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心得
公共基础部 张xx助理讲师 2010年10月
教育学心得
通过对《教育学理论》、《学校管理学》等书的学习,我收益匪浅,结合高职教育,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教育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在高职教育发展一片繁荣、一路凯歌的同时,一些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也暴露了我国高职教育所处的两难境地和尴尬局面。
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异军突起本身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离异,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以学科为本位过渡到以能力为本位。这种“离异”使高职教育没有变成“本科学校的压缩饼干”,而是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内得以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至于人们将高职教育的发展喻为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条国道。但是,由于局限于专科层次,缺乏上升的空间,这条国道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条“半截路”或“断头路”。近年来,大学生回炉现象也比较突出,众多接受了普通大学教育的毕业生为适应市场需要,又重新返回专门学校学习,以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而我国许多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时却选择了“专升本”。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面临这种转折,为应付选拔考试,许多学生不得不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内容,去补英语和数学。一些高职院校甚至将毕业生“专升本”的比例和人数作为体现办学质量、获取社会认同度的一项指标,这一倾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必然会导致培养目标在方向上的偏离,一些学校也因此变相成为普通高校的“预备学校”。这种“离异”后的“回归”现象无疑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极大伤害。而要避免这种“回归”,最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彻底打通高职教育这“第二条国道”,使之成为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
目前,许多学校缘于各种需要,都想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而现有的院校设置条例是以学科型为标准制定的。在这种框架中,高职院校只有达到学科型设置标准后,才可以升格为本科院校。因此,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地调整了办学思路,进行“学科型”转向,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造成了一种“误解”,就是高职高专凡升格必改向,也给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个错误的信号:高职院校提升层次就是为了摘掉“高职”帽子。这一观念对目前出台的“高职类院校一律不准升格”政策不能说没有影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对待高职院校的“升格”是一刀切,全部冻结还是应该分区规划,注重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是继续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还是注重分类指导,制定适合高职教育实际的新的标准。
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在强调政府行为为基础的制度环境中,形成了集中管理与强制服从的模式和倾向。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对高职教育的管理部分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的框架,如前所言的高校设置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注重统一管理,不免对差别经济背景下对高等教育进行差异化管理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有所忽视。高职教育是具有明显地方性特征的教育类型。基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各地区经济发展重点、资源分布情况不同这一基本国情,不同的高职院校应该有不同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公共基础部 张xx助理讲师 2010年10月
那么,建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根子还是出在指导思想和管理体制上;以“升格”问题为例,对很多高职院校而言,他们都很清楚地认识到,升格并不是为了转向,也不应该转向。高职教育在前二十余年的消长沉浮已经昭示一个简单的道理:高职院校只有坚持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坚持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赢得出路和一席之地,但问题的实质是现行框架中不转向就别想升格。于是一?quot;灵活机动“的院校上去了,而一些坚持走高职教育道路的院校就被撂下了,显然,这对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不从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上去找原因,而是武断地进行一刀切,不免有因噎废食之嫌,势必会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的大学长期运行于一种行政性的环境中,大学系统缺乏相对独立性,形成了一种以行政约束为主导的运作机制,使大学隶属于行政机构或演变为行政组织;对大学的管理也在强调政府行为为基础的制度环境中,形成了集中管理与强制服从的模式和倾向。而在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归属和分类问题认识还存在不统一,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种很成熟的理念,建立一套很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样在集中管理和强制服从的管理模式中很容易出现一种倾向,就是一方面在形式上形而上学,以”泾渭分明的层次;'来区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不可越雷池一步;一方面又注重统一管理,在评估指标、考核和管理框架上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忽视和模糊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不同地区高职教育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使得不同类型之间的高校同构化严重,同一类型之间的高校也是通天一式,缺乏地区差异和性格特色。
总之,在新时期,我们应该继续高举高职教育的大旗,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特色,更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转变观念,改革管理体制,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一个更为宽松、广阔的空间。
第二篇:教育学心得
《教育学》的感受
在我上了大学第一堂之后就觉得自己以前的教育观是多么的愚蠢,我以前觉得教育就是读书,但在教育学课堂中我明白了,教育是教会人如何去学如何做人。
在《教育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一个来自一个在美国的博士生,他有一个儿子在那读书,在那他看到了美国的教育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就是让自己的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自己想要明白的事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那样就不会有压迫感学习更轻松,学习的东西更多。中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去继承先辈们创造出来的知识,这样让我们的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样就让我们社会的进步减弱,只会让我们原地踏步。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怎么样去做人,什么在社会活动中是正确的,什么是让世人接受的,而不是被动的让小孩去懂得世间的道德和社会规律。
老师上课很有哲学性,让我明白很多东西,运用社会事实来让我明白什么事教育,从课堂中学会自己的教育观,自己的教育方法,希望老师能再给我们更多的社会事实让我们理解更多的教育真谛。给我们学习更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更加出色,更有特色,让我们以后也能想老师一样自信的对学生说:“多年后你们一定还会记得我。”
第三篇:家庭教育学心得
家庭教育学快结课了,通过上春梅老师的着门课,收获了太多的东西,大家一听,丫选修的家庭教育学啊,各种笑声,尼玛,我计划大三接着选修婚姻法。。虽然老师现在讲的知识英雄无用武之地吧,可是广大女生们,爷们儿系统的学习了一下家庭教育这门学问,上至处理和父母、老丈人、丈母娘之间的 微妙关系,下至结婚生子全程指导,以及小孩子的养育教导问题,中间还学习了如何选择一个最佳配偶的关键因素,大家说,是吧。。当然,大家更感兴趣的可能是后两者,可以这么说,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热爱家庭的人,渴望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听一次春梅老师的课,你会去第二次的,就好像我一样。
孟非说过,男人没什么,女人就跟你要什么,永远不知道满足,年轻时,没钱,她会让你拼命挣钱,美其名曰“我不用你天天陪我,我只 要你事业有成”等有成绩了,她又开始叫嚣“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在我身边”试问女人们:以为爷们儿是神啊 ?知足常乐,才会收获幸福,不要总是看到你没有的,而应更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据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社会,80%的婚姻是因一时冲动脑子一热而去领证的,理性的状态下,大部分人是不会结婚的,因为这个社会只允许少部分人结婚,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感情或许深了,或许淡了,变得越来越理性了,不会冲动,反而跟一个无厘头 的刚出场的第三者一时冲动,结婚了,所以,如果真想一辈子,果断有点能力就领证,(提倡裸婚),你不着急,他自然和别人去领,两个人世间久了,感觉可以提要求,要车要房要存款,可是恰恰输给了什么也不要只是“愿得一真心,白首不相离”头脑一热的路人甲(提倡头脑一热)。
女朋友的哥哥前几日喜得贵子,虽然没车没房,为生活奔波着,可是这样一个三口之家的幸福,又是多少吾辈同仁所追求的,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儿子,从他们身上,我更加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因为我本平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个很顾家的人,当初之所以选择上学而一步步坚持到现在,也是想改变家庭的现状,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早就不上了,我始终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选择,我坚持,知足常乐,复兴家族的重任交给下一代吧。
在择偶问题上,伴侣与自己的性格是否相似,个人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中有一方选择了包容,不管她脾气又多臭,这样才能和的来,如果两个人谁也不忍让,不天天干架才怪,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男人,娶的是一个妻子,而不是一个“女儿”,当一个男人逐渐走向成熟时,是果断不会要后者的,未来不可知,共甘苦、相濡以沫更靠谱,想多了,就会给自己增加太多的无形的负担,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不会后院起火。有人会问,凭什么你就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呢?相信命运吗?亲!你展现出什么样的姿态给旁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因为夫妻是志同道合的,百年修的同床渡,深信不疑,所以是狼狈为奸还是相敬如宾,很多时候取决于你自己。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心得
学前教育学心得
曾经以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可是真正走上幼儿园教师岗位时才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的哭声总是不绝于耳,这是我第一次面对新来的宝宝,面对他们的哭闹、不安、焦躁,我有过安抚、引导也有过束手无措。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情感培养,我渐渐地学会用心去聆听他们,爱他们,照料他们。有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关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关爱孩子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摸索与孩子的交往以及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使我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绝不亚于孩子任何一个教学阶段。幼教基础打得好,将对孩子以后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不为过。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幼儿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这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如:孩子的饭量,挑食情况;孩子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常常与家长交流,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更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或许是农夫的写照。对于教师,特别是幼儿园教师,那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进入幼儿园的工作以来,看到每一个忙碌的身影,和自己一次次的实践体会,使我懂得了“累”字的内涵,更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和爱护孩子们。
我想,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的成长。
第五篇:教育学读书心得
《教育学》读书心得
以前在学校读书时,总能感觉到学校老师和其他的人不一样,能把每个不同家庭出来的学生看的清清楚楚,管理的规规矩矩,而且能传给知识,教授出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的不同人才。今天我选择了教育专业,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使我发生了很多迷惑,这些在现实中瓜葛我的问题,在学习了《教育学》这本书以后,终于让我找到了清楚的谜底。
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我了解到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原则,孔子的“因材施教”,卢梭的自然教育,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等内容。
原来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巧的教学活动中,渗入着人的品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道德风范、生活态度、行动习性等,耳濡目染的影响着学生。同时教师也在通过批驳和暗示等方法改正学生的过错。教师对学生的人的品质教育有显形的,也有隐性的,有言传的,也有言教的。教师在学生眼前展现的人的品质自身就是教导资源,教师就是学生的人的品质模范。在事实生涯中,很多教师对如何培育学生的人的品质无奈做出确实的答复。甚至对人的品质是什么也无从谈起。假如一个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人的品质入行比拟全面的描写,也即不能做到全面地懂得学生。卢梭在教育上注意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遵守儿童天然。他觉得儿童好动、好奇,不仅通过感到,而且通过接触什物或事物的活动,通过做、思考与摸索来意识事物和获取知识,能更有效地发展本身的能力与情操。
这就是提倡动脑和动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理念。我在书上也看到了我从没见到,从没听过的教学新词、崭新的教学理论: “产婆术”:即在教学中,并不把真知直接教学教学学生,而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即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这种“产婆术”教学,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诘问,第二阶段:助产。虽然这样的名词我们(至少是我)没听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值得借鉴的。教学中,同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之间的质疑、互动,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最后经过老师的推波助澜和孩子的独立思考得出问题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昆体良的教学过程思想:昆体良是古罗马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理论。这种学习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性、条理性等显著的效果。教学中,偶尔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或穿插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
道尔顿制: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虽然目前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教学形式,但对我们的教学以及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却有着很大的影响。
特朗普制:这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今年以来,美国学者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
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由出类拔萃的老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
还有“克伯屈、伯克、华虚朋”等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新词,我想,不管是哪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其优缺点,针对如今的课堂,都是有其借鉴意义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让我的头脑中有了许多的模式,在不断地融合,不断的改造我对教学工作的认识。因此,对于这本书,我还需好好研读,全面掌握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性质与功能,综合地利用,有主有辅地结合,以便更好改进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