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5篇

时间:2019-05-14 06:5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

第一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

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

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其他国家相比,虽然存在着许多共性,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得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出许多独特之处。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随着大量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半耕半工”型经济结构逐步覆盖了中国大部分村庄,广大农村已经从传统的“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或者说由传统的“农耕社会”演进为“农工社会”,这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和结构发生的总体性变化。

所谓“半耕社会”(“农工社会”),是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呈现出“半耕半工、亦农亦工”、“耕工交替、农工结合”等特点的一种渐趋制度化了的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半耕社会(农工社会)”的制度逻辑是:人多地少的过密型农业因效益低下而迫使农民外出打工,而外出打工的风险又反过来迫使农民依赖承包地作为最后的生存保障,从而使务工和务农的交替与结合在制度上得以强化。这一社会形态既不同于传统中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小农宗法式的农村社会,也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工业化、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大农场式的现代乡村社会。从宏观视野看,由“全耕社会”(农耕社会)到“半耕社会”(农工社会)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经阶段,它是中国农村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演进的“大转折”、“大爬坡”的过渡时期。对于广大中西部农村来说,这一形态还将延续很长一段历史过程。随着这一转型期的到来,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这是一个基础性变化,它既是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农村主要劳力非农化,次要劳力农业化。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国约有2亿多农业劳动力(含常年外出打工人员)转向非农产业,平均每年可达700-900万。全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97亿人,其中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真正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2004年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以女性为主,占53.1%;农业就业人员劳动年龄偏大,有三分之二的人年龄在36岁以上,51岁以上的高年龄组人员占相当比重。

——主业副业化,副业主业化。过去,中国农民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而现今大量农民从过去单一的种植业中转移出来,或是外出务工经商,或是就地搞养殖、加工等多种经营。2000-2004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农村各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5.5%下降到30.1%,农村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从50.4%和14.3%增加到53.2%和16.7%。过去的副业成为农民的主业,种田反倒成了“副业”。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收入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特别是种植业收入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199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30.8元,2000年上升到702.3元,2005年增加到1175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农业占GDP的份额逐步下降,但仍是基础性产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1991年-2003年的12年间,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下降了9.9个百分点。尽管农业占GDP的份额逐步下降,但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由于农业特有的多功能性,全社会对农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改变。

社会基本单元发生变化

人口和家庭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单元,其结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转型期我国农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劳动适龄人口供给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等等,使我国正面临人口总量造成的就业压力和人口结构变化造成社会负担加重的双重挑战。

——农村人口增速减缓,但人口总量仍在上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到上世纪末,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过多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太大,人口数量变化呈现“低生育率、高增长量”特点,农村人口绝对数量仍在上升,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达到峰值。届时,即使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了60%以上,仍然会有绝对数量相当大的人口继续生活在农村。

——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首先,“人口红利”期趋于结束。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总人口结构“中间大、两头小”,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带来劳动力、储蓄的增加等,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高储蓄率,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人口红利”,其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超过四分之一。但是,这一贡献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而逐渐减弱。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5岁到59岁)供给增长率在2004年首次出现下降,预计到2011年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不再上升,2021年开始绝对减少。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长期的“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总量过剩而结构性不足”,有技能的、年轻的农村劳动力的供求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其次,农村人口的年龄特征发生变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农民面临“未富先老”的挑战。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据2006年2月份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我国现有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再者,农村人口的性别比特征发生变化,部分农民家庭对男孩的性别偏好,与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产生了矛盾,造成了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局部地区严重失衡现象。

——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在社会经济变迁和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农村家庭的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联合家庭等大家庭逐渐减少,而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等小家庭逐渐成为主要的家庭结构形式。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和农民婚恋观念的变化,农村中再婚家庭、空巢家庭、非婚家庭等形式大量出现,从而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农村家庭功能发生变化。农村改革以后,家庭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担负的功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功能由过去的偏重农业生产,转向偏重非农经营方面;生活消费功能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和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商品化、多样化的消费活动方面;生育功能由传统的单一“传宗接代”,转向追求生活幸福满足方面;赡养功能由过去的家庭内部保障,转向外部的社会保障。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基于路桥区“百晓”系列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王先义

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结构持续演进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村居干部队伍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能,是农村基层组织创先争优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农村基层党建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

转型社会对基层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社会转型,意味着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路桥区自1994年建区以来,农村工业化、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不同利益关系逐步形成。从产业结构分析,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5:48.7:48.8,二三产业劳动力稳步增加,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从城乡结构分析,2011年城市化率达58%,已进入新型城市化的加速期;从城乡居民收入分析,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7000元、16106元,位居浙江前列、台州第一,正由小康向富裕社会转型;从人均GDP分析,2010年突破10000美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但深层矛盾也愈加凸显。

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对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态势强劲,一些干部如果不主动学习新农村工作相关知识,做农村工作就会存在“本领恐慌”。与此同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农民失地失业的矛盾、拆迁安置政策与群众补偿要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处理不妥,就可能导致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百晓”系列活动是转型时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

2007年,路桥区在乡镇机关干部中启动了以“正风、强责、提效”为主题的“驻村百晓”活动。创新开展“百晓”(“百晓”,意指“生活百事,无所不晓”之人)系列活动,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成为推动基层干部创先争优的有效载体。

开展“驻村百晓”活动,转变乡镇机关干部作风。即驻村干部、片领导和乡镇主要领导应分别知晓村居、联系片和全乡镇“一百个”问题。一是精心设置“百晓”题库。各线提出需要掌握的10—20个问题,内容涉及基本村情、工农业、城建和党建等方面,并印制成“驻村百晓”笔记本。二是用心解答“百晓”问题。实施“干群连心”工程,在村办公场所设“驻村连心窗”,印制“驻村连心卡”,下发《驻村手记》笔记本。开展蹲点调研、民情夜谈会和“为民办实事”等活动,实地解决问题。三是随机进行“百晓”点报。机关会上以抓阄形式抽取3-5名机关干部上台汇报,再选取一定数量“百晓问题”,测评其他机关干部的知晓度。

开展“村事百晓”活动,推进和谐村班子建设。为解决“磨合不深、业务不精、底子不清”等问题,在村居干部层面实施以“八个一”为内容的“村事百晓”活动,即:开展一系列素质培训;作出一届任职承诺;进行一次走访慰问,结对一户困难家庭;理清一条发展思路;健全一套民主制度;解决一些矛盾纠纷;落实一批民生项目;开展一次“两度”测评。乡镇党委将“村事百晓”纳入村居目标责任考核范畴。

开展“深化百晓”活动,全面巩固活动成果。培训机制上创设“百晓论坛”,要求乡镇领导、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上台演讲,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考核机制上推行“百晓质询”,召集党风廉政观察员、驻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质询会议,质询不合格者须接受二次质询;激励机制上开展争做“百晓生”活动,每年评选出若干名“驻村百晓生”和“村事百晓生”;运行机制上设立“百晓民情站”,构建全程为民办事体系。

“百晓”系列活动的成效和启示:“百晓”系列活动开展4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锻炼了干部,推动能力由弱向强转变。引导干部根据“百晓题库”对村情“把脉问诊”,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的能力。特别是“百晓点报”、“百晓论坛”等做法,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二是提高了认识,推动岗位由客向主转变。将乡镇干部岗位下沉到村里,把传统的指导检查型干部转变为服务参与型干部。在这一过程中,乡镇干部认识到差距,从而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三是改进了作风,推动责任由虚向实转变。强化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减少了“混日子”的几率。四是畅通了民意,推动感情由疏向亲转变。“百晓”从制度上将基层干部工作与群众利益捆绑在一起,促使干部积极把困难带上镇,把方法带下村。

深化“百晓”活动,推进基层干部创先争优的思考

强化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创先争优的能力素质。一是着眼强素质,提升理论修养。科学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农村干部大轮训,突破千篇一律进党校上大课的单一模式,逐步推行“学时累计制”、“自主择训制”,多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班。二是着眼专业务,提高工作能力。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讲授知识;扩大“百晓论坛”参与范围,召开案例交流会,共同提高解决矛盾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着眼勤调研,熟知村情民意。坚持蹲点调研等做法,推动基层干部下村入户调研。开展“驻村干部学农事”等活动,让他们成为“土专家”、“田秀才”。

强化监督考核的规范性,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创先争优的作风形象。对基层干部的监管,重点建立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村组财务审计等制度。在决策机制上,对乡镇村居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重大工程建设和大额财务支出,可采取票决的形式。在群众参与上,探索群众和党代表列席党委会议制度,建立乡镇社会监督小组,监督重大工作,开门评议干部。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对乡镇干部的考核,要完善考评标准,并根据不同地区、类型、岗位进行细化、量化,推进考评主体多元化,并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对村居干部要探索实绩量化积分制考核,采取乡镇班子、各办(线)打分和实地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情况,确定年度考核结果。

强化激励的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创先争优的持续动力。一是减少压力负担。区别对待“一票否决制”,改变“一刀切”的责任追究。二是改善经济待遇。对乡镇干部,要探索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措施,解决工龄长、业绩突出干部的级别问题。对村居主要干部,推行工资待遇公议和离任生活补助等制度;对村居其他干部探索实行报酬乡镇统筹,逐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三是提高政治待遇。对乡镇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对村居干部,探索村党支部书记专职制,扩大从村居干部招考公务员比例,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乡镇后备干部管理,使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第二篇: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

作者:朱珏

摘要: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前提条件。根据当前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农村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可行的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策略,为政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转型农村经济;经济转轨;农村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

2一、转型农村经济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转型期农村经济概念的界定

“转型”一词属外来词汇,原是指发展模型的转换的意思。转型概念最早运用于社会学领域,并使用“社会转型”一词来表达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换的内涵。例如,一些学者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是由“全耕农业社会”向“半耕农业社会”转变,认为农村经济在转型时期的社会和改变结构的五个方面改变,包括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的变化,农民和干部的农村社会心理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改变。

在我国经济学领域早期使用“经济转轨”一词来表达“经济转型”的含义,并形成和兴起了“转轨经济学”(当前称为转型经济学)。经济转型概念最早也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代语义的“经济转型”指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和国家现代化三重目标的叠加。农村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狭义上,农村经济转型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改革行政村,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所以理解从广义上讲,包括农业农村经济转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农业副业”模式转变的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农民的收入从穷国到富国、生活方式转变从封闭到开放的现状,农民新的职业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血农村农民产业边缘农村转型、农耕文化崇拜(土地)和工业和商业文化融合。研究对象在这种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时间限制的历史起点上,内容也扩展到农村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形成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即农村经济转型。

(二)转型期农村经济研究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是一个在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邴正、钟贤巍认为认为,目前,全球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活动,信息化快速发展,社会二元化不断扩大。社会活动组的全球合作的四大趋势。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结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对社会的发展从匮乏型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陆益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从政策获得更大的利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逐渐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民主化。但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农村公共制度的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三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四农村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

二、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模式分析

中国在市场化改革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而这些区域差异体现在经济发展程度、制度变迁程度、经济增长模式等各个方面。这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驱动力量、转型过程及转型

后的区域经济社会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不同模式。有学者将社会转型的形式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以阶级斗争为中轴的社会转型,另一种是以理性化规范结构的现代化过程为中轴的社会转型。这是一种理论模式或驱动模式的划分,重点表现了我国两个重要社会转折点的社会转型驱动力的差异,其中前一转型模式与本书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内涵不符,当前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显然属于第二种转型。

还有的农村经济学学者根据长江三角洲的推动力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水平和现状的特征差异,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成:全面的社会转型,部分的转型,半社会转型,低度的社会转型四个基本模式,低转换和各种模式的推动力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总结主要农村类型。

三、转型期的农村经济特征分析

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转型是特定时期、特定国度中的特定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转型,因而也就拥有不同于其他时期、其他国家和其他类型区域的转型特点。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不仅具有完整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中国当代的完整性是三个交织在一起的社会转型和社会转型的一个复杂的转换,即由独立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中国同时,封建社会开始成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农业社会也开始过渡到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和它的复杂性体现在西方人用几百年才能解决的问题,如工业化、民主化、市场化,积压在一起一个世纪,中国的定居点,这决定了该地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的现代转换。另外还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的时间演化认为市场转型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改变U曲线,不平等在最初下降但在然后逐渐接。有学者曾指出,发展的不平衡将贯穿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始终,这种不平衡性表现为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即提出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与社会阶层分配的不平衡性是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表明,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是村域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和文化转型因此,农村经济转型需要从广义上理解,它包括自1978年以来发生在农村范围内的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转型,和由经济转型推动的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文化转型。我们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农村社区总体上已经完成了四大转型,与传统农村社区比较具有以下新的特征。

第一,首先所有制结构也已发生重大变化,已由一个单一的集体经济转变为,农民经济、集体经济,新经济新模式三足鼎立;但超过半数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新经济体处在起步阶段,农户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仍是社区经济的主体。

第二,产业结构总体上,它已经成为一个“农业——副业”型转向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体,支持产业;但多数社区的农业产业内部分化迅速,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和花卉苗木、水果蔬菜专业户大量涌现,现代农业因素缓慢生长,工业和商业发展刚刚起步,社区分工简单,生产力和技术落后。

第三,在总体上已经完成转型的社区文化,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理念和策略的影响下,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冲突的整合。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之风吹遍乡村大地;但仍有部分社区的乡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居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仍然具有强烈的乡土地域特色。

四、转型期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非农化

部分农村劳力的非农化倾向。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非农化倾向本来是发达国家常有的现象。在中国,这种倾向在部分地区已经初见苗头。但它和发达国家的非农化倾向不

同,它不是由于农业资本集中和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而使农民被挤出农业生产部门所引起的。它也和旧中国农村破产,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拥入城市不同。在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以后的现代中国农村,农村劳动力是主动流向城市的。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去从事辅助性劳动,面这种劳动的报酬又大大高于农业,因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丢下土地,到城市中去作合同工。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兴办了各种各样的第三产业,其中有的从事服务性行业,有的从事商业,也有从事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它们的出现,为城市建设添增了一批有生力量。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由于工资较高,乐意离农,因而在很多地方的城市郊区发生土地搁荒的现象。城市市政当局也因郊区离农倾向严重而为蔬菜供应前途忧虑。这些问题确实是应该认真注意解决的。一般来说,在中国农村非农化趋势呈现部分的劳动产品的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二)土地承包到租赁——土地经营制度新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农村,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经营的方向问题。换言之就是要把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转上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道路,并将竞争机制引进承包经营中。个别地方在开发性农业的承包中试行了招标承包方式,是符合这一发展方向的。但要根本改变目前农村所普遍实行的“平均“承包制,需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大量农业劳力的非农化转移,而这却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普遍实现的。

在现行土地经营制度下,还有一个现象极富启示性。就是在一部分农民放弃土地的同时,相当部分农民在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以后,仍然愿意承包一部分口粮田。他们之所以愿意承包,主要是由于对土地的眷恋,在这种眷恋中,包含着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古老信念和对非农产业不习惯的心理,既有感情上的因素,又有经济上的原因。这是可以理解,也应当尊重的。这一部分农民往往要利用假日或工余来对作物进行管理,也有由家属负责耕种的。在家庭缺乏劳动力时,他们宁愿通过“转承包”来继续保有对土地的权利。这种状况充分反映现阶段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归根结底是由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水平所决定的。

(三)农村经济工业化的方兴未艾

“农村工业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开始出现,这个现象是与部分农村劳力的非农化倾向同时发生的。在一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沿江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已在全乡范围内或全村范围内出现了两个多数,一个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是多数;另一个是在全部劳动力中,从事工业的劳力占60%以上,也是多数。人们把这种主体产业转移的现象称作“农村工业化”。已经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乡村,不仅在产业结构、劳力结构上有了重大变化,而且随着他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四)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市场和价格,这已成为农民关心的头等大事。放松价格控制,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客观调节,这是我国农村在实施第二步改革即改变统派购制度以后,客观形势向人们提出的要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相当严峻的问题。原因在于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以后,价格的双轨制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但人们往往对这一状况没有给以正视。其原因部分来自习惯势力,部分来自“市场盲”。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经济一直是在行政管理为主的产品经济体制下运行的,除了行政方法以外,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有效办法,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用老办法来对付,“市场盲”对市场信息既嗅不着,亦听不见。习惯势力和“市场盲”结合在一起,使农村经济管理严重落后于形势的要求。

(五)从封闭到开放

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这一趋势相联系的是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和内地开发战略正在并行前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富于吸引力的问题。有这么一种看法,当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状况,调整工业结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地方。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的沿海地区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一般来说,沿海地区,超过一亿或到一亿人口,必须有一个领袖,有一个计划,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它应被视为一个战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农村经济中的反响尤为热烈。我国广大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地方的剩余劳力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必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六)新经济联合体

在专业户,专业村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经济联合体,它们推动了农村新的联合的势头。近年以来,各地在专业户大量发展的条件下出现了许多形式各异,品种繁多的专业村,与分散的专业户相比,它有许多优势,其中优势之一就是便于组织协作,便于进一步在产供销方面进行分工,一句话就是便于较大规模地发展商品生产。新经济联合体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在新经济联合体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确实不少,其中问题之一是停滞和逆转情形的发生。有关部门对个别地区所作的调查表明,联合体发展停滞与逆转的原因是:(1)新联合体底子薄,条件差,往往受资金,能源,设备短缺的影响和信息不灵的困扰而被迫缩小规模,甚至停产下马。(2)不善经营,在市场竞争中被挤垮。(3)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对它们既缺乏正确指导,又缺乏政策支持,更缺乏有效服务,这些教训值得认真吸取。

五、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农村经济是基础,同时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和后劲力量也会受到农村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经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转型更是今后改革关注的重点。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3:25.[2]刘琦.农村社会转型与“三农”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07(4).[3]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趋势、代价及其度量.江苏社会科学,2002(6).[4] 邴正,钟贤魏.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2005(11).[5] 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中评估.社会学,2005(11).[6] 张雄.社会转型的哲学思考.学术界,1993(5).[7] 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8]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编.农村.经济.社会(第一卷).知识出版社,1985,6:82.

第三篇:转型期公务员思想变化调查研究

公务员是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角色,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的重要桥梁。其思想状况、行为状况直接影响党的政策实施效果,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政部门的评价。因此,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掌握公务员的思想变化,寻找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资助下,我们采用自行编制的《公务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对秦皇岛市十几个单位的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其中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为85.67%,座谈、访谈不同部门公务员236人。本文根据调查情况,结合访谈结果和文献材料,对当前公务员的思想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供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公务员的基本思想特征

1、政治思想严谨但有些僵化;工作作风扎实但有些惰化。

党政机关的工作环境培养了公务员严谨的政治思想,在重大事件面前、在社会敏感时期他们表现出了与党和政府的高度一致,主动关注、了解、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信息,非常关注和较关注的占79.1%,很少关注和不关注的仅占20.9%。河北省委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全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调查数据显示:96.88%的公务员认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非常具有时代意义,教育成效显著,尤其是在提升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廉洁自律三个方面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86.36%的干部认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应该常抓不懈,今后改进的方向应集中在加大宣传力度、狠抓措施落实、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95.72%的公务员支持目前正在开展的消减行政审批事项的做法,认为此项举措提高了审批效率,提升了政府形象,改善了投资环境,方便了广大百姓,19.36%的公务员认为消减行政审批事项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应进一步规范化,以避免出现大的审批纰漏。但也有33.02%的公务员认为自身晋升无望,力求工作不出大的错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因循守矩,贪图享乐的思想也较为严重,其在工作作风方面的典型表现就是做事畏难情绪严重,畏首畏尾,光说不练、或者避重就轻或者推一推,动一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43.89%的公务员对“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长期性和落实效果心存疑虑,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实效性成为干部教育培养的关键问题之一。

2、创新意识增强但改革劲头略显不足;服务意识增强但对上对下服务态度差异较大。

86%的公务员认为中央大力倡导创新,并通过改革为公务员创造了有利于创新的种种环境和条件。公务员创新意识的增强主要表现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具体的表现是各部门各领域不断涌现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设想、新举措、新方案,这对推动党委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仍有部分公务员思想不够解放,不能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的做好各项工作,愿意守摊子,保位子,怕碰钉子,怕担责任。上级反复强调、多次部署的工作,迟迟没有进展、见不到明显成效。如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农村新民居建设等,基础条件相当的地方,工作进展差距很大,充分显露了领导干部改革的劲头和决心的大小。

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推动公务员总体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但突出的问题是对上对下的态度差异明显,官僚作风依然较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依然存在。在访谈中部分公务员对此作了深入的剖析:一是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二是政府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比如某些职能机构的缺失,某部门工作重复,多头领导,对工作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等,导致公务员角色模糊,责任不明,相互推诿,效率低下;三是部分岗位工作单调、枯燥、重复,缺少创造性和挑战性,个人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个人成就感缺失,工作热情下降,责任意识降低。

3、工作态度兢兢业业但怨言较多;工作压力日益增大但排解不畅

公务员对于本职工作的态度比较认真,对于工作业绩和工作反映较为看重,随便应付工作的态度越来越少见,责任感、使命感强烈,非常清楚自身的权利与相应责任的对等性,绝大多数公务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公正廉洁、追求奉献。但调查结果也显示:64%的公务员对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怨言较多。不满意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薪酬不合理,公务员的薪酬体系还采用比较传统的形式,更多的是按照职位高低和工作年限来衡量,忽视了公务员本身工作量的大小和多劳多得的原则,56.28%职位低、新进的公务员对此有强烈的不公平感,认为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80.27%公务员认为其所得薪酬与其所付出的努力和社会地位不成正比。二是职务晋升的潜规则依然严重,59%的公务员最痛恨那些通过金钱拨动权杖,名正言顺地在某些领

导的“职权范围内”、无懈可击的“正常程序”下实现晋升目标的人。个别领导的好恶依然对评判标准有着不可估量的干预作用,个别的形成裙带之风,帮派主义。

78.39%的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和“感觉太累”,0.95%的人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公务员的压力来源于:不必要会议过多(61%)、工作应酬必须喝酒(58%)、升迁的希望

很小(50%)、承担角色与责任过多(47%)、担心工作不能令领导满意(43%)担心下属完不成任务(37%)、被迫执行领导不切实际的决定(34%)、不得不说假话(31%)等等。从调查显示的缓解压力的途径上看,56%的公务员选择“自我安慰和心态调整”,24%的公务员选择运动作为缓解压力和烦恼的方式。单一的缓解压力和疏解不良情绪的途径和方法为公务员压力的累积埋下了隐患。

4、个人发展愿望强烈,但选择方式不当;交往需求强烈但又恐惧交往。

89.26%的公务员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抱负,不满足于应付工作和“混日子”,希望在岗位上顺利发展,并且做出优异成绩体现自身的价值。干部选拔中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个别领导干部按照个人的喜好及关系的亲疏选拔干部,64.39%的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升迁掌握在领导手中。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有的公务员不得不想方设法和领导靠近,有时甚至会采取投其所好,陪玩、陪练等方式。为了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一些公务员含蓄内敛,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沉默是金”成为大多数公务员信奉的行为准则。公务员感觉在工作上自己的最大优势是工作能力(79.5%)、独立性(44.5%)、性格(42.6%);自己的最大劣势则是社会关系(67.1%)、工作经验(48.6%)、人际关系(37.8%)。公务员普遍认为处理许多事情并不是简单依据道理、规则,而是兼顾许多潜在的关系、利益、暗示、默契,自己稍不注意就吃亏。包括“组织考察”、“群众评议”,看起来对提拔干部是非常规范、公平的做法,但是机关部门形成的“考察时不讲真话”、“评议时不选太认真和个性强的人”等问题,使组织选拔工作有时失真。一些公务员如实说道,“应付工作,依靠所学知识基本足够,最难的是处理关系和对付是非流言。”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将公务员的精力集中到做好工作和相互支持方面,减少人际纠纷与矛盾,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交往、网络信息交往都比较丰富,但是仍然感觉有效的沟通不够,希望增加交流的机会。76%的公务员提出不仅仅需要工作关系,更需要朋友关系。因为工作关系只能是职业性的交往,由于竞争心理影响,不可能亲密无间;只有亲人、朋友的关系能够心灵交流、解决问题。但在与亲朋好友交往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份的特殊性,28.19%的公务员担心自己因为无法婉拒亲情而做出违背工作职责甚至违背法律的事情。还有37.88%的公务员周末加班,生活不规律,严重影响了与家人和朋友的相处,弱化了亲情交流。而另一方面,79.01%的人认为单位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54.11%的人认为同事在相处过程中不说真话,关系不融洽,同事间缺乏信任与尊重,人员交流流于表面,内心得不到情感的交流,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在工作环境中,有的人在组织中沉默寡言,很少与同事交流来往;有的人勾心斗角,将人际关系看作政治斗争与获利的手段,无视组织规章制度的存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公务员无法专心于工作本身,而花费太多精力处理人际关系,易产生情绪上的衰竭,同时加剧了组织内部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5、保健调适意识增强,但健康状况堪忧,失衡心理依然较重。

公务员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自我实现和获得尊重的需要较强。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和“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公务员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把行政级别看作最重要的价值标准,以追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行政权力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48.98%的公务员认为做官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良好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享受较好的社会福利,更重要的是做官能更多地实现个人意志,拥有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和支配权。走上公务员岗位之初,大家往往具有工作热情高、主动性强、勤奋刻苦、有活力等优秀品质,然而行政组织所特有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晋升到领导职位的公务员只是少数,这对于以升职为人生重要目标的公务员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实。当昔日与自己相差不多的同学发了财,和自己各方面相当如年龄相近、学历相当、工作年限相同的人得到了升职的机会时,87.63%的公务员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导致情绪低落、郁闷、工作积极性下降、职业倦怠现象,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和价值取向。

此外,公务员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卫生部门对机关公务人员连续两年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排在前四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脂症(54.22%)、脂肪肝(30.29%)、高血压(11.22%)、糖尿病(5.09%),其中40岁以上的人群检出率最高。49.88%的公务员出现了工作倦怠,工作态度消极、甚至工作热情丧失,应付了事。少部分公务员工作时间炒股,上网聊天打游戏,煲电话粥,处理家务事。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了队伍的形象,导致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从公务员缓解自身心理压力的途径看,公务员在承受工作压力、责任压力、舆论压力、规则压力的时候,也有个人无法抗衡的社会和个人孤立无援的心态,需要有人沟通和帮助。目前,39.3%的被调查者选择“运动”作为“排解烦恼”的方式,35.8%的被调查者选择“自我安慰和心态调整”;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大的帮助来自“家人”(60.9%)、“朋友”(28.4%),真正寻求领导和同事帮助的很少。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型和叠加的特殊阶段,国家战略发生调整,各个省市的发展开始转型,各级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这些社会环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务员的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和生活追求。

2、组织环境因素

在对公务员的管理上,权限过于集中,统得过死,在机制上没有区分具体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和职业特点;相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责任制,导致权力异化和腐败的发生;晋升制度尤其是选拔和提升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程度依然需要加强;绩效考核制度与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相脱节,考核的可操作性、可量化性不强;激励机制与公务员的内心期望相差较大,导致公务员失衡心理较重。

3、个体因素

“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对公务员的影响依然很深,绝大多数公务员将晋升作为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为谋求晋升,公务员承受着单位体制、工作任务、家庭期望、自身人格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压力较大,调节不畅。也有一些公务员抱着守摊子、保位子的想法得过且过,不敢创新,怕担风险,怕丢乌纱帽。

三、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建议

根据机关公务员的思想变化,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不懈抓好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改进工作作风。

做好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学习实践活动,重点抓好党的宗旨观念、党性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公务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强作风建设,重点解决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的问题,大力纠正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等浮夸作风,加大作风建设的有效监督,努力提升公务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努力在各项改革措施上创新,让创新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尤其是服务领域的创新更容易受益于民。例如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对困难企业可以实行不处罚、不追缴、不吊销的“三不政策”就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公开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把公共服务的底牌亮出来,交给群众,公开透明,要把服务什么,怎么服务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3、加强敬业精神培养,多渠道缓解公务员压力。

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应放在敬业精神的首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是群众对公务员工作态度进行的形象描述。通过作风建设,培养公务员立足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尽责尽力,甘当“镙丝钉”的奉献精神和凡人意识,加大各类培训力度,尤其是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公务员对本职岗位的胜任能力。根据公务员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多渠道多角度关心公务员的成长与成才。努力改善组织内部的不合理现象,明晰工作角色,扩大工作自主权,增强工作成就感,有效缓解公务员的多重压力,4、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加强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意识,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真正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德才兼备、作风过硬的干部提拔到关键岗位上来。强化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完善公务员职业保障体系,从社会分配公平的角度稳定公务员队伍。加强部门内部的沟通与交流,注重上司与下属之间的人文关怀,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5、丰富公务员的业余生活,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公务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具有活跃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新一代公务员的素质提高和见识增长,对业余生活的需求也多样化和新奇化。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商业性的休闲活动机构收费较高,正常工资不足够支付活动费用,公共活动场所的项目少和档次低,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公务员的业余、休闲活动提供方便,特别是引导开展健康、新颖的活动,有利调节和增强公务员身心健康,同时要坚持公务员年休假制度的落实,确保公务员都能每年休假,修养身心。

第四篇:演讲稿格式特点与演讲稿格式的结构特征

演讲稿格式特点

演讲稿格式的结构特征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那么演讲稿的特征是什么呢?请看下方:

1、内容上的现实性

演讲稿是为了说明一定的观点和态度的。这个观点和态度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它讨论的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并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它的观点要来自身边的生活或学习,材料也是如此。它得是真实可信,是为了解决身边的问题而提出和讨论的。

2、情感上的说服性

演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生认可或同情。演讲稿作为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讲话稿,一定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很好的演讲者,他们往往借肋于自己出色的演讲,为自己的政治斗争铺路。

3、特定情景性

演讲稿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有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景,演讲稿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景相适应。

4、口语化

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因此,演讲稿要“上口”、“入耳”,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另一方面,演讲稿要把较为正规严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易听易明的口语,以便演讲。同时,演讲稿的语言应适应演讲人的讲话习惯,同演讲者的自然讲话节奏一致。演讲稿对于演讲都有哪些作用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

(2)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

(3)通过对语言的推究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由于演讲稿具有以上的特征和作用,它在写作方法上也有一定方法可循。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第五篇:论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论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选择

学校:内蒙古工业大学

学院:材料学院

班级:成型10-

1姓名:马亚平

学号:201010401018

内容提要: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生产力,生产力作为物质生活的基础在历史舞台和当今社会都发挥着其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应生产力的提高而产生的高级社会形态更是国家发展的导向与指针,正确的把握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的选择,使国家更为富强,民主。

生产力:是指生产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能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常以单位生产主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故又称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本质是指主生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具体可表现为科学技术即人们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及绝对产权如经济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内容。

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有着各种各样内容,可以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等,人们结成了经济利益或经济权利关系就称为经济关系,制度经济学中常称之为相对产权,具体的表现形式有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

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等。

社会形态: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马克斯研究社会现象,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两类关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类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和通过思想而建立的关系即政治关系,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存在形式即社会形态。

关键词:

生产力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思想的舞台上愈显重要,它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也是科学与革命性的统一,更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中对生产力与社会形态选择的解析更验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社会形态进步的导向型:

在《资本论》词典中对生产力是这样定义的:物质生产力,也成社会生产力,只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利用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生产物质资料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它表明的是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们影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它们作为生

产力中的物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并同时起作用。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的物质要素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人们在生长过程中用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加于其上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只有把劳动资料作用与劳动对象才能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马克斯指出,在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过程中,认识这个过程的引起者、调整者和控制者,因此,人是“主要生产力”。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对社会形态做出深层次的分析,《资本论》词典中对社会经济形态这样概述:社会经济形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某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几个具体的“社会经济历史类型”。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即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一。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条件下,不同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并使用不同的生产工具。工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以企业为单位的社会化大生产,以使用自然资源(原材料、能源)、采用大机器流水线生产工业产品为主要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的进步是时间累积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进程的必要环节,从奴隶社会进步到封建社会,从资本主义进步到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仅是限于时间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一系列物质基础与精神高度的升华。没有物质基础作为基石社会就不会进步,没有精神的支撑高级的社会形态更不会存在。

首先,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由于劳动对象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到劳动产品的质量、数量,所以劳动对象在某一方面说来也是制约着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中记录着这样的一段话“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也是对劳动资料的概括与诠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劳动对象大多相似,但如何生产出造价低廉品质一流的产品,这就需要更加高端的劳动资料。

进入20世纪中叶,计算机和网络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规模集中性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等形式。历史的发展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和道理: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决定其相应的教育方式。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当然不能忽略,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广度与深度,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在与劳动者联系起来才能获得自生生产力的意义,变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

我认为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选择的前提在于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形态,若将生产力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来研究,那么社会形态的选择也就明朗起来。

社会形态的选择必须要根据生产力的水平,就像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的雏形渐渐显现,所以生产水平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在数学表达式上应属于正比关系,及生产力决定社会形态。

在另一方面来讲,根据生产力来将社会形态定位也不是很容易,社会形态的最终走向是社会主义,但是指得提出的是,以生产力为依据共产主义的视线也许任重而道远,就中国而论,我们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根

据中国实情而进行的定位不管给出了中国的社会类型,即“社会主义”,同时也将此社会主义更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定位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正确的认识生产力和社会形态更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确把握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的选择才会使国家富强,提高生产力水平,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建设,使中国更加民主、更加强盛。

参考文献

《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率》2011年修订版

下载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7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合集5篇)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

    隶书结构变化40种

    隶书结构变化40种 中国墨缘网http://zml2712.5d6d.com/bbs.php 一、横平竖直 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写 出和谐匀称、端庄整......

    论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选择(五篇范文)

    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选择摘要:石器生产力、铜器生产力、铁器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电器生产力,是马克思“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测......

    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2013年农业增加值比2012年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791元;粮食产量达到757.1万公斤;年出栏生猪3.7307万头;新增寿果100亩,品改900亩;农业招......

    《农村经济与社会》答案

    《农村经济与社会》答案 一、填空 1、农业、农村、农民 2、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3、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 4、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5、家庭联产......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1、1、2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简单组合体的概念,学会观察、分析图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能够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学会通......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依据1999~2009年财政数据,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经过分析1999~2009年的财政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财政支出有明显的变化。 1、行政经费支出过多,导致其他公共项目支出不......

    整体加工方式下面孔结构与特征关系读后感

    《整体加工方式下面孔结构与特征关系》读后感袁上娣 51号面孔认知研究中,存在三种理论:特征说、结构说和整体说;特征说认为面孔加工过程主要对特征信息进行加工;结构说认为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