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游戏为基础设计多元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方案
以游戏为基础设计多元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方案
茂名市第十七小学 体育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微弱,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较差;体育又多在室外进行,往往经受不住外界条件的引诱和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传统的队列、广播操、跑步等技能练习的教学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练习——巩固——再现,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单
一、枯燥、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游戏化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为了有效地促进发展,避免压力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损害,教师采用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因此,加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点:罗杰斯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优化方法,择优学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倡导“发现学习”;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创设情境,愉快学习;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目前,从不同角度对游戏、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渐渐多了,如“快乐体育教学”“成功体育教学”“合作教学”“创新教学”等等,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分析的理论性文章,也经常可以在刊物上看到,这些都值得本课题借鉴。但对于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谋求游戏与教学相通的研究,即教学的游戏化,却没有专门的论述和探讨,所以开展这项课题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实验目标
(一)总目标
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从理论上理解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并通过活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计划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喜爱游戏,会编游戏,会玩游戏。由于活动性游戏便于组织、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它很容易在少年儿童中间开展,通过活动可以改善他(她)们的性格,培养他(她)们良好的品质。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来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并尽可能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自我娱乐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驰骋的空间。
(二)技术目标
1、丰富学科知识,激发探索热情。
2、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3、优化学生认知,掌握思维规律。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
(三)意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更要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通过运动表现自我,发展社交能力,增进对能力各异的人的理解,培养竞争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团体学习精神。
(四)阶段性训练目标及形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引起人们无意注意的条件有以下几个:刺激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教学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因此,选题得当,导入有趣的体育游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抽象的文字描述变成可视实的游戏画面,既增设了情境,也化解了单个技术动作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阶段的训练目标及训练形式。一、二年级 训练目标:
1、培养低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低年级学生的基本动作。
2、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的体育游戏及体育器械。
3、培养低年级学生交往、合作能力;萌发关心、帮助他人的愿望;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
4、通过多元化体育活动模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
训练形式:
1、结合顺口溜进行提示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编者意图,从教材入手,启发学生发现动作与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顺口溜,启发学生想象,不仅增加了儿童情趣,而且能帮助学生记忆体育的动作。
2、教师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语言、插图、演示教具、表情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结合游戏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达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思,玩中学,使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三、四年级 训练目标:
1.通过有效的体育课活动、丰富的户外体育游戏,提高高年级进行体育活动的自主性。
2.结合主题活动,以“多玩”为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有特色的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交往和名辩是非的能力。
4.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品质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训练形式:
一、有效利用体育课活动,提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自主性。
体育课活动是小学体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促进学生的身体正常发育,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体质能促进学生的动作日益灵敏、协调、平衡、稳定、有力量,还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而且可以活跃同学们的生活,使学生活泼开朗,逐渐养成勇敢、机智、坚强等品质。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在组织学生活动中老师要懂得体育课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基本动作、锻炼他们的身体,而且还是一日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可有机地进行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
二、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多玩“活动。
陶行知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我们教育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也是创造力旺盛,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学生园里处处洋溢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及时引导和开发。
四、实施步骤及措施
实验期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7年10——11月:课题组成立,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第一阶段 2007年12月——2008年2月:开始实施课题:工作重点是明确目标,激发兴趣,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具体措施:
①2007年12月:A)课题开题;B)“体育运动”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制订教学方案;
②2008年1月——2009年2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体育游戏创编”工程方案;C)课题组的老师每人设计一个与体育游戏教学有关的教学课方案,撰写论文,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体育游戏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09年3——7月:开始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具体措施:
①2009年3月:A)开始实施“体育游戏创编”工程;B)邀请专家指导课题。
②2009年4——5月:A)开展体育游戏实践活动;B)举行“体育‘多元化游戏’教学新模式”展示课(本校);C)维护、改善网站。
③2009年6月——7月: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 2009年8月——12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具体措施:
①2009年8月——9月:A)编撰《体育与游戏》校本课程;B)开展暑期体育游戏实践活动。
②2009年10月——11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方法同上)
③2009年12月:课题总结: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五、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含阶段性成果)以及创新之处
1、促进教师的团结、互助、协作精神,提高教师的科教研水平和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更好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教学中通过游戏创编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认真学习,注意听讲。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利用孩子喜欢游戏活动的这一特点,对孩子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动手能力,尽快的去参与游戏或游戏创编活动,能十分有效的把教师所教的内容很好的完成。
5、体育游戏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传统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的单向教学模式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6、创编游戏或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使全身心放松,消除疲劳,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课题组成员 组 长:吴春勇
组 员:周国南 戴 军 张建明
第二篇: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
浅谈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
摘 要: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实验密不可分。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实验活动展开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实验;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学习兴趣
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接触得却较晚,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与实验是分不开的。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开展化学教学,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理论知识同实践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当前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情况
化学和实验密不可分,很多化学知识都需要由实验进行论证、演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开展实验教学,以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但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还有一些不足。
1.理论知识教学多于实验教学
很多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把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化学教师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囫囵吞枣式的,并没有完全将知识消化、吸收。初中化学课堂中,理论知识教学占据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这就导致理论c学习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实验教学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动手实践不够
笔者调查发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中过于被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或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是避免因为学生调皮乱动试剂导致实验事故的发生,将实验变成教师的演示,学生在实验课堂中只要观看教师演示即可。这就导致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只能在教师的要求下,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操作,这个过程只是机械操作,并未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学生对化学课兴趣不高
实验课严格要求不能乱碰各种化学试剂,再加上实验时只能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学生的兴趣缺失。同时,化学学习还和大量的化学公式挂钩,教师课堂教学以“灌输式”为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年纪,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符合当前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需求。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够提高化学成绩,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措施
化学知识同实验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化学实验?M行教学,这样能够使化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开展实验教学,不仅需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化学教学需要将理论知识同实验相结合,和其他学科都不一样。因此,学校在给组建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不能只关注教师理论知识的讲授情况,还要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进行考核。教师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同时,学校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2.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要反映在学生的身上,很多教师意识到这点,但多把目光定位在成绩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注意实验教学,即使开设实验教学环节,学生在其中也过于被动。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严控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只允许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而且教师的实验教学占据实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上课之初告诉学生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让学生自己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这样让学生自主操作,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性。
3.注重归纳和总结
实验课教学,最后一定要注意对实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之前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认为只要学生参与了实验课堂,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即可,但忘记了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而且,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忽视实验的归纳和总结,导致学生仅仅是进行了实验操作而已。因此,教师在实验结束之后,应该带领学生一起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以及自己在实验中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内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过程。
三、总结
化学实验是将化学知识物质化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时间较晚,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隔阂,而实验教学以动手为主验证化学知识。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特点出发,对化学实验课堂进行一定的设计,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实验过程以及最后的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亚玲.初三化学课堂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1(15):104-105.[2]陆良杰.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化学教育,2014,35(13):31-33.
第三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即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应如何组织,教学的时间、空间应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
课堂教学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虽然课堂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表现出难以克服的缺点,如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全班上课,二是班内分组教学,三是班内个别教学。
1、全班上课。
其主要特点是:(1)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施教,又使学生所有的反应再反馈给自己。(2)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辅之以其他各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3)教师的讲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但学生在课堂上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4)教师可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并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反应。
2、班内分组教学。
班内分组教学,指根据教学或学习的各种需要,把全班学生再细分成若干人数较少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他们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其主要特点是:(1)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班级依然保留。(2)小组不是永久性的,而是临时性的,主要为具体的教学活动而组建。(3)各小组的人员也不固定,小组规模的大小要视学生的发展阶段、班级人数、学科的不同、所布置的课题和作业的类型及其量的不同具体地决定,小组的人数,一般幅度可在2——10名之内。但这种组织形式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分组的科学依据,二是有足够的教师配备。
3、班内个别教学。
这是在课堂情境中进行符合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人们对老师的评价往往与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密切联系在一起。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中,大多数人都认识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在判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上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基础目标,指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是学生作为认识、实践和自身发展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特征;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 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材,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主要表现为: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四)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学基本功。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没有较强的基本教学能力,即使教学目标确定得再合理。教学内容再科学,教学手段再先进,也无法产生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1.课堂驾驭能力
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容量适当,教学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2.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3.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规范、精练、简明、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规范。以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好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要求的现代教学观,包括:第一,现代教学的课程观。现代课堂教学提倡全人教育课程,倡导知识、能力、道德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即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由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强调课程设计的结构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第二,现代教学的知识现。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从多渠道获得稳定与不稳定、静止与变化的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强的适应能力,强调学生在致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现代教学的学生观。现代课堂教学视学生为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将每个学生都看成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发展主体,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第四,现代教学的质量观。现代教学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获取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第四篇:以游戏渗透课堂教学
以游戏渗透课堂教学
温小娴
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的寓乐寓学的环境中转以小学正规的教育体系,跨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他们将很难适应得过来。这时虽然他们的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出现注意力分散,坐不安定,做小动作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时时保持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新意,教学方式要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游戏教学就采用了丰富的、多样的手段,让孩子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学学中获得知识,让孩子们的左右脑交替地、和谐地发展。这样,游戏教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就有了一定的存活力。
一、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情趣
以教学复韵母ai、ei、ui为例:教学时,设计了“排队上车”、“呼叫名字”、“打电话”三个游戏,掌握了三个复韵母的发音,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学会了三个复韵母,乐学又不易忘记,事半功倍。
拼读音节时,又设计了“邮递员送信”、“我叫××”、“拼一拼,找一找”、“拼一拼,做一做”的一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中,使孩子们掌握了三个复韵母的拼读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出示一张音节卡片,孩子们轻轻地拼读着f—ei—fei,一个个学起了小鸟飞。随着抽动卡片,孩子们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抬土,时而吹气,时而开车,孩子们对这样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学习着。
复习巩固阶段,设计了“摘果子”的游戏。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红红的“苹果”上面写着一个个音节;哪一个学生拼出了一个音节,他就能摘下一个“苹果”。
一张张音节卡片,一个个实物形象,一次次演示动作,构成了一节愉快的拼音教学课。把游戏渗透与相对程序化了的课堂中,化枯燥无味于充满生机活力,让孩子们对知识充满了兴趣,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这里既不抹杀小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反而在此基础上充分让他们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中愉快学习。
二、游戏教学有利于促进孩子们的认知
根据新课程理念,一年级教科书的编排,对刚入学的小朋友提出了新的要求,识字量大大提升了,对生字要求多认少写。一天中要认识十几、二十个生字,对7、8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如果一如既往遵循“老师教,学生学”这一教学的话,教学任务就难于达成了。在识字教学中,我就把一个个“死”的生字灌注与生命,让它们活起来,也让我们的孩子们动起来。在识字教学中,我渗透了这样的游戏方法:
1、每个人一张字卡,在教室里随便跑,遇到谁就考考他字卡上是什么字,同时读读对方手里字卡上的字。这种方法让全体学生都能参加,识字效率高,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游戏。
2、找朋友。找实物与汉字之间的朋友。比如带着不同颜色头饰的学生,与拿着汉字“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字卡的学生之间找朋友,提高了认知能力。
3、开火车。老师问“火车、火车,谁来开”,孩子们齐说“我来开“,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一个个亮出的字。这种游戏很适合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4、连故事。每出一张字卡,就说出一句话,字卡不断地出,这些话要连成故事。可从复述课文开始练习。这是一个需要合作完成、连带想象和表达的游戏,能提高综合素质。
这样,我把游戏教学渗透以每一节识字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这种游戏教学中,学生不但大大提升了识字量,而且提高了不少认知能力。
(3)游戏教学有利于发展孩子们的智能
游戏教学还有利于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游戏时,孩子们用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皮肤的触觉,肢体的运动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这些活动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
《乌鸦喝水》一课,如果单凭老师的讲解,孩子们的反复悟读,他们是很难达到真正理解课文蕴含的。在教学中,我采取了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半瓶清水,一些小石子,几个乌鸦头饰,让孩子们亲自扮演乌鸦找水喝。这样让孩子们在亲身的体验中,领悟到课文的深义。就这样让孩子们在读读、玩玩、演演中,把整篇文章融会贯通了。
游戏教学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他们不再感到语文学科是无味的,他们感到语文课上“我能说”、“我能演”、“我会做”、“我会玩”……他们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一些差生,既能显示自己的特长,又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种轻松的环境气氛中,孩子们可以毫无顾虑地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自由表达,所带来的是欢乐,是兴趣,是自信。这样,课堂气氛活起来了,孩子们也活起来了。
第五篇: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中华风骨
特克斯县乔镇中学
莫冰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优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家乡情结、大爱无私、关爱弱者的优秀道德品质。我们语文教育者应深刻挖掘出教材中的精华传授给我们的下一代以滋养他们的灵魂,塑造中国人的风骨和情怀,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我们这偏远地方的乡镇中学,孩子们在家里用母语与父母交流,文化氛围比较薄弱,中国古典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相距遥远,枯涩难懂。少数民族的孩子学习汉语尚且为难,古典文学文化就更难了。所以我校语文组今年开展了《在文化氛围比较薄弱的少数学校如何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孩子的文言教学,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老师们在课堂上深度挖掘了文本的价值,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理解作者。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孩子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张琳老师的古诗课堂《水调歌头》,在优美婉约的配乐诵读后,学生们自由表达“我能理解你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人生在世很多事不由我们主宰,悲欢离合在所难免。我们不妨豁达一些,在心里默默祝愿亲人吧。”……马亚萍老师的《五柳先生传》的授课中,问题精当,层层深入。由小组讨论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对陶渊明是怎样看的?能激发学生充分与陶渊明进行对话,正确理解陶渊明先生的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美好情操。巴刚老师的《陋室铭》授课中大量的背景和刘禹锡诗词的介入,加深了学生对刘禹锡风骨个性的了解。在富有文学味的课堂中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古代思想家、文学家。《春酒》是我们这一学期的重点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教材。于是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分别由莫冰洁老师和张龙老师执教。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风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的老师带领孩子们读出了中华民族以及作者琦君寄寓在文中的丰富的内涵。在这两节课中,学生们沉醉在《春酒》中,沉醉在春酒的香甜里,沉醉在民风的淳朴里,沉醉在母亲的贤惠里。尤其是张龙老师最后以一副春联结课。上联由老师出:“春酒留香蕴乡情”,下联有学生自由对,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课堂传统文化的氛围很是浓厚,学生们沉浸在其中,不由自主地受着传统文化民俗民风的熏陶感染。
当然每一堂课都是有遗憾的,课堂教学就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比如马亚萍老师的《五柳先生传》中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个世外桃源,都有对现实的不满,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是比较完善的。所以我们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而应该积极入世,在各行各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巴刚老师的尽管很有文学味但是《陋室铭》的仿写却没有到位。其实完全可以放开学生的手脚模仿写出自己风格和个性的铭志文。5月份在伊宁市六中的七年级组的墙报中就能看到学生们的富有特色的《教室铭》、《吃货铭》、《学子铭》、《老人铭》、《考试铭》等。再说张龙老师的《春酒》课中,学生基础较好,完全可以深挖到“寻根情结”、“家国情结”的深层次上来。
所以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乔镇中学语文组的老师们将不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不辍探索的脚步。深挖传统文化文本的内涵,以培养我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优秀的道德情操,养成其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培养有中华风骨新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