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医学论文(定稿)
关于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医学
论文
很多人都会有一点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人的常态,对于问题问题大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医学论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高校管理带了很大的冲击,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也带来难得的机遇。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了不利的方面。作为学之骄子,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变得比较突出,本文在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互联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充裕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极大地对当代高等教育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也带来难得的机遇,作为当代天之骄子,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也变得越发突出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对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术质量,更要重视心理质量,两者之间,不可偏废。诚如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
卢克斯指出,思想和信念有助于塑造他人的最初偏好。十九大报告确定的思想和信念有助于为我们研究研究生心理问题,为研究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养成提供了科学的途径。
一、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当代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培育力量,其培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依赖力量。只有对其心理问题有全面知悉,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应问题。通过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观察和研究,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自我认知的纠结
尽管各大学都对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通过观察发现,研究生的自我认知还存在非常纠结的地方,那就是自我角色认识模糊,人生规划不清楚,在很大程度上既存在自我封闭,也渴望社会认同;既希望走入社会,又恐惧进入社会。事实上,认知偏差、人际矛盾、意识观念等问题弥漫在绝大多数研究生心理深处。据调查,2014年国内外十大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论、生态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主义、新儒家、宪政思潮,作为思想最活跃、反应最敏捷的群体,当代研究生一方面狂热地接受这些学说,一方面又缺少有效地引导,而这些不同思潮的碰撞,又
极大地增加当代研究生的自我认知的纠结,在这个新时代,各种分离而有矛盾的思潮正在瓦解或摧毁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认知,也加剧着自我认知的模糊和纠结。
(二)人际和谐的冲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又可以“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进行学习。”当代研究生录取的多元性以及人文、地域背景的不同,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冲突。在研究生中,既有推免的研究生,也有特招的研究生,这不可避免造成意识的冲突。既有在职场工作多年的往届生,也有一战成名的应届生,这也可能造成观念上的冲突。既有来自名校的应届生,也有同等学力考生,这也可能造成学历上的冲突。而这些情况的存在也形成了人际冲突的叠加,影响了彼此的和谐共处。诚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认为,只有在人际关系正常的情况下,无意识内容的“投射”才会出现;也只有在出现了“投射”之后,人格的整合才有可能出现,这让我们在处理研究生心理问题时,必须重视人际和谐中的“投射”作用,不正当的投射只能使人际和谐更为冲突,这对新时代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研究生社会心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社会责任的淡化
互联网的普及,给当代研究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提供
了多元的窗口,而这些通过互联网了解的知识多呈碎片化状态,对研究生主流意识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在当代研究生缺乏社会责任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互联网的普及在这方面所发挥的腐蚀作用不可忽视。互联网的普及,对在原有体制下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和个体的主体基础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造成了政府和公民之间责任的污名化。一方面,“政府可能会展开运动,使某些思想非法化,并限制那些思想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传播,让公民很难了解他们,这弱化了研究生对社会的参与度,减少了责任感。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加之多元思潮的冲击,使研究生在对社会责任担当上产生了角色模糊,以致当代研究生在面对社会责任时,首先产生的是自己能做什么及自己不能做什么的观念。这种观念成为阻止了当代研究生走出社会责任困境的魔圈。
二、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解决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些以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成极化状态迸发出来,造成当今社会形势复杂多变,社会压力不断累积,加之多重价值观念的叠加冲击,给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造成了一定的挑战。但是挑战也蕴藏着机遇,只要我们因势利导,严格按照新时代的新要求,适应新矛盾,建立动态有序、依法有制以及完整的心理教育机制,就一定会迎来研究生教育取得丰硕成绩的新未来。
(一)要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机制
卢梭说得好“任何一个人,即使是他的父亲,也没有权利命令孩子去做对他一无是处的事情。”对于研究生来讲,在度过大学时光后,显然其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其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但是能够在千军万马中走上新的学习台阶,其可塑性也是显而易见,而这种可塑性和其自有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时,也必须重视研究生自我认知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内因作用,激活其内在原动力。首先,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领。荣格说过“心灵的天赋并不像智力和技能天赋那样显而易见或是给人印象深刻”,这就要求善于通过激发研究生的心灵天赋,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通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施“美的教育”等主题多样的教育模式,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要建立相应的互动调节机制。卢梭说过“为了让我们生活的跟智者一样幸福,希望有人能给我们提供智者的样板,让我们去仿效,而不是硬塞给我们一些令人厌烦的法律、义务和命令,强迫我们去做那些并非源自大自然的要求,而仅仅是来自人的愿望的事。”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通过榜样教育,建立相应的自我感应机制,通过榜样的激励
作用,实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这种有效互动中,增加自我认知的提升。最后,要给与研究生自我认知的修补能力。“对某个正在发展的人投以鬼祟的眼光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个‘自己完成’的独特职责。”要尊重和理解研究生在自我认知中的差异和不足,允许学生通过不断完善自我认知,实现“自己完成”,从而增加研究生的自我信心。
(二)要增加意志培养能力
解决研究生问题,在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机制后,要注重研究生的意志培养能力建设。歌德说得好“人间最大的幸福,乃是人格之欢乐”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和最强烈的愿望,也就是增加研究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完全其人格培养。要通过多种手段建立多种机制,通过多种互动形式,打破孤独隔离,实现情感碰撞、行为纠偏,最终形成良性的德育培养机制,增加意志培养能力。在意志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合作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合作学习,使“合作各方得以面对面的接触、交流,了解雇主与学生的需求,使工作岗位与学生的学业目标相联系。”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向善追求事实上,意志培养能力并不是纯粹为了意志培养而培养,“说服几乎总是涉及一定程度的操纵,强调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而是要求通过意志培养能力建设,清晰认识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缺陷,防止这些差错重复发生,只有通过增加自己意志的确定性、整体性和成
熟型,才能使研究生本人在人生的征途中不迷航、不掉队,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可造之才。
(三)教师的软实力垂范行为
诚如荣格所说“任何人都不能培养人格,除非他本人具有自身的人格”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必须重视教师队伍自身建设,强化其垂范作用。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这既为我们办好教育提供了方向,也为我们加强教师队伍提出了时代的紧迫。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增加教师的职业紧迫感。“如果吸引是不对称的且导致硬实力反应,那它产生的就是脆弱性而不是权力。”教师职业在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中的职业紧迫感也很重要,否则就缺少对研究生的感染性。要让高校教师感受到职业神圣的同时,增加职业紧迫感,不断完善职业需求,增加职业责任。另一方面增加教师的自我教育。“每一个教育者应该不断地反问自己,是否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生活里完成了自我教育,从而达到了最佳学识,以及具备了纯洁的良心。心理治疗告诉我们,最具有疗效、起决定作用的并非学识,亦非技能,而是医生的人格。教育也同样如此,他必须以自我教育为先决条件。”这要求高校老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更新,在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上发挥榜样作用,从而推动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良好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竞生著.莫旭强译.卢梭教育理论之古代源头.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15,82,56.
[2]周素丽,潘丽莉,高骊.2014中外十大思潮调查评选:2010-2014社会思潮动向调查分析报告.人民论坛.2015(1).15.
[3]袁文斌,刘普.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心理机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25.
[4]荣格.荣格性格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02,161,85,165,167.
[5][美]约瑟夫奈著.王吉美译.论权力.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52,109,111.
[6]管向群.服务文化产业产教融合:高等艺术教育的使命.光明日报.2018-05-31.
[7]李文英,董英.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高校合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2.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
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由
【论文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心理健康 决策 新思路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11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发生后,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目前,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主要涉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综述如下。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1.3 学业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1.4 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4)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柔韧性不够好,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喜欢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决策
3.1 学校方面的应对措施
3.1.1 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 高中教育以学业为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易被忽视,带着高中遗留下的隐性心理问题,加之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大学新生有可能在遇到一点小挫折后就将原先存在的问题加强化,以相应的症状表现出来。研究表明,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1.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沃土,而校风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应加强团结友爱、奋发图强等优良学风的建设,让同学们在其影响下学会怎样与人和谐相处,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情绪特征。
3.1.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由于中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大学生普遍缺乏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鉴于此现状,校方很有必要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对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加强认知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系统学习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3.1.4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找到应对措施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而且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有心理健康档案,比较全面地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选择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对其大学四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归类,评价并记录在案,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3.2 家庭社会方面的应对措施
3.2.1 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娇惯等原因造成了他们娇生惯养、依赖性强、适应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一旦进入大学独立面对生活的考验时,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如同学关系紧张、不适应寝室集体生活、报复心理强、不关心他人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家庭,解决方法自然也得从家庭着手,现代社会的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过去那种全权代劳的呵护方式往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积累生活经验才是健全的家庭教育方式。
3.2.2 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近几年,高校学生因为各种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并不少见。巢传宣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在自杀意念的产生中可发挥缓冲作用,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好的学生相对而言产生自杀意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预防大学生自杀工作中,应考虑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3.3 学生自身方面的应对措施
3.3.1 学会自我保健,加强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首先从认识上入手,学生要对自身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在大学里的位置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其次,应该学会自我调适消极情绪。正确的调节方法可以是通过写日记、听音乐、聊天散步购物等,以便及时释放负面情绪。此外,郝霞研究表明经常运用幽默缓解压力的大学生的抑郁和交往焦虑水平都较低,且自我效能和自信都较高,鉴于此大学生可以积极培养采用幽默方式来缓解压力的能力,以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3.3.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同样,由于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新思路
4.1 完善研究的操作方法,努力推进研究本土化 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经验的同时,大力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研发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评估量表及问卷,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心理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4.2 拓宽研究的视野范围,努力推进研究具体化 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校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还要将研究视野扩大到家庭及社会环境等领域,密切关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细化和具体化。
4.3 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努力推进研究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学生群体逐渐融入各大院校。对外国大学生来说,国外长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校方在着手研究中国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不得不重视起这些群体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对外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从而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路文焕,徐炳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9-450.
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
李淑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中国校医,2008,6:761.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王定福,陈福生.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4,5:185-188.
王鲁慧,张扬.认知心理教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1:1203-1204.
杨彩云,潘素芳,刘建宏.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兰台世界,2005,7:59.
巢传宣,刘建平,付茶英.江西某大学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1:87.
郝霞.幽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9):84-85.
朱德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关系探析.中国科技财富,2009,8:97.
孙晓青,姚本先,王东华.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趋
势及启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6:414-417.
第三篇:优等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优等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摘要】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力强,根据社会所需,我们要培养具有丰富知识,身体健康,人格的健全要有积极的心态和人生观,能经受各种挫折,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所以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人一生不断进步,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催化剂。但是,当今的学校往往强调如何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于是,形成了对优等生的教育只限与知识学习的局面,对他们的心理的了解与协调则形成了一个盲区。这对优等生的成长很不利,会影响整个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而,关注优等生的心理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优等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
在学校里优等生往往是后进生崇拜和老师宠爱的对象,因此,所为的优等生从表面上看,大多数是在班级里成绩名列前茅,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发展比较好的学生。所以他们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宝,是同伴们学习的榜样。从而,社会学校家庭放松了对他们的教育。俗话说“人无完人。”优等生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的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陷。事实上他们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绩,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也不能正视自己的荣誉。他们存在心理问题。造成对优等生心理问题的忽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优等生在平时表现的听话、好学、不惹事,在老师心目中他们永远是好学生不用操心。所以一定程度上,教师只顾抓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而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教育、管理。但实际上,有近半数的优等生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他们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也不能正视自己的荣誉,存在着“心理综合症”。
一、产生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结果
我们天天喊着要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许多学校仍然在搞应试教育,中考高考仍然用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升学状况。一个学校升学力好与不好,来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来衡量教师的水平。所以导致教师对优秀的学生寄予过高的要求和希望。
这使他们承受着承重的精神压力,过重的学业和过重的竞争造成了优秀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二)心理健康意识的薄弱
在应试教育的形式下,更多的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性格等心理素质的教育。
学校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而忽视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学校心理健康的不重视导致优秀生产生心理问题。
(三)家庭教育的过失
现在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这几乎成为所有家长的共同希望,家长们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能力情况,也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双休日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本来是孩子休息和玩的时间,现在都被各种补习班占用了,有的家长更是过分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让孩子来实现。把孩子占为己有,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由于家庭教育的过失导致优生产生了心理问题。
三
(一)虚荣心理和优越感
由于优等生在班集体中是同学们最崇拜的对象,在集体中大多数是班干部,经常受到老师的偏爱。在家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会有意无意的在公共场合夸耀自己的孩子,加上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所以不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助长了优等生自命不凡的心态,从而产生了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以至产生了消极的虚荣心理。
而且优等生从小在表扬的环境中,从小被家长老师捧在手心上,这样一来,他们觉得家长对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点的感恩。反而,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而就不依不饶,遇到对自己不满的事或受到别人的批评时往往不能反省自己。而迁怒与人,甚至发生对抗。
(二)崇尚分数名次
由于尖子生天资好、较聪明、不求别人。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坚决果断,争强好胜。他们平时的考试成绩排列的名次,往往成为他们判断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从而对待偶然发生的挫折与失败,他们的承受能力反而更脆弱。如果在平时
老师不正确引导,发展下去容易形成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自命清高、目空一切的心理。这种心态是非常可怕的,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是一个严重碍。
(三)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优等生心理问题很重要的表现。这种追求完美的倾向一方面表现在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过分要求自己,处处争强好胜,在行动上过分注重细节,有时候稍微做得不够完美,不符合自己的心愿、便忐忑不安;另一方面追求完美的倾向还表现在对他人和环境的过高期望,从而导致对生活的不满和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周围人相处困难。如有些同学,学习上非常勤奋刻苦,成绩突出,但是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有时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显得闷闷不乐有时对班级的事情也不关心。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会将情绪发泄到别人的身上,因而常常引起同学的不满和怨言。
(四)过强的嫉妒心理和抗挫败能力差
部分“优等生”认为,谁也没有我聪明,没有我学习好,因此无论什么活动或者考试,自己理应第一,或有人与之竞争,就嫉妒人家,说三道四,挖苦讽刺,甚至发生一些过激行为,酿成严重后果。他们不懂合作意识,别的同学发挥不好输了,就会埋怨别人;对别的小组的同学是千挑万挑,找别人的毛病,有时甚至赌气不参加。
优等生的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在学习上得心应手,在学校深受老师的器重,同学的崇拜,他们怕挫折,一遇到挫折就不知道怎么办,这样容易使他们产生波动,痛苦,忧郁,使他们受到严重的心理打击和心理创伤。
(五)与同学不和群
优等生与人交往容易产生目空一切,高人一等,惟我独尊的心理,不善于交流,嫉妒心理严重,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与人难以相处明显得孤独与冷漠,心中有烦恼和苦闷无法向别人宣泄和释放。这种现象有损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
(六)固执己见的心理 有的同学成绩好,就一美遮百丑,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是表扬多于批评。于是,他们一贯认为自己就是正确的,久而久之,就变的什么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批评教育也接受不了了。如有时别人有事找他们,可是任凭你喊破嗓子,就是不理
你,因为可能前几天你说过他们,或他们觉得你这个人太没用了不值得理你。就是教师有事批评了他们,可能好几天对你都是爱理不理的。
(七)害羞心理和自信心不强
虽然大多数优等生性格开朗,勇于承担班级的管理,但也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和同学不敢大声交谈,不敢接受教师分配的任务。他们的自尊心强,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弱,他们一直在领先的位置,他们害怕失败,承受压力大。
面对优等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能够熟视无睹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那我们应采取那些措施呢?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我们有针对性的和学生谈心,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矫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
(一)树立良好健全的教师观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教师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充满自信;要求教师真正关心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一个好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尊重学生,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要做到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苛刻,灵活却有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用激励方法,真诚地赞扬学生的长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并真诚地帮助他们进步,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与之进行良好的沟通。如对周香、周慧晨等同学,积极地鼓励他们,多给他们机会以锻炼。
(二)强化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逆境教育,教育他们不怕困难,发扬吃苦精神,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在困难中生存的勇气和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达到塑造和完善他们的人格品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今后的社会生活质量和能力。
(三)消除嫉妒心理,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自从发现有好多学生有嫉妒心理后,我们就利用班队课,思品课讲解一些中外著名的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在班级中造成一种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和正确的竞争意识。当代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引导他们能经得起成功和失败的考验,消除学生的这种消极心理,如《将相和》、《白
雪公主》等。我们告诫学生,别的同学某方面比自己好,不能嫉妒,而应该看到自己的差距,奋起直追,刻苦努力,赶上和超过他们才是正确的行为。在疏导中,我们还注意语言的针对性、情感性、激励性,以达到使优等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四)和家长密切配合俗话说得好,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家长也应该尊重关心自己的孩子。在他们心目中,只要父母能像朋友一样地尊重自己,与自己平等交往,分享欢乐、分担忧愁的时候,才能值得依赖。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和家长联系,一同教育好孩子,现在一些家长已和教师变成了朋友。
(五)指出他们心理素质缺陷的危害
常言道:“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严更边坏。”教师在保证他们学习积极性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适时地指出他们心理素质的缺陷。对优秀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严格要求,同时指导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而老师对于他们自身心理上的问题,在其能承受的基础上,批评和教育应当严厉点,使他们认识到这些心理缺陷对前途的影响,对集体甚至国家都有危害。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引导,逐步消除那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常因学习受到老师的表扬,而有一次老师请他帮忙抬水,他却把水桶给了另一个学生。对于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老师能敏锐地发现其本质,并对其人进行及时的教育,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就会渐渐使之成为真正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有用之人
(六)以德为先
对优等生的培养要用高标准、严要求,决不能只看到优点,偏袒缺点。更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优等生的唯一尺度。对于优等生,我们坚持做到有事不偏袒,讲道理。如徐哲希、李斯羽、叶颖姿,对他们严要求,管理同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看过一篇文章叫《老师,批评我一次吧》,因为教师的偏袒而成绩一落千丈,后来,他在自我醒悟之后,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老师,批评我一次吧!”的呼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班主任在培养优等生过程中深思的问题。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真正从“应试教育”的巢穴中跳出来,“优生”们同一般学生相比,自觉性强,学习刻苦勤奋,善于思考,成绩优良,并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他们确实为老师争了不少光,使老师
享受到自己的教学成果。但欣慰的同时,我们应当用素质教育的标尺,再度衡量“优生”们,找到他们的不足,并及时对其缺点与错误进行善意的批评。善意的批评是心理护理的一剂良药。这有助于学生“心理防疫”能力和心理抗挫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七)对症下药
学生心理上的不足,不象言行上的错误那么显而易见,需要教育者的细观默查,反复琢磨,才能有明了其心理特征,然后对症下药。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引导,逐步消除那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以前,我上课的班上,有一位副班长,成绩优秀,在老师的眼里,她是一个好学生,但在学校组织的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中,其他同学争先恐后,而她却无动于衷,静坐一旁。还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常因学习受到老师的表扬,而有一次老师请他帮忙打水,他却把水瓶给了另一个学生。对于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老师能敏锐地发现其本质,并对其人进行及时的教育,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就会渐渐使之成为真正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有用之人;反之,如果教师不闻不问,熟视无睹,那这些“小毛病”、“小问题”将会发展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缺陷甚至对社会造成危害。
老师只有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创造情境,使优等生感受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使他们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勇气。让他们去面对,教育他们正视挫折,勇敢面对挫折。在他们真正遭遇挫折时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学生就能从榜样那里吸取营养,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成为学习优秀,心理健康的真正的优等生。 陈菊芬.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健康[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21(4): 20-23
欧晓霞.优等生与差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 , 2008, 8(2): 10-11
张琳.对一个优等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5,(1): 14-15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邬小玲
编号: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姓名:邬小玲工作单位:重庆市上坝中学
摘要:现代学校教育正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不良行为的低龄化、性质恶劣化,初中生拒绝到校的人数在增加,校园暴力事件,校内欺凌孤立弱小的现象的隐蔽化,参与犯罪活动以及自杀者人数在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席卷校园。而这些,都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由此,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备受瞩目。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策略
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疾病患发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是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探索和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及工作实际,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及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但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有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内,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里不健康状态。据调查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问题:学习问题居各类问题之首,约为40%左右,学习带给学生们的压力是巨大的。首先,社会重视学历,而舆论导向使每位学生重视分数的高低;其次,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不容许半点松懈;再次,学生在学校中必须适应高节奏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高标准要求,“优胜劣汰”的心理时刻敲击他们心灵。长时间处于多重压力下学生便表现出学习焦虑、厌学症和考试焦虑等。1
①学习焦虑。据部分学生反映:他们经常一捧起书本就头疼、恶心,心情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混乱;夜间常有失眠发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问题多是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和疲劳状态造成的。他们是较要强但学不得法的学生,又极力想满足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学习很努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②厌学情绪。这类学生的口头禅是“我觉得学习没有意思”、“我讨厌学习”“学习好又不一定有出路”等等,他们对学习极度的厌倦,认为它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可言,甚至出现旷课、离校出走。
③考试焦虑。考前适度紧张,可以促使学生高水平发挥。但有些学生考前过度紧张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思维混乱,导致考试失利,这是一种需矫治的病态心理。
(2)家庭问题: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发现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和父母关系紧张。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发现:有许多学生与父母或某一方性情不和,而导致关系紧张。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而学生逆反心理强烈,因此家庭关系表现出不融洽的态势。
②负疚心理。有部分学生,尽管学习刻苦,但成绩不理想,父母知道他尽力了,不责备,尽心照顾好他的生活,变着法地鼓励他。但父母越体谅,他们的内心却愈加内疚。
③单亲家庭或孤儿。单亲家庭子女由父母中一方抚养,缺乏正常的父爱或母爱,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几乎人人都有心理偏差,如自卑导致郁郁寡欢或行为乖张,对别人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等;而失去双亲的孤儿的心理更不平衡,他们没有父母的关爱,觉得是被这个世界遗弃的人,所以学习对他们而言没有实际的意义。
(3)交往问题:笔者强烈感受到现在有些学生以“我”为中心,对人苛求,爱猜忌别人;拉帮结伙,攻击他人;胆小羞怯,不善与人沟通等等。主要表现有一下几方面:
①与教师的交往。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他们所期望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罪魁祸首。
②与同学、朋友间的交往。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归属感,渴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青少年都强烈地渴望
2友谊,朋友之间的感情非常浓厚,但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如情感不够稳定;对朋友的要求苛刻,有排他心理;对朋友的选择有时缺乏原则等等。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社会和学校
(1)家庭因素:从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孩子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关系极大。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全心理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家庭成员关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开朗乐观,适应环境的能力会强。相反,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将会给孩子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养成孤僻性格,难以与他人交往。家庭教育的某些失误使当代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如今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姆式的教养弱化了学生生存意识和生活能力。
(2)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滋生与蔓延也影响了中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造成心理失衡。加之网络游戏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和计划性。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好设立快慢班,考试排名次,采取了一些违反学生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
三、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
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际,笔者以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调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和谐的跨世纪人才,学校教师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的衣着、表情、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育中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学生才能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健康地成长。
(2)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意志是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才能激起学生的自信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规划。
(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各学科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策。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评价方法。在教育中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让学生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5)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会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舒解心中的压抑和焦虑,在交往中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实践证明,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学生健康水平较不参加这类活动的学生要好很多。
(6)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摇篮。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培养方式和社会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家长的积力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通过互相交流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施,只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减少学生心理障碍、行为障碍,进而预防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能积极应对社会挑战,从而为社会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因此,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重视和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亦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专 业:艺术设计 班 级: 学生姓名:李彤 学 号: 指导老师:刘建民 1203班
201300110303
摘要: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其个体素质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普遍性、扩展性、代写博士论文多样性和道德素质多元化等特点。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应从采信渠道、品质基础、外部机制、影响条件、现实途径等方面着力分析和寻找治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青年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普遍性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高校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自1993来,几乎每个年级都有1名以上同学因失恋或其他心理问题导致精神失常而被迫休学、退学,或因其他心理障碍而离校出走、自杀或犯罪。1996年,陕西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课题组对西北地区八所院校4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高达31.13%,其中偏严重的占12.42%,严重者占0.81%。1997年,西安地区高校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规者占34.4%,心理有轻度障碍者占14.15%,严重障碍者占3.0%。1998年上海高校的大学生中有30.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大约在30%-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大学生约占大学生总数的10%左右。可见,心理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已表现得相当普遍。
(二)扩展性
大学生中患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家教委或一些高校研究机构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1989年参加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0.23%,1992年参加抽样调查的4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为31.13%,1995年北京各高校的调查结果高达33.47%。患者人数百分率逐年增加的势头相当明显。
(三)多样性
在当今社会转型和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要面临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相当比例的青年大学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六种不良心理状态。程度较轻的心理问题更是俯拾皆是,主要有:因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引起的心理焦虑,人际关系不良难以沟通导致的心理苦闷,消费上的相互攀比导致的心理失衡,性和恋爱问题及情感危机难以排除产生的心理困扰,择业和就业竞争带来的心理紧张,等等。胆怯、自私、嫉妒、执拗、过分依赖、自我中心等不良个性特征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都有体现。
(四)道德素质多元化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势态。总体上看,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情操是积极向上的,但一些消极腐败的东西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高校中仍有一定的市场。另外,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在后物质主义(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言论自由等)越显理性的时候,实现“大我”(即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精神和理想境界降低甚至缺乏。另一方面,学生不文明现象在校园内仍时有存在,各种各样的“课桌文化”、“墙壁文化”以及男女学生交往中的不文明现象也较为普遍,等等。以上资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有量的积累和扩张,而且有质的多样;不仅有较低层次的情绪心理的异化,也有较高层次的思想观念的错位。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分析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此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外部环境也呈现出多层次、复合型的发展态势。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重,由此引发的心理冲突越来越多,心理问题也愈加突出,这是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宏观背景;从中观背景上说,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也是问题的症结之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与之配套的教育制度(如自主择业的分配制度、自费公费并轨制度等)逐步形成,这一切又必然与应试教育模式遗留下来的人才观和价值取向产生极大的反差,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期的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心理负荷日益加重;从微观条件上看,不良的家庭环境是滋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温床,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掌上明珠般的呵护使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少了许多风雨的吹打,这在一定意义上孕育着形成过分依赖、自私自大、自我封闭、心理基础脆弱等不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此外,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也存在着生理、心理等内在的根源。综合观之,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一个综合交错的复杂体系,我们只有对这些因素作全面而深入的调研,才能对症下药,开出根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良方”。
三、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
治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切实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情绪情感的气氛,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构建个性张扬的现实基础
现代素质教育是包括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在内的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个性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必然要充分尊重个性发展的一般规律。而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型且又极易受外界刺激的特殊群体,情绪情感是构成他们个性特征的主要心理基础。善于把握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变化,建立畅通的表达情绪情感的渠道,往往是进行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情绪情感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发展、潜能开发、学习效率乃至生活质量。良好的情绪情感往往使大学生乐于行动,有兴趣学习和工作,有积极交往的愿望,也有助于他们开阔思路,集中注意力,激发创造力。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高校必须时刻关注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变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基层学生工作者要在学生中间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工作,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年级辅导员、班主任是最容易深入到学生生活学习中去的一线学生工作者,理应成为了解和调适学生情绪情感的第一道枢纽。既要从微观上洞悉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在宏观上对学生群体的共同思想动态有总体把握;既要了解某一阶段尤其是某些特殊时期内学生的心理特征,也
要知晓学生情感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信息的获取上要采取直接介入与间接听取相结合,以直接为主、间接为辅的方式,广泛调查,深入把握,及时调适,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不良心理倾向,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其特征、性质及成因,并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纠正、引导,使之最终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积极开辟大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渠道,为其渲泄情绪情感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高校必须为学生广辟释放情感的渠道,除了要继续加强班会、代写博士论文课堂讨论、文娱活动等常规途径的采信功能外,还要对寝室文化、课桌文化、另类文化乃至厕所文化等非主流领域内的情感信息给予适当的包容,以达到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深刻把握;针对新生环境适应能力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特点,建议在他们中间加大心理咨询的工作力度,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激发他们自我教育、自我鞭策的主动性,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形成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多边交流机制。高校管理应在贯彻科学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精神。各种管理制度也应体现对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推行,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能保证学生、教师、管理者三方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无阻。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对各方面反映出来的学生情感动态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加工、整理,总结各个阶段思想动态的不同特点,把握问题的实质,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采取引导学生情绪情感良性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注重加强责任感、毅力、习惯、自我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育有利于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品质基础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学习、工作态度,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从而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勤奋、毅力的培养能使人弥补先天的智力方面的不足,以坚强和百折不心理教育论文挠的精神争取事业的成功;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的方式,提炼应付事物的稳定心态和科学精神。在美国的现代人才素质观中,要求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个人品质,即热爱工作、有敬业精神,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有自制力,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准则,能正确评价自己。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保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必将促进大学生对自身的气质、性格、能力、需要与动机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认识,并促使他们不断地改善、调整自我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因此,要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来观察自己,解剖自己,自觉地进行自我批评;要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在成功面前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失败面前能保持冷静,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要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在培养青年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上,养成教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养成教育就是根
据教育对象心理不够成熟的特点,将某些良好的行为规范硬性规定让他们去做,以培养其良好的习惯。通过外在的规范力量,使一些良好的操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内化为主体的心理惯性,从而成为其赖以形成良好心理结构的品质基础。(三)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与交往,引导人际关系的和谐运转,建立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外部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多数源于人际关系冲突,人际关系障碍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一方面,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心理发展处于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渡期,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表现在与上代人的关系中,其思想观念中既有对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传承,又有对新事物的磨合和吸纳;在与教师的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对从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转换的心理适应和相应的学习观念及方法的调制;在与同学及异性的关系中,主要表现为应对生活空间扩大化、人际关系多元化的处事观念及交际技巧有待逐步进化。另一方面,大学生身处的生活学习环境,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远超出了中小学时代,师生关系的相对疏松,同学之间生活习惯、家庭条件、兴趣和爱好、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与异性接触机率的增大及关系的定位,社会信息接触面的扩展,等等,都将成为心理处于转型期的青年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能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和比较成熟的思想观念去应对,势必造成人际关系的不良冲突,引发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而实践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中,人际关系障碍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与父母存在着明显的代沟;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紧张;与异性交往的障碍;恋爱发生矛盾;自闭于社会之外,等等。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有效适应社会的标志,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使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大学生社会责任,进而促进其社会化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使大学生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自己恰当的社会位置,并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深化自我意识,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为了成功推行心理素质教育,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引导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家庭、社会之间健康、和谐关系的建立,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和交往而形成自由、和谐发展的个性。高校要有意识地加强校园社团活动建设,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参加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扩大交往、交流信息、发展能力、增长才干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活动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在日本,大学生大多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一般情况下,学生读书期间额外的零用钱都由自己负担。日本的国情虽然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但通过参与社会,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与人相处,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因而,高校要为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锻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四)发挥教师良好的个性影响力,垂范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优化
教师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授与者,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往往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深切热爱、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开拓进取与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在面对各种教育难题所表现出来的果断与智慧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个性修养,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形象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自我优化的榜样;在知识修养上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和传授技能,而且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积累,有意识地提高自己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将自己认同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品质类型通过自己高超的教学技巧默化为学生的个体心理基础;为了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的竞争,高校教师还必须具备充满时代活力、并能将学生引入新时代的未来精神,要求教师对未来时代的气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职业情操,要具有汲取和传授新知识的能力,要能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困难,以健康的心理素质示教于学生。高校要加大提高教师素质的力度,加强师德教育。要从管理制度、资金投入、机构运作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增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机制;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可以对每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思想作风、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师德修养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将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轮训制度化,培训内容上加大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教学艺术等方面素质培养的份量;制定并推行学校德育制度,将学校的德育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
现代教育要发展,必须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下狭隘的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必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贯穿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去,必须根据教学系统和人的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认识到教学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内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创造力和个性健康的人。具体的教学过程要注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持续发展,积极创造主体活动空间,勾通人与环境不断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觉打造自我完善、自主创新的心理基础;主导教学过程的教师要真正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心心理教育论文理咨询活动,是观察、调适大学生心理问题,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辅导,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方面的交流,集中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与治疗,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认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点:第一,要帮助学生转变不良观念。必须切实帮助大学生扭转寻求咨询可耻的观念,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一项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益活动,增强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要有组织地进行。成立心理咨询委员会,并从各院、部、系到各年级逐层建立分委会,形成覆盖全校的组织教育网络;第三,要经常化、制度化。青年大学生心理状况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总是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因而,高等教育中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在内的心理健康教
育必然是一个经常性的持久过程,要把心理咨询纳入常规教学活动的统一轨道,通盘考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制度建设,建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第四,要组织心理学专家、心理医生问诊,举办心理讲座,提高心理辅导的档次和有效性;第五,要有较高的着眼点,以促进个体最大限度发展为目标。学校的心理辅导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促进其成长和发展,使人的潜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完善,以利于在未来的发展中能适时调整心理状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协调。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给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成功推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须立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培育健康心理素质这一中心,正面教育与侧面引导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统一,利用多种渠道,创造一切条件,将优良心理素质教育的观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形成利于大学生自觉进行内心评价和自我心理优化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成银,等,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2]崔景贵.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 [3]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