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

时间:2019-05-14 07:0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

第一篇: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

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鲜明的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两大战略任务:实施“倍增计划、幸福工程”。那么什么是倍增计划呢?简单地说,倍增就是翻番,比如我们现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942元,实施倍增计划后,到201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达到3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现在是6936元,实现倍增后到2016年翻番达到14000元。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指标,那就是三年部分指标翻番,五年主要指标全部实现倍增。

倍增计划已经提出来,那么今后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赵书记在报告中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思路。下面我就结合赵书记的报告,谈一点我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重点突破,优化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依托东平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园区突破为重点,努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加工制造、矿产开发、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四大战略性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应该从现代农业、工业(加工制造)、矿产业、文化旅游业和物流业这五个方面努力:

(一)以创优创收创效为重点,强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发展总目标,进一步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粮食生产始终是农业的基础,目前,要稳定粮食生产,就必须加快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选准主导产业,集中连片发展,着力建设规模化、特色化种植基地和高效养殖区。”根据我县实际,确立的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为:优质粮食、油料、蔬菜、林果、水产、畜禽,十大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为有机粮食、大蒜、花生、蔬菜、核桃、葡萄、水产品、麻鸭、生猪、食用菌。看一下戴庙的食用菌基地。戴庙投资上亿元以陆庄、宋圈村为中心建设了千亩食用菌基地。本村的承包户可免费使用大棚,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棚,投资每平方米约30元,共计1.5万元,年前蘑菇的市场价格大体在三块五到四块,一个平方预计能产蘑菇三十斤,一平方菇农收入在一百二十块钱,除去成本四十块钱左右,这样一平方利润在八十块钱,五百平方的一个棚年收入四万块钱。戴庙的千亩食用菌基地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建设食用菌大棚500个,双孢菇年产15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5175万元,同时可带动解决900多名当地劳动力就业。农民到基地打工,一天的劳务收入有三四十块 2

钱。一年务工收入至少能增加5000元左右。二期工程准备今年春开始实施,建三百个大棚。三期准备推迟一个周期,也就是明年的二、三月份再增加五百个大棚,目标是把整个基地打造成为东平真正的食用菌基地。

戴庙结合当地实际搞了食用菌养殖,而老湖的特色就是麻鸭、观赏鱼以及特种动物养殖了。老湖的观赏鱼养殖基地,目前在王台、水河涝洼地段已经发展到养殖面积3000亩,亩均效益3万多元,可带动40多户农民年增收120多万元。这个观赏鱼养殖基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体养殖基地,而且已经辐射到周边新湖、商老庄、东平街道等几个乡镇街道。

种植业搞得比较成熟的就是“两菜一粮”的种植模式了。所谓“两菜一粮”,就是年产两季菜一季粮的种植模式,早春覆膜种植土豆,土豆畦间间作春玉米,收获土豆、春玉米后,再种植大白菜,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目前大羊、接山等乡镇连片扩大了“两菜一粮”的种植面积,已达近5000亩。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对于农民增收也是很有利的。

戴庙和老湖的高效农业基地建设搞得红红火火,其他地方,比如平原适合种植经济作物,山区适合发展林果业,湖区适合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但是不管搞什么具体项目的,首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农业项目,千 3

万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地方项目。因为没有任何两个地方地理环境、交通区位等等都完全一样,村情民情会存在差异,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别的地方搞得成功的项目,如果想在本地也搞,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搞,并且要经过充分的论证调研和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不论做什么项目,必须要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赵书记要求:农业经过五年的发展,“力争到2016年,建成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高质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优质核桃达到20万亩,名优水产品达到10万亩,麻鸭1200万只,特种动物100万只,生猪100万头。”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这里主要涉及到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关于农业龙头企业,赵书记提出:“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从事农产品加销的规模企业群体,最大限度地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我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31家,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基地、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的131家农业龙头企业涉及到种植业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林果加工四大类,其中种植业加工企业最多,占了一半多的比例。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建成投产的龙头企业仅工业园区就达到了20多家。

山东光大集团就是我县一家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公司下设4家子公司,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原料来自千家 4

万户。几年来,集团坚持走“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与广大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了棉花、大豆、花生、菜籽等农作物种植基地30万亩,带动农户20万户,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取得了农民增收、企业增利、社会增效的良好效果。

关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赵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扶持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目前,全县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发展到599家,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年力争新增发展合作社30家,合作社成员突破4万户,注册资金超过8亿元。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900家,吸纳农户超过全县总户数的40%。

目前全县的599家合作社涉及到了农业的六大主导产业,覆盖的区域由村内逐步扩大到跨乡、跨县、跨市,直至跨省。合作社给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和成员建立了互利、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关系。

比如梯门镇的东元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由80个菜农于2008年初注册成立,现已发展到拥有蔬菜基地1200亩、冬暖式大棚和大拱棚450个、成员600人的规模。合作社按照“五化”标准(即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合同化销售、民主化管理)规范运行,统一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每棚年均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加上分 5

得的盈余,成员仅从合作社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就达上万元,远远高于当地人均纯收入。合作社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可以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计划和市场需求进行社会化生产,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其次通过注册蔬菜商标、开展“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化了农民的谈判地位,增强了成员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

赵书记还在报告中指出:“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基地搞好质量认证,培育特色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赵书记很明确的指出了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有利于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品牌的培育。现在人们的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因为品牌的确能给农产品带来很大的附加值。比如我省的高青大米。高青大米于2008年12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通常一粒米从设备入口到出口的运行距离为2至3米,而高青大米的运行距离是470米!高青大米要经过13道工序加工才能成为没有一丝有机成分流失的营养米。经过精细加工后的高青大米目前已生产出6个产品系列,其中国色天香精品米在香港售价高达399元/盒,一盒六斤,每斤60多块钱。这个价格在市场上绝对不是普通大米所能企及的。高青大米从原来的每斤不到两块钱到现在的60多块钱一斤,可以说,一个商标不但提升了一个产业,更 6

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我们下一步的发展也可以借鉴高青大米的经验,在品牌上多下功夫,因为品牌的力量真的是不可限量的。

3、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为了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按照赵书记的指示,县里正在积极进行全县十年水利发展改革规划,正在加快实施无盐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全县6.87万人的饮水问题。充分用好后期移民扶持、蓄滞区建设和南水北调有关政策,进一步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4、切实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想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我认为:首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为农服务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其次,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搞好小麦、玉米、生猪、奶牛、设施农业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确保各种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位。第三,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工作。第四,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实施“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雨露计划”,充分利用劳动技校、职业中专、农广校等培训阵地,开展特种动物养殖、种植、畜牧、水产、就业技能等全方位的培训,计划全年开展农民培训3万人次。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切实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上述各种促进农民增收的措 7

施,力争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4万元。

(二)以高端高质高效为导向,强力促进新型工业集群规模膨胀

赵书记强调,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增财力惠民生的活水源泉,也是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根本所在。

1、突出工业集群发展,加大主导产业培植力度。在工业产业的总体发展上,我们遵循的思路就是“高新产业引领,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突破”,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县里重点培植的是矿业、化工、造纸、食品、纺织、压延加工(机械制造)和电子光电等七大主导产业。加工、纺织、电子三大产业属于纳税虽然不是很多,但吸纳就业能力强,对提高群众收入有利的产业,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我们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也需不断开发就业的新领域,增加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

2、加快培育高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我县正在围绕四新(即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重点领域,培育优势产业链,打造能够展示我们产业高度的新亮点。目前我县以电子电气、新医药、动力电池、光电光伏等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县里还在为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条件,那就是落实各级出台的鼓励扶持企业上市的有关优惠政策,重点 8

培植几大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

3、强化骨干企业培植,加快重点企业发展。按照赵书记的报告要求,坚持把培植壮大骨干企业,提升工业经济质量效益作为抓工业的重点。现在我县以瑞星集团、新东岳集团、光大集团、东顺集团几大企业为主的重点调度的20家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发展工业,对于农村来说,有闲臵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资源优势,利用好这两大资源,农村工业也是大有作为的。如接山镇的泰伊服饰、祺盛制衣等企业就是租赁村里闲臵的旧宅基地,建设厂房2000多平方米。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多人,每个职工月收入大体在一千五百元左右。由于企业办在农民家门口,既方便了农民就近就业,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结合这个例子,我简单说几句作为农村带头人的村支书在村级招商方面可以做的工作,首先,可以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将外出返乡人员组织起来,开个座谈会或者茶话会,集中大家的才智为村里的发展和增加群众收入出谋划策。其次,对于有技术、有资金、而且有回乡创业愿望的这部分人员,村支书就要以村内闲臵的土地资源和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富余劳动力等条件吸引他们回村办企业搞项目,让本村群众不出村就可以打工赚钱。接山镇有的村这样做了,其他地方也可以借鉴这种村级发展企业的模式,结合自己当地的闲臵资源,发展小、快、灵、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以扩大农民就业,9

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有利于村集体收入的增加。

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工业推进措施,力争到2016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几项指标均实现成倍增长。

(三)集中突破矿产板块,促进矿产业潜能释放 矿产业作为后发优势产业,会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和近年经济增长的“裂变带”。下一步,按照赵书记在报告中的要求,围绕加快优势产业潜能释放,鼓励已达产的矿业企业进一步改造升级,扩能增产;督促建设中的企业加大建设力度,完善相关设施,实现快速投产达产;促进洽谈成功的企业加快建设早投产。推进矿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走高端、高质、循环发展的道路,实现产业升级增效。同时,对现有石灰岩、地矿、紫砂页岩、地热等资源,要进行适度的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以做大做好为目标,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高效发展

1、旅游业,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了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目标,那就是:“建设全国旅游强县,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赵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就是:

首先,着力提升景区层次,实施重点组团项目开发,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建设,打响特色旅游品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积极开发具有东平特色的旅游产品,策划推出有创意的旅游项 10

目。在主要景区景点,精心策划推出一批以水浒故事、宗教礼仪、民俗表演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重点打响《水浒天风》、圣水观音等精品演艺品牌。

其次,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抓好景区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在购票、乘船、游览、购物、咨询等方面提供高效快捷、温馨亲和的服务。

再次,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在加大传统宣传营销活动的基础上,强化网络、短信、数字宽频等新兴媒体宣传,提高东平旅游的知名度,让更多游客到东平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其实,发展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是有很大作用的。到东平旅游观光的客人越多,对我们的农民创收增收就越有利。比如商老庄乡依托地域优势,充分利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及渔家新居,发展了安山古镇“渔家乐”项目,这个项目集观光旅游、湖上美食、渔家体验为一体。因为外地的游客到东平来旅游,就是来休闲、放松的,来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愉悦的。渔家乐项目总投资800余万元,对渔民新村进行了绿化、美化,对室内进行了装修。实行规范化运营,成立了渔家乐专业合作社。去年5月份,先期在潘孟于村正式启动“渔家乐”项目,现已发展“渔家乐”26户,拥有近百个床位,可同时接待500余名游客,年接待游客可达3万余人,全村年增收300余万元。

2、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又是提高群众素质的需要。赵书记提出了深入实施“顶天”工 11

程,我们要按照赵书记的指示,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快佛山文化产业园、水浒文化产业园、运河文化产业园建设,扶持发展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策划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大作,为东平群众和外地游客创造出高层次的文化大餐。既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又提高了群众素质。

(五)以做快做强为目标,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们面临着崭新的发展机遇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条件:济徐高速、晋鲁铁路、京杭大运河明年将全部建成开通,通用机场正在规划。因此,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努力把东平打造成国内重要的物流节点、国家级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目前,在有关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中央物流园区已拉开框架,福田雷沃鲁西南分销中心、瑞星集团粮食交易中心和农资交易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信息平台正加紧建设,煤炭、港航、戴屯港、济徐高速公路出口等四个子园区正完善规划。中央园区已被列入省政府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服务业载体项目,信息平台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我们要加快煤炭、航运物流园区的建设速度,早日建成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形成临港经济聚集区。力争到2016年,物流业实现综合收入100亿元,利税8亿元。

二、区域带动,城乡统筹,着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经济增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引擎。赵书记在 12

报告中指出:“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城市建设抓两区(现代城区、滨湖新区),农村建设抓两区(新型社区、特色民营产业园区),加快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城乡环境。到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为了落实赵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理念,合理布局“山、水、林、城”景观,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和历史文化因素,实施区域带动战略,打造“宜业宜居宜人”的山水生态城乡。

(二)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社区建设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幸福东平的战略之举。赵书记提出:要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趋势,立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谋划,积极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县乡镇总体规划和30个社区建设的规划,19个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保证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各村居切实运用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认识到搞好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社区建设上,我们看一下沂南县宝珠村是怎么做的,他们那的情况和我们有些相似。沂南县是省级贫困县, 宝珠村是个远离县城的小村,他们的具体做法就是把村里的土地进行统 13

一规划,村民的宅基地集中到一起盖起了统一的住宅区,一下子结余出200多亩土地,村里就利用这些土地发展养兔、养鸡,特色农产品,建冷库、盖厂房,不仅全村的劳动力都转身当上了拿工资的职工,外村人都到他们村打工。现在,宝珠村的村民全部在村办企业工作,每年除了工资、奖金还有股权分红;村民的医疗、养老保障,全部由村里承担。就连村民的子女考上大学,每年都能享受到数额不等的补贴。所以说,我们发展城镇化的方向就是让农民能逐步提高生活质量,在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逐渐向城市居民看齐。希望我县的农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结合自身的水土特点,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主动实现符合自身实际的城镇化,让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好日子。

三、创优环境,完善服务,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为了顺利实施倍增计划,我们必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正如赵书记在报告中所说:“实施倍增计划,必须在理念上求突破,在机制上求创新,在工作上求实效,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更加开放灵活的机制、更加优质高效的环境推动发展、赢得先机。”为此,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广泛招商引资引智。因为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引进东平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引智可以引进高层次的急需的人才,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就是积极创新创优环境。因为环境就是商机,就是生产力。按照赵书记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按照“五最”的目标要求,深化 1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事项,简化程序,公开办事流程,为广大企业和客商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为经济发展和全民创业提供良好的窗口和平台。

最后我要说的一点就是,实现倍增计划,必须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农村就是必须要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提高干部素质,强化班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可以这么说,一个村的村支书的综合素质好不好,会直接关系到这个村的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经济富不富,社会稳不稳。因此,作为领头羊的村支书一定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全面崛起”大讨论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敢于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打铁先须自身硬,村支书自己做到了清正廉洁,并且事事带头干,必然会对班子里的其他成员、党员干部和群众起到一种无形的带头作用,必然会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而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发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积极发展生产,为本村的普通群众起到一个辐射带动的作用。还有一点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的就是要转变群众的观念,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村支书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引导群众算长远账,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觉得外商赚得多了,自己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我们要看到的是外商来了以后所带给我们的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外商发展起来之后,周围群众也会得到更大的实惠,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实施倍增计划,推进新跨越,广大党员干部应以贯彻落实县第十三届党代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实际,凝聚发展合力,乘势而上,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成效,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的实践中去。

以上就是我个人学习赵书记党代会报告的一些浅显的心得和体会,今天就和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推进幸福工程 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推进幸福工程 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大家好,去年12月26日,县委书记赵德健代表县委在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作了报告,提出了《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的宏伟目标。报告以清新之风、务实之言,指明了东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必将激励全县人民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创美好未来。下面,就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和加强党的建设部分,把我的几点学习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报告构勒了一幅美好前景非常鼓舞人心

去年3月份,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说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时间,幸福、尊严两个词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热点。‚穷的时候,得到一个面包就很快乐,物质丰富以后,给你一台电视机也不能让人开心。‛这几年,我们农村的道路硬化了,门前屋后绿化了,路灯点亮了,厕所也改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在这个基础上,让农民朋友感到幸福是很难的。但是,赵书记却提出了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的宏伟目标,即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城乡居民就业有岗位,收入有提高,权益有保障,内心有喜悦;使东平成为外在形象好,要素设施好,生态环境好,服务质量好人人向往的好地方。这一宏伟目标足以看出县委县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胆识和魄力。

报告结出的目标具体实在、切实可行

幸福魅力新东平的目标一提出,有人对此提法持质疑态度,认为东平经济还比较落后,现在提为时过早,肯定实现不了。其实幸福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特权,幸福指数也不一定和经济水平成正比。幸福是动态的,感性的。我们不可能等到经济发达了再去感知幸福,发展经济与追求幸福并不矛盾。今天,赵书记提出的‚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犹如一幅宏伟壮丽的时代画卷,‚增强群众富足感,增强群众安全感,增强群众公平感,增强群众舒适感,增强群众自豪感,增强群众责任感‛就是构成这幅画卷的基本要素和明确目标。这些目标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求真务实的深刻内涵。比如,赵书记在谈到增强群众公平感时说,在办好为民实事的基础上,围绕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衣、食、住、行、医、学、保‛等诸多方面,每年确定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十项民生工程,作为幸福工程的重要抓手和内容。在年初召开的经济工作会上,对今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细化分解,落实到了相关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目的就是让生活在东平的每一个群众享受喜悦、感受变化、看到希望。这是赵书记的所思所盼,也是每个东平人的共同期盼。可以说,这些目标具体实在、充满活力,切实可行、鼓舞人心,既是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激越鼓点,又是通过努力拼搏完全可以实现的理想所在。

民生举措得力催人奋进

那么,既然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如何抵达是关键。赵书记同样给出了非常清晰的实现路径和具体详实的得力举措。举措1: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群众富足感。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不懈追求,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指利用5年的时间,让城乡居民的收入翻番。比如,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36元,5年后,实现翻番,突破1.4万元。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尤其把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对这部分人群来说,增加收入就如同雪中送炭。这里不光提到把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而且在确保农民收入方面,既有政策的倾斜,又有措施上的部署。措施上主要指,利用惠农政策、产业带动、创业等途径来确保农民收入。作为村级经济发展带头人,支部书记们要吃透、利用好国家的一切惠农政策;要挖掘本村资源优势,积极上项目;要挖掘村里的致富能人,引导、坚持他们大胆创业,从而带动部分村民致富。确确实实把农民增收落实到产业上,具体到项目中。

举措2:完善保障体系,增强群众公平感。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俗话说,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一身轻松‛。打个比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收入是3万元,如果这3万块钱既要用来供孩子上学,又要用来承但年迈老人的赡 3

养问题,还要用来支付全家人全年的开销,最后还得留出明年的周转资金,等等,其实也剩不多少。老人不生病还好,生场大病,那就不是3万两万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到55元的基础养老金,等等,这些保障体系后,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减负很大。赵书记在党代会上强调,继续做好民生工作,一是突出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事业主要就是教育和医疗。把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工程,扎实推进教育振兴计划,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县第四实验小学已投入使用,县直中学、乡镇初中‚班班通‛工程已完成,我们东平的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优质教育。今年计划完成县职教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大力加强中小学校车规范化管理,对于加强中小学校车规范化管理,农村是重点,因为县城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学,而农村的孩子要到离家好几里远的学校去上学,要本着安全适用的原则来配备校车,不能盲目地和国外比,要从财力状况、每个村学生的数量、交通状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达到保障学生安全,完善管理机制的目的。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卫生资源向乡村和社区倾斜,确实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前年,去年县里各招录了一批医务人员,充实到了乡镇医务人员队伍中,解决了乡镇医疗卫生资 4

源不足问题,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基本不出县‛医疗卫生服务。二是突出社会保障这个民生‚安全网‛。去年全年共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约5.6亿元,发放社会保险待遇4.13亿元。全县11.3万60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领到了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城镇低保由每人每月240元提高到280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400元,全县在保对象达到1万7千多户、3万多人。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对434名城乡患大病特困群众发放救助金100多万元。赵书记在报告中说,特别要确保失地农民、农民工、城乡低保等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里,我认为赵书记运用的是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弱势群体就好比这个木桶的短板,只有补齐短板,社保才能整体上水平。三要突出为民实事这个有力抓手。建立财政增长,民生投入跟着增长的指标体系和刚性机制,围绕人民群众关注期盼的热点问题,每年坚持实施‚十小工程‛,办好一批为民实事,形成长效机制,使群众长久受益。

举措3:抓社会和谐,增强群众安全感。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的关注点往往会发生转移。吃:要吃出健康、营养;住:要住的舒适,温馨;行:要方便、快捷。这就是所谓的民生升级。因此,赵书记说,要努力促进全县人民在物质生活日渐宽裕的同时,更多地拥有宜居宜人、安定和谐的社会 5

环境。一要抓生态建设,打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二要抓民主政治建设,打造和谐的法治环境。三要抓违法犯罪和矛盾调处,打造和谐的治安环境。相信有了这三个方面的措施,东平一定能成为一个宜居宜人、安定和谐的幸福家园。

举措4:提升人文素质,增强群众自豪感。当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二,我们禁不住为我们国民素质不高而羞愧。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核心价值、社会理想模糊。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个别人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看作是道德,把无私奉献看作是傻瓜,把弄虚作假看作是聪明,把诚实守信看作是愚昧,把挥霍浪费当作‚时尚‛,把勤劳节俭当作‚过时‛,把‚爱岗敬业‛当做‚傻冒‛,把投机取巧视为‚能干‛等等。还有,个别企业商家唯利是图,今天奶制品有问题,明天又出现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让老百姓整天提心吊胆。追究产生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及时地占领这部分人的思想高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际社会经验也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开始出现明显增长,达到5000美元时,将出现旺盛的增长期。我们现在已经达到4200美元,开始步入文化消费由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在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的大环境下,赵书记结合东平实际,审时度势地提出,要实施文化事业‚立 6

地‛工程,为群众、为农村、为一线,采购、设计、提供普惠亲民的文化自助餐或快餐,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是赵书记给我们提供的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赵书记还提到,要引导群众树立感恩之心。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东平的新变化、新发展,使广大干部群众在体验和享受这种新变化、新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和明白这种变化依靠什么,今后的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干些什么,从而引导群众对党和政府、社会和单位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为东平的崛起、社会的和谐多一些行动,少一些杂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践,进一步丰富新时期东平精神,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在建设幸福东平中收获自信,在建设魅力东平中感到自豪,在实现全面崛起中提升形象。

举措5:要通过抓生态、抓农村容貌整治,增强群众的舒适感。报告指出,要加强东平湖、大清河、汇河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涵育和修复,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城乡河道水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下大气力抓好城镇背街小巷和农村容貌整治,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在农村,现在很多小河小沟再也看不见鱼的影子,全成了村民投放垃圾的地方。有些村道路两旁堆满了柴草和粪土,非常影响通行。作为村级,要配合好县里提出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支部书记们可以组织本村党员和群众治理一下本村周边的河道,然后在河边立警示牌,禁止向河里投放垃圾。配合好县 7

里提出的容貌整治工作,在村里加强宣传,划分责任区,组织党员村民按责任区清理道路两旁的柴草和粪土,然后组织党员加强监管,真正打造一个村民满意的宜居宜人村庄。目前,从我国的能源压力的环境压力来看,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尤为重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要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来,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村里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一些先进技术,把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转化为肥料、饲料、燃料,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还可以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推广高效低排放节能炉灶炕,改善农村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农村低碳生活方式。逐步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状,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

举措6: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增强群众责任感。为什么老人摔倒了,不敢去扶,其实这与当年彭宇案的社会影响不能说没关系。2010年,江苏等地幼儿园频发不法分子进校园砍伤孩子的事故,与当时媒体的过度报道不能说没关系。这两个案例说明社会心理更需要正面引导。2011年,‚最美‛一词频频见诸媒体。有为救落儿童而牺牲的最美奶奶柴小女,有来不及多想,只想接住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有缺钱不缺德的棒棒老郑,有只想救人的拾荒阿婆。除上述枚举,其实还有很多‚小人物‛成为正义化身,他们用平凡和义举践行真善美,用勇敢与坚守构筑起‚道德高地‛。据了解,我们有些村 8

通过开展‚五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村里风气很好。目前,村里基本上都有文化广场,文化书屋,但是有些村把它们当成摆设,没有发挥作用,所以,村里党支部书记一定要重视起来,利用好有限的载体,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倡导一些加强精神文明的行动,培育村民懂得敬畏、常怀感恩、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赵书记在报告中说,增强群众幸福感,提高幸福指数,要求各级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去现场化解矛盾,却常遭到群众的众怒,一些‚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解民忧,却常遭受群众的苛责误解,党员干部时常发出当前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的感慨。现在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的确非常紧张,有这样一种说法:‚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这种说法未必全面,却反映出一个问题:党群干群之间的联系遇到了障碍,一些领导干部严重脱离了群众。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为什么战争年代,会出现军民一家,党群关系融洽的局面,和平时期,党群、干群关系反而生疏了呢?到底是群众太挑剔,还是干部们没有适应新形势?群众工作又面临怎样的新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随着群众 9 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等因素,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确实很大,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执政时间长了,我们部分领导干部的官气越来越大,‚地气‛接得少,说话讲不到百姓的心里,做事难合群众的意愿,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情绪变化往往是‚反应迟钝‛、甚至‚麻木不仁‛,造成矛盾积累甚至激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糊弄群众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要不得,把群众工作庸俗化、一味迁就、既不讲科学指导、又不依法办事也不对。这一点,已形成共识。群众工作需要不断积累新经验、寻找新办法,需要新思维、新智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报告中把党和人民的关系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强调,而且非常深情地说了一句话: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对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赵书记又有了新的思维。他说,要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用民主方法做好群众工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畅通群众参与决策渠道,激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用发展的办法做好群众工作,每年办一批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只有这样,10

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相信,诱人的宏伟目标+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细化任务+步骤详实得力的措施,幸福魅力新东平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总之,赵书记的报告在‚‘十二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跨越发展进入新阶段、群情激昂共创美好未来‛的新形势下,给出了‚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的具体方法和详细步骤,言辞恳切,深入人心;举措得当,催人奋进。谢谢大家。

第三篇: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交流)

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

xxxxxx

今年,xx被确定为全省丘陵地区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城市,这是我市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也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处理城乡发展问题的一大新思路、新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作为xx市中心区的xxx区,如何结合区情,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突出特色,以城带乡,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新突破,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结合区情,充分认识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劣势

xxx区行政区域面积152.94平方公里,总人口39.8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71万人,城镇率78.13%;2006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94亿元,城市人均纯收入8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5元,收入比为2.48:1。

目前,xxx区农村的基本现状是:农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3亩;城乡收入差距大,2006年城乡收入比达2.48:1;农村公共资源少,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比较落后;农村消费能力弱,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多数农民还停留在小生产方式上;农业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仅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仅1家。同时,xxx区地处xx市中区,具备了较好的区位、商贸、人才等优势,交通便利,产业配套,通讯快捷,信息灵通,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综合条件优越。xxx区属典型的大城市带小农村区(县),商贸业十分发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工业体系也初步形成,这些都有利于“城市支持农村”、“工 1

业反哺农业”政策的落实。因此,xxx区具备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明确目标,创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工作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xxx区一项主要工作,我们将结合区情,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作机制,促进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43000元,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4:1以内;五年内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6000元,城镇化率达到8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0.2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六大体系:

产业体系。加快xx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做好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和企业入驻等工作,尽快引进一批上规模、高技术、低能耗、利环保的优势企业,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工业的带动和反哺农业的能力;以xx、漆树优质水果,xx花椒,xx蔬菜为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以xx生猪、xx肉鸭、xx“林下鸡”为重点发展特色养殖,以xx、xx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农业;全力打造“大东方”核心商圈、培育特色商业街和专业市场,巩固提升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城镇体系。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重点对城区及近郊的xx、xx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体化城市片区,同时完善xx、xx、xx、xx的中心村、农民集中居住地及新农村规划,到今年底,完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市中区和城市延伸区的聚集效应和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鼓励城市人进入农村创业,实现城乡互动。

基础设施体系。以40公里公路环线为整体骨架进行规划,大力实施“通达工程”和“畅通工程”,努力改善我区城乡交通状况;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大力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有线电视覆盖率;加强乡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加快发展乡镇集贸市场、连锁超市和便民店,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农村市场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按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求,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城乡公共卫生资源,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完善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有效保障农民群众健康;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把就业培训等服务管理工作延伸到乡镇、村组和社区,依托区、乡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增强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建立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环境与保护体系。加快城乡配套的污水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建设,结合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加强xx、xx天然林保护,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和“二建五改”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大胆创新,力争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五个突破”、“三个推进”

五个突破。一是力争在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上取得突破,结合xxx区实际,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的改革和试点探索,在农村用地流转为城市用地、农村用地流转为工业用地、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用地、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用地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地方个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力争在迅速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最终目的,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我们将重点在农村养老、就业培训、教育、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争取率先实现突破。三是力争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取得突破,因地制宜制定好农业产业政策,支持农业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集中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加大农业招商,发展新型农村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四是力争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支持系统上取得突破,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类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资源优势,参与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中来,为xxx区统筹城乡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支持。五是力争在推进城乡居民户籍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管理体系建设,力争先行先试,率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实现户籍制度新的突破。

三个推进。一是实施农村中心城镇三集中试点,推进xx工业园区建设。以xx工业园区建设为核心,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在xx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进行农民集中居住的试点工作,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工业集中区集中;加快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移,实现农民在中心镇集中居住;落实转移农民的社会保障、就业、公共服务等配套服务,推进xxx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二是实施乡村旅游试点,推进xxx风景区开发。积极整合风景区旅游资源,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以xx为中心打造生态旅游小镇,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居住,发展乡村休闲养老度假项目。三是实施集约化经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土地合理流转,科学编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开展农业产业化试点,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政治任务,既要积极谋划长远,更要抓住当前;既要整体推进,又要抓住重点;既要整合力量,更要尽快见效。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增添工作措施,整合各方力量,把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特色、抓出成效,为全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努力实现富民强县的新跨越

努力实现富民强县的新跨越

石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鲍峰庭

石城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战略,科学发民用工业,进位赶超,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新石城。

一、突出抓项目建设促发展提速。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助推器,对石城这样的欠发达县意义尤为重要。我县将把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项目建设“百日会战”,加快推进已调整梳理出的55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投资15.95亿元;实行县领导和部门“一把手”推进项目责任制,实行“三天一督查,五天一通报”,坚持一线调度、现场办公,设立公示牌公示项目进展情况,力促城南大道改造、防洪堤三期工程、钽铌矿综合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快速推进,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突出抓产业建设促发展转型。围绕“产业兴县”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年种植烟叶3万亩、白莲10万亩,每年新增高产优质油茶2万亩,进一步巩固“田中烟莲,山上油茶”的农业产业优势。围绕“强攻工业”战略,坚持“愚公移山建园区,开山劈岭办工业”,加快古樟工业园和屏山、小松创业园“一轴两翼”工业平台建设;加大招商力度,突出抓好了矿产品精深加工、新型矿山机械、现代轻纺、绿色食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围绕“主攻旅游”战略,重点抓好了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规划,着力打造了通天寨、九寨温泉、赣江源漂流三个4A级核心景区;在规划的执行、景区的提升、旅游的营销方面下功夫,做足生态源、红色源、客家源、生命源文章,努力扩大“赣江源头,西部武夷”影响,聚集“福地石城”人气。

三、突出抓社会事业建设促幸福指数提升。不断加大公共财片向民生社会事业的倾斜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水平。按照“民生城市”理念抓好城市建设,加快完成东城防洪堤周边区域、城南大道周边区域、西外路周边区域、东环路周边区域的城市设计,合理布局学校、专业市场、休闲广场、环卫、公厕等基础设施,加快政务新区、教育园区、工业园区、商品贸易区、旧城改造建设步伐;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活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谐、幸福新城。把“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立项目、资金、人力向民生、向基层倾斜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结合“三送”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抓紧抓实信访维稳工作,强化领导包案制,确保全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第五篇: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

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胡春华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本报11月10日讯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中,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牧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5.1∶45.4∶39.5演进为9.4∶54.5∶36.1。城镇化进程加快,五年新增城镇人口238.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8.3个百分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保障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富民优先,五年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4.2万人,每年平均转移农牧民就业224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去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16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协作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万多亿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口岸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累计引进国外资金125亿美元。

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是从进入新世纪开始的。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区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一产比重由22.8%下降到9.4%,二产比重由37.9%提高到54.5%,城镇化率由42.7%提高到55.5%,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本报11月10日讯

五年来,全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和政协工作,各级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快,公民法制意识和社会法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加强。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维稳第一责任。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一批重要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启动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战略

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报11月10日讯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通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加快改变欠发达面貌,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是新一届党委的第一要务。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这个中心任务,着眼全局,把握和坚持好以下原则:

——坚持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努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繁荣发展促进团结稳定,以团结稳定保障繁荣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必须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持续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不断改善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把握好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水平地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在新时期实现内蒙古发展的新跨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奋斗开创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

本报11月10日讯

今后五年,要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全区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牧业,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稳定发展粮食、肉类、乳类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打造更多农畜产品优质品牌,提升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推进土地和草牧场经

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制定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组织实施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优化提升第二产业。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精深加工,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进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工业经济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和“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和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

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煤炭、化工、农畜产品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旅游业,提升草原、森林、沙漠、地质奇观等重点旅游景区水平,推出一批国内外驰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促进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制定完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税收、用地、价格等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领域,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能源外送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铁路煤运通道、高等级公路、民航机场和跨境铁路、重点口岸公路等出区通道建设,提高区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用两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高等级公路出区通道不畅问题。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科技难题,集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加大科技事业发展投入,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要以融入周边发展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推进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出海通道和临港产业基地,建设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重点经济区,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两个同步”“两个

达到”

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本报11月10日讯

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各族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是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对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始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来抓。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协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生劳动力和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要大规模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改善民生落到真金白银上。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我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区内地区间工资和津补贴差距。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努力消除绝对贫困。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按照先保后征原则,将被征地农牧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努力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合理确定、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培育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动漫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交流,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保持民族教育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发展蒙医药、中医药事业。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

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本报11月10日讯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协调推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我区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加强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和依法保护,有效控制资源开采的节奏、进度、规模,坚决摒弃无节制、粗放型开发方式,切实解决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开发布点过多等问题。积极构建循环工业体系,下大力抓好节能节水减排,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使能源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积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建设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实现集约发展。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三废”集中处理水平。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抽取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

切实减轻传统农牧业对生态的影响。广种薄收、超载过牧是内蒙古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要加快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切实减轻我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推行农牧业规模集约经营,调整农牧业种养结构,在保障供给、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更多不宜种养的土地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稳步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积极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种植业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大草原森林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严禁滥垦滥伐、乱采乱挖。

积极构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多极支撑城镇体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发展盟市所在地中心城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生态型城镇体系。要结合地区特色,强化城镇的生态特点,适度拉大框架,增加林草绿地,完善配套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要按照城市标准抓好县城建设,增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吸纳更多农牧民就地转移,充分发挥县城统筹城乡、保护生态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扎实推进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强森林保护建设,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建设好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强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域治理,搞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加强生态管理,健全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我国重要的碳汇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积极行动,保护我们的草原,保护我们的森林,保护我们的环境,让青山绿水常在、美丽与发展共赢。

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

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团结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本报11月10日讯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规模进行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开展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深入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工程,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推行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加快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来。

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化、嘎查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党员分布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社区任职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切实提高管党治党

能力 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本报11月10日讯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规模进行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开展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深入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工程,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推行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加快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来。

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化、嘎查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党员分布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社区任职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下载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 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2

    幸福魅力新东平建设的深刻内涵和推进措施 同志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同大家交流。今天,我们几个要当一回“中间人”,这个中间人,不是要给谁家的小伙子介绍对象,也不......

    广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是我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

    紧紧围绕富民强桂新跨越 大力建设广西和谐新文化

    紧紧围绕富民强桂新跨越 大力建设广西和谐新文化作为后发展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文化发展定位,实现什么样的文化发展目标,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

    富民强村谋发展 城乡一体再跨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富民强村谋发展 城乡一体再跨越 富民强村谋发展 城乡一体再跨越 摘要:近年来,吴中区木渎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湖南科学跨越5篇

    一、是否题 1、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A ) 2、 人才辈出是铸就湖湘文化辉煌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湖南科学跨越的......

    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推进计划

    是我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的第二年,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不断提升我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现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精神和《......

    乡镇推进强农富民工作纪实

    冬至阳生春又来 ——**镇推进强农富民工作纪实 春夏秋冬,四时四景。 春苏,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夏盛,茂林修竹,层峦叠翠;秋则丰,禾果咸熟,粮谷满仓;入冬季,北风渐起,若至三九,更是冰雪交加......

    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奋力推进富民强市新跨越——写在全国第22个土地日

    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奋力推进富民强市新跨越 ——写在全国第22个土地日今天是第二十二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举国上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