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规模(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07:1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规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规模》。

第一篇:2017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规模

2017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规模、市场需求及市场

发展空间趋势

一、国际学校发展规模

我国国际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均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16年,我国共有国际学校661所。其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22所,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600人左右;民办国际学校321所,平均在校生人数为1000人左右;公立学校国际部218所,校均200名学生左右。2016年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民办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部在校生人数分别为7.32万人、32.1万人和4.36万人,合计在校生43.78万人,相比2015年增长18.13%。

2015-2016 年我国民办国际学校增速最快(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民办国际学校在校生数量占绝对优势(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国际学校市场高度分散(按照在校生规模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6年国际学校的成本结构中,教职人员成本占到35%左右。2016 年教职人员成本占我国国际学校成本对的35%之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6 年我国公立学校国际部和民办国际学校的学生/外教比较高(即平均每名外

教负责学生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民办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部增速超越外籍子女学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学校总量增长速度加快。进入21世纪,基于中国籍学生的广阔市场,民办国际学校与公立学校国际部后来居上。2000-2009年,民办国际学校数量占比40%提升到48%;公立学校国际部数量占比从9%提升到23%。2012年以来,由于政策方面限制,公立学校国际部学校数量年增长率从45.78%迅速下降,2016年出现了负增长。与此相反,2010-2016年,民办国际学校数量年增长率从8.67%上升至22.54%,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

我国各类国际学校发展迅速,民办国际学校增速最快(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民办国际学校净增量占比长期最大(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民办国际学校增速上升,公立学校国际部增速减缓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国际教育行业市场需求

国际教育需求端提升原因主要包括:1)计划生育政策放开;2)家庭结构小型化与扁平化;3)经济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4)对于低龄留学的接受和追捧。

全国出生人口稳中略升

1949 年后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理论上已经出现(万人,左轴:年末总人

数,右轴:出生人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出生人口的提高推动K-12教育行业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源数量稳定,在短期内有扩大趋势。2006-2015年,幼儿园入园儿童和在园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随着持续上升的幼儿园在园儿童毕业进入学龄,K12教育入学规模和在校生规模预计将会逐步扩大。

2006-2015 年学前教育入园儿童数和在园儿童数逐年上升(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伴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家长对子女教育更加重视,愿意且有能力投入优质教育资源。艾瑞咨询和家长帮发布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显示,2016年我国0-18岁家庭中,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平均月教学内容支出通常越高。在月收入3万元以上家庭中,有37%的家庭月均教学支出超过2千元,而在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家庭该比例只有2%左右。

2016 年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比越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民办K-12教育的快速发展,反映了家长对优质K-12教育的购买意愿和能力较强。

2015年民办幼儿园的生师比18.1:1,公办幼儿园生师比25.2:1。民办普通高中与公办普通高中的生师比的差距也较大,2012-2015年,每个专任教师所对应的学生差值保持在5人左右。另一方面,公办教育日益注重公平性,客观上难以兼顾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培优、补差、素质教育等),从而为民办K-12教育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利契机。2006 年以来,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生师比低于公办学校生师比(人/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民办K-12办学机构数量和占比基本保持稳定,非义务教育阶段增长迅速。民办幼儿园数量不断攀升,占比呈上升趋势。2006-2015年,我国民办幼儿园从7.54万所上升至14.64万所,复合增长率为7.65%,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比重从2006年的57.80%上升至2016年的65.44%。民办小学、民办初中和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和占比均保持基本稳定,其中民办普通高中占全国普通高中的比例最大。2006-2015年,全国民办小学占比从1.80%小幅上升至3.08%,民办初中占比从7.51%小幅上升至9.31%,民办普通高中占比从20.10%小幅下降至2015年的19.58%。

我国民办K-12教育总收入和收入占比均不断增长,收入增速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我国民办K-12教育总收入为1369亿元,比2009年的519亿元增长163.78%,2009-2013年实现复合增长率27.44%,高于同期我国K-12教育总收入的平均复合增速(18.36%)。同一时期,我国民办K-12教育总收入占全国K-12教育总收入的比重也呈上升态势,从2009年的5.63%上升2013年的7.56%。

民办K-12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和总收入持续扩大、占比持续增加,说明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改变和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家长和学生对于收费较高但是相对优质的民办基础教育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未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富裕阶层人数的进一步扩大,预计我国对于教育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会更加显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现实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1、留学生低龄化趋势明显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留学人数不断增长。1978-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458.66万人;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达到54.45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员达到49.82万人,占总出国留学人员数量的91.50%。2002-2016年,出国留学人数和自费人数分别增长3.36倍和3.26倍,对应CAGR为11.08%和10.90%。

2002 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绝大多数为自费留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源国。

2015年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有126万人,约占世界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截至2015年,中国已经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最大留学生源国。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占美国、加拿大国内留学生总数的比重超过30%,已经连续七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我国留学低龄化现象更加明显,中小学留学生增多,在美本科留学生数量超过同期研究生阶段留学生数量。2014-2015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中,本科生数量连续两年超过同期在美研究生;2013-2015年,本科阶段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实现复合增长率为10.76%,同期研究生阶段留学生数量的复合增长率仅为3.20%。另一方面,《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指出,赴美就读本科的学生越来越多倾向更早的走出去。出国就读高中的学生比例从2012年的17%上升到2015年的27%,还有超过1/3的学生打算出国就读高中或预科及语言学校。

国际学校能够满足低龄化出国留学生的培养需求。国际学校通常采用国际课程和双语教学,能够让学生较早、较深入地接触、体验和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且通过学习国外课程提高他们申请海外学校的可能性。对低龄留学生通过提前浸润在类似于海外学习的环境中,可以培养处适合于国外生活和学习的社交能力和学习方式,能够更快速的适应日后国外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正是基于这些独特优势,国际学校成为了不少希望让子女留学海外的中国家长的不二选择。

2、二三线城市需求不断提升

随着需求和支付意愿提高的背景下,二三线城市对于民办国际学校的需求将逐渐增强。上海、北京和广东位列国际学校数量省级地区前三甲。其中上海拥有121所国际学校,北京拥有117所国际学校,广东拥有100所国际学校。三地国际学校数量占2016年我国国际学校总数的51.13%。

2016 年我国国际学校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和广东三省市(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3、二三线城市民办国际学校需求不断扩大,渗透率提升潜力充足。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二三线城市对于国际学校、特别是民办国际学校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当前民办国际学校在这些地区占比(38%)明显低于一线区域(50%左右),发展潜力较大。未来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民办国际学校发展的新增长极。2016 年北上广民办国际学校占优势,其他地区公立学校国际部占优势(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三、国际学校市场空间

在需求提升、供给增加、政策催化之下,预计以学费总额计算的国际学校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规模可达千亿。

估算国际学校在校生规模和平均学费单价,以学费总额为口径计算国际学校市场规模,以2015-2016年的在校生数量增速来预测未来5年的在校生规模。2017年我国国际学校在校生规模预计将达到51.72万人,至2020年预计达到85.26万人; 际学校在校生规模持续增长(万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际学校单个学生单学年平均学费持续增长(万元/人学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于平均学费单价,平均学费单价年增长率保持在3%-5%,且目前学费单价均值在10-15万元间。市场上国际学校学费的平均年增长率应保持在3%-5%。2016年三地单个学生平均学费约为每学年14万元左右。由于三地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实际全国平均水平应当略低于单个学生14万元/学年。学费单价的平均值也应该落在10-15万元/人学年区间。2007年,我国国际学校平均学费单价预计为每学年13.67万元/人,至2020年预计达到15.30万元/人。

2016 年北、上、深平均学费为每人每学年14 万元(万元/学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 年学费平均值落在10-15 万元/人学年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我国国际学校市场规模预计可达706.87亿元,2020年预计可达1305.65亿元;2009-2020年实现复合增长率28.89%。其中,2013-2020年,得益于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实现复合增长率32.29%;2009-2013年,实现复合增长率23.15%。

预计我国国际学校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第二篇:公司发展规模简介1

重庆神火哥餐饮文化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发展及规模

重庆神火锅,由长寿化工厂下岗职工:谭小伟和长寿凤城车站下岗职工:代妮夫妻二人创建于1995年,门面设在长寿区凤城街道办火神街,故顺应“火神”之天意经营重庆火锅,并以“神”为名,连之火锅,有“神火”之意,象征企业如“神火”之熊熊。重庆长寿区是寿乡之地,“神”也是“生命长寿”的象征,所以“神火锅”同时也彰显了其经营的“寿文化”之底蕴。2001年“神”商标注册成功。

“神”商标标志取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之意。标志中圆形的环代表天,即自然界,表示神火锅食品纯天然,益寿养生;圆形中飘逸洒脱的“神”字,喻意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神仙食品和向往吉祥美好的生活,展示了“寿”文化的底蕴,体现神火锅人长期追求的目标。

神火锅从5张餐桌,小本起家,发展到是一家集餐饮管理、火锅特许加盟连锁、健康美食开发、餐饮文化研究的知名民营公司企业。2007年公司已通过国家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拥有一批自身锤炼的、对企业忠诚的、具有多年行业管理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这支队伍将先进的餐饮连锁管理模式与中国餐饮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长期总结积累出了一套切实高效的“神火锅管理模式”。

神火锅自1995年创办以来,其独创的寿文化特色火锅,成为重庆知名品牌,其以温和、辣而不燥、不油腻、不浑汤、集益寿养身与美味兼得,品味寻津,定感醇香扑鼻,清新爽口,回味绵长。神火锅的“神豆花”、“ 烂牛肉”、“ 鱼鳅片”更是广大顾客朋友们的最爱。公司以做重庆火锅长寿“神” 话,为品牌理念。以“雄屹西南,福射全国,饮誉海外”为企业目标。真正做到专业型餐饮服务营销,以不断提高“神火锅”连锁体系的营运管理水平,提升“神火锅”的品牌价值。

历经十六年的风雨磨砺,神火锅人传承“神火不灭、奋斗不息”之企业精神,锐意进取,公司先后殊荣“中华名火锅”、“中国火锅名店”、“重庆十大创新特色火锅”、“重庆火锅特许经营优秀企业”、“重庆首届诚信经营示范单位” 消费者信得过企业、健康放心火锅、重庆市徵型企业创业指导站、重庆火锅协会理事单位、长寿区名特菜品神豆花称号等十多项荣誉。

神火锅长期以来,每月按时申报纳税1999年至2010年,每年底料厂、直营店、加盟店具不完全统计缴税上100万元,今年公司直营店及底枓厂截止10月纳税30余万元,除向国家纳稅外并未忘记回报社会。从2002年至2006年支持长寿合兴乡胡芳同学,具不完全统计,从初三到高中的学杂费共计10500元。2007年胡芳考上大学,又支持2000元。2002年,非典期间,区委、区政府在广场组织现场捐款,捐款500元。2006年,长寿遭受50年一遇的干旱,公司动员全体员工捐款670元,公司捐500元,一同交往区民政局。2006年“母亲节”,到八颗镇慰问贫困母亲10人,共送去慰问金3000元。2006年下期起至2009年对长寿区洪湖万顺镇万顺村读小学六年级的黄俊钱,每期支助500元。对万顺村现在长中读高二的杨世辑捐款1000元。几年来,重庆神火锅各种社会捐款、捐物上10000元。公司的义举,不是突名,也不是突利,更不是突回报,而是为了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重庆神火哥餐饮文化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为有志加盟“神火锅”的创业者、投资者们提供:当地市场考察、经营投资分析、选址筹建、装修设计、人员招聘培训、店面配套物资、餐饮技术培训、名师带店经营指导、导入VIS品牌形象系统,整套品牌管理模式输出、餐饮服务营销咨询……让您真正体会到专业全面的盟主支持。目前神火锅有直营店二个,有86张餐桌,1000余座位;特许加盟店38家,遍及山东、四川、山西、湖北、北京、上海等二十多个省市。我们将时刻与他们保持互动沟通,给予他们最真挚、完善、有力的服务与支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神火锅是加盟商最有力的左膀右臂。

公司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2008年建了400平米的调味品厂和200平米两层楼的办公场所,半机械化炒制底料,所生产的底料由专家研发和认证。通过了国家QS许可,公司目前为止,注册的商标有“神”“ 神火锅”“谭德隆”“ 谭锦天”“ 椒生罐养” 等九个商标。目前生产的底料根据各地口味差异分门类别的制作。

公司今后目标是:以神火锅为主打品牌,发展公司荣誉出品的“椒生罐养” 等其它品牌的直营店;大力发展加盟店,使重庆“神火锅” “雄屹西南,福射全国,饮誉海外” 每年加盟店以10至15家的目标发展,在长寿地区成为餐饮企业中的龙头企业。

2011年11月15日

第三篇: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及其规模探讨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及其规模探讨— — —基于资源禀赋视角

□ 苏 昕 王可山 张淑敏

内容提要: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一基本资源禀赋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等特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家庭农场切实可行。它以适度规模、劳动力充分就业、商业化和现代化经营为基本特点,有利于促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我国国情推算,到 2030 年我国劳均耕作面积将达到 0.67 公顷,而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将达到 26.7 公顷。此外,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最终收益不同,我国各地家庭农场规模也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资源禀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劳动就业;现代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其功绩有目共睹。根据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特点,家庭承包经营要长期稳定不变。然而,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在这一基本资源禀赋下,农户普遍经营规模较小且地块分散,由此造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率较低。当前,我国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发展,既要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又要实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2013 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指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家庭农场发展的历史背景、解析家庭农场的内涵、探索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便成为众所关注的新课题。家庭承包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暴露出来。必须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逐步达到适度经营规模,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以适应现在农业发展的要求。家庭农场作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是农业家庭经营的生产关系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保持动态适应与协调的必然产物(朱学新,2006)。家庭农场经营是我国未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方向,要积极培育并发展家庭农场,通过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实现规模集约化经营,提高农场的经营效率(汤文华等,2013)。刘树枝(1986)对经营规模为 80 亩、45 亩、10 亩三种经营规模的效益做了分析,认为随着土地大量向种田能手集中,适度规模效益逐渐显现,中等经营规模效益比较好。黄新建等(2013)认为至 2012 年我国耕种30 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已经达到 887 万家;以江西水稻种植为例分析认为家庭农场的土地适度规模为 70 ~150 亩。目前,我国形成的 5 种典型家庭农场模式中,浙江宁波模式的单户家庭农场面积一般在 50 亩以上,上海松江模式在 100 ~ 150 亩,湖北武汉模式在 15 ~500 亩,吉林延边模式在 1275 亩,安徽郎溪模式在50 亩以上(何勇等,2013)。可见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等不同,家庭农场规模也有较大差异。

一、家庭经营的基本经营制度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适合家庭经营农业生产过程是人们利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和养分对有生命的动植物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一方面,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它们有自身的生长规律,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人们只能按照自然时间依次进行作业,因此劳作时间有间歇性,即有时农忙有时农闲。另一方面,农业的最终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其质量与数量更多依赖于人们的劳动质量。因此,只有采取家庭经营的 方式,才能实现劳动力的季节性调节;也只有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与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劳动者才能自觉地劳作。(二)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证实了家庭经营是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庭经营都是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佳组织形式。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原始社会以家

庭或部落为单位进行采集和狩猎以及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家庭为单位组织奴隶进行农业生产;封建社会更是经历了几千年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以家庭为基本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仍未改变;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承包经营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证明家庭经营为主体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发达国家,英国自有自营农场比例在 19 世纪后随着谷物法的废除不断增加,由 1914 年的11.3% 增加到 1983 年的 74.4%;美国,在其农业演变的半个多世纪里,虽然农场数目减少了,但大多数商品化农场都是家庭经营的;德国,经过私有化土地改革,至 1995 年成立了 3 万个不同形式的农场,其中约有 90% 是家庭农场或合伙农场;日本,普遍采取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目前的专业农户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进行耕作。这些都证明家庭农场是农业基本经营单位。由此可见,坚持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历史的必然,是实践的总结,是人类做出的适合农业发展的选择。

(三)家庭农场是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承包经营的成功经验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家庭经营极大地 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农业高效发展的根本性动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性,逐渐在市场竞争力的强弱、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经营规模的适度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显现出来。家庭农场是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或通过农户之间土地流转后实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形式,可以更加适应现在农业发展的要求,提高市场效率和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组织化程度,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农场保留了家庭经营的内核,稳定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提高了农业经营的市场效率和组织化水平,适合我国基本国情。

二、资源禀赋视角下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家庭土地生产经营规模过小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12 年底我国人口 13.56 亿人,占世界人口比率为 19.13%。我国耕地面积为 10864 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87%。我国人均耕地(0.09 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0.21 公顷)的 1/3;户均经营的土地面积在0.5 公顷以下,而世界中等收入以上国家平均每个生产单位的面积是 76.5 公顷。而且,我国城市化水平还较低,50% 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庞大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有限的土地资讨源的矛盾导致了我国劳均占有耕地资源面积更少。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0 年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 0.39 公顷,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3/

7、印度的 2/

3、巴西的 1/

10、意大利的 1/

18、英国的1/

34、法国的1/

41、澳大利亚的1/255、加拿大的 1/300、美国的 1/390。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我国农户小型经营、地块分割细碎,难以进行机械化作业。据 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每千名农业劳动力拥有的拖拉机数量仅 3.4 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是印度的 1/

4、日本的 1/334、美国的 1/476、法国的 1/522。我国平均每台拖拉机负担的耕地面积为 117.25 公顷,而世界平均水平为 50.0 公顷,英、法、意、日分别为 11.31、14.60、4.74、2.17公顷,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差少则 7 ~ 8 倍,多则 50多倍。

(三)农业生产效率低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按实物量计算(见表 1),2010 年我国劳均谷物产量 976.43 公斤,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50%,巴西、日本的 1/

4、意大利的 1/20、英国的 1/

48、法国的 1/60、加拿大的1/120、美国的 1/380。我国劳均肉类产量 147.49公斤,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77%、巴西的 1/

8、日本的 1/

9、意大利的 1/30、法国的 1/

35、英国的 1/50、加拿大的 1/80、美国的 1/260。

三、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

(一)我国发展现代家庭农场的必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小规模生产方式的缺点逐步显现出来。当前,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既要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又要实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近年来,全国土地流转加速,规模经营开始覆盖农业生产以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逐步发展起来(楼栋等,2013)。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人口持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当前,全国约有 1.7亿外出务工者,其中至少 1 亿人已经在本县域以外的城镇实质性定居,他们有流转土地并获得相应收益的强烈愿望(楼栋等,2013)。未来20 年左右,农 业就业人口将降到全社会就业人口的 15% 以下,农民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趋势成为必然,融入了市场、技术、资金等现代农业要素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 —家庭农场将持续得到发展。

(二)家庭农场的内涵

“家庭农场” 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农场具有以下内涵:

1.土地适度集中。家庭农场是通过经营权流转(转让)方式在集体所有制下把小面积家庭承包 地集中到一起,可有效解决农村家庭经营低小散、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2.劳动力充分就业。现代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基本劳动力来源,虽然也存在短期季节性雇 工,但农业劳动人口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商品化经营。现代家庭农场面向市场进行

生产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是自我积累、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是农业微观组织体系的核心。成熟的家庭农场是相对高收入的,其收入应与城镇居民大体相当。

4.现代化经营。家庭农场不再是依靠劳动力的劳作来获得收入,而是一种更有效率、具有现代企业性质的农业经营组织,靠技术、管理、设备来提高产出,同时也要依靠一定积蓄和融资能力来增加

农场的建设。

(三)家庭农场的优势

家庭农场通过适当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发挥生产潜力,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进而大幅度提高粮食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据农业部调查显示,现阶段种粮户的经营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 25% 以上。另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推广,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已有实践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开展了家庭农场的探索。截至 2012 年底,全国 33 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 6670 多个。吉林、上海、山西、浙江、湖北、江苏、江西等地家庭农场发展较快,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一般农户家庭经营高得多。以上海松江为例,家庭农场的粮食经营规模为每户 2 ~ 3 个劳动 力、每户 7 ~10 公顷种植面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的推广应用,加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生产面积增、产量增、效益增的现象,户均净收益 6.7 万元。实践证明,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使其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在许多地方已经实现增产、增效、增收的效果,并成为现代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规模探讨

(一)家庭农场发展规模的影响因素

家庭农场是一种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即对经营面积有一定要求。那么究竟多大规模是“适度” ? 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却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普遍认为依据各个地方的生产力水平而定,即适度规模的定位应该是因地制宜的。笔者认为现代家庭农场的规模应以它的经济收入不低于或者高于从事其他产业或其他岗位的经济收入为先决条件,具体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资源禀赋。即一个地区的人口、地理、自然条件,具体来说,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多寡、自然条件的优劣、地理位置的差异都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资源禀赋是影响家庭农场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

2.经营项目。不同的经营项目耗工不同,规模也不同。如以种谷物为主的农场与以种植牧草为主的农场规模显然不同。

3.社会经济环境。家庭农场的规模确定要与其生产经营的能力及其条件、环境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平、耕作的管理水平、劳动者经营能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市场化完善程度以及资金条件等相联系。

(二)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规模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农业经营方式是家庭经营,即家庭农场。以发达国家为例,欧美国家以家庭农场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比例为法国 88%、美国 86%、德国 77%、英国 69%。农场规模大小不等,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型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在 250 公顷以上;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型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在 40 公顷以上;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型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在 2 公顷以下。各国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差异 如此之大与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即劳均耕地面积的多寡直接相关,美国、法国、日本三国劳均承担耕地资源面积分别为 56.51、28.98 和 2.64 公顷。

(三)我国现有家庭农场的规模

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以种植业为例,在资源禀赋方面,根据综合农业区划,九大农业区劳均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东北区为劳均种植面积 0.89 公顷,最小的是华南区为劳均种植面积 0.22 公顷。相应的,各地区家庭农场的规模也有较大差异,以现有的种植家庭农场为例,我国九大农业区的平均规模如表 1 所示。可以看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家庭农场平均规模最大,可达 200 公顷,而最小的是华南区,仅为 2 公 顷,前者是后者的 100 倍。这与各区的资源禀赋、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以及最终获得的收益密切相关。

(四)未来我国家庭农场的平均适度规模

仅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探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问题,要考察人口的变动和耕地资源的变动。从人口增长态势看,根据不同机构和学者的不同假设,对我国人口峰值时间的预测大都在 2030 年左右。运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研制的中国人口

预测软件 CPPS 对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 2010 年作为起点,2011—2030 年现行人口生育政策保持稳定,假设总和生育率为 1.8,2011—2028 年我国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2028 年达到峰值,为 14.37 亿人,之后人口呈现缓慢减少趋势。

表 1 我国各农业区家庭农场劳均种植面积和平均规模

农业分区 劳均种植面积(公顷)种植业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公顷)家庭农场案例区

东北区 0.89 85 吉林延边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0.88 200 内蒙古牙克石

黄淮海 0.33 10 北京顺义山东青岛

黄土高原区 0.47 3.3 山西河曲

长江中下游区 0.32 8.4 安徽金安区

5.2 浙江建德

3.5 江苏苏州上海松江

华南区 0.22 2 广东清远

西南区 0.23 11 四川阿坝州

甘新区 0.48 60 新疆石河子

青藏区 0.44 — —

依据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来看,未来 20 多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亦将持续推进,从而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创造条件。综合国内外有关我国未来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在 2010—2030 年的 20 年间城镇化以年均增长1.1%的速度推进,推算到2030 年时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70% 以上。由于人口统计的原因,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是真实的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而是包含了农村非农劳动力在内的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即我国的城镇化率比实际值偏高。因此,直接采用城镇化率对未来农业劳动人口进行预测将低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

速度。这里采用劳动力迁移修正系数(农村人口总数与农村经济活动人口总数的比值)进行修正,农业劳动力计算公式如下:L n +1 = L n(1 - Δuθ n),L n +1 为第 n +1 年的农业劳动人口,L n 为第 n 年的农业劳动人口,Δu 为第 n 年的城镇化增率,即第 n+1 年的城镇化率减去第 n 年的城镇化率,θ n 为第n 年的劳动力迁移修正系数。以 2010 年为起点,预测我国城镇化率和农业劳动力数量见图 1。可以看出,2030 年农业劳动力将降至 1.9 亿以下,并且趋于稳定。

图 1 2011—2030 年我国农业劳动力预测

耕地资源方面,以国务院划定的必须确保的耕地红线 18 亿亩作为依据。根据我国各农业区情况,则 2030 年时,劳均耕作面积将达到 0.67 公顷。此时,若以一家 4 个劳动力计,我国户均耕作面积— 2 1 —的平均规模则为 2.67 公顷。

根据国内外经验,一个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大概是户均经营规模的 10 倍左右,按照这个经验,2030 年我国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将达到 26.7公顷。在中等技术条件下,这一规模应能确保充分就业,并且能使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收入。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及其适度规模问题,分析了坚持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下,家庭农场对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并测度了未来家庭农场的平均经营规模。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禀赋约束下的家庭经营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土地生产经营规模过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有待通过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以解决。第二,农业、农村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家庭农场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国外的实践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探索说明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本文综合考虑劳均 种植面积、人口的变动、耕地资源的变动和城镇化率等因素,测算未来我国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为26.7 公顷,这一规模基本符合我国的实际,并能确保充分就业,使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收入。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探索构建有益于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支持各地从实际出 发,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户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以及农业机械化

水平等因素,稳步推进家庭农场的发展。(2)要积极引导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要健全土地流转信息交流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政策咨询机制、完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一方面保障土地流转的规范、有序、高效,另一方面监控流转后土地的使用、利用效果。

(3)要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劳动力资源禀赋密切相关,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是影响家庭农场应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和生产手段、通过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要鼓励扶持农民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参与专业协会组织等不同形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

度,提升农业主体的经营管理能力。

参 考 文 献

1.罗 艳,王 青.基与小农户制现状探索家庭农场制及其规模.湖北农业科学,2012(6):1281 ~128

42.李雅莉.农业家庭农场优势的相关理论探讨.农业经济,2011(7):14 ~1

53.董亚珍,鲍海军.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社会科学战线,2009(10):95 ~98

4.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11(10):4 ~10

5.倪坤晓,沈月琴.浙江省慈溪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浙江农业科学,2012(11):1583 ~1586

6.魏 巍,李万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路径.农业经济问题,2012(10):29 ~35

7.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5):87 ~9

18.朱学新.家庭农场是苏南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6(12):39-4

29.王嘉康.浅谈家庭农场的发展.上海农村经济,2011(6):37 ~40

10.赵维清,边志瑾.浙江省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分析.农业经济,2012(7):37 ~39

11.赵维清.浙江省慈溪、瑞安、建德三市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分析.生态经济,2010(2):171 ~182

12.蒋南平,李 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途径:基于人— — —地关系的现代小农经济模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90 ~99

13.杨利民,于 闽.我国未来人口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分析.经济地理,2013,33(2):168 ~171

14.刘树枝.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 — —十个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经营的调查.农业技术经济,1986(10):20 ~22

15.汤文华,段艳丰,梁志民.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 —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3(2):186 ~190

16.朱学新.家庭农场是苏南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6(12):39 ~42

第四篇: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发展论文

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发展论文

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发展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海航这一中国传统国际贸易运输方式,也随之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海洋运输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而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则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海运保险起源最早,历史悠久,业务量大,其他货物运输保险都是在海运保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中国保险业起步晚,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影响了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业的发展。

而对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发展及现状分析,可以有利于我们深刻洞悉国际货物运输市场的主流需求,同时通过现状发现问题,并致力于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走出一条更方便,快捷,高效,的道路,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发展。

关键字:国际海洋运输 货物保险 策略

正文

一、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简介

顾名思义海洋运输又称“国际海洋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是以对外贸易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货物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外贸货物的运送有海运、陆运、空运以及通过邮政送递等多种途径。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使用最广泛。

保险同运输一样,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必要组成部分。货物从卖方送到买方手中,要通过运输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如遭遇意外损失,则由保险人进行经济

补偿,以保证贸易的正常进行。保险之所以成为国际贸易所必需,是因为它将运输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意外损失,以保险费的形式固定下来,计入货物成本,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核算和经营的稳定,避免由于意外损失引起买卖双方和有关利益方面之间的经济纠纷;可以使保险公司从自己经营成果考虑,注意对承保货物的防损工作,有利于减少社会财富损失;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核算和经营的稳定,避免由于意外损失引起买卖双方和有关利益方面之间的经济纠纷,进出口贸易的货物在本国保险,还可以增加国家无形贸易的外汇收入。

二、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发展现状

目前全世界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为 250 亿美元,其中近60% 的市场份额由英、日、德、美国这四大海上保险国所占据。然而我国航运保险市场规模较小,拥有的整个市场份额相对就少了。2006 年,我国航运保险市场总体规模仅为全世界份额的1%,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仍不足 3%。正如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曾在 2010 陆家嘴论坛所表明的那样,我国航运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参与我国航运保险竞争的仍主要是太保、平安和人保这三大保险巨头。中国航运保险业务依然集中在广州、上海、青岛、大连和天津这 5 个城市,国内大量的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还没有参加到这个市场的竞争中。

三、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存在的问题

1、保险条款存在差异,国际化程度不高在中国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比较常用的有两种条款,即 ICC条款和 CIC 条款,而这两种条款中则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差异表现之一为: 在协会条款 ICC(A)中除列明除外责任外,承担一切风险;但是相对应的国内 CIC 一切险条款中除列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外,对 “外来原因”并没有定义。由于 CIC 一切险条款自身规定得不够明晰,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因此 “外来原因”的判断解释对 PICC “一切险”的承保范围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中,进出口货运条款常常不能够被国内外被保险人所理解所认可,最终导致很多客户流失。

2、海运保险专业人才匮乏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风险集中度高,投保成本也较高,因此相应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但是从近几年的趋势看来,我国目前一线专业人员中能从事该项业务的人员严重缺乏。作为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从业人员,不仅要懂保险,还

要了解外语、贸易、海运以及国际法律法规和惯例等,可见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最起码要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但是从目前从事该领域的各保险公司来看,在各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管理人员中这类复合型人才少之甚少。

3、海运货物保险市场竞争激烈

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交易价格常常受到外贸企业的制约。往往进口时以 CIF 成交,出口时则以 FOB 成交,导致大量境外投保现象的产生,从而加剧了国内海运保险市场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海运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创新性不足,导致保险产品同质化。然而外资海运公司由于具有资本、技术以及高超的营销技巧等优势,在海运险上略胜一筹,进一步使得我国大量海运保险业务向外转移,也就越发加剧国内海运保险市场的竞争。费率作为我国航运保险的竞争中心点,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下降,而且远低于国际市场的费率水平。保险费率下降直接影响到保险服务产品的创新和产品品质的提高,往往会给再保险带来诸多困难,使市场陷入恶性了循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运保险业务的发展

4、技术和服务体系待完善。在风险防范和管控方面与国际保险业差距巨大,如缺乏对高保额、高风险货物等的装、御船、运输及中转环节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上述收费水平还要支付这些费用,成本就更成问题。对于运输、贸易、结算等稍为复杂一些的赔案及涉及不同法律关系、司法管辖以及需要对海上运输造成的货损实施财产及证据保全、担保和反担保等。

5、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由于目前海洋保险缺乏完善风险分散机制,突出表现在:一是缺乏政策性保险的参与,仅仅依靠商业保险运作和渔业互助协会这两种海洋保险模式来分散海洋风险,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二是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健全,在严重的海洋自然灾害面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范围、多层次分散海洋风险的需要。海洋保险缺乏政策性保险的参与,目前我国只有中国再保险集团开展海洋再保险业务,但是再保险险种较少,主要是海洋石油开发等高风险领域,且保险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国内部分保险公司的再保需求,致使原保险经营人超能力承险现象十分严重。

四、解决海洋货物运输保险问题的策略

1、加强国际间及国内各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交流

由于与其他国家沟通不畅,导致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中存在着保险条款差异现象,在出现问题时,各高院解释又不一致,加大了各方的分歧。此外,由于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业缺乏有组织、有规模的交流活动,也导致各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和相关行业之间没有办法分享保险、航运、贸易和海事海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形成良好的互通有无的良性循环的效果。因此,加强国家之间及国内各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专业海运保险人才

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由于我过海运保险业的发展起步晚,所以在专业人才方面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引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用全球视野引进和培养海运保险专业人才。在引进专业人才方面,应该从英国伦敦保险市场那样高起点的地方大力引进经营理念先进、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同时争取在国内为那些专业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培养人才方面,从体制、文化、培训等多角度入手,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航运保险专业团队。

3、完善保险品种,提高服务质量

国际结算方式变化很大,国际多式联运迅猛发展,现代通讯工具和网络日益发达与此同时海上保险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保险公司要想在国际货物保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完善保险品种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新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完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成为保证其良好发展的基础与保障。针对我国部分保险条款与国际惯例不一致的问题,我们要借鉴全球最新的航运保险理论研究成果和最专业的航运保险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保险法》和 《海商法》,优化国内法律环境,逐步与国际接轨,增强国内外进出口企业对本土保险公司的信心。

5、加强对海洋保险业的正确引导和风险监管。

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海洋保险业的正确引导和风险监管,为海洋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国内海上保险行业应该建立长期合作交流机制。

国际化的今天,信息瞬息万变,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与交流。面对国外保险行业的竞争,国内保险行业要完善服务内容,奉行顾客是上帝的原则,以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同时,各保险行业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发展特长,弥补不足,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制约中国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 国家应和企业一起致力于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促进我国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储瑛奂关于中火海洋渔业保险的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4(6).[2]李咏梅. 我国航运保险探析 [J]. 技术与市场,2011 年第 1 期.

[3]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发展现状及策略杨永莲

[4]浙江海洋保险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宋 玮张晓霞 2012 年(6)

第五篇:中国国际特色商业街发展(青岛)高峰论坛

中国国际特色商业街发展高峰论坛

暨青岛市市北区特色商业街招商洽谈会

一、我区特色商业街发展优势

(一)行业聚集的效应

我区特色商业街具有鲜明的经济和文化特色,在经营环境、商业内容、文化内涵等方面与综合性商业街形成鲜明对比。在解决老城区发展难点方面,充分发挥了行业聚集的效应,形成对原有商业资源的整合,促进了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引导了行业消费,对扩大商业规模、增强相关行业市场活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促进相关区域和谐发展

我区商业街的兴起和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我区的繁荣,并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特色商业街辐射周边的历史、文化得以交融,潮流、时尚和谐演绎,真正形成了一片景观、一片文化、一片产业。

(三)挖掘文化资源,弘扬特色文化

我区特色商业街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挖掘了我区文化资源。如啤酒街的发展充分利用了青岛啤酒的品牌资源,是不落幕的啤酒节;市北特色商贸旅游区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市北区的特色文化。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以成为推进特色城区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当前我区特色商业街存在的不足

(一)文化氛围营造不足;

(二)规范化程度、设施完备性等方面仍有不足;

(三)在规模、档次、经营特色、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

足人们的消费需要;

(四)综合水平仍需提高,尤其在商业街的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服务设施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文化性、信息传播性等方面与国际领先商业街发展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拟定会议时间:2008年5月(会期两天)

(二)拟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市北区文化局、北京中青环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国内特邀: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苏州观前街、南京新街口商业街、上海南京路商业街、天津和平路商业、乌鲁木齐中山路商业街、大连天津街、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沈阳中街、长沙黄兴南路商业街街等著名特色街管理机构、商业街研究著名专家学者、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投资商; 国际特邀:

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德国柏林库达姆大街、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日本东京都新宿大街、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英国伦敦牛津街

新加坡乌节路、韩国首尔明洞大街、奥地利维也纳克恩顿大街、俄国莫斯科市阿尔巴特大街、等国际著名特色街管理机构、国际商业街管理专家及投资商

(三)会议议题内容

1、国内外(市北)商业街发展现状与展望;

2、商业街发展规范化经验交流;

3、商业街特色化创新发展之路;

4、商业街发展研究专家点评;

5、名街、名店、名品牌推介会;

6、市北特色街项目推介招商洽谈会;

7、国内外著名品牌商户落户市北特色街签约仪式;

8、国际姊妹商业街签约仪式;

下载2017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规模(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规模(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务部:2012中国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发展交流活动

    商务部:2012中国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发展交流活动 日前,商务部借交易会契机主办2012中国·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发展交流活动”,活动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具体承办。商务部外贸司张......

    学校师资情况和办学规模情况汇报

    高集学校初中部师资情况和办学规模情况汇报一、人员概况 1.借出人员10人代军 教育局 单振营 县二中 葛明 高作中学李川 高作中学 葛娟淑 王中 李小海......

    县公司移动业务规模发展浅析

    县公司移动业务规模发展浅析【摘要】移动业务是当前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中的核心业务,是中国电信近几年来业务的主要增长点。自1999年移动业务剥离运营以后,中国电信一直以固定......

    中国调味品行业规模发展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调味品行业规模发展分析 一、2014年调味品行业发展规模 中投顾问《2017-2021年中国调味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数据指出,2014年我国规模......

    关于发展设施规模农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设施规模农业的思考 朱云燕 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某县上半年规模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某县上半年规模工业发展情况汇报元至五月,工业战线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实际,乘势而上,紧......

    2014年中国大数据发展规模分析

    2014年中国大数据发展规模分析所谓"大数据分析",其和"小数据分析"的唯一差别在于数据量以及数据量带来的对于数据存储、查询及分析吞吐量的要求。本质上,"大数据分析"仍然需要......

    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电机博览会暨发展论坛

    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电机博览会暨发展论坛时间:2011年4月12日―14日 地点: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漕宝路88号)承办单位:上海冠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大会网址: 展览--时间 报到布展:2011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