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发展农村适度规模集中供水
加快发展农村适度规模集中供水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要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目前,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且规模普遍偏小,以单村供水为主。为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地推行适度规模集中供水,从实践来看,以下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以县域为单元统筹规划集中供水布局
集中供水是指由水厂统一取水净化后,集中用管道输配至用水点的供水方式。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建工程要与整合利用原有工程相结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把范围内的各类用水单位一并考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充分考虑目前当地的实际需求,又要充分考虑长远,坚持超前发展,尽量扩大供水工程的规模,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也通过供水量的扩大,减少单位供水成本。
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集中供水的适度规模
从实践来看,适度规模集中供水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城市近郊和城镇驻地周围地区,通过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的辐射来实现。其二,山区及山前平原区,以山区水库和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依托,建设覆盖乡镇或流域面积的供水网络,实行一乡一网。其三,有的平原地区,利用江河、平原水库及地下水资源,已建设覆盖全县的供水网络。适度规模化供水也是发展着的概念。目前,有的地方出现将小规模供水工程逐步归并,形成规模更大的供水网络,创立集团化供水企业的趋势。可以预测,集中供水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但从技术经济合理性角度来讲,供水规模应适度。根据各地经验,适度供水规模的确要充分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水源充足;便于管理;规模效益。
完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的资金筹集机制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根据中央精神,解决资金缺口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扩大财政保障作用的覆盖范围。
增加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
整合支农资金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明晰产权,落实经营权,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中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形式主要有水利部门组建专业机构、乡镇水管站、用水户协会、股份制企业及特许经营企业管理等。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主要问题是:建管脱节、资产监管失控,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供水企业运行维护成本偏高,影响可持续发展;饮水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供水应急处置能力低。
实行监管与运营分离,明确政府监管与供水企业的职责。
加强水价调控,实现供水企业与农村用水户双赢。
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减轻成本压力。
供水企业实现合理收益重在加强管理降低运行成本。
改革收费制度,实行公开收费。
要探索建立分类扶持优惠政策。
建立供水应急机制,提高供水应急处置能力。
开封市天泉供水设备致力研发集中供水设备,技术先进,工艺精湛,行业领军。
参考网站:
第二篇:加快发展农村适度规模集中供水
加快发展农村适度规模集中供水
作者:刘孟山 麻晓宏 赵丽霞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要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目前,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且规模普遍偏小,以单村供水为主。为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地推行适度规模集中供水,从实践来看,以下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以县域为单元统筹规划集中供水布局
集中供水是指由水厂统一取水净化后,集中用管道输配至用水点的供水方式。适度规模集中供水相对单村集中供水而言,其覆盖范围一般要超出单村所辖人口和面积。集中供水工程是民心工程,为了尽快完成工程建设,根据各地经验,需要集中建设,整县推进。由于受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县域内存在水源分布不平衡问题,所以应按照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统筹水源管理与开发、统筹饮水安全村与不安全村工程建设的原则,以水源为依托,在水质达标、水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打破用水单位界限,打破资源界限,甚至打破流域界限,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县域集中供水布局,使全县人口都能用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从经济技术合理性角度来讲,适度规模集中供水要求人口适度集中,提高人口集中度,可以提高供水效率。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一方面要求其供水能力和建设进度能够保证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新农村建设促进人口适当集中居住。引导农民建设紧凑型村庄和民居。坚决制止村庄分散化和空心化蔓延势头,冻结新增宅基地审批,框死村界,统筹规划村庄建设,通过流转闲置农宅,来满足农民新建住房要求,逐步治理空心化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自然环境恶劣,缺乏足够水源,远距离调水极不经济的村庄整体搬迁,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彻底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适当合村并居。由于片面追求腾地数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一些地区出现变形走样,但不能否定将零星分布的自然村落适当合并到中心村落的必要性。关键是合村并居一定要遵守农村生产生活规律,尊重农民的合法权益和主体地位,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
新建工程要与整合利用原有工程相结合。建设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工程投资大,为了节约资金提高效益,在确保工程和供水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单村集中供水的水库、拦河闸坝、机井等设施以及村内输水管线,与新建工程整合形成新的供水网络。联网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能联村不单村、能延伸不新建,能用工程措施解决水质问题的不重复上水处理设施。
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把范围内的各类用水单位一并考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充分考虑目前当地的实际需求,又要充分考虑长远,坚持超前发展,尽量扩大供水工程的规模,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也通过供水量的扩大,减少单位供水成本。
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集中供水的适度规模
从实践来看,适度规模集中供水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城市近郊和城镇驻地周围地区,通过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的辐射来实现。其二,山区及山前平原区,以山区水库和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依托,建设覆盖乡镇或流域面积的供水网络,实行一乡一网。其三,有的平原地区,利用江河、平原水库及地下水资源,已建设覆盖全县的供水网络。适度规模化供水也是发展着的概念。目前,有的地方出现将小规模供水工程逐步归并,形成规模更大的供水网络,创立集团化供水企业的趋势。可以预测,集中供水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但从技术经济合理性角度来讲,供水规模应适度。根据各地经验,适度供水规模的确要充分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水源充足。受地形地貌限制,在山丘区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成为核心制约要素,自然应以水源定规模。山丘区利用小水库、小塘坝建设供水工程时,必须对当地的水情和雨情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确保能够满足需要并要选择好备用水源,确保在非特殊情况下能够正常供水。水质必须有保证,要选择无污染、易保护的水源作供水水源,并要进行必要的处理,要始终把安全饮水放在首位,时刻不能放松。山丘区基本依流域设置乡镇,适宜依流域建设覆盖一个乡镇的集中供水网络。
便于管理。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平原及浅丘岭地区,人口居住较为密集,可以打破区域界限,优先修建跨流域、跨乡(镇)、跨行政村的供水网络,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集中供水网络属于由水厂、管网、供水站、用水终端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建设及运营涉及到卫生、国土、税务等部门,涉及到电力行业,各个部门都是对农村饮水安全负有重要责任的政府机关或垄断企业,需要各级政府组织协调。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矛盾摩擦,供水网络建设和供水站设置应与行政区划相适应,以管理定规模。只要水源许可,管网建设以县域为主,一县一网,供水站以乡镇为主,一乡一站。
规模效益。农村集中供水要实现以水养水,其前提是效益,没有效益,工程不会持续运营。农村供水工程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效益大都很低,原因是人均投资高,而人均耗水量少导致总体供水量小。如果没有规模作保障,工程难有经济利益可图。实践表明,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模在三万人以上,才可实现盈利。我国大部分农村分布,依地形、地貌和流域所限,存在大分散小集中特征,乡镇区划基本依小集中特征而设置。目前,我国乡镇人口一般在3—5万人之间,可以满足集中供水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因此,平原地区供水站、山区供水网依乡镇设置也是合理的。
完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的资金筹集机制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根据中央精神,解决资金缺口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扩大财政保障作用的覆盖范围。中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投资责任做出过明确划分,跨村以及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投入应主要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由现有的投入渠道解决。但目前国家及省拨付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对资金的用途及管理有严格要求,即只能用于饮水不安全人口。其他跨村以及村以上范围的集中供水建设项目存在国家投入不足问题。不安全饮水村庄并非集中联片居住,而适度规模集中供水覆盖范围要大得多,这其中既有饮水不安全户也有安全用户,如何通过国家专项资金审计成为问题。因此,在中央和省级财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公共财政保障应覆盖所有集中供水工程。
增加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从2008年开始,中西部地区不再要求县及县以下配套资金,鉴于目前乡镇财政普遍比较困难,这项措施应扩大至所有县乡。对于村内主要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的供水设施,应提高政府奖补水平至70%为宜。
整合支农资金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些地方探索以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为平台,将支农资金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捆绑起来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但需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防止出现政策漏洞。凡是政策直接目标相交叉、功能相近、没有明确限制其直接用途的支农项目,如水利、农发、扶贫、农村环保、农村饮水以及有些省份实行的新民居建设等,在不违背现行财经制度的前提下,都可以整合在一起,放大强农、惠农和富农政策效用。
明晰产权,落实经营权,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集中供水工程提供的饮用水也是商品,具有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因此,应该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来投资建设,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公益性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组建股份公司合作经营。二是政府授予社会资本特许经营权,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采取独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筹资建设集中供水工程。社会资本投资目的是营利,为了提高其积极性,必须明晰其产权,给予经营管理权。对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的股份制公司,社会资本股份超过30%以上就可以获得经营管理权。作为国家投资方,在股份公司中只管理国家资产,不参与具体经营活动和分红;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权形式投资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依法拥有所有权和自主经营权,以收费方式收回投资并获取合理利润,特许经营权期满,政府收回工程产权和经营权。
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中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形式主要有水利部门组建专业机构、乡镇水管站、用水户协会、股份制企业及特许经营企业管理等。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主要问题是:建管脱节、资产监管失控,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供水企业运行维护成本偏高,影响可持续发展;饮水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供水应急处置能力低。
实行监管与运营分离,明确政府监管与供水企业的职责。应明确水利部门是农村集中供水行业主管部门的地位,将各级水利部门作为常设行政执法机构,赋予其行业监管、执法的职能,在编制、经费上予以保障。明确各级水利部门对农村集中供水安全的领导、管理责任,明确其对集中供水进行监督、管理和处罚的职权。县级水利部门是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国家资本的管理者,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责任;剥离专业供水公司和乡镇供水站监管职能,实行企业化经营,同股份制供水公司和特许经营供水公司一样,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加强水价调控,实现供水企业与农村用水户双赢。农村集中供水属于公共事业,而且服务对象为弱势群体,以管网输水为主要特征的集中供水具有垄断行业属性,因此,水价需要政府调控,在农民负担适度的基础上,实现供水企业合理收益。
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减轻成本压力。农村水价适度调控的参照物是当地城镇水价,前者要低于后者,一般来讲,城乡水价比不应高于当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在水价提升受限的情况下,保证供水企业实现合理收益,很难用完全的市场理论来进行成本核算和水费征收。总体上看,全国农村供水工程水价不到全成本的三分之二,当然这种状况不尽合理,但很难改变。不完全成本水价的损失应由政府买单,主要通过落实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减少成本项目来实现。水质检测费、水资源费、水资源保护费和污水处理费等行政事业收费暂不收取,集体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增值税、集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一般教育费附加税、集体企业土地使用税和其他印花税等按照事业单位对待给予减免,供水企业电费执行农用电价。供水价格按照“运行成本+大修费用+折旧费+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
供水企业实现合理收益重在加强管理降低运行成本。供水企业合理收益的标准是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农村集中供水运行成本主要由人员工资、电费、输水损耗等组成。要督促电力部门严格执行中央有关农村水厂按农村生产用电标准价格收取电费的政策,降低电费支出;要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从事管理工作;实行事业单位管理的供水企业,要搞好定员定岗,防止人浮于事、增加成本;严格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制度,提高用水计量准确率;将人员业绩与待遇挂钩,做好工程维修、抢修工作,减少输水损耗;加强供水信息化建设,改善管理手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改革收费制度,实行公开收费。供水企业进村入户抄表收费困难比较大,应实行对村对户差价收费、分级管理。中间差价用于各村水管人员补助。采取以户为单元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协会直接向农户收取水费并上交供水公司,以减少中间环节,避免“搭车水费”,杜绝水费层层截留。供水水价的测算和水费计收、使用情况要在受益范围内公开,并接受用水户代表的监督。
要探索建立分类扶持优惠政策。对老少边穷地区和需要远距离调水、供水成本较高、农民经济承受能力过低的供水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低保和五保人员给予用水补贴;国家投资为主的供水企业,可适当延长折旧年限,或建立更新改造基金,免提折旧和大修理费,减轻供水成本压力。建立供水应急机制,提高供水应急处置能力。成立应急机构,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制定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落实重大事件的值班、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构建工程维修网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对人头经费、监测运行、设备维护更新等费用采用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模式解决。要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委讲师团
第三篇: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
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
发展家庭农场是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提出的重要命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培育规模化、专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一个急迫的任务。发展以适度规模为特征的家庭农场,既坚持了我国以家庭承包为核心的基本经营制度,又能够提高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及功能定位
(一)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从其概念来看,家庭农场大致有四个主要特征:
一是适度规模经营。这是我国家庭农场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还有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这决定了我国家庭农场的规模不可能太大。另一方面,家庭农场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尽管劳动生产率会继续提高,但土地产出率将出现下降。因此适度规模经营将是我国家庭农场区别于发达国家大农场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是长期专业化从事农业生产,且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是家庭农场与传统小规模农户最本质区别。家庭农场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能够实现农户的充分就业,为其提供不低于农村平均收入水平的收入,使其能够专业化从事农业生产。
三是家庭农场集约化、商品化水平相对较高。这是家庭农场的目标性特征。家庭农场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其对增加农业生产投入、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有较高的积极性,资源要素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将明显提升,土地产出率提高,商品化水平必将大幅度提高。
四是主要利用农户自身的劳动力。家庭农场没有长期雇工或者长期雇工数量少于家庭劳动力数量,在农忙季节可以有少量的季节性雇工。如果农场规模过大,雇佣大量工人,就会出现劳动监督问题,丧失了家庭经营的优势。
(二)家庭农场的功能定位。1.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主体,与大量的兼业农户共同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力量。未来家庭农场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主体。但同时,相当比例的中老年农民仍然将从事农业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未来家庭农场和兼业农户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力量。2.家庭农场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保障重点农产品供给的主要力量。尽管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也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农民合作社更多是为农户和家庭农场提供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龙头企业更多从事农产品的产后流通和加工,与家庭农场的职能有明显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保障我国农产品商品化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路及政策取向
(一)加快土地确权,促进土地流转。应明晰农民土地权益,通过土地确权颁证稳定农民土地预期。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研究解决农业生产性建设用地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定比例的耕地用于建设生产性设施,如粮食仓库、烘干机房等。
(二)支持家庭农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后储藏烘干设施和农机具设备购置。国家应出台专门政策、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家庭农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后储藏烘干设施设备和农机具购置。
(三)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和传统小规模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流动资金投入明显增大,资金借贷需求增多。国家应出台针对家庭农场的信贷政策,通过提高小额信贷的上限或者建立农业信贷担保等方式,为农户提供10~100万元的信贷资金,缓解家庭农产品生产经营面临的资金困境。
(四)健全农业保险政策。和传统农户收入来源多元化相比,家庭农场收入主要依赖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其对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更为敏感。这就要求政府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品种范围,特别是粮食品种应逐步实现全覆盖,提高保障水平,为家庭农场构建风险保障机制。
(五)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应加大对新型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专业性强、效率高的专业服务公司,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六)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国家应建立针对专业化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人才培训计划,对有意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系统性的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七)发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家庭农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适宜的规模,都是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由行政认定的。但从政策支持的角度看,优先扶持从事粮食生产,能够经营规模适度、土地产出率相对较高的家庭农场,符合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宏观目标。因此,各地政府应该根据本地主要作物和劳均耕地规模,制定一个示范家庭农场的标准,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推动示范家庭农场的发展,示范带动当地家庭农场的发展。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第四篇:适度规模发展集中养殖小区因地制宜布局特色种植园区
适度规模发展集中养殖小区因地制宜布局特色种植园区
——XX市务实推进农业种养互动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2008年9月)
建设丘陵经济发展示范区、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省委、省政府赋予XX的历史重任。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持农业内部结构平衡,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同步改善的发展思路,以推进种养互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务实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实践证明:适度规模发展集中养殖小区,因地制宜布局特色种植园区,既是立足实践的成功经验,也是丘陵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定不移的主攻方向。
一、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切实把握种养互动的着力定位
XX农业人口多、耕地资源少、农业生产条件脆弱,大量青壮年流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既是发展潮流,也是务实选择。农村优质劳动力的输出,农村现有劳动力质量的弱化,新一代农民对“肩挑背磨”种养方式的摒弃,以及农业资源装备的先天不足,必然引发种养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一是家庭分散养殖逐步退出市场,企业或业主领办的规模养殖场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二是具有一定自给自足特色的家庭杂乱种植逐步弱化,具有产地特色的农产品规模种植日渐勃兴。三是农业资源逐步向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个体农户逐步向追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集中正成为农民的自觉选择。四是适度规模养殖和种植相结合,整合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已成为农业生产各方的利益需要。顺应这一发展变化,我市从2003年开始,通过实施“千万工程”、构建“三级良繁体系”等创新,进行“生态养殖+高效种植”、“内循环、零排放”探索并取得可喜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种养循环经济示范区25个,迈出了种养互动第一步。
推进种养互动,促进农牧结合,实现环境友好,应以整合资源、壮大产业、富裕农民为基点,通过适度规模发展集中养殖小区,因地制宜布局特色种植园区,力求实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资源合理充分综合利用。重点应促进畜禽粪便向农业有机肥料利用转化、粮食产品向畜禽产品增值转化、农业分散种植养殖向适度规模种植养殖集中配套转化。二是确保环境开发保护友好协调。具体应做到养殖小区布局与周边交通和地理环境相适应、养殖规模与种植规模相适应、养殖规模与治污设施配置相适应。三是确保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主要应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效益增长同步、农民和企业增收同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面貌改善同步。
二、抢抓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现实机遇,探索建立种养互动的实施标准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把循环利用资源、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延伸生产者为主的责任等上升为法律强制规范。其关于“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以及“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
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等具体规定,既是推进种养互动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深化种养互动必须遵循的强制要求,为推进农业种养互动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应与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细化明晰标准、强制执行标准,提高整合利用资源的综合效益,提升环境开发保护的生态形象,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实力。当前,应在继续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基础上,着力完善“三大标准”:一是规范养殖小区建设环境评价标准。重点是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疫情防控和交通等因素,细化制定养殖小区建设选址、建设规模的具体条件。二是畜禽粪便达标排放标准。重点是对规模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处置标准等制定一套控制性规范。三是农业设施配置标准。重点是对种植基地内的肥水传输管网和渠池设施配置等制定一套操作规范,确保降解处理后的有机肥料能够输得出、用得上。
三、着力构建农业生产主体间的利益同盟关系,务实推行种养互动的经营模式
推进种养互动发展,最根本的是遵循价值规律,通过结成利益同盟,构建种养互动和农业生产主体间的和谐共处关系。实践过程中,通过追求共同利益,推动农业生产各方自觉走向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共识。一是养殖小区向种植园区无偿提供有机肥料与种植园区无偿消纳养殖小区畜禽粪便是等价交换关系,属于一方提供肥料资源一方提供环境资源的互利行为。从种养互动情况看,全市规模养殖约200万头,种养互动真正到位后,可配套耕地约70万亩,按每亩耕地年节约肥料投入100元计算,每年可节约肥料投入约7000万元,同时,养殖企业也相应地减少了治污设施投入,是名符其实的“亿元产业”,种养双方合作的效益非常明显。二是养殖小区为种植园区修建道路、输送屯积沼液配套设施等是承担治污的必要成本投入,不是为政府和园区群众的基础设施建设买单。三是从经济大循环视角看,种植业在节约肥料投入的同时也为养殖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饲料来源,种养业之间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共生关系。
强化利益同盟,应当务实推行种养互动的“四种经营模式”:一是“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鼓励有经营实力的养殖企业或业主通过租赁、收购周边农户土地经营权等土地流转方式,进行适度规模种植,统筹进行种养结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逐步向“农庄式”经营过渡。二是“养殖企业+种植企业”经营模式。鼓励种植企业或业主针对养殖小区布局,通过租赁、收购周边农户土地经营权或吸纳周边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适度集中土地进行特色种植经营,与养殖小区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利经营关系。三是“养殖企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对土地难以通过流转方式集中的地区,通过引导农民组建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养殖小区布局进行种植配套。四是“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企业”经营模式。鼓励养殖企业到已经形成一定种植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养殖小区,与种植园区布局进行养殖配套。
四、结合实际稳健地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完善推进种养互动的配套措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十一个一号文件”,分别从突破僵化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扩大市场调节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等方面,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推进种
养互动方面,我市近年通过整合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试点项目资金、生猪三级良繁体系建设资金、畜牧业大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及地方财政农业切块资金,对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务实探索,政策杠杆对“生态养殖+特色种植”引导效果明显。2008年,全市新建生猪“三级良繁”标准化圈舍130万平方米,肉类总产量63.7万吨;新增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建成506个特色专业村;粮食总产量228万吨,获全省唯一的粮食增产增收特等奖。
当前,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的大背景下,特色种养业的发展倍受各方关注,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将在稳定中突破,赋予农村改革新动力。就种养政策而言,应在稳健前期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完善“四大激励政策”:一是鼓励探索农村土地有秩序有效益流转的政策。应在切实保护农民对承包地经营权不被非法剥夺的前提下,探索允许农民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对承包地经营权进行入股、抵押、有偿转让的具体操作政策,通过农村土地有秩序有效益的流转,激活农村土地市场,聚集农业生产资本,整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二是鼓励养殖企业达标排放的政策。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办法,通过完善和落实鼓励养殖企业达标排放的激励措施,在强化各级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激励和政策导向作用。三是扶持特色种植业发展的政策。重点是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实行与创建企业品牌同样的扶持政策。四是整合使用涉农项目的政策。在政府加强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对政策性项目推进种养互动落实好的部门和单位,在农业切块的工作经费中给予一定倾斜,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关键处,在关键处发挥作用。
第五篇: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定稿)
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兵团团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意义 推进团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意义在于发展现代农业。
在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推进团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兵团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工增收进而稳定屯垦戍边职工队伍的现实途径;是优化团场要素资源配置,推进团场城镇化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筑牢屯垦戍边新型堡垒的重要举措。
二、清晰明确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
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政军企合一的体制,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发展创新)基础上,充分认识团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稳制活权、有利发展”原则,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相分离,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逐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工多元增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由承包职工自主、自愿决定流转方式,流转收益归承包职工所有,土地流转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坚持“指导、管理、规范”的原则,土地流转前中后团场(农业公司)连队(分公司)必须加强管理和指导;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的原则,发挥好兵团大农业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和集约经营的作用,产生规模效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腹心团场、边境团场和南疆少数民族团场担负的维稳戍边任务轻重不同,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所有制差异、团场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保障等情况,在不消弱团场维稳戍边实力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创新团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形式,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有序。
三、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积极鼓励引导团场土地承包职工依法以转包、互换、入股、出租、转让、委托流转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鼓励团场连队的专业大户、种田能手、种粮大户、农工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受让承包职工流转的土地,围绕团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建立生产基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现阶段规模不宜过大。
一是培育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以特色农业板块建设为契机,通过连队引导协调、承包职工自愿协商相结合的办法,将承包职工经营的地块互换集中,发展规模特色农业。鼓励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土地向种田能收集中,逐步培养种植专业大户大户。二是大力扶持农工专业合作组织,探索“专业合作组织+农工”的产业经营模式。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加快团场土地流转步伐。积极引导农技人员和供销社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既发展在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组建的松散型的专业协会,又鼓励发展经济利益紧密联结的专业合作社;既发展生产服务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又鼓励发展产销结合型和产加销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三是鼓励和吸引外来人才、公司利用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团场连队流动,参与团场连队的土地流转,探索“公司+连队或专业合作组织+农工”的产业经营模式。
四、逐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的运作和管理。
一是加强承包土地管理。认真处理二轮土地承包的遗留问题,及时整理和永久管理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尽快对承包职工承包的土地予以确权。二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必须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双方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土地流转中,不得损害连队承包职工的土地承包权益,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性质和土地用途。三是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团场连队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业务范围、流转形式、操作程序等进行监察,对违规失范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五、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强化土地流转服务
一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强化土地流转服务,以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模式推进团场连队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二是有效发挥团场(农业公司)连队(分公司)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工合作社)的服务作用。团场连队要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对土地流转进行整体上指导、管理和服务,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流转规划,以规划引导流转,以流转促进布局,使土地流转做到有目标流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工合作社)要充分发挥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接受农户委托流转。三是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稳定和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土地承包档案管理,逐步实行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化管理。认真做好土地流转信访调处和复查、复核工作,抓紧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组织,开展纠纷仲裁,妥善解决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为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