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共5篇)

时间:2019-05-14 04:5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第一篇: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翻开任何一部世界高等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特征。英国也是如此。

世界 精英教育(15%)大众教育(50%)普及教育(50%以上)

英国 博雅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60年代为分界

60年代以前:博雅教育长达千年(千年名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一、60——70年代中期

开始高等教育大众化

1、《罗宾斯报告》:高等教育的课程应该向所有在成绩和能力上合格的,希望介绍高等教育扩招(降低录取标准,更多的人进入大学)

2、双重制:高等教育分为大学由大学构成的“自治”部分和由大学以外的各种学院构成的“公共”部分。

传统的大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是学术自由。

公共教育,工科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大学。学校猛增,使更多的人工读交替制:学校学一年,到企业工作一年,回学校学习。

3、质量保证:一下子产生了这么多的高等学校,学校的办学质量就成了一个很急迫的问题,英国主要通过学位制度来确保高校的质量。分为:(1)传统的大学有高度的自治权,当然就有学位授予权(因为这些大学有着浓厚的精英思想,或者说精英情结,重视学术研究,如(剑桥,牛津),怎么说呢,这些都是名校,对质量比较看重,国家和民众放心);(2)对于那些新生的高校,英国专门成立了“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负责全国的公共高等教育的学位授予,采取国家管理的形式。

4、学群教学,导师制的保留,多元评价机制(教师,学生,第三方)

二、70——80年代中期

高等教育市场化:经济危机,政府缩减教育经费。学校为生存,自寻出路,与企业,工厂展开合作,高校开始和社会紧密联系,走向市场,积极发挥高校的社会功能。

三、80——90年代中期

已经完成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1995年,入学率达45%,北爱尔兰已达50%),(前面我们说过,英国怀有强烈的精英教育情结),这一时段,在已经完成大众化之后,向普及化迈进的过程中,英国更加关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先后成立了多个高校管理机构(如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英国质量与课程委员会等),较好的保证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

四、90年代至今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

对比中国,中国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颁布,之后,全国大规模扩招,扩招是好事,数量得到了提升,但质量却被忽视了,该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一些好的,适合我们国家的做法。

第二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规模日渐扩大,高职院校的规模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难以解决挑战和问题。因此,做好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1、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据教育部资料,“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50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毕业生规模增长到2010年可能达到峰值,之后才逐步趋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将有超过600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如何找工作、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情况非常严峻。

2、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逐年增加,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不断挤占有限的就业空间

据资料显示,2009年存有60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根据近几年的统计也发现,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而2009年全国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人。致使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571万人上升到目前的795万人。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这为本来就日益研究的大学就业形势平添了更大的障碍。

3、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娴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都是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并且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各高校要重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抓毕业生技能的提高,如专业技能、实用文体写作技能(如决策书、合同书、会议纪要、市场分析报告、广告文体)等方面技能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方面的教育培养。

4、用人标准不断提高,增加了就业难度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而且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而且动手能力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已经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他们选择人才更加注重素质、能力和品德。这种抬高门坎的现象为毕业生步入合适的岗位,顺利实现就业增加了难度。

第三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郭 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逐步驶入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1999年7月,国家作出高校扩招战略决策以后,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平台,出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在新世

纪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英才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总趋势。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入学人口的15%后,便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这一观点虽然直观,但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本质特征。实质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数量。从我国目前情况看,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2002年达到320万,是98年的3倍。到2003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600万,毛入学率达到15%,[2]其中北京市的毛入学率为49%。按照国际通行的口径,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正处于英才教育的转折期。但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学校的功能和规模等仍停留于英才教育阶段,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育才理念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各个种类、各个层次的人才,而且,与各种职业相对的技术逐步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行政主导的计划模式,现行高等教育的设置、布局、结构等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格局,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许多专业已明显落后时代要求,而一些急需的专业则未列入高等教育范畴。因而,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便出现了市场适应性差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育才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和错位现象,没有体现市场选择和市场导向的作用。

第二,管理体制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一方面,高等学校要面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参与竞争,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最佳效能;另一方面,要提升高等教育产业观念的认识,将高等教育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变革办学体制、改变投资机制。但从目前情况看来,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行政主导模式,高等学校带有行政附属的痕迹。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一些地方的发展政策中也把高等教育视为公益性和福利型事业。忽略了它的产业特性。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投资机制等仍在一定程度上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对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办学水平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门槛,表现为规模扩大、学校数量增多、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但从总体上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有限和利用率不高的状况仍未有根本的改观。高校的数量、规模、结构、设施等尚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入学需求,名校和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还基本上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

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把招生作为生命线,把精力主要放在招生上,一味扩大招生规模,转眼间在校生超过了万人。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资源缺乏。教育发展很快,仅以师资队伍建设而言,相对滞后。绝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师生比超过1:20,有的甚至超过1:50,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偏重,教师成了讲课的机器。为了开课,不得不从外面聘请教师,有的高职高专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至于教师的资格、学历层次、职称、专业能力,那就更是一言难尽了。因此,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矛盾的焦点转移到高等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上来了,对教育质量十分关注。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第四,社会承受能力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和家庭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的过程。在计划模式下,高等教育作为计划性的、福利性的一种教育,个人基本上不负担有关教育经费,然而在大众化阶段,国家虽然提供一部分教育经费,但高教的主要支撑者是老百姓。高等教育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缺的消费将纳入公民的消费结构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高等教育大众化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大众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高等教育也与经济发展一样呈“二元结构”,大城市已步入大众化,而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升学率则相当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农民、下岗工人等低收入群体和大量的贫困人口对高等教育的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很多人拿不出钱供子女上大学。这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要障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状态相关联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其体制、规模、结构、功能等的过程。在现阶段,必须根据高等教育实际状况、各种客观性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大众化阶段。

(一)以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过去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不仅受到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而且也受到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国有政办”,办学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在大众化进程中,必须打破这种单一的、落后的办学方式,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实行多元化、社会化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采取多种形式举办高等教育,首先必须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我国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弱国。人才需求量大和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坚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要的支撑力量。其次要开辟筹措教育经费的多种渠道。在现阶段,我国政府的税收尚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因此,要通过收取学费和举办产业、积极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与国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追求的是规模、结构、效益、质量协调统一的目标。其中结构的优劣,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因而,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素质的社会适应性为着眼点,尽快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按大众化要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类别结构。即既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教育,也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业余教育,形成多种形式、各种门类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要注意发展使包括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员在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另一方面,要调整专业结构,在专业布点上,适应市场需求,减少重复设置。改变各高校专业设置同构化发展的倾向,创造条件设置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及其专业,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使高等教育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加快发展速度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加强国家调控的前提下,强化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是大众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克服过去单纯运用行政指令手段和计划模式进行调节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教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高等教育始终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

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还必须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不顾教育规律和办学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也就是说,既要充分挖掘现有高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高校达到合理规模,提高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同时也要通过联合办学、合并等形式,使高教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高校建设走出小而全的传统模式,(四)以政策支撑为保障,推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能缺少国家政策的支撑,其中最受群众关注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最难把握的是个人投资政策。目前,提高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政策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实际上,高校扩招后,所需正常教育经费的相当一部分也是靠学生缴纳学费来解决的。目前这部分经费约占估算成本费用的25%左右,绝对额大约为5000-6000元人民币。事实证明,坚持并正确制定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能否向大众化顺利发展的关键。

从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实际执行个人投资政策,必须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具体来说,首先要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按各地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确定合理的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解决高等教育的区域失衡问题。其次要根据社会各阶层收入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消费政策,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学生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照顾。特别要通过发展校办产业、组织勤俭办学、开展扶贫助困等办法,使低收入家庭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获得学费来源和就学的机会。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展开的,没有历史的、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当前,我们必须着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切实解决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体制、结构、规模等各个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不断满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人才资源的需求。

第四篇: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摘要]应用型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在中国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批优秀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已是不远的未来。因此,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的产生、特点及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我国一般性高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应用型大学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在校生人数倍增,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等等。至2008年秋季入学,中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23%,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意味着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应用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其内涵、特征以及发展途径逐渐成为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关注的焦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我国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可行途径,这对于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型大学的产生

(一)社会的发展与大学功能的分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使得企业对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细化,这就要求大学不能仅仅为统治阶级培养有知识、有教养的精神贵族,而且要为工农业生产发展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和基层工作人员。此外,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广大民众有能力也有需求接受高等教育,上大学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和高等学校的功能分化。很多高校开始关注工业社会的生活,接近社会文化的底层,把职业课程逐步引入大学课堂,并越来越注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以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个人需求,“直接为社会服务”成为了这些大学的第三个功能。正是由于大学功能的分化促使大学类型也逐渐多样化,一种新类型的大学诞生了,这种大学兼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即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又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把这种大学就叫做应用型大学。

(二)国外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应用型大学

1.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①。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急需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现场工程师。当时所有大学的毕业生过于理论化,而职业教育又难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一线高级技术人员和现场工程师的要求,需要提升教育层次和创新教育类型,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应运而生,英文翻译为Applied Science University。它定位于满足职业需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属于非学术性的高等教育,学制四年半。这类大学自诞生以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与德国的学术性大学一起构成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类型之一。

2.澳大利亚的科技大学网络,②。澳大利亚的大学大致分为三个集团,即三类:第一类是研究性大学,属于学术、研究型大学;第二类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建立的大学,这类大学很想发展成为研究性大学;第三类是从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的学校,统称为科技大学网络,它们属于应用型大学,英文翻译为University For Application。这些应用型大学多是20世纪80—90年代成立,是伴随着澳大利亚在高技术和迈向信息社会的过程中建

立起来的,它们实施以学科为基础、面向职业和产业结合的学位教育,可以提供面向研究的大学教育,更强调面向行业、结合企业开展应用性的教育和培训。

3.中国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由技术学院升格了一批科技大学。这些科技大学的出现是因着台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对技术性人才需求的层次高移而产生教育层次提升的结果。面向职业、产学结合、强调应用是这类大学的特点,学制有4年本科、2年专科起点本科、硕士、博士等。台湾的科技大学类型突出,特点明确,深受企业界的欢迎。

二、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④

首先,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不同类型的大学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是不同的。研究型大学要承担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任务;而应用型大学则必须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其次,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精英人才相比,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首先是要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应用性人才,其应用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⑤。第三,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或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应用型大学是与经济、生产第一线和地方大众生活紧密联系并为之直接服务,其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它的专业设置应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和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主要培养工程应用性、技术应用性、服务应用性、职业应用性、复合应用性等专业应用性人才。第四,以构建应用性学科体系,发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改革的出发点应从学科转向市场,也就是说办高等学校并不是单纯地办学科,而是为了社会服务。应用型大学必须以应用为指导,在努力建设工程性学科、技术性学科和复合性学科。第五,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学科和应用两个方面,两个体系之间是平台建设和应用培养的关系,而非主从关系。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具有培养一线工作服务的应用性人才的特点,对应的课程模式分为三个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应用能力平台、基本素质课程平台。每个平台都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平台的课程都贯穿于本科四年,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基本素质课程平台课程逐年减少,应用能力课程逐年增加e。第六,教学方法是学科性教学方法与应用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性教育认为学科不仅是专业的基础,也是专业的背景,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和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可以同步进行,学生应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训练技术:,因此,应用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科性教育和应用性教育两种教学理念结合起来,构建应用性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第七,师资队伍应具备应用能力素质。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所以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第八,产学研结合是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建立产学合作的机制是保证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途径

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途径,结合应用型大学的特征以及我国大陆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由教学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发展

教学型大学在我国为数众多,并且多属于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它们侧重于教学,科研规模和力量相对较小。随着近年来的扩招,教学型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生源主体多数为居于高考成绩中间段甚至是中间偏下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大学,从理论上分析可以有两种发展途径,一种是按照沿着我国高校发展的传统途径,向着研究型大学发展;另一种是向着应用型大学发展,、基于对两种发展途径的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出根据我国目

前的实际情况,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是很难成功的:首先,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实施的是—种“质”的教育,是着重优秀的教育。因此,其科研规模、教学经费以及生源质量都与优秀教育相匹配。从教学型大学目前的实力看,它想要发展成研究型大学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其次,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国家政界、商界、科技界以及教育界的领导人,这些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但是需求量较小。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还需要数以万计的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仅靠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来完成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因而,作为本科层次教育的教学型大学必然要成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力军,它如果继续向着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前进就会与社会发展产生矛盾,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学型大学向着应用型大学的方向发展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教学型大学已经具备成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基础和条件。但是受精英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多数教学型大学仍采用学术性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这种办学理念和模式的存在就成为其发展为应用型大学的障碍,必须进行改造:

(1)转变办学理念。教学型大学应认识到不同类型大学应有不同的人才质量标准。应用型大学承担的是为国家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大学同等重要,而且也能在自己的层面上办出水平,达到一流。(2)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教学型大学要建成应用型大学,还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它首先应能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其次能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解决难题,尤其是为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推广高新实用技术,为提升地方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第二能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培训基地与教育基地。(3)转变办学模式。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应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正三角型”课程模式,按照“学科—.应用型”理念设计课程体系。第二,应要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应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推进教育和应用性科研的结合。

(二)由高职院校向应用型大学发展

高职院校升本发展成为应用型大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应用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发展应用性科学研究。高职院校的课程摆脱了学科系统化的三段式模式课程,其专业学科体系让位于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与本科层次的院校有很大差距。所以,高职院校要建成本科教育层次的应用型大学,就必须加强工程性学科、技术性学科和复合性学科等应用性学科的建设,制定鼓励应用性研究的政策措施。(2)课程设计应注意本、专课程衔接。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专门技术能力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上要优于本科生,但其缺少的是学科基础和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课程设计应注意学科基础知识的补充和职业能/J的提升,尤其是加强对学生技术研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进一步培养。(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从事应用性教育的执教能力。高职院校的师资整体条件和实力与应用型大学要求的师资条件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应用性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从事应用性教育的执教能力的提高。(4)进一步突出产学合作教育。凡是已取得良好社会声誉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建立了良好的产学合作运行机制的学校。但是,应用型大学不仅要为本地区培养大批应用性人才,更要有通过应用性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的服务。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所欠缺的是科研成分较少。因此,高职院校除继续加强产学合作教育外,还应鼓励教师开展应用性研究,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此外,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在向应用型大学发展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规范教学管理和基本教

学要求。

(三)独立设置的重点大学二级学院尝试以新机制向应用型学院发展

除上述两种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途径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独立设置的重点大学二级学院尝试以新机制向应用型大学发展。独立设置的重点大学二级学院在向应用型学院发展的过程中.除应与教学型大学一样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以及办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造外,还应注意:第一,二级学院要充分利用重点大学的声誉和学术优势与行业和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促进应用性教育的发展。第二,重点大学应给予二级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利和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应用性教育。同时,通过发展应用性教育,改变目前大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和培养目标,加强同企业和地方的联系,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第三,重点大学应为二级学院创设条件,建立学术性教育和应用性教育的相互融通和交流。学生可以在两条教育通道互换跑道。

上述是我国应用型大学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保障我国应用型大学的顺利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必须为这些学校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第一,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投入,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投入在高等教育投入的比重,并在办学用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或政策性的倾斜;第二,政府应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案,鼓励学校按照自己的定位要求,健康发展,争创一流。同时国家应像实施“211工程”那样,实施建设优秀应用型大学工程。

[注释]

①②③④高林.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应用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z].北京工委文章.

⑤⑥高林。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性学位教育课程模式及其衔接 [A].2005海峡两岸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2005.

第五篇:现代远程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现代远程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是一次历史性的挑战和革命性的变革。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目标是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利用教育技术,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构建终生学习体系。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远程教育的发展逐渐进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历史时期。国内目前较全面的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是“施教者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识信息,连接教与学的过程”。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校园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它作为两种教育培养模式也存在着许多的差异。

一、远程教育和传统校园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在其成立的特许状中的条款,以及前民主德国政府批准其管辖下的53所高校中的至少20所提供Distance Education的文件。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远程教育的发展逐渐进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历史时期。国内目前较全面的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是“施教者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识信息,连接教与学的过程”。它包括:教学过程中师生在空间上或在时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使用多种媒体传送预制的教学内容;教师的行为和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存在人工设计的反馈、评价和互动机制。

远程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

(1)远程教育系统中的老师和学生是分离的,教师教的行为活动与学生的学的行为活动相对分离,但处于一个媒体的交互系统中。远程教育中师生经常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远程教学是专业教师、媒体技术人员等集体合作,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利于自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同时经过包括面授、作业、答疑等多种对话形式、多种交互反馈机制,一句话,通过教学过程的多种要素的重新整合,来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过去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情况为学生分散学习所取代,过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个体行为被合作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所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自然让位于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者、参谋和顾问,学生则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

(2)远程教育系统中可能有多种传播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多种多样的传播教学内容的手段主要有一下集中:

1,CAI课件。CAI课件就是计算机辅助课件进行教学,它集中了图,文,声,像为一体,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觉参与认识的活动,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CAI课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辅助教学的一种主要的辅助手段。

2,VBI数据广播,VBI是指利用了卫星技术,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兴数据传输方式。主要用于中央电大网上教学信息,教学辅导多媒体课件,各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单位从卫星电视中可以接收到其节目的内容,方便了学员的学习。

3,视听阅览室。指录像机。VCD机,多媒体计算机,音像资料。VCD光盘,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为一体供教师备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场地。

4,多媒体教材、利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动画,而利用计算机的教学课件,它可以存放在CD-ROM光盘上或网络服务器上,通过计算机的使用去广泛地用了各种辅助

教学活动。

5,VCD光盘,这是指按照MPEG--1的标准所规定编制的传输码率,把载有图象和音频信息的数据压缩成彩色的活动图像,数字音响和数据字符的信息。然后通过VCD影碟分别将视盘的视频,音频信号传递到电视上,可供学生自主,不受时间所限制地学习。

6,BBS讨论。电子广告牌系统,让学生上网以后,用户留言的电子公牌,学生和教师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的电子公告牌。

7,直播课堂。中央教育台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在中央二台播出,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收

8,电子邮件。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学生可以在自已的网络收到教师的教学信息

9,网上查询。都建有网址,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网址查所学的课程及有关知识。10,电话答疑。由于学生的学习可以远离教师,在自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为学生提供服务。

11,作业指导。远程教育重要一点就是强调学生自学为主,主讲教师留了一部分练习和作业给学生在学习时复习和参考。

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校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挑战,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是大家的普遍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在新世纪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不应当只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背诵前人的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第二,终身教育成为教育的使命。在当今社会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劳动者而言,不仅需要在就业前接受教育和培训,在就业后仍然需要不断的接受教育和培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教学效率成为教育的追求。英国科技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 增加一倍,到了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

传统教育一般是指校园课堂里的面授教育。面授或课堂讲授的学校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正统。在传统校园教育中,学习是集体性学习,每个学生在听课中随时随地心里都可能有疑问,学生基本上没有可能问老师的,学生和老师都没有时间。那么多学生每个人都去问是不可能的。60个人1人1分钟都不够。很聪明的学生有些概念也没有弄透彻。学生必须回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疑问去复习,把似懂非懂的东西,关键部分重新温习一遍。远程教育的视频在辅助教学上很有用。因为她只是一少部分重点,孩子几分钟就看完了。它会把概念和关键部分讲情楚。这些概念如果弄不清楚的话,做作业也没有用。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一堂课下来要再看十几分钟就够了。把关键部分看懂。接下来,自己的做题巩固,熟练,灵活运用。在校园教育中,35岁以上的老师形成了自己固定不变的风格。想改变很难。有些老师可能只适合于教几个尖子生,大众化的提升孩子的潜能,做不到。教学风格就如同个人性格一样很难改。学校里沿用传统教育模式比较多,对于老教师,有两个方面难改:(1)本身的咨询量“数据库“东西太少。例:学生在公开课上问老师5-6个问题,老师一个都没有回答出来。老师思维的深度和变通能力不够。(2)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习惯,不变的模式。这是很槽糕的事,因为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样的问题解析的能力和思路才是最重要的。(3)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不仅仅是老师的问题,而是来源于环境。包括现在的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教材、高考、中考的引导方向,都使得人们一直往上赶,赶到一个方向上去

了。一个错误的方向,求分数,孩子未来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不是靠他的分数,而是靠能力和素质,我们做家长的知道,我们都做不到给孩子素质和能力上的提升,可是很多老师水平可能也不比家长高啊。很多家长对此并没有思考过,都有一种很强的惰性的。

看看现实,在中学生参加的数理化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凡是死记硬背的题目,中国学生都能得高分,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想像的题目,中国学生往往失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外国记者会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中国记者却很少提问。审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老师更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不听大人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不大教孩子“提问”,更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孩子从小严重缺失思考的机会和能力。

二、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相似性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小学、中学和中等、高等学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除了中小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学生无需参加考试就可以直接入学外,其他各级学校对学生的入学条件、学习年限都有具体的要求。在教育向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卫星收视点的建立,大大缩小了人类的时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宽带网络进入学校及远程教育的普及,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高速、高效、资源共享的学校管理环境,在实现多媒体教学应用、教学资料点播、课件开发等功能的时候,我们要发挥它们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化学科教学;要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方面,找准对接点,使学校在变革的年代,根据自身的条件,把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发展现代教育。

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各自有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起运用则会扬长补短、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达到最佳效益。

远程教育运用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是一个有益的互补关系。远程教育资源对传统教学资源是有益的参考和补充,教师可以采用其精华,运用到传统教学中。

沾满粉笔灰的黑板将让步色彩鲜艳的电脑显示器,握出汗水的钢笔铅笔将被灵活的鼠标、键盘所取代。学生们再也不用背着装满教科书、辅助书、作业本的大书包,而是轻松地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翻看教科书,从众多的辅导资料库存中,调出自己最需要的那一本。发个电子邮件,将作业传给老师,最后,在“聊天沙龙”中,与同学畅谈一天的学习心得、轶闻趣事……这些都将是远程教育带我们的生动景象。而学校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氛围等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远程教学是不会取代学校的。

三、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相异性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同传统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教育对象的不同。学校传统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并且是充满朝气的青少年,而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在年龄和知识程度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要更丰富、更灵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

第二,是教育目的的不同。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培养赶上的品德和完善的个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学会做人。远程教育系统当然也有这两方面的目的,但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以满足人们的知识更新的需求。

第三,是教育的要求不同。学校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即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而在远程教育中除了学历教育外,更多的是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学生接受远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快捷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所关注的是学习效果,学到的内容能否很快的应用于生产实践。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学习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远程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第四,是教育手段的不同。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的手段数要是课堂教育,即师生面对面的连续进行教学,它的特点当然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物理空间,基本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言,其间,教学这种“服务”是同其“产品”的“消费”同步进行的。师生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接触,可以实现相互激励,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它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教师的讲授;教学资源不能共享,由于受教学空间的限制,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每次有机会听他授课的学生的人数却非常有限,不能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课堂教育中由于有几十个学生在听课,各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兴趣是不尽相同的,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分离的,没有面对面的教学过程,它的特点是师生不处于同一物理空间,师生间的通信交流主要是借助于各种媒介来实现的,教学这种服务是在与它被“生产”出来的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被“消费”的,而为了将这种服务送到学习者,必须经过包装、运输、储存和发送,尽管师生间的交互可能因通过媒介而变得不那么亲切,但是教学手段已引起了教学的革命,体现了远程教育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的焦点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过程”,由“知识”转向“能力”。

远程教育是广播电视教育的一种新生事物,它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呈献在人们面前,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强化教师学生对计算机和新技术的掌握,都将产生重大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远程开放教育可以实现大规模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人才的梦想。

下载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教育论文

    【摘 要】 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心理调适途径,主要是自我调适为主,学校调......

    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

    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 [日期:2009-05-11] 来源:作者:一九九九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一)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一) 摘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代写论文认清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抓好教学基本建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研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研 近日,我省相继在云南大学举行了艾思奇铜像揭幕仪式,召开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座谈会,组建了腾冲县“艾思奇百姓宣讲团”,这一系列活动,是进......

    浅谈羽毛球的大众化

    浅谈羽毛球的大众化 学 院:XXX 专 业:XXX 学 号:XXX 姓 名:XXX 指导教师:XXX 日 期:XXX 摘要:羽毛球运动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小型球类运动,它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而且......

    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众化

    浅 析 中 国 电 视 娱 乐 节 目 的 大 众 化 班级:09主持与播音姓名:范宇晖 学号:200930182011 内容摘要:伴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危机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的安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产品的碰撞、冲突、交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这个问题,对于从思想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