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转型与居民点规划

时间:2019-05-14 06:0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社会转型与居民点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社会转型与居民点规划》。

第一篇:农村社会转型与居民点规划

摘 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研究农村社会转型随国家政策的分阶段特色,研究各阶段对农村居民点规划特征,才能更好的发挥农村社会转型的中资源和优势,促进农村社会转型进程。

关键词:农村; 社会转型; 居民点规划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特殊性质和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正是我国农村的社会转型过程,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固有的二元经济格局尚未完全被打破,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依然面临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焦点问题依然是土地问题,而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总体历史过程和基本的逻辑关系是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其次,农村的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基本前提,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乡镇企业的兴起。最后,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更新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观念前提。

二、农村社会转型各个阶段的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发展过程 2.1 1978年至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启动与突破阶段。

这一阶段党的农村政策的取向是让农民获得自主和实惠。中央农村政策的制定均围绕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主要精神展开,衍生出该时期农村政策的基本目标,即变革现有农村经济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在这一时期的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农民住房建设迅猛发展,形成农房建设时期,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广大农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2.2 1985年至1992年是农村改革的探索与展开阶段

这一阶段党的农村政策的取向是发展乡镇企业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农村政策围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一主线,引导传统农业向市场化转变,清除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商品化、市场化找到了新出路。

这一时期农村居民点规划的主要特点是:对村镇的各项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农民住宅、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其次,在注重农房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加强村镇规划,引导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2.3 1992年至2002年是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攻坚阶段。

这一阶段的农村居民点规划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1992年-1996年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功能不断充实,吸纳了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农业机械化作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加,带动农村住房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第二个是1997年-2002年以城市为主导的农村建设跟进发展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经济尤其是大城市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农村建设进入跟进发展时期,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并且受市场要素冲击,农村土地流失与失控现象加剧,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4 2002年底至2009年时农村经济社会综合改革与创建新机制的阶段。

中央农村政策取向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时期的农村居民点规划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部分地区出现城乡融合的发展态势,小城镇功能开始由简单的乡村中心向复合型的农村区域型中心转变。2.5 2010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不断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将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化、制度化,持续性更好、规范度更高。

三、当前农村居民点规划的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既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3.1 “生产发展”一一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一劳动力。

第二篇:规划区内乡村居民点建房规章制度

规划区内乡村居民点建房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规划区是指我市办事处、港办事处和湖办事处所辖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以及从市中心城区北至中伙铺镇街道。

统一规划建房的安置点。乡村居民点是指在规划区内的农民实行集中安置。第二条规划区内的农民新建、扩建、改建自用住房。

第三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区内乡村居民点建房的规划审批及规划实施管理工作。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规划区内设置三个规划管理派出机构。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区内乡村居民点建房的用地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各乡镇、办事处国土资源所负责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用地日常管理工作。第四条严禁城镇居民和非本村农民在规划区乡村居民点内购地建房;严禁农民将自住建房基地非法用于与他人联营入股、合作开发房地产;严禁乡村村民非法出租、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严禁为城镇居民和非本村农民非法购地建造的住房发放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第二章乡村居民点管理要求

第五条规划区内乡村居民点的选址应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由各乡镇、办事处组织编制所辖区域内经选定的乡村居民点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作为乡村居民点建设的规划依据。

第六条对已经明确需要拆迁腾村归并的村庄和零星分布的农民住房。该村庄内只拆不建。农民现有住房如经危房鉴定部门鉴定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的应优先安排在乡村居民点内建房。

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对依托原村庄进行建设或依据规划可以保留现状的乡村居民点。结合居民点周边环境及村民意愿,划定居民点用地红线控制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必须在该居民点现场进行公布。乡村居民点的规划一经批准。

第七条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辖区内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建房所需宅基地。第八条规划区内的农民在乡村居民点内按规定程序建设自用住房。

使用未利用土地的面积每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农民建房使用农用地的面积每户不得超过140平方米。第三章申请条件和申报程序 第九条申请条件

(一)农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规定的乡村居民点内可以申请新建、改建、扩建住房: 1无房户;

2因子女已达到婚龄。确需分户建房的 3因自然灾害需要搬迁或重建的

4因城市规划需要拆迁或原有宅基地被依法征用的 5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原有住房确认属于危房的 6原居住村庄自有住房拆除重新建设的 7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本规定所称农民是指居住在规划区内的乡村村民。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户籍所在地一直在本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内的农民;

2原户籍所在地不在本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经批准迁入到本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实际居住时间满5年的乡村村民。

凡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改变使用性质或赠与他人的不得在乡村居民点内申请建房。第十条农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房。第十一条审批程序

(一)符合条件的农民建房应向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申请。审查意见和上报名单必须张榜公示。公示期间为七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经乡镇、办事处审核后,方可向市城乡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相关建房手续。

(二)农民建房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

(三)农民建房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

第十二条农民在规划区内建房。经市城乡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乡镇、办事处共同实地验线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十三条农民自房屋开工建设至竣工验收过程中。并自觉接受市城乡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市城乡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各乡镇、办事处所辖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人员在农民建房申请的审查、审核行政许可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纪从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农民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

第十六条农民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或者与他人联营入股、合作开发房地产的有土地违法所得的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土地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土地违法所得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无土地违法所得的按每平方米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七条农民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

第三篇: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摘 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抓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缓解建设用地矛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做好此项工作,既能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又能促进和改善农村环境,同时还可以缓解用地矛盾。拟就农村居民点整理含义、特点、问题、模式及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居民点整理;问题;模式;措施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

1.1 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1.2 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1.3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外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非一家、共有山墙、共有院墙的复杂现象。此外,除了主房、院落以外,还有各种附属建筑物。因此,建筑的复杂性对于宅基地整理牵涉到复杂的权属关系、邻里关系,调解任务繁重,有时候根本办不成功。

(5)农民住房安置的问题。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种住房安置措施。一是把农民统一安置到建好的居民区,根据城镇用地标准以及原先宅基地房屋情况,给予每户面积不等的住房一套。二是

对原先农民宅基地房屋进行评估,发放补偿费用,由农民自己在政府划定的区域建房。给予农民补偿款的方法可能导致农民建不到房。原因有二,一是农民获得的补偿款不足以到市场上买房或者自己建房;二是由于农民储蓄较少,而用钱的地方较多,所以容易导致农民把补偿款挪做它用,最终则无钱建房。

(6)责任田再分配的问题。

农村居民点整理后,农民迁移到中心村或城镇,这就涉及责任田的再分配的问题。对于居所到田地距离较远的农民则面临交通成本的问题,这些费用由谁承担则是问题之一。有些地方把整理出的田地由政府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态园区。园区管委会每年向农民交纳租金或一次性付给农民集体补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农民的利益则是问题之二。

(7)耕地复垦数量、质量的问题。

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整理的数量以外,还需特别注重整理为耕地后,耕地质量的高低。过去,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就因为只注重耕地的数量而没有过多强调复垦后耕地的质量,而造成了“占好地、补劣地”现象时有发生,给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带来了一些影响。所以,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整理出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做好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的工作。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要求,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以下模式和方法进行整理。

3.1 规划调整型

对于城镇建设发展或有关项目的建设以及城镇规划区范围所涉及的村庄,应与城镇的发展布局和建设项目的安排密切衔接,相互协调,结合规划布局的要求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置或改造。

3.2 集中合并型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条件好、限制条件少的村庄,规划长期保留同时接纳其他搬迁村庄;或多个行政村已经自然地聚集成更大规模的聚落;或人口规模不大,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村庄,鼓励并引导其他村庄的迁入,增强人口在此类村庄的集聚。

3.3 保留改善型

对于村庄自身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城市发展整体利益的需求对其发展进行限制的村庄;或村庄自身发展条件一般,但由于村庄人口较多或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等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能迁入到其他村庄中去的村庄,进行改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为主的整治工作。

3.4 搬迁撤并型

对于现状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条件较差,现有人口规模过小的村庄,原则上予以适当,逐步引导人口向其他人口规模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齐全、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其他村庄转移;对位于矿产品储藏区或者踩空区等禁止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进行搬迁撤并;对受水利工程、地质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位于限制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缩减用地规模,逐步进行搬迁撤并。通过合理布局新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整治和退宅还耕,使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迁并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紧密结合,农村居民点的退宅还耕与农田的整理复垦紧密结合,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措施

4.1 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农村居民点整理要充分尊重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不得侵犯农民的产权。其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居民点整理的重大意义,并保证整理项目的透明和公开,随时接受农民的监督。第三,在整理过程中,要给予农民实惠,注重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保证农民生活质量不降低,对于整理过程中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公平的补偿。

政府在安置农民时应以统一安置到建造好的居民小区为主,这样大规模的安置,一方面能保证农民有房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政府和农民节省房屋建造的开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征求农民的意见,扩大宣传力度,争取大部分农民的认可,并保证农民住房条件不降低。对于确想自己建房的农户可以发放补偿款,让其自建房屋。同时,政府只发放房屋的内部必要的装潢费用以及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住房面积减少所带来的补偿费用等。

对于责任田的再分配,地方应该考虑农民田地位置变化做带来的交通成本,并给以必要的补偿。对于由政府统一经营农业园区的,我们认为政府应该按照租赁农民土地或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让农民获得稳定的补偿,这样既可以获得因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收入,也可以避免因通货膨胀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从而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2 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置换要做到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

城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要做到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应建立并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耕地质量评价系统,合理运作、科学评价,做到建设用地指标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地方政府应该对复垦后的质量进行评估,对于高于平均水平或复垦耕地质量很高的,可以给予奖励或赋予“质量系数”,即置换比复垦面积更大的建设用地使用指标。

4.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涉及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精神的问题。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保护耕地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重土壤的改良。土地作为自然的产物,其质量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必须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考虑系统内各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平衡以及土地生态系统与其他各相关环境系统间的相互关系;②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不适合作物耕种的土地,要做好退耕还林还湖工作,维护农村生态系统;③按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容纳能力的原则实施各项土地整理的生物和工程技术措施。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的同时要有人文精神,要注意有选择地保留民族、民俗等文化遗产和建筑,做到土地整理与文化建设相统一。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一些典型模式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适时创新和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核心是土地的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应该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不能靠侵害农民的权益来发展经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挂钩以后,应充分抓住这个机会,把农民的权益和经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土地可持续利用之路。

参考文献

[1]郭述恒,张颖.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及措施[J].中国信息界,2009,(06):5859.王富山.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现实潜力初探[J].华北国土资源,2008,(02):3032.赵珂.农村居民用地整理问题再探讨[J].农业经济,2008,(05):5657.黄河清,姚晓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8,(06):2122.林坚,李尧.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1):5865.国土资源部公布2006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9).

第四篇:浅谈社会转型与科技作用

浅谈社会转型与科技作用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方楷强

摘要: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这一转型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价值的合理性的体现。在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时,应以中国为立场,从整体的维度、历史的维度、理论的维度去研究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相关的科技作用。本文先从社会转型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目的等方面介绍了社会转型;接着从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内在动力及作用功能等方面介绍了科学技术。最后探讨了社会转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转型 科学技术 社会问题

当谈到社会转型这个问题,不少人就会问了,什么是社会转型?为什么要转型等一些问题。当然,有必要先解释下这几个问题。什么是社会转型,先看看它的定义。从概念上是指社会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整体性转变。那么很显然,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使命就是把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改造成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社会转型在宏观上是从“人的依赖”的社会向“物的依赖”的社会的转变;在微观上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实现。当然,就中国而言,社会转型包括三种含义。第一、社会体制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的转变。自1992年中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就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之上,社会转型本身就是社会体制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创新。第二、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也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它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文化、政治、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革命”。第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社会转型被许多社会学者纳入现代化过程,具体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和发展。

社会转型的分类:社会转型可以分为3类。第一、西方国家原发、内源型社会转型。专指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由于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崛起,产业革命,资本积累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模式。第二、后发、外源型现代社会转型。指在时间上晚于西欧地区、由于受到

西欧社会转型推动而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转型。既有后发、外源型社会转型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条件,是我们讨论的实际目标。

就中国而言,中国社会转型有着独特的地方:第一、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被迫而不是自发的,“是外部强加的”。中国的现代化是被打入现代化的而不是自发成长起来的,所以第一个特点是外部强加的,当然我们为了应战,必须向西方学习。第二、中国的社会转型或说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来得比较晚,所以有后发的特点,我们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转型过程中有大量的原始积累,但是我们可以直接引用西方的技术。第三、先发国家自发的转型通常是以市场为主导,但是后发国家因为农耕经济本身无法逐步推进到市场经济,所以一般由政府和国家主导。第四、这种后发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仅扮演主导的角色,而且采取追赶的战略。

了解了什么是社会转型,然后看看为什么要社会转型呢。转型的目的:第一、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当中等收入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时,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和社会紧张程度就会大大缓和;当中等收入者人数占社会多数时,其生活方式就会推动与稳定消费市场。第二、从差序格局向差距格局转变。差序格局指的是我们传统社会里最基本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社会等级。差距格局指社会结构刚性弱化,弹性扩大,社会阶层的“换位机制”增强。

转型的作用: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跟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激活了微观经济主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结构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且是一只隐藏在市场背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手。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工作与生活,城乡居民普遍得到实惠,物质与服务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结构的改善,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活力。

转型的地位:第一、社会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核心内容和关键进程。社会转型的历史内容就是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社会转型。第二、社会转型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自觉到自己实践意义的哲学。它关心的对象始终围绕人类生存和发展实践这个核心,而社会转型正是这样一种实践。

怎样转型对中国的发展才有利呢。首先、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资源的高消耗,靠大批廉价劳动力的使用,靠大量的物质资本投入来实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开始转向集约型增长。为了持续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要从主要依靠资源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模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模式上来。其次,从投资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在一些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我国自主创新上存在明显差异,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的创新驱动还没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改变旧有的社区组织管理方式,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保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为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镇化进程。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让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有着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如何扩大就业的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着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同时我们也需要科学技术作为强劲的动力,加快我们社会转型的进程,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发展。

说到科学技术,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又很难准确的说出它们的涵义。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和产物,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有其本身的特点;科学技术又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些体系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和技术不是一回事,应该把科学和技术分开来理解。从动态过程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从静态结果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从事业规模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社会建制”。技术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技术的本质就是智能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组成的动态系统,其目的在于创造人工自然,用科学及其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即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

至于为什么要发展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功能等方面考虑。经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应当分别分析科学与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在自然科学内部,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构成了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并与在此基础上派生的科学继承和科学创新、科学分化与科学综合等多对矛盾共同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基本动力,从内部推进者自然科学的 进化和发展。相应的技术发展的矛盾体现为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以及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科学技术具有许多功能与作用,其中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它的生产力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现代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地位;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显然,科学技术在生产关系系统中也起着变革作用。紧接着,我们来分析社会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一方面,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规模与速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第一、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经济上对科学技术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二、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制约性作用。虽然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不能完全脱离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而自我运动,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第三、社会文化与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进行的,社会教育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所以,先进的文化和现代的教育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社会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也有影响。科学技术队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巨大的精神文明功能,另外,社会意识形态又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展或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破坏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对自然界带来的污染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调节能力。其次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危机。现代科学技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确拉远了心理距离;科学技术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掌握着科学技术优势的国家寻求对其他民族的控制,产生了以科学技术为后盾的新霸权主义。最后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危机。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时忘记了自己是谁,从而有了技术控制人的现象。

诚然,我国在进行社会转型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有利的方面,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不利的方面。一方面,在社会转型中注重建设国家创新体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制建设,关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并且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应注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建立恰当的科学研究结构,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大量出现的机制,营造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北京,北京双桥印制厂印刷,2004

[2] 宋林飞,中国转型社会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北京君升印刷,2012

[3] 郑杭生,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

[4]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10

[5] 刘永振,自然辩证法概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大连力佳印务有限公司,2010

[6] 许为民,当代自然辩证法,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杭州中大图文设计有限公司,2011

第五篇:小城市城镇化与社会转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运动和一系列高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长久以来中国奉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模式,时至今日这种发展路线诸多弊端已经显现,唯有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才能完成中国社会转型实现新的发展。本文从小城镇的视角剖析城镇化和经济改革并给出浅陋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小城镇角色定位社会转型城乡一体化

一.城镇化定义:目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尚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城镇化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

1.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2.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工业化的发展带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多余人口向城市转移。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空间分布由分散状态变为集中。

二.调研与分析:

1.目前小城镇现状

相对于我国工业化和非

农业化水平而言,我国城镇化

发展水平整体偏低,部分原因

是由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

化过程中走过弯路,实行计划

经济而非商品经济模式。改革

开放至今,中国的城镇化实现

了高速发展。具体表现为:发

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较快;欠发

达地区发展严重滞后;东西部

发展不均衡。沿海地区工业化

水平较高区域如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城镇化发展很

快。中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图2-

1地 区如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和西南边境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如图2-1)

2.空间分布与形态

小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枢纽区区域规划影响的以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逐渐向外辐射,在空间结构上成辐射状散点分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卫星城。这种空间分布是以大城市的发展战略问题为核心的,以提高大城市的发展质量为目标。另一种是均质区的区域规划影响的均匀带状分布。均质分布的城镇在主要特征指标上基本一致。如工业区为特色城镇、农业区为特色城镇、风景旅游为特色的的城镇。这些小城镇由于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在城镇化水上平很接近,加之地理位置上连成片所以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均质分布。

3.经济结构现状

鉴于中国幅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本文做分类讨论,抽取不同地区的典型来分析。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温州苍南小城镇金乡为例,该城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约5.3万,经济以轻工业为主。该镇以复合材料、包装印刷、塑料薄膜、商标标识为四大支柱产业。此外,该镇还发展了旅游、生

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轻工经济。2002年,其中工业总产值23.2亿元,农业产值

0.6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1亿元。该镇经济结构多元、特色明显是东南沿海城镇化发

展的一个缩影(如图2-3),代表了区域城镇化水平;以中部部中等发达地区的安徽宿

州市某小城为例,该城年地区生产总值120

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产

业结构为35.8:38.7:25.5,二三产业占比

提高到64.2%。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农副

产品加工两大产业作为支撑,产值占全县工

业总产值的60%以上。此外该县发展标准

化养殖、家庭农场等特色副业。这种经济结

构中,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比例相当,它体

现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典型的中等水平;以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定西市某小城为例,该城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河上游,是甘图2-

3肃省中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其经济主要以农业、手工业为主,是典型的粗放型和

劳动密集型产业。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97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0452万元,第二产业29250万元,第三产业40019万元。数据显示,农业手工业是其支柱产业并

占有很大比重,总体来说该城经济实力较弱,经济结构单一,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

4.人口结构与规模

人口要素对城市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口要素包括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人

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它是我们估算未来居住、办公、工业生产

和基础设施需求的基本依据。人口结构是指一定范围

内整体人群中特定人群的比重。它可以参照年龄、性

别、家庭类型、文化、经济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

分组。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需求。目前中国正在经

历快速城镇化变革,大量农民工不断向城市转移,各

地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膨胀,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

重。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

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

化社会”。中国在2005年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

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就意味着

中国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中国城镇化发展将要面临人

口老龄化的问题。(如图2-4)图2-

45.国家宏观政策

新时期国家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

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方针,本文摘出了相关内

容:

1、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2、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

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3、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

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城乡均衡发展并指出未来中国城乡发展的新方向,结束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弊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地区发展失衡,随之而来的是尖锐的社会矛盾。这种背景下,中央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严峻的形势进而开始着手对解决农村问题,并且把农村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决心和信心。根据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将来国家将会把更多资源向农村调配,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共同发展,相信这种政策倾斜一定会给农产业带来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机遇。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更加和谐,生活将更加富足、更有质量。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一个政策方针,势必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问题与对策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经济因素会带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的城市化运动,经济的联动会导致城乡一体化。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和乡镇面临着诸如:资源少发展慢、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单

一、长期二元模式等发展瓶颈。其次,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过快,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盲目发展,缺乏理性。

解决城镇化的问题就意味着和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国内一些地方的发展模式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准确角色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周边的大城市。因此其发展应做好自己的定

位以避免走弯路。以山东半岛为例,山

东沿海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北部和内部经济相比落后的地

区发展特色农业。以山东泰安市为例:

泰山区发展苗木花卉基地、岱岳区发展特

色大棚、肥城发展有机蔬菜、新泰发展黄

花菜、宁阳县发展双孢菇、东平县培育优

质大蒜。这些地方依靠规模化经营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基地并且在此基础上

发展副食加工,深加工走轻工业路线来图3-

1提升城镇居民收入。山东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依据周边资源环境做好准确判断,找准自身角色会在发展经济发展上少走弯路。(如图3-1)

2.多元化发展模式

建设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重要出路,国内近几十多年来小城镇发展积累了几种典型的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

苏南模式是指江苏常州、苏州、无锡镇江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城镇化。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乡镇企业,政府在其中扮演引导角色。温州模式指浙江东南部以家庭工业依靠市场运作而发展城镇化的模式。温州模式实行的是小商品大市场,温州商人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然后把自己生产的低成本的小商品销售出去。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对广东省珠江流域中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征概括。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结合而创造的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它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外向经济;三是民营经济的快

速市场化;四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动。

国内小城镇建设因其具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显然不能照搬这几种发展模式,但是可以借鉴其发展的经验以及他们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对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判断。对于缺少发展工业资源整合的小城镇应该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和农业相关的轻工业、副食加工、养殖等产业链条上下游附近的产业,努力实现规模效应。拥有文化资源优势的小城镇开发特色特色旅游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经济作为支柱产业。拥有地区区位优势的可以整合大城市工业资源优势的城镇着重发展第二产业,发挥卫星城的作用。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政府一方面要给于优惠政策另方面要积极给予引导以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改善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促使其健康富有特色的发展。

四.结论

选择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至关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城镇一体化适合中国的国情,它不仅有利于城乡均衡发展,同时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应当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打破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的发展模式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是完成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

·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 何亚龙(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国内城镇化研究的现状评估 张亚强(邢台学院城镇化研究所,河北邢台054001)·城镇化研究综述 郭荣朝(襄樊学院地理学系 湖北襄樊 441053)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汤茂林,姚士谋.江苏省城市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1999,(6).·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1999,(2).·甄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8,(6).·马武定.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城市化的危机与希望[J].城市规划,1997,(6).·]熊宁,曾尊固.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两种透致性制度创新和变迁及其协同效应[J].城市规划,1999,(3).·]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6).·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R].中国城市发展,201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

下载农村社会转型与居民点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社会转型与居民点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农民福利研究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农民福利研究 摘要:近年来,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缓解用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全国各地兴起。将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

    缸顾乡东罗居民点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

    缸顾乡东罗居民点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姓名:纪丽霞 学号:1091402109 班级:规划1091 指导老师:罗雅丽......

    美国工业时代的社会转型与治理

    美国工业时代的社会转型与治理 谢国荣 19世纪后期,美国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在这一社会转型中,美国患上了“工业文明综合症”。为了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弊病,美国......

    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张椿年  2012-08-14 11:24:48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摘要:在封闭的庄园经济包围中,西欧内地没有市场,商业难以发展,所以商业的复兴,只能从沿......

    社会转型与政府战略管理能力建设

    社会转型与政府战略管理能力建设 今天 的中国已进入转型社会,转型就意味着风险,未来5—10年的改革举步维艰,政府责任也在加大。那么,中国应该如何走?要了解中国现实,必须认清转型......

    农村电网规划[精选]

    1.农村电网的规划设计包括下列主要内容:调查和搜集电力网现状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改造的重点。调查和搜集规划区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划和人民生活用电的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于2005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这一规划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国内需求和保持......

    社会转型与干部人事制度变迁分析(大全5篇)

    社会转型与干部人事制度变迁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都在不断地完善,人才兴国战略也应时代的要求有了更多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