜力。一是产业结构偏重和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调结构、转方式是我国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二是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困难不容忽视。从自然资源特征来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改变。三是重点用能领域能效偏低。特别是工业、建筑、交通、生活等领域既有发展的需求,又有较大减排潜力。四是低碳技术尚不具备竞争优势。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和专业服务的支撑作用较弱。五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责任有待进一步强化。包括观念和认识上的差距,能源资源价格、财税等经济手段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因此,如何适应全球减排大势、定位现阶段的发展模式,需要我们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考虑。

二、对我国低碳发展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根据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确定低碳发展的战略定位 应对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低碳世博”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是积极回应全球低碳发展的呼声,争取主动;二是注重实践,从实际出发组织实施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三是搭建平台,各方参与。我国低碳发展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特点,寻找一条切合当前实际、符合未来方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指导思想上,应当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牢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坚持污染问题与气候变化协同解决、地区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协同解决、资源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协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协同解决的思路。实施重点上,要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这一主线,通过行政、法律、经济、宣传等综合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大技术和制度创新力度,加快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实施途径上,要坚定不移深化完善节能减排工作,坚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二)现阶段推进低碳发展的相关具体建议

1、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增长为目标,以淘汰劣势产业、限制高耗能行业发展为主线,加快产业、能源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长时间维持在70%左右(上海约50%),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能耗比重居高不下。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08年钢铁、水泥产量和火电发电量分别约为2000年的3倍、2.5倍和2.5倍,人均能耗水平已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上海工业用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55%(发达国家一般为1/3左右),其中钢铁和化工行业能耗就占总能耗36%。因此,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建议:一是限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的增长。“十一五”规划将单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大力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实践证明只控制单位GDP能耗,而不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难以约束地方的超高速追求和高能耗行业的无限制扩张,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和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对未来发展的约束。建议国家从战略上研究能耗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的双控目标以及实施步骤,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评估、考核激励机制,并可在东部等发达地区先行先试。二是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新兴产业规模和能级的同时,当前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布局,特别是对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建议制定约束性能耗和排放总量指标,并根据资源状况在区域布局上明确相关限制条件。三是加快淘汰劣势产业。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依赖和局部污染的影响,要根据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扩大调整和淘汰资源消耗强度高、环境污染排放高、经济产出效益低的产业目录,明确指导性意见,取消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扩大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和力度,在土地指标、人员分流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

2、以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战略为核心,以推广应用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低碳交通工具为手段,加快构建高效、清洁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本届世博会中,公共交通和清洁能源汽车在应对大客流和减少交通碳排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少展馆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交通规划、组织、汽车租赁共享、新能源汽车等,充分体现和实证了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模式。建议:一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公交优先”的理念。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公交优先”的理念,在规划用地、设施建设、路权通行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强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引导市民选择低碳的交通出行方式。二是提高城市交通智能信息化管理水平。采用先进信息、通讯、传感、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交通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系统与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引导交通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交通运输的潜力。三是逐步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本次世博会共投放1538辆新能源汽车,经过半年超负荷运行证明,这些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具备了产业化推广应用的条件,尤其是在城市公交等短途交通中具备应用的条件。建议加强政策扶持,逐步从公交、出租为主,扩大到物流、环卫、公务、通勤、邮政和私人等领域。

3、以严格建筑规范标准、完善建筑能耗检测管理体系为手段,加强规范和引导,全面提高建筑能效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建筑能耗占比将呈明显增长趋势。以上海为例,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8%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从发展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为1/3左右。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筑能耗需求增长快,单体建筑能效偏低,是一个节能潜力较大需要未雨绸缪的领域。本届世博会在建筑的设计、自然通风和采光技术的应用、隔热环保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屋顶和垂直绿化以及建筑节能认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展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建议:一是严格实施建筑节能强制性准入设计标准。目前我国实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控制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为主,可操作性及节能效果均不甚理想。建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建筑物实际能源需求量出发,细化建筑节能的量化指标,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建筑节能标准,以保障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与实际效果。二是鼓励引导更高要求低碳建筑推广。特别是借鉴国外建筑能效证书的成功经验,引入建筑物能效标准与标识制度,在单体中高档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中优先推行。三是完善建筑用能监测体系。目前我国尚没有完善的建筑用能监测体系,建筑用能监测以少量抽样调查为主,缺乏详实可靠的建筑能源消费数据。可参考思科馆、国家电网馆等参展内容,充分利用物联网、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搭建在线建筑用能监测体系,更好地跟踪监测和评估建筑节能的运行效果。

4、以世博低碳技术的应用和示范为先导,加强技术攻关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储备,推进低碳产业发展。

本届世博会,各国家、城市、组织和企业把当代最前沿的低碳技术多角度、多渠道、多层面地融入世博会的展示和应用中。这些技术有的已可进入大规模应用,有的是长远发展的战略技术储备。建议:一是加快成熟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世博会应用和展示的技术很多并不深奥,关键是政策引导和积极实践。如LED光源技术、雨水收集回用技术、直饮水系统、废物减量和资源化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等,应当下决心制定推广计划,辅以相关政策,在重点区域和行业大规模推进。二是研究推进重点行业的调整升级和低碳化改造。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传统产业低碳化发展也是其中的重要任务。本届世博会对传统电力、钢铁、化工等工业如何在技术、产品、管理上走向低碳提供了不少启示,而且均从产业自身如何适应低碳发展进行展示。我国这些行业发展规模大,能耗和污染排放占比高,必须从战略上重视,把技术和产品的调整升级作为主攻方向。三是着眼未来发展关键技术的筹备。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低碳环保材料和产品等,虽然由于技术或成本问题目前还难以大规模推广,但代表了新技术革命发展方向,应当不失时机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和产品成果,并按国际惯例加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为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作准备。

5、以现代新城、商务区和社区开发建设试点为抓手,全面贯彻低碳理念,积极探索低碳发展实践区新模式。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未来城市低碳化发展的趋势,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也展示了相关低碳发展的案例,可将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有条件的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中探索低碳城市建设路径、发展模式、管理制度等,成为低碳发展的突破口和亮点。建议:一是将低碳理念贯彻于区域发展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明确可行的低碳发展目标,按紧凑型城市的理念对区域功能和空间布局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科学设计高效的区域能流系统,科学组织区域交通和市政体系。二是系统集成应用低碳技术。可借鉴弗莱堡、巴塞罗那等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地区特点在示范城区招商时设置约束性指标,如新建建筑必须达到一定的绿色建筑标准、公共设施可再生能源示范使用、雨水收集回用、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等有相应要求。三是注重广泛参与和碳足迹管理。倡导绿色生产、绿色办公、绿色生活,对区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跟踪监测以科学评估其低碳水平。

6、以提高低碳环保责任和意识为重点,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努力构建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

我国目前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人口多、总量大且消费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只有坚持杜绝浪费,积极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才能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减缓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增长的压力,这需要全社会作出努力。本届世博会展示的低碳消费理念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值得普及推广。建议:一是树立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政府公共机构要率先垂范,实施公共机构能耗水平与能源费用定额管理制度并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绿色采购制度,推行绿色办公,加强空调、照明、电梯、热水器等公用设备的日常管理,加快推进公务车改革,减少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的待机能耗,减少会议出差,推行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和电视电话会议。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责任,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管理力度,加强低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倡导绿色办公。社会团体组织要发挥宣传和纽带作用,借鉴世博会自愿减排行动组织实施经验,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做好宣传推广。公众要自觉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选择节能环保产品,减少浪费,厉行节约。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和节能减排问责制。摒弃GDP主义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制止通过低效率利用各类自然资源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突出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节能减排考核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中的权重。把行业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节能减排考核的结果直接纳入到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三是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从发达国家看,在促进低碳经济的立法过程中,没有采取制定专项法典的方式,而是将相关规范制度融入节能、环保方面的专项法律,从而获得更直接的效果和可靠的保障。结合我国的立法实践,新世纪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或者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这些法律与促进低碳经济工作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下一步的修法过程中,应当对现行有关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按照低碳发展的新要求进行全面梳理,对执行效果作出客观评价,加强现有法律的执行力,并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容和要求融入这些法律之中,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制保障。四是加快资源环境价格和政策改革。取消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扩大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和力度。根据电力供应状况、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执行阶梯式电价标准,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本地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或超过核定用能定额的单位,实行惩罚性价格政策。理顺天然气发电价格,增加燃气电厂发电小时数。研究出台利用经济激励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五是加强节能环保理念的宣传推广。研究建立低碳标准体系,实施低碳产品标识制度,在社区居民中推广节能家电、节能照明灯具、节水节气设备等节能产品,对市民购买节能低碳产品适当给予财政补贴。以街道、社区为单位,结合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和命名一批贴近公众生活、便于经验推广的低碳生活示范点。鼓励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自愿承担碳减排义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发挥‘低碳世博’效应,促进低碳发展” 专题调研组

召集人:张全褚君浩

代表:马兰王荣华王战王恩多叶惠贤 朱国萍朱雪芹刘云耕刘洪凯吴齐 应名洪陈戌源陈旭陈虹陈振楼 姚明宝姚莉徐征郭广昌樊芸 2010年10月

关于完善民商事再审制度

进一步维护司法权威的调研报告

为解决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申诉难”问题,2007年全国人大就《民事诉讼法》再审制度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当事人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的规定,统一为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以下统称为“上提一级”),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进行了细化,同时对再审申请的裁判主体进行了明确,对再审申请的审查期限进行了规范等。实践表明这一修改,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申诉难,得到了当事人和社会的积极肯定。但此次修改也因缺乏相关配套机制的及时跟进,在实践中引发了一些问题。为全面考察《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我国民商事再审制度的运作情况,进一步探索民商事再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深入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切实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同时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在沪全国人大代表组成专题调研组,从2010年8月起先后在上海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信访系统以及律师界、学界召开多次座谈会,对民商事再审制度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原因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司法等方面对我国民商事再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民商事案件再审情况的影响

为全面把握《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民商事案件再审情况带来的影响,调研组选取了2007年-2009年三年间全国法院、最高法院、上海法院、上海高院以及检察院的相关数据。经统计分析,发现修改前后呈现以下特点:

(一)从提起申请再审案件的数量看:申请再审案件收案总量趋于稳定,但高级法院、最高法院受理的申请再审案件数却呈持续、大幅增长态势。《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全国法院受理的申请再审案件数并未随一审民商事收案数的大幅增加而同步上升,虽然2008年较2007年收案有大幅增长(增长1.7万件),但2009年的收案数又快速回落,较2008年减少了1.1万件。2010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申请再审的民商事案件4.4万件,同比下降5.9%。上海的情况与全国法院相同,2008年较2007年收案增长1千余件,但2009年较2008年减少1千余件,基本回落到2007年水平。2010年上半年较2009年上半年同比减少13.5%。可见《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申请再审案件总量并未出现原先预想的持续井喷状况,民商事案件申请再审案件的收案数趋于稳定。与上述趋势截然相反的是,数据显示最高法院2007年-2009年受理的申请再审案件数却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均涨幅为37.1%。同样2007年-2009年上海高院的收案数也持续增长,年均涨幅为81.9%,且占全市法院收案数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009年占比近75%。从而显示,由于“上提一级”,大量的申请再审案件涌入了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意味着更多的矛盾和纠纷流向了北京和各省会城市。

(二)从裁定再审情况看:人民法院通过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的审查,决定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数以及决定再审的比例均有所增长。2007年-2009年三年间,全国法院决定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数逐年增长,决定再审率也由2007年的21.9%上升到2009年的25.8%。上海2009年全市法院决定再审案件数较2008年增长了16个百分点,决定再审率也提高了0.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在申请再审收案数趋于稳定的背景下,积极贯彻落实《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决定再审率在提高,依法纠错力度在加大,当事人申诉难问题正得到积极解决;人民法院内部纠错机制作用在增强,当事人合法权益也得到了进一步保护。

(三)从申请再审和申请再审后改判、发回重审情况看:当事人申请再审率以及申请再审改判发回率基本保持平稳。2007年-2009年三年间,全国法院的申请再审率分别为1.7%、1.8%、1.5%,申请再审后的改判发回率维持在12%左右,波动不大。三年间,上海法院申请再审率分别为1.4%、1.85%、1.29%,申请再审后的改判发回率基本维持在2.5%左右。换句话说,98%以上的案件审判质量是值得信赖的,同时在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比例提高的背景下,申请再审案件的改判发回率保持基本平稳,并未出现大量生效裁判被认定为“确有错误”的情况,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民法院的生效案件质量基本上是好的。

(四)从抗诉情况看:在当事人向检察院提起申请抗诉数保持平稳的情况下,检察院决定抗诉数逐年增长,且增幅明显。2007年-2009年三年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的申请抗诉案件数保持在3.6万件左右,决定抗诉率维持在36%左右。上海则在当事人申请检察院抗诉案件数基本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年均在460件左右),决定抗诉数却持续增长,三年分别为62件、75件、90件,决定抗诉率的年均增幅近20%。显示了《民事诉讼法》修改后,人民检察院依法加大了法律监督力度,当事人的申诉难问题在司法体系内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积极解决。综上,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通过畅通当事人申请再审渠道、完善检察抗诉权,完善了人民法院内部以及司法体系内部的纠错机制,对于人民法院加强层级监督,破解当事人申诉难、纠错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在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中发现,当前民商事再审活动中,尤其当事人申请再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由于相关制度没有及时配套完善,申请再审上提一级,既影响了四级法院的功能定位,又难以实现将纠纷化解在基层、矛盾解决在一线的目标。我国宪法确立了四级法院二审终审制。由基层法院负责大量一审案件审理、中级法院负责二审,宪法和法律对人民法院这样的基本审级功能定位,就是希望大量社会纠纷首先在基层化解,实现案结事了,在中院予以终审,定纷止争,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则更多地承担指导全国和地方法律统一适用的职能。申请再审上提一级后,大量申请再审案件涌向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导致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的收案数连年攀升。如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最高法院的收案数年增长都在30%左右;上海高院亦达15.87%。这种现象不仅与当前中央提出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就近就地及时解决纠纷的政策导向形成反差,还弱化了最高法院、高级法院的审判监督指导功能;不仅冲淡了法律规定的基本审级功能,还因最高法院、高级法院受理案件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办错案的风险,对司法权威将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调研组认为,一方面在于对申请再审的案件类型没有作必要限制。《民事诉讼法》没有对“上提一级”的案件类型作出限制,凡是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裁判不服的,均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这种对案件性质不加区分、一刀切的立法模式,不仅会诱发当事人在案件判决后不上诉而直接申请再审等情形的出现,同时势必增加向各高级法院甚至是最高法院申请再审案件的数量,导致大量社会矛盾不断上移,最高法院和各高级法院承担的办案压力越来越大,对法律适用的统一监督指导力度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则在于上提一级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级别管辖的标准设定未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现行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级别管辖规定,除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外,大多数基层法院的民商事管辖诉讼标的额在800万元以下,有的地区甚至在200万元以下。对于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仍沿袭着改革开放之初所确定的由中级法院受理的模式。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诉讼标的额也在不断上升,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涉外民商事纠纷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而导致大量一审民商事案件包括涉外、涉港澳台案件集中于中级法院甚至高级法院审理,因此上提一级后越来越多的申请再审案件将涌向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

(二)多头申诉、重复申诉、终局不终情况并未因申请再审上提一级而得到有效缓解,反而依然突出。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事人申诉难,但没有解决好当事人多头申诉、重复申诉和越级申诉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当事人在向原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的同时,仍然以同一事由向人大、政协、检察机关进行多头申诉并导致多头交办;二是即使经过法院依法审理或检察院依法审查甚至双重复查,只要认为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当事人仍然到处反复申诉;三是进京越级申诉日趋突出,以最高法院2010年第一季度信访接待统计数据为例,最高法院登记来访中涉及案件的来访有12781件次,其中属于最高法院接谈范围的5776件,其中民事案件的来访量3509次。多头申诉、无限申诉、重复申诉等申诉乱现象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国家的公共资源,徒增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造成终审判决在无限申诉、无限再审中失去了应有的既判力,法律秩序和社会秩序始终难以稳定,司法权威也在这种终局不终中不断面临着挑战与冲击。对于这一问题的产生,调研组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次数等没有作出明确限制。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没有就向有关法院申请再审的次数以及不服申请再审审查结果的申诉期限作出明确限定,也未限制当事人在申请再审的同时,以同一事由向其他机关申诉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为当事人多头申诉、重复申诉,甚至进京申诉提供了制度漏洞,导致即使是县级法院一审的案件,不论有无上诉,均可以向上级法院甚至向最高法院申诉。二是对司法权的基本属性存在认识偏差。很多当事人重复申诉、多头申诉、进京越级申诉,表面上是质疑已生效裁判的公正性,实质上是司法裁判未能满足其利益所求,根源上则是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权根本属性的认识有所偏差。司法的基本功能是明是非、断责任、止纷争,因而司法权的根本属性在于判断权,而非解决权。人民法院只能依法对当事人争议的是非曲直给予法律上的公正判断,用法律的方法解决法律争议,而无法提供法律之外的利益救济。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日益深入,许多诉求背后实际上是因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而引发的普遍性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解决。一旦人民法院不能完全满足其全部利益诉求,当事人往往将不利后果归咎为司法救济不力,从而不断地向各级党委、人大、政法委申诉,形成当前蔚为壮观的“涉诉信访”。仅根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登记的信访情况看,2008年,全市涉民商事信访件为11541件,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2022件,同比上升4.2%,远高于同期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的申请再审案件量。三是对申诉权和申请再审权的界定存在实践误区。申诉权是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所享有的一项政治权利。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申诉权所指向的对象是针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非具体个案中司法裁判结果的正确与否问题。但实践中,许多机关对二者并不作有效区分,而是将大量已穷尽司法程序,依然对具体裁判结果不满的来信来访再次纳入到司法解决体制中,向法院交办解决。同时在法院内部,对于申诉信访权和申请再审权也未能做出有效区分,实践中存在的申诉信访既有对人民法院具体裁判法律适用的异议,也大量包含了对人民法院违法失职行为的申诉。从性质上看,他们具有不同的权利属性,应通过诉访分离的方式分别予以处理,而不能混为一谈。否则,上述行为不仅容易诱发和刺激当事人多头申诉、重复申诉行为,也因有关机关不断向法院交办信访件,以及法院内部未能有效实行诉访分离,而导致案件终审不终的现象恶性循环,不断反复,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和社会秩序永远处于不稳定状态,损害了司法裁判的既判力与权威性,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三)当事人对申请再审案件审查结果的信服度并未因申请再审上提一级而有所提高。《民事诉讼法》对于再审制度的设计,旨在通过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保护,人民法院纠错力度的加强,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当事人对司法结果的认同度,从而实现案结事了。但实践中,当事人对申请再审案件的审查结果信服度依然不高,如最高法院2008年信访接待不服各地高级法院驳回民商事再审申请的信访案件为13321件次,2009年增加为20152件次,增长了51.3%。在调研组召开的律师界座谈会上,一些律师也向调研组表达了类似的意见。这显然有违《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初衷。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调研组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审查方式不够公开、民主。虽然最高法院在《关于受理审查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了对申请再审的四种审查方式(审查材料、审阅卷宗、询问当事人和听证),但是不少法院囿于案多人少矛盾的压力,主要采取书面审的方式,听证程序运用比例较少,2009年全国法院的申请再审审查听证率仅为13.5%。二是审查程序不够明确、规范。《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申请再审上提一级审理,但就具体的审查程序没有作细化规定,尤其是缺乏听证程序的具体规则,难以保障当事人的意见通过审查程序得到充分表达。三是驳回再审申请理由不够充分、有力。不少驳回当事人再审申请书没有将驳回的理由阐释清楚,导致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审查公正性的怀疑,影响了对审查结果的认可度。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管辖制度,推动矛盾就地化解,实现四级法院功能科学定位。根据审级设置原理,基于广大基层法院的地缘、人员构成等因素,由基层法院审理大量的社会争议纠纷,更能查明争议纠纷的真实面目、更能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更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因此,有必要建立民商事案件管辖标准的适时调整机制,推动矛盾争议在地方解决、在一线化解,从而减少大量申请再审案件不断涌入最高法院、高级法院,进而实现四级法院功能的科学定位,即让基层法院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案结事了的主体;中级法院成为二审终审、定纷止争的主体;高级法院成为审诉审查、依法纠错的主体;最高法院成为审判指导、统一司法的主体。这一调整机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在现行级别管辖规定的基础上,建议通过提高民商事案件管辖标准,将一审民商事大标的案件进一步下放到基层法院审理,高级法院原则上不再受理一审民商事案件。通过下放一审民商事案件管辖的标的额,不仅适应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案件标的不断上升的新形势,而且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通过确保矛盾化解在一线、纠纷解决在基层,切实减少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不断加剧的办案压力,有效实现四级法院的科学功能定位。

2、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涉外民商事案件将处于全面、常态化发生态势,建议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基层法院司法能力较强的直辖市及沿海有条件地区,率先统一涉内、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理,以体现司法对当事人权益的平等保护,实现法律统一适用,并增强我国司法对国际规则制定的影响力。同时,扩大基层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和知识产权案件的范围,以适应因国际贸易活动逐步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增强所带来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和知产案件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以实现纠纷的就地就近解决。

(二)完善再审制度,建立诉讼终结机制,维护司法终局裁判的既判力。法律争议应当有最终的裁判,否则社会纷争难以最终平息,社会秩序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谐稳定。正如有学者指出,任何一个争议必须有一个最终的裁判者。司法之所以有权威,不仅仅因为它是正确的,而且因为它是不可更改的。

要实现诉讼的有效终结,切实维护裁判的既判力,首先,需要建立诉讼的内部终结机制,确保法律争议在司法体系内得到有效终结。再审制度是特殊的纠错程序,是对二审终审制度的补充。在再审制度设计上,要注重维护二审终审制度的基本功能,对申请再审权的行使予以必要的规范。一是明确不适用申请再审的具体情形。为防止当事人将原本作为特别救济程序的再审程序替代正常的二审程序,应明确以下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以实现诉讼终结:一审裁判生效后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的(有证据表明存在妨碍当事人上诉权情形除外);调解结案,且无第三人提出权利主张的;上一级法院再审后已做出再审裁判的;检察机关审查后作出不予受理或不予抗诉决定,当事人再向法院申请的等。二是明确将申请再审的次数限制为一次。反复的再审不仅浪费司法资源、影响司法权威,也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冲击,因此,应确立有限纠错理念,规定申请再审人对同一裁判只能提起一次再审申请,否则不予受理。

其次,需要在建立诉讼终结的外部保障机制,确保司法终结法律争议的效力不受干扰。一是需要理顺司法救济程序与申诉信访之间的关系。明确申诉信访的性质是对权力的监督制度,而非权利的救济制度,司法内的问题最终需要依法纳入法治轨道,通过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因此,应明确规定,在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穷尽司法救济程序前,其他机关不得受理当事人就法院裁判提出的申诉,以避免申请再审与信访申诉的交叉、重叠,引发终审不终。二是需要理顺司法救济程序与社会救济程序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经穷尽一审、二审,尤其是再审等司法程序,依然无法解决的当事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应当从司法救济程序中剥离,各机关作为信访件受理后也不应再交由法院处理,而应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济程序之内妥善化解。

(三)完善审查程序,推动司法民主公开,提升当事人对再审结果的认可度。要增强当事人对再审依法纠错的信服度,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就要通过保证审查程序的规范性、公开性和透明性,提高申诉审查的质量,从实体和程序上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为此,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规范申请再审审查程序,明确对民商事案件再审申请的审查要以听证审查为原则,以书面审查为例外。要通过立法或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明确需要组织当事人听证的具体事项,完善申请再审审查听证的相关程序,确保当事人切实参与审查程序,实时了解审查进程,充分发表自身意见;二是在再审申请审查中适度引入陪审制度或人大代表旁听制度,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由人民陪审员作为合议庭成员参加案件审查,或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审查过程,表达意见并记录在案,作为审查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增强再审申请审查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尤其就驳回再审申请的理由加强阐释力度,确保当事人充分了解再审申请审查结果作出的理由,增加其对结果的认同度,使其在申诉审查结束后能够服判息诉,不因审查过程不公开、不民主而加剧对司法公正的质疑。

(四)完善检察监督,强化监督效力,发挥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优势。检察机关对民商事案件裁判提起抗诉,一方面履行了其抗诉监督的职责,促进了法院审判质量提升,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其作出的决定又具备当然的专业性、客观性与公正性,具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与权威性。因此,有必要在民商事再审制度的完善中,充分发挥检察监督的积极作用,通过立法明确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即当事人对已经生效裁判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提起抗诉,但两者原则上不可同时提起。以此在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基础上,发挥司法资源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合力作用,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司法权威是国家权威和法律权威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执政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权威既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途径,也是保障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各类主体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因此,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应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司法权威的基础在于公正,关键在于公信。提升司法权威,首先要通过司法机关自身的努力,既要从专业知识、社会阅历、实践磨练等方面,着力提升法官的能力和水平;又要通过加强审判管理,强化监督制约,确保司法廉洁,保障司法程序透明、规范,确保实体裁判公正、合理;还要增强为民司法意识,进一步推进司法民主、公开,落实便民举措,通过丰富、拓展、深化民主化手段和公开举措,让司法机关确保司法公正的努力为当事人所了解、为社会公众所熟知,从而让当事人发自内心地相信法院裁判结果的公正性,主动服判息诉。要以裁判的公正性和过程的民主性提升公众对司法的认同度,从而增强司法公信力。

当然,维护司法权威,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渐进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司法机关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热情参与和积极介入。要在全社会培育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法治理念,推动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要从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加强司法机关和其它政府机关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各机关在权力监督制约、社会矛盾化解和民众权益保护方面的合力优势,为司法权威的树立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完善民商事再审制度、进一步维护司法权威” 专题调研组

召集人:应勇张兆安林荫茂

代表:王荣华朱国萍刘云耕孙毅彪沈志刚 陈旭金长荣金建忠姚明宝盛亚飞

2010年10月

下载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对策研究1

    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对策研究摘要:科技进步与创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尽管我国在科技发展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相对于科技强国而言,还存在某些不......

    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研究

    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研究有句老话叫:“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制度就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接......

    促进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研究

    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念及特征 1.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相结合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是将有关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运用到......

    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完成体会

    文章标题: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完成体会各位领导、各位同志:2005年,我们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和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从融资难的现状入手,分析导致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缓解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 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科发火〔2011〕2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关键因素与对策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关键因素与对策研究 研究方向:雇员的流出 研究内容: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企业为案例来进行分析,针对人员流失率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分......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 ╳学院 ╳ ╳ ╳专业 ╳ ╳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 ╳(教师姓名))[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新技术 企业 员工流失所造成的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