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金城江区发展现代特色工业的对策和措施

时间:2019-05-14 06:5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18.金城江区发展现代特色工业的对策和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18.金城江区发展现代特色工业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篇:4.18.金城江区发展现代特色工业的对策和措施

***区特色工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中共河池市***区委副书记、区 长 ***)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工业化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以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中决定优先重点发展十四个千亿元产业,而***区特色工业即有色金属工业、建材工业(水泥)、食品加工业(糖料蔗、粮油)和蚕茧加工业(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包括在自治区优先发展的十四个千亿产业当中,这是***区发展特色工业难得的机遇,为***区特色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4亿元,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4.9亿元,年均增长22%,率先成为河池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百亿的县(市、区)。三大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47:40,调整到2010年的8:56:36。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河池城区发展趋势,创建了***工业集中区,总规划面积15.35平方公里,规划建成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为主导产业,多种产业协调发展,在广西有影响的生态资源型产业园区。已有9家企业入园发展。2010年,集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上缴税金6500多万元。

***区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业企业整体规模较小,设备老化,技术创新能力弱,融资困难,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缺乏专业人才,影响和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产业集群度不高,没有突出的产业化特征,没有在区域内形成支柱产业的配套化产业链。四是有色金属产业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不足,深加工基础技术薄弱,附加值尚有待提高。五是***工业集中区基础建设还不够完善,对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战略带来影响。

一、***区发展现代特色工业的潜力分析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区是河池市唯一市辖区,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经之路和货物流通集散地。随黔桂铁路的扩能改造,河池支线机场的开工建设,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实施“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的战略中,极具地缘优势。二是资源优势明显。***区具有丰富的电力资源,辖区内大小河流能蕴藏量19.4万千瓦,已开发装机3.71万千瓦,尚有80%未开发,电力资源较为充沛。辖区内主要有有色金属矿、煤矿、化工原料和稀有金属矿四大类,不同级别储量的矿床54个,总储量1.3亿吨,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辖区内仅白土乡已探明的煤矿储量高达700多万吨,煤质优良。目前,甘蔗种植总面积达到13.3万亩,2010/2011年榨季生产原料蔗40万吨左右,实现产值2.6亿多元,形成原料蔗、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发展环境日益改善。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服务设施齐全。***区委、区政府把“工业强区”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外资、技术和人才,招商引资的硬环境优良。

二、***区发展特色工业的方向和重点

根据***区现实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工业的方向和重点是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抓好以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以建材、农产品加工、煤炭业等产业为重点的工业产业发展。

(一)有色金属深加工业。采取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为主、本地资源为辅的经营方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做优、做强、做大现有的有色金属加工业。在***工业集中区内大力发展有色金属高新技术材料和化工新材料,初步形成西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基地。发展以铅、锌、铝、锑、银、铟、镉、锗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为重点的采选、冶炼及深加工。进一步抓好现有冶炼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依靠与中国五矿集团、广西有色集团等大集团的资本优势、科技创新和资金拉动,打造“航

母”式的生产企业。重点支持广西成源矿冶有限公司、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河池市生富冶炼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年总产值120亿元。

(二)建材行业。利用国家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河池支线机场、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和河池加大城区建设力度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展建材工业,加大对水泥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做好产品的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工作。开发新型和绿色建材产品,逐步组建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建材工业集中区。重点支持混凝土产业做强做大,加快***区方解石、滑石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使之成为建材行业的新增长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材产业总产值7亿元,销售收入6.8亿元。

(三)农林产品加工业。一是制糖循环产业。加快制糖产业链的结构调整,推进糖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发展。抓好博东糖厂造纸、酵母、复合肥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蔗糖加工—蔗渣纸—蔗渣板—糖蜜酒精—蔗叶饲料—滤泥生物肥—复混肥等蔗糖循环产业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糖料蔗产业产值10亿元。二是桐油加工业。依托现有桐油加工企业,加大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大力发展桐油深加工产业,生产生物柴油、桐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系列产品,提高桐油加工主要副产物的经济价值。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桐油加工业年产值达3亿元。三是茧丝加工业。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茧丝产业的兴起,做好做大现有的茧丝加工企业,建设制丝制绸和丝绸制品加工基地,带动高产优质桑蚕基地建设。四是粮食及副食品加工业。强化河池市双狮粮油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项目,扩大其品牌知名度,打造成为广西及中国知名品牌。力争到“十二五”末,粮食及副食品加工年产值达2亿元。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区工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一是重点开发生物化工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发展生物发酵及生物酶制剂等技术,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闯出一条新路;积极发展稀有贵重金属元素的

提炼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出一条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之路,向低成本、无污染、高效益方向发展。二是尽快由资源开发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拉长产业链,推进产业从初级产品生产向“高、精、深”的高端产品延伸。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制酸等硫化工项目,加强尾矿、废渣的污染治理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利用***工业集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铅、锌、锑、锡、铟等精深加工,在新产品、新材料生产方面有新的突破。三是抓住我国“东蚕西移”的发展趋势以及广西将成为全国桑蚕业的“龙头老大”的良好势头,抓好蚕丝业深加工,形成缫丝、丝织、丝绸成品的产业集群,拉长茧丝业产业链。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总产值20亿元,销售收入19亿元。

三、加快发展***区特色工业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工业发展载体建设,大力发展集聚型工业。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管理经验,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逐步健全和创新工业集中区管理、运行模式。加快完善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创造集中区政策洼地,最大限度地降低区内企业的外部经营成本,运用政策手段,鼓励和吸引个体私营企业到集中区落户发展。运用项目审批、用地指标等手段,控制集中区外新的、重复的工业企业的零星布点,配合河池市政府做好城区周边冶炼企业的搬迁,充分发挥特色工业集群效应。到“十二五”末,集中区实现工业年产值超120亿元。

(二)加快招商引资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开放型工业。一是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开发的方针,着眼于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由招商引资向招大引外、招强选优转变。加强现有有色金属加工业的带动功能,使其成为全区开放的“龙头”。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利用***工业集中区这一平台,大力宣传推介优势资源和优势项目,重点引进关联度强的企业,聚集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深加工优势产业。树立“区外都是外”的新观念,坚持“内外资并举”,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家到***区创业,有更多的资本注入***区工业。二是完善招商和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实行“一站式”

服务,积极推进并联审批、缺席默认、限时审批、告知承诺和全程代理代办制,实行行政审批听证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高效协调机制,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全力为企业做好挂钩服务,和谐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做好***工业集中区项目用地的申报和跟踪,切实突破项目建设用地瓶颈。四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每年计划投入300万元,认真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提高项目遴选、设计、实施的科学性,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创新思维,重点包装推介一批项目,积极地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域外资本、民间资本和银行资金的投入。力争到“十二五”末,区外境内到位资金和利用外资到位资金,逐年增长分别达17%和20%以上。

(三)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型工业。一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重点产品技术开发中心,引导企业走产学研建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的路子,鼓励企业通过购买专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创办科技型实体等多种途径,建设稳定有效的支持体系。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广泛吸引人才,充分利用外部智力和科技资源推动工业发展。建立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投入、主体多元化的新型科技投入体系。支持企业加大开发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市场急需的新产品。力争到“十二五”末,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以上。二是坚持技术引进和改造相结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做好消化、吸引和二次创新。积极推进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专用工艺和核心技术。积极采用传统产业升级和带动新兴产业崛起的共性、关键和配套技术。加快推进有色金属产业从初级产品生产向“高、精、深”高端产品延伸,延长产业链项目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加大辖区矿产品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区矿产品管理办法,健全管理工作机构,形成从源头监控、销售运输、税费征收、监督管理的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中心和固体

废物处理中心建设,确保集中区各企业排放达标。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铅锑技改工程、广西晟瑾有限公司技改、***区富源再生利用加工厂、河池市铁达有限责任公司五圩铅锌矿尾矿综合回收等企业再回收利用项目做强做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鼓励企业加大循环经济科研开发力度,将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优势产业的循环生态化转型相结合,制定详细规划,分阶段逐步实施。

(五)拓宽特色工业发展市场空间,大力发展信息化型工业。在国内适合的城市建立市场网点,以拓宽特色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推广发展集工、贸、技和信息于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化综合合作社,积极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领域渗透。积极推广现代市场营销方式,加快发展代理制、配送制、会员制等营销体制。加快研究河池“无水港”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前期各项工作。完善***区矿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支持成源、双狮、博东等企业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45亿美元,年均增长12%。同时,加快网络化建设,形成联接国内外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增设企业网页,广泛收集项目和科技信息,完善项目数据信息库。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电子商务,拓宽国内外销售市场、技术市场和融资市场的渠道。提高信息技术在企业采购、生产、内部控制和物流等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六)创新工业企业管理机制,大力发展现代管理型工业。加快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激活经营主体。积极推动成长性好有实力的企业组建股份有限公司,争取上市。在产业整合、强强联合、规范上市、股权收购转让、资本金注入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大力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公司集团。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教育,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强化培训工作,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企业家,提高经贸队伍的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第二篇: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工业现状

(一)调整结构,工业初具规模。巴东工业经历三峡库区搬迁复建,按照国办[1999]53号文件精神,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破,原国有、县属集体工业企业 除巴东县电力公司外全部关闭、破产。巴东工业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加大了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力度,确定“产业兴县”的发展目标,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利税贡献均翻了几番。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589家,就业职工人数达到23205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职工人数5723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3.24亿元,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6.27亿元。水电、采矿、农副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特别是电力,已成为巴东工业的支柱产业。截止2009年底,水电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2亿元,占全县工业现价总产值的38.15%,占规模工业现价总产值的59.8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18亿元,占全县工业销售收入的36.38%;上交税金9334万元,占全县工业上缴税金总额的50.66%。

(二)壮大产业,工业初见成效。在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中,工业在全县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扩大,通过全县上下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上升到第一,使我县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从2007年的69位前进到37位,首次进入全省二类县市行列,对财政的贡献率也逐年上升。截止2009年底,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1.45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实现现价总产值20亿元,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11.7亿元,占总数的58.42%;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8.3亿元,占总数的41.58%。三大支柱产业优势突显,其中电力产业总产值12亿元,占总数的59.88%;煤炭开采总产值1.43亿元,占总数的7.12%;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5亿元,占总数的12.46%。

2009工业企业利润2.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44亿元,上交税金1.84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48亿元,上交税金0.93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12亿元,上交税金0.7亿元;个体企业实现利税总额0.81亿元,上交税金0.21亿元。

2009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7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9.15亿元,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54亿元。

(三)后劲乏力,发展问题突出。纵向比,我县工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横向比,即使不看发达地区,与周边县市也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巴东工业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产业技术支撑力较弱。缺少产品升级研发队伍,难以形成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抢占市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技术创新成果的支撑。一方面,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科技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建设创新型产品的要求,没有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技术支撑力不足致使产业升级缓慢,如果不尽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势必影响工业持续发展。二是缺少办大工业交通运输条件。办工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不便,不仅制约了本地企业的发展,还制约了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三是缺少形成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拉动力较弱,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产品的数量不大、知名度也还不高,市场空间仍很狭小,一业兴、百业旺的格局还没形成,难以支撑和拉动一个或几个产业集群。

二.发展思路

巴东要大发展,核心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工业是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纽带,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快推进特色工业发展,这是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发展

工业要突出立足县情,在特色资源中寻求项目,在特色地理环境中寻求差异,在特色人文环境中寻求商机。抓住商机,突出发展特色工业,是我县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求特色是发展我县工业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必须切实引起高度重示,不断加强研究。

(一)立足资源,推进特色工业发展。资源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县内各种资源储量丰富,但是我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长江中上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在资源型工业发展的进程中,要用活、做足资源文章,不能重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资源市场。巴东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水能、煤炭,石灰石、硅矿、铁矿、煤矸石,要把围绕这六大资源开发,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载体,不断加强项目前期研究;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力争把“蛋糕”做大;作为工业发展研究的重点,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加强研究。为确保我县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科学制定资源利用的中长期规划,确保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规范资源使用,促进资源型工业健康发展。

(二)强化措施,抓好重大项目谋划。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没有更多的项目,增长就难以保证,结构就难以调整。要加快工业发展、扩大工业总量规模,关键在项目。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大项目的支撑,有了项目又存在着难以落地的问题。要分层次,分进度,着力加大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工作。一是支持已投产项目扩能增效。大力支持三峡酒业、阅山硅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我县新的年产值过亿元企业。二是支持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加快博爱科技、优拓电子、长友公司、水布垭银杏酒业、福诚矿业、金德矿业、杨家坝和白磷岩电站等企业的建设进度,早日投产,早日见效。三是支持意向项目早日落户。力促御食园食品、三峡现代农业、预拌商品混凝土项目、日产4000吨水泥项目等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巴东,及早启动项目建设。四是加强项目前期研究工作,选择一批有发展前途的大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和引进投资业主。

(三)突出优势,统筹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集群是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支撑体系的集合。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力,是产业发展由单一型、粗放型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和打造“区域品牌”的有效途径。为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我县资源分布状况和品质特点,重点发展电力产业集群、矿产产业集群、畜产品产业集群、建材产业集群、茶叶产业集群、特色蔬菜产业集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6个产业集群,具体把握我县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三、对策与建议

要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狠抓工业经济的认识,继续坚持“产业兴县、工业优先”的决策不动摇,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对内开发”的决定不动摇,继续坚持“举全县之力支持开发区建设”的决心不动摇。

(一)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好产品,就能拉动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要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活动,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对引进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的要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支持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围绕支柱骨干产业抓工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17大产业已初具雏形,电力、煤炭、畜牧、桑蚕、蔬菜、魔芋、柑桔、药材等一批重点产业优势已凸现出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几年,要紧紧围绕这些优势产业,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力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电源点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加快沿渡河、桥河、后河、支井河、泗渡河、庙坪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力争5年内实现电力现价工业产值20亿元。矿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煤矿、铁矿、硅矿开发。采取整合、扩能、新建的方式,重点加快麻沙煤田的兴建,力争5年内现价工业产值达到18亿元。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提高产业化水平是今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按照“建基地、扶龙头、创品牌、兴科技、拓市场”的发展思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要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利用项目资金的调控手段,继续强化“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把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实行“农、工、贸”和“产、供、销”的良性互动。引导企业和农户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魔芋、蔬菜、桑蚕、小杂粮、茶叶、药材基地。要靠规模经营赢得效益,要把“农业大县”做成真正的“产品大县”和“商品大县”。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创品牌、闯市场、增效益。力争5年内农副产品加工现价工业产值达到12亿元。

(四)努力培植工业产业集群。重点促进资源基地、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以及产品研发、中介服务的有效配置和组合。工业发展起着龙头牵引作用。巴东工业产业集群,必须以服从全州产业集群的规划布局为前提,实行有效链接和集聚。重点建设洁净能源、煤矸石、煤炭、铁矿、硅矿、新型建材、茶叶、特色蔬菜精深加工、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魔芋、特色饮料、粮食精深加工及特色食品开发、药业等13大产业集群体系。

巴东工业发展必须以产业集群为契机和手段,实现产业的规模增容、结构优化和提升。一是要注重错位发展。融入全州工业产业布局,实现区间协作和产业整合,要抢占重点产业工业集聚中心的制高点,抓住特色、错位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率先在州内培育和发展具有龙头带动和产业聚集作用的大企业,形成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格局,利用各种经济资源,扩大产业规模。二是实行非均衡发展。要针对我县经济的调整布局和经济中心建设,结合全县资源分布、交通条件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特点,打破行政区划概念,力避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实行非均衡发展,实现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辐射带动的工业体系建设目标。三是加大产业优化组合力度。产业集群必须以现有17大产业为基础,实行优化和组合,在全县4大工业体系中,着力培育水电、矿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3大重点产业集群。当前,要着眼于这3大产业的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落地,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实现关联产业的配套和融合。

推进产业链延伸。以支柱产业为主体,大力发展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供、销上下游产业和企业,建立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体系,促进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提档升级,以产业和企业发展带动产业链条的延伸。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全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等产业链条的延伸,符合“产业兴县”发展战略的要求,是加快推进资源型工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把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与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相结合,扶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形成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以及其他配套项目的产业链条,以标准化建设推进产业链延伸。

(五)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以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平台,结合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园区支柱产业为中心,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目标,引进高科技、少污染、有市场的企业和项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关联产业向园区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招商引资工作从单一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转变。

(六)加快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园区的快速发展和推进,对工业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刚

刚起步,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要把握时机,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把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坚持“产业集聚、布局合理、集群发展”的原则,切实把园区建设成承载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提高园区经济品味。

(七)努力打造招商投资软环境。我县仍然存在“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优”的问题。在硬环境方面,交通、水电、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的配置仍然不能满足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电力、资金仍然是制约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经济开发区很多企业都受到供电供水问题的困扰,在资金问题上,一是要加大协调力度,做好金融部门与企业对接。二是政府应搭建平台,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工业企业。发展是硬道理,环境是硬条件。环境好,发展快,工作推进有力;环境差,难发展,事业举步维艰。改善环境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的工作的重心放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放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激发社会活力上,把该管的切实管好、管到位,把不该管的真正放下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职责,对行政流程、工作模式再创新、再突破,不断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承诺制度的通知》精神,对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再优化,审批程序进行再简化,这是政府优化服务,提高效率的一项硬举措,并以此为契机,把简政放权的工作深化到各部门、各行业,不断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发展环境的优化。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一、什么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三产业。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认为,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商业性服务(包括法律、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公共关系等专业服务以及计算机、研究与开发、不动产、商务租赁等方面的服务);电讯服务;建筑服务;销售(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其他服务。

自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未来20年,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有利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二、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1、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

2、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3、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

4、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时期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现代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2、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

3、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的战略举措。

4、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5、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6、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走向知识社会的必要条件。

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目前存在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有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截至200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2%,其中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34个低收入国家为43.5%,而我国仅为40%左右。

2、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仍远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该比重在1999年已经达到40%以上,而我国目前还不到30%。

3、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内部结构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2000年,美国、日本、欧盟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生产率是6万美元以上,我国仅为2000美元左右。

4、服务业市场开放不够,竞争不够充分,服务业投资在所有制结构上的转换仍然缓慢。

5、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和地区差别大,公益性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服务业不小的差距,既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无比潜力,但也严重制约着我国近期经济发展空间的扩大。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现代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长潜力大、应该加快发展的产业,要把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一样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由于服务业范围广、行业多、牵涉面广、政策性强,而且目前的行政体制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业管理部门,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议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要尽快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规划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步调,形成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合力,并加强责任制考核,各地服务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地方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施考核,促进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改革力度,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

要从改革入手,以改革增压力,求动力,强活力。要从三个层面实施改革。一是按照产权明晰化、投资多元化、劳动力市场化、经营者职业化的要求,加快国有(集体)服务企业改制步伐,积极引进境外资本,大力吸收民间投资,促进国有资本从一般服务领域有序退出。二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公开、企事公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步伐,将营利性或企业化管理的服务型事业单位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非营利性机构也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面向市场提供服务。三是推进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后勤服务由为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为社会服务转变。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部分公益服务事业领域的产业化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对机关、院校、医院等后勤服务设施尽可能向全社会开放,统一整合资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放宽市场准入,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要积极探索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要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政府要制定合理的市场主体资质,市场准入条件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有关规定进行清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废除不合理的带歧视性的有关规定,改革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服务市场的依法监管,整顿规范服务市场秩序,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要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加强与境外服务企业的合资合作,大力引进外资投向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现代流通、旅游设施、公共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社区服务等服务领域,加快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各类中介咨询机构,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加强与国际知名服务企业的合作,利用跨国公司的经营渠道和市场网络,输出服务产品。鼓励国内外大型服务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配送中心,促进服务业的外向发展。

(五)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现代服务业有序、协调发展

规划是龙头。及时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现代物流等重点新兴行业要专门制订好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指导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各地各部门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合理布局,准确定位,防止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的协调发展。

(六)多渠道增加投入,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后劲

首先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引导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推动重点行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发展。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和补贴,并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服务领域。其次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基础上,积极向有市场、有效益的服务业项目和企业发放贷款。再次要大力扶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同时要积极向中央和省争取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支柱行业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

(七)加快推进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市场化水平,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调节供求矛盾,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服务业发展。

(八)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

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鼓励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以电子商务为龙头,推进服务业企业信息化。加快研发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进入服务领域或创办服务企业,提高服务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培养和引进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熟悉世贸规则,通晓国际惯例、擅长国际交往的金融、保险、贸易、中介等专业人才。要加强服务业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从而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层次的升级,重点培育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

(九)以市场需求为取向,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

要规范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发布工作,制定劳动力市场管理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事务代理等就业服务制度的标准,规范劳动者、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市场行为,方便劳动者就业。对安置就业多、公益性强的社区服务和农业服务等项目,要给予必要的税费减免,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转业军人创办社区服务和农业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十)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城乡居民服务消费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要继续清理不利于服务业发展和限制消费的有关规定。努力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通过发展社会服务业、家政、养老等行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服务消费,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

第四篇:铅锌工业发展对策

铅锌工业发展对策

时间:2004-4-22来源:河南有色金属网

2003年是中国铅锌行业遏制产量增加、效益持续下滑,重新恢复活力的一年。2003年全国共生产电铅157.76万吨,比2002年增长22%;生产锌229.2万吨,比2002年增长8.84%。2003年全国铅锌产量均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幅较大的年份。继1992年中国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后,2003年中国精铅产量再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铅锌产业结构现状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铅锌企业共有1960家,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其中矿山采选企业1185家,冶炼企业775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约有630家,占全部企业数的32%,其中铅锌矿山采选企业有327家,铅锌冶炼企业有303家。这些企业中,属于大中型企业(特大型、大一型、大二型、中一型、中二型)的只有64家,占全部企业数的3.3%,占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10.15%。

2002年底这些企业形成矿山出矿能力1665万吨/年,选矿处理能力1989万吨/年,可年产铅含量72.9万吨,锌含量168.2万吨。形成铅熔炼能力115.75万吨/年,电铅能力149.5万吨/年,锌生产能力254.7万吨/年。

虽然我国铅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企业生产规模小。在2003年世界十大铅冶炼企业中,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和豫北冶炼厂分别居第3位和第10位;世界十大锌冶炼企业中,我国仅有株洲冶炼集团公司位居第9位。2003年,全国铅产量前20名中,冶炼能力5万吨及以上的仅有11家;锌产量前20名中,冶炼能力10万吨以上的有7家。尽管数量与前几年相比有明显增加,但大企业在国际上的排序仍有下降的趋势。

目前我国露天开采的铅锌矿只有厂坝、会东、白音诺尔和兰坪等少数矿山,露天开采不足10%。铅锌矿山以地下开采为主,大型铅锌矿山的技术装备水平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大部分企业只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贫化率和损失率都较高,资源损失程度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民营铅锌矿山正规化生产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发展不平衡。由于大量小矿山的存在,我国铅锌矿山采选平均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目前,在我国现有铅冶炼企业的生产工艺中,采用传统的烧结——鼓风炉工艺占90%。除了株洲冶炼集团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等规模较大的冶炼厂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回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制酸,解决了二氧化硫烟气污染外,落后的烧结锅炼铅工艺仍在大量使用。采用 ISP工艺处理铅锌混合精矿工艺的企业仅2家,其铅产量占全国产量5%左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锌冶炼工艺可称为“世界大全”,目前湿法工艺占70%,火法占30%;火法工艺中,ISP工艺9%、竖罐炼锌18%,电炉、平罐、马槽炉炼锌工艺为3%。目前沸腾焙烧炉、浸出净化、余热利用、烟气制酸、焙砂冷却等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在我国湿法炼锌中成功使用,形成了株洲冶炼集团公司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湿法锌冶炼企业。ISP工艺在国外已被逐渐淘汰,但该工艺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和技术创新,在提高热风温度和使用富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各项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80年代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仍有竖罐炼锌工艺的国家,葫芦岛锌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竖罐炼锌厂,经过多年的发展,竖罐炼锌在装备水平、生产效率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

我国铅锌业总体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同行有较大差距。可以说,目前铅冶炼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中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最慢、生产条件最差、硫回收率最低,污染最严重的金属冶炼业。可喜的是经过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和相关企业科技人员十多年的探索、攻关,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已经在安徽池州、豫光金铅集团成功的应用,为解决铅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回收走出了一条新路。目前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云南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正在采用该技术对铅烧结锅工艺进行改造。

铅锌行业运行特点和动向

2003年中国成为全球铅锌消费增长最大的亮点,这无疑给中国铅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2003年铅锌行业的运行情况看,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下半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拉动铅锌价格的主要因素,也是铅锌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铅锌行业整体运行有以下特点和动向应引起重视。

1.铅锌工业小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无明显变化。经过两年价格跌宕起伏,2003年重新恢复活力,铅锌工业出现局部小规模的调整,产业结构无明显变化。持续2年的铅锌价格震荡,使得全球铅锌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发达国家,除关闭部分冶炼能力外,许多世界领先公司通过合并和并购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实力。2001年秘鲁Teck公司与加拿大Cominco合并、2003年嘉能可收购MIM、奥托昆普与玻立顿公司的合并等都表明国际铅锌业大公司在重塑全球铅锌业的结构。从2003年我国铅锌业发展来看,仍以扩大冶炼能力为主要发展模式。在总的生产规模放大的同时,企业数量没有明显减少,大中型冶炼企业数量增加,但产业的集中度仍有下降的趋势。

由于冶炼业规模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原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能源、原料供应紧张状况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独立冶炼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2.矿业开发成为铅锌发展新的投资亮点,要警惕新一轮铅锌资源乱采滥挖。随着国内冶炼能力的不断扩大,原料的短缺,使得利润向资源丰富的矿山转移成为必然。以四川宏达集团与云南合作开发兰坪大型铅锌矿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和资本开始把发展的重点向矿山开发转移。内蒙古、河北、甘肃、福建几座中小型矿山相继投产,2003年全国铅锌精矿产量已经回复到2000年的水平。目前铅精矿价格达到7000元/吨金属,锌精矿达到6300元/吨金属以上,高昂的利润将刺激矿山的开发,应警惕在利益驱动下新一轮的乱采滥挖。

3.铅冶炼业开始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随着国家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以及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在豫光金铅集团、池州有色金属公司的成功应用,同时铅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看好,使国内企业开始重视采用先进工艺替代烧结锅工艺。目前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等5个企业正采用氧气底吹—鼓

炉还原炼铅工艺改造现有生产系统,其他熔池熔炼的炼铅新工艺正在起步。2005年国内将有5个包括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在内的熔池熔炼炼铅新工艺5万吨以上的炼铅厂建成投产。

4.铅锌价格上升缺乏理性的因素存在,价格大起大落势必对行业长期发展不利。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铅锌价格回升速度明显快于国际市场,有时

候一周之内上升1000元/吨,每天上升300~500元/吨。2003年价格快速上升的结果,一是抑制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加速新一轮的扩产,加剧市场原料紧张局面;二是导致进口增加;三是抑制了需求增长,消费行业有产能开始关闭。

5.铅锌价格大幅度上升,使得原本就不合理的铅锌贸易格局的问题更加突出。2003年全国进口铅精矿64万吨,比2002年增长64个百分点,进口锌精矿74万吨,比2002年下降5.7个百分点。据我们了解,进口铅锌精矿主要是供应国内几大铅锌冶炼厂,绝大部分是在现货市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但原料进口商将近100家。由于多头进口,又是现货进口,因此进口价格起伏比较大,平均比西方国家价格高出许多。铅精矿和锌精矿用汇分别为2.04亿美元和1.5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39.7%和2.7%,分别比进口量的增长率高65.7和8.4个百分点。

6.国内原料不足将诱发冶炼厂增加废杂原料的利用率,铅锌废料进口显著增长。从美国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美国每年向中国的废杂铅出口量都在3万吨以上。国内贸易商反映,我国废杂铅的进口量在逐年增加,而中国海关统计没有显示。海关统计,2003年进口锌废杂料为67521吨,比2002年增长32.2%,用汇2865万美元,比 2002年增长70.7%。

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铅锌工业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跟踪世界铅锌工业发展趋势,以提高中国铅锌业在世界上的整体竞争力为核心,引导中国铅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铅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企业重组。国家应扶植目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一定优势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融资进行矿山和冶炼企业间的重组,形成中国几个大型铅锌股份公司,提高我国铅锌工业集约化程度。

2.产业政策。一是加大联合企业开发矿产资源的支持力度,引导矿山和冶炼厂联合开发新的矿产资源。二是提高铅锌行业的准入门槛,将锌冶炼厂的规模提高到单系列锌冶炼生产能力不得低于10万吨,铅冶炼厂的规模提高到单系列铅冶炼生产能力不得低于5万吨。促进企业加大环保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铅锌工业产业升级。

3.加强环保执法。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对现有铅锌企业进行限期治理整顿。加快淘汰采用烧结锅、烧结盘、横罐和小竖罐等土法冶炼铅锌工艺和装备,优化企业竞争环境。

4.立足国内资源,重视国外资源开发,提高铅锌资源安全保障程度。资源和原料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铅锌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应以立足国内资源、重视国外资源开发的原则,实施铅锌资源和原料的安全供应战略,重视海外原料的长期稳定性。5.鼓励企业向周边国家转移铅锌冶炼能力。我国周边国家铅锌资源比较丰富,对铅锌产品有一定的需求。随着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成功应用,我国铅锌工业在工艺、技术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同时铅锌在国外市场有品牌优势,为我国铅锌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6.建立国内铅锌期货市场,促进价格体系的完善。近年来,一些社会闲散资金开始进入铅锌市场,国内铅锌市场越来越活跃。但是,基本上没有可靠的价格参照系,尽快建立铅锌期货市场,对铅锌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利。

7.大力发展铅锌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对原生矿的消耗。要加强废铅锌回收业和铅锌废料进口的管理和环保执法力度。引导铅锌二次资源的有效利用,促

进铅锌回收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赵翠青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产业咨询部;冯君从系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第五篇:金城江区休闲渔业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

金城江区休闲渔业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 休闲渔业是近年兴起的集渔业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渔业产业形态,在河池市金城江区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好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既是第一产业(渔业)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向第一产业的转移,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融合的产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区休闲渔业仍停在低水平中徘徊。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笔者对金城江区的11个乡镇,无论规模大小、是否规范,凡是以渔业、以水产养殖生产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垂钓、观光旅游、渔家乐、农家乐等活动的休闲渔业经营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金城江区休闲渔业经营现状

1.1基础条件差,规划不合理,经营方式单一。

我区休闲渔业总体来说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上缺乏规划,只是靠民间自发地探索和发展。调查中发现有4个乡镇的休闲渔业基地基础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利,而且远离城镇。农民拿出自家的田地或围河道、山边作为休闲渔业经营活动场所;有的一个村仅有1-2个休闲渔业基地而且是单个的,长期以养殖为主,游钓为辅的单一的垂钓经营方式,客源较少,经济效益并不可观。

1.2思想观念不转变,宣传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1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对休闲渔业有一定的认识,但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还没有真正出台,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把渔业发展的主要精力摆在“吃鱼难”和“吃好鱼”的问题上,对休闲渔业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还没有突破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范畴的旧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休闲渔业在渔业和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日益显现。

1.3养殖方式落后,渔业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差

由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没有意识到休闲渔业在渔业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很多企业老板也不愿意投资发展休闲渔业项目,休闲渔业处于市场分散、养殖品种单

一、养殖方式落后、未形成规模、竞争乏力的状况,有的休闲渔业养殖场以池塘养殖为主体,长期放养有鲤鱼、草鱼、罗非鱼、鲢鱼等四大家鱼,养殖方式落后。忽视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管理,不能保证草料四季均衡投喂,因营养不良导致强食弱肉形成了“大头鱼”,休闲渔业经济效益差。

1.4缺乏专业化的行业组织和活动

河池钓友的鱼拓艺术活动与展示目前缺乏专业化的行业组织、行业引导,休闲渔业活动没有形成集休闲、垂钓、观光、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渔业文化活动。

2发展对策

2.1认真规划,建设基地

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建立由水产、园艺、环境、旅游、市政等各方面专家及单位代表组成“休闲渔业发展咨询小组”,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有序开发、确保质量”的基本方针,认真组织、制定好金城江区休闲渔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休闲渔业发展起步高、水平高、区或特色明显。

2.1.1休闲渔业基地建设要求:利用现有的渔业资源,坚持改造完善为主、新建为辅,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实施长短结合、养钓结合,城市近郊以游钓为主、养殖为辅;远郊以养殖为主、游钓为辅,充分与其他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高休闲渔业的经济效益。

2.1.2休闲渔业基地建设重点:结合旅游业发展,利用现有的水产养殖场和渔业水面资源,不断完善养殖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餐饮娱乐设施、旅馆设施、优化环境,建设一批城镇郊区休闲渔业基地。

2.2转变思想观念

必须充分认识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几年来,休闲渔业的迅速发展并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所取得的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使休闲渔业在渔业和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日益显现,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将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业主进入休闲渔业开发领域。休闲渔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渔业经营形式,它开辟了现代渔业发展的新途径,拓宽了渔业发展的新领域。

2.3强化宣传,加大投入

要准确分析金城江区发展休闲渔业的资源优势、客源市场优势,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刊物、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我区休闲渔业发展的成功典型,努力营造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的良好氛围,力求突破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范畴的旧观念,将其作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来看待。

加强引导,积极鼓励县、区、乡、村、个人投资,广泛吸纳闲散资金,同时银行、税收、工商、保险等部门也要给予积极支持,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扶持、群众自筹、吸引外资等开放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金城江区休闲渔业的发展。

2.4依靠科技,开发名特优品种

一是加快调整养殖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二是加强技术服务和培训、指导,培育休闲渔业示范场,加快科技、转化速度,提高渔业养殖生产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三是抓健康养殖,提质增效促增收;四是调整品种结构,开发名特优品种养殖示范点建设力度,加大对罗非鱼、杂交鲟、龟鳖、黄桑鱼等名特优新品种以及本地特色品种的推广力度。

2.5整合资源,成立协会

针对目前我区休闲渔业发展分散、规模偏小、竞争力弱的现状,通过成立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将单个的基础纳入一个村、镇或一条线、一个片,形成区域性休闲渔业基地,加强行业或专业性经济技术协作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技术交流,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休闲渔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协会组织河池钓友开展综合性有意义的渔业文化活动,推进我区休闲渔业健康快速发展。

下载4.18.金城江区发展现代特色工业的对策和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4.18.金城江区发展现代特色工业的对策和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措施要点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一、什么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三产业。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认为,服务贸......

    推动工业发展思路及措施

    工业思路 一、落实扶持政策,稳定经济运行,实现稳增长。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敖汉旗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发展十条措施》,旗财政......

    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甘肃能否抓住机遇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发展现代物流是关键。为此,甘肃要打破原有物流格局,建成功能比......

    元谋县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五篇范文

    元谋县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 元谋县的工业经济虽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基础不强,水平不高,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财政的贡献能力仍然很弱。2006年,元谋县有工业企业1058个,从业人数7730人,工业总产值85402......

    永登县工业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

    永登县工业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永登县在甘肃省中部,东经102°36′~103°45′,北纬36°12′~37°07′。东邻甘肃省皋兰县和景泰县,西靠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考措施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县畜牧业面临加快发展、又好又......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策研究[合集]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策研究 现代物流是指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仓储、配送为一体的新型流通方式,我县优越的地理位臵、一流的发展环境、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服务体......

    河南省氧化铝工业“十二五”发展对策)5篇

    河南省氧化铝工业“十二五”发展对策 中 铝 河 南 分 公 张 伦 和 2010年7月22日 司 河南省氧化铝工业“十二五”发展对策 张伦和 (中铝河南分公司,河南 郑州450041) 摘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