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现状(含5篇)

时间:2019-05-14 04:5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现状》。

第一篇:美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现状

中国足球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要求,假球、黑哨等越来越多的负面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它的正常,整个足球市场正处于低潮期。而原因则主要在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选拔和培养模式不,都缺乏应有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各级管理者也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为代表的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基于这种模式,我们把目光投向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虽然美国的足球水平在世界上称不上一流,但其发达的高校培养和选拔机制模式很值得中国学习。

一、美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现状

美国的竞技体育实行的是“学校体制”, 整个国家的竞技运动体制以学校为中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它的竞技体育体制高度统一,依靠学校的课余训练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其中学是培养奥林匹克冠军的摇篮,而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学校体育在美国已经有160多年的,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管理模式,为美国的竞技体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美国高校竞技体育联合会(NCAA)是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机构,高校足球队伍大约有860支,拥有两种全国高校足球联赛:NAIA联赛和NCAA联赛。NCAA足球联赛在美国开展得非常成功,其主要分为3个级别,即NCAA1级、NCAA2级、NCAA3级。通过各级联赛,俱乐部的一线队和国家队的教练就可以从中选拔到自己需要的队员。内容来自墨者资讯

二、培养模式的中美比较分析

根据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运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外部领导、校内管理、球员选拔、教练员管理、学习管理、课余训练、竞赛制度等七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分析。

(一)外部领导

自下而上、社会性以及法制化是美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外部领导体制的主要特点。美国没有专门管理体育的政府机构,所有体育组织均属社会群众团体。美国体育运动分职业(各个俱乐部管理)和业余(主要是美国奥委会管辖)两大部分。美国奥委会依据会员的不同情况分为A、B、C、D四组,其中B组包括直接管理大学生竞技体育的NCAA(成立于1906年)。其组织机构是根据NCAA联赛不断发展的需要而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化的高效体育组织。与此同时,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和美国国会颁布了业余训练法旨在维护体育的业余性,也对大学竞技体育有一定的监督作用。NCAA通过资格管理以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杠杆来进行机构控制,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copyright cnmoker.orrg

相反,自上而下、政府化、行政化是中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外部领导体制的主要特点。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由国家(省)教委和体委双线领导,行政色彩浓厚。而主要的直接管理机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是自上而下的群众性社团组织,要依靠政府拨款来运营。

(二)校内管理

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校内管理有两种类型。一是独立型管理体制,在大学设立独立的大学竞技运动部,由多个运动队组成,由校长或副校长直接管理,有较大的独立性,看重运动成绩,经费主要由比赛维持;二是非独立型管理体制,由分管竞技运动的系主任负责,有单独的竞技运动管理机构,如竞技运动理事会,竞技运动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与其它学术部门和学科地位等同,运动成绩不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比赛收入和经费是主要的经费渠道。其中,独立型内部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高校,主管体育的副校长领导体育部和相关部门、院系组成高水平运动队领导小组,协调职能相当繁重,既重视运动成绩,也强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高水平运动队具体存在3种类型:一是联办型,“借鸡下蛋”,学生挂学籍,遇高校有比赛代表学校比赛,平时训练及竞赛主要在体委或体工队;二是自办型,学校招收中学或体校的适龄学生入校后再培养,代表学校运动队参赛,这是高校的发展趋势,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基本属于这一类型;三是混合型,即一部分运动员挂靠学籍,另外学校招收一部分中学体育尖子自己训练。目前混合型在高校运动队中较为常见。

我国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内部管理体制介于独立型和非独立型之间。随着时代发展,许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要求扩大自主权,保持相对独立性。

(三)球员选拔

(1)招生与录取

中国高校足球运动员的招生是在教育部的宏观控制下,各省(市)教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具体由各省(市)招办和教委共同负责对考生的报考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考生进行体育加试。招生前,各高校会组织考生进行集中训练,将选中的运动员资料报主管的校领导审核,最后由各省(市)招办统一录取。计划性和统一性是其主要特点。而美国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选材由该校的足球主教练负责。招生前他们到全美中学生足球联赛的赛场挑选运动员,并给选中的运动员发邀请函,或者是足球运动员写自荐信自荐。自主性、灵活性、机动性相对突出。

中国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选拔途径一般有3种。第一是各省(市)的专业足球运动队的退役或在役运动员;第二是省市体校等未入选体工队一线队伍的学生;第三是应届的高中毕业特长生。其中退役的各省(市)专业足球运动员是主体。而美国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选材途径基本上有2种。首先各高校根据学校的情况和球队的等级从各地区的高中选拔优秀的足球运动员,美国有95%以上的高校足球运动员都是从各地区的高中选拔上来的。其次,各高校通过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和其它方面的优厚待遇来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足球运动员。球员组成大相径庭。

中国高校对足球运动员的录取是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区别对待,不同省(市)有相应的录取标准和政策。对在国内比赛获得前3名,亚洲比赛获得前6名,世界比赛获得前8名或是运动健将级别的运动员可向国家教委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免试入学。其他的运动员则根据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的等级而获得高考加分。而美国高校足球运动员的录取条件主要是文化课成绩和足球技术水平都达到学校的要求即可。相比较之下,在录取上中国侧重技术标准,而美国则相对较看重文化标准。比如,NCAA规定中学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各科平均成绩达到C并在SAT(学术倾向测试)中获得700分才能有资格被录取参加大学运动队.否则该运动队也将受到处罚(李加奎,2004)。

墨者资讯,最新资讯

(2)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较优势。但是相对来说,中国高校运动员的文化基础与美国高校运动员有较大差距。

受运动员培训体制的影响,绝大部分中国高校足球运动员从小就在各省(市)的少体校或足球学校进行训练和学习,训练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文化课的学习。而在从各级足球队二线队到一线队的过程中,文化课学习也越来越被忽视。因此,中国高校足球运动员进入到大学前文化基础比较低。目前,只有约五分之一的中国高校足球运动员在进入到高校前是高中毕业生。而美国高校足球运动员中有超过有五分之四的运动员进入大学前是高中毕业生。在美国,很多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都集中在各地区的高中进行学习和训练。所以,美国高校足球运动员的文化基础也比较高。

(四)教练员管理

教练员对高校竞技的起着核心作用(王波,2000)。美国高校队教练员实行聘任制,NCAA1组和NCAA2组的高校运动队90%以上都是专职教练,工资待遇良好,工作压力很大,足球队的成绩和对学校竞技体育的贡献是主要的评价因素。此外,NCAA1组和NCAA2组高校的教练员绝大部分都有较高的运动经历和一定的理论水平。所以,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教练员队伍呈现专业化和学者型的特点。

而主要采取行政任命制(足球队成绩对岗位基本没有影响),绝大多数为体育教师兼任,待遇比较低,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中国的高校教练员较长时间的体育教学经历使得他们缺乏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知识和经验,执教水平不高。所以,非职业和非专业是中国高校足球教练员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

(五)学习管理

学习管理主要是指文化学习管理。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塑造和发挥高校球员比较优势的必要和最重要的途径。

美国各学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学生选专业的自由度较大,学籍的管理非常灵活。但是为了防止这种灵活性所带来的球员文化学习管理的困难,NCAA在其章程中给出了许多“禁止性条款”(王波,2000),违反有关规定的选手将取消参赛资格。当然在实际中,美国多数高校对球员文化学习的管理较为松懈,只是为了满足NCAA要求保证球员的参赛资格,同时要达到顺利毕业的学分要求。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对学生球员的文化学习管理比较严格,相关制度比较健全,比如体优生学籍管理办法、体优生守则及奖罚办法、体优生思想管理规程等。但缺少类似NCAA章程那样的国家层面的法规对其进行宏观控制。

(六)课余训练

中国高校足球队的训练安排比较简单,基本按照学期同步进行。春季和秋季开学开始训练,期末训练结束。寒、暑假的训练则根据比赛任务临时调整。球队每周安排5次训练课,从周一到周五,每次训练2小时左右。由于缺乏比赛任务,因而训练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连续性比较差,效果不明显。美国高校的课余训练重点安排在秋季(秋季联赛在全美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而春季训练则着重于发现和培养新人。基本上保证每周有6次训练,每次训练大约在3小时左右。全年的训练都有严格的计划和针对性的安排,训练紧紧围绕着比赛进行。

此外,在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相应奖励制度、学习压力太大、比赛太少等原因,中国高校足球运动员中有约五分之四认为自己不能全身心地投人训练;而近九成的美国高校足球运动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这主要是因为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目的很明确:首先,通过在训练和比赛中良好表现获得丰厚奖学金;其次,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毕业后参加更高水平的足球联赛打基础。

(七)竞赛制度

目前,中国高校足球队的数量在10支左右,而真正拥有高校足球队的学校有3-4所,<2>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运动员的训练、学习以及日常生活都在学校。一般而言,球队基本上每年只能参加全国高校足球联赛一项比赛,比赛的场次约在10场左右,<3>校际间的友谊比赛基本上没有。

在美国,参加NCAA1级联赛的高校足球队伍大约有280支左右,参加NCAA2级的足球队伍大约在110支左右,参加NCAA3级的足球队伍大约在390支左右。NCAA1级的球队水平最高,然后逐级递减。平均每支美国高校足球队伍每年大约有25场左右的全国联赛,加上社区间、校际间的友谊比赛,因此一支高校足球队伍一年最少要参加40场左右的比赛。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高校足球队伍每年参加的比赛非常少,锻炼的机会不多,而美国高校足球队参加的比赛多,队员、球队以及教练都能从中获得很多的经验和教训。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受中国传统的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影响,在外部领导、校内管理、教练管理、球员选拔、学习管理、课余训练以及竞赛制度等七个方面,中国高校足球队与美国存在明显差距。这就对我们的传统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改进。内容来自墨者资讯

(一)以“体教结合”为主导培养理念 内容来自墨者资讯

“体教分离”的意识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这也是制约中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和发展的思想障碍。我们必须要树立和强化“体教结合”的培养理念,打破思想障碍。现阶段是第一阶段,重点“体育回归”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正在走的就是这条道路;第二阶段是教育和竞技体育的高度一体化。

(二)完善招生渠道,筹划后备人才培养

应该在教育部的宏观领导下赋予招生学校更大的自主权;办队高校应重点关注职业队二线运动员中未能上一线队伍的、仍有较大运动潜力的年轻运动员;办队高校应加强与省内外的足球传统项目中学结合建立自己的足球人才培训基地;提前筹划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训练体系。

(三)提高教练员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程度

对高校内部具有潜质的体育进行系统的选拔和培养,同时注意从体育院校足球训练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拔师资;建立专门机制以聘请国内外敬业的专家型教练,并可以结合球队开展教练组分工执教;高校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应积极支持国内高校教练与美国等学校体育发达国家的高校教练进行互访交流;相关部门和协会应对高水平足球队教练员提出执教资格及能力基本要求,并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

(四)“换位参与式”管理和多方协作

“换位参与式”管理是指让运动员参与运动队平时训练和比赛的计划、战术、战略的制定。“换位参与式”管理体现了参与民主,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使运动员感到自己有责任、有信心参与计划制定。教练员要尊重运动员所提出的意见,认真评价其建议。

同时,高校足球队的内部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协调职能相当重要。从学籍、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学习、运动训练、日常生活等方面入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协调好后勤、医务等职能部门加强科研、营养、恢复、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五)健全联赛制度,增加校际和社区比赛场次

全国大学生体协应对大学生参赛资格的范围明确定义,严格参赛资格审查制度,健全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确保参加联赛对高校足球队以及球员的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一方面鼓励高校之间建立校际友谊赛机制(可以逐渐升级为局部的校际联赛),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足球队积极推动和参与社区友谊赛,这样既能增加比赛场次,又能扩大高校足球队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影响。

当然,所有这些方面的正常运转都需要经费支持。所以,办队高校既要采取上述诸项措施在有限经费内取得较高培养效益,又要积极地拓展经费筹集渠道以谋求长期发展。

<1> 只是规定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前对部分运动员进行文化课统一,考试不合格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2> 其中大部分球队是临时代表某高校进行比赛的,严格来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足球队。运动员不在学校学习和训练,而球队每年不仅可以参加全国高校足球联赛,而且还可以直接参加中甲和中超联赛。

<3> 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由于在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为了提高中国学校足球体育的整体水平,因此还参加了中乙联赛,并晋级中甲,比赛场次相对比较多。

第二篇:浅析高校足球队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

浅析高校足球队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

徐剑敏

(龙岩学院体育系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龙岩学院校足球队队员的足球意识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足球队员在足球意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足球队;足球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

足球比赛是一项集体性的对抗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技战术水平和团队间的密切配合,而且还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足球意识。在足球运动中足球意识是衡量足球运动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几年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发现不少学生虽然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但在比赛场上,却不能很好把这些优点展示出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场上的意识差。足球意识的培养与技战术的运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只靠训练和比赛中形成,也不可能通过几次足球意识理论课就能获得,必须通过较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渗透以及运动员自我经验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直接支配和调节运动员的运动行为,重视在整个足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足球意识的熏陶和渗透。

足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具有的战术素养,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头脑对球场各种情况的思想反应,并支配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的活动。足球场上运动员的一举一动,包括在有球和无球的情况下,均是意识的反映。因此,足球意识可以说是足球运动员在从事足球活动中,遵循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对发生在足球比赛中的客观情况所做出的各种反应。这是潜在于人脑之中的,是通过足球运动员的行为表现出来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对本校2004-2006年三年的六支足球校队,分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队共120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高校二年级足球课教材及相应教学大纲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等。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足球意识方面的资料,确定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综合分析。

2.2.2 观察法

通过切身的教学实践和带队训练,对学生在足球课上和足球比赛中足球意识薄弱方面进 作者简介:徐剑敏(1976—), 男, 福建建阳人, 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 高校足球的教学与训练 [2][2][1] 1

行归纳、总结。

2.2.3 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

依据本文研究需要,编制了《足球意识情况调查表》,对专家进行访谈后对问卷进行了

进一步的修正与筛选,形成正式问卷,采取随堂发放填写方式三年来对校六支校足球队进行

了测试。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85%。问卷经6位专家评定,其效度水平为0.82。对回收有效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0.89。对回收的有效问卷使

用Microsoft Excel表格进行统计处理,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问卷发放回收情况见

表1,本校足球队在足球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见表2。

表1 问卷发收情况表

发放数量

回收数量

有效数量

有效回收率 专家、学者 6 6 6 100% 足球任课教师 4 4 4 100% 我校足球队学生 120 120 102 85%

表2 足球校队学生足球意识情况调查表

比例(%)

非体育生

体育专业生 策应跑位 意识差 83% 62.3% 接应球 意识薄弱 72% 55% 攻防转换 意识差 55% 36.3% 传球 意识差 63% 55.2% 整体配合 意识差 64.2% 67.5% 对抗 意识差 85.7% 56%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几种调查法,发现学生足球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⑴策应跑位意识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消极等待传球,在场上观望,没有融入比赛

中,没有穿插扯动跑动的概念。传球后,没有跟进接应,没有积极的穿插跑动,创造条件,积极进攻。球到哪里人就集中地拥到哪里,位置感较差,没有选位、跑位的意识。

⑵接应球意识薄弱:原地等球,消极等待来球。不注意无球防守队员的卡位。

⑶攻防转换意识差:丢球意味着进攻失败,一些队员不能迅速由攻转防,而是跟随其

后,不做丢球后的防守拦截,只是一味地想着抢球。足球比赛始终是攻防相互转换的过程,需要队员保持高度攻防转变意识。

⑷传球意识差:带球队员视野狭小,看不到无球队员的空切跑位,同队队员在空切位

置上得不到来球。

⑸整体配合意识差:足球比赛是集体配合的运动,为了充分发挥整体的战术作用,合理组织战术,运动员在场上必须通力合作,努力为同伴创造进攻的机会或组成严密的防守,把个人技术融入集体力量之中,努力配合促使全队战术配合的圆满实现。

⑹对抗意识差:只会在原地带球。或是学生在带球突破过程中,不积极拼抢球的第一落

点,与对方造成共同拼抢。或是在拼抢过程中,不能主动抢位,和合理利用规则。

⑺盘带过多,传球时机掌握不好:学生为了自我突破或自我表现不懂得合理运球;或是只顾自己行动,不注意观察场上同伴的位置及移动,忽视同伴的跑位接应,影响进攻配合的时机。要懂得合理地运球是为了更好地进攻,且传球时机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进攻的效果,还会制约队员相互间的意识。

3.2 足球队学生足球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

⑴ 加强足球运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足球理论知识。对学生在训练、比赛中出现的情况,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加强理论的指导。领悟每一技术动作在不同时期的运用合理性、突然性,充分了解足球的基本规律,理解足球规则。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足球理论知识,加强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听优秀教练员或运动员讲解突出的战例,现场教学传授实战经验;看有关的比赛录像等。组织学生学习生理、心理、力学等基础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比赛中技术与战术运用的内在联系,加深对足球运动基本规律和裁判法的理解,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更清楚地意识到如何才能更合理地运用规则来限制对方技战术的完成,同时发挥本方在技战术某一方面的特长,“扬长避短”,这样才能有助于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足球意识。总之,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弄清战术意识的含义,重视其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意识的重要途径。

⑵ 在足球训练课中融入足球意识的理论教学。教师要把足球运动的本质特点、基本规律、技战术规则、关键环节等,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语言传授给运动员,并在训练中随时给予讲解、指导。在基本技术的教学中,不能把基本技术孤立起来,而是从中贯穿足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的教学训练与培养足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运传球、接运球等技术教学训练中结合各种二过一的配合练习,培养基本配合和传、接球意识。培养学生接球前先观察,接球时能随机应变,传球后立即跑动的快速接应意识。加强身体与球之间的协调性和连贯性练习,提高运球的起动、急停、急转和脚步移动的灵活性。加强无球队员跑动教学训练。在教学和训练中,要尽量让学生多练习前插、迂回、左右扯动、交叉换位等各种形式的跑动。加强学生在对抗中的技术与意识。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着单个动作练的多,应用技术练的少,简单情况下练得多,对抗条件下练的少的情况,使学生缺少对抗性技术的练习。

⑶ 通过各种比赛培养足球意识。比赛是掊养足球意识的最有效途径。比赛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战术意识的提高。有些足球意识可以通过平时的教学训练培养,但更多的足球意识必须经过比赛的磨炼,才能逐步得到增强与完善。教师要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实战比赛,以丰富临场经验,培养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队交锋,把教练员的战术意图贯穿到比赛中,接受实战的锻炼和考核。因此,每场比赛都要有目的地把平时教学训练的内容贯穿到比赛中去。

⑷ 做好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总结工作。足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应该是一个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过程,足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而实践后的总结又为足球意识的再发展和完善提供依据。应发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对比赛进行分析,讨论战术,进行经验的积累。分析战例不仅要分析本队的,也要分析其他球队的,要扬长避短。然后再把训练和比赛中总结出来的内容带回到平时的训练中,从严从[3][5][4][3][3][3][3]

细训练。结束语

通过几年足球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队员足球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必须依靠教师的引导和队员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得以完善。技术必须赋于意识才有活力和威力。即运动员对足球运动比赛规律的认识,并根据临场变化而适时地采取正确、合理、有效行动的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把足球理论与场上足球意识的培养与技术训练与身体素质综合起来,并驾齐驱,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 关学雷,王智明.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中足球意识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82-1683.[2] 张永刚.普通高校大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16):45.[3] 宋毅林,宋巨华,吴姜月.浅析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J].保山师专学报,2007(2):73-75.[4] 吴家荣.论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战术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

(7):105-106.[5] 肖子亮.普通高校足球队学生战术意识的调查分析[J].体育师友,2005(3):20-21.Analysis on TrainingFootball Consciousness of

Our School Football Team Members'

XU Jian-min

Abstract: By researching the team members’ football consciousness of Long Yan University, this essay has found out some universal problems about football consciousness involving the team membe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Key words: football team;football consciousness;training

第三篇:高校学生干部现状及其能力培养

高校学生干部现状及其能力培养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高校学生干部: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高校学生中正式群体或组织中担任领导或管理工作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学生干部既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对象,又是最基层的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校教育、管理链条上重要的一环。

学生干部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桥梁、助手和骨干作用,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学生的头头:这种特定地位使他们能最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反映广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给教育管理者把握学生的思想脉博、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了耳目预测的作用。同时又因为他们是学生的头头,担任一定的社会工作,与教育管理者接触和受教育的机会较多,对党的方针政策、形势任务、学校各项工作的安排、实际情况能有较多机会的了解和比较合理的看法,并且能直接将这些情况传递给广大学生,及时使上情下达,起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有利于统一学生的思想,协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步伐。另外,由于学生干部是从学生队伍中推选出来的优秀分子,因此他们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犹如滚雪球一样,能把中间和落后的学生层也带动起来,他们在学生集体中自然形成的威望和获得的信任,加上与学生朝夕相处、共同学习、生活,又熟悉学生的心理及思想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他们去进行的工作有时能起到教育及管理者起不到的作用。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特定地位又使他们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学习、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起到了学生集体的领导作用。因此,学生干部可称为学校工作中教育者、管理者之外的第三方面军,其地位和作用绝不能忽视。在工作过程中,学生干部具有以下特点:

1.身份的双重性:在学校和同学之间扮演着自组织者与组织者、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受服务者与服务者、受管理者与管理者、受引导者和引导者的双重角色。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既要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管理,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同时,又要参与管理工作,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对某些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从这一角度看,又成了管理者。

2.工作的独立性:现在各高校基本上形成了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指导,学生干部独立开展学生活动工作的格局。学生干部具备可以独立自主的计划、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

3.工作的义务性:学生干部与其他干部的区别就是学生干部的工作是义务的,虽然少数岗位有一定的酬劳,但总体上以义务为主。学生干部无论其“级别”(指校、系、班级的区别)、“政绩”如何,都是无酬的义务劳动。

4.群体的同龄性:由于学生年龄基本差不多,而学生干部都来自于学生,这就构成了学生干部在年龄结构上得同龄化。

但是学生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个别学生干部无法做到小集体服从大集体,在某些需要共同协作的活动中难免出现执行力不足,团队合作的意识淡薄,愿意自我表现,而忽视了很多工作需要各司其职.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活动进程,及其后期结果。如今大学生们几乎都是80后或者90后,在多元化的社会的熏染下每个人都个性十足,这样的个性有益处也有弊端,个性使得学生们更加有创造性,思想也更加活跃但是个别的学生和学生干部不会合作,或者说不想合作,有的是竞争意识过强,求胜心切,拒绝同其他人的合作;有的是自我优越感驱使不屑于与某些方面不及自己的人共事。

2.个别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遵循往届或以前的老路子,工作思路闭塞,缺乏创新:比如,循规蹈矩的按照去年的活动议程策划今年的活动,年年提倡出新,可年年都是老路子,这些学生干部中,有些人认为不出新就不会出错,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惰性,于是去年举办了什

么活动,今年继续办,去年的策划拿过来直接改改日期就万事大吉。

3.个别学生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太得当,引起其它同学或学生干部的反感甚至抵制。学生干部在与学生的沟通当中,常常不自觉地采用那种“我说你听”“我叫你干”生硬的工作方式,或者不考虑他人时间生活,强行的安排工作,当与同学发生观点上的冲突时不由分说要对方服从自己的想法,这些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4.个别学生干部工作太“投入”,导致自身成绩下滑厉害,甚至出现挂科等情况。某公司在当地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招聘信息,信息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欢迎对口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聘(院、系学生会干部及班长除外)。”总经理陈小兵坦言,现在的大学生干部在校期间往往热衷于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事务,在专业学习上一般都是得过且过,没有下很大的功夫,因此专业并不过硬。

5.个别学生干部出现以导员为单位或地域性较强的小派系,对外有一定的排斥,在安排工作的过程中会对非己成员产生排斥,成为整个组织不和谐的因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以致整个学院内部的不团结。

6.个别学生干部在与老师及同学的沟通过程中沟通方式不太到位。学生干部的很多时候都是在扮演老师和同学们沟通的纽带,有时对于老师的任务不能很好的领悟,对于同学们的意见不能及时的获取和反应,没有做好上下协调与沟通的职责。

虽然有这些不太和谐的声音,但是经管学院的学生干部在学院的学生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位学生干部尽职尽责,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学习,克服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燃烧的青春为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工作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既然学生干部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如此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干部呢?

从学校出发,要求学生干部:

1.“有点精神”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这种宗旨,要求学生干部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觉悟,这包括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较高的道德修养。

(1)思想政治素养

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利益正在发生着不断的调整与重组,新旧文化冲突不断,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也不断出现,这些也冲击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观、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在各大高校中,引导学生群体在时代的浪潮中掌控好人生的航标,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认知观,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其中,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校中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必须要“打铁先要自身硬”,做到身正为范。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努力学习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和和谐社会等知识,关心时事政治,提高自己辨别是非、识别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潮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骨干力量,更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真理,给同学们正确的引导和榜样激励。

(2)道德修养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规范。道德是个体自我约束的内在标准,是外在行为表现的内在指导。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学生干部的魅力来自于个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个人的道德品质往往比知识素养还要重要,一个人没有知识可以在社会上生存,与其他人可以和睦相处,甚至一样可以得到别人的敬重,但是如果一个人道德缺失,就很难在社会生存,这样的人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孤立和藐视,即使这个人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在某个领域有多么突出的贡献。学生干部要严于律己,使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作为表率,学生干

部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讲诚信、有原则、懂礼貌、知廉耻、识大体。

2.“有点知识”

“大学,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作为各种思想观点、各种理论研究的融合、撞击和集散之地,闪烁着知识的星火。大学是集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场所,具有它的文化功能。立足于这种氛围下,学生干部要明确自己的首要角色和首要任务,即学生和学习。目前,学习成绩已经成为部分学生干部工作和发展中的“瓶颈”。学生干部的知识素养也深刻影响其对于工作的认识和看法,以及采取的工作方法等方面。

学生干部先是学生后是干部,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干部最忌讳就是本末倒置,即使工作做得再优秀,学习跟不上,就很难在学生中间树立形象学生干部的形象,大家所认同的是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因而不管在哪方面都是优秀的,都是学生中的表率。

另外,学生干部对同学们又具有一定模范榜样作用,学生干部的学习态度、学业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身边的同学有潜移默化的效应。一个班级、一个学院乃至一个学校的良好学习气氛与学生干部的带动是有关系的。

所以,学生干部应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在专业和课外学习研究中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所在的工作岗位出发,要求学生干部:

1.“有点能力”

我们的学生干部和其它的同学们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孩子,但他们之所以要有些“与众不同”,就是因为他们工作在服务同学,辅助辅导员、老师的特殊岗位上,这些学生干部所工作的岗位要求他们最基本的具备一些比较重要、比较基础的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1)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踏实肯干根基于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不管是什么职位的学生干部在做工作时一定要务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把一件容易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单调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勇于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有创新才有发展,万事起于“新”,展于“新”,成于“新”。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是决不会做老师的“留声机”和“传话筒”,而是创造性的去落实,甚至完善其中的细节,灵活开展工作。在活动中也要运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宽容合作的精神

宽容是一种美德,合作是一种精神。一项任务的成功完成是很多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学生工作中,学生干部之间、学生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少不了的,中间必定会因为个性、思想认识的不同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一定是兼容并包,以理服人的,能够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去计较,宽容别人。我们的学生干部要记住,会宽容的人才会生活的快乐,朋友才会遍天下。

(4)观察总结的能力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在大学里,大多数活动基本都是由学生干部发起、设计、规划和开展的,老师只是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指导。学生干部也是在这些一次次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在校内或校际间的活动交流中,要注意观察和总结经验。不注意观察总结,所有事物就如同过眼云烟。不管是别人办活动还是自己组织活动,学生干部定要学会观察总结,发现不足,总结优势。“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学生干部的准备就来源于平时对任何活动的观察、反思和总结,然后在活动中发挥出个人能力,崭露头角。“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做好学生干部应该具备的素养。

(5)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在大学中,学生干部是来源于学生,服务学生的。从内心中真正树立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对大学学生干部的基本道德要求。学生干部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为同学们全身心服务,为大家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有责任意识。因此要求我们的学生干部一定是有公仆精神,集奉献精神、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于一身的优秀学生群体。

2.“有点艺术”

学生干部的工作是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干部既代表老师的形象,又体现学生的利益,因此学生干部在说话、工作时的技巧和艺术尤为重要。

首先,学生干部应该要知道自己是帮助老师将工作做的更好,不是给老师制造麻烦的,在传达老师的通知时,一定要注意与同学沟通时的语言艺术,即说话的方式、语气、表情等等,预期效果是既将通知传达给同学,又使得老师以及自身在同学中树立起一种平易、低调的形象。过于张扬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由此便是抵触情绪,低调不是要求学生干部在所有场合都压制自己,在活动中学生干部还是要积极活跃的。站在学生干部这个高度上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充分展示能力的同时还要取得同学的认可。

其次,在工作上是要讲求技巧。在尊重师长,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创造力,切忌在人前抢风头,学会谦让和必要的退步,让一步不代表怯懦,反而有时候给人留下的是懂事理、有内涵的印象。鉴于学生干部的特殊位置,学生干部应时刻提醒自己要在合适的场合适当的展示自己。

从自身出发,要求学生干部:

1.“有点目标”

学生干部在职期间是为同学服务,可是也要知道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要学习、要生活而且比其他人更忙碌更奔波。那么学生干部对自身而言首先就应该有一定的目标,包括自己近期的目标、大学四年最终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和未来的人生目标。茫茫然的在学校度过大学时光,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就是对自己严重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浪费了自身在学生干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漫无目的去应付工作,敷衍了事地盲目应付学习,不仅不会做好学生干部,更是浪费了四年的青春时光。学生工作的最大乐趣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干部在工作同时,能够找到自身的发展需求,了解自身的优势特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规划好未来人生的职业规划,或者开发出自身的一些潜能。学生干部在走出校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活着是为了做什么,自身的优点在哪儿,什么是自己最喜欢干的,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持之以恒的去奋斗。

2.“有点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干部们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可能大多数学生干部没有什么物质奖励,但是与自身的素养来讲,学生干部一定要有所收获,不能说是在自己辛辛苦苦的工作之后,没有任何提高和改善,没有一点点让自己牢记不忘的。如果在大学里做过学生干部,在某一天满怀的是对大学的抱怨和愤愤,那么这不但是学校的悲哀,更是学生本人的败笔。身为学生干部在精神方面应该总结出自己收获什么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是自我约束力的提升还是个人能力的提高,或者是其他什么方面的,无论是什么,只要是有收获,那么曾经的一切就不是徒劳的,就不是无用之功。

第四篇:美国高校管理制度

一、美国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

1.美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背景

美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总体有这样的特点:属级管理层次少、管理自主权大、社会监督及高校竞争力度大。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行地方分权,美国的高校要接受社会监督,选举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把家长参与各级学校管理定为国家的重要教育目标,其核心内容就是家长可以选择学校并参与学校管理。事实上,美国高校的教育行政体制,政府干预少,但社会监督力度大,加上高校自身的自省意识,能大大减少决策的片面性。美国的高校实行学区教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学区各方代表组成的学区教委,是学校事务的决策机构。学区教委的执行机构为学区教育局,设教育局长,直接对学校实施行政领导。学区教育局长是美国学校管理的重要角色,他既是校长的行政领导,又是学区教务的督导长,同时还是联系学校与学区教委的中间人。教育局长与学区中心办公室是校长的具体上级。美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向教育局长负责,执行学区教委的有关决议及管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除宏观指导外,政府对学校的具体业务不加干预。所以,美国的公立学校有较大的办学主动权,行政工作人员少,但效率很高,管理井井有条。

2.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与重要文件

美国赋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反映能力、认知能力、批判思想和精神、具有现实感的生活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诚信品德及社会责任感。对应这些目标建立起了“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委员会”,该管理委员会负责每年组织召开交流、研讨会议,推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规范及管理制度。早在1949年,美国国家教育理事会就发布了《学生人事工作宣言》,标志美国现代学生事务管理的开始;《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对从事学生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条件和工作要求;《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伦理标准》,从伦理道德层面强化学生管理队伍的思想建设和职业操守;《高等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及操作方法;《学生服务手册》,主要明确学生的权责范围及申诉方法等;《学生事务应用手册》,主要为学生介绍学校可以提供的各种服务及学生的求助方法,涵盖内容全面而细致,极具人性化。并且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高校的需要,还制定发表不同的规程或要求,比如1987年,美国发布了《学生事务观》一文,重申学生事务宗旨,为其90年代及以后的学生事务指明了具体发展方向。

3.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

美国高校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表现出制度和操作层面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美国历来以多种文化并存而著称世界。美国的宪法规定教育行政管理权交给各州议会和政府,各州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州的教育管理制度。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表现出了多样性。美国的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系统的学生工作来引导学生怎样选择。这种社会价值观表现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充满了个性化色彩,但各高校的个性化制度并非没有界限,美国各大学均采取综合化的强制措施把这种个性化建立于严格的法律与纪律基础上。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权。美国高校注重学校与学生间平等双向的交流,明确规定并执行学生正当的自主权限,在管理方式上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斯坦福大学生早在1920年就实行了“荣誉制度”,鼓励学生参与诚信活动,增强自我信任意识,建立师生的双向互信机制;尊重学生的自主自决权、隐私权及言论自由权等基本权利,促使学生对校方的心理认同;同时,给予学生参加学校事务和管理的机会,许多大学学生管理制度中都设有“学生评议会”制度,促进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极具法制化。美国国家“依法治国”理念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即是“依法治校”。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就是依据国家法律制定的,所以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能极大地保证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学生管理制度首先明确规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处理学生也有严格的程序,律师、法官一应俱全,有学校纪律委员会这样的处理机构,有从听证会、辩论会到依法处理甚至上诉法院等系统严格的程序。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有专业执行队伍。美国高校具有世界一流的学生管理专家队伍。参与或负责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多是具有教育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专家;美国各州都有一所大学设有高等教育行政专业,用来培养学生管理的专门人才。70年代后,美国的一些大学甚至设立了学生工作方面的博士点,培养能正确执行各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专门人才,相应地也促使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取得学生管理的巨大成效。

二、美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思

1.学生管理制度的国际化倾向

随着世界开放程度和交流领域层次的拓展深化,20世纪体现在教育上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更加倡导“自由”与思想解放,倡导国家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多元嬗变,更加注重探索和实践大学在现实社会和历史阶段的内在价值。主要发达国家立足于所谓民主主义福利社会的教改理念,既要消除公共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弊端,又要遵循终身学习理念,力图更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其改革原则还要妥善解决教育管理的地方自治与国家规范、自主性与专业性、多样性与实效性等诸多矛盾。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学生管理制度改革要尊重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把握其内部价值,遵循世界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快速树起中国的高等教育形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和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2.学生管理制度要“法律至上”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管理条例》为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管理提供了法律法规上的宏观依据,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向法治化教育管理迈进。实际上,健全教育法制是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在教育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同步发展完

善,为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补充营养和润滑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建立需要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从我国教育法制的现状看,教育领域的宏观立法还不健全和完善,要继续推动教育管理和学生管理领域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进一步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是今后我国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选择,也是教育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3.学生管理体制应兼容人性化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等学校的教育创新要立足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立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新时期,“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教育和管理思想的最新理念。将这一教育管理理念应用到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中,首先要改变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的旧有观念,让他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学生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始终把学生利益——健康成长和成才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关心学生的成长,真心诚意爱护学生。同时要把这一思想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设计、制度安排、内容方法和流程再造中,使之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深入学生的内心,建立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有效的柔性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谋取利益,提供全面服务,使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的利益、学校的前途达成有机的统一。

4.学生管理体制走向自主化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人本观念和服务观念的核心内容便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教育管理成效的主要评价标准。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通过构建班级、社团、团学组织等学生机构,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其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高校应关心和重视影响学生而又同时受学生影响的环境。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做得很少,对文化建设内涵和途径的探索还欠深度。作为自我教育管理理念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处于一种相对宽松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其中得以弘扬,自由发展得以实现。

其次,要改革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建立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体制。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立运转正常的学生自我管理机构,是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制度化、经常化的保证。如自律委员会、学生评议联席会、商讨决策班级大事的班级大会、负责业务性事务的新式班委会和负责班级常规的纪监会等。

5.学生管理制度要科学发展

当代大学生既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爱好者,又是其受益和受害者。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要充分重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功能,控制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保持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宣教的有效性,抓住网络的服务功能,将教育管理相关的文件、政策、条理和动态及时提供给教育管理对象,主动利用和占领网络这块阵地。通过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熟悉党的教育工作方向和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专业教育管

理队伍。要及时建立更新教育管理网站,以平等、敏捷、交互、细致的表现来展开工作,做到在“无声无情”的信息技术和网络里面融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丰富和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社会网络文明和高校教育目标协调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以信息技术和网络道德教育为契机,规范网络道德,宣传健康网络人格,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提高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有害信息的自御能力,促使教育管理对象在信息和网络世界健康成长。构建教育管理信息平台的任务是加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管理,还要思考在教育管理对象不断变化、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情景下的宣传教育对策,避免技术凌驾于人本之上,做到对技术的掌控,使之真正为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真正向科学化的制度方向发展。(编辑:敖霞)

第五篇:美国学前教育现状

论美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摘要:在幼儿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的背景下,美国的幼儿教育体系就成为各国效仿的重点,美国的幼儿教育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美国幼儿教育已经走在了全球各国幼儿教育的最前边,不断被各国复制效仿。关键词: 幼儿教育 美国 幼儿园 美国是世界上幼儿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在幼儿教育中主要通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充分开发、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具有不同于别国的幼儿教育特色。美国的教育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一、美国学前教育机构 美国对幼儿教育的界定方式和中国区别很大,不仅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教育机构的划分也很不一样。由于所服务的对象是 0-8 岁的儿童,美国的早期教育机构既包括对刚出生到 3 岁前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又包括对三四岁儿童的幼儿园教育以及对 5 岁儿童的学前班教育,还包括对小学 1-3 年级儿童的学校教育,所涉及的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日托中心 美国日托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出生后 2 周至 4 岁的儿童,费用主要由家长承担,有时也由家长的雇主负担一部分或全部。这类机构对教师的入职要求较低,教师不一定具有教师资格,主要提供保育服务,不太注重幼儿教育的课程,一日活动以游戏为主。日托中心的服务目的侧重于帮助家长照看孩子,以便家长能安心工作,因此都是全日制的。

(二)幼儿园 美国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三四岁儿童,相当于中国的幼儿园小班和中班。教师的入职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早期教育或儿童发展专业大专以上的学历,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目前美国至少有 42 个州设立了政府财政拨款的公立幼儿园。在得克萨斯、康涅狄格和新泽西等州,符合条件的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 4 岁幼儿可以不用缴纳学杂费;在乔治亚、纽约和俄克拉何马等州,免费的幼儿园面向所有 4 岁幼儿,其中俄克拉何马州 90的 4 岁幼儿已接受免费学前教育,乔治亚州 70的 4 岁幼儿已接受免费学前教育。还有些州已经将免费的幼儿园下延到了 3 岁幼儿。除了这些由州政府拨款设立的幼儿园,美国联邦政府早在 1965 年开始便通过“国家开端计划”对贫困幼儿提供免费的幼儿园教育了。

(三)学前班 美国的学前班设立在小学里,教育的对象是 5 岁的幼儿。作为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处在小学,但针对的对象仍然是幼儿,所以,学前班无论是环境创设、课程设计还是教育方式都无异于幼儿园,这一点有。别于中国某些小学当中的那些提前教孩子拼音、识字和算术的“学前班”

二、美国幼儿教育课程

(一)学前艺术教育

1,学前美术教育

(1)创造艺术的目的:增长使用、掌握 美国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美术材料的技能; 学习用创造性的和不寻常的方式使用材料;更强烈地参加美术 创作;在美术阶段上表现出进步,发展有目的工作的能力,以 及通过视觉艺

(2)通过欣赏视觉艺术的经历,儿童承认和尊术组织和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重自己的和 其他人的艺术工作;理解“艺术家”的概念;表现出对美术作 品中

不同观点的接受能力;领悟环境中的视觉联系;通过观察 环境和艺术作品熟悉艺术内容――线、平衡、颜色、形状、质 地等。

(3)谈论和评价艺术的目的尊重其他儿童和其他人创造的艺术作品是艺术教育的一 个目的,儿童应在以下能力上有所增长:讨论艺术家如何创造 艺术作品;命名和讨论艺术的内容――线、颜色、质地、形式、形状;领悟美学联系、发展美学意识。

2,学前科学教育 科学对于儿童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它包括思维、解决问题 和形成概念。这意味着儿童要有作用于环境、发现问题并试图 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儿童有机会运用科学家的方法时,儿童观 察、推论和分类的技能便得到发展。科学也有内容,儿童应有 均衡的生物科不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教师要以促进儿童思维、解决问题和形成概念能力的发展的方式,向儿童介绍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美国的学前教育中,自然科学的教育是介绍性的,是向儿童介绍物质世界。教育不是教科学的概念和原理,而是给儿童提 供作用于物体和观察物体如何反应的机会,这为物理和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在自然科学方面,学前科学教育包括向儿童介绍 天文学、化学、气象学和物理学中的概念,教师应以让儿童观 察、推论、分类、交流和思考的方式,向儿童介绍概念,促进 儿童自然科学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仅仅是介绍性的。教师有责任向儿童 介绍一部分科学的内容。儿童的经验是以后形成科学概念和获 得抽象知识的基础。

3,学前数学教育 在美国的学前教育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当儿童思考 数学时,使儿童有各种机会去动手,操作和探索材料;让儿童 参与使儿童从依靠物质世界转入抽象世界的活动;让儿童有发 展分类、比较、序列、度量、图解、点数和进行数运算技能的 机会。教师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要为儿童选择探索的材料,评价儿童的进步;要用语言描述儿童的活动,向儿 童提供刺激思考的问题;指导儿童进行其它活动等。

4,学前社会性学习社会性学习是课程的一部分,它涉及学习人、人与其他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性学习也是向年学前童传递一种文 化或生活方式。通过社会性学习,儿童开始发展自我了解,它 是儿童了解其他人和学习世界的基础。在美国的学前教育中,学前社会性学习的目的包括:促进 他们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发展的经历。教师要设计活动促进儿 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发展交流、分享和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 增加有关其他文化和种族的知识;学习认识世界上人们的相同 之处;发展尊重其他人的差异和文化独特性的能力;增中对社 会、世界的理解。包括历史、地理和经济领域的概念。儿童的自我形象,是他们形成所有与他人和世界未来关系的基 础。所以,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教育之中。教师 要组织活动,促进儿童接受物质自我和精神自我。由于强烈的自我感觉,儿童准备学习去生活、交往、合作 和与其他人分享,不仅包括他们环境中的其他人,也包括生活 在很远地方的人们。多元文化教育教儿童熟悉各种文化,并尊 重差异。多文化教育不能与课程的其它部分进行,它应综合汇 入整个学前教育之中。儿童学习自己和其他人的需要,与他们发展对世界理解的需要 不可分割。当儿童获得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他们能更有安全 感地去利用机会、探索和学习。教给儿童社会科学知识,可通 过经济、地理和历史学科中的关键概念来进行。儿童通过直接 经验学习概念。参观、访问和邀请客人到教室,是向儿童介绍 社会复杂性的一种建设性方法。

三、美国学前教育师资

(一)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美国学前教育在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指导下,其师资培养方式不断改革并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幼儿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具体来说,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职前培养 美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重视普通知识、教育专业与技能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学习与掌握。近年来,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使美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评价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强调知识掌握以及学习成果的内部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实践表现与理论运用,以及强调学生与儿童相互交往、个性化指导的外部评价。实践技能的评价由学生的田野经历表现与实习表现组成,其中田野经历是学生每学期被分配在各幼教机构进行实践、观察、调查与反思的经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与儿童、家长、同事、社区机构的互动中获得知识、技能与专业态度,一般为 290 个学时。实习则是学生在校的最终职业准备期,实习生在实习导师的指导下逐步独立地进入实际教学环境,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实习时间一般要求达到 500 学时左右。对学生田野经历与实习表现的评价都极为重视学生展示的各种实践能力,如对儿童个性和发展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教学的能力、与儿童或家长沟通的能力等。2,新教师入职培训 新教师入职培训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美国开始倍受重视,原因在于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新教师在进入真实教育情境时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对新教师的自信心、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等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职业选择和专业发展;另一方面美国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取消了终生制的教师证书,而改为进阶式的体系,新任职时所取得的幼儿教师执照只是临时证书,有效期只有两至三年时间,由此新教师自身也有迫切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以便通过下一阶段的执照考试。新教师的入职培训由各州教育部门管理,具体由幼教机构或当地学区的教育督导负责,一般采取以下形式:教学导师制,又可分为非正式导师制和正式导师制两种形式。非正式导师是临时性的,由幼教机构指派或由新教师自选。正式导师则由幼教机构或学区指派,负有明确责任和义务,包括教学示范,对新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家长沟通等方面的指导,使新教师尽快获得有关教学环境的管理知识、师生相处的方法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目标介入式培训,这种形式期限较短,内容均与教学实际相关;督导评价,即通过观察新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对其教学能力进行适时评价和及时反馈,促进新教师教学技能的丰富与提高,一般一年中有三四次这样的评价。除以上这些形式,新人职的幼儿教师还可加入一些专业团体机构,通过与专业成员的互动得到相应支持,帮助自己解决新人职工作中的问题。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一般历时两三年,以新教师获得正式教师资格证为准。

3,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 美国幼儿教师接受的专业发展培训主要有:第一,教育资源与咨询部门设立的教师专业发展小组提供的培训。第二,学区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立不同的小组开展培训。第三,社区大学或四年制大学提供的培训课程,以满足个人导向的专业发展为主,可以为没达到学士学位的在职幼儿教师提供培训和课程,使其最终能达到合格学历要求。第四,观察与评价模式,即通过现场督察、同行指导和教师评价等方式,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评价人员包括园长或校长、同行等。第五,探究培训模式,包括教师研究小组、教师调查、教师合作组等,重视在职幼儿教师就自身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开展研究。由于这种方式能更积极地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走向积极主动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因此,探究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近年来倍受推崇。

(二)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

1,政府立法确保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实施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政府开始相继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师资培养,2002 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建议各州学前教育师资在 2006 年之前达到学士学位水平,2008 年重新签发生效的《高等教育机会法》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独特性与重要性给予明确的法律规定,指出要加强与确保不同阶段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实施。由此,既保证了各州确实有效开展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也保障了学前教师教育培训项目资金来源。美国政府还通过对各种培训、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制定严格要求和目标来保证学前教育教师培训质量,以确保幼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资源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实践,从整体上提升学前教育教师质量。采用“标准化”评估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质量 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多采用非营利性权威专业团体机构所开发的教育标准为评价准则,以确保师资培训质量。如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训的评价细则根据美国幼儿教育领域权威专业机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简称 NAEYC,制定的“幼儿教育职业准备标准”来实施。NAEYC 为培养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正规高等教育分别设计了三种职前标准,初级许可证标准,本科水平、高级许可证标准研究生或博士水平、副学士学位标准,专科水平。这三套职前标准均包含了五项幼教职业候选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核心标准以及不同层次的附加标准并根据不同的实践表现分成了优秀、熟练、发展、基础四种水平。职前培训结束时准幼儿教师至少要达到熟练水平。对于新教师入职培训标准美国大部分州参照或采用“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估与支持联合会”简称 INGASC 提出的 10 条标准。INGASC 在严格区分新教师与高素质教师在各项素质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从知识、专业态度与实践操作三个维度对新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一般以极具权威的专业团体“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简称 NBPTS制定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标准”为评价准则。这一标准突出“优秀”二字以专业素养研究为依据、以高质量教育实践为目标既规定了优秀幼儿教师应具有的静态的、结构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明确了其应具备的动态的、过程性的专业态度与能力,其评价方式以专业行为为核心,各个评价维度相互衔接形成了有机的评价体系,其权威性得到广泛认可。不同阶段的培训与不同层次的标准化评估体系紧密结合,一方面为各阶段的培训提供了具体内容、目标及要求方面的参考,使各阶段的培训有规律可循、有准绳可依,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适应了美国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与多层次幼儿职业从业者的需求。这些评估体系不约而同对表现性评价方式与教师实际教学实践表现的重视,保障了不同阶段师资培养的质量。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认证制相结合 以资格认证提升学前教育教师质量。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美国法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对想要从事幼教这一职业的人来说,必须取得如下进阶式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方能进入并从事这一职业,幼教执照→教师资格证→初级、中级资格证→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幼教执照是进入学前教育行业的基础执照,由各州颁发。一般是学生在校时通过以 NAEYC 所制 51 定的职前教育标准为准绳的学校评价,取得相应学位后,再通过州一级的学识与能力考试,获得幼教执照。幼教执照为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划定了基本水平线,保障了学前教育师资的基础质量,但它只是行业准入的标志,其有效期只有两三年时间。教师资格证是幼教行业内部对幼教工作者技能水平的初步认证,由专业团体颁发且各州承认,但也不具备终生性因为美国法律规定教师资格证要在一定时限,35 年,后再次接受评估或更新。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的途径如下,具有幼教执照的新教师加入州或学区的新教师培训计划,达到 INGASC 所制定的标准

后,再经过州一级评估体系的课堂评价,合格即可获得由 INGASC 颁发的教师资格证,成为进阶式教师资格证的起点。美国幼儿教师的最高资质是由 NBPTS 颁发的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所有州不仅予以承认,而且对持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给予优惠政策。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的申请不受限制,但评价非常严格,具有一定资格的教师加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习,取得相应资格后向 NBPTS 提出申请,而后由 NBPTS 采用个人教学档案袋评价方式,在其教学评估中心对申请者连续几个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表现进行考察与评定,对最终认定达标者,NBPTS 会颁发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

四 美国学前教育特点

(一)学校和班级文化落在实处 美国学校的硬件建设充分体现杜威的实用主义,我们所到的加州的中小学都是“五无”学校:无校门、无保安、无围墙、无标志性建筑、无题字。但当我们一走进校园,走进班级,马上就被现代的、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教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的角落。办公桌虽有些零乱,但非常具有个性与特色,上面摆放着家人的照片或喜爱的东西。教室内墙上挂的是学生的各种作品、班规班训、名言警句。教室里一般会有三五台电脑以供师生随时上网查找资料。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最主要的特色是“实”。

(二)道德修养与爱国主义的渗透 美国的道德修养教育,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细微的地方。每间教室或重要的地方,都悬挂美国国旗,学生每天面对国旗宣誓,国家意识处处得到体现。道德的培养,在很大程度是依赖宗教的力量。在学校和班级,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非常具体。在美国的公民教育中,公正、责任、尊敬、合作、自律、信念、友好等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品质,是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的一致要求。美国学校不仅要求教师以专业工作者的形象出现,而且要求教师以道德榜样的形象出现。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教育作用,树立教师的道德形象,美国学校重视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训练,以增加教师的必要知识并提高技能,更好地履行道德教育的职责,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三)鼓励学生自信、自主、个性、创新 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美国教师用得最多的词语是:“very good”“good job”“excellent”“wonderful”等等。教师经常在每个细节和环节上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设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选择必修课以外的课程。学校针对学有余力或是有学习困难等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欢迎学生有不同的判断与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明确提出培养“善于提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支持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等,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重平等、重过程、重体验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下课后,学生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时间在教室或楼道里追逐打闹。下课时,教师站在门内让学生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学生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教师开门。即使是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五)学校、家庭、社区的完美结合 在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邀请每个学生家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家庭情况,志愿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还规定每个学生家长义务工作 20 小时。在美国,家长都非常踊跃,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和社会志愿者走进课堂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或协助教师组织好学生的各项活动。教 师 定 期 把 学 生 的 各 科 学 业 情 况 用 四 个 等 级 — — 低 限 标 准(limitedprogress)、期望标准(expected progress)、达到标准(meeting standard)、超过标准(exceeding standard)的评价方式使家长了解学生成长和学业情况,以利于他们及时与学校沟通,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全部免费向学校、教师、学生开放,并全方位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五 结语 美国幼儿教育非常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齐全的教育机构,严格的师资考核标准,学校、家庭、社区的完美结合在幼儿教育中,使美国幼儿教育一直走在全世界幼儿教育最前端。纵观我国幼儿教育,虽然近几年在政府管理和民众的参与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必须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在世界大潮流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钱雨,美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研究项目的背景、内容、实施及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2008(7)

2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甘肃联合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下载美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现状(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现状(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说知识全面广博、基础扎实牢固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本文对高校音......

    打造高水平队伍 培养高素质人才

    校长陈弘调研教学、人事、师资工作时强调 打造高水平队伍 培养高素质人才本网讯(记者 周平尚 温润 曾曼薇 罗萍)5月18日上午,校长陈弘深入教务处、人事处调研学校教学、人事、......

    省高校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2 江西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工程中心名称: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 真:可行性研究报告 (格式) 江西省教育厅......

    2013年28所在京高校招高水平运动员

    http://)公示。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教育部规定,通过高水平运动员统一测试、学校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还要参加高考,高考成绩要达到生源所在地本科第二......

    高校物业管理现状

    高校物业管理现状及发展定位的思考 东北大学 韩子秋 有勇 一、概 述 物业管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80年代初期由国外引入,在深圳出现,陆续传播到内地。在20多......

    怎样申请美国高校

    怎样申请美国高校 插上翅膀CFP供图 编者按 高考结束的夏天,是等待的夏天,等待被录取的夏天。或者被国内大学录取,或者被国外大学录取。那些想出国的高考考生,有哪些选择?不论......

    美国铁路现状调研

    美国铁路现状调研 王开锋 2014-11-20 wangkf05@163.com 一、美国铁路路网 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美国铁路里程为226,427公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美国铁路货运收入一......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伍管理模式的研究

    追求卓越永保信誉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伍管理模式的研究 口王荣何颖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论证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 队的理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