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中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变化的特征

时间:2019-05-14 05:1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化时代中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变化的特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化时代中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变化的特征》。

第一篇:信息化时代中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变化的特征

信息化时代中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变化的特征

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指的是对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或是公众普遍关注的政府机构的运作以及政治活动的报道,如政府重大会议的报道、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各种灾害的报道等,这种报道形式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的三个属性,即公共性、政治性、新闻性。这三个属性涉及了三个不同的群体,即公众、政府、媒体,也就是说,在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中,这三个群体缺一不可。

2007年,可以说是中国真正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元年‛,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在公众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下,得到了符合民意的解决。在这之前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公众也普遍关注,但是他们很少参与其中,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参与的机会,他们只是通过传统媒体关注事件进展的‚旁观者‛,因此,缺少公众普遍参与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并不成熟。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报道、2002年的非典报道、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的报道,在这些公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件报道中,公众因为缺乏有效的参与手段而缺席,真正参与这些报道的只有政府和媒体两个群体。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公众有了参与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的手段,即新媒体。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公众除了关注传统媒体的报道外,还可以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手段,参与事件的报道,传播自己的信息和观点,这股从网络上崛起的新的报道形式,基本上就是现实中的民意的集合。

从2007年到现在,在公众、政府和媒体的共同参与下,我国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不断发展,报道不断走向成熟,公共舆论也逐渐走向理性。虽然在我国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这都是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 的阶段,是报道走向成熟的必然。总的来说,我国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对信息的态度逐渐由内部公开到社会公开发布。

公众有获取有关自己利益的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的权利,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人权,是公民实现自身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如2007年3月份发生在海南的‚香蕉致癌‛事件,3月13日,广州《信息时报》刊载了一篇‚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的文章。3月20日,广州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和中国食品网曝光12中常吃的‚毒‛水果,并被众多媒体转载,从而引起了全国水果市场大震动,许多人认为吃了香蕉会得癌症,一时间,‚香蕉致癌论‛导致国内各大城市经销商‚谈蕉变色‛,使香蕉突然滞销,海南香蕉价格从3月20日以前的每公斤2.4到3.2元,突然跌至3月31日的每公斤0.3到0.8元,甚至0.3元以下都没人收购,致使蕉农遭受剧大损失。好在官方从4月2日开始接连进行了危机公关,4月2日,海南官方紧急开会,推出5条救市措施,4月5日,海南省委宣传部和省农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应对香蕉市场**的措施,4月7日,农业部就发布消息,解释‚香蕉巴拿马病‛,并解释该病与香蕉安全性美誉任何关联,4月9日,农业部发布消息,称我国控制香蕉枯萎并取得一定成效,该病没有对我国香蕉产业造成严重影响,4月13日,为了消除影响,增加蕉农收入,官方主办了香蕉品尝会并邀请香蕉协会、水果协会、营养协会等各行专家介绍吃香蕉的种种好处,至此,‚香蕉致癌‛公共危机逐渐化解,香蕉价格逐渐回升并回归到正常水平。在这件事上,官方从发现危机到危机公关,及时进行了各种信息疏导,不断向社会公布各种公众关注的信息,使公众了解了真相,化解了社会上流传的各种谣言,从而使公共危机事件得到解决。

第二,对事关公众利益的报道从封堵走向公开,将民意纳入决策范围。对于事关公众利益的事件,必须让公众了解情况,让公众参与决策进程,才能化解矛盾,促进公共事务的发展。如2007年的厦门PX事件,PX项目是落户厦门的台方投资、经国家发改委等中央部委批准的‚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十一五‛重点项目,但是这个超大项目在论证决策的过程中,厦门市当地的相关专家和民众并不知情,不知道该项目对厦门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在3月份的全国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赵玉芬联合105名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厦门沧海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并将PX项目的危害公之于众,但是厦门官方并没有理睬,也没有采取措施疏通民意。事件发展到5月份,当地网络社区、《第一财经日报》《瞭望东方周刊》相继对PX事件进行详细报道,厦门百万人同传短信,号召六一‚大散步‛。但是厦门官方随即关闭网站、控制相关媒体,拘留相关负责人,并宣布‚六一‛期间不放假,并不准请假、外出,对公众的信息知晓进行封堵。这才导致6月1日、2日,上万市民上街‚散步‛,向政府陈情,抵制PX项目,此事被《凤凰周刊》《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相继报道,掀起舆论热潮,引发政府的公共危机事件,使政府处于被动。处于舆论漩涡的政府不得不倾听民意,召开环境评价座谈会,邀请市民参与,会上85%的代表反对PX项目的兴建,终始官方改变态度,并在年末的PX项目专题会上决定将PX项目迁至漳州古雷半岛,从而成功化解了这场波及整个城市的公共危机,使事件得到了符合民意的解决。

第三,对公众关注的信息从被动发布走向主动发布,并对媒体报道逐步放松限制。

谣言止于权威信息的发布,政府只有及时、主动的发布公众关注的信息,并且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传播,才能消除各种谣言,减少社会恐慌,稳定社会秩序。为了统一规范政府的信息公开,强化政府公开信息的责任,畅通政府信息的公开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我国在2008年5月1日起,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凸显了我国建立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决心,使我们的政府迈向了‚信息公开时代‛。信息的公开和对媒体报道管制的放松,是我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走向成熟的一个里程碑,而这些措施也使我国政府在之后的公共事件中及时的处理了危机,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就是公共事务报道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在地震一开始,我国政府就开放了所有媒体包括外国媒体进入灾区,进行全方位的报道。震后的第二天,国务院新闻办、四川省政府每天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邀请政府职能部门部分有关负责人及有关领域的专家,发布灾情,震情和救灾动态信息,并且公开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而且对每场发布会都进行现场直播。在新闻发布中还不遮掩、不回避、不回答‚无可奉告‛等,这既保证了权威的信息来源,也减少了猜测和谣言,稳定了民心。在媒体报道方面,汶川地震过后10多分钟,新华网就发出了一条快讯,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播出了与灾情有关的新闻,52分钟后,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正式启动直播节目,节目跨度超过26个小时,以同一主题不同时段播出,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这些行为有利于在第一时间稳定人心,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事实也证明了,这次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是成功的,这也显示了政府信息的发布从被动走向了主动。

第四、政府对于网络民意的普遍关注和不断回应。网络的开放性、分散性和互动性等特征为人们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新的公共空间。凭借互联网,公众能够平等、自由、便捷地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发表见解,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形成的呼声与传统传媒汇集为反映民意的公共舆论,对政治系统的决策产生重要影 响,例如中国的孙志刚事件导致国家收容政策的废除和救助政策的出台,汶川地震中公众对 救灾物资使用的担忧和质疑促使监管政策的推出。因此,网络拓展了传媒的广度和深度,正 在生成新型的传媒公共领域,使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更为鲜明,从而构成新型的公共领域。公共事务报道,在不断变化当中存在这一些不足之处:关于有关国家政府的负面报道,还存在限制,没有达到完全的公开透明。有些地方的党政部门及其领导,不愿意让新闻界知 道灾情及发生灾害的原因(特别是责任事故)。因此,一味限制问题新闻传播,形成‚报喜不 报忧‛的片面的新闻传播格局。对此我国新闻监管对于公共事务报道应有明确的、公开的成 文法规,防止政府部门滥用的权力对公共事务报道的干涉。‚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广大记者要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开展舆论监督的本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运用舆论监督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同时虚 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除此之外,我国对于政治与公共事务的报道,还有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在信息的发布中对于新媒体的运用更加娴熟等特征,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政治与公共事务的报道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对于政治与公共事务的报道,我国政府还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到位,如信息发布的速度有待提高,对重大公共事件的新闻敏感度不够高,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提高,政府的信息发布与

政府的行为不对称等问题。但是,随着政府对民众知情权的重视和政府形象建设的关注,我国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一定会走向完善。

第二篇:2007年以来我国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的变化【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考试作业】

网络发展给力我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

——2007年以来中国在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中的变化

2007年对中国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由于发生的最牛钉子户、陕西华南虎和厦门PX等事件,这一年被许多媒体称为“公共事务元年”。公众依托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在这些公共事件发展和最终解决的过程,以及推进媒体的报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网络为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舆论成为推动公共事件最终解决的重要因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开始步入新的阶段,网络成为这个阶段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的亮点。在公共事务报道方面,从厦门PX事件、瓮安事件到乐清钱云会意外死亡事件,网络汇集的民间舆论、传统和新兴的传媒与官方在不断追求中形成共识,使公共事务报道变得更加透明。政治报道方面,在两会、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等事件中,网络及新媒体也投以热情围观,在报道中充当信息提供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回顾2007年以来的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总能看到网络发展的影子。从重庆钉子户事件、陕西华南虎事件、杭州飙车案等都是从论坛开始蔓延到传统媒体,最近的乐清钱云会意外死亡事件是从微博引发关注。从论坛到博客,从播客到微博客,可以说网络是这几年来中国在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中的变化的重要推手。

具体分析,网络发展给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带来的变化有这样三个方面:媒体在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中更加关注民意舆论,舆论监督进一步加强;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在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中参与度不断提升;公民新闻在网络上崛起影响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

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中更加关注网络舆论,舆论监督进一步加强。缘起于2007年的“周老虎”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打虎运动,陕西省林业厅公布镇坪县文彩村村民周正龙于10月3日拍摄到的野生华南虎照片。此后,互联网质疑照片造假,传统媒体也加入事件报道中,最终各方努力下,“周老虎”终现形,现形的“周老虎案”并未让社会舆论信服,舆论责疑假虎照事件背后还有指使者、参与者。二审判决周正龙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3年。然而,这一终审判决仍未平息责疑之声。2008年6月25日,事件当事人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被免职。

2009年5月的杭州飙车案中,网络舆论纷纷指向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肇事车“当时车速在70码”,杭州当地媒体和全国媒体针对网路舆论质疑进行了普遍报道,在强大的舆论监督下,杭州市公安局后来向媒体发布交通肇事案鉴定报告,认定事故车在事发路段的行车时速在84.1公里到101.2公里之间。

2009年4月,因在天涯社区发帖反映市政府违法征地,在上海工作的河南灵宝青年王帅遭遇灵宝警方跨省追捕,押解回乡,拘留原因是“涉嫌诽谤政府,败坏政府名声”,污蔑政府抗旱不力。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在看守所里关了八天后,警方又称证据不足,王帅取保候审。面对网络舆论的激愤,《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连续跟进报道,质疑灵宝政府的举措,最后,当地政府向王帅道歉,予以国家赔偿,并称以后要善待网民监督。

在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在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中参与度不断提升

在拉萨“3·14”事件中,西方一些媒体对此进行了倾向性明显的报道。这种恶意篡改行为,引起了民众对西方媒体所谓客观性的强烈质疑。国内的网民以及在国外的华人通过博客、视频等,搜集各种证据驳斥不实报道,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声讨行动。最终迫使有关媒体对其带倾向性的报道加以说明澄清。网络媒体的抗议是非官方的,这种来自网民自发的民间力量,虽然抗议的是国外对我国的公共事务报道,但预示了网民将在重大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中的参与需求。

在玉树地震中,灾区最早的信息来自与一名小学教师的微博发言,很多传统媒体也都是在第一时间转发网络上的灾情信息。至今大家依然铭记着“这里需要支援”的仅有一秒钟的手机视频,这段视频被转发到优酷网上后号召了巨大捐款,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在2010年的两会中,微博将人大代表的普通民众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记者都纷纷开博,及时和民众交流,传达民众呼声。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开通互动专栏,两会的民众参与度从没有这么多高。在两会报道中,传统媒体也纳入大量网络舆情信息,进一步放大形成热烈的社会讨论氛围。

除了因网络传播引发的公共事件闯入传统媒体的视野外,在传统媒体的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中,也开始经常出现网友的观点和网络舆论走向。比如在“李刚门”事件中,网络兴起的“我爸是李刚”的造词填诗运动。

公民新闻在网络上崛起影响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

公民新闻崛起,是2009年中国媒体业的一道亮丽风景,无论是杭州飙车案,还是央视大火,还是邓玉娇事件,都显示了公民新闻的逼人气势。公民新闻的崛起,及以博客、微博客为主阵地的公民写作的崛起,实际上意味着公民话语权在经年酝酿后的全面崛起,实际上是以几乎整个社会的力量施力于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

2009年2月的“躲猫猫”事件中,便是公民在公共事务报道中参与度提升的直接表现。民间舆论、传媒与官方对“事实真相”追求形成共识的结果

因盗伐林木被刑事拘留的李荞明,在昆明市晋宁县看守所意外受伤,不治身亡。医院出具致死原因为“重度颅脑损伤”,当地警方给出的解释是:李在与狱友玩“躲猫猫”时,撞到墙壁所致。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网民调查组,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批示并派员指导,侦查工作全面展开,最终证实:在押人员李荞明是遭同监室人员殴打致死,“躲猫猫”实为看守所内牢头狱霸对新人施虐和体罚的借口。

【点评】

在该事件中,高层和云南省委宣传部对舆论关注的反应值得称道——过去,官方习惯于作一般性的批示,此次则是主动介入组织调查。在“追求真相”方面,与媒体和社会舆论有共识,有默契。可以看到,决策者开始得到的信息并非循行政序列层层上传而来的,而是从传媒的公开报道中获悉的。尽管网民调查委员会无法深入调查,但其形成的某些压力对事件的推进起了积极作用。正是民间舆论、传媒的监督与官方取得了共识,才避免了“躲猫猫”事件像先

前的 “周老虎”事件那样长时间地拖延下去,形成耗费社会资源的舆论拉锯战。新闻边界突破

人民网舆情频道

【致敬理由】舆论不仅仅为了发泄,大快人心,舆论根本的功能是推动公共议程及公共问题的解决。

无论是河南灵宝“跨省抓捕”王帅案、石首骚乱、绿坝事件,还是上海钓鱼案、成都唐福珍自焚案,甚至番禺垃圾焚烧厂**,在2009年几乎所有重大公共事件 中,都不难感受到人民网舆情频道独特的推动作用。在传统媒体上难以亮相的内容,在这里找到了传播的路径。它的地位无疑是特殊的,既方便跟民意对接,也方便 对体制内喊话。当下有这种特殊地位的媒体倒也不少,但像人民网舆情频道这样具有鲜明角色意识,强烈干预冲动,并充分沟通官民双方来推动公共议程的,仍属极 其罕见。其拳头产品之一《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更是让人民公开评价政府这一理念尝试落地,虽仍难免瑕疵,但已殊为不易,亦是难得突破

传媒与官方对“事实真相”追求形成共识的结果

促成报道的开放姿态

参与度提高:从博客到微博:受众通过新媒体和网络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

报道中更加关注民意舆论,更加加强舆论监督

报道中三者博弈“合力”公共事务报道

报道探索新途径新闻边界突破:人民网舆情频道

开放从开放性报道到加大对外宣传

两会报道外国记者人数、世界媒体峰会、中国加强对外报道

开放

(一)透明

(一)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透明报道成为常态

2008年6月发生的瓮安群体事件,在当地媒体报道缺失的情况下,民间不满大规模爆发。最终在贵州省委支持下,全国许多媒体也几乎毫无阻力跟进采访报道。由于信息的透明公开,当地秩序很快恢复,突发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瓮安事件”最终得以妥善处理,与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公开信息以引导舆论密切相关,这个事件推动了公共事务报道观念的转变:敏感群体事件也要迅速公开。对于群体性事件,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也许能掩盖住。但在新媒体高度发达年代,境内不公开,境外公开;传统媒体不公开,网上公开;权威信息不公开,谣言满天飞。正因为敏感,所以更要公开,不然付出的代价更大。

(二)在一年后的2009年2月的“躲猫猫”事件中,快速处置,是民间舆论、传媒与官方对“事实真相”追求形成共识的结果

事件回放

因盗伐林木被刑事拘留的李荞明,在昆明市晋宁县看守所意外受伤,送院治疗四天后于2009年2月12日不治身亡。医院出具致死原因为“重度颅脑损伤”,当地警方给出的解释是:李在与狱友玩“躲猫猫”时,撞到墙壁所致。警方的说法,尤其是“躲猫猫”三字经当地媒体报道后风行大江南北,并引发质疑。官方对此却也反应迅速,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网民调查组,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批示并派员指导,侦查工作全面展开,最终证实:在押人员李荞明是遭同监室人员殴打致死,“躲猫猫”实为看守所内牢头狱霸对新人施虐和体罚的借口。

【点评】

在该事件中,高层和云南省委宣传部对舆论关注的反应值得称道——过去,官方习惯于作一般性的批示,此次则是主动介入组织调查。在“追求真相”方面,与媒体和社会舆论有共识,有默契。可以看到,决策者开始得到的信息并非循行政序列层层上传而来的,而是从传媒的公开报道中获悉的。尽管网民调查委员会无法深入调查,但其形成的某些压力对事件的推进起了积极作用。正是民间舆论、传媒的监督与官方取得了共识,才避免了“躲猫猫”事件像先前的 “周老虎”事件那样长时间地拖延下去,形成耗费社会资源的舆论拉锯战。

在网络和新媒体舆论环境下,开放成为政治报道的普遍姿态

从博客到微博:受众通过新媒体和网络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报道

报道中更加关注民意舆论,更加加强舆论监督

报道中三者博弈“合力”解决公共事务报道

报道探索新途径新闻边界突破:人民网舆情频道

开放从开放性报道到加大对外宣传

两会报道外国记者人数、世界媒体峰会、中国加强对外报道

(一)汶川地震报道成为“开放性报道”的标志性事件

事件回放: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不论中央还是地方、境内还是境外、传统还是新媒体都闻风而动。他们比救援队更早进入震区;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受众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更是首开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先河。直面灾难让最大多数受众直接触摸到了灾难,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忍。媒体报道对激发人们参与救灾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舆论对中国政府的救援行动以及媒体表现也给予高度肯定。

【点评】汶川地震令人震惊,而中国媒体的表现以及中国政府开放性的姿态则更让人称道。对比传统上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处理,政府此次对媒体报道的宽容前所未有。主要体现在:突发事件现场大规模记者云集,从未有过的多媒体联合作战显现多视觉、立体式的报道。而在整个报道中所展现的人性化的报道理念更值得称颂。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汶川震情的全方位公开是一次成功的演示,汶川地震报道成为中国“开放性报道”的标志性事件。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灾情报道、《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施行以及——尤其是下半年——对若干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披露,都和2008年中国新闻界的这个“热词”有关。

三 “躲猫猫”事件快速处置,是民间舆论、传媒与官方对“事实真相”追求形成共识的结果 事件回放

因盗伐林木被刑事拘留的李荞明,在昆明市晋宁县看守所意外受伤,送院治疗四天后于2009年2月12日不治身亡。医院出具致死原因为“重度颅脑损伤”,当地警方给出的解释是:李在与狱友玩“躲猫猫”时,撞到墙壁所致。警方的说法,尤其是“躲猫猫”三字经当地媒体报道后风行大江南北,并引发质疑。官方对此却也反应迅速,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网民调查组,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批示并派员指导,侦查工作全面展开,最终证实:在押人员李荞明是遭同监室人员殴打致死,“躲猫猫”实为看守所内牢头狱霸对新人施虐和体罚的借口。

【点评】

在该事件中,高层和云南省委宣传部对舆论关注的反应值得称道——过去,官方习惯于作一般性的批示,此次则是主动介入组织调查。在“追求真相”方面,与媒体和社会舆论有共识,有默契。可以看到,决策者开始得到的信息并非循行政序列层层上传而来的,而是从传媒的公开报道中获悉的。尽管网民调查委员会无法深入调查,但其形成的某些压力对事件的推进起了积极作用。正是民间舆论、传媒的监督与官方取得了共识,才避免了“躲猫猫”事件像先前的 “周老虎”事件那样长时间地拖延下去,形成耗费社会资源的舆论拉锯战。

权威媒体失声,杞县上演“杞人忧钴”事件

事件回放

2009年6月7日,杞县利民辐照厂在完成农产品辐照作业后,发生卡源事故,放射源钴60无法正常回收封存。谣言不胫而走。至7月10日,一个题为《开封杞县钴60泄漏》的帖子现于网络,更是一下引爆了民众的情绪。虽然7月12日,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但为时已晚,谣言已经流传至杞县人耳里。7月17日,因为惧怕“辐射”、“爆炸”,杞县数万名居民出走,杞县光天化日下上演一出“空城闹剧”。当地官方不得不使用了干部拦劝、贴发告示、电视播放、短信劝阻等传统宣传手段和权威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的组合拳才阻止了恐慌蔓延,如此大规模高成本的宣传才将不该发生的闹剧平息。

【点评】

谣言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在信息社会,谣言的传播会更多更快。一旦权威媒体失声,谣言“绑架”公众的强烈破坏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无论杞县有关方面是否承认自己在“钴60事件”中存在延迟发布信息的工作失误,但在杞县地方政府的严控下,权威媒体(包括电视、广播和报纸)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多月里缺席则是有目共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公开,新媒体公开;境内不公开,境外公开;权威信息不公开,谣言满天飞——这是石首等许多突发事件留给人们的深刻教训。在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要是“封锁消息”,或者在遮掩不住之后才“延迟发布”的话,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陈旧新闻理念将让地方政府处于极为被动的位置:既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让事件有了蔓延的危险,地方政府也备受外界“捂盖子”的指责而吞咽费力不讨好的苦果。“钴60事件”中的杞县步石首的后尘,又一次吞下了这一苦果。

领导人的网络问政

进入21世纪,尤其是从2003 年“非典”以来,我国发生了若干引人瞩目而又激起社会强烈反应的公共危机事件,如“非典”、“问题奶粉”、山西溃坝事故、贵州瓮安事件,西藏打砸抢烧事件“5.12 汶川大地震”等。这些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设置了整个社会生活的“议程”,激发了相当强烈的公众舆论,而且大多给当事人或者当事的企业、政府部门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这些危机事件都需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危机干预,借助多种手段消除不良影响或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正是在应对这些危机事件和总结经验教训中,我国的危及传播管理不断发生着变化,并逐步走向成熟。

比较十年这个时间跨度前后的危机传播管理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危及传播管理机制的逐步构建,危机管理走入机制化;二是危及传播管理中,民众和非政府组织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新媒体的发展,危机管理开始遵循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下面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第三篇: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本科生走向经典100本阅读书目

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入门书籍

《哲学是什么?》、《社会学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什么?》、《法学是什么?》、《宗教学是什么?》、《美学是什么?》、《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科学是什么”丛书;

《〈周易〉经传十五讲》、《科技哲学十五讲》、《清史十五讲》、《生物伦理学十五讲》、《哲学修养十五讲》、《政治学十五讲》、《文化哲学十五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文学与人生十五讲》、《语言学常识十五讲》、《西方哲学十五讲》、《戏剧艺术十五讲》、《心理学十五讲》、《现代天文学十五讲》、《中国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二、历史学类

1、《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严耕望,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2、《国史大纲》,作者: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6

3、《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2003.2

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7.8

5、《世界文明史》,(美)威尔·杜兰,译者:台湾幼狮文化公司,东方出版社,1999.1

6、《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译者: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7、《剑桥中国史(多卷本)》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8、《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1

9、《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0、《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译者:陈兼,刘昶,上海三联书店,1999.1

11、《蒙塔尤》,(法)勒华拉杜里,译者:许明龙,马胜利,商务印书馆,2007.5

12、《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美)柯文,译者:杜继东,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7

13、《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译者:刘尊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5

14、《历史研究》,(英)汤因比,译者:刘北成,郭小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

15、《人类的故事》,房龙,译者:秦立彦,冯士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16、《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卜正民,方毅,王秀丽,罗天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布克哈特,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7

三、社会学类

1、《社会理论的基础》,(美)科尔曼,译者:邓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

2、《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费孝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译者:冯克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4、《普通社会学纲要》,(意)V·帕雷托,译者:田时纲,东方出版社,200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版

5、《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美)乔纳森·H·特纳,译者:邱泽奇,张茂元等,华夏出版社,2006,原书第7版(2001,原书第6版)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Jonathan H·Turner.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6、《社会学研究方法》(影印版),(美)艾尔·巴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11版

7、《现代社会学理论》,(澳)沃特斯,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第2版

8、《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德)西美尔,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10

9、《社会学二十讲》,(美)亚历山大,贾春增译,华夏出版社,2000,1版

10、《科学社会学》,(美)默顿,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1版

11、《自杀论》,(法)涂尔干,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12 《Le suicide》,Emile Durkheim,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PUF,04 September, 2002

12、《街角社会》,(美)怀特,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1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韦伯,康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中英文对照,九州出版社,2007.1

14、《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04,1版

15、《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1版

16、《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布劳,李国武译,商务印书馆,2008.11,1版

17、《文化的解释》,格尔茨,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11,2008.7重印

四、经济学类

1、《公共经济学》,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蔡江南译,三联书店上海书店,1992

2、《民主财政论》,(美)布坎南,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2002.11

3、《自由、市场与国家》,(美)布坎南,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

4、《制度经济学》,(美)康芒斯,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1981、1997年重印

5、《公共部门经济学》,(美)鲍德威,威迪逊,邓力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

6、《政治与市场》,(美)林德布洛姆,王逸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美)诺思,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1999重印

8、《西方世界的兴起》,(美)诺思,历以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1

9、《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德)柯武刚,史漫飞,商务印书馆,2000.11

10、《以自由看待发展》,(印)阿马蒂亚·森,任颐、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

11、《国富论》,(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3

12、《经济学精神》,盛洪,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10 /上海三联书店,2003.5,1版

13、《卖桔者言》,张五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4、《经济学原理》,(美)曼昆,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第5版,宏观、微观经济学分册)

五、政治学类

1、《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美)米若格,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

2、《政府论》,(英)洛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2003重印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John Locke,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China Univi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2003./ 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3、《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钱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2版

4、《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005重印,1版

5、《资本主义与自由》(美)米尔顿·弗理德曼,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2004.7,1版

6、《论自由》,(英)密尔,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2005重印

7、《社会契约论》,(法)卢梭,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2001重印,2版修订本,2003,3版修订本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other later political writings》,Rousseau,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2003.8、《现代政治分析》,达尔,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徐式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0、《君主论》,马基雅弗利,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2005.3,1版

《The prince》,Machiavelli,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 2003./ Pocket Classics,2004.6,1版

11、《政治学:范围与方法》,(美)艾萨克,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

12、《民主的模式》,(英)赫尔德编,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版

13、《正义论》,(美)罗尔斯,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1版

14、《政治科学》,(美)罗斯金等,林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第七版)

15、《东方学》,萨义德,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5,2007.2第2版

16、《政治哲学史》(上、下册),列奥•施特劳斯等,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Leo Strauss,Joseph Cropse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31 December, 2003

17、《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托克维尔,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5 《Democracy in America》,Alexis de Tocqueville,Wordsworth Editions Ltd,1999-12-1/ 《Democracy in America》,Alexis de Tocqueville,Bantam Classics,2000-04-04/《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Alexis de Tocqueville,Flammarion,1999

18、《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伊斯顿,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1,1版

19、《逃避自由》,(美)弗洛姆,刘林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2007重印 20、《规训与惩罚》,福柯,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第3版

21、《潜规则》,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

22、《西方政治思想史》,(美)约翰·麦克里兰,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6,1版

23、《国家与社会革命》,(美)西达·斯考切波,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版

24、《国家的兴衰》,(美)曼瑟尔·奥尔森,李增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版

25、《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1版

六、管理学类

1、《公共关系:职业与实践》(第四版)、《组织发展案例:环境、行为与组织变革》、《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政策:公民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界限》、《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职业优势:公共服务中的技能三角》、《行政

学》(新版)、《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实务系列》、《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2、《公共行政学》(影印版第六版),(美)罗森布鲁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3、《管理思想的演变》,(美)丹尼尔·雷恩,李柱流,肖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1版

4、《理解公共政策》(英文版),(美)托马斯·R•戴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12版

5、《公共政策评估》,(美)兰克•费希尔著,吴爱民、李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1版

6、《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美)R·M·克朗,陈东威译,商务印书馆,1985

7、《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美)布坎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

8、《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丹尼尔·布罗姆利,陈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9、《改革政府》,(美)戴维·奥斯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6

10、《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美)麦克尔·巴泽雷,孔宪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1版

11、《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6

12、《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等编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

13、《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美)尼古拉·亨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第9版影印版)

14、《集体行动的逻辑》,(美)曼瑟尔·奥尔森,陈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1版

15、《科学管理原理》,泰勒,马凤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版

1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周安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

17、《管理行为》(原书4版),西蒙,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七、哲学类

1、《哲学的故事》,(美)维尔·杜兰特,金发燊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1,1版

2、《苏菲的世界 》,(挪威)乔斯坦·贾德,作家出版社,2000.7,1版

3、《哲学概论》,罗伯特•保罗•沃尔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4、《哲学问题》,(英)罗素,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8.2

5、《谁能追得上乌龟》,戴宏森,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6

6、《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赵复三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英汉对照)

7、《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版

8、《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中华书局,1999.11

9、《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04.5,2006.12

10、《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9

1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2001.8

12、《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9

13、《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00.9

14、《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8版

15、《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重印

16、《保卫马克思》,(法)路易·阿尔都塞,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6,1版

17、《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97.8

18、《西方哲学史》,梯利,伍德增补,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7,1版

19、《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20、《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版

21、《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12

22、《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11,1版

23、《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康德,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版

24、《伦理学简史》,麦金太尔,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9,1版

八、其他

1、《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李晨曦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3

2、《人生五大问题》,(法)莫罗阿,傅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2

3、《完全成长手册》,(美)爱德华·赖利,陈永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1

第四篇: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博士生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专业与年级:申请人: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导师: 申请日期:

二○一一年九月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本课题仅适用于我院已开题的博士研究生申报。

二、本计划课题资助经费不得用于:人员工资和劳务费,购置大型

仪器设备等。

三、课题的研究年限原则上为一年。

四、申请书请用A4纸双面打印,申请书一式三份由导师审查并签署

意见后,统一报送管理部门。

申请者承诺:

我保证填报内容真实、准确。如果获得资助,我将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申请者(签字)

年月日

一、简表

① 指本研究是否接受校内、院内及其它资助

二、研究方案

三、经费预算(万元)

五、项目负责人导师意见

六、学术委员会意见

第五篇:浅谈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发展战略(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论文)

浅谈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发展战略

【摘 要】

企业作为一个能动的有机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正确实施转型,才能保持高度的弹性并充满活力,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和发展。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其强大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这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企业实现管理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绝好机会。

【关键词】 全球化 信息化 企业发展 创新战略

一、现代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 0 0 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频发。我国作为全球的“生产加工中心”,对外贸易与制造业受到一定冲击,2 0 0 8年下半年以来,G D P增长放缓,宏观调控政策从紧。以外加工为主的一些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和国内不乐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国际形势越来越严峻,产品外销利润越来越小,中小企业由外接订单、专营出口逐渐转向国内市场,面临结构调整、产品适销对路与更新升级的压力。

随着 I T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企业信息化、网络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当前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伴随全球信息化浪潮,我国信息化进程正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双向推进,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双层深化。

信息化对降低社会成本,减少资源消耗的积极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现代企业只有紧紧抓住各个领域信息化的追求,一方面加大力量采取措施,坚定不移的推广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了解信息化的内涵,提高企业内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其次,将具体的服务深入生产和生活,涵盖各行各业,也渗透到了采购生产到营销售后服务的整个企业运作生命周期,必将为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提供最为全面和实用的手段。

人类已经进人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发展只有抓住信息化的深刻含义,把握信息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才能把企业向更新、更广的领域迈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信息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企业实现管理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绝好机会,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应当确定好自己的发展战略。

二、信息时代下企业的经营管理

(一)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建立品牌。

当前,国内品牌市场大多被国外品牌占领,国内厂家的竞争更是一片“红海”。渠道资源接近饱和,自建渠道成本太高,一级城市终端商圈基本被瓜分殆尽。在转战“内销”的过程中,如何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稳步发展,是每一个转型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针对我国企业在品牌维护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树立品牌维护意识和机制

众多企业做不好品牌维护,根源在于品牌维护的意识差。因此,强化品牌维护意识是做好品牌维护的第一。当企业品牌得以树立,具备了相当的品牌声誉后,企业应随即建立起品牌的维护机制。将品牌维护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考虑和规划,并在职能结构的设置和战略、制度的制定上加以反映,以完成品牌树立到品牌维护的职能转变。

2、品牌维护中的品牌延伸

品牌维护的最好办法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积极进攻。企业只有不断丰富品牌的内涵,推出新品牌和新产品,才能使品牌得到发展。在品牌的发展中,既可以对现有品牌的产品线进行深度或宽度的调整,也可以对品牌进行延伸。

3、品牌维护中的危机管理

在企业树立品牌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品牌只有承受起市场的考验才算成功。品牌危机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内部的管理、竞争对手的攻击、政府政策的调整等等。面对这些危机,企业能做的就是树立忧患意识,建立起危机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二)企业的经营需要确立自己的经营战略。

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出口成本低、劳动力和原料成本居高不下、资金周转与资金链的短板问题使它们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大企业竞争。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需求,生产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采用最有效的低成本渠道,例如和其他厂家合作,利用其已经成熟的市场渠道,搭售自己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把市场打开。

虽然,中小企业由外销转向内销会有很多困难,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大势所趋。存在出口利润越来越低、出口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唯有改变思路,调整经营模式,进行品牌建设,转战国内市场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当今,最激烈的渠道争夺战发生在网络销售与传统销售渠道上。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成熟,网上交易日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并认同。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快捷地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这大大满足了当今快节奏生活步伐的需要。通过传单目录销售书籍而风靡一时的贝塔斯曼书友会就是因为没有及时觉察到网络销售书籍的巨大潜力而被短时问崛起的网上书店赶超并淘汰。更为严重的情况是,网络上的商品价格比到实体店里购买更为便宜,导致网上生意红火,实体店中生意惨淡。可以说,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商家只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销售战略。

(三)信息时代下企业的创新。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西方企业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逐步引入中国以来,备受推崇,这与西方企业在过去60年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熟知的一些优秀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如杜邦分析、JIT生产、GE矩阵等,都是在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产生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对西方企业管理的崇拜达到顶峰。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很多西方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无疑是好的,但要把它们对接到本土企业中,适应本土环境,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破除几个障碍,做到几个转变:

一是破除企业内部对创业企业家的个人崇拜。不要迷信创业企业家的智慧,对于其提出的观点做出的决策,要敢于挑战,不要直接全面接受。

二是改“人治”为“法治”。民营企业内往往既有家族内部人员,也有创业元老,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贡献,使他们往往享有超越规范的权威。以稳妥方式解决这些人在企业内的地位和影响问题,使企业转变为程序规则主导,才能顺利实施各种先进管理手段。

三是个人推动变革转变为整体团队推动变革。将西方管理理念引入本土民营企业,涉及到企业管理文化的变革,不是单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依赖一个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团队。

对于那些接受过全球化教育的新一代管理者,具备了全球化的视角和管理知识,如果能充分认识自身企业的现状,在保留其好的方面同时,努力达成以上几个转变,引入实施具体的管理手段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品牌的创新。

1、产品创新。一个品牌可能成为经典品牌而存在几个世纪,但却没有一种产品能够几个世纪不加任何改进而存留于市场之中,因为产品是有其生命周期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启示我们:在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变化加快、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得以生存和成长的关键就是产品创新。

2、市场创新。品牌创新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市场创新,过去的产品在新概念叠生的市场中摇摇欲坠。在这样一种市场博弈中,企业只有开拓新市场、发掘新需求,才能真的创造价值。

三、营销创新

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营销管理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造成了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企业利润得不到保障。所以,加强中小企业营销创新模式的研究,引起中小企业重视。

(一)创新营销理念

一方面,要创新市场理念,从满足客户需求到位企业创造客户。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要主动出击,创造消费者迅速识别本企业产品的机会。

另一方面,刷新创新市场定位观念。加强对消费的需求认识,定位于某一小领域,建立优势,让顾客来找企业,而不是企业到茫茫的市场中去找消费者,以小领域的绝对优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建立企业的市场地位。(二)创新营销组织

一方面,对中小企业要避免以企业力量单纯应对市场竞争的局面,加强与行业内产品线雷同却竞争少的中小企业的联合,以联合营销的方式,集合大家的力量来获得某个市场。也可以展开与大企业的合作,背靠大树好乘凉,借助其优势营销网络,利用自己在某一小领域的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现在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特点,将一些企业资源无法实现的功能交由市场来进行,专心做企业最擅长,也最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部分。

(三)创新营销手段

1、创新营销渠道。当今时代是渠道为王的时代,谁掌握了渠道,就掌握了市场,而中小企业的资源缺乏使其无法像大企业集团那样建立强大的营销渠道,所以中小企业更应在市场竞争中创新营销渠道。互联网的兴起,为中小企业更有效的进入市场,简化渠道提供了机会。中小企业要加强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与研究,建立专业的网络营销渠道,为企业的产品寻求新的更好的唱本更低的市场。

2、创新促销手段。市场产品的众多,让中小企业新产品或者是企业主要产品进入市场时的促销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创新,努力创造能抓住消费者需求心理、具有新意的促销活动,为企业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进入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每个时代,都带着每个时代的特点,也必将带上每个时代历史的烙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坚持传统优良经营理念的同时,也应当做好企业的创新,制定好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像新世纪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样,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新的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我们也应当做好新一轮的转型。我们还要充分借鉴外来的先进的理念,并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企业在新的挑战下自强不息地屹立于世界。

下载信息化时代中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变化的特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化时代中国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变化的特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与时代要求(下)(共5则范文)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 “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与时代要求(下) 邹广文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 (三)中性智慧,中道品质 那么......

    中国形势与政治

    中国形势与政治 学习了中国形势与政治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

    浅析中国女性与政治

    浅析中国女性参与政治作者:2009级哲学学号:2009422008摘要:女性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提......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创先争优党员之星先进事迹介绍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创先争优党员之星先进事迹介绍 胡茹葵先进事迹: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理事。1982年于西南政法学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特征与对策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对策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圣地、纪念地、参观点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产品,较好地反映和体现了旅游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大力......

    《世界变化与中国》观后感

    《世界变化与中国》观后感看完我国前外交官吴建民关于《世界变化与中国》的生动形象的演讲后,我深深地敬佩这位“麻辣外交官”。75高龄的他,站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的舞台上......

    中国变化与发展演讲稿

    导语:梦想反映的是一种追求。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悲哀的,没有梦想的社会是沉闷的,没有梦想的时代是停滞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变化与发展演讲稿,欢......

    邓伟人去后中国进入平庸政治时代

    邓伟人去后中国进入平庸政治时代 伟人的思想是常人不可预见的。平庸政治是常人可以理解和预见的政治。 过去的百年里,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伟人辈出的时代。蒋介石在枪口之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