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鱼监管[★]

时间:2019-05-14 04:1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豚鱼监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豚鱼监管》。

第一篇:河豚鱼监管

长治市食品药品稽查大队

长食药稽字〔2011〕第号

关于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制作河豚鱼的通知

市直各餐饮服务单位:

根据国家食药监办食函〔2011〕242号文,“关于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河豚鱼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了防止加工,制作食用河豚鱼,引发食物中毒,确保我市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河豚鱼是一种有毒动物,其体表和内脏含有有害物质“河豚毒素”,人食用后可直接危及食用者的生命安全。故要求市直各餐饮服务单位,从接通知之日起,不得再宣传河豚鱼的妙用和美味佳肴。

二、三、要求市直各餐饮服务单位,严格禁止采购和加工制作河豚鱼。市直各餐饮服务单位,要相互监督,一旦发现有经营河豚鱼者,要及时举报(举报电话12346)。

四、我们稽查大队,从下发通知之日起,将组织人员力量,在市直

管辖的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禁止采购、加工制作河豚鱼专项整治行动。一旦发现有经营河豚鱼者,我们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没收其经营的河豚鱼食品,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吊销其餐饮服务许可证(原食品卫生许可证)。特此通知

食品药品稽查大队

二0一一年七月三十日

主题词:河豚鱼监管 处罚 通知

呈报:长治市政府张保市长曹惠斌副市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市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李成瑞局长贺晋龙副局长

抄送; 市餐饮服务监管科

发至: 市直各餐饮服务单位

第二篇:河豚鱼的养殖技术

河豚鱼的养殖技术

(一)养殖方式与养殖环境

养殖海区要求水质清洁溶氧丰富,无赤潮发生,无污染物及污水流入。网箱养殖宜选择避风内湾,透明度要求7-8m,流速10cm/s为结,最适水温16-23℃当水温低于9℃或高于28℃时对其生长不利。目前日本的河豚养殖以网箱养殖为主。第一年从稚鱼至1龄鱼采用聚乙烯网箱。当体重达300g以上时,移入4cm网目的金属网箱中饲育,直至上市出售为止。国内网箱养殖河豚的网箱规格为3×3×5m,多见于南方沿海,北方大多数为池塘养殖,面积数千至数万m2不等,池深2-2.5m。除单养外,近年也有混养者,浙江于92-93年在沈家门进行东方豚与对虾的土池混养获得成功。

(二)养成与生长

体重3-4g的鱼苗,从6-7月份放于网箱,至12月底可达400g左右,至第二年底可达1000g以上。此时即可收获上市。红鳍东方豚的最佳上市规格是1kg,其价格最高。为了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越冬前鱼体重应达到350g以上。在12月份以前,水温尚适宜于生长,因此要投喂充足的饵料。越冬期间,在鱼尚能摄食的情况下,也需尽可能保证少量投喂,以防降低体重和保证成活率稳定。越冬后从4月份开始恢复正常生长。尤其在水温适宜的9-11月份,其生长更加迅速。

具体管理措施:

①放苗前要挑选规格一致,健康活泼的苗种,同时要了解苗期的管理状况及有无畸形苗等。②苗种放养前必须进行药浴以防寄生虫等病侵入。

③移苗和运输时应尽量使用大容器,以免鱼种鱼苗受伤。

④防止残食现象的最好办法是生产和使用健康苗种。健康苗种在网箱和养殖池中表现集群活动,这样的状态下不易发生残蛟现象。

⑤5-11月份要分选两次,换网时最好让新旧两网连接一起,使鱼自然转移,以免鱼体擦伤。⑥冰鲜饵料最好带冰加工,尽量保持饵料鲜度,防止蛋白质变质。

⑦应从清晨开始投喂新鲜饵料以提高鱼苗摄食饵料的积极性。

(三)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

稚鱼期都使用糠虾、虾、玉筋鱼、养成期除使用沙丁鱼、鲐鱼、玉筋鱼外、还使用斑,六线鱼、秋刀鱼和竹荚鱼等。为了提高收获时鱼肉的质量,有时还投喂乌贼、虾、牡蛎、文蛤等。

养成期为了避免相互残食现象的出现,必须从投喂适宜饵料着眼并确定投饵次数和投饵量。鱼体重在50g以内时一天4次,50-100g时一天3次,100g以上一天两次即可。水温降到15℃以下时摄食量减少,低于10℃时则完全停止摄食。从12月至3月份水温低时,一天投喂一次即可。鱼体在50g以前一般投饵量为每天30%,50-100g时15%,100g以上则为10%,但要以鱼的饱食量为准。

第三篇:一起河豚鱼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分析与思考

一起河豚鱼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分析与思考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起因河豚鱼行政执法而引发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的处理经过,同时作者通过对这一案件的分析,对今后我国河豚鱼的卫生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河豚鱼(Takifugu);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建议

1、案情简介

2003年5月3日,南通市卫生监督所接群众举报,依法对辖区某海鲜行(以下简称海鲜行)实施监督检查,发现海鲜行有经营河豚鱼行为,遂当场发出保存证据通知书,将其经营的鲜河豚鱼170条、冰冻河豚鱼12条合计182条作为证据予以登记保存。并于案发当日立案对海鲜行经营河豚鱼行为展开进一步调查。在案件调查终结后,组织人员对本案进行合议,合议作出没收销毁鲜河豚鱼、罚款人民币15000元的卫生行政处罚建议。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海鲜行业主向卫生部门递交了陈述书,辩称‚不是故意销售有毒的鱼货‛,且认为其销售行为是受‚电视台误导‛。本着对人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当事人陈述申辩高度重视的态度,组织监督员对该案进行二次合议,按照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月17日南通市卫生局对海鲜行作出了没收销毁鲜河豚鱼170条、冰冻河豚鱼12条、罚款人民币8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2、行政复议 2.1复议申请

2003年7月5日,海鲜行业主向江苏省卫生厅提出复议申请,申请理由是:

2.1.1行政处罚事实不清,申请人经营的小巴鱼不是河豚鱼。卫生部门当日的执法文书中也载明是巴鱼而非河豚鱼。

2.1.2巴鱼销售现象普遍。一些地方电视台甚至中央电视台都介绍过小巴鱼肉质鲜美,市场前景看好,鼓励养殖。《中华名菜谱》中也介绍了一道名菜巴肺汤,就是用巴鱼作原料。此外,市场信息报等报纸也专门推荐养殖河豚鱼的食用。不仅南通,江、浙、沪多个水产品批发市场都在大量销售该鱼。

2.1.3实施行政处罚缺乏法律依据。至今没有禁止销售巴鱼的法律法规规定。

2.1.4实施处罚证据不足。被申请人曾委托渔业水产部门对作为证据保全的巴鱼实施鉴定,说明被申请人南通市卫生局在当日实施证据保全时尚不能确定是否为河豚鱼,且鉴定时未通知申请人到场,亦未进行有关公证,该鉴定结论不具法律效力,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定案证据。

2.1.5行政处罚程序违法。被申请人海鲜行业主为个体户,其法律人格界定为个人而不是单位,对其处以8000元罚款却未告知申请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2.2 复议答复

2003年7月18日,被申请人南通市卫生局就海鲜行业主提出的复议申请理由一一作出复议答复,认为:

2.2.1行政处罚事实清楚。卫生监督员接举报后至现场检查,对海鲜行经营河豚鱼行为进行现场录像,并对现场尚未售完的河豚鱼予以登记保存,保存证据通知书及现场相关执法文书中均载明这批保全物品为河豚鱼,并非申请人在复议申请书中所称的巴鱼。当然,河豚鱼的名称叫法我国各地并不一致,《长江鱼类》一书中指出,河豚鱼也称之为艇鲅鱼、气泡鱼[1];我国鱼类学家伍汉霖先生则在其编著的《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记载:‚鲀毒鱼类是指鲀形目中其内脏含有河鲀毒素的一群鱼类,鲀科各属鱼类因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到,故江、浙一带叫河豚,广东叫乖鱼或鸡抱,广西叫龟鱼,河北叫蜡头,福建称街鱼,山东称艇巴[2]。陈炳卿主编的高等医药卫生院校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称河豚为鲢巴鱼[3]。《辽宁动物志•鱼类》上则称之为廷巴鱼、面廷巴[4]。因而尽管申请人将其经营的河豚鱼称之为巴鱼,但这并不影响被申请人对其经营河豚鱼事实的实质认定。

2.2.2媒体商业广告不能对抗国家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尽管申请人列举了相关媒体、菜谱中关于利用河豚鱼的信息报道,但新闻媒体的商业宣传报道不能代替国家法律、行政法规。

2.2.3实施处罚依据充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二项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卫生部《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据此,被申请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海鲜行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依据充分。

2.2.4行政处罚证据确凿。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被申请人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取证。申请人经营河豚鱼的行为,在事发当日的现场检查笔录、对业主的询问笔录、保全证据决定书等多份书证材料以及现场执法录像、照片中均得以明确体现,且证据之间相互印证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所以申请人经营河豚鱼行为的证据确凿,也不存在被申请人保全证据时不能确定是否为河豚鱼的情形。但为了进一步明确该批河豚鱼的具体种属,在对河豚鱼实施证据保全的当日(即2003年5月3日),被申请人委托渔业专家对所保全河豚鱼的具体种类实施了鉴定,结论该批河豚鱼为紫色东方鲀。尽管如此,被申请人也并未将该结论作为实施行政处罚的主要证据。况且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被查处的违法标的物的种类,组织进一步的认证和鉴别,并不一定需要当事人到现场或提请公证人员公证,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此均无强制性要求。

2.2.5行政处罚程序合法。作为我国行政处罚的法典,行政处罚法首次在我国行政立法中确立了听证程序,但是并非所有行政处罚都适用听证程序,该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举行听证的权利。至于实行听证程序的较大数额罚款的具体数额,《江苏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则(试行)》[5]规定:行政处罚法规定应当进行听证的较大数额的罚款,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20000元以上罚款的,适用听证程序。而本案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罚款为8000元,无论申请人法律人格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不适用听证程序,因而被申请人的这一做法并不违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存在程序违法问题。2.3 复议决定

2003年8月21日,江苏省卫生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认为申请人经营河豚鱼属实,依法应当查处;被申请人对该案的调查处理,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并无不当;决定维持被申请人南通市卫生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3.行政诉讼 3.1起诉

2003年9月8日,海鲜行业主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消南通市卫生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退还被没收销毁182条河豚鱼的相应价款。其诉讼理由主要是:1)原告经营的是巴鱼,而不是被告所认定的河豚鱼。2)对能否经营巴鱼、河豚鱼,原告并不知情,管理部门未尽到通知、教育和管理的职责。3)被告实施处罚的依据不足。《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系1990年颁布,该规章制订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已经废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而该行政规章已经失效。且该规章制订时的背景是市场上以销售毒性大的野生河豚为主,当时尚无低毒养殖河豚,而今已发生了情势变更。

3.2诉讼答辩 南通市卫生局接到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应诉通知后,作出如下诉讼答辩:

3.2.1原告经营河豚鱼事实清楚。被告认为,原告海鲜行业主在现场检查笔录、现场询问笔录、保存证据通知书及送达回执等多份书证上签名,并签有‚情况属实‛字样,是原告当时的真实意思表示,这些书证材料中均记载有原告经营河豚鱼的内容。

3.2.2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历来明令禁止经营河豚鱼,且《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并未失效。除了食品卫生法、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1997年卫生部又发文明确规定[6]:‚严禁鲜河豚鱼在宾馆、饭店、酒家作为餐桌菜肴‛。‚河豚鱼有剧毒,在国家对安全利用河豚鱼资料的科学研究尚未取得结论性意见之前,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河豚鱼不得流入市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对生产经营鲜河豚鱼的,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二项、第十项,第四十二条和《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惩处‛。1999年卫生部再次要求[7]:‚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配合水产部门,严格规范河豚鱼捕捞、收购、存放、调运、加工等规程,防止河豚鱼流入市场‛。江苏省卫生厅也针对本省河豚鱼食物中毒高发的实际,分别于2000年4月和2003年3月发文[8~9],明令禁止加工、生产、经营、销售和食用河豚鱼。南通市卫生局、工商局多次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河豚鱼等水产品卫生管理的通告》,张贴在各农贸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2003年4月南通市卫生局又在地方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刊登《关于禁止加工销售河豚鱼的通告》,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和加工鲜河豚鱼‛。故原告提出的‚对能否经营巴鱼、河豚鱼,并不知情‛的说法不能成立。

3.3司法鉴定

进入诉讼程序后,原告海鲜行认为事发当日其经营的是巴鱼,而被告则举证说明原告经营的是河豚鱼,双方各执一词,那么,原告声称的巴鱼究竟是不是被告所认定的河豚鱼?这一问题逐渐成为司法调查的焦点。由于被告在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5天后,已将所查获的182条河豚鱼实施销毁,导致实物鉴定工作无法开展。但提供的证据材料中,影像资料内容丰富详实,庭审前法院遂约请江苏省3名水产专家,调阅卫生部门提供的当日现场执法录像中数十个含鱼(标的物)画面和多张现场照片,鉴定专家一致认为,画面中被海鲜行业主及其诉讼代理人所声称的巴鱼,就是河豚鱼。

3.4原告撤诉与结案

在水产专家出具司法鉴定结论后,二次开庭审理之前,原告撤诉。于撤诉后第3日履行了南通市卫生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至此结案。

4.体会与思考

4.1形式多样的取证手段是对新时期卫生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案中在采取大量书证的基础上,辅之以现场执法录像、拍摄执法照片等视听证据资料,充实了卫生行政处罚证据材料,尤其是现场执法录像,在本案诉讼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2河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禁食令行不止。每年上半年是河豚销售的旺季,旺季时河豚鱼的销售额约占一些饭店总收入的七成左右,所以很少有店主愿意不经营河豚鱼的。河豚鱼的销售源头——农贸市场更是生意兴隆,在某些地方已到了公开销售的地步。不同品种的河豚都有销售,暂养的、海水养殖的、‚野生的‛(即野生种苗培育成的),应有尽有。禁者年年禁,食者年年吃,有人还把河豚鱼作为招待贵客的上等佳肴, 更有一些基层市县已将河豚鱼作为招商引资的一大品牌。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氛围,政府部门的禁食令效力几何不难想象。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卫生部门的此类执法越来越难。即使是在一些卫生监督执法比较严格的沿江地区,为了规避处罚,经营者不是收敛违禁经营河豚鱼行为,而是在河豚鱼的名称上大做文章,‚小巴鱼‛的称谓就是一例。

4.3解毒养殖河豚技术成熟、前景看好。为了安全而又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河豚鱼资源,自1993年国家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指定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组织有条件的省、市开展河豚鱼卫生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同时严禁任何单位擅自开展试食试验或经营河豚鱼。10多年来,不少沿江沿海城市的试点单位瞄准河豚鱼的‚隐性‛消费群体,致力于河豚鱼的人工养殖和控毒。相继有一些河豚鱼养殖的系列标准通过省部级评审鉴定。一批试点养殖单位已初具规模,并且在河豚鱼的控毒健康养殖技术、快速检测工作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商标注册、连锁经营、防伪识别等方面也很有特色。随着河豚鱼养殖、繁殖、控毒技术的新突破,养殖的规模、种类也不断增加,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福建等地养殖已向产业化迈进,海水红鳍东方豚、淡水暗纹东方豚远销日本、韩国等。科研机构控毒与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大力推崇、消费群体的满腔热情,使养殖河豚之路越走越宽广。

4.4对养殖的低毒或无毒河豚鱼有条件开禁是方向。人的生命权与健康权始终是第一位的,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是卫生执法部门应尽的法定责任和义务。诚然,法律和法规应当是百姓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准确反映,如果现实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法律法规不能够跟上社会时代的生活,过于滞后,那么,作为基层的执法者在实际操作这部法律时就会遇上很大困难,其法律效能也会大大降低。就禁食河豚而言,硬堵不行,仅凭目前全国的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即使其他事都不干,想彻底管好如此庞大的‚隐性‛消费市场,也非易事。由于社会上河豚食用大行其道,每年大量的河豚鱼在沿海沿江城市被非法消费掉,这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法律明令禁止与市场极度宽容的矛盾,河豚美味以及实际巨大的市场与含毒禁食是摆在卫生部门面前的一个难解的‚结‛。在大力提倡卫生行政执法必须充分体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今天,卫生监督应当如何面对‚河豚现象‛?既要确保食用河豚的绝对安全,又要尽可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有条件开禁无疑是今后的方向。

4.5卫生监督监督适度有序是关键。作为卫生执法部门如何有条件开禁?把握好适度有序这把尺子是关键。

首先应整顿和规范河豚经营市场。任何未经批准的河豚鱼经营活动都是违法的,坚决打击经营非经权威部门检测合格的河豚鱼的行为是卫生部门常抓不懈的工作,加大执法力度,防止河豚鱼食物中毒,对消费者加大宣传的力度,告知如何正确识别有毒河豚的有关知识。其次是根据卫生部决定的河豚鱼试食试验范围,确定准食鱼种和鱼源基地。河豚鱼试食点基地必须建立自己的专职厨师队伍,实行一条龙服务。河豚专职厨师必须经严格的河豚知识的培训,通过对河豚的储存、暂养、宰杀、烹饪、废弃物处理的理论和安全操作的考试,经过一年以上时间的实习,并经有关部门联合考核合格后发放资格证书。还要联合农渔水产部门,敦促各养殖基地树立品牌意识,要求所经营的河豚必须有防伪标识,并制定出安全的销售规则。有条件的饭店必须经卫生部门的特别审查批准,领到特许证后方可加工销售河豚。

第三,执法部门应提高现场执法的科技含量,采用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10]对河豚鱼TTX(河豚毒素)含量实施现场快速测定,增加执法的可信度,做到让经营者和消费者心服口服。最后,让养殖河豚合法地走进市场,仅仅依靠卫生部门一家尚不能解决问题,首先现行的《食品卫生法》没有修改,从法律的角度看野生河豚和养殖河豚都在‚禁令‛之列,但一些通过了科技验收鉴定的低毒养殖河豚鱼品种,可从《科技成果推广法》得到法律救济,还可作为科技成果加以推广。河豚鱼解禁是方向,适度有序地利用好河豚资源符合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卫生监督‚两为‛方针。但是,为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凡是未经批准的河豚鱼经营活动,一律‚格杀勿论‛。

第四篇:监管

讲到监督,我们必然会联想到自律。(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在企业管理中,员工自律和企业监督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监督,再自律的人也会犯错,如果没有自律,再完善的监督机制也会有漏洞。它们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人都是有惰性的,又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如果监管不严,对企业、对个人都是有害的。20多年前,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英国老牌投资银行——巴林银行短期内因一个职员的原因破产倒闭,尼克里森由“天才交易员”锒铛入狱,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和清算业务分开,缺乏对尼克里森的有效监督。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对员工的监督过严,比方说执行监督的员工数量比真正干活的员工数量还多,这将大大降低企业的效率,而且过严的监督机制下会让员工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归属感降低。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建立监督机制,营造企业文化之类的手段都是服务于这个根本目的。

总之,我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员工自律和企业监督二者缺一不可,而合理合度的监管相对能够更高效、持久、高质量地满足企业根本利益。

第五篇:保健品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称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整合、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检验机构等技术资源的共享。第三条 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制定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导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条 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

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等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或者修订工作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所在地同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备案情况向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等部门通报。

第六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等部门应当主动收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必要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

务院商务等部门在对信息核实后,应当及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七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除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作出调整外,必要时,还应当依据医疗机构报告的有关疾病信息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八条 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食物中毒病人,或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人、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疾病信息。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汇总、分析有关疾病信息,并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疾病信息的报告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九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确定的技术机构承担。

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系统、持续地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并定期将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报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下达监测任务的部门。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可以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或者餐饮服务场所;采集样品,应当支付相应费用。

第十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收集、汇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并向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等部门通报。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一)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二)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以及评价监督管理措施的效果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三)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的;

(四)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五)需要判断某一食品是否安全的;

(六)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三条规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七)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二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等相关资料,向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通报。

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等相关资料,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要求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提供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结果等相关资料的,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供。

第十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等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实施计划。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和实施计划,应当公开征求意见。

第十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提倡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不同单位,共同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第十五条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的代表组成。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审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标准草案与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衔接情况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的工作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企业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报送备案的企业标准,向所在地同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通报。

第十七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等部门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应当根据评价结果适时组织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等部门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第三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后,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的有效期为4年。

第十九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并建立培训档案。

第二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患有食品安全法规定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疾病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第二十二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贮存管理、设备管理、不合格产品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第二十三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并实施采购控制、投料环节等生产关键过程控制、包装贮存运输控制以及检验控制等措施。

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不符合控制措施要求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第二十四条 食品生产企业除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进行进货查验记录和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外,还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五条 食品生产企业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进行食品出厂检验,应当按照有关检验规定保留样品。

第二十六条 食品经营企业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销售票据。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七条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记录食品安全法及本条例要求记录的事项。

第二十八条 餐饮服务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采购控制措施,确保所购食品、食品原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餐饮服务者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第二十九条 餐饮服务企业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按照要求洗净、消毒餐具、饮具,并将消毒后的餐具、饮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饮具。

第三十条 对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但是,召回的食品通过修改标签、标识、说明书等补救措施能够保证食品安全的,食品生产者可以在采取补救措施后继续销售。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食品生产经营者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第四章 食品检验

第三十一条 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申请复检的,应当提供相关资料。

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名录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名录中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第三十二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进行的抽样检验结论有异议而申请复检,复检结论表明食品合格的,复检费用由抽样检验的部门承担;复检结论表明食品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

第三十三条 食品检验机构接受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委托进行检验,发现送检样品有下列情形之

一、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立即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二)含有不明物质或者非食品原料;

(三)有其他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向所在地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第五章 食品进出口

第三十四条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口商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报检时应当提交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取得的许可证明文件。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进口产品作出准予许可决定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检验。

第三十五条 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进行注册的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其注册有效期为4年。在注册有效期间,发现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提供虚假材料,或者相关进口食品引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撤销注册,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六条 进口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和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添加剂的原产地和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食品添加剂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第三十七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对进口食品实施检验以及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对出口食品实施监督、抽检的办法,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制定。

第三十八条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建立信息收集网络,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收集、汇总、通报下列信息:

(一)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食品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不安全食品信息;

(二)境内行业协会、消费者反映的进口食品安全信息;

(三)国际组织、境外政府机构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风险预警信息,以及境外行业协会等组织、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

(四)其他食品安全信息。

接到通报的部门必要时应当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获知的涉及进出口食品安全的信息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通报。

第六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三十九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第四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调查食品安全事故,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查清事故性质和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

施。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情况,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

第四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包含食品抽样检验的内容。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进行抽样检验。购买样品所需费用和检验费等,由同级财政列支。

第四十四条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初步筛查;初步筛查结果表明食品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第三款的规定送检。初步筛查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

第四十五条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包括:

(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计划、部署;

(二)依照食品安全法实施的行政许可;

(三)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结果和食品检验结果;

(四)实施重点监督管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名录;

(五)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录;

(六)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情况;

(七)专项检查整治工作情况;

(八)其他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前款规定的信息涉及两个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由相关部门联合公布。

第四十六条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布信息,应当同时对有关食品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第四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投诉、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报告发现的不安全食品。

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公布本单位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投诉、举报电话;对接到的投诉、举报,应当完整记录并予以保存。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餐饮服务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食品生产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五条规定,从事批发业务的食品经营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餐

饮服务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九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第五十条 食品检验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撤销其检验资质。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通报等职责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十三条 违反食品安全法及本条例的规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给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四条 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商业信誉、食品声誉,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第五十六条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进行。

国境口岸餐饮服务的监督管理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食品安全法及本条例的规定实施。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下载河豚鱼监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豚鱼监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监管.中

    看守所监规 一、不准编造和传播政治谣言,反对党的政策,攻击党和政府。 二、不准策划和组织越狱、逃跑、冲监、装病绝食、自伤自残等活动,不准提出各种无理 要求。 三、不准交谈......

    监管理念

    一、“2134”安全监管工程为进一步理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关系,明确了两个主体的工作责任,采用十三项制度来约束和规范高危企业生产者、经营者、投资者和......

    信用监管(范文)

    平城工商所发挥信用监管优势有效提升监管效能今年,陵川县工商局平城工商所不断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机制,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采集为切入点,以强化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手......

    标准化监管

    市郊工商所开展标准化综合监管提升责任区监管效能( 时间:2008年05月09日 )市郊工商所以推进工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努 力创新监管思路,优化监管模式,规范监管方式,落实“五......

    乡镇财政监管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得到了不断的稳固和发展,乡镇队伍建设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逐渐被提到当前乡镇财政管理的两个主要课题来探讨,现就我们双河财政所的情......

    网络监管

    网络监管.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监督,对网络声音置若罔闻,甚至对网络举报人进行压制和打击。而与此相反,滥用监督权的......

    监管工作计划合集[范文大全]

    监管工作计划合集十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监管工作计划10......

    监管工作总结

    监管工作总结 监管工作总结1 按照新区相关工作要求,x街道现将xxxx年“三小”“群宴”监管及培训工作总结如下:一、“三小”监管及培训工作x街道目前“三小”有x家,组织培训x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