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4:5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第一篇: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扩招以后形势的判断各不相同,但是要从基本面上来看,改革开放前20年,高等教育发展是相对比较平缓稳步的,从1999年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是非常显著的,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现在已经增加到了2979万人。2005年前后,我国超过了美国,在整个总规模上居于世界第一。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4.2%,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这个期间,我国初步形成了若干所能够有条件向世界一流冲击的高水平大学,一批重点学科,培育了一大批前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原来不到百万现在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高校扩招以来这样一个形势,需要一个客观的估计,正是因为扩招,才使得数以千万计的适龄青年能够由此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从而改变一生,才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能够在人才资源方面显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扩招以后毕业生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当中的业务骨干,比如“嫦娥一号”工程有上万名科技人员在30岁以下,如果没有扩招就不可能有这么充足的人才供给能力。其实当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时候别的国家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很多欧美国家从原来的大众化阶段进入到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我国扩招以后在世界毛入学率方面的排位也就是上升10位左右,原来就是七十、八十位,现在也就是七十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同世界水平的差距。相应地,如果我们不扩招,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会受到不小影响。如何看待高等教育2020年事业发展目标

从全局上来看,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规划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

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规模增长看,我国从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后期增幅已有放缓,比如2009年比上年增加也就是2.48%,所以按照专家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只需要每年增加1.6%,平均每年增长50万人就可以达到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因为考虑到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紧迫现象,考虑到学龄青年受教育的迫切愿望。所以纲要了提出40%这样一个目标。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

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大家注意到,这回不仅是科研的资源要共享,而且我们将来产学研的教育资源也要深度的合作和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

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国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

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

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政策措施保障

在《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已经全面谋划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新的改革切入点和政策措施亮点,比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等,都需要在各类高等学校师生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自觉的行动。相比中小学而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重点也是高等学校,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等等。与此相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整个改革的牛鼻子,就是要理顺政府怎么办教育管教育,学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引导自主办学等关系,许多都是当前社会上关注和热议的问题,相

关的因素也很复杂,表现出“深水区”改革的典型特点。

同时,要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完成好各项发展任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必须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方面迈开新的步伐。《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经费方面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经费管理,明确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在高校实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也是比照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强化制度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让高等教育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运行。还有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学校既是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收益者,更是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势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规划纲要》准备在今后三年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和改革的项目内容也有不少。如果组织领导和措施配套能够很好到位,相信我国高等教育的事业定

为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再创新的辉煌。

第二篇: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已不是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导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其次,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区域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一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

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

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旨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鼓励高校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将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已不是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导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其次,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区域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高等教育

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一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

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旨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鼓励高校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将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四、如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政策措施保障

《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全面谋划了教育体制改革新思路新方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的新的改革切入点和政策措施亮点,比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都要在各类高等学校师生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相比中小学而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重点也是高等学校,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等等。与此相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是理顺政府怎么办教育管教育,学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引导自主办学等关系,许多都是当前社会上关注和热议的问题,相关的因素十分复杂,表现出“深水区”改革的典型特点。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要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完成好各项发展任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我们必须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方面迈开新的步伐。《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经费方面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经费管理,明确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

科学性,在高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也比照了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强化制度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让

高等教育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运行。还有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学校既是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受益者,更是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势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规划纲要》准备在今后三年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涉及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项目内容也有不少。如果组织领导和措施配套能够很好到位,相信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定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再创新的辉煌。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及高等学校的发展特色(2009-08-26 11:39:21转载 标签: 政治 留学 中国高等教育 海斯 杂谈 分类:平民看教育 大学是时代的产物。现代大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职能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形成,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技术正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对在各领域工作的人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必将影响到大学的存在和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99年大学开始扩大招生后,至2003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38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9%;研究生招生约26,9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4%。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1900万人,其毛入学率达到17%,①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472所,其中本科院校630所,高等职业和专科院校842所,成人高校610所。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270多所;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230多所;能够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100多所。在近年中国实施的高等教育工程项目中,有95所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有35所大学进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985工程”。在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中,有56所经批准设有研究生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巨大的人口压力,国民的整体素质不高,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等,如何确定21世纪中国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如何在发展中形成大学的特色就成为摆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面前的一个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在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

质的创新性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将于社会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中,确保文化的多样性,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在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②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也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牛津大学校长Lucas说:“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为了探究真理,发现和认识真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③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④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人文教育与实践环节偏弱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必须根据人才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二)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之一。21世纪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应该既是高水平的教学中心,又是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中心。美国波士顿学院的 Altbach教授指出:“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一些大学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的世界级的研究或至少能够解释其它国家所做的研究。支持研究性大学的建立既不容易也不便宜,但却是必要的,因为研究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的中心。更进一步讲,只有大学才能够从事基础研究,因为这需要长期的责任和资源,这是工业所不能支持的。”⑤中国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教育与科研脱节,在很长时间

里,中国的科研活动主要集中于国立科研院所中。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学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以上的项目,50%左右的重点项目,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的项目也在30%以上。高等学校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已占全国论文总量的60%以上。

上述数字说明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中国科研方面,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一支生力军。大学,特别是一批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中国知识体系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 大学产生与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推动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从19世纪大学的科学研究来看,它们在发展科学知识中所做的贡献,直接的或主要的是在“纯学术”方面,充满着浓郁的理性主义色彩。正是因为过分追求纯学术研究,使他们成了自我封闭的象牙塔,限制了大学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威斯康辛大学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明朗化了。1904年,范,海斯就任大学校长后,他把大学的社会服务向前推进了一步。范,海斯明确提出:“教学,科研,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20世纪明确之后,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在不断的增强。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的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报告《21世纪的高等教育:挑战与任务》中说:“知识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创新,而技术的创新又能够调整就业结构,并在某些原有的领域或新领域增加和创造需求。与此同时,减少或取消某些领域和某些传统职业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型教育阶段转变,社会要求大学培养各方面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为此,大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在这方面,大学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充分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现代高技术手段,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大学要紧紧抓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研究,为国家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成果;考虑到中国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大学应加强为地方服

务,特别是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和咨询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21世纪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要求高等学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必须强化知识和技术创新,主动培植高新技术,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中国的大学还应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

自身的利益。但这并意味着大学应去办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应通过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园发挥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学将进一步调整科研方向,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地球已变得越来越小,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广泛开展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就成了21世纪大学顺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中国的大学,应该自觉地面向世界,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密切关注并及时吸收国际先进的科技教育成果,大力加强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国际往来,实现各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东西方教育体系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认识和利用不同的教育系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传统,我们就有希望在新世纪找到提高全球大学教育水准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本国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这种广泛的国际合作将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实践证明,大学在推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证明了这种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作为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大学要认真研究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等重大国际问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今天的大学也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的眼光,而国际交流和合作对于扩大大学生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

(五)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目标定位的因素 综上所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又孕育着极好的发展机会。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

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都对大学的功能和使命,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信息化校园平台正在形成。借助于这样一个校园的平台,学习者将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培养独立主动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大学将大大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加

快知识传播的速度,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大学内部的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资源将实现高度的整合,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校园建设必将带来一场大学的革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的需求必将更加多样化,这就决定了我们决不能以一种模式办学,国家应在宏观层次上引导建立合理的分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类学校都有自己合适的定位,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

二、中国高等学校的定位与办学特色 在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之后,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即学校定位的角度研究一下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的定位应当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即高等学校定位的含义是指学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其劳务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人才培养方面,由于社会需求不同,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同;从承担的科学研究方面,其科学研究可以分成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技术;而承担的社会服务方面则包括传播知识,和企业,公共部门合作解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而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每所高校承担的任务,服务的类型和范围不同,其定位也就不同。

(一)高等学校定位分类的原则 90年代之后,中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行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学校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和特色。一所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等,都需要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具体的大学定位,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出发。但必须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的条件,确定学校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下面是中国教育界提出的主要分类原则。

1、按学科结构分类: 18世纪之前,高等教育机构基本上只有大学一种组织形式,高等学校就是大学;但是从19

世纪开始,欧洲高等教育机构从单一的大学组织形式大量分化出单科学院和应用型高等专科学校。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学的院系调整,也是按学科分类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所以至今中国仍沿袭这种结构体系,将高等学校分为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单科性专业学院与应用型专科学校等。

2、按行政隶属关系分类:在高等学校结构调整之前,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省属

高校和地方高校。部委属高校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分配;部委属高校虽然也是面向全国招生和分配,但主要是面向其对口的行业;地方高校一般是按其所在地区招生和分配。

3、按办学主体分类:根据办学经费来源和举办主体划分,包括国家主办的高校和公有民办的独立学院以及民办高校。目前中国的民办高校主要是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以本科和专科职业教育为主。

4、按人才培养目标分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将高等学校可分为精英型,精英—大众并存型,大众型三种类型,或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类型。

5、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认定的办学水平分类: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划分结果,旨在便于利用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发展。1954—1979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共确立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提出,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首先重点建设2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此外,建设7所国际知名,并在某些学科达到世界水平的大学。其次,是着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正是在上述原则基础上,我们参照了国际上的大学分类标准,对中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一下定位。

(二)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办学特色 在中国国内对大学的定位有各种分类原则,我们主要根据现在较为通行的大学层次划分,即相应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开发等方面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将中国1400所高等学校划分成四种类型。⑦

1、研究型大学 我们这里所讲的研究型大学是指设有研究生院的高

校和部分虽然没有设置研究生院但能够授予较多博士学位的高校,其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在1:2,5左右。这类大学数量大概有 90所左右,它相当于美国的研究I型大学,约占中国本科大学的14,29%。这样的大学,主要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

化与世界先进文明进行交流借鉴的桥梁。这类大学的目标要更多地体现在学术追求和学术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围绕国家的目标培养一批拔尖创新性人才和产出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最终实现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2、教学科研型大学 这类大学主要是指大部分能够授予博士但数量相对教少的高校和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大于1:3。其中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相当于美国的研究II型大学。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教学科研型大学正好处于中间层次,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从数量上看这类学校有410所左右,约占本科院校的65,10%,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其科学定位与良性发展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类院校以教学工作为重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其中部分院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这类院校往往发展历史较短,综合实力较弱,与研究型大学不具有可比性。从其发展的目标定位来看,其发展目标应是争创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特别是是通过艰苦的努力,首先将争创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作为发展目标。从学科设置来看,该类院校往往不是学科门类很齐全的综合类大学,即使有些院校的学科比较综合,但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其学科的综合程度有限,其优势和特色集中在某些学科领域。从人才培养的规格来看,正如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高等教育的任务,即“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知识创新与知识贡献,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⑧

3、教学型大学 主要是指没有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本科生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数量大概有100多所。其中许多是近几年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绝大部分布局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常常成为区域内唯一的大学,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

供智力保障与科技服务支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已经成为当地的教育和科研中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实力加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办学层次的提高不代表着办学水平的自然提升,由于这些新建院校的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历史积淀不多,知名度不高,生源及服务地区的辐射能力还很有限。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妥善定位,办出特色,尽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真正实现办学内涵的实质性提升,是摆在这类院校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上应考虑地方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重点培养各类合格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其基本定位应该是: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开放的,有特色的“教学型”高校。少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办学条件特别突出的学校应在此基础上逐步向高水平学校发展。所以,这类学校的办学须立足于本科教育为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本科意识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加强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解放思想,苦练内功,在教学改革上有新突破,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新提高,教学基本建设上有新发展,教学管理上有新面貌,着力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高职高专院校 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一般被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目前中国共有此类学校842所,在学校学生总数为876,4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的55%和在学校学生数的54,4%。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因为,它不仅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而且能够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国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社区学院,努力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逐步向一些有条件的地极城市延伸,改变了一些中心城市缺少高等学校的状况。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普遍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 的旺盛需求,一方面也是因为高职高专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其主

要特点在于:一是多样性,多功能办学,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二是地方性,能够满足社区需要,成为地方文化教育中心;三是灵活性,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方便人们就学需要;四是职业性,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培养应用性人才;五是市场性,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反映灵敏;六是大容量,能够普遍容纳大量适龄青年入学,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贡献最大,可以满足社会的旺盛需求。

三、21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与发展特色 在21世纪前半叶,中国高等教育要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现有的大学进行准确定位,并使一部分大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进

入世界先进行列,就必须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制定有利与促进中国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机制和发展战略。发挥各个高校的优势和特色,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1、大学办学特色与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这两者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也就是说,“一流大学”必须是在相同的某一比较范围内的所有大学(至少是同类型大学)中综合指标名列前茅的大学,而一些大学并不一定是综合指标名列前茅,却同样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日本的专门学校,都不能说是一流大学,但都办得很有特色。也就是说,凡是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大学,都具有一定办学特色,但不是所有具有一定办学特色的大学都是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大学。

2、大学办学特色与一流大学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即大学“一流”具有一元性特征,而大学“特色”具有多元性特征。一流大学是在特定比较范围内,在同一评价指标体系中呈现为具有一流办学理念,一流科研成果,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学校形象,一流办学设施,一流学生的大学;而办学特色却可以因校而异,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如以校风为例,北京大学提倡“兼容并包”,有“民主”,“自由”之风;清华大学提倡“厚得载物”,有“严谨”,“认真”之风;南开大学提倡“允公允能”,有“开拓”,“活泼”之风。这些大学可以说是各有特色,但确不能用某种评估指标来测定谁是“一流”,谁不是“一流”。所以“大学办学特色”与“创办一流大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大学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的关系。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不是呈正相关的关系,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哪一所是因为规模大,学生及教师多而著名的,而质量高才是这些大学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美国大学排名在前一二十名的一流大学多

是规模较小的私立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洲理工学院等。而一些学校规模很大,招收的学生很多,却不一定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如日本的日本大学,学生数量近10万之多,堪称日本最大的大学,但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什么明显的办学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北方的南开大学和南方的厦门大学,被公认为是中国私立大学的成功典范,享誉海内外。当时南开大学的学生数量一直保持在几百人,不以扩招学生求发展,教师规模也很小;厦门大学的规模也不大,但它却被称为“闽南最高学府”,他们的成功都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其办学质量与特色。

4、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大学办学特色的关系。大学的

学科齐全与否与大学是否有特色也不是直接正相关的关系。有些学校学科办得比较齐全,但是如果都办得平平庸庸,在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不但难称“一流”,也很难称其有特色。所以在中国,大学一味追求学校的大而全,无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相反,一些大学不追求学科齐全,却办得很有特色。在这方面典型的有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沃里克学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学科专业不一定齐全,但是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世界一流。

5、大学办学特色与大学的发展战略。如上所述,在中国的大学关注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的大学领导及学者,多数将大学办学特色作为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手段和工具。如有的学者明确认为:“特色是学校继续生存的前提,没有特色的学校常常处于“破产”的危险之中。”所有这些显然是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作为工具理性和生存战略对待的。在竞争中求生存,这是正常的和无可厚非的。但是大学的生存只是前提,不是目的。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不可急功近利,大学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是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的,他不是学校面临生存危机时的救命稻草。在21世纪时,中国的大学要形成的自己的办学特色,创办若干所一流大学,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大学办学特色和大学发展战略的关系。而正确定位,内涵发展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十二五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

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加注重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在制度建设上,要依法明确政府管理高等学校职责,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学校更好地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要的契合度。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已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即将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将同科技规划、人才规划一起,形成科技、人才、教育相互协调、共同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我们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明确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责任,努力解决好人才培养供需脱节问题。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成长的终身学习体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我们要继续强化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上的责任,鼓励社会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在继续加强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指导,加大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权责。

我们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步伐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我们欢迎境外知名大学及企业到中国合作设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机构或项目,争取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大批中外合作项目,欢迎更多的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各类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教育事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高水平大学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坚力量。今天,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齐聚论坛,共析高等教育宏观形势,共商合作发展大计,这将是一个相互启迪、多方受益的过程。

此时此刻,我想起公元14世纪明代诗人高启,他在南京登雨花台远眺长江留下一段名句,“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让我们凝聚共识,务实合作,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发展和人类文明更大进步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第四篇: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内涵

1.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包含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部分。其中,教育机构包括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实施机构。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指各级以及各类的教育行政机构以及内部的管理机构;而教育实施机构则主要包括各级别及各类别进行教育实施的学校。而教育规范则指建立起来并且整个教育机构得以正常运转的制度、措施及方案等。各类教育管理机构与各类别的规范结合因此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指的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的改革,也就是是即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机构职责权限制度的改革。如果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进一步延伸,其外延是指各级别各类别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各级别各类别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该改革则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了彻底改造旧高等教育体制的任务,实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主权及全国高等教育的统一领导。1958年,教育部着手进行高等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工作,提出根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由于在“大跃进”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在宏观上缺乏统筹规划和控制指导,高等教育出现了盲目性的发展,呈现出了教育“大跃进”。1961年国家调整了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格局。然而1966年到1976年,国家再次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下放给地方,致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为此,自1977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强调集权为主,逐步恢复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始动期

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

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可大致 1

划分为以下几个阶

1.启动阶段(1985--1991年)。

《决定》的出台是我国第一次突破了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仅仅局限在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划分的框架内,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置于改革的中心,高校办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突出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由此启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2.总结、调整、局部推进阶段(1992--1997年)。

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步骤,并就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财政拨款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将其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3.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1998年至今)。

党的“十五大”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加大力度、加快进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阶段。自1999年开始,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基础。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又站到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

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

(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办学渠道的拓宽、新教育资源的增加,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多种机制的高等教育办学试验。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突破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公办、民办高等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经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1993年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与建立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至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约1800亿元,其中,政府财政

拨款约占49%,其他来源约占51%,形成了多方位的资金筹措渠道,使高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有所改善。

(三)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实行的“3+X”模式,突出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彻底摆脱了“统一分配”的模式,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新格局。

四、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1.教育运行机制尚不成熟

现阶段,我国各类别的教育运行机制并未完全成熟。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我国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相关的师资队伍尚待建立,相关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健全,并且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因此,虽然高等职业教育连续几年进行扩招并达到了大众化的教育水平,却并没有为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好准备,因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2.教育经费筹措仍面临困境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水平与力度,但是财政的教育投入占全国GDP总值的比例一直很低。并且,随着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财政性投入却并未实现同步增长。从总体上说,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提高收费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却造成了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教育经费问题更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

3.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整个教育体制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未与整个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以高等院校为例,有些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而相关的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偏离实用性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近几年来,纵使很多高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是单纯地进行教育灌输知识却忽视了能力培养,这导致了很多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的出现。

五、十二五期间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我国教育发展已经经历了十一五发展的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表明,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三大主要任务。然而,鉴于我国目前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阶段,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势必要进一步加强。“十二五”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1.科学规划教育发展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该科学规划国家教育发展,遵循分类清晰、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的原则,从而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协调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逐步从农业大国向新型工作大国转变,并且逐步向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迈进。因此,对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而言,人才培养必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就是说,国家应该在力发展应用型、自主创新型人才,从而建立拥有自主技术与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2.建立教育的有效竞争机制

政府必须打破教育独家垄断格局,从而保证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竞争的教育供给机制。该做法的意义在于:1)强化教育与科研院所、企事业机构的联系;2)增加非政府部门与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比例;3)加强私立或民办学校的作用,从而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3.继续加强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

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是保证其发展的基础与手段。因此,我国还应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使教育事权与财政权相匹配,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为实现该目标,我国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而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我国应进一步协调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公共财政体制。也就是说,中英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并实现相对集中的公共财政机制,然而,教育的管理工作由地方负责。与此同时,针对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教育投入问题,国家必须建立经费转移的制度。

4.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模式

我国应该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的模式,可初步采取一年多次高考的制度以及学分制的学位管理机制。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该兼顾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

才,而在实践中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应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拥有两种培养潜质的人才都有机会被高等教育录取,而不能局限于参加高考的高中生。

5.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将将教育权、行政权与学术权力分离,从而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教育行政的职责主要应体现为:确立国家教育的资源布局,制定国家公共教育发展规划,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建立教育市场规范化管理体系。而对于教育行政机构与办学主体间的关系,不能够为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应为服务与被服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第五篇:浅谈我国农业的任务及发展全景

浅谈我县农业的任务及发展全景

姜胜林

一、新阶段的目标方向

在农业上,我们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农作物的过盛了。在人们看来,农民的收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农民靠着农作物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长期看来,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已经能满足自家的温饱问题了。而农民的收入也是处于比较底下的。农民的收入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农作物的收入,还有一种是货币的收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人们在收购的比例下降了,使得农民注重了货币的收入。农业发展对技术的要求也是非常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使用的作用也由此下降。农民在农业发展的制度下创新,因此可以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的地位,使得其一体化经营。在改革以来,农业制度的创新是在中国农业组织的基础上的。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家庭的承包制度成为了我国一直坚持的基本安排。这是我国改革以来对农业发展重要的制度因素。

随着市场的全力发展,很多小规模的经营受到了许多的挑战。但是在一个方面,在家庭承包方面难以有重大的突进。而另一方面,这样也不是非常合理的。随着年代的变化,创新才是王道。如果去开发新的农业制度,如何使得他一体化

经营。这些都是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价值的东西。而且农民也是可以享受到增值的成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对农业的影响

根据调查,不少农业技术人员都缺乏对农民的基本认识,缺乏对农民的动员、组织、培训和管理的基本训练,缺乏对工作的创造性热情。如果说农民的素质比较低,其直接原因之一是农村中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太低。农业与工业生产使不同的。农业主要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同时,农业生产是生态的再生过程。会因为环境问题而受到一定的影响。现有的生物生长发育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效果。他们的生命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副作用是忽略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个地区的气候问题。从而使得农作物的类型出现不同。如果我们去把环境问题分析进农业生产,建立合理的生产机制。通过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来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从而增加农作物的高效供应。相反,如果我们忽略这些问题,都不可以去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得农业的发展速度得不到提升,影响到产业。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要求,需要专业农户,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村和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产品行业协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形成复杂联动的组织体系。有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就是建立了现代农业制度。

三、新阶段的任务

在保持自给的基础上,提升农作物的产品质量,优化农业的生产体系和地区分布。进入了新的阶段发展,农业上的发展需求越来不受制约了,在受到了WTO国外优质农作物的供给来看。我们农业的提醒需要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追求农作物的数量,这样的调整农业生产体系突出质量是前提。我们需要发挥土地以及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发展品质更好果业以及水产品等,无论如何去调整农业的生产体系。我们的重点都需要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在我们保证农产品供给的情况下,我们更加要保证农民的收入。这是我过目前主要的任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也是越来越低下了,因此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难道是非常大的。因此,提升收入增长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时下,构建这个农业体系,我们需要培养农民合作使得现在的农作物与网络交接,另外需要一个协会来管理这些农产品的进销存,建立全农业化的服务组织。使得农民的收入增收。这样农业化产品可以更好的渗透进各个不同的行业组织。这样形成一定的组织架构,有了比较完善的经营体系就是我们需要的现代化农业制度。

四、小结

一定的农业化统揽了农业以及农村发展的全景,推进了现代化的流程,使得农业化是我们现代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业现代化就是使用一些高科技技术以及一些农业装备声场手段,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管理农业,提高农民的文化以及科技技术素质。把传统的农业逐渐的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使得提高了环境质量还能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的改革,它不仅仅是农业局的事情。它反映着整个新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是向农业进军的重要阶段。据了解,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农业是需要人们配合政府实行当地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指标慢慢的使得慢慢进化。在我国,农业具备了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离农业现代化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我们国家对现代的体系有了一定的改革。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基本上是以使得农业现代化统揽农业以及新农村的发展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推进新农村的大力发展,从而使得整个农业以及新农村的体系更好的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下载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九项建议学习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的层次和发展规模突飞猛进,取得......

    十二五高等教育的任务

    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合集)

    ∨□∨□∨□∨□∨□∨各股室: 敞开路径畅行无阻从□四川高考满分作文。不得不佩服九零后孩子的才智: 中国式平衡 当我看到这个主题我突然感觉很想笑,是的,没错我想笑。我仿......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围绕“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这一主题作了专题报告。袁贵仁从世情、国情、社情、教情四个方......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中本科院校的建校历史不长,大多起步于1999年“扩招”后的公办高校吸收社会资......

    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范文大全)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值得研究的广泛性 2006年09月12日 11:09:28来源:中国教育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Email 推荐:】■宏观管理与区域统筹应更加注重区......

    个人发展定位

    我自已常常在自我反思自已的能力,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现在做的是否有用 全面发展自已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自我的创新,学习能力): 开发能力(高级程序员),分析能力(系统分析员),设计能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