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人武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人武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几点思考
长春工业园人武部 符建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新世纪新阶段武装工作内在规律,指明了武装工作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国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投入日益加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如何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武装工作,促进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既是客观形势的迫切需求,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济社会建设与人民武装工作协调发展。结合社会发展新形势,我同县国教办、县消防大队、县武警中队负责同志深入实际就如何做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武装工作进行调研,主要内容如下: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我们着眼“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对园区人武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
目前,园区人武部共配备部长1名,干事 1 名,民兵营长 6人,编有预备役部队 人,应急分队 人。调查发现,当前园区人武干部队伍建设总的形 势是好的,广大专职人武干部能够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注重学习,爱岗敬业,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为地方经济 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不尽心,存在在职不愿干的问题。有的人武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执行上级命令不坚决,工作作风拖拉;有的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差;有的在职不尽责,工作任务完成得不够好。二是人武干部来源窄,存在人员遴选难的问题。专武干部主要来源于大中专院校毕业和党政干部,转业、退伍军人偏少,组织上重点培养的少。三是兼职多,存在多点任职的问题。大多数人武干部身兼数职,“种别人地,荒自己田”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能力素质,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的重要手段,势在必行,非常紧迫。
要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必须紧紧围绕园区经济建设全局,在统筹协调中推进武装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武装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联结军队与地方的特殊性,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求发展、谋作为。要整体筹划。园区在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把武装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结合园区实际,确定武装工作重点,推进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有机统一。人武部要把武装工作的筹划设计、具体安排与园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齐头并进。要强化职责。园区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武装工作的关系,坚持党管武装这个 根本制度和优良传统,切实把武装工作作为份内事,作为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落实双重领导、党委议军、兼职第一书记述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党管武装制度,加大关心、支持武装工作的力度,把方向、解难题、办实事。人武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参谋和助手,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自觉在大局下行动,积极提出抓好武装工作的意见建议,努力提高整体效能。要形成合力。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军地双方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落实。当前,武装工作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比如,组织建设整体结构不够优化、军事训练层次不高、人武干部队伍参差不齐等等。这些都需要军地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军地双方合力抓的良好局面。
要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必须加强军政军民联合训练,在提高联合行动能力中推进武装工作。胡主席强调指出:“未来我军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地方各方面的支援,要加强军地之间的配合,积极探索军政军民联合训练的有效机制和方法。”要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军地联合训练,这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任务。要找准联训结合点。加强军政军民联合训练,首要的是找准结合点,解决好训什么、怎么训、如何联等问题。要结合园区人武部所担负的作战任 务,突出抓好城市防空、保畅通、兵员动员等使命课题和结合遂行急难险重任务,展开军地联训,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练保障。要整合军地联训资源。切实加强训练基地建设,政府要加大投入、量力而行,搞好训练基地的配套建设,要以训练基地为基础,扎实搞好各个专业分队的军事训练。要认真搞好调查统计,切实掌握地方信息资源潜力,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军地联训的信息资源保障。(是不是需要这一点?)要建立联训长效机制。在训练领导上,要逐步建立以军事机关为主导、多方参与、平战一体的军地联训领导机制;在训练组织上,要搞好人武部和园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经费保障上,要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并与当地财政收入协调增长,满足联训需求。
要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必须走开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结合纳入中推进武装工作。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这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储备了强大的技术实力,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武装工作与经济、科技、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要积极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贯彻军事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如园 区的道路、通信等基础建设,在规划设计时要把军事需要考虑进去,要主动征求军事机关意见,合理搭载军事功能或预留军事“接口”,确保满足平战双重需要。要依托国民经济体系搞好战备物资储备,按照“见人见物见账”要求,采取适量储备与应急生产相结合、物资储备与人才技术储备相结合的办法,有效落实预储、预置,确保种类齐全、储备充实、状态良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科技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民用技术和军用技术的通用性越来越强,结合面越来越广,要充分利用地方科技资源、科研成果,推进后备力量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数量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要根据担负任务,紧贴军事需求,摸清科技潜力,本着军地通用、军民兼容的原则,选定一批技术力量强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围绕信息化指挥平台建设、装备器材改造、科研成果转化等内容,提供技术力量支持和保障。要针对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科技实力雄厚的实际,积极拓展武装工作领域,将民营企业技术成果向国防领域输送,把社会中蕴藏的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要有效借助地方人才优势。人才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决定性因素,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对地方高科技人才,特别是通信、网络、计算机、心理战等方面的特殊人才,要编入到民兵预备役及国动委专业队伍中,提高科技含量,增强遂行任务能力。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养武装工 作人才,定期聘请学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到为军事机关人员集中授课,进行专题培训;选拔优秀的武装干部到地方院校进行深造,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层次。要创新完善法规体系。提高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质量效益,关键是要走法制化路子。要着眼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加快论证出台有利于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法规制度,特别是对军民通用装备征用、重大工程建设贯彻军事需求、应急兵员动员等急需的,应加紧研究论证出台,为遂行任务提供政策依据。
要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必须统筹平时应急与战时应战关系,在用兵强兵中推进武装工作。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亦兵亦民、组织健全、纪律严明、突击力强,在促进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巩固基层政权、推进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要主动作为。要始终把抓好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建共建活动,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组织,把兴武强兵与强国富民有机统一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要发挥作用。要成建制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到重点工程、环境治理等建设中,为社会发展、经济振兴作贡献。要积极协助公安等部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和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切实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要积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带头致富、扶贫帮困、改善民生和学习传播科学文化中当先锋、挑重担、做模范。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完成抗灾防汛、森林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做到一声令下,冲锋在前,不辱使命,完成任务。要用兵练兵。近年来,各级像指挥打仗一样,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防洪抢险、抗雪救灾,经受了近似实战的考验,并为战时实施平战转换、人口疏散和战场管制积累了宝贵经验。要结合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进行实战化训练,把成建制组织民兵预备役力量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锻炼和摔打部队的良机,切实通过实战化用兵,达到练兵强兵目的,使军地各级进一步熟悉指挥、熟悉战法、熟悉协同、熟悉保障。
第二篇:审计服务地方经济
审计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部署,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如何发挥审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作用,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
一、审计部门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一)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审计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审计事业是在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多年来,始终围绕各个时期的经济工作中心,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贴紧国家关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开展审计工作。一是在审计对象的选择上,注重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每个时期经济工作中心,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二是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突出对重大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同时,善于站在宏观的和大局的高度,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分析研究,提出审计建议。实践表明,审计工作只有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现行我国审计体制决定的。审计部门是政府对经济工作实施监督的重要部门,审计机关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现行审计体制下审计部门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基本方针。审计部门要认清审计工作自身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认清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趋势,认识大局,把握大局。
(三)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首先,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审计理念,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改变原有的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习惯做法,使审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其次,只有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才能提高审计效果。审计部门的要把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关注的、在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和重要事项作为审计重点,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以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目标开展审计工作,实事求是地处理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规范经济运行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二、审计部门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提出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从本质上看,审计部门具有预防、揭露和抵御功能与作用,就是发挥促进发展、保障发展、服务发展的作用。
(一)发挥审计在现阶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作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打击腐败、防范风险、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着力反映公共资金使用、公共权力运行和公共部门履职尽责情况,促进理好财、用好权、尽好责,履行好审计法定职责,努力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全覆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服务可持续发展。如:加大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促进政令畅通;加大绩效审计力度,促进提质增效和厉行节约;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揭示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二)发挥“一审、二帮、三促”的作用要求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通过揭露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在严肃查处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处理好依法审计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审计实施、定性和处理的基本依据是各项法律法规,而正确的审计判断除了对照这些法规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宏观背景和单位实际,特别是当遇到某些问题同现行法规制度难以“对号入座”(即制度盲区)或者制度法规之间自相矛盾时,在审计处理处罚上,坚持审计从严,处理实事求是,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三是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审计监督同司法、纪检、财政税务等其他监督是相互联系的。审计部门一旦遇到自身手段力所不及的问题以及审计移交的事项,同样需要借助于上述手段。在落实审计决定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三、审计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与重点
审计部门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就是要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审计思路,突出审计重点,强化审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使审计工作为经济社会大局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具体来说,一是突出审计重点,加大执法力度;二是加强审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
(一)突出审计重点,加大执法力度
1.围绕财政改革目标,深化财政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围绕财政改革这一主线,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审计。如:加强对财政转支付资金的审计,检查有无截留挪用问题,既要监督中央以及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又要服务于地方政府工作大局;既要了解和发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又要善于分析利用调查成果,提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切实可行的建议。突出政府债务审计,检查有无搞虚假政绩等问题;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组织开展对财政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检查财政管理存在收支不实、滞留欠拨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违规收费等问题,及时将审计情况上报党委政府。同时,审计机关要以推动财政改革为重点,强化财政支出审计,着力加强对实行部门预算的部门及所属二、三级预算执行单位的监督,发现和纠正部门在推进部门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预算编制不够完整、少数部门自行调整支出预算、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人大、政府监督和管理财政提供决策依据。
2.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近年来,地方围绕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有限的专项资金投向交通、城市建设等基础领域。这些资金使用效果如何,是否真正用到工程建设上,这项审计是党委政府领导极为关注的事项之一。通过建设项目审计,重点检查有无挤占挪用、多计工程款非法牟利等问题;同时,要以工程造价审计为重点,把审计对象拓展到与项目建设相关的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审计检查有无项目管理不严、违反招投标程序、超概算、以及层层转包、违规分包工程等违纪违规问题。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一方面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促进了建设领域逐步规范和发展。
3.围绕社会稳定和关注民生大局,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等专项资金审计。要围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全方位、多层次加大对社保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组织对救灾资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福利彩票资金等多项涉及弱势群体的社保资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审计。通过审计,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滞留欠拨、漏缴欠缴等资金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促进健全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对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审计,针对基金管理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政府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总之,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项资金和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社会关注点开展审计监督,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带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让大量的有分量的审计建议进入党委政府领导的决策层。
4.围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从六个方面深化:一是突出审计重点。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按性质、职能和经济活动情况等标准进行分类,避免平均用力。二是加强项目计划控制。尽可能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其他审计项目结合进行;逐步提高任中审计比重;将部分项目改变为审计调查。三是注重审计成果利用。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送的审计结果报告主要写总体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性意见;每都要写出综合性的分析材料,把共性和重大问题书面上报。四是突出对个人责任的评价。审计评价要加大正面评价分量,正确区分领导责任与直接责任、决策责任与执行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五是突出审计实施的规范。制订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评价内容等具体办法。六是突出公众参与。全年项目计划确定后,要公布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审计门户网站上,便于群众反映问题。
(二)改进审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
1.改进审计执法的理念。在审计执法过程中,注意从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更好地服务改革和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改进审计执法方式,挖掘审计深度,保证其执法水平、效果和影响得到明显提升。一是强化审计执法威力,把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案件线索作为审计工作重点,加大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树立审计权威;二是注重审计执法效果,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组都要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有关结果必须进入审计档案,督促有关部门与单位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整改和纠正,从根本上深化和巩固审计成果;三是增强审计执法合力,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司法部门的联合办案机制,利用审计接触经济领域广、查证经济案件方面具备的职能优势和技术手段,并引入各种监督力量和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是是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督促问题整改和纠正。2.改进审计思维的模式。要努力跳出就审计论审计的惯性思维,站在党委政府宏观管理的高度,发挥审计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接触经济领域广、了解经济情况多的优势。围绕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审计情况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使审计提供的信息和报告“源于审计,又高于审计”。一是对比分析挖深度。即根据某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投资项目(包括公益项目)、财政支出结构(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等内容,开展效益审计分析,运用纵向或横向对比分析,在比较中评价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二是专题分析挖深度。即选择当前党委政府及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审计情况中收集、挖掘相应的线索与资料,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三是综合分析挖深度。即根据审计职能,不定期对审计查出的经济领域中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全面的整理、分类、汇总,并从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向党委政府提出综合性报告,为整顿治理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四是个案分析挖深度。抓住审计发现的典型个案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从中找出深层次的、普遍性的问题。
3.改进审计环节的措施。一是在制定审计方案时,以确保审计方向明确,服务目标对路。将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政策落实、执行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和重点内容中来,力争从一个比较高的、宏观的视角开展审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二是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审计情况的分析,深挖细查,力争把问题查清查透;三是在审计终结后,注重收集、整理审计情况和资料,所有情况均进入审计数据库;四是加强分析,提供有深度的审计信息,审计信息列入部门和个人考核范围。4.改进审计队伍的建设。打铁须得自身硬,审计要想更好地服务地方改革与发展大局,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苦练“内功”,切实改进和加强审计管理、审计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使审计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实力。采取有力措施,严把人员“进入关”、“考核关”、“导出关”,致力于提高改进审计队伍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综合运用专项培训、以会代训、继续教育、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全员培训,着力塑造复合型人才。最终实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5.改进审计资源的整合。积极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整合审计力量。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合作,淡化分工,打破内部科室、单位专业分工界限,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审计工作。同时,进一步密切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沟通信息渠道,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审计系统的整体作用。
6.改进审计质量的控制。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切实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一是根据审计署发布的6号令,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按照相应的工作目标、质量要求和责任,加强每个环节的控制;二是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审计法规和准则要求,探索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三是坚持和完善审计质量检查、优秀审计项目和审计工作综合考核评比制度,逐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2014年9月19日
第三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正稿)
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艺术设计系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与社会实践情况总结
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起源于美国。早在19 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之后这一理念便被广泛传播。高等学校为地方服务是现代大学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是在教学与科研之外又一职能的拓展,也是地方院校在寻求自身特色融入当地社会的必然选择。
湘南学院地处湖南南部郴州,远离省会中心城市。与国内众多地方本科院校一样,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信息相对闭塞,对外学术交流受限等不利因素,这些均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湘南学院是郴州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其在区域位置、政府扶持力度、民众信任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的首选。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扩大社会影响,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是我院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作为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换。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最近学院召开的科研工作大会上,学院党委和行政更加明确了科研工作服务当地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各项工作,艺术设计系全体师生深受鼓舞。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艺术设计系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在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科研工作的繁荣。在新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近十年来的产学研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向学院领导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汇报,一方面总结自身工作的成果进一步鼓舞全系师生士气;另一方面,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以待今后积极改进。以期得到学院对我们所做的工作的肯定和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支持。
近十年来,我系在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科研方向明确,科研成果丰硕
高等学校承担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重任。湘南地区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文化资源。至2003年以来,艺术设计系一直致力于地域文化的挖掘,如湘南古民居研究、周敦颐理学思想研究、湘南民间美术研究、红色文化研究等,科研定位准确,科研方向明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十年来,我系被立项的各级科研课题共计56项,其中,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课题34项,发表论文177篇,主要集中在湘南民居研究、新农村建设、土特产包装等方面。特别是湘南民居研究方向,共有省部级立项课题16 项,发表论文53篇,专著《湘南民居研究》和《湘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研究》2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填补了国内相关科研领域的空白。2006年9月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学术著作《湘南民居研究》,是国内外系统地研究湘南古民居的重大成果,该书已被全国各大图书城及各高校图书馆陈列,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7年该成果被湖南省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成果立项。
2、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探索产学研模式
2003年以来,艺术设计系在科学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转化,主动地服务郴州地方经济,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在湘南古民居研究、周敦颐理学思想的整理与展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新农村规划建设、企业品牌推广、土特产包装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城市建设
1.1.1湘南风情园爱莲湖风景区项目
2003年,为响应郴州市“南延东进”战略,受郴州市政府委托,与市建设局、规划局一起承担了郴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湘南风情园爱莲湖风景区的方案策划、建设规划与艺术设计。在设计的前期,以唐凤鸣教授、范迎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我系教师为骨干的,会同建设局、文物处、文联等部门专家组成的科研队伍,对湘南地区的古民居村落进行了详实的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对湘南地区古民居的村落布局、建筑形式、装饰艺术、文化背景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于2004年申报成功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2005年申报成功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1项。并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湘南风情园爱莲湖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尤其体现在景区的核心部分——濂溪书院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中。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于2005年10月竣工。风景区自建立以来,成为了郴州市民休闲度假的一个好去处,获得了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评价。该项目带动了郴州市城市建设东进发展战略,为今天郴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今景区周边高楼林立,成为了一个集居住、旅游、商务为一体的新的城市版块,实现产值超过10亿。2008年该项目获湖南省优秀建设项目二等奖。
1.1.2 2004年主持了东塔重建的设计项目;
1.1.3 2003-2011年,艺术设计学设计、制作了苏仙桥浮雕作品《童区寄传》;设计、制作了五岭阁大型浮雕;设计、制作了国际小水电基地《生命之水》等圆雕和浮雕;设计、制作了湘南风情园爱莲湖风景区的《周敦颐像》和《荷花仙子像》圆雕;参与了五岭广场《神农作耒》、苏仙游园《手拉手》等大型城市雕塑的设计、制作、评审。实现产值达260万元。
1.1.4 2009年主持了《耒宜高速郴州互通口景观设计方案》;
1.1.5 2004年主持了天堂温泉的设计方案,并承接了施工,实现产值120万元;
1.1.6 2005年全面负责濂溪书院的室内设计及周敦颐生平及其理学思想展的筹备与展示设计工作;实现产值20万元;
1.1.7 承担郴州瑶民族传统服饰研究工作; 1.2新农村建设项目
自2009年以来,利用专业优势,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2010年,受苏仙区新农办委托,为《郴资桂高等级公路(苏仙段)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作整体规划,规划方案得到了郴州市委、苏仙区委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该项目由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张光俊老师主持,教研室7名教师、30名学生参与了该项目前期调研、实地测绘、方案设计,为郴州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智力服务。2010年,先后为苏仙区桥口镇排塘村、苏仙区荷叶坪乡荷叶坪村,苏仙区马头岭乡做新农村规划设计,2011年,为苏仙区桥口镇石河村做新农村规划,并承担了村委会(学校)改造项目的施工,为桥口镇白溪村、潭溪乡山河村做村口景观设计等等,实现产值约30万元。上述新农村建设项目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扩大了艺术设计系的社会影响力,锻炼了青年教师队伍,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3为企业服务项目
近十年来,艺术设计系利用自身专业特色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视觉传达专业教研室先后承担了大冲山辣业的产品包装设计、国丰(湖南)农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形象策划和产品包装设计、临武县三维全息网络数字地图设计、第九完全小学形象设计和标志设计、振兴地产房交会展厅设计、一筐百福土特产品设计等,以上项目实现产值约为2200万元。环境艺术教研室承担了苏仙区国税局视频会议室、宜章湘粤宾馆、道县琅东酒店等的设计、施工,承担了农业银行、康尔洗浴中心等大量项目的设计工作。公共艺术设计教研室先后承担了五岭阁文化工程建设、演艺中心文化工程建设、宜章邓中夏红色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以上项目实现产值约为80万元。众多的社会实践项目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提升了湘南学院的社会知名度,也为师生积累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
3、密切联系地方行政部门,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社会服务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生产要素,高校是创造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园地。2003年以来,艺术设计系与郴州市政府、建设局、规划局、文物处、园林处等行政职能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地域文化传承、城市发展建设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支持。艺术设计系被邀请参与地方文物普查与立项评审工作;参与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与立项工作;参与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参与了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及评审工作;参与了郴州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立项评审工作。
4、重视实践教学,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企业、系部、学生“三赢”近几年,艺术设计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项目。先后有30余家企业签订了建设专业实习基地的协议。先后邀请了十多位企业家、设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讲师,给学生讲授设计技巧、施工流程、企业管理、职业道德等实践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让学生尽快地接触实际,增加感性认识,而且也给学校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倡导“案例教学”,即把实际设计案例带入课堂,结合学生课堂作业进行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07年开始与郴州三维雅筑公司尝试合作办学,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采取人才订单式培养,即企业把人才储备工作延伸到地方高校,企业在系部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双方提前签订用人订单合同,并以此为依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企业就业。下一步,我系将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同建立研发中心,以工作室的模式进行运作,学院、企业共同出资、出物、出人,共同获利,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目的。初步设想今明两年成立湘南民居研究所、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品牌推广研究所三个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的酝酿和筹备当中,希望得到院领导的支持和批准。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有助于其明确定位、履行使命、凸显价值,而且可以获得大量的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增强办学能力,有利于办出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职责,这项职责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演绎得越来越丰富。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是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全系师生解放思想、努力工作的结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十年来我们虽然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在这方面起步较早,但是跟先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起来,无论是在产学研的规模和质量、设备和资源方面,我们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伟大的的事业,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我们而言,工作任重而道远。
艺术设计系
2012年12月
第四篇:强化企业管理服务地方经济
强化企业管理服务地方经济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所地处210国道线上的篆塘镇,属典型的农村所。辖区内两个镇xxxx场,有个体工商户61xxxx,私营企业1xxxx(其中:有限责任公司xxxx,独资企业xxxx,合伙企业xxxx),国有、集体企业1xxxx,营业性经济组织xxxx,分支机构xxxx。我们认识到,作为执法一线的基层工商所,除了完成每年常规性的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外,还必须把日常监管做扎实,才能防患于未然,在工作中掌握主动,避免被动。实践证明,通过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回访制度来强化日常监管,效果非常好。首先,全面及时地掌握辖区内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我们对新办照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回访率达80以上,对原有存活的私营企业、国有、集体企业的回访率达100。要求监管干部要在回访巡查过程中做到勤记、勤问,并作好回访记录或巡查记录,而且管理相对人要在记录上签字。虽然这些工作确实非常辛苦,有时到一个企业要走两三次才能找到负责人,却效果明显,能够非常及时地发现问题。比如我们及时发现盖石的个体工商户陶正强将过期饮料的生产日期用圆珠笔涂改后销售,我所迅速对该事件进行了处理,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罚。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其次,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一是将“分类管理”的理念引入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回访工作中,对新开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分类,有重点地开展回访工作。将“先照后证”的企业列为回访重点。在其开业后两个月内即进行回访。回访中,着重对企业是否已办理相关许可证和是否提前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二是不断健全、完善经济户口,实现动态监管。通过自身的工作在及时掌握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还注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与公安、税务、定宰办、城管等部门形成互动网络,投诉与监管立体交叉等,以弥补工商所在人力和信息搜集方面的不足。这样可以掌握监管对象的动态情况,加强监管力度。三是企业回访与宣传工商法规相结合。提高被监管人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有利于降低监管工作中的阻力,对提高监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注意在回访过程中结合具体经营行为向经营者宣传工商法规,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合同签定后×××綦江南洲建材开发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21日向×××宁陵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汇款13680xxxx的首付款。到2005年10月28日还未将货发到綦江。×××綦江南洲建材开发有限公司的定金500xxxx和60的首付款13680xxxx将成为泡影,可能给该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公司心急如焚,找到×××工商局篆塘工商所和私个协会篆塘分会,请求协助公司追回机械设备或购货款。篆塘分会秘书王德昌得知该情况后对该合同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及时向县个私协会汇报,县个私协会李会长立即组织市场合同科篆塘工商所等部门根据×××大罗乡铁矿的购货合同和具体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该合同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大罗乡铁矿未在合同上加盖合同专用章;二是、×××大罗乡铁矿的委托代理人没有授权委托书;三是、不是×××大罗乡铁矿付的60的首付款而是×××綦江南洲建材开发有限公司负的;四是、打电话到河南厂家说该合同无效厂家提出了很多不合理的条件。该批设备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不及时到河南有可能被骗,最后李会长决定由工商部门的人员随同企业的人员前往河南×××宋陵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追收机械设备或购货款。篆塘工商所指定丁元海同志于2005年10月29日随同企业人员一道前往××××××宋陵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和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辩解。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说服×××宋陵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11月5日按合同约定将机械设备发往綦江。第四、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案后回访和巡查力度。纠正蜻蜓点水式巡查、只重登记事项不重经营行为和经营情况的巡查以及巡而不查等问题。具体做法有:一是加强案后回访;如盖石电厂旁边的一个铸造厂非法生产地条钢,被工商部门查处后,我所定期的到该地进行回访,引导其从事合法的经营。二是不仅注重面上的有关登记事项的检查,更要将检查深化到经营行为、经营过程中去。如我所去年查处的重庆燎原液化气有限公司长乐充装站销售商品不
足量一案,就是在深化检查中发现的,并及时进行了处理,该案没收违法所得1.xxxx元,并责令其立即改正,有力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在今年的工作中,我所全体干部职工将不懈努力、求真务实、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相信一定能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谢谢大家!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新时期后勤服务工作
新时期后勤服务工作
吴元其
在学校教育后勤工作中,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广大后勤工作人员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对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品味提升,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学校后勤工作的特点
学校后勤工作是指学校在各种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为广大教职工和所有学生提供服务、进行管理、做好保障。后勤工作受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和特定时期管理制度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学校后勤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从后勤部门职能的发展变化看,新形势下的后勤部门不仅要管资金、管财产,管环境,起到学校的管家作用,更要管安全、管服务、管稳定,发挥学校前进的助推器作用,切实担负起服务师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重大责任。特别在规范办学行为和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中,对学校后勤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能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从学校师生对后勤部门的期待和要求看,广大师生越来越关注事关切身利益的后勤问题,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求后勤部门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还期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不仅要求后勤部门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还期待创造更好的文化氛围以激发学校的活力;不仅要求后勤部门严格管理,还期待后勤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等。
三是从具体的工作过程看,新形势下的后勤人员不仅需要无私奉献、做好保障,更需要将从职业道德层面升华到服务层面,在工作各环节中满足师生员工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根本要求。
二、新时期影响学校后勤工作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后勤工作已经上了台阶,学校的变化日新月异,教职员工对后勤部门的满意度有了提高。但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务处工作缺失影响学校总体发展
一是人员不足与工作繁杂的现象交织,致使总务部门以其他部门沟通联系缺乏。由于客观上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坐等问题出现几乎成为了常态,后勤部门传统的“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的工作模式遇到较大阻碍,制约了后勤工作的做
深、做细、做透。另一方面,教职员工习惯于将现代后勤与传统意义上的后勤作比较,容易产生工作不到位的结论。如,在建设、维修等环节中,教职员工集中反映“后勤人员下现场少、沟通联系少”,引起大家对后勤工作精力投向的误解和质疑。
二是工作的重点,使工作效率不高。突出表现为重点时段、重点任务、重点投入失衡。保证教学急需、保证学生生活急需的项目反应不快,有时甚至影响了学校的总体部署。
(二)服务理念偏差影响了后勤部门的效率
一是衙门作风损害了后勤的形象。工作中,后勤管理的体制还未完全理顺,管理还存在问题,还有不少的矛盾,个别同志将后勤工作片面定位在繁杂琐事,忽视了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维。后勤工作无小事,遇到问题就必须马上解决,不能延宕。如,在对待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更换时,过多地考虑资金问题,而忽视了教学的需要,引起了教职员工的不满。
二是工作不规范损害了后勤的形象。部分后勤人员群众观念不强、群众意识淡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态度蛮横。如,有些同志对群众问询态度冷淡、回答过于简单,缺乏语言艺术;在接待群众办事过程中不热情,造成教职员工的不满。三是处理问题机械刻板,激发了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工作程序,缺乏动脑筋、想办法处理问题的主动性,经常坐等上级的政策与精神,尺度的把握与效果关系处理上存在偏差。
(三)环境因素对学校后勤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是后勤管理职能泛化带来的影响。在当前处于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特殊过渡时期的背景下,诸如财政的预决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度等现实问题,由于工作程序还未完全配套,以及其他一些现实的问题,诸多矛盾交织、前端管理缺位,最终显现于服务效率。后勤部门作为服务保障的职能部门,很容易演化为矛盾的焦点。尽管,近年来政府已经十分注重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短期内要彻底改观还有相当难度。二是教职工方面的因素带来的影响。如,期望值过高问题。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希望后勤人员是万能的,既是财务总务方面的能手,保证学校的安全与环境,又是排忧解难的当然责任人。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三、构建新的后勤运作体制方法和途径
(一)明确“两个导向”,深刻认识后勤部门的本质属性和工作出发点、立足点,坚持服务制胜、坚持严格管理。
一是要把“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始终作为后勤工作的出发点。整体上,要努力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把师生员工满意作为后勤工作最大绩效。微观上,要着力研究师生员工的新期待、积极回应他们的新要求,从他们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他们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把工作成效更多体现到促进和谐、惠及师生上,并作为长效机制持续、深入贯彻下去。
二是要把严格后勤管理,树立后勤部门的管理权威始终作为管理工作的立足点。牢固树立“后勤管理工作对学校管理负责”的观念,明确对学校负责与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切实增强依法办事的责任心。要明确管理范围,下大力气减少干扰,以完善的监督机制、制度化的法律规章和条例指导和约束管理行为,尽可能减少不规范的人为因素,以营造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环境。要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内外监督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坚决纠正工作的随意性,坚决抵制各种压力和诱惑,坚持严格依法办事。
(二)把握“三个关键”,立足于提高师生员工满意度的根本要求,解决好“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的问题
一是找准师生员工的需求,解决好“做什么”问题。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民意测评机制建设,好的做法很多,后勤部门从服务师生的角度了解到了工作的薄弱环节,接受了对后勤管理工作的监督。但总的来说,这些活动的关注点都在于后勤部门的自身作风建设方面,但也还存在涉及的层面不完整、反映情况还不够客观、对业务工作指导性不强等弱点。在开放式的环境下,要更加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将其作为服务与管理工作好坏的“反光镜”。二是调整评估导向,解决好“怎么做”问题。工作导向决定评估导向、评估导向决定单位工作走向,为此,建立与工作导向相适应的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发挥杠杆调节作用。
三是提高后勤队伍素质,解决好“做得好”问题。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外出交流等方法进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活动,提高后勤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
(三)围绕学校后勤服务、财务管理、环境营造、物资保障、科学管理等重点方面,突出“五项重点”,落实具体措施
一是要以巩固和深化学校改革为契机,切实推进学校后勤工作和后勤队伍的建设。要做活学校后勤模式,切实树立服务师生的思想,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上。要面向基层,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处理,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后勤部门要修订岗位责任制,分工应更加明确,做到各负其责。还必须推行首问制,对反映出来的问题由人负责追踪整个过程。工作要尽量减少主观性,立足基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每周的例会和每天的信息通报。要逐步强化后勤在一定层面上的组织、协调、建议和督导等作用,做到责权一致。要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易耗品、水电、纸张油墨等的管理,尽可能的开源节流,降低教育成本。
二是增强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严格按政策办事,坚持财经制度,抓好收入和支出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尽可能缩减开支。要当好校领导的参谋,做好资金的计划、调配和使用,无论金额大小,都应先列出计划。在预算中更要尽量安排资金以满足教学一线的需要。在目前的形势下,更要学会处理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关系,寻求校内各部门的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在现有基础上,为学校营造更佳的教书育人环境。要推进人性化服务和管理,善于用文化管理的思维来指导后勤工作,在环境维护、基建维修、绿化美化、文化宣传和学校大型活动中,后勤要先抓信息,抢前准备,最大限度地为一线的师生提供保障。
四是切实搞好物资保障,解决好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物资采购的申报程序,有计划地按程序进行采购,杜绝漏洞严防腐败发生,另一方面要经常深入各部门和各年级进行调研,在职权范围内,努力加快办事速度,提高办事效率,从方便师生办事的角度出发,努力做到“一口受理—内部循环—一口反馈”,缩短师生等待办理的时间,提高一次办结率。
五是要积极探索实施后勤网络化管理,丰富服务手段,还要进一步实行后勤管理的校务公开,利用学校的电子屏幕公布校务公开制度规定的所有项目,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还要利用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手段,加大对学校关于后勤管理方面的校规校纪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师生在“营造美好环境,建设美丽校园”上达成共识,提高师生的自律意识,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