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启示_381

时间:2019-05-14 07:3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破窗理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启示_38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破窗理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启示_381》。

第一篇:“破窗理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启示_381

【“破窗理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启示】

摘要:“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本文就这一理论运用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从中得出了三点启示:

一、“好窗”是前提。

二、“护窗”是关键。

三、“补窗”是保证。

关键词:“破窗效应” 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理念

如果一栋大楼有一块玻璃被人打坏了,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栋大楼的玻璃窗会被打得一片狼藉,在这种麻木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这就是美国的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进而将其引申,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系统不管多么严密,只要存在“破窗”,那么这个系统终将遭到破坏。笔者认为,这一理论运用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有着以下三点启示。

一、“好窗”是前提——确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一个班级的文化如同一幢建筑物,班级有歪风邪气就好比建筑物的玻璃被敲碎了。歪风邪气得不到及时制止,班级成员就会得到犯错误也不会受到惩罚的暗示以及麻木的认可心理。时间一长,即使原来比较好的学生也可能随波逐流,这样一来必在班级中产生破窗效应。

因此,要保证班级所有的“窗户”都完好无损,首要的是确立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以防止班级成员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像一只无形的手,驱使着学生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教育和鞭策。良好的班级文化应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环境、班级制度文化环境及班级精神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即学生活动区域的自然环境。例如教室布置时,名言警句装裱上墙,桌凳摆放整齐划一,标语口号醒目励志,学习园地、黑板报定期更换,合理规划„„力求使学生在活动区域中感受到美,激发他们的热情。

班级制度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建设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班级制度的建立,应该尽可能由班级学生讨论决定,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班主任把关。只有把制度文化转化为班级学生自觉素质,才能真正发挥其建班育人作用。

班级精神文化环境体现了班级的人际关系、学风、集体舆论等方面的状况,是班级文化深层次的要求。人际关系、集体舆论是班级精神文化之魂,从建班开始,就应通过老师示范作用、学生榜样、名人励志故事等各种途径,来促使班级形成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弘扬正气的班级舆论。

二、“护窗”是关键——坚守每一条班级文化理念

每一条班级文化理念,都好比班级文化这幢建筑物上的一扇窗户。窗户必须经常擦拭维护,保持清洁完整。班级文化理念也需要通过宣传、督促,使其得到贯彻落实。具体而言“护窗”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好“第一”。在班级良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各种“第一”所产生的辐射效应是无穷的。第一次班会课、第一次大考、第一次作业„„如果每一个“第一”班主任都能认真设计,严格要求,每一个“第一”都能获得成功,那么这每一个“第一”所折射出来的班级文化理念就会占据学生的心灵。

2.做好“坚持”。班级的管理工作琐碎,重复性大,管理者容易产生疲劳感、机械感而使管理缺乏长效性,易使某种良好的班级文化在形成后而逐渐消亡。如学生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卫生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节班会课、一次检查、一句叮嘱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不断地关注、不断地强调、不断地检查督促。

3.班主任、班委要做“样板”。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理念必须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行为来承载。班主任、班委必须首先成为班级文化理念坚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如果一个班主任的语言不文明,动不动冒出脏话,试想此班级又如何能形成文明礼貌的班级文化?所以班主任及班委的表率作用是巨大的,他们的正确行为可以为班级中其他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这就好比是,我们在众多的窗户中找了一个做样品的,要求维护者以此为样。

4.加强班级队伍建设。有时窗户比较高、比较多,“护窗”就会比较难,这就对“护窗”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也需要一支好的队伍,班委就是这支队伍的核心,班主任对他们进行管理,提高他们的素质将显得尤其重要。

三、“补窗”是保证——及时制止背离班级文化理念的行为

由于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如果能够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玻璃的窗户,那么更多的窗户将会幸免于难。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要及时制止背离班级文化理念的行为,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对于“已破的窗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补救:

1.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沙丁鱼只有活鱼才鲜嫩可口,但沙丁鱼不爱动,捕上来不一会儿就会死去。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渔民误将一条鲶鱼掉进了装沙丁鱼的鱼舱里,当他回到岸边打开船舱时,惊奇地发现以前都会死的沙丁鱼竟然都活蹦乱跳地活着。原来掉进去的鲶鱼进入鱼舱后,由于环境陌生,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四处逃窜,把整舱鱼扰得上下浮动,使水面不断波动,从而氧气充分,如此这般,就保证了沙丁鱼被活蹦乱跳地运进了渔港。

如果班级内部缺乏活力,效率低下,唯利是从,那么不妨引入一些鲶鱼来,让它搅浑平静的水面,让“沙丁鱼”们感到危机重重,从而为了生存而运动起来。就以班委建设为例,在建立一支班委队伍后,我们可以再在班中每星期选一位同学作为监督人员,直接向班主任汇报班级中各方面情况,以刺激班委成员的活力。

2.不断完善班级制度,防止有隙可乘。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发现澳洲大陆后,英政府决定派一些犯人去开发,因而建立了从英国本土运送一个犯人到澳洲给船长多少钱的机制。由于受利益驱动,一些船长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像运牲口一样超载运送犯人,不少犯人在路上就饿死、病死了。英政府一看这样不行,马上对船长们进行教育,没有效果,又派官员上船监督,结果官员不是被收买就是被杀害扔到大海。眼看用犯人开发澳洲的计划要泡汤了,有人提出,把机制改一改,改成把犯人运送上岸并经体检合格后再给钱,结果彻底改变了状况。运送时不仅不需要监督,而且船长对犯人照顾得非常好,给吃饱饭,有病就给治疗。

这个例子说明,光有制度不够,还要求制度科学严密。建立班级制度时,要重点考虑目标,注重效果,一但发现不完善有漏洞存在就要及时补救。

3.运用荣誉感激励。在二战期间,美国一些士兵组织纪律涣散,美国政府请心理学家去帮忙,心理学家要求战士每月给家里人写一封信,向家长汇报自己在部队怎样怎样守纪律,听指挥,勇敢顽强。可战士们不会写,于是心理学家就替他们写好,然后让战士们照抄后寄出去。一段时间后,他们竟改变了模样,变得如信中所述那样守纪和勇敢,这就是荣誉暗示起了作用,影响了每一位战士的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荣誉感暗示激励,他们也一定会按你给他设计的目标去努力,不断约束自己的言行,向着你给指的方向去努力,成为一个你所期望的好学生。

=====本文结束=====TXT&DOC=====2010/3=====

第二篇:破窗理论的启示

破窗理论的启示

有一则材料,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去打破更多的玻璃,这就是破窗理论。看了这则材料我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首先,破窗理论说明了人都会有潜意识的模仿,跟从习惯。俗话说,入乡随俗嘛,那个乡是什么样的乡,新人进去了可能会按乡里的***惯去做,类似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比如曾有报道海口假日海滩脏杂物满地,一片狼籍,是由于人们去游泳时带去很多食品,就象破窗理论说的,有一人乱扔垃圾而没有及时清除,其他人看到地上有垃圾,都认为此处可随意扔垃圾,接着谁吃完后都随手乱扔,结果造成沙滩上遍地都是垃圾。如果在沙滩上每隔不远的地方安置一些垃圾箱,同时做一些规定,立牌明示,不能随便乱丢垃圾,同时安排一些人员监督、罚款,看到垃圾时及时清理,及时修好第一扇打破的窗,则会使假日海滩变得干净、整洁,也是人们所希望的。类似的还有 18 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其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平均每 7 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是通缉犯,每 20 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1994 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厢开始治理,车厢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纽约变了样,变整洁干净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称为纽约的“引爆点”。

其次,“破窗”理论还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每件大事都由无数小事即细节构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只有将细节尽可能做到完美,将来的结果才有可能完美。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就好比一个酒店,如果洗碗工偷洗洁精回家用,而不及时制止,那厨师就可能偷菜或酱油回家,收银的可能偷钱,那整个酒店必然破败无疑。

“破窗”理论说明细节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把细节工作做好,我想首先要重视身边有用的细节,每个细节建立一个标准,然后按照标准来做,同时进行监督、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建立标准和树立模范都是重要的环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准绳,所以必须建立统一的标准。人都有图方便,懒惰的陋习,有人随便一点,别的人肯定跟着随便,那么就没有规矩了。比如在理化实验室,如果记录的第一页、第一行是规范的,后面的记录也会跟着规范。如果第一行是不规范的,那后面的记录也不规范,可见建立模范和标准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把细节的模型做好,做规范,就会把细节做好。

知道了“破窗”理论,希望能更多利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让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生活更完美吧!

第三篇:“破窗理论”等于“防微杜渐”

“破窗理论”等于“防微杜渐”?

作者:未知本站发布时间:2004-4-23 23:34:43 被阅览数: 98 次“破窗理论”=“防微杜渐”?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不同的观点

1、“破窗理论”,也称“破窗谬论”,源于一个叫黑兹利特的学者在一本小册子中的一个譬喻(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是法国19世纪经济学家巴斯夏作为批评的靶子而总结出来的,见其著名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这位黑兹利特说,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破窗人更换玻璃,这样就会使安装玻璃的人和生产玻璃的人开工,从而推动社会就业。在这里,学者是为了说明孩童的行为与政府的行为所能产生的后果,从而彻底地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破窗理论”就是典型的“破坏创造财富”。把这样的妙论放之于洪灾,放之于地震,放之于战争,好像都很合适。在中国,破窗上升为了理论,并用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当1998年我国南方发大水时,有学者曾经撰文分析,依照破窗理论我国的经济将会因此而加快增长,这次9·11事件,给了破窗理论一个施展的机会。破窗谬论

broken_window fallacy?我不知道是否能找到这么一扇窗子,打破它可以创造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因为砸破玻璃带动的经济效用是以另外一部分负效应为代价的。整个社会上的资源并没有增加,所以孩童砸烂玻璃是破坏而不是建设。

2、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同样,在日本,有一种叫“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其主旨也和“破窗理论”相通。比如,日本的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工作现象的整洁对于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眼下引进的经济理论,就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地拼命引进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生产线一样,可称得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引进高潮”。现在回头想想,我怀疑日本八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因为他们加班为我们生产生产线,继而装配,之后不断地维护和修理所致?就象国内某些地方修马路一样,只要你修了——最好修得质量差点,那么你一辈子就有事可干有钱可赚了。恼人的是,干这事大都得和当权者搭上关系,或兄弟,或情妇,或“战略同盟”„„这些,我都欲求无门,只有干流口水的份。

拉动消费,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在制度,而万万不能将宝押在“窗子”被打破这种预期行为上。老百姓的消费行为总是在现有制度和制度预期下的理性选择。要拉动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来带动经济增长,政府除了出台一般性的鼓励消费政策外,最终还是要改变制度和老百姓的制度预期。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老百姓的储蓄率就低,赊帐也够胆上“丽春院”;东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老百姓的储蓄率就高,拿到钱后往往是紧紧攒着,为生老病死作打算,就是很好的例证。

所以说,有时常识比什么深奥的理论更实在,更容易让人作出正确的判断。俗话说的“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怕就是这层意思。

经济学家们,请收起你的“破窗理论”,打开窗户,呼吸和窗外的平民百姓同样的空气,跟他们聊聊家常,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向他们说说你的观点吧!否则别怪他们要打破你的窗子了。

第四篇:“破窗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破窗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所谓“破窗效应”,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拿A、B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做过如下实验:将A车完好无损地停放在秩序井然的中产阶级社区,B车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观察其变化;结果发现,A车一周后仍完好无损,而B车不到一天就被偷走。随后,他将A车敲碎一块玻璃,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也消失不见了。

基于这一实验,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凯林提出了“破窗效应”:如果一栋建筑上有一块玻璃被人打碎,但又未得到及时修复,看到“破窗”的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而这些破碎的窗户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混乱无序、无规则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觉,从而诱导犯罪行为的滋生和蔓延,使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尽管“破窗效应”主要是从社会犯罪心理和行为上进行的思考,但其道理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情况也同样成立。某种不良环境因素一旦出现,就会在心理上对人们产生相当程度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若不采取措施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难免会导致出现更多的问题,甚至引发严重危机。事实上,现实社会中的人群良莠不齐,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从众心理,有着若干人云亦云、不分善恶、盲目效仿的习气,所谓“三人成虎”、“曾参杀人”、“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墙倒众人推”等俗语,在一定意义上也表现出了与“破窗效应”相似的意思。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破窗效应”的隐患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因而“破窗效应”对企业形象的塑造、危机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市场营销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积极的启示和意义。

及时做好危机管理

企业形象是企业极其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等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关系着企业在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中的整体性印象、评价、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对于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因此,企业必须十分注意塑造和维护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打造良好的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对客户反映的意见、抱怨、起诉、建议等要认真对待、及时反馈,一旦发现“破窗”就应果断采取危机管理措施,避免“破窗效应”发生,否则,企业难免要为“破窗效应”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这方面,我国一些企业有着惨痛的教训。如当年红及一时的着名民营企业三株集团,在面对一客户将其产品告上法庭时不以为然,未及时对出现的“破窗”进行修补,结果一审败诉,经媒体报导后全国消费者都以为其产品有毒,信誉和形象一时尽毁,市场急剧萎缩。尽管三株积极补救,终审胜诉,但已太迟,三株因这场官司遭受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原有市场已丧失大半,再也无力回天。鉴于“破窗效应”引发的危害,世界上许多优秀企业都非常重视,在出现问题时有时会采取全部收回有关产品的举动,以表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如强生、可口可乐、戴乐等公司在产品出现信誉危机时就曾大规模地招回自己的产品,并要通过开记者招待会等公关手段与社会公众沟通,澄清误会,以此来求得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和同情。

从传播角度防范“破窗”

从市场传播的角度看,不满意客户的影响通常要远远大于满意顾客的影响,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调查数据表明:1个满意顾客的传播人数是6,而一个不满意顾客的传播人数是15。营销学有一个公式:即100-1=0,它表明:即使有100个客户对企业满意,但只要有1个客户不满意,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就变成零。否则,一句不适当的言论立时就会通过互联网广为传播,给企业和个人的形象带来损害。例如,在四川5.12地震发生后,针对网友就万科捐款的质疑,万科老总王石在其博客上发表的言论引起了包括万科员工在内的社会多方的不满,并遭致众多网友对其言论进行“批判”和“讨伐”,“破窗”由此产生,万科陷入信任危机,形象遭受重创。几天后,王石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终于就其言论向外界正式道歉。这是王石对出现“破窗”后的及时补救,但如果当初在捐款和言论上都能凭着人本理念慎重对待,这一场信任危机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破窗”出现时应主动沟通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传统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在遭遇危机时,习

惯于奉行“沉默是金”、“无可奉告”、“吾行吾素”等处世之道,不愿意与外界做必要的沟通和解释,这种做法在个人道德修养上固然有一定合理之处,但对需要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关系的企业来说却很不合适,常常会引起各种猜疑、误解甚至谣言,个别竞争对手也可能借此攻击,导致企业的信誉、形象受到损害,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因此,当“破窗”危机出现时,企业应当在第一时间里主动、积极地与外界沟通,真诚地表明企业的态度、信念和看法,不给各种传言以传播的机会,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种误会。如果错误确实在企业一方,企业应主动、积极地坦白和道歉,争取赢得广大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信任和谅解;如果问题有待调查,或错不在己,同样要以负责任的态度讲真话,借以展示企业对广大消费者的诚信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将危机看作是企业对客户表现忠诚、进一步扩大企业美誉度的一次机会来对待。当然,企业面临危机时的公关措施必须是真诚的,不能自欺欺人,否则,西洋镜一旦被捅破,只能加剧危机,并会招致人们对该企业永久的不信任。

第五篇:从“破窗理论”浅析烟草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从“破窗理论”浅析烟草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摘要:县级局(分公司)作为烟草的基层单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构建惩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破窗理论”的含义和启示,对目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积累的经验以及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宣传氛围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并从文化宣传、机制建设、工作创新等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基层 破窗理论 廉政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用监控机制”。在2011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称“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国之命在人心”。而烟草行业作为一特殊的国有企业,必须大力提倡廉政文化,它是烟草企业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构建惩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县级局(分公司)作为烟草的基层单位,在廉政文化建设上应义不容辞,对于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借鉴“破窗理论”,开展烟草基层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对促进烟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破窗理论的含义及启示

破窗理论也称破窗效应,是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

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从烟草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角度看此理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要预防有人“打坏玻璃”,通过制度建设,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二是如果有人“打坏玻璃”,必须严查到底,绝不姑息,严肃党纪和国法,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打坏了玻璃,必须及时修复,不能让人产生错觉,否则就会出现“野火烧不尽”的现象;四是营造氛围,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人人树立廉洁、廉政意识,对“打坏玻璃”现象形成一种“过街老鼠”效应。

近年来,烟草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烟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烟草行业的情况看,烟草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这几年,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舆论对烟草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而县级局(分公司)作为烟草行业的基层单位,其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而“破窗理论”强调人类行为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从众性和暗示性。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反腐倡廉形势,作为基层单位更要积极营造清正廉洁、风正气顺的良好环境氛围,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从基层做起,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正向效应,使全体员工增强廉洁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为烟草基层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

近年来,烟草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企业文化同规划、同建设,在廉政文化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1、结合行业特点,狠抓廉政教育学习,促进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廉政教育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性的工作,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通过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逐步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引导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一是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学习的重要内容;二是大力开展正反典型教育,结合上级的相关要求及地方政府的相关内容,认真抓好示范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大张旗鼓的开展廉洁从政领导干部先进典型廉政教育,同时不定期的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2、结合单位实际,狠抓制约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廉政制度文化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政制度文化建设是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目前基层廉政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有: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自觉承担起反腐倡廉建设第一

责任人的政治职责,认真落实责任分解、责任考核与监督、责任追究等工作。二是深入推进“两项工作。根据上级的相关制度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关的“两项工作”制度,对监管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监管系统的运行效率。三是强化制度的执行和责任落实。每年组织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及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定期报告、建立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领导干部述廉及廉政谈话等制度,规范干部员工职权职责,有效保证了廉政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同时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坚持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建立起内部规范的长效机制。

(二)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不管是客观还是主观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存在以下几种错误的思想:一是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不发表意见、不主动参与活动;二是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领导的事情,自己没有必要参与廉政教育学习;三是认为自己的岗位不可能腐败,与廉政文化建设扯不上关系。

2、缺乏积极主动性。县级局(分公司)取消法人资格后,市局(公司)对县级局(分公司)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一定程度上对县级局(分公司)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廉政文化建设基本按照市局或省局的要求和部署来实施,开

展相关工作,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都鲜有自己的创新和特色,缺乏主动性,这将直接影响到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和作用。

3、缺乏宣传氛围。县级局(分公司)监察室一般只有1-2人,人员少,基本上都是身兼多职,精力不够。在活动的形式上缺乏生动活泼和员工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廉政文化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廉政教育内容老化,理论和实际脱节等问题,很难营造一种廉洁宣传氛围。

三、进一步推进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推进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参与主体而言,全局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坚持正确的廉政文化建设导向,要积极宣传廉政文化,在舆论引导方面下功夫。

1、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建立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展示橱窗、廉政文化阅览室等形式,以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的各种宣传版画来展示党风法纪,以典型案例、廉政格言、漫画等廉政警示内容,引发人们对廉政的思考,营造浓厚的反腐倡廉氛围。

2、积极开展文艺活动。运用员工自创自演的文体演出、征文、演讲、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深化廉政教育。

3、加强廉政理论学习。大力开展廉政党课、座谈、研讨等多种理论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主题党课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不断完善机制,构建廉政文化建设运行体系。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基层的廉政文化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建章立制工作,当前做好基层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运行机制:

1、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发动机制。如何发动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当中,系统的廉政文化教育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在宣教过程中,我们可以搭建宣传培训平台、学习交流平台、活动展示平台等,将廉政宣传教育内容细分化,在各个平台充分展示,同时与行业开展的“争先创优”和“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员工形成一种习惯,自觉的接受廉政文化建设的熏陶。

2、廉政文化建设的督办机制。建立廉政文化领导监督小组,实行廉政文化“按时督查,按时通报”制度。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目标进行督办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发放廉政监督卡,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要求。这样通过加强上级领导的监督检查,同时坚持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的合理监督,形成“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双向监督机制。

3、廉政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对单位,可以采取评比排名,对先进进行表彰,对差的提出改进意见,通过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奖励等办法,激发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对个人,可以采取表先进、宣传典型等形式,评选优秀廉政文化作品等措施,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

(三)不断创新,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1、岗位管理方式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实行岗位廉洁风险分类管理,从点开始,逐步扩展到面,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我们的卷烟营销以“客户为中心”,实行客户分类管类,进行差异化服务。廉政文化建设也可以以“干部员工为中心”,对全局岗位实行廉洁风险分类管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根据可能导致不廉洁行为发生的潜在风险,将各岗位廉洁风险定为A、B、C、D、E等不同的类别,A类别表示廉洁风险最大,B类次之,以此类推。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教育和控制措施,使廉洁教育方式更加多样、教育内容更加具体、教育对象更加突出重点,将事后监督切实转变为事前监督,筑牢反腐防腐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达到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目的。

2、廉政文化建设载体的创新。一是以“读书思廉”为载体,引导领导干部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读书,可以灵活性的采用党组中心组学习、读书心得、内部网站的廉政论坛等形式,使得廉洁意识扎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中,牢筑拒腐防变的堤坝;二是以创作廉政文化作品为载体,以传统文化资源和现实的反腐败题材,精心组织廉政文化作品创作;三是以“家庭助廉”为载体,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于领导干部预防和抵制腐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采取举办“廉内助”培训班、与领导干部家属签“助廉承诺书”、家庭廉政学习会、评选“廉内助”、廉政信函、赠送廉政刊物等多种形式,使家庭廉政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下载“破窗理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启示_381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破窗理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启示_38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生产中的破窗理论

    安全生产中的破窗理论在安全生产中,任何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尤其要高度警觉那些看似偶然的、轻微的违章,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危险,却造成了大量的安全事故:一职工在混砂机平台上......

    浅谈破窗理论与审计制度维护

    中国有一句传统名言: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说的是衣服有了一个小洞不及时补好,过不了多久就会烂成一个大洞,喻指人们对小的危害不重视,就会酿成大的危害。古训说的很形象,很精辟。无独......

    教育学心理学效应蝴蝶效应破窗理论

    1、破窗理论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

    破窗效应有感

    有感于“破窗现象” 今天我们学习了总裁推荐给我们的一篇文章,叫破窗现象。其实在学生时期我已知道著名的破窗效应,但在单位里我还是第一次学习这个文章,而且感觉到很有新意,主......

    破窗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文章标题:破窗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让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相对杂乱的一个......

    破窗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让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相对杂乱的一个社区。然后把后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车顶......

    破窗理论 青蛙现象 螃蟹文化 鸟笼逻辑[推荐5篇]

    破窗理论 心理学上所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

    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精选)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中的一切文化要素,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营造的独特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班机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