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现状
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关键词: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市场细分化
引言:
正文:
高阳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高阳汉初置县,历史悠久,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尤其是纺织历史源远流长,民间的纺织始于明末,盛于民国初期,有着超过400年的纺织历史,是华北乃至我国著名的纺织之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高阳根据以往的纺织历史传统优势以及人力和区位优势,充分相应国家政策幷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纺织业。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高阳县政府把纺织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优先发展。棉织品等大多数产品的原料采购、织造、印染加工、销售等环节,均可在高阳完成,纺织业逐步发展成为毛纺、棉织、毛毯等三大主导行业,纺、织、印染、供销、服务门类齐全的工商业体系。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欧洲、东南亚、拉美、非洲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高阳被省政府认定为纺织强县,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纺织特色县。投资3.5亿元的纺织商贸城占地525亩,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建有商住楼87栋,门店1282套,商贸大厅面积达12164平方米。
1.1高阳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过程:
初步发展期:高阳曾经是保定地区数一数二的穷县,但是这十几年由于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94年左右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扬,棉纺织业兴起,在以三利为首的毛纺织业基础上兴起棉纺织业。
高速发展期: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对国外先进纺织技术还有机械的引进,高阳县的毛纺织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政策的进一步倾斜支持,毛纺织业成了最大受益者。在全国来看7年内纺织行业上岗人数估计增加23%;在未来5年里,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将每年以6。5%的平均速度增长;到2005年,纺织纤维年加工总量将达到1425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将达到7.8公斤左右;纺织服装年出口创汇将达到650亿美元;行业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60%以上。1999年纺织工业出口顺差32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70%。据2000年数字统计,纺织业产业工人1300万,占全国产业工人13%,固定资产占全国的11.4%;而江苏省纺织工业出口创汇达 74亿美元,占顺差净值16亿美元的94%。全国近13亿人口,其衣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离不开纺织工业。
发展低速期: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危机,高阳县以出口为主的毛纺织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在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候民间小纺织厂的开工率不到五成。加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工人工资的提高,以及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毛纺织业环境污染监管的不断加强,高阳县的毛纺织业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很多不知名的合伙毛纺企业在危机中倒闭,甚至连三利、宏润这样的知名企业也都在当时谋求转型来应对。高阳县毛纺织业进入了低迷期。
发展转型期: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消散,毛纺织业也逐步回暖。面对仓库中的积压商品很多企业不再只注重外贸,而是更多的参与内销市场,将出口的一些相对高端的毛纺织品内销,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不断推陈出新,激活了国内市场的购买欲望也促进了毛纺织业的内销转型发展。同时还有一些之前的小型合伙人企业利用当时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引进新机器为一些大厂商做贴牌生产,促进了高阳毛纺织业的品牌化发展,也通过这种方式挽救了很多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另外还有一些有实力的厂商如三利、宏润等他们在保持毛纺织品生产、贸易的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产业链生产模式,在原材料、职工培训、技术创新、销售网络上同时发展,并且增加品牌宣传,真正做大毛纺。同时也将庞大数量的资金投入发地
产业、金融融资也和一些其他的股份公司股份中,增加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1.2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的特色:
内外贸并举:毛纺织业虽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的产业基础,但是随着原材料几个的上涨,员工工资的上涨,我过的毛纺织业产品的价格逐年上升,而且毛纺织业技术门槛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毛纺织业很容易起步,造成国际市场上的低端毛纺织品竞争激烈利润很低,需要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扩展销路。以高阳县三美毛纺厂为例,三美毛纺主要是做对俄罗斯和朝鲜为主的中低端毛纺织品外贸的业务,2010年以前每年的销量收入,随着朝鲜等发展中国家毛纺织业的起步,和其低廉的原材料和工人工资价格,三美毛纺在朝鲜的产品销售受很大影响甚至一度滞销。之后三美毛纺经过实地考察决定放弃朝鲜市场,转型内销贸易,并在南方设立办事处,根据当地特色新设计一种“囍”系列毛巾,专攻喜庆节日和婚庆,在当地做了很多广告宣传,成功树立品牌打开市场。并且结合自身条件,更新生产设备,将一部分过剩的产能以贴牌生产的形式为其他企业生产,也更新一些新的产品,完善自己的品牌,同时结合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现在的三美毛纺比之前外销时的销量还要多了20%,利润也大幅提高。每年仅网店就能有将近百万的销售额。
毛纺织品交易集散地:棉纺织行业横跨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根据高阳县的区位和地理优势,高阳建成了及原材料生产、纺织设备维修采购、毛纺织产品生产、采购的毛纺织产业集群。尤其是2001年建成的高阳县纺织商贸城,更是将高阳毛纺织产业销售的新模式。棉纺织行业横跨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经过8年的建设,现在的高阳纺织商贸城无论从规模、设施、还是影响力方面都为传统的高阳纺织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市场内的业态模式是以批发为主,辅以出口业务、电子商务、商超供货、团购、促销品订单等形式。
县域特色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首先,高阳有着悠久的纺织文化历史,在改革开放以来也有着雄厚的纺织产业基础,并且高阳的毛纺织品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高阳的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制定了以毛纺织业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毛纺织业的发展。高阳县毛纺织业的一些大品牌也被人们所熟知,成了高阳毛纺织业的标志。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2.1技术含量低,市场低端化:技术含量低是我国毛纺织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毛纺织业的入行门槛低,一些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基本产品的生产没有绝对性的影响,所以一些厂商并不重视产品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也正因为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在更新换代上的落后,导致高阳小型的毛纺厂产品普遍走低端路线,款式落后,质量较低,主要占据低端市场。这些低端的产品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也没有固定的品牌,很多这样的厂商最后都走上了做低端仿制产品的路,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的假货和次品,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其仿制品牌的利益。而且这些落后的小厂家生产普遍有着严重的污染,给高阳毛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2.2经营相对分散,不利于产业升级:高阳的毛纺产业主要还是由有中小纺织企业构成,这些中小企业之间的技术、设备甚至产品都比较相似,甚至有一些产品都是同样的。这样的中小企业之间一般都属于竞争关系,很少有相邻而建的。这种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但是由于规模较小,资金相对缺乏,没有独立更新生产技术设备的能力,所以一直不能做大做强,但他们基本都有自己稳定的客户,能够保证正常的运转生产,所以使得高阳中小毛纺织企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即使销路扩展了,厂商也不会想着更新技术提高产能,而是再引进相同的设备单纯的低成本的扩大产能,这就导致了现在的高阳毛纺织业产量产能很大,但是竞争力不强。
2.3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降低:毛纺织产业属于农业和工业的结合产业,虽然现代毛纺
织业的生产属于机械化的工业生产,但是其产业的门槛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起步也都是从纺织业入手,导致了目前国际市场的纺织产品竞争激烈,尤其是低端纺织产品,利润已经被压制到了历史上的低点,没有技术或者设计创新的低端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我国其他地区的纺织业也在高速发展,山东、浙江都有全国知名的毛纺厂商,并且也都在当地建成了毛纺织工业集群,国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是现在高阳毛纺织业在国内毛纺织产品市场上盈利能力低的直接原因。尤其是一些低档的仿制品充斥在市场上,导致毛纺织品成品价格的恶意竞争,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使本来就已经比较低的棉毛纺织制品的成品的市场零售价、批发价不断创新低。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的不断完善,以及保护劳工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其施行监督,纺织工人的工资也在逐步提升。现在纺织机械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劳工的培训费用也是成本中一项重要的开支。经有关部门的统计,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业,劳动力的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30%甚至更多,而且劳动力的成本还在不断地上涨,可以见得劳动力成本的大量提高是制约纺织业发展的极大阻碍。人力成本的持续增长,这几年沿海地区出现严重的招工难问题。用人成本几何级上升,很多制造业主宰考虑往内地迁移,但是由于配套设施(印花,染整,绣花,手订,洗水等等工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这是一个产业的迁徙,所以在短期内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少部分的制造业主会或已经考虑往东南亚投资。最后一点就是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棉毛纺织业是一项轻工业,可以说是对原材料的轻度加工,甚至有的低端产品只是对原材料的轻度改造,所以原材料的价格对毛纺织业成品的价格有着绝对性的影响,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的价格有着较大波动。同时棉毛等原材料的价格和产量也受很大的季节因素影响。另外一些重大节日的也会使棉毛等原材料的价格出现波动。
2.4人民币汇率的提升和外国贸易保护: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提升,我国出口的棉毛纺织品的价格在不断的提高,与其他国家的毛纺织品相比价格优势不在明显,导致了销量的下降和收益的降低。另外面对我国毛纺织品在别过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国家都会出台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变相的降低我国出口毛纺织品的竞争力。高阳的棉毛纺织业在朝鲜就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再加之现在朝鲜的政策支持,朝鲜的棉毛纺织业已经初步建成,使得原来很多以朝鲜为出口对象的高阳毛纺织企业都专业了其在朝鲜的产业和销售渠道。
2.5环境污染和国家政策:
纺织业由于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国家已经不再作为一个重点扶持的产业,相反作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步,中国的纺织业预期会从大规模集团化的低品质加工制造业转型向中小规模高灵活性中高品质的设计生产型。高阳的棉毛纺织工业一直是县域环境污染的一大根源,很多中小规模的纺织厂因为缺乏资金使得生产设备极大的落后于现有的机械技术水平,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废弃物。最为严重的是棉毛纺织生产中的染色环节,一些中小厂商在生产低端产品时往往会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一些有污染性的工业染料,而且不同颜色的的染料废弃物经过混合后的污水很难处理,这不仅严重污染了土地和地下水质也会影响这些产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2000年以后国家对毛纺织业的环境污染加强了管理,也出台了很多管理棉毛纺织业污染的硬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环境污染,但是伴随着这些硬性政策,高阳的低端棉毛纺织业的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这种优胜略太的变化使得很多小作坊式的厂商很难继续经营,促进了纺织产业中机械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高阳的棉毛纺织业得以进一步优化,也提高了高阳棉毛纺织业的声誉。
2.6企业管理上的欠缺:
高阳棉毛纺织业的企业大多是从家族企业中逐步发起来的,管理模式大多是家族式的管理,雇佣当地的工人生产,随着这些的企业的不管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有些甚至是依靠单纯人情关系约束的管理对业务上的发展变化很难适应。再加上一些公司的创始人家族中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又是人财监管,往往出现账目不清,货款不对应等自身问题导致的亏损。在对外贸易中这种家庭式的企业也会因为不了解对外贸易的法规而使自身的正常利益受到损失。招募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但是想要引进管理人财而又担心不能从业务上控制管理人才而被其欺骗,或者单纯是因为管理人才高额的劳务费用,这就使得是否引进人才已经成为现在高阳毛纺企业的一个两难问题。
2.7缺乏宏观的组织与管理:
高阳县虽然大力支持与发展棉毛纺织业,并为其销售架设了很多渠道。但是高阳县政府在对棉毛纺织的宏观组织与管理上缺乏足够的重视。高阳县棉毛纺织业的一大特色就是中小企业众多,地域分布相对分散,主打中低端的面毛纺织品的生产企业产品相对类似,市场定位有很大重叠和冲突,甚至在县纺织品商贸城中都可以看到这些中低档产品之间的恶意价格竞争,这使本就利润较低的中低端产品和中小厂商的利润进一步降低。也是这种同类的竞争削弱了高阳棉毛纺织业的整体实力和合力。如果高阳县的商贸相关部门能够合理的协调各个厂商之间的生产,根据厂商自身条件给其划分出各个档次的生产计划,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内耗,既能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与盈利能力,也能增强增强高阳县棉毛纺织业的整体实力。
2.8纺织工业的发展缺乏后劲:
棉毛纺织工业属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轻工业,同时由于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起步较早,现在很多地区的纺织业发展都面临着资金短缺、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税费负担重等问题,导致盈利能力低下,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再生产十分困难。尤其是一些老工业基地,设备落后导致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下降。高阳县的棉毛纺织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作为一个发展先对较早的棉毛纺织老工业基地,高阳县的纺织业生产也存在着设备落后的问题。一些厂商虽然引进了一些新的机器设备,但是由于资金和市场的原因,仍然保持着旧设备的生产运行,使得产品的层次划分很明显,新型产品虽然技术设计等都有很大改观,但是由于没有大规模的投入生产所以成本相对较高,老产品由于技术水平低,设计落后,也失去了很多市场。导致了现在高阳毛纺织业转型的一个新问题,就是市场定位不明确,转型不彻底。这也是因为毛纺织工业的发展缺乏后劲的一个表现。
3.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发展的转型与对策:
3.1明确划分好市场定位。
由于高阳毛纺织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完整的毛纺织业产业链,并且有着范围内全国领先的区域毛纺织业的生产能力。要使这些产能更好的被利用,增加产值迎接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就要尽量避免这些产能在低端毛纺制品生产竞争中的过度内耗。尤其一些中小厂商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开发和生产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细分市场产品,增加品牌的知名度。明确划分好市场定位尤其是国际国内的市场定位更是当前的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现阶段国际市场上的销售环境不景气,面对人民币升值、各国普遍存在的贸易保护、和其他国家的棉毛纺织品的市场冲击,我们的企业是否还应该将最大的精力放在外贸市场上或者转型到国内市场上但在外贸上保持多少投入和维持多少销路都是我们的毛纺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纺织业的外联度高,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对纺织业的生产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们的纺织品以中低档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以牺牲效益的低价格进行竞争。所以,提高棉花精深加工能力和差别化纤维的使用比例,提高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点,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也是我们走向世界,拓宽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国际纺织业分工格局变动的机遇,更多地利用直接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占领国际市场。名牌是企业的生命,要扶名牌、保名牌、创名牌。加大对名牌产品的投入,特别要注重创最终产品的名牌,不断提高河北省纺织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任何厂商想提高自己的产品附加值,都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鉴于现在高阳棉毛纺织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高阳的棉毛纺织企业的品牌建设应该是覆盖高、中、低端的全面品牌建设。要在全县树立三利、宏润、双羊、亚奥、振华这样的企业模范,为全县的企业树立榜样。同时也要建设和提升一批如:永亮、柏立信、亚华、旭日等中档品牌,作为今后发展和新增对内对外贸易的支柱。另外也应该鼓励一些小的厂商建立和宣传自己的品牌,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增加实力。为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高阳成立了毛巾制品监督检验中心、纺织品研发管理中心、纺织品信息网络中心、劳动力培训中心、物流管理中心五大中心,40余家企业获得了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此外,高阳县在连续3年举办高阳家纺精品展示会的基础上,还由政府补贴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外展会。
无论是企业的市场销量还是其品牌建设都要以企业产品的质量为根基。高阳县虽然有悠久的棉毛纺织历史,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驰名中外的品牌,三利集团为了创出高阳毛纺自己的名牌,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了一套质量监管体系和严密的质量检查考核制度,投巨资组建了国内一流的质量检测中心。从1993年至今,三利更换淘汰的机器设备价值以超过亿元,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对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三利建设成了全国名牌,尤其是在东北,三利的销量更是占到了棉毛纺织品总销量的35%以上。三利的从小到大,就是一个以质量立品牌的典范。
3.2拓展贸易渠道,优化贸易结构: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规避贸易壁垒,大力发展外向型服务贸易。我国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贸易方式,例如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设立工厂,利用当地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廉价的原材料来生产产品,打造国际供应链,从靠出口产品发展到以出口产品、投资设厂和技术输出并存的多元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绕过一些国家设立的贸易壁垒。我国有实力的厂商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这一方面有利于棉毛纺织企业调整产品出口的结构寻求新的市场,走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原有西欧、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的基础上,更应注意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西亚、东欧以致非洲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避免因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有利于直接利用当地政府提供的有利条件,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贸易壁垒和信用风险。能够有效现有的资金和渠道推广品牌和扩大销售网络,在新的层面上扩大市场份额。
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门槛已经降低,我们很多中等规模的企业也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加之现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全面复苏,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对外招商引资,这也正是高阳棉毛纺织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好时机。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对外投资,一味的“贪大求洋”,高阳毛纺织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市场的需要,在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的了解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在对外投资上开辟出一条新路。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也可以联合在境外投资,这样形成合力,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3.3重视产品出口信用保险,规避外汇风险和金融风险
棉毛纺织业的产品出口大多数时候是大批量的出口贸易,贸易量大所涉及的金额也相对较大,而且棉毛纺织业的生产还有相当一段的产业链实在赊账生产,出口贸易一旦出现信用问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争产运行。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生产环节利用现在的金融融资工具降低赊账生产的比率,减少整个产业链之间各个企业的直接财务关系增加整条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也要加大对出口贸易信用保险的重视,做好保障,减少直接的出口贸易信用风险,增强我国棉毛纺织业的综合实力。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势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世界纺织品贸易市场的一体化将带来纺织品国家之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出口不再有配额,而是由各自的竞争力去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空间将更加大。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我国企业要想在“入世”
后有更大的发展,只有真正参与竞争,融入竞争。
为了应对这些出口贸易之间的问题,尤其是出口贸易中的信用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重视对进口商资信的采集和评估,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同时利用外汇金融工具,规避外汇风险。中国纺织企业缺乏提防汇率风险意识,我国法定货币升值,增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成为燃眉之急。企业应积极采取期汇交易、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提防措施,以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3.4纺织行业要做好压锭减员,调整结构。
纺织行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退休和富余人员比其他行业更多,造成亏损严重,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管理单位对大城市丧失竞争能力的生产企业,通过兼并、转产、破产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并制止盲目新上轻纺项目。企业要把纺织行业的压锭、减员、增效作为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在压锭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利各种条件,积极开发三产,搞好多种经营,通过资本运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在投资决策上,要向更新改造方面倾斜,不断提高更新改造投资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并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实现产业集聚,是有效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高阳县委、县政府以建设大园区、促进大发展、实现大突破为抓手,走“以产业支撑园区,依托园区扩张规模”的发展模式,设计了“一轴两翼”大园区整体发展框架。为实现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高阳县政府出资填平于堤村230亩废弃瓦窑地,建起当地最大的轻纺园区,目前已有4家规模企业在园区建厂并投入生产。
结论:高阳毛纺织品生产的发展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改革,适应现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式,注重自身内在实力的建设,提高企业和整个高阳毛纺织业的竞争力。高阳棉毛纺织业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应注意学习成功的名牌企业的经验和管理办法,并且应该在行业分工中良性竞争形成合力,促进高阳毛纺织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赫连智巍、李各青.河北省纺织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 论坛2008,(3):65-66.[2] 陈毛弟.把纺织行业作为国企改革和脱困突破口[N].人民日报.1997-11-04(一版)5
[3] 宋涛.高阳纺织:历经风雨现彩虹[N].保定日报.2010-01-15(一版)[4] 杨佳薇.河北纺织业:面临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生存危机[EB/OL].http://.cn/data/2007/2007-08-20/207981.shtml,2007-08-27/2010-02-08[5] 陈志国.河北省纺织业增长方式测评及对策研究[EB/OL].http://lw23.com/paper_106845001/,2009-12-14/2010-02-08
参考文献:
[ 4]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J].管理世界, 2003,(07).[ 5] 任保平, 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中经济效益提高的途
径: 一种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 2005,(01).[ 6]张向阳, 孙津等.潜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
第二篇:中国贸易发展现状调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调查
1调查背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中国外贸产业快速发展,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外贸更是飞速发展。2010年3月28日中国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进口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重要。
2调查目的:了解我国外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3调查对象:中国外贸进出口状况。4调查步骤
(1)收集资料。(2)整理资料。(3)分析资料。(4)得出调查结果。(5)写成调研报告。
5调查报告
一:我国1978年-201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数据表。
时间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总额(亿美元)
206.40293.30381.40440.30416.10436.20535.50696.00738.50
出口额 97.50136.60181.20220.10223.20222.30261.40273.50309.40
进口额 108.90156.70200.20220.20192.90213.90274.10422.50429.10
差额-11.40-20.10-19.00-0.1030.308.40-12.70-149.00-119.70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826.501027.901116.801154.401357.001655.301957.002366.202808.602898.803251.603239.503606.304742.905096.506207.708509.8811545.5014219.1017603.9621737.3025632.6022075.4029740.00
394.40475.20525.40620.90719.10849.40917.401210.101487.801510.501827.901837.101949.302492.002661.003256.004382.285933.207619.509689.3612177.8014306.9012016.1015777.50
432.10552.70591.40533.50637.90805.901039.601156.101320.801388.301423.701402.401657.002250.902435.502951.704127.605612.306599.507914.619559.5011325.6010059.2013962.40
-37.70-77.50-66.0087.4081.2043.50-122.2054.00167.00122.20404.20434.70292.30241.10225.50304.30254.68320.901020.001774.802618.302981.301956.901815.10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情况:
图 1 2007年1-1
2月中国外贸出口商品的构成情况
图 2 2007年1-12月中国外贸进口商品的构成情况
我国外贸进出口分析
特征:成就。(1)规模大。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规
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我国自1978-1988年贸易总额翻了5倍。1988-2000年翻了4倍。2001-2010年翻了4倍。2010年我国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外贸总额达到接近三万亿。
(2)增速快。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外贸总额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
(3)长期贸易顺差。自1995年一直是处于贸易顺差地位,每年顺差达到一千多个亿。目前中国有上万亿外汇储备。
①(4)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品均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贸易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扩大。初期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下降。中国从初期产品出口国逐渐转变为工业品出口国。
(5)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通常是本国或本地区的对外贸
易额除以GNP或GDP,西方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来测定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说明已过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大。从我国的数据来看,如果不考虑中国GDP被低估等因素,中国进口和出口依存度虽然有所波动,但依旧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在经济增长2010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9740亿左右。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为397983亿元人民币。对外依存度达到45%。
问题:(1)贸易摩擦不断。中国廉价的商品进入欧美市场,创造巨大的顺差的同时中国与贸易国之间摩擦也不断出现。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都有不同程度的贸易摩擦。每年中国会有几十家企业被指控倾销。
(2)贸易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中国由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大多数出口制成品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的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粗加工产品。到9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列前几位的主要集中在服装、家用电器、通用设备、玩具、钢材等,而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要素含量主要是劳动密集型。
(3)出口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随着中国工资成本的上升,出口成本增加。
对策:1加强出口商品的品牌,增加品牌效应。
2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3增加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
4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发展国家核心产业。核心技术。
第三篇:浅谈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和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和发展策略
刘菲 国贸1 20083019006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活动中占有越来越玉要的地位。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拓国际服务市场,不仅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的要求。我国贸易存在诸多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法律的不健全,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匮乏等都迫切需要服务业的重视和解决。
关键字:服务贸易;贸易结构;法律法规;专业人才;进出口
服务业是服务产品生产和经营的行业,主要是指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
一、发展服务贸易是保持我国外贸优势的迫切任务
我国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额每年以30 %的速度高速增长,截止到2004 年底,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世三年来,我们正逐步履行人世前开放我国服务业的承诺。无论是从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来说,还是从适应国际竞争来看,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扩大服务贸易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扩大差异产品,积极发展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更具有改善当前我国贸易结构的现实意义。总之,发展服务贸易既关系到未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只有46亿美元,2004年以上升到1286亿美元,2007年这一数字已超过2000美元。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还不足0.6%,居世界第34位;2003年,这一比重已经提高到2.8%,居世界第9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短期内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点主要动力,据统计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2001年我国占有33.6%,而发达国家大都在65%以上,美国则高达76%,1
像印度、巴西、埃及等发展中国家也在45%左右。
在此产业基础上,我国服务贸易,一方面,自改革开放来的确获得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发展与总体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不对称性。具体而言,我国贸易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发展 落后于货物贸易且存在巨额逆差,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落后。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贸易规模小,占GDP总额的比率小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的服务贸易增长较快,但是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仍然较少,占GDP的比率也比较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06年第三产业总值为84721.4亿元,占GDP的40.0%;2007年第三产业总值为103879.6亿元,占GDP的40.4%;2008年第三产业总值为120486.6亿元,占GDP的40.1%。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第三产业一直是GDP的重要贡献力量,对美国来说其GDP的80%来自于第三产业,而印度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率也达到了50%。
(二)贸易结构不合理,局限于传统服务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服务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服务结构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与科技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金融、房地产等新型服务业得到各发达国家的亲睐而根据我国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值,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占40%,金融业占10%,房地产业占11.4%;2008年我国40%的第三产业来自于传统服务行业,14%来自于金融业,10%来自房地产,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三)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现代服务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需要大批专业扎实、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但由于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提供者只需具备一般的文化素质或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可以上岗;加之对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目前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因此,专业人才的匮乏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落后
目前,国内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框架不科学,体系不完备,立法层次低,数量也较少。一方面,我国立法技术滞后、专业性、技术性程度低,表现为内容陈旧,不适合时代的发展,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某些法律冲突严重,表现为内外不
一、相互矛盾。不少立法对外国服务贸易提供者规定的权利义务明显与GATS原则不符,易招致“非歧视贸易”、“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质疑。而且,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绝大多数都是对商业存在这一服务提供方式进行规范,对其他三种服务提供方式很少涉及,甚至空白。这反映出了我国服务贸易法律调整范围的有限性。
(五)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类别仍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等低附加值行业上,而像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性、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出口严重不足;从服务的进口看,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正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极不均衡,形成了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
四、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
我们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服务贸易重大意义的认识,转变观念,把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把服务业发展放到促进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当前,中国服务业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服务业引进外资的力度,参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与合作,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外国在服务业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二)加强对GATS等规则的学习和研究,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同,其发展要求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特别是涉及培育和保护国内服务业等方面都应该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GATT、GATS、WTO有关条款的学习和研究,将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都以法律的形式定下来,以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保护企业和个人在海内外的合法权益。要根据GATS的要求,逐
步完善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
(三)加快我国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想要使服务业有长远的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既要继续充分发挥传统服务产业的优势,又要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产业升级。重点发展保险、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逐步形成新的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培养服务贸易专业型人才,加速企业自主创新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服务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差距。为加快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措施,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要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建立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建立服务贸易实习实训基地;对国内外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对独资或与高校、企业合作成立培训机构给予审批便利。教育、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应按照服务贸易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尽快设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和职称。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现有高层次服务贸易人才的作用,避免由于外资服务企业的大批进入而造成国内人才的流失,为服务贸易积累和培养长期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加速服务企业的自主创新,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服务竞争,积极有效的利用外资,有序的承接国际现代化服务业转移,改进外汇与资本流动管理,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到境外投资。
(五)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为保证服务贸易健康协调发展,中国应根据WTO、GATS的规定,建立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要求有符合国际现行标准的法律法规。一是修订完善已经颁布的法律,解决不同法律之间的问题,将行之有效的法律解释性条款补充到程序法和实体法之中;将按照职能部门设立或带有职能部门色彩的法律整合修订为统一规范的法律。二是清理取消不符合市场化发展原则的政府规章,将立法层次较低的政府规则和地方法规,依次上升到地方法规和国家法律。三是对于一些服务行业存在的法律空白,我们要加强探索与研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六)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
服务贸易良性发展
继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拓展吸收外资投资方式,加强分类指导和企业监督,促进国内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引导外资合理有序流向服务贸易领域,引导国内企业参与服务外包承接业务,吸收多种服务业跨国投资。服务出口也需要“走出去”的行业,如劳务出口、对外工程承包等服务,直接面对国外的不需要流动的消费,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巩固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的地位。
五、总结语
综上分析,中国虽处于服务贸易大国之列,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讲,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还处于相对劣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从全面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应积极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提高服务需求的比重。二是要加快调整产业政策,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持系统;同时,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建立动态指标评价体系,加大对优势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三是要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重视教育和人才,加强对高新技术,高素质人才等高等要素的孵化,鼓励竞争和创新,实施品牌战略。
参考文献
[1]孔祥荣.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与社
会.2009(3)。
[2]杨利娟.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3]张琳.宫占奎.关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经济问题(10)。[4] 钟宁波.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商业现代化(4)。
[5]张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 ] .中国市场,2009(35)。[6] 杨利娟.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 .经济研究导刊,2009(2): 169-474
第四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来文正 周娜 李明智 陈猛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城市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进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对外开放度日益提高等因素,服务贸易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服务贸易总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服务贫易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 自由化程度较低, 管理滞后等问题。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服务贸易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而试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内部结构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1,国内服务贸易量不断扩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内服务贸易取得快速发展,不仅在总量上增长迅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升,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9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888.4亿元,而2000年这一数值更是达到了38714亿元,增长了近6.5倍。特别是从2002年以后,我国国内服务贸易每都以不低于15%的速度高速成长,到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147624亿元之多。下图所示表一和图一呈现了我国服务产业近二十年总体的发展情况。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44361.6 49898.9 56004.7 64561.3 74919.3 88554.9 111351.9 131340.0 147642.16870.3 7492.9
9119.4 9995.4 12453.8 13966.16530.20937.26182.28984.2400.1 2724.8 3126.1 3664.8 4195.7 4792.6 5548.1 6616.1 7118.24353.5 4612.8 4989.4 5393.0 6086.8 8099.1 12337.14863.17727.64715.1 5346.4 6172.7 7174.1 8516.4 10370.13809.14738.18654.716903.3 19726.7 22633.9 26571.2 31488.0 36579.1 44117.7 52577.1 58099.57913.2 11169.5 9304.4 10666.12183.0 14601.0 16362.17057.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1985年的51.9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890亿美元,增长了近56倍。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内服务贸易在贸易规模继续扩大的基础上,逆差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出口1270亿美元,增长38.9%,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出口排名由上年的第八上升为第七(前六位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西班牙);进口1290亿美元,增长28.6%,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进口排名由上年的第七上升至第五(前四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2008年,在外部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我国的服务贸易仍有7%的增长,世界服务贸易排名与2007年相同。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额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日益增加。1998年到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1.9%、2.O%、22%、2.5%、2.8%、3.1%、3.4%、3.9%;1998年到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0.9%、2.O%、2.2%、2.4%、2.7%、2.8%、3.1%、3.3%、3.6%、3.6%、3.6。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虽然服务贸易总量在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相当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一般都在60% 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 左右,而中国2004 年却不到35%,不足美国的一半,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9年也只有40%多一点(如下图一所示)。图一
1.2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CompetitivePowerIndex),即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服务业内部分行业的发展也极不均衡,国际竞争力低下。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
2,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但出口规模小, 逆差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以来, 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迅速。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 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2010年增加值达到了171005 多亿元, 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由1990 年17.3%提高到2010 年的43%。
尽管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较快, 但整体出口规模与目前我国经济实力
相比仍然较小, 与同期货物贸易相比也处于劣势。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24610亿美元, 服务贸易出口额33502 亿元美元, 两者比例为3.72∶1;而中国的货物贸易出口额和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是12015 亿元和1286 亿美元, 两者比例接近为9.34∶1, 说明中国服务贸易严重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 无法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服务。同时, 我国服务贸易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一直出于逆差状态。2004 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589 亿美元, 进口697 亿美元, 贸易逆差108 亿美元,2009年,这一数值继续扩大到289亿美元。服务贸易多年处于逆差状态, 这与我国总的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比。2009年,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9.7%, 远低于18.8%的世界平均水平。服务贸易占总的贸
3,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 相当一部分服务企业尚不具备提供外向型服务的企业机制, 眼光仍停留在国内市场上,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在20 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1991年7月,我国根据GATS的要求, 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初步承诺开价单, 之后又逐渐承诺开放金融、建筑、房地产、旅游等行业。但从开放的总体水平来看, 还是偏于落后。我国对大部分服务业的外资引进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限制较多。从2006年至2009年,服务业各行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比重的平均值来看, 超过10%的只有房地产业, 为18.96%,其次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为6.05%,其余均不超过5%,而同期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比重高达55.5%。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服务贸易管理滞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 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 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目前,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 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 多头管理、力量分散, 易造成行业的垄断, 如邮政、电信和金融行业等。此外, 服务业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许多方面不符合国际惯例, 而且统计也不规范, 目前除了国际收支表反映的情况以外, 各部门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升策略
(一)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 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务业增长迅速, 但整体水平较低。目前, 服务业
主要集中于以劳动密集为主要特征的运输业和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旅游业上, 而在金融、保险、邮电通讯等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行业, 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 相比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 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非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因此, 在我国加入WTO 之后, 为了更好地迎接国际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 缩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 优化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 提升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议、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1、消除体制障碍, 大力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 加强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与合作, 推动以生产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努力创造吸引服务业FDI 所需的投资环境, 顺应WTO 和GATS 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加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积极引进国外金融、保险、运输等跨国公司的投资。
3、在保持并提升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 应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等新兴产业, 挖掘其潜在的比较优势, 使服务贸易真正享有货物贸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好。
4,政府应该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产业的扶持。现代服务业一个由投资、研发、设计、服务、市场开发、行业监督等环节组成的完整的系统,单单突出某个或某几个环节都不能使整个系统进行最高效的运转,同时也不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更新换代速度,且影响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容易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必须加大对其配套产业的政府扶持,制定有利于这些产业发展的政策,在政府的带动下促进这些配套产业的发展。
(二)分层次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引进竞争机制, 处理好对外开放和适度保护的关系。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可以吸引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可以培育新的服务行业,提高国内服务业水平,改变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还可以扩大中国的服务出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1.要进一步开放我国的服务市场,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进竞争机制, 通过开放来提高我国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2.应充分利用GAT S条款中的灵活性, 处理好对外开放和适度保护的关系, 分层次、有步骤、稳妥谨慎地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国家应区分禁止开放、有限制开放和鼓励开放三种类别, 并且分行业、分地区、有选择地逐步推进服务业的开放。
3.要尽量减少或避免服务市场开放对我国服务业带来的冲击。对某些尚处于幼稚状态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要加以适当保护, 促使其尽快发展并逐渐地对外开放;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服务业, 国家也应给予必要的保护。建立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服务贸易涉及许多部门, 与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 因此, 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服务管理体制, 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 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提供优质服务, 搞好投资软环境
建设。为保证服务贸易能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中国应该加强对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中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服务提供者的素质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人才是当前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在加强服务产业、服务贸易重要性及作用的宣传、强化服务贸易意识的同时还需加强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要建立门类齐备的服务贸易培训机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服务贸易人力资源的开发,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并谨防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国内服务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
参考文献:
①王美伦,《浅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 ②管 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入世后的影响》 ③肖维歌,《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④谷晓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⑤潘照安.《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经济视 角,2007;(7):49~ 51
第五篇:皮革贸易现状
(一)中国皮革产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中国皮革行业涵盖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品等主体行业,以及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机械、辅料等配套行业。具有产业链完整,上下游关联度高,依靠市场拉动,产品常青,集创汇、富民、就业为一体的特点。2006年,中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52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比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2006年中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出口348亿美元,同比增长7%,增幅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进口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中国皮革行业是吸纳劳动就业的富民优势行业,主体行业一定规模以上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达500多万人,全行业连同配套行业就业人员达1100万人。每年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达40-50万个,为促进城乡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中国皮革全行业年产鞋近10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年产轻革7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皮衣、毛皮服装、皮件等均列世界产量榜首。上世纪末,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生产大国,为世界皮革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2、运行情况(1)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及工业总产值增幅情况(2)2007上半年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7年上半年,中国皮革行业出口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屡创新高,存贷款利率不断上调,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了中国皮革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有三个特点: 第一,主要商品生产继续增长,速度减缓。2007年1-6月,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163亿元,同比增长2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轻革产量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皮鞋 16亿双,同比增长16%,增幅与上年相同;皮包、袋3.1亿多只,同比增长7%;皮革服装2378万件,同比下降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毛皮服装92万件,同比增长1%。第二,出口值仍为增长,但增速回落 2007年1-6月,皮革工业及鞋类商品出口金额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皮革、毛皮及制品出口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鞋类出口43亿双,11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
16%。第三,进口仍大幅度增长,制品进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增幅 2007年1-6月,皮革工业及鞋类商品进口额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进口金额4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其中,皮革、毛皮及制品进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16%,高于出口增幅3个百分点;鞋类进口821万双,1.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和43%,分别高于出口增幅23和27个百分点。(二)中国皮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皮革产业在发展中主要面临着六个方面的问题,包括:①产品成本不断提高;②技术性壁垒层出不穷;③国际贸易摩擦频发;④发展中国家同行的竞争;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⑥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执行力度。前四点是所有中国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但是后两条却主要是针对制革行业提出的具体政策及要求。社会发展的现实是不可抗拒的,制革行业必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思考产业的发展方式及措施。
1、关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 自2005年以来,国家为了控制“两高一资”,减少贸易顺差,促进外贸平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涉及到制革业的有十几项。其中,以取消进口生皮、半成品革出口成品革的加工贸易政策,以及取消成品革出口退税政策对行业影响最大。这两项政策的出台,使制革行业内销和外销企业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同时,也间接地影响了下游制品企业的发展。在7月19日国务院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对外贸易增长较快,上半年出口增长27.6%,进口增长18.2%,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可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国际收支不平衡,食品价格涨幅过高,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下一阶段,国家必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深化改革,以确保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行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形势,认真应对。
2、关于节约能源、降低污水排放问题 节能减排对制革业不仅是硬指标,而且是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两项约束性指标。在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做了同样的要求。这两项约束性指标用一个形象的描述来表达就是,如果GDP按年均10%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需要完成6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需要减排二氧化碳624万吨,化学需氧量COD571万吨。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两项约束性指标未完成。因此,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十一五”后四年必须达到约束性指标的全部要求。目前,中国制革业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即将实施。国务院下决心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国家环保部门委托中国皮革协会牵头对制革、毛皮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前期调研,对制革、毛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进行核算。此外,GB20400-2006《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将于今年12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发布,拟出台制革企业准入标准。总之,关于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既具体又紧迫,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严格实施。(三)中国皮革产业的发展趋势
1、皮革行业“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皮革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使全行业从数量主导型过渡到以质量、品牌、环保、出口、效益型为主导的“二次创业”发展新阶段。(2)发展目标: ??控制产量增长,鼓励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持行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年均增长不超过10%; ??控制出口数量增长,鼓励出口价格提高,保持行业出口创汇年均增长不超过10%; ??提高资源利用率,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 ??更加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增产不增污; ??倡导自主品牌,到20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争创3-5个世界知名品牌,为从皮革生产大国跨入皮革强国行列打好基础。
2、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措施 依据皮革行业“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把发展目标分解为两个关键点,一是节能
减排,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调整结构,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中国皮革行业跨入强国行列打下坚实基础。这两个关键点是皮革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1)强化节能减排,保证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 注重提高行业节能减排意识,加强宣传、引导、培训工作。努力创造条件降低企业成本,积极参与有关节能减排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大力推广成本较低、技术先进、治理效果好的环保节能技术,促进国际间节能减排技术、人才、设备的交流与合作。(2)实施名牌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 “倡导自主品牌,到20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争创3-5个世界知名品牌,为从皮革生产大国跨入皮革强国行列打好基础”,这是皮革行业的行动纲领。“真皮标志”是1994年中国皮革协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并在国际上进行了注册。它向消费者郑重承诺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革产品都具有三种特性:①该产品是天然的头层皮革、毛皮或其制品;②该产品是优质的中、高档产品;③该产品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2007年初,正式推出了真皮标志英文版标识和证书,在企业出口时使用。证明商标“真皮标志”是中国皮鞋、皮衣、皮具等优秀产品的群体代表,是培育行业品牌的重要平台。在此基础上,中国皮革协会还注册了“真皮标志生态皮革”,适用于符合特殊环保要求的皮革、毛皮原材料,强调了环境友好和对消费者生态环保需求的承诺,它是中国皮革和毛皮行业的优秀品牌代表。今后,要进一步做好真皮标志生态皮革在国内外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成为节能减排的先导,成为树立品牌的平台。在这里,我们也愿意与国际同仁合作,为共同调整世界产业结构做出努力。(3)培育和拓展国内外多元化市场,探索与世界皮革产业共赢的发展模式 在国际市场上,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增强我国中档以上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特别要注意培育欧美市场以外的国际潜在市场,在国内要注重对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等潜在市场的拉动及拓展。我们特别欢迎国外的优质原料皮、成品革、皮鞋、皮衣、皮具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共同拓展具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为中国人民提供不同档次、丰富多彩的皮革产品。(4)引导行业科技、标准、环保、知识产权国际化,积极推进世界皮革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科技、标准、环保、知识产权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作为皮革大国只有主动参与,积极推进,才能分享国际化的成果。我们要通过各种平台来促进中国在这几个方面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推进世界皮革产业的发展和提升。(5)努力搭建世界皮革产业交流合作、和谐共赢的平台 从今年开始,中国皮革协会每年举办一届“世界皮革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与每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和国际时装及时尚配饰展”,相互呼应和配合,为中外皮革产业提供更多的交流、洽商和贸易的机会。2007年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和国际时装及时尚配饰展9月5日-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览面积达57,500平方米,展览产品涉及皮革、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皮鞋、皮革服装、毛皮、毛皮服装、皮革五金及配饰等皮革产业链的全部产品。它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具国际规模的皮革产业盛会,同时也将成为国内外皮革及皮革制品最重要的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