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

时间:2019-05-14 06:5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

第一篇: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

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

摘 要: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实验密不可分。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实验活动展开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实验;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学习兴趣

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接触得却较晚,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与实验是分不开的。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开展化学教学,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理论知识同实践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当前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情况

化学和实验密不可分,很多化学知识都需要由实验进行论证、演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开展实验教学,以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但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还有一些不足。

1.理论知识教学多于实验教学

很多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把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化学教师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囫囵吞枣式的,并没有完全将知识消化、吸收。初中化学课堂中,理论知识教学占据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这就导致理论c学习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实验教学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动手实践不够

笔者调查发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中过于被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或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是避免因为学生调皮乱动试剂导致实验事故的发生,将实验变成教师的演示,学生在实验课堂中只要观看教师演示即可。这就导致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只能在教师的要求下,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操作,这个过程只是机械操作,并未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学生对化学课兴趣不高

实验课严格要求不能乱碰各种化学试剂,再加上实验时只能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学生的兴趣缺失。同时,化学学习还和大量的化学公式挂钩,教师课堂教学以“灌输式”为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年纪,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符合当前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需求。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够提高化学成绩,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措施

化学知识同实验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化学实验?M行教学,这样能够使化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开展实验教学,不仅需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化学教学需要将理论知识同实验相结合,和其他学科都不一样。因此,学校在给组建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不能只关注教师理论知识的讲授情况,还要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进行考核。教师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同时,学校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2.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要反映在学生的身上,很多教师意识到这点,但多把目光定位在成绩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注意实验教学,即使开设实验教学环节,学生在其中也过于被动。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严控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只允许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而且教师的实验教学占据实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上课之初告诉学生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让学生自己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这样让学生自主操作,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性。

3.注重归纳和总结

实验课教学,最后一定要注意对实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之前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认为只要学生参与了实验课堂,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即可,但忘记了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而且,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忽视实验的归纳和总结,导致学生仅仅是进行了实验操作而已。因此,教师在实验结束之后,应该带领学生一起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以及自己在实验中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内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过程。

三、总结

化学实验是将化学知识物质化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时间较晚,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隔阂,而实验教学以动手为主验证化学知识。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特点出发,对化学实验课堂进行一定的设计,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实验过程以及最后的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亚玲.初三化学课堂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1(15):104-105.[2]陆良杰.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化学教育,2014,35(13):31-33.

第二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实验准备:

1、澄清石灰水,水

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回顾旧识: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思维联想:

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

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指导:

观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实验报告。探究观察提示:

1、点燃前: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

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探究参考:

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焰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物体时应用外焰。

3、熄灭时:有白烟从烛芯飘出,迅速用火柴点燃白烟,火会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点燃蜡烛时要仔细观察前、中、后的所有现象。

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时间为2S左右。

3、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时,最好选粗蜡烛且速度要快。小结:略

作业:探究实验报告。教后:

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回顾旧识:

人的呼吸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思维猜想: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否一样?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探究指导:

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

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提问: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 演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

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步骤

3、呼出气体中浑浊多此,说明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步骤

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

3、呼出气体中浑浊更多些,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步骤

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

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步骤

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

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呼气导管应用饮料吸管,不要用实验室中的玻璃管。

2、呼气换气时不要把集气瓶中的水吸入口中。

3、实验中倒入瓶中的石灰水应相同(同体积同浓度),且量要足。

4、伸入瓶中的木条燃烧的情况应相同。

5、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步骤

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交流讨论:

1、与其他组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分析其他可能的结论,并再讨论如何证明你的推断。

2、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不同的原因。

反思评价:

1、学完本课题你的收获是什么?受到哪些启发?

2、你明白了什么是科学探究? 作业:科学探究报告册 教后

第三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一定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学习填写实验报告。(重、难点)

问题导学:

实验探究的步骤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证据、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1.阅读课本14-15页内容回答: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到了哪些仪器?

2.提出问题:。

3.作出假设:(针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三种成分分别做出假设)(填高或低)

①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含量;

②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含量; ③吸入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含量;

4.寻找证据:阅读课本14页探究的(1)-(4),你知道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哪些信息。

5.设计实验:参考15页的步骤3,步骤4和步骤5的内容,叙述出实验方案。

6.实验及分析

(1)阅读课本14页的步骤1,收集两瓶吸入的空气。

(2)阅读课本14页的步骤2,说说排水集气法的方法,并分小组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注意:①将集气瓶中盛满水,不能留有气泡。②玻璃片盖集气瓶时,毛的一面向下。)

(3)按照15页的步骤3、4、5、进行分组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

中,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课堂检测:完成课后2题。

课后作业:写实验报告。

第四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参考教案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 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激发兴趣、得出结论、提高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实验准备

1.澄清石灰水,水

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第一课时:

回顾旧识: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思维联想:

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

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指导:

观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13页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观察提示:

1、点燃前: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么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

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探究参考:

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用

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

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

焰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物体时应用外焰。

3、熄灭时:有白烟从烛芯飘出,迅速用火柴点燃白烟,火会顺白烟将蜡烛重新

点燃。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点燃蜡烛时要仔细观察前、中、后的所有现象。

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时间为2S左右。

3、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时,最好选粗蜡烛且速度要快。

小结:

作业:探究实验报告。

教后:

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回顾旧识:

人的呼吸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思维猜想: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否一样?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指导:

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

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

提问: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

演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

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

3、呼出气体中浑浊多此,说明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

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

3、呼出气体中浑浊更多些,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步骤

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

于燃烧。

步骤

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

中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步骤

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

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高。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2、3、4、5、呼气导管应用饮料吸管,不要用实验室中的玻璃管。呼气换气时不要把集气瓶中的水吸入口中。实验中倒入瓶中的石灰水应相同(同体积同浓度),且量要足。伸入瓶中的木条燃烧的情况应相同。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

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交流讨论:

1、与其他组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分析其他可能的结论,并再讨论如何证明你的推断。

2、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不同的原因。

反思评价:

1、学完本课题你的收获是什么?受到哪些启发?

2、你明白了什么是科学探究?

作业:科学探究报告册

第五篇: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精析

一.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 得到的。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 _观察、记录、分析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 化学原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3、科学探究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4、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分三个阶段观察。

从三个方面描述燃烧的现象:⑴光、焰色;⑵放出热量;⑶生成物的色、态、味

二、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注意:观察实验时,一般要从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阶段观察 实验探究步骤

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由烛芯棉线、外壳石蜡。结论、解释由石蜡制成

⒉点燃前⑴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形状,观察物质的性质乳白色固态圆柱状。结论、解释颜色:乳白色状态:固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观察物质现象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结论、解释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⒊点燃蜡烛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观察物质的、现象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结论、解释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物质的现象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结论、解释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层

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物质的变化、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解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⒋熄灭蜡烛⑴将蜡烛熄灭观察观察物质的、现象有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结论、解释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探究目的: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

实验操作: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实验现象: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没有明显变化。得出结论: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探究目的: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的多少

实验操作: 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把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实验现象:呼出气体瓶中木条熄灭,空气瓶中没有明显变化

得出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探究目的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的多少

实验操作:向一块干燥玻璃片呼气,另取一块干燥玻璃片放在空气中

实验现象: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 得出结论: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温馨提示: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现象、结论要结合起来记忆。

题型透析

1、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思路解析:将课本中知识点记清楚。答案:(1):①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水蒸气(3):③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点拨:注意课本实验的变化。

2、小聪和小明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把竹子浸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了一个小孔,看到有气泡从小孔中冒出,就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气体。第一瓶:将带火苗的木条伸入瓶内,发现木条火苗明显变小变暗。第二瓶: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

(1)竹子中含有哪两种气体?

(2)竹子中的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空气中相应的两种气体的含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思路解析:清楚的知道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特性是解题关键。答案:(1)氧气和二氧化碳

(2)竹子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方法点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下载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探究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课程类型】活动课【教学目的】 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即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应如何组织,教学的时间、空间应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目前......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精选五篇)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中学(422200)魏仁东 湖南省隆回县教研室(422200)李社元 《教学大纲》中规定:“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学中......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范文合集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中华风骨 特克斯县乔镇中学莫冰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4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编码:I0300134 学时:48 学分:3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考核方式:考查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础化学......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五篇范例)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谈谈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尝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推荐5篇)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教学目标 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