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对于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树主大系统教育观、实施“双证书”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等问题的思考,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其内涵和意义及如何对上述问题全面理解等问题,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观;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双师型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艰难的实践探索,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经验,如: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模式;启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学生“双证书”制度的全面建设;实施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加强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开了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渠道,建立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通道等。但有关高等职业教育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讨,使之不断完善,使高等职业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高质量、高效益、特色鲜明地向前发展。
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树立大系统教育观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因此,发展高职教育,必须树立大系统教育观。在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高教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知识经济社会大系统的核心,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这个核心系统中两个既相交又互补的子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核心系统必然是整个社会大系统发展前进的动力,整个社会大系统均要围绕由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构成的核心系统运转。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于普通高等教育,这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因此,所有社会大系统中可以为发展高职教育所利用的资源(包括人才、资金、设备、实习及实训场所等),都应成为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条件和手段。通过整个社会大系统内部的互动,不断促进高职教育的完善和发展。要保证高职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更新质量意识,转变投入观念,重构评价标准。
1.高职教育质量意识的彻底更新
从客观上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短,条件和经验欠缺;从主观上讲,很多人有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特别是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人们更为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忧虑。因此,必须彻底更新高职教育质量意识,确立新的质量标准。
如何看待高职教育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的教育质量?应从三个方面辩证地加以认识:
第一,要从社会整体需求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必然造成部分分数较低的考生被录取,不过这仅是个局部问题,从整体角度审度,分数高的考生仍然占80%以上。对20%的“差生”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能确保整体水平。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原有非扩招考生的质量水平,而且还能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也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潮流。因此,要从整个社会对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来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
第二,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的质量。高职教育要发展,必然要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可能会因设备、师资的暂时不足而影响质量。但从长期看,如果规模上去了,加上科学化管理,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效益,进而加大教学投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发展地、动态地、全面地看待高职教育的质量。
第三,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衡量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质量的高低,要有客观的标准。对不同事物的评价,必然有着不同的尺度。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区别,质量标准也应有所差异。对高职教育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知识结构是否完善,学科理论是否必需、够用,而且要看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强弱。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重点大学培养的学生数量很少,属精英教育,而仅凭少量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察高职教育的质量。
2.高职教育投入观念的根本转变
高职教育要扩大办学规模,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集资入股”、“借船下海”、“引凤筑巢”等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筹资,把规模搞上去,尤其是后勤设施建设,要全部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使教育系统结构化,增强教育功能,提倡和坚决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彻底解决高职教育的“瓶颈”问题。再把因此而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教学设备、实训实习基地的改善和建设以及图书资料的购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规模、效益、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3.高职教育教学条件评价标准的重新构筑
发展高职教育不能只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教学条件上做文章,而应将其置身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大系统的教育资源,作为评
第二篇:加快云南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加快云南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崔金赋)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访问量:
(http:///web/articleview.aspx?id=***80&cata_id=N195)
“百年大计、教育文本”,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对云南农业发展的贡献将越来越大,云南农业发展对人才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尤其是高职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这就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教育。而根据这次研修班上有关专家的意见,高职教育对相应产业的贡献率是最高的,因此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理应是当前农业教育中最紧迫和最急需的部分。针对云南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这几天参加研修的深入思考,笔者认为:作为云南农业高职院校,必须抢抓历史机遇、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内涵建设、实施校企深度合作,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必须为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更大的财政支持力度。
(一)要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应对挑战
农业高职院校要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定位的科学内涵,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坚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出发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新理念”,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主动探索研究“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作为内涵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单纯满足岗位要求走向适应社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以培养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对岗位适应能力的多样化需求。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各种社会资源,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用自身的努力和成绩来赢得社会的认同。这是我从今天下午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军伟关于《对“做中教”、“做中学”的认识与思考》的报告中得出的主要结论,也是自己在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的基本理念。
(二)要紧贴行业办学,着力服务“三农”
职业教育,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紧贴行业办学,培养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高级人才。今天上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刁庆军书记报告中提到的、石家庄邮政学院紧贴企业需求寻求发展机遇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对此作了最好的说明。我自己所在的学校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应该对自身所依托的农业行业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农业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明确农业行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和目标要求。再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过程,以期培养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等级技能型人才。因此,农业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实训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主动融入农业、农村和农民各项工作中,主动参与农业系统的各项工作任务,争取实施或参与实施与农业有关的各种技术培训、技术示范以及技术服务等政府项目,融入政府行为和行业行为,这样将有利于高职院校服务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学院收入的增长,也有利于学院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自身的办学行为以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比如,我院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2009年被农业厅认定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民创业试点培训机构,在学院成立了“云南省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两年来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283人,开展创业培训309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50人。2011年主动承担了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州市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学院选派资深专家和年轻教师深入基层,开展粮食增产措施指导、咨询等服务,在技术指导过程中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完成农业厅技术指导任务的同时,参与的专家增加了实践经验,年轻教师提高了实践技能,提高了自身教书育人的能力。
(三)要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总体上已经由规模扩张过渡到内涵发展时期,高职院校不能再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应集中精力强化内涵建设,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此,今天下午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樊至光院长关于《“数据”与“规则”条件下精细化、服务型、引导式学校管理的创新实践》的报告,给我们提供了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内涵建设的成功范例。虽然我省农业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普遍较小,但也应避免盲目扩大规模的现象,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外延与内涵并举,努力实现办学规模的稳步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一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工学结合的大前提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比如,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畜牧兽医生产过程有针对性地创新了“4双并举、5环一体、养防兼备”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该模式获准立项为云南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项目。二是要实施“双师双证”制度。农业高职院校应结合现有教师实际,鼓
励现有教师提高实践技能,鼓励教师申报调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推广研究员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努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学生培养方面,让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尽量取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这是高职教育本身性质的要求,也是促进就业,提高人才适应性的要求。三是要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农业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就必须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基本教学实习实训的需要,同时要通过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方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学生实习实训空间。比如我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建设了占地520亩的实习农牧场,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有校外实训基地百余家,共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7个,其中校内4个,校外3个,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践实训要求,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四)要加大推进力度,实施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只有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比较深入的合作,才能完成学生的顶岗实习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引入企业文化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非职业能力。但目前校企协调共赢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往往是学校为了完成学生的实训任务而一厢情愿地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企业参与合作、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不高。农业高职院校应结合行业特点,深入思考研究,提出推进校企深入合作的措施和办法,在现有政策框架下积极调动企业参与培养高职人才的积极性,使企业能够接受学生进行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着力构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格局。当然,学校也绝不能把派学生顶岗实习作为减少教学支出的手段,而应该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给企业支付一定的实习费用,并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如果实在没钱给企业,“那就‘黏住’他们的需求,做到使人家需要我们,离不开我们”——这是今晚小组讨论中大家得出的一条经验。
(五)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综合专家的看法和一线高职院校领导们的意见,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行业主管部门投入教育事业的支持政策,为行业主管部门对所管理的学校投资提供必要的政策依据,调动行业主管部门发展教育的积极性,既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优势,又充分体现高等教育规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二是建议将农业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每年在基建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专项支持。三是建议大幅度增加农业高职院校财政生均拨款额度,逐步达到本科院校拨款水平。四是建议专题研究制定落实《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求的具体措施,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将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类专业参照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做法给与免除学费的政策。五是建议对与高职院校合作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六是建议突出发展重点,把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全国农业高职院校的鲜明旗帜,提升我省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
笔随思行,信手写到此处。恐有诸多不当之处,只能请方家指正。
第三篇:关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思考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它的产生意味着一种颠覆、超越和重组,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和调整。而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担负着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高职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如何定位,在教学中该如何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却颇有争议。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育定位 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即如何正确地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它指导学生从大量作品的听取或阅读中含英咀华,钟灵毓秀,感悟出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和写作,以创造生成新的语言作品。作为个体语言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过程,始于对已有作品的感悟,终于对新的语言作品的创造,自始至终都有深沉而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其中。我们在这一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浓郁的诗意、炽热的激情,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并在学习中产生创新的欲望。近两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升格为了高职学院,与之不成正比的是,生源质量却下降不少。许多高职学校文化基础课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老师不得已只好唱“独角戏”,结果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却是“哑口无声”,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毋庸谈创新。语文在文化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却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越来越被“边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1)从教育形式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对高职语文教育提出很明确的方向及具体要求,高职语文教材是鱼龙混杂,全凭各学校或教师的喜好决定,这不利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2)从就业环境来说,严峻的现实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有些学校为适应潮流,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3)从社会观念来说,有些人把语文教育当作了简单的说、写训练,认为这种训练可以随着高中毕业而结束,根本没有延续到大学的必要。
(4)从社会心态来说,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却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面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这种越来越严重的边缘化现象,我们不仅要思考,高职语文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更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概而言之则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一、高职语文教育应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定位
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有以下两种最典型的观点:
一是视之为通识课程,即工具类基础课程,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高职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视高职语文教育为通识课程的理论依据是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高等教育层面的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语文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这种观点将高职语文看成是高职学生知识系统自我优化的特点,是全面发展的“生长点”,是高职课程体系中“有教无类”的课程。
二是视之为专业文化课程。其理论依据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是否开设要按专业学习的需求而定。这种观念下的语文,成为一门单纯的文化课程。视高职语文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的院校,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即极端重视和极端忽视,并且人文素质意识淡薄。大多数这类学校的课程中,语文课已经消失或将要消失,有的也只是形式而已,或“超大课”处理,或选修处理,或讲座方式处理,边缘化现象突出。
职业技能的传授学习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
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职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二、高职语文教育模式应突出其功能性和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科教学纳入到职业教育的系统之中,明确了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塑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笔者建议从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1.激活学生主动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作文教学中,命题和讲解的主角更非教师莫属。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为什么不把困难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品尝酸甜苦辣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只“挑逗”学生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100%自己解决困难。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这当中最重要的是留给学生任务和时间,减少课内学时,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因为“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教育不应该向学生强加什么,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应该成为他们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由、学会选择。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喂的一点“细粮”,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无论教师课文讲解如何幽默风趣、回味无穷,学生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然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不会胸无点墨,并且能够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如列出一些大致书目,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古今中外均可涉及,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要求不可太精细。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领悟经由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分享,展开讨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表达主体应该是学生,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比学生先走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推荐各类好的作品。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日新月异并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社会劳动的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包揽100%的教学资源,而在于理智地做好引导性的10%,并把90%的自主学习时空落实给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改善高耗低能的现状,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
2.突出人文性,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一是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眼于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适时地安排、组织讨论课,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内容进行文化思想和人格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为此,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中除了突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凸显人文教育。应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强化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开阔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敏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优势,自觉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近年来,在整体文化观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为轴心,合理、巧妙地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渗透,这是培养人才的目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实文化需求。例如,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强调服务语言的口语表达和饮食文化的内容;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侧重旅游文化和讲解的口语表达;根据高职英语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贯穿民俗文化、西方文学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等等。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功能性决定着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高职语文教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优质高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职语文学习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袁昌仁.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J].陕西教育,2002,(8).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6:108.[3]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4]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作者单位:江西公安专科学校)
第四篇:对于高职学生就业新问题的思考
对于高职学生就业新问题的思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毕业生有着极大的就业压力。那么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来讲,就需要将职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度,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新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辅导员 高职学生 就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虽然高校以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就业,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那么就给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1.高职学生就业新问题
一是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越来越多,这样就存在着重复设置专业的问题,人才数量远远超出了社会需求,并且盲目设置的专业,也不符合于社会的具体实际需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给高职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新问题。
二是高职院校没有做好学生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素质水平,很多学校依然是被动就业,在学生就业方面的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健全。
三是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没有科学的认识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能力满足不了岗位的需求,不认可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
四是在企业用人单位和学生、学校之间没有搭建起沟通机制,没有畅通的就业渠道,学校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供机会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就业,但是局限性较为严重,无法促使学生更好的就业。
五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比较丰富,但是在其他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就业时,抱着过大的期望,比较的盲目,并且希望找到一个轻松的工作,没有吃苦奋斗的精神。
六是大学生不能够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求职技巧方面比较的欠缺,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将职业规划课程开设了下来,但是没有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开课时间段,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具体需求不够吻合。
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就需要重视目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促使学生更好的就业。
2.从辅导员的角度分析高职学生就业新问题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有效渗透就业指导工作,要从新生入学时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并且将就业指导课程加入必修课程范围内。具体来讲,需要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首先是前期指导:学生刚刚进入高职院校,往往会感到陌生和迷茫,那么就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于大一阶段,将本专业的特点优势以及就业方向等详细介绍给学生,促使其充满自信,对本专业充分了解,更好地加入到大学学习中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可以对本专业进行初步了解,并且找到未来适合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奋斗方向进行确定。辅导员要对新生入学教育和主题班会充分重视,促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组织各种活动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意识到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为了实现自己规划的职业生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水平。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特长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对自己充分了解,如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价值观等等,通过正确的认识,来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坚定奋斗的意识。
其次,早作准备:高职学生接受过相关学习之后,就会初步确立一个短期目标,考虑在大学生涯结束之后,是立即就业,还是继续接受学习;对于辅导员来讲,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差异的进行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实践。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一是增加体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以此来获得锻炼和提高;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如文体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等,还需要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一些兼职等等。此外,学生还需要体验其他各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是引导学生进行就业调查:辅导员除了从思想层面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就业指导,还需要对就业方面的信息内容进行充分关注,并且向学生及时反馈这些信息,科学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让学生结合分析结果,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促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学生自身来讲,也需要对社会动态以及其他行业信息充分关注;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以往就业的学生回校交流心得和经验。另外,在寒暑假时,鼓励学生进行就业调查,促使学生明白就业单位的具体需求,结合调查结果,对自己的时间作更好的规划,积累经验,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是进入角色:大三阶段是非常重要和紧张的,学生在为最后的就业作准备和奋斗,辅导员已经与学生朝夕相处了两年之久,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行启发,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对职业方向进行调整;具体来讲,需要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择业观:要经常召开一些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其实有多种选择,如专升本、就业以及创业等,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奋斗目标。辅导员要经常召开一些班会,针对个别学生的疑惑和不解进行解答,将国内就业形势介绍给学生,要促使学生对校园招聘会以及其他的相关招聘信息充分利用,掌握丰富的面试技巧,并且还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培训,如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公文写作等等。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就业意愿进行了解,然后通过单独谈话等方式,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二是构建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网络:学校要及时向学生公布人才需求网络,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毕业生求职档案的构建工作;另外,也需要促使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的具体优势和特长等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以此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学生还可以构建一些其他制度,来促使学生能够最快地了解到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为了促使毕业生之间能够有效地交流和互动,就可以利用QQ和微信等,构建班级群,来交流择业信息和就业经验。还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招聘会,来丰富学生的应聘经验,了解到面试就业的具体流程,做好准备工作。辅导员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不能够只看企业的表面情况,需要综合分析其发展前景,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那么每年出现的毕业生就越来越多,远远超出了社会上的就业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辅导员就需要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度,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新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月娥.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思考[J].华章,2014,2(1):123-125.[2]何涛,宫照军.对社会排斥视阈下的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2(11):99-101.[3]温耀峰,郭瑞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2(9):43-46.[4]华伟锋.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32):132-135.[5]杨宏亮.对高职大学生当前就业新问题的思考[J].学园,2012,2(24):99-102.[6]赵丽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2(1):12-15.
第五篇: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新世纪我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任
务尚未完成,城镇化正在逐步推进向前,同时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些任务,将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的工业化进程指明新的方向,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高职与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差距分析
(一)高职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城市首创“短期职业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历了20余个年头,但其历程是坎坷曲折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有了较快发展,到2001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已有386所,比上年增加202所,招生数为35.49万人,比上年增加约16万人。现在的高职教育(含专科在内)无论是在校生规模,还是当年招生数,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职的发展实际上是官方热,民间冷。尽管政府发言人说,高校扩招计划应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是相对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职在整个高等教育中仍然是一个十分脆弱的部分,而且这种发展也主要体现在“量”上,“质”的问题则大不尽如人意。
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管理型、研究型人才高能低就,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一方面,一些人高能低就,即高文凭、高能力的人只能干低文凭、低能力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高素质工人缺乏。以北京市为例,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180万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仅占3.5,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正是高素质工人缺乏,导致产品质量无竞争力。中国过去的教育大都是“精英”式教育,以培养专才为目的。高等教育培养9名科学家、1名工程师,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是9名工程师、1名科学家。美国从1950~2000年的50年中,高级专业人员保持20的比例不变,只是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则从原来的20提高到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15。一般来说,就业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结构模式应该呈金字塔型,而现在我国的就业人员队伍的结构却呈现出倒金字塔形。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需要的是具有创业精神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分工也不明确,存在着招生错位现象。1999年高校扩招伊始,国家本来明文规定,高等教育扩招的指标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数却扩大了47,其中不少四年制大学,甚至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部属重点大学也要接受众多的高职招生指标,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却招生不足。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许多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院校拼命要求升格为本科,甚至办研究生教育,以提高声誉,扩大生源;另一方面,本科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却在利用其名牌效应,举办高职高专层次的教育,抢夺高职生源,增收学费。这种“错位”行为不仅冲击了高等教育职能系统,使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而且还会使我国的大众高等教育陷入“扩张传统精英大学”的发展道路,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教学质量问题也是高职在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混乱,没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去组织教学,不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设置专业,而是“粉笔+黑板”式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评价以老师讲课质量和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按照培养目标去组织实施,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我国高职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其显著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刚刚起步,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本科院校等几路大军一起发展高职教育,数量解决了,但质量——粗放型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也越发突出。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是其首要体现。一切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压缩型非常突出。培养目标的偏
移、模糊不清,导致把高职教育办成了学历教育。
(二)高职面对新型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首先要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以信息工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内涵。在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信息技术、培育和壮大信息产业这个关键环节
。1996~2000年,我国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年平均增长21.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产值增长速度11个百分点,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大量的人才。印度的软件业之所以发达,原因就是培养了大量软件技术与开发人才,而并不像我国一样,在计算机方面培养的是大批计算机理论和学术人才,发展的研究生教育而不是技术应用性强的高职高专教育。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的现实是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200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产值已占51,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7.7,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我们应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非农转移,这给高职教育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信息和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这一方面需要大量人员去从事搜集、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工作,另一方面,科技含量不高的传统工业如汽车、机械、服装、建材、化工等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仍需大量第一线的操作人员。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适宜的社会环境。在新型工业化时代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新行业更替旧行业的速度加快,劳动者跨行业流动增多,这些对职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教育的内容就不能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而是要担负起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双重任务。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我国的电子工业、通信业、广播电视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将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逐渐深入,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信息市场的迅速兴起,并逐步融入世界市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将会更快,其专业设置也将进一步调整,围绕新型工业化所出现的新型产业,灵活开设一些新的专业,同时及时淘汰某些过时的旧专业。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使高职教育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既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挑战。高职教育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以实现高职教育在新时代的新的突破。
(一)实现高职教育的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化的充分实现。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建成“谁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学”(anypersonanystudy)的大学,而且还要建成“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能学”(anytimeanyplace)的大学。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正好产生了使“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能学”这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能够实现的重要条件。高职教育要尽可能地用较低的成本为更多的人提供适应需求的、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机会,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脑以及国际网络等信息器械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举扩大了利用这些新媒体和提供新型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
高职教育信息化有三大优势,一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二是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开办远程教育达到资源共享。高职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信息技术可能孕育着教育与学习的“革命性”变革。如何去创建或“发明”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是问题的关键。可以说,其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
(二)走产教结合与产学结合的道路
高职发展必须依靠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否则很难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包括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可通过与企业产教、产学的合作,来达到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所需人才的目的。在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一般都建在著名的大企业周围,以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按企业的要求,培养高技术人才。如德国伊斯勒高等技术学院周围是奔驰、HEG等大企业,曼海姆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大化工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美国大学与企业为加强合作,双方联合创办“美国高校大学——企业关系委员会”,引导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专家进入大学课堂和实验室,甚至董事会。大学则积极为企业培训专职人员,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学校注重自办企业,走大学企业化道路。大学企业化的实质就是“产教结合”方针的具体体现,它使企业和学校在生产、技术、教学等多方面实现交流,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办学、行业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
产学结合的道路,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树立高职新的教学过程质量观。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高职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实践环节,走学与训相结合的道路。在监控评价上,要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以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一是教师的“教”。教师在教理论课时要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必需、够用”的“度”如何把握一直是高职教学的难题,构建高职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应从两点考虑:首先是理论教学不必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把握好由专业人士开发的课程开发表所决定的能力水平,以此为标准就是适应专业需要的“度”;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训时间的比例。二是学生的“学”。应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侧重于职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与提高。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包括自学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调查的方法等等。三是教学方法、手段。在高职教学中,评价教师教学方法有效与否,要看其是否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这一目的。因此,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常规制度,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制度,鼓励高职教师多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
(三)准确定位
不同教育类型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才类型要求有不同的教育类型,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高等学术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技术教育。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高等教育全局的结构调整和已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有利于培养基层和农村的高等实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科教兴农”第一线服务。这应是新型工业化时代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从第2级到第5级,以教育计划是以学术目的为主还是以职业目的为主分A、B、C三类。如第5级就分为5A级和5B级,对于5A级而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做充分的准备”。对于5B级来说,“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硕土各层次教育中,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四)办出特色
办出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的确,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既要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要有自己的个性即特色,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首先,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不要像对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用专业目录去规范和限制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而要结合这种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不求系统、完整,但可能是跨学科的。如对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员的培养,不仅要他懂得土木结构、水暖通风、电气安装的初步理论,还要学习经济核算、组织管理方面的初步理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往往要求学生拿到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即能上岗。再次,在师资队伍方面,一是大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双师型队伍,二是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兼职教师,甚至有关职业培养的课程可以以兼职教师为主。这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现实,而且可以使专业易于调整,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