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农业强市
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农业强市
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一产抓特色”要求,为我们走出具有河北特点的现代农业道路指明了方向。衡水是传统农业大市,加快衡水发展、建设农业强市,必须紧紧围绕“一产抓特色”的要求,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调整结构抓特色。调整农业结构,是打造特色农业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努力,衡水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生产体系,诸如饶阳蔬菜,枣强大营皮毛,安平斯格猪,阜城漫河西瓜等传统产业都特色鲜明,很受市场欢迎。但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一体化格局的加速形成,过去基于历史文化、自然禀赋等因素形成的特色农业优势,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只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差异化竞争为手段,以农业增效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保持衡水农业的竞争活力。因此,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林果、蔬菜、畜禽等农业内部产业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要积极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快发展设施栽培,稳定增加蔬菜面积,把衡水打造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要充分发挥衡水粮食和秸秆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的“第一产业”来打造,大力发展斯格猪、肉奶牛生产,稳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立足建设生态宜居北方湖城的战略定位,按照
“十二五”末实现“一人一亩林”的目标,合理发展用材林,大力发展经济林,不断提高林业比较效益,实现兴林与富民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注重农产品更新换代,努力在增加品种、提高品质上下功夫,始终保持衡水农业的竞争力。
创新载体抓特色。特色农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品牌化。必须坚持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走精品农业、项目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路子。要结合农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按照调优布局、调大规模、调专区域的要求,科学规划、集中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要科学编制规划,精心选择主导产业,将种养、加工、物流、休闲观光等产业进行功能分区,切实做到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聚集、示范效应明显。要加强基础建设,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统筹谋划,集中使用,不断提高园区综合生产能力。要创新经营机制,把园区建设、产业培育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通过农民之间的专业合作,着力解决农资供应、技术服务、品牌建设、统一销售等方面的问题。要重视品牌建设,以区域性特色产品为依托,强力推进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加强品牌宣传和推介,打造一批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特色农业品牌。
围绕生态抓特色。生态健康是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衡水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特别是拥有衡水湖这一核心的生态资源。借助衡水现有的生态基础,把生态农业作为衡水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打造,为特色农业注入生态的内涵,不仅能够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可
以为壮大衡水特色农业品牌提供有力支持。要按照生态、健康、安全的要求,积极推广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同时,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新兴农业业态,积极打造环衡水湖生态农业观光带、生态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产品采摘园、特色农家乐等,构筑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健身娱乐、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群。
延伸链条抓特色。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是消化初级农产品、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需要,也有利于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进一步彰显农业特色优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大力培育农业加工企业,在做强做大老白干、养元等本土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蒙牛、汇源、雨润、鲁花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衡水。下一步,要在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集中打造特色专业村镇、扩大特色农产品区域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具有衡水特色的中高端农产品及其衍生产品。要抓住和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谋划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并通过联合协作、规范重组,不断做大做强个体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业企业入驻,发挥其先进技术优势、市场渠道优势,带动衡水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要不断扩大农业加工企业群体规模,构筑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相衔接、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为衡水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强化支撑抓特色。现代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有效途径。要针对特色农产品需求多元化、更新换代快的实际,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研发新品种、应用新技术。要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科研投入,掌握核心技术。要加强与省内外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联系和合作,加速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要鼓励和支持以现代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实验基地、示范基地等,影响和带动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要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第二篇:依靠科技进步 建设特色农业强市
依靠科技进步 建设特色农业强市
王永忠
2012年第4期 ——经济建设
武穴市委、市政府根据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的市情,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引领农业强市建设的特色之路,先后荣获“全国双低油菜生产、粮食生产、生猪调出大市”和“全省水产生产大市”称号,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入户和农技推广先进县市”、“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市”,水稻科技入户、棉花高产创建等单项工作夺得全国县(市)第一名,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
奋力发展农业科学新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逐步推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武穴市重点通过三种途径,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1、大力“借脑集智”,定向攻关。针对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的重点技术难题,我们与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试验基地;成功吸引了一批专家来武穴帮助攻克科技发展难题。得益于借智攻关,福康油脂、大宋食品等一批企业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示范基地、示范企业;首创了棉花、双低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旱直播水稻苗期氨毒害机理与调控、水稻集约化生产的水肥耦合后与养分高效利用等一批高新前沿技术课题顺利完成。
2、积极争上项目,重点突破。争取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双低油菜优质高效生产与产业开发、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广济药业的“发酵法年产10吨天然β—胡萝卜素”、龙翔药业的“高效低毒兽药鱼药新产品研制与产业开发”等一批项目成为国家和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促使一些关键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如广济药业在国内首创的30立方米罐发酵法生产天然色素工业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稻高产攻关结出硕果,创新早稻单产、晚稻单产、双季稻单产三项全省纪录。
3、引导全员动手,自主创新。在争取和引进外援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和发掘本地土专家、“田博士”,大搞自主创新。先后有30多名技术人员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取得武穴首创的技术成果4项,带动相关技术研究30余项(次)。
推广应用农业科研新成果
武穴首创的油稻稻、棉田多熟种植模式和棉花、双低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
1、主动对接,邀约院所、高校共建。邀请科研院所、高校到武穴建基地,搞实验,做示范,促转化应用。一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首先在我市“开花结果”,2011年,这些院校共安排各类试验示范项目83个,促进武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棉花高产创建工作在长江流域夺魁。
2、抓住关键,坚持示范带动。重点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武穴市现代农业示范中心、一批示范基地,构建了农业专家—科技示范户—辐射户的三级农技推广网络,重点示范推广轻简化栽培、高产创建等农业科学新技术,工作效果十分明显,武穴市因此被列为“全国科教示范项目建设示范县市”。
3、乘势而上,推动机械化发展。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我们加大先进农机具的推广力度,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0%,被授予“全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1、建设大基地。统筹谋划生产布局,规模发展特色农业,着力优化品种品质,全市优质棉、高品质稻、良种畜禽率达80%以上,油菜双低化100%,已形成40万亩双低油菜、60万亩优质稻、10万亩高品质棉、10万亩小龙虾、3万亩生姜和山药、百万头优质猪生产规模。
2、做强大企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提档升级;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农业“三品”认证工作,加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和知名农产品市场开发;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申报晋级;着力建设武穴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全市已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2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15家,36家企业、56个产品获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先后有12个农产品获国家金奖、创新奖。2011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6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1.2:1。
3、盘长大链条。坚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化发展上做文章,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业生产大户牵头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生产模式,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的能力。全市已发展黄冈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120个,网络农户18万户次,全市订单农业面积保持在80万亩次以上。
强化农业科技发展的保障支撑
1、政策激励。市里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科技新政”,建立并不断完善科技发展激励机制,表彰和奖励对科技进步有贡献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大户、科技人员。
2、资金支持。将农业科技推广所需的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科技人员队伍稳定,保证科技推广工作运转需要;市财政每年安排600多万元资金对全市油菜实行100%免费供种,对生猪小区建设和母猪品改进行奖补,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升级进位、项目建设、订单生产、品牌创建进行奖励,在全省县(市)中率先成立农业发展担保公司,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3、人才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人才是根本。我们出台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办法,大幅提高人才的政治、经济、生活待遇:采取财政补助、单位资助的办法,组织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去年投入30多万元,选派1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华农专业本科班、省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技术培训;实行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录取农技人员;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学习运用科学技术的主动性;确保了全市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家家都有种地明白人。
4、体系支撑。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始终确保“三个不变”,即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地位不变,农技推广中心的单位性质及管理方式不变,农技人员工资的财政供给渠道不变,实行“管理在市、服务在基层”的市级派出体制,实现了农技推广体系“网不破、人不散、钱不少、业不断、绩不小”的良好建设局面,被国家农业部誉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一面旗帜”。■
(作者系中共武穴市委副书记)
第三篇: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村旅游经济
——关于城关镇西河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刘红星
城关镇西河村位于县城西边沟底,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过去因交通不便,地理环境不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近年随着县城人群体到西河锻炼休闲的增多,加之西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初步完成,为西河村发展村级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对该村的详细调研,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西河村应当围绕以乡野农村水利观光和休闲健身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城镇人群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以展特色农业为主,充实农家乐形式,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具体如下:
一、西河村基本情况
西河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640人,总耕地面积748亩,由于位于狭窄沟川地带,全村河川水浇地仅42亩,其余706地均为沟坡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很差。全村农业生产以水地种植蔬菜为主,沟坡地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另在荒山荒坡上种植有400亩花椒和10亩核桃。2013年全村种菜收入25.3万元,第一产业收入仅75.8万元,可以说农业生产除因离城近蔬菜销售方便收益较高外其他农业包括经济林收益很差。
二、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的优势、现状与问题
西河村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洗肠泉”为古代高僧佛图澄开
肋洗肠之地,“搠枪泉”因武帝饮马而得名,“跪姑泉”被定为“宫泉”。1997年以前这里是通往县城西北的交通要道,但是随着新西河桥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曾经繁华的西河村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千年普济寺断续香火,军队营房破烂不堪,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发展,离县城较近有沟有河的西河村成为县城人群健身娱乐的“后花园”,每天从县城到西河村健身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天有2000多人的流量。2013年,澄城县委、县政府依托“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西河村有水、近城、便于休闲等特点,作出“实施西河风景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把西河村开发建设成集水上游乐、休闲避暑、农家餐饮等现代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绿水生态风景区”的重大决策,拉开西河走向生态田园的序幕。西河风景建设被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亮点走进政府工作报告,“投资2500万元,实施县西河生态风景区建设工程”成为县长向全县40万人民公开承诺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目前,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841.7万元,对县西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河道2.89Km,新建排水涵管2处,新修下河踏步23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务局投资120余万元,新增实施了8座拦水坝工程,使西河老桥上下游1km范围内形成了3.6万平方米水面景观;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总投资1212万元,对县西河风景区河段及沿河两岸山坡进行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建设为西河
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基础,现在已经有农家乐、农家烧烤等出现,村民也自发形成了新鲜蔬菜销售群体。
通过调查,我认为,西河村具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突出优势,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引导。
1、发展能力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群众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没有多少效益,发展路子不多。该村的村民多数外出打工,条件好的也多在外地或县城安家,不愿意回村创业,现有群体没有投资发展能力。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县城通往该村的道路差,有一条水泥路得是很窄,离县城处道路污水垃圾纵横,严重影响消费群体进村。风景区内没有娱乐设施,留不住来往人群,现有接待消费者的农家乐的硬件设施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目前,该村发展休闲娱乐等产业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作指导,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4、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在发展中没有和农业发展结合,没有特色,难以吸引人。由于缺乏市场理念、定位不准、现有农家乐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没有规范化经营观念,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三、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应当坚持四项原则,采取四项策略
(一)坚持四项原则
1、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对于都市人群来说,乡村休闲娱乐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的特有的“农”、“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从农业入手,可以依托该村蔬菜种植强项,迎合城区人员消费喜好,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等农业产业,结合自采自摘,净菜超市等项目,使之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也可以利用沟坡发展经济效益好的土鸡养殖,野鸡养殖等项目,并结合农家乐现场进行消费,以吸引群众喜好。
2、保护环境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只有山表示水秀才有吸引人,必须要保护好西河村的水、两边沟坡的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特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把西河变成臭水沟,让群众丧失消费心情。
3、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风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山更青、水更秀。起居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都要
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环境。
4、突出特色效益的原则。发展乡村休闲娱乐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要尊重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多考察,多调查,有针对性进行开发,同时又要做好基础设施改善,加快水面开发游乐设施,并发掘民间文化,建设有质量、有特色、有内涵的娱乐消费产业。
(二)采取四项策略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村休闲游乐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本村的发展规划。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统一管理安排,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产业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规范引领,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2、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建设好乡村休闲娱乐项目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首先,村政府要积极争取,在配合县上建设好后续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各种农村建设性项目资金,加快本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全力做好通村道路和文化广场建设,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第二,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本村旅游的各种项目发放更多的就业创业贷款。第三,要大力招商引资,利用本村外出干事人
多,路子多,资金活的优势,以一些好的娱乐项目吸引外来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本村旅游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此外,还可以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3、重大项目带动,辐射引导发展。西河村旅游发展应当借助县上的大力支持,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战略。要利用大项目扩大影响,发挥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批中小项目和农家乐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4、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首先要做出几个精品项目,紧接着就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中介机构,以水利风景、农家美食、传说遗迹、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等为卖点对外营销。要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乡村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以各种节庆活动促销,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2014年6月4日
第四篇:特色农业发展报告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边贸口子镇经济发展
——胡家营镇落实“一区两带”农业规划论文报告
胡家营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汤建明
2010年是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区两带”总体发展战略的关键年,也是促进胡家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创新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围绕一区两带建设,实施“123”工程。一是以土地沟为中心建设一个万亩桑蚕核心园区;二是以胡家营镇为平台建设“汉江源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和“木瓜批发交易中心”(即边贸农产品流通中心);三是以316国道线建立蔬菜产业带、以汉江沿线建立木瓜产业带、以陈庄山区沿线发展药材产业带。以集镇美化、亮化、净化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桑蚕产业名镇、边贸物流名镇”,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社会稳定等工作。
一、特色产业发展前景
我镇发展特色农业是深入贯彻十堰市委“一统三分”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区两带”方针的具体行动,也是对县委确定的“一主两翼”生产力布局和生态型库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拓展和深化;是培植农村主导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我镇又好又
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我镇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镇积极实施“123工程”,按照“突出重点、调优结构、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的思路,确立了“山上木瓜山下桑,种药种菜奔小康”的产业发展思路。一是以桑蚕产业为核心,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逐步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政府引导,村组发动,财政补贴等措施,推动了以土地沟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八个村的桑蚕产业发展,区域性桑蚕版块联动式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产业发展企业化经营思路引导下,土地沟村农民自发组织的“郧县合叶桑蚕合作社”得到上级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该合作社生产的“桑绿牌”系列产品天然绿色养生蚕砂枕头、高档蚕丝被等产品已销售到国内很多省市。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带动了焦元、上红、陈庄、白塔、其林等八个村栽桑养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目前全镇桑园基地面积已增到4000余亩,桑农700多户1000多人,其中技术能手200名,至年底,桑蚕产业经济总量达380万元,带动全镇农民年人均增收100余元。
二是充分发挥山大人稀,山场面积大的优势,突出发展林特、养殖、药材等特色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截止目前,仅两河口、陈庄两村就建设金银花基地200亩;以科学养殖、规模养殖为主,全镇已形成年出栏牛30—50头,山羊60—100头,牲猪50头以上的大户20余家。
三是为稳定和发展桑蚕、木瓜、养殖、药材等特色产业项目,走可持续发展路子,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针对桑蚕、木瓜、药材、养殖管理技术不到位、产量低、规模较小的问题,镇政府领导除加大农业科技培训的力度,还积极与县产业办、桑蚕办、木瓜办、畜牧局等单位联系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要求每户必须有一人熟练掌握一项农业项目科学管理技术,对发展较好的村和个人,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和奖励。由于农民从经营中得到较好收益,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积极性普通提高,目前全镇已发展桑4000余亩,木瓜8000余亩,药材1000余亩,养殖上规模的大户20余户,农业产业化版块式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三、我镇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相应对策
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1、农民心中有顾虑。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组织程度、传统观念等自身条件的局限和资金、技术、流通、市场等外部条件的约束,广大农民对发展特色产业还有许多的担忧。一忧结构定位是否准确可靠;二忧种植技术能否可靠及时;三忧销售渠道是否畅通宽广;四忧服务组织是否尽心尽力;五忧自身能力能否适应调整。介于以上原因,农民对特色产业种植有后顾之忧,对此信心不足。
2、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一是受传统家庭为单位经营模式的影响,目前特色产业种养规模小而分散,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比较效益不突出。二是特色产业缺乏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产、供、销严重脱节,致使许多特色农产品有优无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
3、农业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在新品种、优良品种的引进上力度不大,品种不多,新技术推广应用比较慢,在特色产业发展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种养技术,仍处于粗放型生产技术层面上。加之缺少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机制,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还比较弱,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份额小。
4、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镇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镇上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招商引资难度大且进展慢,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项目比较缺乏,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产业又缺乏特色,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从我镇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特提出以下对策和意见:
1、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整体合力。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我镇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发展特色产业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力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心中顾虑,放开手脚,积极投身到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整体合力。
2、创新经营方式,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区域优势,要积极发展桑蚕、木瓜、药材等高效产业,搞好示范区、示范点和示范户,用“示范”来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二是培植扶持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要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外部市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强化科技应用,努力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一是加大科技应用推广力度。要按照发展高效农业的目标,积极推进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新。加强科技培训指导,全面提升种养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对乡、村技术人员、种养大
户进行各种生产技术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掌握先进实用的种养技术。二是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建设一个园区,带动一片基地,拉动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的思路,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放大高科技的示范效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5、畅通融资渠道,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我镇每年可以安排一定的特色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强化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
四、我镇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一是优化结构强产业。加快特色农业和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强“123工程”建设,促进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打造名优品牌,建生态边贸经济强镇。
1、重点突出桑蚕生态产业版块建设。发展壮大桑蚕种植面积,以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桑蚕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富家河、上红、两河、沙沟四个村的桑蚕产业园建设面积达10000亩,稳定桑蚕版块在全省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加强桑蚕产业系列产品市场开发,努力开拓省内市场,争取产品上货柜、进超市。最终达到“产业规模上水平,产业生存重效益,产业发展创品牌,农民、集体、企业联动发展双赢”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状态。
2、抓住市县关于316国道沿线有机蔬菜产业带建设机遇,突破性发展蔬菜产业,打破胡家营镇无蔬菜产业的历史,在富家河、陈庄、两河、大桥、将军、店子、上红、沙沟等村建设一个市级蔬菜产业带,力争实现明年上半年蔬菜面积达到500亩,两
年达到2000亩的目标,届时将实现直接与白河县、十堰市市场对接。
3、以“焦园、沙沟、漆沟、胡家营、木瓜、店子、冻青、洄水”等为主的“山上木瓜产业带”,全镇达到15000亩。培育出“焦元、木瓜、冻青、洄水、店子”五个“木瓜专业村”。
4、以“南沟、两河、陈庄、大桥、白塔、其林、焦元、洞沟”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全镇达到5000亩。(其中:金银花达到3000亩)。
5、在洞沟、白塔等村开展农家鸡、牛、羊养殖等绿色生态产业,在洞沟等村发展牛、羊2000头,在白塔等村发展土鸡散养10000只。
二是整合资源活经济。围绕“绿色生态桑蚕产业名镇、边贸物流名镇”目标,大力发展以桑蚕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建设,根据“一村一策”原则,科学实际地结合各村区位优势,适时适地的发展蔬菜、木瓜、药材、养殖等富民产业。以发展汉江沿线生态经济为总的指导,以胡家营铁路货运站、十天高速等便利交通为平台,重点建设好“汉江源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和“木瓜批发交易中心”(边贸农产品流通中心)两个中心,为胡家营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平台和产业发展孵化器,以此促进郧西沿江乡镇、白河县,五峰、鲍峡等江南产业区域经济互动式发展,提升胡家营镇地跨两省三县的边贸口子镇政治经济地位和作用。
规划在思维,践行在实践,相信在县委县政府宏伟蓝图的指引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胡家营镇将会走向更辉煌的明天,为郧县的发展添上艳丽的一笔。
第五篇: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中共靖边县委 靖边县人民政府
2011年,我县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工作措施,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特色农业,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全年共投入10亿元扶持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全面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实现总产值25.2亿元,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7.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9元,位居全市第三,比2010年净增加2090元,增长27.5%,分别高出全市、全省、全国水平3169元、4661元、2712元。据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乡镇达10个,占全部乡镇的45.5%;全县214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达到90个,占全乡行政村总数42%,其中突破2万元的乡镇5个。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实际,高点起步,制定科学合理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为了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我们抽调全县涉农以及有关部门骨干,由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级领导带队,组成靖边县农业农村工作调研组,深入全县22个乡镇开展了多次农业发展大调研,经过仔细研究,认真讨论,反复酝酿,制定了靖边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规划立足全县自然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了生产区域,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产业发展兼顾规模与效益,按照“大规模、小群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马铃薯产业围绕“鲜薯商品化、种薯脱毒化、品种专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努力开发高淀粉、专用薯品种,实现以商品薯生产为主,专用薯、种薯生产为辅的协调发展格局。蔬菜产业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提高效益”的思路,坚持高标准大田和拱棚、温棚建设并举,推进东坑镇、红墩界镇“万亩万元”设施农业示范田建设,带动宁条梁、张家畔等有条件的乡镇大面积推广。小杂粮产业由传统种植向“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实践证明,一个好的规划,对工作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投入,把握关键,夯实特色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为此,我们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来抓,不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继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加强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和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并与我县项目建设捆绑、配套使用,加强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三是充分调动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了政府大包大揽、单打一的弊端,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11年,解决了农村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和80个自然村农网改造问题;全县通村油路达到75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13万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打机井383眼,发展节水灌溉8.31万亩;完成了6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任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切实加强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强力推进马铃薯良种基地建设,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走种薯、专用薯、食用鲜薯“三薯”协调发展的路子,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夏马铃薯达到10万亩,建成原原种繁育基地50亩,原种繁育基地5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8000亩。稳步推进蔬菜产业,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在北部和中部滩涧地区进行规模种植。在种植结构上,由传统蔬菜生产向“精细蔬菜”生产发展,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在种植方式上,坚持了以大田生产为主,拱棚、温棚生产为辅,走大田、拱棚、温棚蔬菜生产相结合的路子,真正形成了“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收入”的生产格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5万多亩,蔬菜温室大棚达到8350个,大、小拱棚达到16114个。大力发展羊子、生猪养殖,羊子饲养量达到175万只,生猪达到48万头。小杂粮产业以榆荞-4号荞麦、伊选红糜、伊选黄糜、晋谷
29、秦谷5号、英国红芸豆等小杂粮优良品种为主,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15万亩,产品很受欢迎,效益也很可观。实践证明,“基础强则农业丰,农业丰则农民富”。只有把基础打好了,特色农业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是一句空话。
三、依靠科技,推广科技,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 我县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从长远看,仅靠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只能是短期的,不能长期站稳市场,只有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科技,才能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加大了羊子、生猪、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投入,全年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0多项,推广各类新品种40多种,推广应用新技术16项,全力提升了特色产业的品质和效益。一是实施了良种工程。发展特色农业,良种要先行。2011年,全县推广脱毒紫花白马铃薯新品种40万亩,总产值3亿多元。推广种植的紫花白马铃薯亩产可达5000斤,而南部山区种植的虎头、山杂等老品种平均亩产仅为600斤。选育推广的紫皮高桩洋葱,1995年第二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后稷金像奖”。推广的保加利亚、万丰系列、海丰系列等辣椒新品种具有色泽好、品质好、风味独特的特点。推广的龙洲葱、杨虎台蒜具有口味浓、品质优、保健性强的特点。王则镇闫米洼村引进榆荞-4号荞麦优良品种种植,亩产达400多斤,而老品种亩产仅为100多斤。二是实施了新技术推广工程。我们把特色产业的规范化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作为科技兴农的关键来抓,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作业、立体化种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以及垄作栽培等新技术,着力提高了特色产业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全县推广旱地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种植3.4万亩,平均亩产达到833.2公斤,在农技部门指导下建立的靖边夏马铃薯生产基地,亩收入1700多元,加上回茬秋菜1000多元,亩收入可达2800元。东坑镇伊当湾村仅夏马铃薯一项户均收入逾万元的就有300多户,该村村民殷海彦种植夏马铃薯100多亩,年收入在20万以上。积极推广10大类40多种新型农机具5511台,农业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是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以杨桥畔、红墩界、高海则高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创建特色产业无公害生产基地。认真执行质量生产认证标准,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设,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靖边县高海则、涌泉居专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种植的马铃薯,平均亩产9000多斤,最高的突破10000斤,年纯收入达300多万元。全县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5万亩,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5万亩,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基地3万亩。马铃薯远销广州、长沙、武汉、太原、上海、济南、青岛等大城市,更是西安市场的抢手货;辣椒、洋葱等被山东视为珍品;小米、杂豆极享盛誉,特别是龙洲小米以色泽金黄、颗粒均匀、营养丰富以及能解渴消暑而享誉陕北,荞麦由于品质优、无污染而成为出口创汇产品。席麻湾马铃薯己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并注册了“统万牌”商标。成功打造了鸿丰牌蔬菜、万丰牌辣椒、华兴牌羊肉等十大名优农产品品牌,新田源集团的荞麦淀粉己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科技,才能真正实现与市场对接,农民才能增收过上好日子,否则靠勤劳、务实只能解决温饱。
四、做强龙头,狠抓营销,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农业产业化,根本出路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们用抓工业的方法来抓农业,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农业,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产业。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把分散的专业户、专业村,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带领农民闯市场。目前,我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己发展到197个,促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发展一批种养大户,建立一批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己兴起了榆林新田源食品厂、神源淀粉加工厂、涌泉居马铃薯生产基地等一批优秀企业,与种养大户、生产基地有机的链接起来,延长了农民增收链条。为调动农民种养积极性,我们对发展“一村一品”的乡镇、村和种养大户进行大奖。三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将农业信息网络向种养大户和运销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延伸,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四是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我们在开发、建好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还注重开发了境外销售市场,重点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交易网点,使它们成为我县农产品的宣传窗口和销售平台。不断强化品牌建设,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从几年的实践来看,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抓好农产品的营销,是农民增收又一主渠道,也是推广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成为打造我县农业品牌的窗口和平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尽管我县特色农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与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发展规模还不够大,农产品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力争使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