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其治理
关于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其治理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在缓解民众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以及教育过度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着重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积极推进创业教育。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过度
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不断创造出新的毕业生数量,2008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59万人、611万人和620万人,到2011年增加到660万人。巨大的毕业生人数,庞大的高学历毕业生就业人口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格局,同样也深深的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示出不明朗的前景,就业压力呈现出上升的走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就业结构”。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引起的种种问题,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缘故,大多数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个方面来解释。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造成的原因是高校短期之内的扩招;摩擦性失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是间接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就业中介、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指引而得到有效延缓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中心问题是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也是目前深层次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主要原因
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目前现有的工作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称之为结构性失业。当前存在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别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薪酬较高,工作环境良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光明的发展方向,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没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工作环境相比较差,离职辞职率高,薪酬待遇不好,在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因此,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奔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受关注程度较低,很少有大学生愿意涌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术能力低于主要劳动力市场,长期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会造成技能增长缓慢或者减退。当前大学生看重薪酬待遇的同时,也注重所工作的岗位是否能提升在社会中的地位,希望工作岗位能够满足心理自我实现的需求,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是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所追求的需求,因此有些大学生宁愿选择在家中待业,也不愿加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可见,造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1.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高等学校扩招之前由于高等教育的供给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像大学生这种高学历、高质量、高层次人才非常稀少,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并不十分突出。但伴随近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再加上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人才就业市场上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并成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难题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相对的落后迟延,如果高等教育改革无法较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那么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就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产生毕业生与市场脱节,就会导致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突显,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产生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总体看来,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类别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挤占”效应非常明显,专科生的工作岗位被本科生挤占,本科生的工作岗位又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挤占,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使得我国的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识别功能大大降低。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形势下,势必造成人才的过度浪费和高消费,同时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从社会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来看,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多,专科毕业生普遍缺乏竞争力。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8.1%。总体看来,我国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本科毕业生基本达到供需平衡,而专科毕业生却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境地。我国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中,无论本科岗位还是专科岗位域,本科毕业生都比专科生有明显竞争优势,这种高等教育层次性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2)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失衡。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其特点是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通常在15%以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逐步向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模式过渡,但是在这个普及过程中,职业教育并未得到相应的扩大,更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上。而大学生的就业和薪酬期望往往会受到这种不合理结构的误导,更多的大学生盲目认为所谓的“高层次”就意味着“高薪酬”,造成毕业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失衡。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共同承担着这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目前,一方面,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但是对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却过于单一,并未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来培养相应的人才,而一味培养了过剩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则发展缓慢,致使劳动力市场上的高级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合理的高等教育能级结构能促使高校合理定位,在人才培养上更加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校办学模式单一,盲目追求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致使大学生难以做到“术业有专攻”,整体竞争力普遍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
2.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致的结构性失业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诸多发展不平衡和分割问题会直接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些不平衡和分割包括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以及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之间的分割。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广泛的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更多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某些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扎堆现象,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某些热门的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等更是存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近乎苛刻的地步,面对人满为患的求职大军,众多毕业生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职瓶颈;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则是求贤若渴,人才匮乏的境地,一些小型企业和乡镇部门紧缩腰带为吸引人才提供的优厚待遇经常无人问津,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面对暂时失业也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就业。调查表明,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32.3%和32.3%。最能吸引毕业生就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中深圳则是吸收流动本科毕业生最多的城市。实际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原本就是城市高于乡镇,东部高于中西部,但是更多的大学生涌入发达地区就业就更加加剧了人才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不平衡和城乡的不平衡。而且这种现象造成众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状况会造成中西部等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
平衡,中西部地区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不能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做贡献,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导致这些地域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继续拉大。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企业及部门的人才供应日趋饱和,劳动力市场的雇主们对应聘者的学历和素质要求也在日益变高。某些原本专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本科生来完成,原本某些本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来完成,这种现象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和过度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起薪被大大降低,还出现个别零薪酬就业的现象。由于人才供给已经出现饱和,以及竞争性人才市场的存在,致使不少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刻意压低大学生工资水平,使劳动力市场人才价格严重失实。这种现象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热门部门和企业及高薪酬的单位对大学里的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以及人才的供过于求状况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模式和大学生对于专业选择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中心化也对人才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保障设施使大学生更愿意追求城市生活,无论是从收入状况还是从得到教育回报以及培养后代的角度来考虑,在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始终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3.教育过度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教育过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储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受教育人口就业不充分,或者学非所用,以及受教育人口要从事比自己学历层次低的工作等几个基本特征。在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教育过度的视角审视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结构性失衡尤为突出。
(1)学科专业结构失衡。在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被誉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堡垒”。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专业设置不仅重复,而且口径狭窄,从而直接导致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差,造成专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从就业市场看,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某些专业供大于求,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是工科93.3%,最低的是法学86.7%。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的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的79.1%。同时经贸和IT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而且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所处岗位的需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学科结构和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匹配。
(2)技能结构性失业。从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所学专业或是所拥有的相关技能与职业相匹配的概率越来越小。实质上,这种情况就是毕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的表现。其主要在于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国外学者将可就业能力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个国家把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将可就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政府和高校对毕业生可就业能力培养的认识有待提高,高校学科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对行业职业概念模糊,尤其缺乏对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很多毕业生对求职缺乏信心,难免屡遭失败。
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治理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形形色色的,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方面,各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高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首先,政府应当引导高校明确立校之本,寻找自己的特色。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分析,高校专业设置的模式基础是高校自身的特色与禀赋,关键在于自身的定位及相互间的竞争。政府可以在这个方向对高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应当摒弃那种只看重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当更加认识到高等教育普及到大众的丰富内涵而非表面意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基础,再结合高校自身培育人才的模式与理念来对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校能够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人才市场就业供需失衡的根本措施。其次,政府应当强化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完善相关补偿体制以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就业,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人才市场的秩序,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平台,保证人才支援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再次,扩大高校对专业设置的自主权。2002年,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六所大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这是增强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关键举措。实际上,西方国家不少大学的专业设置权是下放给教授的,教授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设立某个专业。但是如果该专业或课程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或很少有学生选修,就会被淘汰。相比而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较小,限制了高校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如果政府能更多地将专业设置自主权下放给学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程度将会大大降低,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也会得到提高。
2.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具备更加多样化的结构、更加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更加先进开放的办学体制。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系应当具备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培养人才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不同条件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应当更加紧密地联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要做到这些需要社会各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密切配合,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充分的市场需求意识,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要对人才需求提出更为清晰地表达,各部门和企业要有更为合理有效的用人规划,职业资格标准认证要更加符合现实和规范且要具备更高的效能。例如在美国,职业分析得到社会相关行业组织及劳工部的密切关注,对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岗位描述、职业特征、雇员特征及任职经历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及阐述,并通过美国职业信息网对社会发布以规范人才市场并使之良性发展。我国的政府,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等也要高度重视职业认证这项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科学层次分明的职业认证体系,并通过市场需求向高校传递人才需求的信号,使之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
当前,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专业不对口和缺乏相关技能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大学生自身过高的职业期望与社会总体的人才饱和现实不相符也是另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大学生要及时转变观念,消除那种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错误观念,树立“锻炼为先,成长为重”的想法,丰富自己的内涵,做到更加了解社会,强化本领。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同时还创造一定数量岗位,带动就业。因此,鼓励创业,对创业进行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已是世界各国治理失业的共识。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加强创业教育,制定一系列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当务之急。首先要重点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假期兼职,为就业做好技能和经验储备。
第二篇:我国结构性失业原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结构性失业原因与对策研究
一、结构性失业的表现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开始了对结构性失业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汉森(Hansen ,1947)在《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概念。他认为 ,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经济中 ,季节性的、过渡性的和技术上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把因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一部分人处于劳动力市场中待业的现象称之为失业 ,那就只能叫做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要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技能之间出现的不匹配。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失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 ,这种变动要求市场通过洗牌重新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臵 ,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在配臵过程中 ,大量素质较低、技能老化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无法进入新的产业部门而失业。同时 ,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 ,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 ,从而造成了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最主要的特征是 :(1)求职者的劳动技能、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等与劳动力需求方的要求不相符;(2)求职者对薪酬、福利待遇、职业、工作环境和地点等的要求与劳动力需求方提供的条件不相符。
究其实质 ,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后 ,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一致 ,即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不相匹配。
与发达国家一样 ,我国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造成的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问题长期存在。具体表现在:(1)劳动力人口技能素质偏低 ,参与市场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全国约 217亿城镇就业人口中 ,有技能的仅占 3219%。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较少的低技能、无技能人员 ,特别是从农村向城市大量转移的劳动力 ,寻找工作较为困难。(2)现有劳动力素质结构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第一产业、传统产业逐渐衰退 ,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而新兴产业层出不穷 ,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但现有的劳动力素质结构包括工种、技能、技术、知识、经验等在短期内都无法快速调整 ,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计划经济时期 ,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问题突出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部分行业过度竞争、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等影响依然存在。现阶段 ,在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 ,从传统产业中分流出来的劳动力 ,特别是 40岁以上的原国有企业员工 ,由于知识技能和就业观念老化 ,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成为结构性失业的主体。(3)教育体制落后、教育结构不合理使 ‚学非所用‛矛盾突出。目前我国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劳动者的素质不能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同步提高。高等教育专业设臵不合理 ,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陈旧或单一 ,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如一些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 ,形成人才数量、学历结构、专业设臵三个方面的供需差异 ,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压力和窘况。(4)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客观上要求劳动者的知识结构、知识、能力同步调整。但目前大量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难以及时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的变化,一些大城市既存在为数众多的失业人口,也出现中高级技术工人极其短缺的状况。(5)市场体制不完善,尚未建立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能够自由流动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顺畅地流动 ,导致出现严重的失业与岗位空缺同时并存的结构性悖论。(6)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就业期望值过高。一部分员工下岗后 ,竞争意识淡薄 ,即使无工作可做也不愿去非公有经济单位就业;部分下岗职工自身技能单一,接受再培训的能力有限,但又拒绝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的脏累工作,处于失业状态;一些应届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超高于所能得到的就业岗位,宁可失业也不愿意降低‚身份‛,造成许多大城市就业供给远大于需求,而大部分偏远的、经济落后地区和若干小城镇,高学历人才却异常紧缺。
二、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一)结构性失业的一般性原因
1、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就业比例失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约为15 %、50 %和34 % ,呈现出第一产业相对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相对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有关部门最近对我国10所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发现,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占总需求的80 %以上,天津、西安、成都、西宁等城市也在50 %以上,同时也显示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农业的数倍。而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劳动人口的一半,第三产业为2715 % ,工业仅占2215 %。这种就业比例显然与经济结构的状况相去甚远,由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多集中于城镇,劳动人员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结构性失业状况突出。
2、科技进步加速知识老化。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调查显示,1970年代,知识以20年增长一倍的速度积累,而到1990年代则为10年,现如今已不足5年。知识呈几何几率增长,知识半衰期又日益缩短,职业教育只有5年,职业培训更缩短至315年,至于如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则仅有1年。可见,越是有就业岗位需求的专门知识,其折旧率越高。愈来愈快的知识折旧,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面临愈来愈严峻的挑战。
3、现代企业人员结构变化使低技能工人数量减少。现代企业中对作为工程师与熟练工人之间桥梁的技术员的需求大量增加。据国外有关资料表明,普通工厂中工程师的数量占4 % ,技术人员占14 % ,熟练工人占68 % ,非熟练工人占14 % ,而现代企业中工程师的比例仍为4 % ,熟练工人减至38 % ,非熟练工人为0 ,技术人员则扩大到58 % ,达到普通工厂同类人员的4倍。这一发展趋势使技工和非熟练工人濒临失业的境地。
(二)结构性失业的具体原因
1、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较低,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总劳动力的85 %;从技能培训情况看,广东85 %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由此不难解释,相当部分急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成为结构性失业的主体。44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的整体劳动力素质较低 ,高达 82 %的人口仅有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此外 ,城乡劳动力人口素质整体差异过大 ,特别是待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与用工企业的要求不相符。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当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 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7133年 ,农村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 8146 %,比城市整整低了 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尚不足 1%,比城市低 13个百分点。
目前 ,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基本上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 ,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普及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以广东为例 ,从文化程度看 ,该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
2、缺乏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 ,不能适应迅速更新的市场要求。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人口普遍重视学历教育 ,轻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2)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未能顺应新形势及时调整就业预期。虽然近10年高校连年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但不少高校毕业生未能顺应这种大众化的趋势 ,在就业选择中宁愿等待 ,也要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3)职业教育呈学历化发展的趋势。多年来 ,有关部门一直强调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学院在我国也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不少职业技术院校并未真正按照对学生重点进行职业技术培养的要求来办学 ,在课程安排和专业设臵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化 ,结果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的要求难以适应。
3、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 ,就业渠道不畅。近年来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保证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通畅 ,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建立了众多的职业中介机构。但是 ,在现有的信息传递渠道下 ,还是难以做到迅速、全面、准确地将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给供求双方。一方面 ,广大农村劳动力对用工信息的获取相当程度上仍主要是通过老乡、亲戚和朋友;另一方面 ,绝大多数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的判断还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使得不少人虽然有求学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愿望 ,却不知该学什么。
三、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建议
国际社会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对策一般有两种 :一是调整收入政策;二是调整人力政策 ,重点在后者。进入 21世纪 ,发达国家针对结构性失业问题采取的人力政策已经由‚消极‛转向‚积极‛ ,即从以保障失业者的生活为目标转向以充分就业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目标。具体措施主要有教育与培训、人力资源计划、促进劳动力合理迁移、就业市场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反歧视政策等。
我国的结构性失业既有与其他国家相似的原因 ,如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又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特殊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政策限制因素 ,如在现有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下 ,劳动力市场分割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此 ,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缓解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彻底解决 ,既需要进行相关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也需要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层面的教育体制改革、户籍改革、福利制度调整以及社会文化层面的就业观念转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是依靠劳动者素质、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随着新兴产业、新型传统产业的发展 ,社会对技术工人 ,尤其是掌握多门技术 ,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复杂操作能力的高级技工需求呈长期稳定甚至快速增长的态势。如‚十一五‛期间,广东劳动力市场中级工缺口约180万人,而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则超过200万人,与‚十五‛期间的用人需求形成巨大反差。(1)提高在岗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实施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企业在实施职工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鼓励高校、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设适合企业需求的实用课程,广泛开展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2)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以土地流转农民、转产渔民、下山或开发移民中的中青年农民为重点,开展转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通过培训能够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3)积极开展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程。采用多种形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
(二)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培训,重点推行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
对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农民工、失业人员等不同群体,应结合不同需求,选择不同内容,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流转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在岗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不同形式的培训。(1)针对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重点组织开展在岗科技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其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2)针对失业人员,重点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其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尽快实现再就业。在失业人员的培训中,应突出职业指导,帮助他们科学地分析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就业意识;为他们提供职业需求信息和介绍求职方法,指导他们科学合理地制定个人再就业计划和措施;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开展适应性职业技能培训,使失业人员较快地提高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进行创业培训,使准备自谋职业特别是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失业人员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开业或创办企业必备的知识、程序和经营管理方法,指导他们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提高创业成功率。(3)《劳动法》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城镇劳动人口,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实行城镇劳动人口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 ,‚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因此 ,针对准备就业的青年城镇劳动人口 ,应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 ,使其在就业前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具备适应工作的能力 ,成为随时可上岗的劳动后备军。(4)针对农民工特别是土地流转亚失地群体 ,应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 ,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 ,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 ,同时注意培训的通用性与适用性 ,特别是注意同用工企业合作 ,提升培训后的就业率 ,增强职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
(三)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高校在连年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必须注意搞好市场调研,科学预测未来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合理安排招生的专业结构 ,力求做到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设臵、人才供给与经济产业发展的结构和层次以及需求相匹配。(2)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高校毕业生制定恰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确定合理的就业预期。(3)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 ,强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4)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指导工作。在大学生的创业培训中 ,首先着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 ,可以在毕业班中开设创业教育的相关选修课程 ,诸如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案例分析等 ,丰富其创业知识 ,拓展其社会眼界 ,为毕业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 ,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在读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或兼职或假期打工 ,增加与社会和今后的职业接触面。(5)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资料显示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 8018%,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 1912%,大多数来自农村的毕业生 ,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或基层单位就业。因此 ,大学毕业生应有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 ,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决心与态度。要鼓励大学生勇于创业 ,大胆创业。创业的同时创造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 ,从而带动就业。
(四)进一步完善地区劳务合作机制 ,疏通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渠道
(1)进一步完善跨省和省内跨地区的劳务合作机制 ,同时 ,在劳动力需求较多地区与需要转移的劳动力较丰富的地区之间建立起全方位的合作 ,在职业中介机构与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建立起全面的合作关系。(2)通过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来增强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对此 ,国家应当建立起职业信息、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就业办公室等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安臵指导等系列化服务。增加资金投入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性统一信息网络建设 ,包括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为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权威、完善的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 ,降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的成本。在完善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上 ,政府应该投入必要的资金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全国性信息网络。就业服务机构在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培训、法律服务、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服务工作上 ,跟上市场机制转换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有效地收集并分析、整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 ,指导和引导劳动力的流动 ,为国家的劳动政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五)规范各级劳动力市场 ,加强对劳动力需求变动的预期研究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对劳动力需求变动的预期研究都有重要意义。(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台 ,建立了权威的官方网站 ,为就业群体提供就业信息。如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和‚中国企业人才网‛ ,有利于实现就业信息的及时与对称。但是 ,由于受到劳动者自身条件的限制 ,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3)进一步克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统一 ,促进劳动力跨产业、跨地域的流动 ,适当放宽对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政策 ,实施一定程度的倾斜 ,尽快解决我国当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各国政府无不认真对待。而因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 ,进而导致全球性经济下行而出现的大面积失业狂潮 ,较战后任何时候都来得更猛。正是这种原因 ,加之国内某些政策制定上的偏颇失误和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上的相对失衡 ,使得我国政府当前必须面对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比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任何时候几乎都更加严峻。
在危机和考验面前 ,信心和方法都十分重要。只要始终充满信心 ,政策选择运用得当 ,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扶持民生、确保就业的目标必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 [1]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 1经济学 [M]1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1 [2]汉森• A•H1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 [M]1上海 :上海人民出
[5]程连升 1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1950-2000)[M]1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1 [6]顾建平1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 [M]1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 [7]周其仁 1体制转型、结构变化和城市就业 [J ]1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1997 ,(3)1 [8]张允建 1转型国家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及其启示 [J ]1科学前沿 ,2007 ,(5)1 [9]孙 强 1中国失业治理机制模型的构建 [J ]1统计与决策 ,2008 ,(23)1 孙 强 : 我国结构性失业原因与对策研究及时[4 ]乔 榛[3]张烈军学报,19971 版社 ,19591 工资制度 ,使工资水平能够反映劳动力的供求状况。(2)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中介组织 ,提高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信息的流动与利用 ,其中关键是建立信息快速、准确、1中国失业引论 [M]1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的中介组织。近几年来 ,政府有关部门依托网络信息化平社 ,20031 1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 ]1武汉教育学院
第三篇:我高校毕业生失业的趋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我高校毕业生失业的趋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规模从2001年的115万增加到2011年的660万。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首当其冲是毕业生的就业和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从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对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加以重视和治理。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从供给看,“十一五”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规模为2708万人,年均毕业生供给542万,毕业生规模年均增长11%,增长速度与“十五”时期相比明显回落,尤其是“十一五”后两年增长速度下降更快,2010年毕业生规模只比2009年增长3.1%。从需求看,“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年均需求为477万,年均供求缺口为65万,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平均为12%。从不同学科门类看,法学和哲学等学科失业率相对较高、工学和理学等相对较低、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处于平均水平,失业率最高的法学(19.5%)高出工学(9.2%)10.3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毕业生失业率(10.8%)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失业率(17.8%)相对较高。从学历层次看,硕士及以上层次失业率相对较低、本科层次居中、专科层次失业率相对较高。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相对较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据此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规模在3983万左右,年均毕业生规模为758万,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将超过850万人,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年均增加232万人。从需求看,“十二五”时期,高校毕业生年均需求为658万,年均供求缺口为100万,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平均为13.2%,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不仅年均供求缺口绝对值有所增加,失业率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也上升了1.2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我国平均高校毕业生供给在988万左右,年均高校毕业生需求在856万左右,年均供求缺口为132万,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平均为13.4%。与“十二五”相比,供求缺口年均绝对值增加31万,失业率也略上升0.2个百分点。结构方面,由于产业升级、结构性调整以及有效供给不足,未来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会更显突出。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矛盾持续存在,就业结构矛盾问题依旧会延续“十一五”以来的特点,并可能会更加突出。
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原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扩招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等多重背景下产生的。既有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结构不一致所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也存在城镇化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比重相对偏低、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过于务实等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关键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高校毕业生失业的产生,对毕业生个体影响而言,直接意味着其没有正常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自给能力,更意味着其个人或家庭所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没有产生任何收益,而且还由于人力资本的自然损耗将降低其未来的收益。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看,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其失业意味着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直接影响国民财富的创造并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从教育发展方面看,根据我们的调研,在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来自县城及农村的占到48.1%,任其下去会导致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减慢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步伐。从社会影响看,失业毕业生群体已逐步到达结婚成家的年龄,失业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家庭和谐,更主要的是失业毕业生群体大部分选择生活或留在城市里,有强烈的城市生活要求,是城市失业队伍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群体,如果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一些不良诱因的刺激下,就会做出危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甚至会诱发多层面的社会危机。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治理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对策建议
治理高校毕业生失业需要继续把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既要努力扩大就业需求,还要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更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一)努力扩大就业需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扩大就业需求既包括需求数量的增加,又包括需求结构的调整,但关键在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容量。
1.落实就业优先,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要在适应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产业振兴规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发展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容量。在产业结构上,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在进行产业选择时,应向人力资源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型的第三产业倾斜,提升整体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更大限度地吸纳毕业生就业。在企业结构上,注重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注重从资金、信贷、税收、经营场地和设施等方面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将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鼓励企业积极吸纳毕业生就业。在区域结构上,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或东部地区内部之间)产业转移政策的扶持力度。吸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培育就业增长点,为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创造“事业”条件。在机构形式上,注重发挥非营利社会组织促进就业的作用。加大各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吸纳毕业生就业,提高社会组织就业人员的身份认同,为社会组织吸纳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2.加强培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要通过资质认定,形成就业培训网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培训科目,组织实施针对性强、具有实效的就业培训。在对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估达标后,由政府给予培训机构以培训经费补贴,以切实提高就业培训的效果。全面加强职业发展指导和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校要将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早期介入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发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推广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对创业者在创业方法、创业项目、创业知识等方面给予全面培训,以降低毕业生的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以及办理落户等方面的政策,调动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3.建立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机制,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
在注重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也要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以及民族、贫困、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要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才配置宏观调控的统一协调。理顺中央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之间人才配置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统一协调机制。加强部际协调机制建设。建立部际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各部门鼓励毕业生就业项目(措施)之间的政策衔接,增强人才配置宏观调控效果的整体效应。要注重运用各种调控工具来完善人才配置。综合运用收入分配、产业、税收、政治待遇等政策,并在激励的具体化、补偿水平以及毕业生未来发展上切实给予更多的经济政治考虑。长沙新
华电脑学院
(二)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置于高校的中心位置
改善毕业生供给需要从数量、结构、质量共同出发,使毕业生供给与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相匹配。
1.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并适度“前移”
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一定时期在师资、资金、设备、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并重点建设一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鼓励部分位于大中城市且重在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往市县“前移”或举办分校,鼓励有条件的市县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为当地培养急需的、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2.高校应主动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根据我们调研,35.3%的失业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表示不满意,37.6%的失业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为此,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建立专业信息预警机制,不断跟踪和调整所设专业并按照市场变化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形成办学特色,增加有效供给。高校要单独设置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将就业指导中心在大学内置于中心地位,保证经费,配备专职专业教师,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职责及任职资格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对就业指导业绩实施考核。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3.大学生自身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或假期打工,与社会职业多接触,为今后就业做准备。在职业搜寻过程中,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自我定位,适时调整自我期望值和就业标准,理性确定保留工资,转变就业观念。
(三)完善政策,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1.消除人力资源市场分割,促进公平就业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各级政府保护本地生源就业的政策,放弃就业歧视政策,把户口制度还原成“登记管理”意义上的户口,支持毕业生在区域间和城乡间自由流动,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来调节毕业生的流动。改革档案管理制度,增强毕业生的流动性。尝试建
立全国性大学生档案管理中心,下设档案信息数据库中心,所有毕业生的档案资料都输入进去。全国每个单位都与档案管理中心联网,每个人发展的每一步都能及时的在档案中得到体现。用人单位可凭有关代码,按预定的程序申请去查阅毕业生的档案,而不再使档案“跟人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快建立适合农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险形式,为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创造条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性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切实消除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这方面,尤其应当强化对机关事业、垄断行业等单位招聘行为的规范,同时加强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用人方面的行为监察,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2.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平台,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
据我们调研,80.4%的失业毕业生对国家就业促进政策并不太了解,半数以上认为目前网络招聘信息虚假和信息过时问题严重,为此,要加快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国家及地方就业促进政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等全部进入该系统并全国联网,以实现就业岗位供需的无缝对接。依托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以实名制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追踪制度,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动态,研究毕业后的就业特点及就业质量,为国家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依据。加强信息监督管理,规范互联网求职就业行为,严厉打击和杜绝虚假信息,避免信息重复并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3.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建立适合国情的毕业生失业保障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就业登记办法,合理界定毕业生就业内涵,并与现行劳动统计并轨。在进行毕业生就业统计时将升学、出国、出境留学的人数从就业中去除,只统计就业和失业,逐步取消毕业生待业统计,适时启动毕业生调查失业率的发布。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统计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实名制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建立就业登记与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费缴纳联动机制和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核查举报制度,确保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数据的真实性。细化指标,建立多维度的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多维度统计指标体系来实现对毕业生就业的描述和评估,并做好高校毕业生毕业前后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
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失业社会救助模式,降低失业大学生的生存成本和失业风险。尤其是要使家庭经济贫困、来自农村地区的失业毕业生,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基本生活补助和就业
服务。取消现行高校毕业生失业救助的户籍、生源地等限制条件,只要失业毕业生到当地民政部门所在地进行合法真实登记就可以领取失业补助金。加快建立健全毕业生失业保障信息系统,失业保障信息统计指标应进一步系统化,增设反映毕业生失业的客观评估和调整改善等方面的指标,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指标体系和信息管理方法,尽快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失业统计调查办法与监测体系。在促进宏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各项操作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强化毕业生失业保障监管的制度建设,增强毕业生失业保障监管的透明和公开程度,加强各种相关信息的披露和宣传,增加公众尤其是保障对象的知情权,严格规范毕业生失业保障基金使用和管理,对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第四篇:由“用工荒”反思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由“用工荒”反思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摘要】中国高校自从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年毕业数从1998到2009年翻了6倍。因扩招过快所带来的就业难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部门和媒体把产生问题的根源指向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到位,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等方面。本文认为,这些并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出现反映出的是劳动力的结构不合理。要解决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应该从高校招生规模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性和学校现有的招生和就业体制着手。
【关键词】学生;结构性失业
2010年春节过后,“用工荒”成了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热点,曾经一度被标识为文化水平低、就业困难的农民工突然成了市场的香饽饽。而与“用工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就业难。据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观察,现在农民工与大学生工资差别越来越小,很多农民工职位的月工资都在1500元以上,一些技术工人的月工资甚至能拿到2000元以上,且处于增长态势。而目前很多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位,待遇通常在1500元至2000元之间,甚至出现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状态。“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出现说明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难并非绝对的岗位缺乏,而是结构性失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结构性失业呢?
一、产业结构和大学生本身不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一)调整产业结构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对于“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说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不一致的状况。对此,相关部门和媒体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手。固然,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从粗放式逐渐转向集约式。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受经济规律的驱动,它绝不会因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而主动增加高新科技产业。因此,缓解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不能从经济产业结构着手,让经济适应教育就业要求,而只能从教育调整和改革想办法,使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否则,就违背了规律,颠倒了主次。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是导致其结构性失业的关键因素
有论者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事实上,大学生经验、观念、学习等能力的强弱从总体上,并不影响其整体的就业难易。当大学生在扩招前供小于求的情况下,无论就业个体就业能力的强弱或质量的高低都会因“稀缺商品”而被抢购。纵然高校毕业生的个人就业能力很强,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会竞争失败。所以就业能力的强弱影响的只是个人就业层次,不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直接原因
(一)高校规模超越了经济承受和发展要求的速度
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招生的反馈,招生规模和经济保持相同速度发展,可以达到供需的相对均衡。
从宏观层面来说,经济基础对教育发展起着物资保障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经济是教育要服务的对象,教育的发展水平总体上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指标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参考。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短短的5年内由9.1%增长到15%,比1999年我国《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所确定的“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目标提前了8年之多。而从国际上看美、欧、日、韩以及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实现这一过程普遍经历了10-30年[1]。至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4.2%,十年时间规模翻了一番还要多,这个速度明显超越了我国实际的经济供应能力和发展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在1999-2009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而高等教育毕业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0%左右,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的增速。教育上的冒进积累了就业问题,大量毕业生无业可就从而直接导致了近几年的结构性失业难题。当然,我国当前的基本教育政策是教育优先发展,可以有一定比例的超前,以引领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我们绝不能以此为借口做出违反经济与教育发展规律的事情,这样不但不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会产生大众对高校的信任危机,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国际的对比分析为我们提供前车之鉴
高等教育扩招对于我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从纵向来看,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但从横向来看,国外的做法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阶段看,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对我们有启发之处。上世纪50-60年代,印度为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以13%-14%的速度进行扩招[2],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教育质量的迅速下降,据统计在4个工程专业中只有一个具备就业能力。到20世纪80年代,其增速大致维持在4%-5%左右,而在最近几年则维持在6.1%左右[3]。印度在2001年的就业率为83%,个人收益为18.2%,社会收益为10.3%。中国在2007年就业率为70.9%,个人与社会收益率为6.0%,而实际社会收益可能还要小些[4]。
新加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加坡严格控制高校招生规模比例,其录取率一般在20%左右,并且不鼓励大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免引起恶性竞争、学历泛滥,维护高等教育的权威和质量。
虽然美国的招生相对规模大于我国,但在总体上,美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大,美国有相当大规模的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虽然人数较多但总体上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况。
从目前现实情况和国际经验来看,大规模扩招不仅超出高校的软件和硬件所承受的能力,也超出了经济的承受和需求能力,并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三、政策性过强与市场化不足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间接原因
从理论上讲,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大学生供给大于需求时,大学生供给量在市场的调节之下会自动减少。然而由于强有力招生政策的引导和教育本身的滞后性,招生数量依然呈骤增态势,这展现了我国市场化不足和政策指导性过强的现实。
根据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接受高等教育是一项投资行为,教育成本成为其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在随后的工作中,个人将获得丰厚的个人和社会回报。当收益大于投资之和时,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就会愿意为此进行不断投资。但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买方市场逐渐掌握话语权,并不断降低大学生雇佣价格。当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雇佣价格低于应有价值时,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就是一项失败的投资。当一部分举债投资高等教育的农村家庭和不富裕的普通家庭因教致贫,而那些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同龄人在同一时间已经工作3-7年,逐渐过上富裕生活时,一些家庭就会减少投资高等教育的热情,甚至撤离高等教育市场。然而,中国的现实是在国家扩招政策的惯性指引下,高校为了自身发展给予积极回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继续大规模扩招。而广大民众由于市场意识的不足和观念转变较慢,在长期形成的接受高等教育可以产生高额个人及社会经济、精神回报的思维惯性之下,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热情不会很快减退。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使市场的滞后性越加明显,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更加严重。
四、体制滞后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
本源性问题应该从教育本身而非外部因素入手。如果说上世纪末的大规模扩招冲动是源于国家在1997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下为扩大内需所做的部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接下来的10年平均20%的扩招增速则显示了政策不受约束的体制原因。同时,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连续2年以5%的速度增长之后,为缓解就业压力又增加到12.7%,显示了招生的非规范性。在当前我国高校招生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情况下,政府在招生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而就业市场却相对市场化。政府和高校有招生的义务却没有安置就业的责任。这种体制的缺陷使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存在招生规模扩张的冲动,但另一方面,却没有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相应压力。
总之,当国家取消高校毕业生包分配政策后,就把毕业生推向了市场,在这个市场当中,教育部门成为人才培养和供给的卖方,企业以及其他用工部门则成为人才消费需求的买方,供需双方以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进行自由交易。作为人才供给的高校应该根据人才消费的主体――公司企业――的需求来决定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数量并确保质量,否则就会遭到市场的无情惩罚。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说明了人才市场的供需失衡,这种失衡如不能得到合理控制,必将会引发更深刻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中国现有体制不可能完全转变的情况下,需要认清问题关键所在、转变观念、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现有状况及结构构成,根据市场的需求、遵循经济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控制好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速度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米红.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03(6).[2]阎月桥,施晓.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印度高等教育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比较教育研究,2009(2).[3]Gnanam, A.Accredi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2007: Accreditation for Quality Assurance :What is at Stake?.GUNI.2007.239~241.[4]UNDP,http://hdrstats.省略/en/countries/country_fact_sheets/cty_fs_IND.html;UNESCO,http://www.uis.省略/ev.php?URL_ID=5263&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2008-04-04.作者简介:刘峥(1983―),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管理方面研究。
第五篇: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补助金申领所需材料
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补助金申领所需材料
1、身份证原件及2张复印件;
2、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3、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4、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2张复印件;
5、档案或档案保管证明;
6、困难家庭证明材料(见背面);
7、本人农行存折或农行卡;
8、一寸近期彩色照片3张。
办理时间:每年1-6月份每月1-10日办理,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困难家庭类型及所需材料
(一)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须提供《低保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父母双方失业的。系指生源地为城镇家庭,其父母处于失业状态的登记失业人员。须提供父母双方《就业失业登记证》等原件及复印件;
(三)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家庭的。须提供相关证件;
(四)单亲家庭无稳定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须提供户口本
及相关证明丧偶的须提供死亡证明;离婚的须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和须出具村或居委会及乡镇民政所的相关证明,必须有两人以上调查人签字;
(五)遭遇自然灾害导致家庭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须出具村或居委会及乡镇民政所的相关证明,必须有两人以上调查人签字。
(六)家有重症病人,或家庭主要收入创造者丧失劳动能力,造成家庭困难的。家有重症病人的,须出具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证明、病案治疗等;丧失劳动能力的,须出具鉴定证明等和须出具村或居委会及乡镇民政所的相关证明,必须有两人以上调查人签字;
(七)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系指民政部门认定为低收入的城、乡家庭,须提供其低收入家庭证明和须出具村或居委会及乡镇民政所的相关证明,必须有两人以上调查人签字。
属于
(一)、(二)、(三)类型的,有县民政部门直接认定为困难家庭;属于
(四)、(五)、(六)、(七)类型的,由乡镇(街道)受理申请,经村(居委会)调查核实后,报县民政部门认定。
注:认定表中必须有调查人、经办人、负责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