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泽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及措施
会泽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及措施
【内容提要】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会泽作为贫困山区农业大县,发展现代农业存在许多困难,但也面临更多机遇,蕴藏更大潜力,本文试作浅析。
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丰富和超越,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会泽县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扎实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改善农业装备条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交通、生态、农村沼气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产业化基地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套到哪里,“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到哪里,农民富裕到哪里。
(一)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利化程度。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继续搞好山区和半山区农田水利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重点实施好润滇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沃土工程、基本烟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中德财政合作会泽片区开发、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
(二)抓好清洁能源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以国债建设项目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一池三改”农村沼气建设,大力推广“猪—沼—菜”、“猪—沼—果”和“猪—沼—粮”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能源)—种植业”为一体的小型农业循环产业链,解决农村家庭生活及照明的能源问题,促进种养业的发展,最终达到“粮多、猪多、钱多、资源消耗少”的目的。
(三)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高度重视村庄建设规划,加大技术、资金支持力度,争取在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县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逐步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强农村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广播电视光纤网和“村村通”工程,扩大光纤接入网覆盖面,积极推动“兴边富民”通讯工程建设,提高覆盖率,加快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完善西部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用电难问题。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条件,突破城乡界限,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二、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
区域布局、合理规划是提升现代农业规模效益的客观要求。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最佳适宜区和效益优先原则,按照“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的要求和“突出特色、规划先行,注重规模、相对集中”的思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一)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发展壮大畜牧、马铃薯、干果、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打好畜牧和马铃薯“两张牌”。畜牧产业,要围绕提质、增量、安全、高效这条主线,重点实施好“44321”工程,即:建设肉牛生产、肉羊生产、标准化生猪生产、农田种草饲料四个基地;培育扶持生猪屠宰加工、肉羊屠宰加工、新街优质肉牛加工、者海奶牛养殖加工四个龙头企业;建成县畜产品、驾车活畜、迤车仔猪三个牲畜交易市场;打响新街优质肉牛、火红黑山羊两个品牌;形成动物防疫这一体系,实现畜牧产业富民强县的目标。马铃薯产业,要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四个万亩丰产示范园建设,努力实施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引进适合国际出口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建好种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三个马铃薯交易市场,不断壮大马铃薯产业。同时,要按照农业产业“十一五”规划,抓好干果、蔬菜等产业发展。
(二)培育新兴特色产业。要立足资源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和着眼综合效益,从区域布局、品种结构上培育壮大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力争做到品质调高、结构调优。要积极引进、消化、推广优质蔬菜、花卉、中药材、水产和食用菌等优良品种、先进栽培技术,重点发展反季节应市水果、无公害蔬菜、虹鳟鱼、特色花卉,实现优质农产品量的扩张、质的提升,促进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有大的发展。
三、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也是农村发展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大事,更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着力抓好各项工作。
(一)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的发展动力。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产品联合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要依托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坚持“高位起步、多元投入、择优扶强”的思路,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真正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要实行税收、土地优惠,在项目安排及水、电、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整合农业资金,实行项目与产业挂钩,重点产业重点扶持。
(二)建设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化的发展基础。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第一车间”。要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水平,实现“建设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尽快在大桥、驾车、五星、大海、火红等高寒冷凉山区乡(镇)
建成5万亩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20万亩优质加工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在待补、雨碌、大井、者海等半山区乡(镇)建成25万亩优质专用饲料玉米基地;在大井、纸厂、迤车、娜姑等两江流域乡(镇)建成万亩冬早蔬菜生产基地;在乐业建立4万亩辣椒生产基地;在金钟、娜姑、迤车、乐业等坝槽区乡(镇)建立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在迤车、五星、金钟建立三个优良仔猪繁殖基地;在者海、大桥、金钟建立三个标准化商品猪生产基地;在新街、娜姑、金钟建立三个商品肉牛生产基地;在驾车、大海、田坝、鲁纳、火红、上村等乡(镇)建立商品肉羊基地。
(三)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有限的土地,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依法、有偿、合理地进行流转,使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四)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强化产业化的发展保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运转约束机制,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企业、农户、专合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要让利于民,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实际的、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努力构建多赢格局。
(五)建设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化的发展水平。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与培训,认真实施好会泽县17项无公害农产品和2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检验手段,对通过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奖励;强化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争市场的意识,对会泽主导产业的优势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在取得品牌的基础上争创名牌;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优先进入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到国内外展示、展销品牌产品,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
四、坚持把科技推广和运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灵魂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一)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农技部门要加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研究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丰产栽培技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会泽县、乡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和更新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广泛宣传贯彻有关农业法律法规,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
作,加强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省生物研究所、省师大薯类研究所、省农大等科研院校联系,采用技物结合、土地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多渠道与科研院校合作,建基地、办企业,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科技服务,构建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有效机制。
(三)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条件设施和人员待遇,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专合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五、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增加投入,抓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
(一)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培训经费,组织实施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百万民工培训工程”、“农产品经纪人”、“绿色农业培训工程”、“绿色证书”、“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方针,调整专业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扩大招生规模,大力培养农村急需人才,力争实现青壮年农民基本达到初中文化水平,掌握一项外出务工技能和一门种养技术,提高农民的务农本领和转岗就业能力。
(三)不断提升农民精神素质。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倡导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激发群众自觉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六、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
(一)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广泛开展“在会企业联新村、干部职工扶农民”活动,综合运用税收、补足、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要按规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和授牌表彰奖励。
(二)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的带动作用。要以四个万亩优质马铃薯丰产示范园、四万亩无公害乐业辣椒、标准化商品猪生产基地、商品肉牛羊生产基地为重点,建好一批上档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把园区建设与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优质高
效农产品结合起来,使园区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窗口。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要以会泽被列为“曲靖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认真抓好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和农村教育体制为主的农村三项改革,着力建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约束机制;深入开展集体林权、水务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等农村配套改革,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的动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云南省会泽县发改委)
第二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业人口多,但因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农业产业结构单
一、农业生产收益低等原因,造成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多,不仅直接导致农田抛荒现象严重,同时也带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老人的赡养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通过对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技术培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益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回乡创业的积极性,促使大多数农民就地创业,走上村村共同致富之路,这不但可解决农田抛荒严重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
1现代农业的类型
1.1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2类,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是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
1.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设备型、设施型、工艺型的农业产业。它要求技术、设备、动植物三者高度相关,并以生物物理因子作为操控对象,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杜绝使用农药和其他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品。其核心是环境安全型农业,即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等[2]。
1.3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1.4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是设施农业的高级层次,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1.5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
1.6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
1.7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1.8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与农产品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2、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当前农业还是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水果和蔬菜等,其中种植小麦所占比例最大,扣除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利润很低;水果投入产出时间长,对技术要求高,其产值差异大,年产值不等;蔬菜是短期作物,投入产出都比较高。
设施农业方面在设施栽培和节水灌溉方面投入比较大,档次比较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立体农业和休闲农业相结合,搞多种经营,种植、养殖和旅游休闲相结合,水果、蔬菜立体栽培,节水灌溉和避雨栽培相结合,已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绿色农业是无污染、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已开发的产品有生态蔬菜、大棚蔬菜系列等,既给当地农民提供了较好的就业机会,又向市场供应了大量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农民合作社形式和农民自发创业做得比较好的产业,该产业不但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附近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3存在的问题
3.1发展速度慢,地域特色不突出
国内发达地区与周边地区比有不小的差距。尽管区位优势及自然环境条件好,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色不突出。
3.2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
现有的股份制现代农业企业,开发面积和投资规模都相对偏小,品种也比较单一,缺少战略性投资者的加盟。因规模小成本高,许多现代农业科技实施难度大,导致企业因生产技术及条件落后而品质上不去,效益较低。
3.3投入资金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如粮食直补、农机直补等,使农民受益。但对现代农业的投入不足,已成规模的企业一次性投入都在300万元以下,投资者普遍
觉得融资困难,资金运转不畅,加上投资农业既要承担气候、环境等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足。
3.4基础设施薄弱,土地流转不畅
我国实行农村联产承包制,在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土地分散到户,不仅农业基础设施疏于建设,而且也难满足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导致一方面部分土地抛荒,另一方面农业企业高价租赁土地,高地租令很多投资者望而止步;此外,长期以来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5没有建立相应的消费市场
目前,相当多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化肥依赖性大,加上缺乏专业知识,出于利益驱动,甚至有部分农民使用含剧毒的长效农药,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由于投入较大,管理规范,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但相对成本也高,市场售价偏高。而郴州市的城镇居民因消费水平不高,购买力不强,大部分居民还是选择了价格偏低、有安全隐患的农产品。因此,几个规模较大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产品都是销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4、对策
4.1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总体来说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灌溉设施、交通设施和相应的农贸、物流市场条件均有待加强,真正做到农民种、养、加工有条件,销售运输畅通,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政府要用足用好政策,争取各方支持,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
4.2转变县乡(镇)领导干部职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县乡(镇)领导干部除行政管理事物性工作外,还要担当起农民致富的领路人角色,要及时掌握农业生产及市场信息,服务于农
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规划和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帮助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竞争中。既可以避免农民生产和经营的无序性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能以县或乡为单位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根据地域特点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做到“一县一品”或“一乡一品”,特色经营,树立品牌意识,将产业做大做强,减少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市场风险,解决农民入市难的问题。
4.3重视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乡(镇)农技推广站建设与管理
现代化农业发展培养懂专业、会技术的农业科技人才。制定惠农政策,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业专家、农技人员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去,用制度保障他们的收益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技推广员的积极性,解决农技员的生存后顾之忧,不定期地进行技术培训,促使每位技术员都能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最实用的农业技术,并建立健全农技员的业绩考核与其技术推广效益挂钩的管理制度。
4.4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建设政府通过 “扶贫班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形式投入了不少经费,但因为缺乏系统有序的管理监督机制,使培训内容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的现象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亟需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及订单农业,促使现代农业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第三篇: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发展现代农业当前面临的基本形势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有一个准确的估价和清醒的认识。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时期。
一是农村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市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3%下降到3.8%,并呈继续下降的趋势。农业比重越小,表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实力更强。农业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由原来的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转为既要兼顾生产,又要兼顾生态;既要满足数量,又要保证质量;既要抓好生产,更要提高竞争力,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突出。同时,农业比重降低,但农业所承载的劳力比重仍居高不下,高达48%,农业承受的压力更大;农业比重越小,越容易产生忽视农业、放松农业的倾向,农业部门的工作难度更大。
二是农业产业正处于优化提升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必先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水平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只有800多元,还不足城市居民的1/3,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短期内难以替代,农民的兼业现象就不会有根本转变,土地流转速度也不能加快推进。这种兼业化的小规模生产与农业产业升级所要求的规模化、专业化形成矛盾。
三是农村社会结构正处于加速变动的关键时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从农村来看,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人口向城镇加速聚集,务农劳动力呈现低文化、老龄化、女性化特点。这种现象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它有利于农民增收,扩大内需。但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发生矛盾。
四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正处于加速提升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社保网络、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的发展,城市文明正向农村延伸普及,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已成为基本趋势。但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农村生产要素严重弱化。凡是农业发展的重镇,都是财政穷镇。农民信贷渠道单一,筹资困难,又通过到城市就医、就业、买房、上学,使得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城市,失血严重,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五是农村社会矛盾正处于进一步凸显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长期积累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将会集中爆发,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潜在问题日益显性化。如土地承包纠纷、征地拆迁补偿等,引发大量矛盾和问题。尤其近期出现的食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在时隔10年以后,又重新强调农产品有效供给问题,这虽然给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但给农业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工作的主题,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全面提升,是对传统农业质的跨越。从淄博情况看,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是:
1.突出重点,积极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发展现代农业是包括农业产业、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市场和现代农业主体等六个方面。这六项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但六个体系不能起头并进,应分出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从淄博市的情况看,重点抓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优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集中抓好100万亩粮食、75万亩蔬菜、60万亩林果、20万亩棉花和150个畜牧养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壮大优势产业。二是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集中培植100家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市级龙头企业和1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现代农业主体。三是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资源整合、订单服务”原则,在全市建立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村设立农技员,构筑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2.集中力量,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瓶颈。一是着力解决基地小而散的问题,在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基地上突破。发挥现有产业特色优势,在克服“小”和“散”上做文章,在发展规模、标准化上下功夫,把优势产业、有竞争力的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解决生产和市场脱节问题,在发展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依托林果、蔬菜、中药材和园艺苗木等优势产业,对现有龙头企业实行政策扶持,引导工商企业转型发展,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集中扶植一批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三是着力解决服务缺位的问题,在建立农业订单服务体系上实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改革第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解决土地使用权问题;第二个是产业化,解决产销对接问题;第三个突破点很可能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当用市场化的办法搞好农户“订单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和供给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四是着力解决农产品
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在发展品牌农业上实现突破。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从技术、规模抓起,按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标准,通过农民培训工程,普及到每个农民,逐步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支柱产业。
3.强化措施,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手段。一是抓项目。把现代农业建设细化为具体项目,上下凝神聚力,不变调,不松劲,一个一个地去突破,连续不断地抓下去,实现以工程带项目,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开发,以开发提档次。二是抓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既要创新发展思路,又要创新工作机制,尤其要研究落实好工作责任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工作监督考核机制,抓好难题攻关,通过健全完善机制推进工作落实。三是抓投入。在加大“三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争取增加农业项目投入,增加农业部门掌控的投入。同时,认真研究金融政策,通过银企联合、银农联合等方式,增加农业信贷投入。
4.培育组织载体,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动起来,更要把农民联合起来。当前,农民的组织载体已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乡镇政府和村两委行政组织,在推动农业发展能力上正逐步弱化。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就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使之承担乡村行政组织生产经营的功能,避免形成真空。同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职能,既要靠领导重视,又要靠行政手段,更要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目前,农业部门承担着90多部法律法规的执法责任,农业部门长期抓生产多、抓执法少,执法力量薄弱,依法护农、依法治农、依法强农的意识亟待加强。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农业执法条件和手段,依靠法律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四篇:新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新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及措施
【内容提要】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新县作为贫困山区农业县,发展现代农业存在许多困难,但也面临更多机遇,蕴藏更大潜力,本文试作浅析。
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丰富和超越,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新县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扎实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改善农业装备条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交通、生态、农村沼气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产业化基地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套到哪里,新农村建设到哪里,农民富裕到哪里。
(一)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利化程度。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继续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重点实施好沃土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
(二)抓好清洁能源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以国债建设项目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大力推广“猪—沼—菜”、“猪—沼—果”和“猪—沼—粮”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能源)—种植业”为一体的小型农业循环产业链,解决农村家庭生活及照明的能源问题,促进种养业的发展,最终达到“粮多、猪多、钱多、资源消耗少”的目的。
(三)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高度重视村庄建设规划,加大技术、资金支持力度,争取在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县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逐步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强农村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扩大光纤接
第 1 页
入网覆盖面,提高覆盖率,加快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完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用电难问题。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条件,突破城乡界限,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二、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
区域布局、合理规划是提升现代农业规模效益的客观要求。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最佳适宜区和效益优先原则,按照“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的要求和“突出特色、规划先行,注重规模、相对集中”的思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一)巩固提升支柱产业。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免耕直播、测土配方施肥等种植新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茶叶、超级杂交稻、地膜花生、双低油菜、脱毒红薯。二是壮大林果业。大力开展项目造林和人工造林,不断优化林种结构,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大力推广豫粟王、银杏10号、新西兰红梨等优质林果品种,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实现由生态大县向生态强县、林业资源大县向生态产业强县的转变。三是实施“菜蓝子”工程。认真落实扶持养殖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资源优势,走林牧结合、农牧结合、沼牧结合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规模养殖,形成南北浅山区以猪禽为主、东西深山区以牛羊为主的养殖格局,叫响淮南猪、本地鸡、本地肉牛等生态畜禽品牌。以新集、泗店、浒湾、吴陈河、箭厂河等乡镇为重点,鼓励、扶持农村致富能人、科技带头人、外出务工成功人士等发展蔬菜产业,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
(二)培育新兴特色产业。要立足资源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和着眼综合效益,从区域布局、品种结构上培育壮大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力争做到品质调高、结构调优。规范发展袋料香菇,扶持发展白灵菇、金针菇、茶薪菇等利用植物秸秆的草腐性食用菌,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羚锐制药有限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颠茄草、天麻、桔梗、杭白菊等中药材,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优质农产品量的扩张、质的提升,促进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有大的发展。
三、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也是农村发展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大事,更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着力抓好各项工作。
第 2 页
(一)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的发展动力。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产品联合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要依托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坚持“高位起步、多元投入、择优扶强”的思路,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真正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要实行税收、土地优惠,在项目安排及水、电、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整合农业资金,实行项目与产业挂钩,重点产业重点扶持。
(二)建设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化的发展基础。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第一车间”。要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水平,实现“建设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尽快建成1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8万亩山茶油生产基地、5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万亩山野菜基地。
(三)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有限的土地,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依法、有偿、合理地进行流转,使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四)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强化产业化的发展保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运转约束机制,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企业、农户、专合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要让利于民,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实际的、有效的“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努力构建多赢格局。
(五)建设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化的发展水平。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与培训,逐步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检验手段,对通过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奖励;强化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争市场的意识,对我县主导产业的优势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在取得品牌的基础上争创名牌;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优先进入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到国内外展示、展销品牌产品,第 3 页
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
四、坚持把科技推广和运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灵魂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一)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活力。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对公益性职能不能盲目推向市场,不能盲目撤并机构、压缩人员。在基层机构设置上,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向乡镇派驻农技人员,可以跨乡镇设置区域站,也可因地制宜建立农技推广综合站或行业站,还要把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同步,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改革收入分配方式,创新推广方式方法。
(二)认真履行职责,着力提高农业技术到位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示范、推广粮食作物优良新品种和免耕直播、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提高灌溉水、肥料、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能力。通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指导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服务理念,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与指导服务,积极研究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政府联系企业、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作为科研成果走向市场、企业产品走向市场的桥梁作用,通过服务政府、服务科研、服务企业,更好地服务农民和农业生产。
五、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增加投入,抓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
(一)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培训经费,组织实施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科
第 4 页
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方针,调整专业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扩大招生规模,大力培养农村急需人才,力争实现青壮年农民基本达到初中文化水平,掌握一项外出务工技能和一门种养技术,提高农民的务农本领和转岗就业能力。
(三)不断提升农民精神素质。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着力刹住迷信风、浪费风、赌博风,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激发群众自觉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六、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
(一)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综合运用税收、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
(二)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的带动作用。要以标准化养殖小区、农家饭庄、农业观光园为重点,建好一批上档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把园区建设与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结合起来,使园区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窗口。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抓好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和农村教育体制为主的农村三项改革,着力建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约束机制;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等农村配套改革,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的动力。
第 5 页
第五篇: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是以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湖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全球竞争中确立湖南农业的重要地位,增强湖南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并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事关国家农产品安全、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1湖南现代农业战略定位及其发展思路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于湖南自身的特有优势条件,根据国家总体战略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即“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国家粮仓基地,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业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其战略重点是实施好“六大工程”,即优质稻米产业工程、农产品深加工工程、现代生态安全农业建设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农业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着眼于提高五个水平。一是生产规模化水平。相对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来讲,湖南省农业生产单位规模很小,一家一户几亩地,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规模水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除了鼓励土地的有偿转让、推进合理流转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村一品、一片一业”的方式来形成规模化生产。二是综合生产力水平。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建设的需要,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减少将不可逆转,靠外延扩大生产非常困难,只能走内涵扩大生产的路子,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单位产出率,以确保大宗农产品的稳定增长。这主要是通过两个工程来解决:一个是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另一个是设施农业装备工程。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建设大基地,扶持大龙头,狠抓深加工,聚集产业群。要把湖南的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出路在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这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要实施名牌战略,突出发展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注重区域农产品的绿色品牌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农业循环发展水平。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要坚持合理开发资源与循环利用并重,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促进我省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五是现代服务水平。政府是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为推进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要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上有重大突破,突出抓好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信息与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把产前、产中、产后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农业技术服务产业化。
2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开发,着力打造湖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1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一是优质稻产业,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7万公顷以上,其中优质稻面积扩大到267万公顷,重点抓好42个粮食生产大县(场)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格局。二是“双低”油菜产业,要抓住国家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带的机遇,加快推进专用品种集中连片种植,重点建设衡阳盆地和湘西北等优势区域。三是生猪产业,要以提高生猪瘦肉率、商品率和加工率为目标,主攻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质量检测、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扩大产品外销。重点建设35个外销生猪基地县和1 000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
一批年屠宰加工100万头以上生猪的加T企业,并重点布局在107国道沿线优势产区。四是柑橘产业,要以提升果品质量为重点,加快品改步伐,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四大产业都必须紧紧依托相应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开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
2.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一是草食动物产业。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产业。重点建设湘西南、湘西北、湘中、湘东南等优势产区,形成“南奶、北肉、东西羊”的格局。二是竹木产业。重点抓好洞庭湖区杨树、湘南地区桉树、湘中地区楠竹等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浏阳河花木带建设。三是种苗产业,打造世界级杂交水稻良种品牌。四是马铃薯及新能源产业。
2.3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一是特色蔬菜。适当调减大路菜,扩大反季节、无公害、名特优蔬菜特别是外向型蔬菜的生产。重点抓好食用菌、辣椒、黄花菜、香芋等特色蔬菜的规模化基地建设,建设洞庭湖水生蔬菜生产基地、湘西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和湘中、湘南食用菌生产基地。二是特色家禽。依托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和加工,培育形成湘黄鸡、东安鸡等一批地方特色家禽品牌,加快发展临武鸭、攸县麻鸭、武冈铜鹅等水禽品种,重点建设环洞庭湖水禽养殖基地。三是特色水产。发挥淡水养殖的优势,突出发展名特优鱼类和珍珠、河蟹、中华鳖、乌龟等特种水产。以洞庭水殖、益华、东江鱼、省水产公司等为龙头,实行规模养殖,扩大加工出口。
2.4建设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形成湖南区域性优势产业带
一是长株潭集约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二是洞庭湖区的规模化适水农业,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形成湖南农产品的集中产区。三是衡阳、永州、郴州、娄底的专业型优势产业。四是怀化、湘西和张家界的资源型特色农业。
2.5加快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努力拓展非农产业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顺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保健品产业、花卉园林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立足湖南各地独有的自然和人文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特别要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另外,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区、洞庭湖湿地区、“四水”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控制性保护和合理开发。
3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推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3.1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从兴修道路、改水、改电、改厕、改厨等农民受益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实事人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保护,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重点扶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加工、运销、代销、生产资料供应、农技推广等服务,积极扶持和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建立一个以基础教育为依托,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体,以科技普及、培训和推广为重点的农村教育体系,造就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农业专家、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法律法规等社会科学专业人员,为农村创作、出版一批科技普及读物,以适应当前农民对科技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利用创建“专家支农”形式,实现专家与农户、技术与生产的直接对接。要按照市场经济思路,-以经济为纽带,架起专家与农户之间的科技大桥。要构思政府指导,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主导,各个经济利益主体广泛参与的具体操作实施路径,做到交易费用的最大节约。
3.3不断创新新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规模经营
在不同生态区域和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立土地集约经营试点。发展现代农业,最迫切的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业的就业比重,不断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改造农业的微观基础,以提高农业生产率。目前这种小规模经营,无论装备条件多好或科技水平多高,农民增收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更不可能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各地的有益探索,总结好经验。另一方面要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如加快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在现有的各项农业专项补贴基础上,增设农地流转补贴专项资金,对出让土地的农民给予补贴。要培育一定数量的能够承担市场风险的农业龙头企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推进生产资料向生产能手和大户的集中,建设好包括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内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3.4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农业科研院校,紧紧围绕湖南省大宗农产品,积极开展产业化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启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着力支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和推广。二是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带动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三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型现代农业企业。四是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相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相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五是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大补贴力度,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5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现代农业的发展,光靠自身的积累是很困难的,必须借助一定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主要表现为政策支持、项目投入和招商引资。所以,要尽快形成和完善这种政策扶农、社会助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共建机制。各级有关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现代农业的战略作用,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形成关心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浓厚氛围。
黄大金1,陈良凤1,陈烈臣2,刘正清2
(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农学会,湖南长沙410125)
湖南农业科学2010.1
马桂莲采集;张琴加工;程彬彬编辑上传;江洪涛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