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
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和知识化,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广告专业教学如何适应未来“五化”的发展需要,研究探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尤显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 广告 教学探讨
1983 年6 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创办了我国大陆第一个广告学专业,迄今我国已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或成立了广告学系。表明我国的广告学专业教育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如果说20世纪的经济是规模经济标准化产品的时代,那么21世纪是将是速度经济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和知识化,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广告专业教学如何适应未来“五化”的发展需要,研究探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尤显重要和必要。
一、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专业的重要性
广告不仅仅是个商品的属性,更具有价值的概念,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和偏好。我国从 1979 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恢复了广告业务,至今近30 年,我国广告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广告媒介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据2004年经济普查资料显示,仅大连市大大小小的广告业法人单位就有571家。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深化,将对高质量的广告和高素质的广告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1、广告专业人才是重要的现代人力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态势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二是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广告专业正是培养知识型和战略型人才资源的桥头堡。21世纪属于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在加快,全球化带来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等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企业加入了我国市场,同时我国的民族工业也要走向世界,品牌效应、广告策划与质量将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广告业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如何使我们的广告获得质的飞跃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最根本的还要培养广告专业人才。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7.3万户,从业人员111.3万人,经营总额达到1741亿元,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推动民族品牌创建和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进入了国际广告市场前列,但从高校教育每年毕业的广告学专业本科生来看,仍不足万人,比重极低。而根据美国广告行业协会对全国广告公司人员的抽样调查,在美国广告行业中,75%以上是本科或硕士毕业。因此,广告专业人才质量比重的提高,已经成为中国广告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广告专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意义重大。今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广告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意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服务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推动我国广告业发展,提高广告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和整体水平,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加速国内国际市场信息交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品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体育、影视、媒体、信息、会展、创意、中介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当前广告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专业人才仍然缺乏,我国广告教育事业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广告学科的建设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中国广告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广告业的发展速度严重失衡, 直接影响了中国广告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速度和进程。
1、课程设置体系单一,缺乏科学性和整合性。广告是一门应用性、实务性很强的学科, 我国广告教育长期来以理论教育为主, 重课堂轻实践。大多数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不尽科学严谨, 核心课程设置不尽完善。重基础理论教育而忽略广告实践教育;重技术教育而忽略意识教育, 忽略广告职业综合素养教育、人文基础知识的积淀、创新思维的训练等。而且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未能及时反映广告行业最新发展态势。国内广告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大都是广告业非常繁荣的地方, 比如: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探究原因, 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广告人才, 教师和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亲身实践, 体会广告策划的全过程。而部分高校并不具备这些优势, 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最优秀的广告实务, 大都只能从理论走向理论, 缺乏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所以不适应广告公司对人才的需求。
2、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缺乏互动,广告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化。广告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 涉及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广告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文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因而需要广告专业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现代广告教育在塑造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同时, 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多数广告专业教师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实践来的, 做过广告的, 一种是大学产生的, 没有做过广告的。而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师在地方高校严重缺乏。广告专业教师缺少广告实务操作经验, 造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在校校之间,广告师资实行的是“点”的布局,最多是“线”的连接,资源没有得到共享,没有完全形成“网”的整合,资源浪费严重。
3、现代科技在广告教育中的应用欠缺。纵观国内目前广告教育的现状, 一是现代科技在广告中的运用在课程设置中并未得到体现, 高质量的广告实现要依赖现代科学技术与设备, 比如广告设计、广告摄影等, 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与实验条件, 而这些硬件设施在很多高校仍然短缺,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广告专业教师自身缺乏现代科技方面的知识。网络化教学还没有形成规模,广告专业的学生缺乏扎实的营销传播知识,学习课目单一。广告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其目标是为业界培养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又懂得国际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创意的复合型广告专业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广告水平, 广告公司和企业对广告专业人才呈现出急需的状态, 于是, 广告公司和企业就把希 望全部寄托在院校的广告教育与培养上, 间接促成了中国广告教育“批量化生产”的现象, 造成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的失衡。
三、广告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建立广告业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加快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健全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强广告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研修基地建设。”无疑给广告教育提出了发展方向。广告专业的教学改革要以网络信息的整合理念、科学严谨的专业体系、灵活实际的专业机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教学手段,主动地介入和积极地参与实践,应对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提升广告产业市场的全球竞争力。
1、要以整合的理念,共享资源。21世纪最大的商机就是整合,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乎你整合使用多少资源。整合需要,信息、网络、知识三大无形资产,政府和社会需要营造这样的无形资产。广告专业也正是这三大无形资产的统一体。广告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如果发挥各个学科在广告学教学中的优势, 将经济类院系主要偏重广告经营与管理中文类院系着力突出新闻传播、新闻写作和广告策划艺术类院系以艺术设计为专长等教学特长而进行广告学教学的整合, 打破学科局限, 打破院系局限, 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形成网络,充分利用各学院、各社会广告团体的有利资源, 必将会产生新型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学专业, 这才是广告学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今后专业教育中重视理论与实践、传统艺术与数字化艺术并齐发展,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跟进时代步伐,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广告专业型“ 全能” 设计师综合类高校文、理学科较全, 更有条件办好这新型广告学专业。国内广告业依据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优势蓬勃发展, 高校新型的广告学专业就有生存价值。
2、借鉴国外先进的课堂教学的机制,激励引导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广告教育是对广告人才的基础培养,实践性是广告学教育的本质性要求,人才市场对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快速成材的迫切要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广告业务运作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广告理论知识和提高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并对广告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得到认识,设计经验、成果能对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产生许多帮助。有研究表明,美国今后的广告教育将更加注重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关注广告环境的变化,不断针对广告业存在的焦点问题灵活地更新教学内容、更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和战略性思维方式的启发。一般来说,美国的大学课堂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师要向学生发一份课程大纲。其中列出课程的目标、阅读材料及作业、评分标准和出勤规定,还常常列出教授的教学方法或理念。更重要的是列出对学生的要求,这些要求非常详尽,执行也很严格。实践教学体系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新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自助式等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能力。
3、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努力实现以开发广告专业学生综合实践素质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在信息经济时代教育重点已由知识积累转性为能力创新,因此教师也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换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因为网络信息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学校学习的知识陈旧老化速率大大加快,一个人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并且终身学习,才能在信息经济时代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广告学中的许多创意表现和艺术设计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加以诠释的,如,大连正在打造动漫产业基地,打造国际性外包中心,IT产业基地,因此广告表现中的 意境、文化氛围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切身体会到,这样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教材与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和互联网资源的融合。这种融合既要尊重教材及相应教学计划的严谨性、预设性,不能随意肢解教材和随意变动教学计划,同时又要使教材及教学计划具有开放性。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广告教育要与学校的性质、规模和发展趋势相结合,充分运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运用整合的理念,采取外包的策略,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真正发挥广告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作用。
附资料:
社会调查成为广州电大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又一亮点
张文丰(2005年05月11日)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广州电大艺术部本学期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与校外实践基地合作,注重课程实训与案例教学,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结合《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成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系列调查活动由广州电大03、04级开放教育学生配合广州铭鼎广告公司、广东合众广告公司和广州东禾广告公司合作完成,调查主题是:广东电信小灵通使用状况调查、广州地区零售报摊点的销售状况调查、广州电大社会形象问卷设计与调查。此次调查活动累计采访广州、深圳、东莞三地用户200余人次,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设计、街访、统计、报告撰写。此次调查活动效果得到合作单位的充分肯定,推进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锻炼,03级陈颖康同学对于实践检验能力有了深切体会,认为卓有成效的实践,胜于闭门读书。
参考文献: 1.杜伟伟,广告学专业教学新思路,科教文汇,2008年3月
2.刘蒙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教育架构,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6年11月 3.和 钰 张佳会,广告学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 年第3 期 4.郭晓云,广告学教学改革的探析,现代经济信息,高教论丛第188页
5.易崇英,刘祚时,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第11期 6.刘湘萍,美国广告专业课教学方法中引入中国课堂的实践,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 年5 月
第二篇: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
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许多高校也开始实行基于信息化的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代共同进步。笔者就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当前我国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以及在今后大学课堂改革中的策略。
关键词 信息化 大学生 课堂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54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Information Age
SHEN Xiang,LIU Jianji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Guangzhou,Guangdong 51136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any of the college classroom also started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whi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school's own development,improve students’ achievement and school teaching level,but also to continue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progress with the times.It conduct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troduced and presented under current urgency of the information ag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and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Key words information;college students;class teaching;reform
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要参加的课程进行积极的认识和学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所掌握的各种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将知识转化成日后的工作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① 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和方法
1.1 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
大学作为学生从学校走进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它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学课堂的教学特征,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比如有的学者就将大学课堂教学的这种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1)大学的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注入了教学过程中。(2)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对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明确的专业目的性,或者是职业倾向性。(4)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多样化。②
1.2 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大学课堂的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进行,实现教学目标。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技巧、策略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对大学的教学有一定的了解,需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
(1)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大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也就是说,大学中所有的教学课程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此。③所以,任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存在,它是手段和途径。教学方法能否长期存在,或者说教学方法的作用有多大,都在于它能否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主体,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他们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发起者、实现者和体验者。到底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制约,需要考虑他们自身的发展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作为知识接受者的学生来说,本身就要有学习热情。作为知识传授者,教师要掌握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方法是对技巧、技术和策略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有很多,关键是看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教学目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和教学的自身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技术、技巧和策略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说,那些脱离实际、脱离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可行的,无生命力的,无意义的。④所以,一定要结合实际、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我国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实行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从普通高中进入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由于本身具有的众多缺陷,使人们开始对其进行改革,反对基础教学的“死记硬背”,提倡“自主学习”,反对基础教育中的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参与式教学”等学习方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行改革之后,各中小学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们更愿意接受改革后的方式,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仍然是老师占主体地位,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开展,在课堂上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只是在座位上听,这就不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课程的顺利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少有效沟通,造成了学生之间缺少配合,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较差。这样的教学方法正在受到信息技术的挑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想实现这一转变,就要使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相互衔接,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彻底改革,从而使教育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第三篇:航海已步入网络信息化时代
航海已步入网络信息化时代
来源:360论文网更新时间:2010-6-4文字:[ 大 中 小 ]
【摘要】加快海运业的 发展 ,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运用 计算 机对航海信息化、自动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浅谈计算机信息化在航海各要素中的影响,望计算机信息化在航海中能得到全面运用。
【关键词】 网络 信息化 航海 航行安全和效率 自动化 降低成本
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往往滞后于一般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航运市场已开始兴起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潮,IT(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社会及商业、工业 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作用,并将很快普及到所有行业与领域,航海业同样也正在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海运 经济 的发展趋势,航海技术要求必将网络信息化。近些年,很大部份轮船公司又为各条船舶安装了局域网,配置网卡,不仅为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公司对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当前,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 现代 化管理和 科学 化决策,大力提高 企业 运营效率、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障碍,为海运决策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下面就浅谈一下航海信息化的相关细节船舶物料管理,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其数据库,进行物料流通管理,通过输入所需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种类后,快捷、准确的查寻。船员发送船舶物料申请单到船舶公司,经公司审核后,由公司编成 电子 文档发送给供应商询价,供应商供货后,经船舶确认审核后,自动调整物料库存,从而形成物料进、销、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减轻复杂、繁琐的船舶物料管理现状,帮助船舶公司分析物料的供应与使用,强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节约成本。
船员管理 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对船员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已被我国许多轮船公司、大型船舶企业,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如船员基本信息录入、船员信息查找船员灵活调配船员证书的监督管理船员信息的删、录入 船员服务期满及证件过期报警提示等。使航运公司办公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船员,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同时能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
船舶动态跟踪,船舶动态是每个船东都需随时掌控的,通过网络可以便捷直观的查寻船舶动态,如船舶的船名、船舶尺度、航向、航速、经维度、船舶附近的 交通 流量、预计到达目的港时间等。而且可以在电子海图的背景上定位跟踪船舶、查看船舶资料或定制到港自动提醒等高级功能。无论您身在何处如办公室、家庭、会议、朋友聚会、茶馆,只要
能上网的场所,都将随时获知船舶确切位置。这些数据来源于我们在沿海及内河港口部署的AIS信息接收基站,这些基站持续接收来自船舶上AIS自动识别器设备发送的数据。如果船舶不在AIS接收范围区域,还可以通过Inmarsat国际海事通信等卫星通信系统获取信息数据。通过这高新的网络技术,同时还可以获取涉及全球其它海域的船舶信息数据,实时了解相关信息。
传统的静态、固定航海资料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从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些年开发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的加以完善,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提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而且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工海图作业,GPS、雷达、NAVTEX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获得的信息都被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集成式的导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船舶所在航区海图显示、航行线路的设计、航路监控、危险局面来临前自动报警提示、各航行数据记录、航迹显示、海图自动改正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航行安全和效率。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它综合了航海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象显示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针对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开发,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航海领域.,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制定了关于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大部分是用于航海方面,对电子海图显示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充分在船舶航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系统必须自动的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过算法实现提示各浮标的移位、船舶意外走锚、禁止航行区和船舶搁浅、船舶避碰局面等报警功能.而且海图 电子 化 可以实时显示本船的经纬度、航向、航速、方位等信息,可以实时监控该船周围的船舶动态和查寻它船信息及所在海区海况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和航海技术的不断 发展 ,海图和雷达信息数字化之后,两者间完全实现了数据相互传输,使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数据信息的重合显示成为现实,在电子海图上重叠显示雷达图像数据信息后,可在原航行水域海图信息的基础上提供本船、本船周围的静态目标与动态目标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前预知本船对周围船舶的会遇态势和会遇的局面能及早掌控,从而尽快作出准确判断,达到避开航行紧迫局面,及时采取妥当的避碰措施而保障航行安全。
航海书籍资料也已快速电子数字化 航海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原始都采用纸质印刷形式。随着 计算 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海通告、潮汐表、航标标表等都已出现了电子版和 网络 版。船舶公司海务及船舶船员可以在网上查询与下载,这不但使用方便还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复杂而烦琐的纸质图书资料的人工校改。
船舶已加速自动化,从船舶在机舱设置集中控制室到出现无人机舱值班和驾驶台对主机遥控操作及监测,船舶机舱自动化已大势所趋。计算机功能代替复杂的电子线路,发出操
舵指令,送到执行中心,自动校正控制的相关参数,代替繁琐的人工指令,使船舶舵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接受指令的自动舵。
船舶自动化还能使船舶定员大约减半,大大降低了营运成本。特别近10年来建造的新型船舶基本上都可称之为高度自动化船舶,其中一部分自动化程度高的船舶被称之为“高技术船舶”。船舶自动化从机舱自动化逐渐走向了船舶驾驶自动化。
利用网络可以发布船员的招聘信息,便利于通过网络达成运输协议还可即时查询天气状况掌握航运情况或查询海事机构的海事法规、海事政策、海运价格等等。
从上面的有关航海技术细节与网络信息化的论述中,航海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已真正来临了。船舶,可通过航海信息、导航信息实现最优航线设计、最佳航速设定,提高船舶自动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船舶安全航行、经济 航运的目的。通过船舶设备管理信息,提高船舶设备管理水平,降低备件损耗,减少因修船造成的船舶滞航期。船务公司,通过航运信息系统、船/岸通讯系统,实时掌握船舶航行的现状、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人员及各类证书等情况,对所属船舶合理调度、航运安全,船舶的营运估算、成本控制等起到了 科学 化管理的作用。
参考 文献
[1] 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 论文 集(第一卷)[C],1998.[2] 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3] 梅雄.钟成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介[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
[C],2006.[4] 现代 船舶信息技术的趋势及作用.[5] 航运信息相关文章.
第四篇: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王坤发
摘要:专业课教学改革事在必行。本文论述了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到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等诸多方面教学改革。关键词:改革、主旋律、力度、模式、结合。
专业课教学是传授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主要途径。然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一直困惑各类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事在必行。笔者从事专业教学十几年,对专业课教学改革有些浅肤认识,想与同人们进行探讨与交流。
一、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专业课实践性强,抽象概念多,设备及工艺装备结构复杂。有些内容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表达,教学效果差。若把它放到实验室或工厂车间现场讲解,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计划的改革就减少专业课的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专业实训、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把教材中实践性强的内容放到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中去完成教学要求。例如模具专业,冲压设备塑料成型机械中的典型结构放在实习或实验中对照实物讲解,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各种加工设备及工艺工装的结构和应用放在实习中现场讲解。冷冲模、塑料模典型结构分析结合模具制造工艺中装配工艺放在实验室对照典型模具进行拆、装,进行现场讲解。再如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工艺文件编制和冲压及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制订放在相应课程设计中去讲解分析。
课程系统的改革主要是二个方面,其一是把一些内容相近或联系紧密的课程精炼合并为一门课。如模具专业的塑料模与压铸模合并为型腔模设计,液压
气动与冲压设备塑料成型机械合并为液压传动与模具设备。把机械制造基础、机床夹具、模具制造工艺合并为模具制造工程学。这样既克服内容重叠引起学生厌学,又可避免因专业课衔接问题而造成学生系统学习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困难。其二是在一些专业基础课中渗透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没有接触到专业课前就受到专业知识的熏陶。例如,模具专业在机械制图课穿插模具总装图和剖视图的规定画法。在制图测绘综合练习时改变以前只测绘台钳或减速器,而测绘一付典型模具。又如在工差配合课程中形、位工差标注方法,可列举模具主要零件形位工差的要求和标注方法实例。再如材料学与热处理课程在适当位里插入模具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及热处理方法等。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习惯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调教材内容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堂上讲得过多过细,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这样很大程度上限止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取代“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对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讲清、讲透,对次要内容略讲或不讲,留给学生自学、思考。具体做法如下:
1、贯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主旋律
在专业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和贯穿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个主旋律。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例如,模具设计课主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各种成形工艺和成形方法的能力;编制成形工艺规程的能力;设计各类模具结构的能力;分析解决制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再如模具制造工程课主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选择模具零件表面加工
方法、拟订工艺路线的能力;正确选择加工设备、工艺工装的能力;编制各种模具制造工艺文件的能力;分析解决模具零件加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加大直观教学力度
观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它既能丰富想象力,又能提高理论概括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传统的观察教学方法是来用模型、实物、挂图等进行教学,它具有局限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把设备、模具结构图样设置成动态画面,以展示内部结构,又可把模具成形过程和模具零件加工过程设置成一系列静态画图,以展示它们内部成形和加工过程。例如冷冲模中冲裁过程和断面质量分析,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能观察到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等整个冲裁过程;同时还可演示不同冲裁间隙得到不同的断面质量。再如塑料模注射成形。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塑料融化、闭模、注射、保压、开模、顶出制品的全过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察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寓教寓乐中学到各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3、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是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讲解过程中,精选授课内容,在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的同时,要着重介绍解题方法与思路。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如工艺尺寸链是模具制造工艺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工艺人员必须具备技能。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讲解过程中主要讲授工艺尺寸链如何建立,如何查找封闭环和组成环。解工艺尺寸链的难点是在于能否正确判断封闭环,因此要重点介绍封闭环的判断方法。并结合实例讲解判断封闭环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来用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讲解一种类型的尺寸链例
题,就让学生自主练习一次,或边讲边练。如讲完一道例题后,可改变零件的加工顺序,让学生另建尺寸链求解。再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答疑。
4、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有些内容如果用引导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能会起到更佳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现能动性和创造潜能。例如塑料模设计课中的分型面选择的内容是该课的重点和难点,它对制品质量、模具结构及操作和模具制造影响均很大。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采用引导和讨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讲授分型面内容时,先提以下问题:(1)什么是分型面?(2)分型面的基本形式有哪些?(3)选择分型面要考虑哪些因素?接着让学生观看有关分型面选择的教学录像片,使学生对各种不同形状的制品分型面选择有一个直现的认识。然后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讲授和课堂讨论。在讲授过程中重点讲解分型面的类型和选择原则。结合典型制品实例,讲解如何正确选择分型面。然后结合几种不同形状制品,让学生自己分析,选择分型面,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启发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能根据不同零件,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分型面。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向学生授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消化、巩固、提高。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从以下二方面入手:
1、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相结合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相结合是在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前布置有关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围绕着设计内容进行实习,收集与设计有关资料、数据、参数等。实习完成后,联系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课程设计。例如模具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前布置冷冲模或塑料模、模具制造工艺等课题。学生在模具使用车间实习时,认真观察各种制品成形工艺过程和典型模具结构,成形时所用设备.收集与设计有关的资料,如压力机、注射机型号和技术参数,塑料注塑性能等。在模具制造车间实习时,认真观察各种模具加工设备;跟踪一付模具加工的全过程。收集与工艺设计有关资料。如各种加工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常用刀具、夹具、量具使用情况及技术标准;成形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切削用量选择等。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带着问题,在思考中进行实习,在课程设计中又能结合工厂的实际生产进行课程设计。能达到实习和课程设计双佳的教学效果。
2、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以往毕业设计多半是假题假做,或真题假做。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就是采用真题真做法,即毕业设计的课题来自科研和生产一线,学生设计的东西又投入到生产和科研中去。这样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生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我院模具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江西消防器材一厂设计了几套灭火器冷冲模,被工厂采用并投入在生产中。模具专业一名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向江西农业药械厂提出唧筒注射模的改进方案(原模制品是水平放置一模两件,改进后采用垂直放置哈夫块结构一模四件)被工厂采纳,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得到工厂的高度评价。通过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不仅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自信心。
第五篇:2013广告学实践报告
农民工的弃田务工现象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个人群—农民工,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农民工问题解决的好坏关乎我们中国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欣慰的是农民工的户口问题、子女跟随入城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问题等都逐渐得到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但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旧的问题还没解决好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我来自农村,虽然上了大学但是我的根在农村。这也是我时刻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一大原因。我的家在农村,我父亲是农民工,我周围的很多人都是农民工。这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调研坏境。农民工弃田务农是一个比较新的农民工问题,还鲜有人关注。
一、问题所在农民工这一大群体又可分为两个群体,一种为传统的农民工,另一种为新生代的农民工。传统的农民工是指:出生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传统的农民工,他们外出打工大多以挣钱养家为目的。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务农,他们对土地有一种依赖性。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则不一样,他们长年在外打工,不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工
作。而且他们大部分为传统农民工的后代,而在未来的时间里,传统农民工一代老去以后,势必会导致农村劳动生产力下降,土地荒芜,粮食生产减少。就算是现在传统的农民工还留有时间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很多土地已经荒芜了。因为他们花在打工的时间和精力比农业生产的多。这就是农民工弃田务工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务工经济在乡镇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明显。但是,无论是组织程度还是输出规模以及经济形式,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输出无序,呈“松散”型。目前,全乡劳务输出仍处在初始阶段,对输出工作调控、引导不力,很难找到适合的岗位长期固定下来,这部分队伍难以发挥劳务输出的规模效应。
(二)信息不准,呈“盲流”型。县劳动力市场硬件虽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未能启用,加之县就业机构未建立,无相应人员上岗,缺乏对招工企业的实际考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辐射功能不强,未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信息联网,县、乡、村信息传递更是周期长、效率低,造成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因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信赖于道听途说和小道消息盲目外出,往往外出一、二个月返回,不仅给输入地造成了社会压力,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在用完路费后靠乞讨回家。
(三)素质低下,呈“苦力”型。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只有44人,占外出务工人总数的2.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612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380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7.7;拥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小,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工作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工作,劳务报酬每月只在500元—800元之间。
(四)维权意识淡,呈“法盲”型。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知识欠缺是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而引发的劳务纠纷逐年上升。为数不少的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签订生死合同,遇到工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问题时,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而无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五)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资金的争夺将不可避免,也为今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实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的工作增加了新的课题。
三、产生何种影响
农民工这种半放弃式或者全放弃式的弃田务工问题会产生何种后果,而又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呢? 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粮食相对需求呈刚性增长。据测算,中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100亿斤左右,同时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也面临新的变化。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提高,粮食需求还将进一步的增加,保障有效供给任务日益艰巨。
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理应随着增加。要增加粮食产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运用杂交等技术优化品种增加亩产值,二是增加耕地面积。要是耕地面积减少了,品种再好也很难提高总体产量。
我们都知道农业是国之根本,而粮食又是根本中的更本。我国人多地少,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此外,随着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目前中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灾害多发重发,对粮食生产造成威胁,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面临诸多挑战。而国际粮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金融炒家的炒作,曾一度达到峰值,因此我们不能过于依赖进口粮食。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要发展就得靠农民。农民弃田外出打工使农村里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种粮这势必会加剧国家的粮食安全
四、减少耕地撂荒的意见及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恢复撂荒地耕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增强爱惜土地、种好土地的自觉性。把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摆在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
二是要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种地热情。要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措施,确保各项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中,做到“多种多补、少种少补,谁种补谁”,撂荒农户决不允许享受各种种粮补贴。调整和完善耕地保护策略,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效益,确保撂荒地尽快恢复耕种。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切实加大农资监管力度,防止因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种地成本上升而出现撂荒。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要鼓励推广现有经验,探索新的办法,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开展土地流转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四是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撂荒地突出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各种涉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打捆使用,逐步改善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要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兴修农田水利,增强抗灾能力,防止出现新的撂荒。五是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应按照“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鼓励走多种产业综合经营的路子,将农民的种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和稳定土地的收益。将减少或避免撂荒与巩固退耕还林草的成果结合起来,达到合理解决和充分利用撂荒地的目的。
六是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要加大对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调动农技人员服务“三农”、推广良种良法和农机农艺的积极性。要大力开展针对撂荒地区的农业技术培训,抓好良种良法推广,使之扩大种植面积,解决广种薄收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增强解决撂荒地的科技支撑力量,减少农村隐形撂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