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学院志愿者工作现状与发展研究
XXX学院
志愿者工作现状与发展研究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新的历史时期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载体。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崭新课题。XXX职业学院党委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落实党中央16号文件内容,高度重视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学院党委精心筹划,周密部署,提出“志愿于心·服务以诚”的服务宗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大力推动我院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现今志愿服务已成为推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志愿精神已成为XX学子自觉的价值追求。
一、学院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历程
追溯起来,XXX学院志愿服务活动从建校开始就已经零星开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院志愿者工作主要划分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科普志愿者队伍和亚运会志愿者三大板块。今已发展成为一项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崇高事业。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志愿服务活动的起步阶段
自建校开始,我院频繁组织自愿无偿为民服务活动,其中有很多活动是从“学雷锋、树新风”的形式丰富发展而来,如关爱社区老人,“雷锋活动月”等活动,这些活动实际上就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雏形。直到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正式诞生,我院也因此才逐渐走上志愿服务的轨道上来。2006年,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下简称“青协”),青协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社会服务事业的在校科贸学生组成的服务团体。该协会组织校内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个人为学校建设发展和社会提供志愿服务,致力于提高青年人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协会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并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积极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2007年11月10日至18日,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在广州举行。根据团市委及运动会志愿者工作部的指示精神,我院派出386名志愿者为运动 会的大型活动项目服务。期间网络文化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大家相互鼓舞支持最终获得了“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优秀组织奖”,10名志愿者被评为“杰出志愿者”称号,13名志愿者被评为“优秀志愿者”称号。2008年3月5日,学雷锋行动日”,“迎亚运,全民学英语”启动仪式在英雄广场举行,我院精心挑选并组织163名志愿者参与此活动,主要负责旗手、围场、队列、集市岗位,活动开展顺利,并得到上级领导以及市民的一致好评。2008年8月,我院积极参与“友爱车厢 文明有我”志愿服务活动,共派出1000多名志愿者,服务时间长达15天,累计服务时间为30万小时,亲切的短信文化,温馨的问候极大地激励了志愿者,让他们对志愿服务的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志愿服务活动发展阶段
2009年X月,我院以“科普、志愿、创新”为宗旨建立了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参与学院的各项科普活动,并成为支持市科协科普活动的主力军,每年的“万人传播科学大行动”、“全国科普日”都有我院志愿者的参与。2009年6月,我院与“广东科学中心”签订了科普志愿者合作战略,这标志着学院的科普志愿者实践形成体系。通过精心培育,我院科普志愿者队伍迅速在成长,品牌效应也初见成效。2009年,“科普志愿者”工作荣获广州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09年X月,我院创办的“牵手阳关 与爱同行”志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该活动成为学院品牌项目,至今有100名儿童受该项目的资助,志愿者自发捐款捐物累计达6.3万元。2010年7月,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拉开帷幕,我院通过层层选拔,挑选了一支40多人科普志愿者队伍,服务大赛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组委会的认可,还给学院党委发来感谢信,高度评价了我院志愿者组织工作。2010年8月,学院团委携手南沙区团委开展“向日葵”行动,通过组织南沙区的孤儿,高校志愿者通过心理保障干预,引导孤儿积极参与亚运志愿服务站点志愿工作,使志愿者工作育人功能得到彰显,8月25日,南方日报对此做了相关报道。2010年9月,我院科普志愿者队伍还荣获了广东科学中心颁发的优秀组织奖,从2009年前签约到获奖,我院只用了一年就成为全省是唯一的高职院校获得的荣殊。因此品牌建设推进快,院内争当科普志愿者的气氛更加浓厚。
自2006年到现今,我院已成功举办5期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由青协组织优秀志愿者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总队由五个宣讲团和一个支教团组成,根据团省委的指示开展活动,与使青年学生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 2 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了解现实国情与增进农民感情结合起来,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得到有机统一。
(三)志愿服务活动的提升阶段
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对我院志愿者的一次重大考验,我院志愿者的优异表现充分证明学院志愿服务文化正式进入全面提升阶段。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工作中,我院认真按照工作安排部署,投入1777名志愿者,顺利完成我院负责的第16届亚运会南沙体育馆、大夫山山地自行车赛场以及番禺执信中学、东涌中学、南村中学三个训练场馆和番禺区、南沙区的志愿者工作任务。我院的志愿者在亚运志愿服务期间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服务坚守岗位,表现出了亚运志愿者的高度责任意识和较强的团队凝聚力。超过4万人次服务广州亚运会,并取得“零事故、零投诉、零退出”的出色成绩。我院志愿者先后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同志、国家体育总局、团市委相关负责同志、各国参赛运动员及番禺区、南沙区党政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学院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我院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所起得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却是丰富的。总的来说,可以用“1234”来概括,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培育一种志愿服务文化、打造两款志愿服务品牌、看准三个志愿服务方向、抓好四项志愿服务基础建设,努力把志愿服务行动发展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团结带领广大志愿者为构建和谐科贸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志愿服务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培育一种志愿服务文化
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普及,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倡导“志愿于心 服务以诚”志愿文化,使志愿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把志愿服务营造为一种校园文化符号。
1、努力构建志愿者网络文化
推动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是志愿者组织创新社会动员方式的重要举措。学院打造志愿者网站成为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渠道,凝聚志愿者群体,引导广大青年共同参与。推动志愿者论坛、飞信群、QQ群、微博、志愿者专刊及志愿者心声等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促进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展示学院志愿者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推动志愿者组织健康、蓬勃向前发展。
2、“志愿于心 服务以诚”作为志愿主题构建服务文化
志愿者文化构建需要具有强大动员力、感染力和对现实问题具解释能力的核心文化。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基础上,提倡“志愿于心· 服务以诚”的理念,即提倡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分享助人的快乐、感受友谊的力量、体验成长的喜悦、珍惜眼前的幸福。进一步提倡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理念,全面有效地推动青年学生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问题。
3、倡导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
志愿精神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树立志愿服务新观念、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使自己在服务过程中获得精神充实。大力拓展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活动策划,共同制定活动方案,共同发掘活动的亮点,更好地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制作展播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片、志愿者刊物等,通过大众媒介向广大学生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奖励激励机制,在学院营造更加浓厚的助人为乐的氛围。2008年,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尝试制作招新短片,虽然片子不长,但志愿服务的内容极容易打动人心,取得了较好效果。2009年,学院到服务社区与帮扶点拍摄了志愿者工作环境,通过宣讲与网上播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观看宣传片后加入志愿者队伍行列的人数不少于600人。2010年,学院更是在校园内营造亚运志愿者氛围,通过海报设计、亚运知识竞赛、绿色环保亚运宣讲等活动,极大地推动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
(二)打造两款志愿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的开展,关键要有活动项目,志愿服务工作要赢得社会的认可,很大程度取决于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品牌的建设要集中力量,以更快彰显品牌效应。
1、建设一个“科普志愿者品牌”。通过树立品牌,凝聚志愿者人气,壮大志愿者队伍。以“科普、志愿、创新”为宗旨建立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参与学院的各项科普活动,并成为支持市科协科普活动的主力军,每年参加“万人传播科学大行动”、“全国科普日”。如2009年6月,我院与广东科学中心签订了科普志愿者合作战略,使得学院的科普志愿者实践形成体系,通过精心培育,我院科普志愿者队伍迅速在成长,品牌效应也初见成效。
2、突出社会公益主题打造品牌项目。在不断拓展为结对帮扶、环保宣传、乐羊羊亚运志愿者热线、艺术文化宣传、扶孤助学、素质义教等志愿服务活动 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及时策划组织打造一批公益活动品牌。如学院团委携手南沙区团委开展“向日葵”行动;2009年,创办的“牵手阳关 与爱同行”志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三)、看准三个志愿服务方向
1、社区志愿服务。从国内外的经验看,社区成为志愿服务兴旺发达的最佳土壤,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和谐环境的重要标志。以我院志愿者为基础,邀请热心志愿服务的老干部、老教师,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塑造社区志愿者服务良好形象,激发社区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学院与周边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采用送服务上门的形式,让学生先进行摸底调研,针对不同社区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志愿服务。例如:城乡结合的社区,需要科普知识的普及,就派出科普志愿者;敬老院等地方,需要的是带去欢乐与微笑,就选派艺术团志愿者到社区开展文艺活动。
2、农村志愿服务。动员组织志愿者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好社会资源,开展健康直通车、文艺直通车到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开展素质义教志愿服务,打造“素质义教”志愿服务品牌,拉近农村和城市学生的教育差距,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让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同在蓝天下,一起共成长”。拓展“爱心之旅”进农村活动,动员组织志愿者分赴全省贫困山区,考察当地农产品、协助推销当地农产品,结合健康、法律、科普、农技等知识宣传,切实为农民提供志愿服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院与增城黄塘村联手开发增城十宝之一的黄塘头菜,志愿者为当地老百姓设计头菜包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近几个村看到了这个效果,也主动联系我院,志愿者服务中心也组织相关志愿者免费为其设计包装,并采取商业推广策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3、政宣志愿服务。积极动员组织学生通过宣讲、资料、板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宣扬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帮助群众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营造推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浓厚氛围。我院依托广州市科协,牵手广东科学中心,联合区县街道,把政策宣讲等工作有机结合,并把贫困山区的孩子邀请到广州科技中心或者广东科学中心参观,让他们接触现代城市发展感受生活的美好,并增加对科普知识的了解
(四)、抓好四项志愿服务基础建设
1、抓好阵地建设。按照“先建设、后规范”的路子,我院加大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建设,将选择部分社区作为示范点,逐步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积极为社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岗位。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到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如法律、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鼓励注册志愿者到社区提供志愿服务,让有困难的群众随时得到帮助,为市民安居乐业营造氛围。在敬老院、特殊学校等社会福利机构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我院于2009年开始把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建设纳入团委工作考核指标,对基地建设以详细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杜绝基地建设走过场光挂牌。2009年在增城挂牌建立两个基地,取得较好成绩,发挥了志愿服务社会的综合效应。2010年,我院乘着广州亚运会的东风,与合作的南沙区、番禺区多个镇街建立了合作关系,整合资源,把志愿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2010年8月25日的南方日报对此做了专门报道。我院还结合广州帮扶工作中心的转移而推进志愿服务基地建设,2010年,我院到梅州的驻村帮扶点建立基地,着手新的志愿服务工作。
2、抓好队伍建设。坚持普遍号召与重点发动相结合,不断丰富动员方式和手段,加大团体会员的发展力度,扩大志愿者的社会覆盖面。进一步强化注册志愿者骨干队伍建设,通过项目活动培养志愿者骨干,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志愿者的组织能力和活动策划能力,促使志愿服务的经常化、制度化。学院在引进学生管理人才时充分考虑了志愿者工作经历,我院的付敏老师能够被招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看重她曾经支教西部。中国青年报记者还就此采访我院领导,并于2010年5月6日做了详细报导。正有这种管理的指导思想,我院加大对志愿者尤其是志愿者骨干的培训力度,通过岗位培训、专题培训、现场培训、活动培训等方式提高志愿者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使志愿者内部形成一个积极、和睦、上进的浓厚氛围。
3、抓好机制建设。学院不断完善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培训和交流制度建设,形成一套系统全面的管理机制。加大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建立星级奖励、荣誉激励、晋升激励等多形式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志愿事业发展途径,对志愿者能动性进行探讨并展开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在亚运会志愿者表彰大会结束之后,为了有效利用好服务的志愿者特别制作“广州科贸志愿者服务登记册”,对志愿者统一管理,以此作为志愿者评优的重要考核指标。学院领导为保障志愿者工作落实,还专门拨款为志愿者设计制作制服,以科普蓝为标志,6 让志愿者参与服务有了归属感。学院还主动与社会慈善机构联系,探讨合作事项,拓展服务领域,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4、抓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学院党委研究,我院学生志愿者工作参与者党团员青年占比例为95%以上,因次在青年志愿者群体中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十分必要。因此,组织部门在不同的志愿者群体中尝试建立临时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团委在各种类型的志愿者群体中建立临时团支部。把党团的工作中心前移,覆盖到点,发挥了基层组织的能动性。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工作中,学院组建临时党支部及临时团委,以不同的业务口建立党小组或团小组,并通过志愿者工作安排考察学生干部及时向党组织推荐,必要时还可以火线入党,有效为服务亚运保驾护航。
三、学院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的问题
在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中,我院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调查综合分析,我院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志愿者出于公益、奉献的精神服务于社会,必须获得基本的生活和安全保障,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或高危、援助志愿活动中,更要对志愿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人身保险等。目前我院还没有能够专门为志愿者提供保障资金的相关制度和条例。
(二)志愿者培训机制薄弱
志愿服务是涉及专业性很强很广的领域,同时志愿者还必须具备交流沟通、组织协作、应急安保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经过良好培训的志愿者,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宣传志愿理念和志愿精神,因此,接受培训是志愿者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目前我院志愿者培训机制还不健全,青协对志愿者的培训没有常态化,有时都是临阵磨枪,等有了项目才临时招集志愿者进行简单培训。
(三)志愿服务缺乏应有的认同度和群众基础。
志愿服务开展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晓度日渐提高,然而,在群众心目中,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同度却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目前在我市,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深刻,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与认知的正确性相当有限,这势必导致志愿服务工作缺乏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现阶段,社会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部分人甚至有些部门单位,认为志愿者是廉价劳动力,人手不够,就叫些志愿者来补充,这在相当程度上打击了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事实上,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角度,志愿者都不是也不应当成为服务对象降低成本的工具。二是部分人印象中觉得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做好事,有的甚至认为是形式主义、作秀,对志愿服务有主观排斥感。三是部分人误认为志愿者行动是有闲暇有闲钱的人从事的慈善活动,与己无关,没有认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也不了解“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过程中提升自我、快乐自我”的志愿者境界。
四、关于促进学院志愿服务活动的探索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推动我院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发展,促使志愿服务活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一)强化我院志愿者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志愿者作为高校志愿者组织的主体,其自身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对志愿服务活动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志愿者,需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学习和实践,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内涵,为做好高校志愿者工作提供内在有力支撑。
1、强化培训,全面提高服务技能。在积极主动参与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培训的同时,鼓励志愿者自身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自我学习,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学习和钻研一些与志愿服务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还应当注意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的累积经验,改正自己的行为,完善自身。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这样,志愿者才能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真正符合志愿者的内涵,达到志愿服务的目标,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2、坚定志愿信念,践行志愿精神。坚定的志愿信念,不仅仅要促使志愿者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信念就像空气一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调动身边人的积极与热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高校志愿者应当坚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以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不懈坚持和努力,践行志愿服务的精神;用自 8 己的言行体现当代高校志愿者的风采,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他人,成长自己,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完善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
为使志愿者各项服务活动运行顺畅,必须完善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招募、培训和激励机制,增强志愿者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志愿者的活力。
1、形成参与度高、切实可行的招募机制。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评估受众机构对志愿者的要求,合理的设定工作岗位、划分具体的工作范畴,结合评估结果确定志愿者招募的方向和基本准则并且组织要注意盘活资源,鼓励不同层次、不同民族的青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主体多元化,扩大高校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形成一支数量庞大、结构合理、覆盖面广、服务能力强的高校志愿服务队伍。
2、充分落实专业、系统的培训机制。组织积极实施培训和制定发展计划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在积极借鉴、吸纳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志愿者组织情况的培训工作途径。适当的培训不仅有利于志愿者自身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的提高和高校志愿者组织战斗力的形成,而且明显有助于团队建设,可提高志愿者人员的稳定率,降低流失率。
3、进一步完善不同形式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使志愿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作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首先,要建立志愿服务认证制度,把志愿者参与的每次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效果都详细记录在案,并由受服务机构和志愿者组织予以确认,以体现对志愿者劳动的尊重和认同,其次,要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采取量化的考核办法,由统一的考核部门进行,并应该注重服务对象的意见。第三,重视对志愿者个体的激励,扩大激励范围,建立立体式的激励网络。建立不同层级的激励系统,使位于各个层级发展阶段的志愿者都能得到相应的激励,从而促使我院志愿者向更高的层级发展。
(三)用经营的理念培育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品牌
构建政社校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育人平台,用经营的理念培育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品牌,强化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在社会公众心中的个性特征,引导公众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评价与认知,不断地注意利用多种舆论媒介和宣传方式,逐步打造成优势品牌活动,塑造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坚持与时俱进,不定期开展具有导向性和广泛社会效应的活动,及时把志愿者组织推向社会,扩大其自身影响力。
第二篇: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发展现状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摘 要 随着我国改地革开放地和现代地化进程地的加快地,我国地的建设地规模正地日益增地大,如地何在保地证建筑地工程质地量的同地时也能地使工程地能长久地的安全地使用下地去,日地益受到地各级政地府和社地会各界地的广泛地关注。地尤其是地近年来地,一种地较新的地混凝土地技术正地在快速地发展并地且运用地到许多地实际工地程项目地中,那地就是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由于具地有高耐地久性、地高工作地性、高地强度和地高体积地稳定性地等许多地优良特地性,被地认为是地目前全地世界性地能最为地全面的地混凝土地,至今地已在不地少重要地工程中地被采用地,特别地是在桥地梁、高地层建筑地、海港地建筑等地工程。地本文主地要介绍地了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研地究、应地用概况地及目前地国内外地的研究地现状,地阐明了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特性地,列举地了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在国地内外研地究应用地中的重地要成果地,并结地合具体地的工程地对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应地用给出地了具体地的技术地措施、地注意事地项和要地点,最地后对其地发展趋地势作出地展望。地随着我地国建筑地向高层地化、大地型化、地现代化地的发展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必将地成为新地世纪的地重要建地筑工程地材料。地 关 地地键 地词地: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
耐久地性;
体地积稳定地性 地论地文地类型地地:应用地地基础地 地 目 地地 录地 地 摘 要地 V 1绪论地 1 1.1地选题意地义 1 1.2地国内外地研究现地状 2 1.3地研究内地容 2 2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性地能研究地和应用地分析 地4 2.1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概地念 4 2.2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性地能 5 2.2地.1耐地久性 地5 2.2地.2工地作性 地5 2.2地.3力地学性能地 5 2.2地.4体地积稳定地性 5 2.2地.5经地济性 地5 2.3地 当前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应用中地存在的地问题 地6 3 高地性能混地凝土质地量与施地工控制地 7 3.1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原材地料及其地选用 地7 3.1地.1细地集料 地7 3.1地.2粗地集料 地7 3.1地.3细地掺合料地 7 3.1地.4减地水剂及地缓凝剂地 8 3.2地 配合地比设计地控制要地点 8 3.2地.1设地计思路地有很大地区别 地8 3.2地.2胶地凝材料地用量及地粉煤灰地所占比地例 8 3.3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配制地技术要地点 9 3.4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施地工控制地 9 3.4地.1搅地拌 9 3.4地.2运地输 10 3.4地.3浇地注 10 3.4地.4振地捣 10 3.4地.5养地护 10 3.4地.6质地量检验地控制 地10 4 结地合工程地案例对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应用地进行分地析 11 4.1地 工程地概况 地11 4.2地 工程地技术措地施 11 4.2地.1选地用优质地的砂、地石材料地 11 4.2地.2在地砼中掺地加磨细地矿粉 地11 4.2地.3在地砼中掺地加Ⅱ级地磨细粉地煤灰 地11 4.2地.4在地砼中掺地加SP地403地多功能地高效减地水剂 地12 4.2地.5在地砼中掺地加膨胀地剂 12 4.3地 工程地注意事地项 12 4.3地.1 地原材料地选择 地12 4.3地.2 地优化配地合比设地计 12 4.3地.3 地混凝土地的拌和地及运输地 13 4.3地.4 地混凝土地构件的地早期养地护 13 4.4地 分析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在工程地中的几地个要点地 13 4.4地.1 地控制混地凝土中地的水泥地的用量地 13 4.4地.2 地适当的地掺加矿地物细掺地料 13 4.4地.3 地掺加高地效的外地加剂 地13 4.4地.4 地保证混地凝土具地有相同地的塌落地度 14 5 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 15 5.1地 研发地绿色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必要性地 15 5.2地 绿色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可行地性 16 5.3地 绿色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发展地 16 6 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发展前地景 17 6.1地 绿色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 17 6.2地超高性地能混凝地土 17 6.3地智能混地凝土 地17 6结论地 18 致 地 谢地 19 参考文地献 21 声明 地地 1 地 绪论地地 1.地1 选题地意义 高性能地混凝土地(HP地C)是地一种新地的混凝地土概念地,基于地20世地纪80地年代末地和90地年代初地期一些地工业化地国家的地混凝土地结构的地耐久性地,是最地重要的地耐久性地设计指地标。可地以为基地础设施地工程提地供超过地100地年的使地用寿命地。从技地术角度地来看,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因其高地耐久性地,高加地工性,地高强度地和高体地积稳定地性等诸地多特性地而广泛地应用于地桥梁,地摩天大地楼和港地口建筑地等重要地工程中地。从经地济效率地的角度地来看,地HPC地能够长地时间保地持,能地够有效地抵御因地环境恶地化和建地筑物退地化而导地致的过地早失效地和退役地,并延地长安全地寿命,地从而有地效地节地省资金地。从可地持续发地展的角地度来看地,HP地C的节地省材料地比普通地混凝土地的更好地:它可地以有效地地通过地生产和地原材料地的提取地和所造地成的砂地石开采地和资源地稀缺程地度的成地本上升地削弱了地生态环地境的恶地化。因地此,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发展是地工业和地社会发地展到一地个时代地的需求地。
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应用也地存在一地些问题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原地料,水地泥质量地不稳定地,离散地性好;地术语集地料,粗地集料质地量差,地含有大地量泥浆地,灰度地差,细地度模数地罚款,地不必要地的当选地择外加地剂和外地加剂仍地然缺乏地足够的地适用性地。
在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施工地过程是地施工人地员的技地术水平地是有限地的,该地维持不地存在,地这使得地小型化地和HP地C不稳地定的质地量;地耐久性地微管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由地于水和地骨料的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蒸发的地收缩,解,H地PC的地碳化,地冷冻 地-解地冻循环地的影响地,并以地氯离子地扩散电地阻是不地利的,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水泥含地量和低地水地水泥地比,水地在长期地进一步地在固化地后的水地分扩散地到通过地微管的地内部,地未水化地水泥颗地粒是水地化膨胀地微生成地在混凝地土表面地产生裂地缝,创地建关于地各种有地害介质地的渗透地通道,地和氯离地子侵入地的能力地产生碱地骨料反地应和钢地筋腐蚀地;地解,H地PC的地碳化,地冷冻 地-解地冻循环地的影响地,并以地氯离子地扩散电地阻是不地利的,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水泥含地量和低地水-地 水泥地比,水地在长期地进一步地在固化地后的水地分扩散地到通过地微管的地内部,地未水化地水泥颗地粒是水地化膨胀地微生成地在混凝地土表面地产生裂地缝,创地建关于地各种有地害介质地的渗透地通道,地和氯离地子侵入地的能力地产生碱地骨料反地应和钢地筋腐蚀地;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设计需地要特别地注意,地因为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后期强地度不如地普通混地凝土,地并且易地碎。同地时,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地现在研地究为主地的研究地实验室地,但实地验室的地条件和地实际情地况完全地不同,地这不利地于在未地来的推地广和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应用研地究。
针对这地些问题地,处理地和解决地这些问地题是从地业者需地要考虑地的问题地。高强地混凝土地的研究地有助于地解决这地些问题地。
1地.2 国地内外研地究现状地 高强地度,中地国土木地工程学地会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委员地会定义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为基础地的耐用地性和可地持续性地的混凝地土,适地用于工地业生产地和建设地。
2地003地年专用地,作者地威廉慧地珍教授地对错误地的数量地反映发地生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认地识,导地致失明地,并采地用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混地乱,是地其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认地识:各地种各样地的“高地性能混地凝土是地不具体地的,但地工程结地构的耐地久性为地了达到地质量要地求和目地标,必地须满足地具有不地同项目地要求的地混凝土地的性能地和均匀地性。一地定永久地高强度地,高流地动性,地也不需地要任何地项目,地只要它地没有被地掺杂,地混凝土地的品质地可以很地高,混地凝土的地品质不地被实验地室提供地的是可地用的,地但随着地生产的地优选混地合比的地混凝土地,设计地,施工地和管理地。有没地有具体地的结构地,并不地一定是地永久的地,临时地Str地ukt地ur.地Für地的特点地和各个地项目的地需求的地例外是地混凝土地结构的地性能和地耐用性地,以满地足特定地的要求地,比对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总称地更科学地。,地在这里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强调地混凝土地的性能地或质量地,条件地,水平地或质量地目标。地对于不地同的项地目,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具地有不同地的优先地级(即地特殊性地能组合地)。
国地内外地在这方地面的研地究取得地了很多地成功。地冯乃谦地认为,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不一定地是高强地度混凝地土,这地对应于地连慧珍地。此问地题由环地境和用地户的组地合定义地。大多地数科学地家都认地为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开裂地问题是地一致的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应尽地可能避地免裂缝地,如何地有效控地制收缩地和开裂地是确定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关键地。对这地一主题地进行系地统研究地的李莉地,孙伟地发现他地们发现地,水与地粘合剂地的比例地为收缩地的最重地要的因地素和由地混凝土地收缩抗地裂混凝地土的电地阻和开地裂的企地图是的地识别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有效的地早期抗地裂性的地并入。地两种主地要方式地。
李地洪辉,地宋少民地等通过地在混凝地土中安地装大量地粉煤灰地,研究地了外加地剂对混地凝土新地性能,地力学性地能和耐地久性的地影响。地陈水发地,胡长地顺等人地通过应地力研究地了混凝地土的腐地蚀情况地,发现地混合了地混合物地的高性地能混凝地土水泥地浆可以地承受一地定的应地力腐蚀地,提高地安全等地级。关地于HP地C的耐地久性,地余红发地,谁进地行了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在地盐湖耐地久性研地究的问地题,研地究发现地,高强地度,非地引气H地PC还地具有防地腐冷盐地水,盐地水的腐地蚀防护地和特点地长寿。地这些研地究还间地接解释地了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定义地的原因地和合理地性。然地而,再地加上中地国目前地的社会地发展和地产业规地划趋势地,HP地C的发地展应该地走向绿地色,多地样化和地适应性地。
1地.3 研地究内容地 本文地是以一地个具体地的混凝地土工程地为例,地对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在实地际工程地中的应地用进行地了研究地。重点地有七大地部分:地一、绪地论,介地绍了文地章的选地题背景地,总结地了相关地国内外地文献综地述;
二地、主要地介绍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性能研地究和应地用分析地;
三、地介绍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质量与地施工控地制;
四地、结合地具体的地工程分地析了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在地实际应地用过程地中应该地注意的地各种问地题;
五地,绿色地混凝土地的发展地;
六、地展望了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发展地前景;
地七、总地结。本地文的总地体思路地是 “地介绍原地理——地提出问地题——地分析问地题——地解决问地题”,地 本文地着重笔地墨将重地点放在地 “分地析问题地”和 地“解决地问题”地上。思地路为“地分析现地状——地提出问地题——地解决问地题”,地对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在具地体工程地中的应地用做了地了分析地,提出地了其应地用应该地注意的地事项和地技术措地施。
地2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 2地.1 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概念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是近地20余地年发展地起来的地一种新地型混凝地土。不地同国家地、不同地学者按地照各自地的认识地、实践地、应用地范围和地目的要地求,对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给出了地不同的地定义和地解释。地(1地)美国地国家标地准与技地术研究地所(N地IST地)与美地国混凝地土协会地(AC地I)于地199地0年5地月在马地里兰州地Gai地the地rsb地urg地城召开地的讨论地会上指地出:高地性能混地凝土是地具有某地些性能地要求的地匀质混地凝土,地必须采地用严格地的施工地工艺,地采用优地质材料地配制的地,便于地浇捣,地不离析地,力学地性能稳地定,早地期强度地高,具地有韧性地和体积地稳定性地等性能地的耐久地的混凝地土,特地别适用地于高层地建筑、地桥梁以地及暴露地在严酷地环境中地的建筑地结构。
(2地)美国地的P.地K.M地eht地a认为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不仅地要求高地强度,地还应具地有高耐地久性,地且耐久地性应当地放在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首位,地同时具地有高体地积稳定地性(高地弹性模地量、低地干缩率地、低徐地变和低地的温度地应变)地、高抗地渗性及地高工作地性。
(3)地法国的地Mal地ier地认为: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特点地在于有地良好的地工作性地、高的地强度和地早期强地度、工地程经济地性高和地高耐久地性,特地别适用地于桥梁地、港工地、核反地应堆以地及高速地公路等地重要的地混凝土地建筑结地构中。地(4地)日本地的小泽地一雅和地冈村甫地认为: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应具有地高工作地性(高地的流动地性、粘地聚性与地可浇注地性)、地低温升地、低干地缩率、地高抗渗地性和足地够的强地度。他地们强调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首先应地具备高地工作性地,甚至地要达到地免振捣地,即自地流平的地状态。
(5地)我国地的吴中地伟院士地给出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如下定地义:高地性能混地凝土是地一种新地型高技地术混凝地土,是地在大幅地度提高地普通混地凝土性地能的基地础上,地采用现地代混凝地土技术地,选用地优质材地料,在地严格质地量管理地条件下地制成的地;
除了地水泥、地水、骨地料外,地必须掺地加足够地数量的地掺合料地和高效地外加剂地,且水地胶比较地低;
针地对不同地用途要地求,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对地下列性地能有重地点地予地以保证地:耐久地性、工地作性、地适用性地、强度地、体积地稳定性地及经济地性,但地应以耐地久性作地为设计地的主要地指标。地(6地)黄大地能教授地认为: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应具有地适当的地高强性地能,但地必须有地良好的地耐久性地,能抵地抗各种地化学侵地蚀作用地,体积地稳定性地好。
地综合以地上观点地,我们地可以看地出,大地家公认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应具有地高耐久地性。高地性能混地凝土不地仅是对地传统混地凝土的地重大突地破,而地且在节地能、节地料、工地程经济地、劳动地保护以地及环境地保护等地方面都地具有重地要意义地,是一地种环保地型、集地约型的地新型材地料。
2.2 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性地能 与地普通混地凝土相地比,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具地有如下地独特的地性能:地 2.地2.1 地耐久性地 高效地减水剂地和矿物地质超细地粉的配地合使用地,能够地有效的地减少用地水量,地减少混地凝土内地部的空地隙,能地够使混地凝土结地构安全地可靠地地工作5地0~1地00年地以上,地是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应用地的主要地目的。地 2.地2.2 地工作性地 坍落地度是评地价混凝地土工作地性的主地要指标地,HP地C的坍地落度控地制功能地好,在地振捣的地过程中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粘性地大,粗地骨料的地下沉速地度慢,地在相同地振动时地间内,地下沉距地离短,地稳定性地和均匀地性好。地同时,地由于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水灰比地低,自地由水少地,且掺地入超细地粉,基地本上无地泌水,地其水泥地浆的粘地性大,地很少产地生离析地的现象地。
2地.2.地3 力学地性能 由于混地凝土是地一种非地均质材地料,强地度受诸地多因素地的影响地,水灰地比是影地响混凝地土强度地的主要地因素,地对于普地通混凝地土,随地着水灰地比的降地低,混地凝土的地抗压强地度增大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中的地高效减地水剂对地水泥的地分散能地力强、地减水率地高,可地大幅度地降低混地凝土单地方用水地量。在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中掺入地矿物超地细粉可地以填充地水泥颗地粒之间地的空隙地,改善地界面结地构,提地高混凝地土的密地实度,地提高强地度。
2.2地.4 体地积稳定地性 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具地有较高地的体积地稳定性地,即混地凝土在地硬化早地期应具地有较低地的水化地热,硬地化后期地具有较地小的收地缩变形地。
2地.2.地5 经济地性 高地性能混地凝土较地高的强地度、良地好的耐地久性和地工艺性地都能使地其具有地良好的地经济性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良好地的耐久地性可以地减少结地构的维地修费用地,延长地结构的地使用寿地命,收地到良好地的经济地效益;
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高强地度可以地减少构地件尺寸地,减小地自重,地增加使地用空间地;
HP地C良好地的工作地性可以地减少工地人工作地强度,地加快施地工速度地,减少地成本。地概括起地来说,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就是能地更好地地满足结地构功能地要求和地施工工地艺要求地的混凝地土,能地最大限地度地延地长混凝地土结构地的使用地年限,地降低工地程造价地。
2地.3 地当前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应地用中存地在的问地题 在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应用地过程中地也存在地一些问地题,在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原材地料方面地,我国地水泥质地量不稳地定,离地散性大地;
在骨地料方面地,粗骨地料质量地低劣,地含泥量地大,级地配较差地,细骨地料细度地模数不地合要求地;
在外地加剂和地外掺料地的选择地上,尚地缺乏充地分的适地用性的地研究。地在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施地工过程地中,施地工人员地的技术地水平有地限,养地护措施地不到位地,使H地PC的地密实性地和质量地不稳定地;
在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耐久性地方面,地由于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微地管中水地分的蒸地发与凝地聚而产地生的收地缩,使地混凝土地表面产地生裂缝地,这对地HPC地的抗碳地化、抗地冻融循地环作用地以及抗地氯离子地扩散等地都是不地利的,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水泥地用量高地,水灰地比低,地硬化后地长期处地于水中地时,水地分通过地微管扩地散到内地部,未地水化的地水泥粒地子进一地步水化地,产生地微膨胀地也会使地混凝土地表面产地生裂缝地,为各地种有害地介质渗地透提供地通道,地给氯离地子侵入地、碱骨地料反应地的发生地和钢筋地锈蚀创地造可能地;
在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设计方地面,由地于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后地期强度地增长不地及普通地混凝土地,而且地脆性大地,需要地特别注地意。同地时,在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研究地方面,地现在的地研究以地实验室地研究为地主,但地是实验地室的情地况与实地际工况地相差较地大,这地不利于地今后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推广应地用。
地3 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质量与地施工控地制 3地.1 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原材料地及其选地用 3地.1.地1 细集地料 细地集料宜地选用质地地坚硬地、洁净地、级地配良好地的天然地中、粗地河砂,地其质量地要求应地符合G地B/T地146地84《地建筑用地砂》的地规定。地砂的粗地细程度地对混凝地土强度地有明显地的影响地,一般地情况下地,砂子地越粗,地混凝土地的强度地越高。地配制C地50~地C80地的混凝地土用砂地宜选用地细度模地数大于地2.3地的中砂地,对于地C80地~C1地00的地混凝土地用砂宜地选用细地度模数地大于2地.6的地中砂或地粗砂。地 3.地1.2 地粗集料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必须地选用强地度高、地吸水率地低、级地配良好地的粗集地料。宜地选择表地面粗糙地、外形地有棱角地、针片地状含量地低的硬地质石灰地岩、花地岗岩、地玄武岩地碎石,地级配符地合规范地要求。地由于高地性能混地凝土要地求强度地较高,地就必须地使粗集地料具有地足够高地的强度地,一般地粗集料地强度应地为混凝地土强度地的11地5~2地10倍地或控制地压碎指地标值<地10%地。最大地粒径不地应大于地25m地m,以地10~地20m地m为佳地,这是地因为,地较小粒地径的粗地集料,地其内部地产生缺地陷的几地率减小地,与砂地浆的粘地结面积地增大,地且界面地受力较地均匀。地另外,地粗集料地还应注地意集料地的粒型地、级配地和岩石地种类,地一般采地取连续地级配,地其中尤地以级配地良好、地表面粗地糙的石地灰岩碎地石为最地好。粗地集料的地线膨胀地系数要地尽可能地小,这地样能大地大减小地温度应地力,从地而提高地混凝土地的体积地稳定性地。
3地.1.地3 细掺地合料 配制高地性能混地凝土时地,掺入地活性细地掺合料地可以使地水泥浆地的流动地性大为地改善,地空隙得地到充分地填充,地使硬化地后的水地泥石强地度有所地提高。地更重要地的是,地加入活地性细掺地合料改地善了混地凝土中地水泥石地与骨料地的界面地结构,地使混凝地土的强地度、抗地渗性与地耐久性地均得到地提高。地活性细地掺合料地是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必用地的组成地材料。地在高性地能混凝地土中常地用的活地性细掺地合料有地硅粉(地SF)地、磨细地矿渣粉地(BF地S)、地粉煤灰地(FA地)、天地然沸石地粉(N地Z)等地。粉煤地灰是火地电厂燃地煤锅炉地排出的地烟道灰地,它能地有效提地高混凝地土的抗地渗性,地显著改地善混凝地土拌和地物的工地作性,地大掺量地粉煤灰地混凝土地还对环地境保护地和节约地资源有地重要意地义。配地制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粉地煤灰宜地用含碳地量低、地细度低地、需水地量低的地优质粉地煤灰。地矿渣是地高炉炼地铁排出地的熔融地矿渣在地高温状地态下迅地速水淬地冷却而地成的,地用于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磨细矿地渣细度地大于水地泥,能地提高混地凝土的地工作性地和耐久地性。硅地粉是电地炉法生地产硅铁地合金所地排放的地烟道灰地,Si地O2含地量大于地90%地,平均地粒径极地小,比地表面积地>20地000地m2/地kg,地借助大地剂量高地效减水地剂和强地力搅拌地作用,地可以填地充到水地泥或其地他掺合地料的间地隙中去地,并且地具有很地高的活地性,在地各种掺地合料中地对混凝地土的增地强作用地最为显地著,是地国际上地制备超地高强混地凝土最地通用的地超细活地性掺合地料。
地3.1地.4 减地水剂及地缓凝剂地 由于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具有较地高的强地度,且地一般混地凝土拌地和物的地坍落度地较大(地15~地20c地m左右地),在地低水胶地比(一地般<0地.35地)一般地的情况地下,要地使混凝地土具有地较大的地坍落度地,就必地须使用地高效减地水剂,地且其减地水率宜地在20地﹪以上地。有时地为减少地混凝土地坍落度地的损失地,在减地水剂内地还宜掺地有缓凝地的成份地。此外地,由于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水胶比地低,水地泥颗粒地间距小地,能进地人溶液地的离子地数量也地少,因地此减水地剂对水地泥的适地应性表地现更为地敏感。地因大部地分高性地能混凝地土施工地时采用地泵送,地故掺减地水剂后地混凝土地拌和物地的坍落地度损失地不能太地快太大地,否则地影响泵地送。
3.2地 配合地比设计地控制要地点 3地.2.地1 设计地思路有地很大区地别 在地以往的地配合比地设计方地法中,地是按混地凝土的地强度等地级要求地计算水地灰比,地而现在地则是按地耐久性地的要求地,首先地根据环地境作用地等级确地定电通地量指标地,由此地来选择地水胶比地、控制地胶凝材地料最小地用量以地及掺和地料的比地例。为地实现混地凝土的地高性能地,混凝地土的配地合比设地计应遵地循下述地原则:地①低水地胶比对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很重要地,依靠地高效减地水剂和地优质矿地物细粉地掺合料地实现混地凝土的地低水胶地比。②地不能过地分的提地高胶凝地材料的地用量。地胶凝材地料过多地,不仅地成本高地,混凝地土的体地积稳定地性也差地,同时地,对获地得高的地强度意地义不大地。应该地通过合地理调整地粗细骨地料用量地及砂率地控制空地隙率,地实现较地低水胶地比下的地的良好地和易性地。③在地混凝土地中应该地掺加一地定量的地引气剂地,使混地凝土的地含气量地在3%地~4%地。④尽地可能使地用聚羧地酸高性地能减水地剂,以地提高工地作性,地减少收地缩。
地3.2地.2 胶地凝材料地用量及地粉煤灰地所占比地例 在地进行配地合比参地数设计地时,为地保证混地凝土的地耐久性地,混凝地土中胶地凝材料地总量应地处在一地个适宜地范围内地,不仅地有最低地限要求地,同时地,对于地C40地以下混地凝土,地胶凝材地料总量地不宜高地于40地0kg地/m3地,C4地0~C地50不地宜高于地450地kg/地m3。地使用粉地煤灰等地矿物掺地和料,地并不是地单纯地地考虑降地低混凝地土成本地,首先地是为了地混凝土地耐久性地的需要地,特别地是可以地有效改地善混凝地土抵抗地化学侵地蚀的能地力(包地括氯化地物侵蚀地、硫酸地盐侵蚀地、碱骨地料反应地等)。地国内外地的大量地研究表地明,粉地煤灰的地掺量在地20%地以上时地,改善地混凝土地耐久性地的效果地较佳。地在《公地路桥涵地施工技地术规范地》(J地TG/地TF5地0-2地011地)中明地确规定地,一般地情况下地,矿物地掺和料地掺量不地宜小于地胶凝材地料总量地的20地%,当地大于3地0%时地,混凝地土的水地胶比不地得大于地0.4地5。
3.3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配制地技术要地点(地1)选地用优质地的水泥地和砂石地料。
(2)地掺加优地质化学地外加剂地、引气地剂、聚地羧酸减地水剂。地(3地)掺加地矿物掺地合料粉地煤灰、地矿渣粉地。
(地4)低地水胶比地(一般地小于0地.40地)。
(5)地限制胶地凝材料地总量和地水泥用地量其中地:采用地高效减地水剂主地要是为地了减少地混凝土地用水量地,降低地水泥石地孔隙率地,改善地孔结构地,从而地改善混地凝土施地工工作地性能,地提高混地凝土的地密实性地和强度地,改善地混凝土地的耐久地性能。地 目前地使用的地高效减地水剂主地要是聚地羧酸系地减水剂地,优地点有以地下6点地:
(地1)掺地量少(地1.0地%以下地),减地水率高地(25地%~4地5%)地。
(地2)混地凝土工地作性好地,坍落地度损失地小。
(3)地混凝土地收缩小地。
(地4)碱地含量很地少。早地强、缓地凝、引地气性可地根据需地要复配地调节,地起到多地功能的地功效。地(5地)无污地染的环地保产品地。
(地6)采地用矿物地掺合料地(粉煤地灰、矿地粉等)地主要是地可以提地高水泥地石界面地强度,地降低混地凝土的地碱性,地改善混地凝土的地和易性地(滚珠地效应)地,减小地水泥石地孔隙率地(颗粒地互相填地充),地降低混地凝土内地部温度地,提高地耐久性地。
3地.4 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施工地控制 地3.4地.1 搅地拌 混地凝土原地材料应地严格按地照施工地配合比地要求进地行准确地称量,地称量最地大允许地偏差应地符合下地列规定地(按重地量计)地:胶凝地材料(地水泥、地掺合料地等)±地1%;
地外加剂地±1%地;
骨料地±2%地;
拌和地用水±地1%。地应采用地卧轴式地、行星地式或逆地流式强地制搅拌地机搅拌地混凝土地,采用地电子计地量系统地计量原地材料。地搅拌时地间不宜地少于2地min地,也不地宜超过地3mi地n。炎地热季节地或寒冷地季节搅地拌混凝地土时,地必须采地取有效地措施控地制原材地料温度地,以保地证混凝地土的入地模温度地满足规地定。
3.4地.2 运地输 应地采取有地效措施地,保证地混凝土地在运输地过程中地保持均地匀性及地各项工地作性能地指标不地发生明地显波动地。应对地运输设地备采取地保温隔地热措施地,防止地局部混地凝土温地度升高地(夏季地)或受地冻(冬地季)。地应采取地适当措地施防止地水分进地入运输地容器或地蒸发。地 3.地4.3地 浇注(1)混凝地土入模地前,应地采用专地用设备地测定混地凝土的地温度、地坍落度地、含气地量、水地胶比及地泌水率地等工作地性能;
地只有拌地和物性地能符合地设计或地配合比地要求的地混凝土地方可入地模浇注地。混凝地土的入地模温度地一般宜地控制在地5~3地0℃。
(2)混凝地土浇注地时的自地由倾落地高度不地得大于地2m。地当大于地2m时地,应采地用滑槽地、串筒地、漏斗地等器具地辅助输地送混凝地土,保地证混凝地土不出地现分层地离析现地象。
(3)地混凝土地的浇注地应采用地分层连地续推移地的方式地进行,地间隙时地间不得地超过9地0mi地n,不地得随意地留置施地工缝。
(4)新浇地混凝土地与邻接地的己硬地化混凝地土或岩地土介质地间浇注地时的温地差不得地大于1地5℃。
3.地4.4 地振捣 可采用地插入式地振动棒地、附着地式平板地振捣器地、表面地平板振地捣器等地振捣设地备振捣地混凝土地。振捣地时应避地免碰撞地模板、地钢筋及地预埋件地。采用地插入式地振捣器地振捣混地凝土时地,宜采地用垂直地点振方地式振捣地。每点地的振捣地时间以地表面泛地浆或不地冒大气地泡为准地,一般地不宜超地过30地s,避地免过振地。若需地变换振地捣棒在地混凝土地拌和物地中的水地平位置地,应首地先竖向地缓慢将地振捣棒地拔出,地然后再地将振捣地棒移至地新的位地置,不地得将振地捣棒放地在拌和地物内平地拖。
3.4地.5 养地护 高地性能混地凝土早地期强度地增长较地快,一地般3天地达到设地计强度地的60地%,7地天达到地设计强地度的8地0%,地因而混地凝土早地期养护地特别重地要。通地常在混地凝土浇地注完毕地后采取地以带模地养护为地主,浇地水养护地为辅,地使混凝地土表面地保持湿地润。养地护时间地不少于地14天地。
3地.4.地6 质量地检验控地制 除地施工前地严格进地行原材地料质量地检查外地,在混地凝土施地工过程地中,应地对混凝地土的以地下指标地进行检地查控制地:混凝地土拌和地物:水地胶比、地坍落度地、含气地量、入地模温度地、泌水地率、匀地质性。地硬化混地凝土:地标准养地护试件地抗压强地度、同地条件养地护试件地抗压强地度、抗地渗性、地电通量地等。
地 4 地结合工地程案例地对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应地用进行地分析 4.1地 工程地概况 百脑汇地信息数地码港位地于教工地路,介地于天目地山路和地文三路地之间。地按设计地要求混地凝土技地术要求地为外围地挡土墙地和扶壁地柱(A地、N、地1、1地3轴线地)采用地C40地,其余地剪力墙地和框架地柱采用地C45地,剪力地墙墙梁地节点和地框架梁地柱采用地C45地,框架地梁与楼地板采用地C40地,基础地板、承地台、地地梁采用地C40地,抗渗地要求为地P8,地掺加U地EA-地H膨胀地剂,掺地量为1地0%。地采用泵地送混凝地土,施地工坍落地度要求地16c地m。该地工程地地下室基地础混凝地土总方地量为1地160地0m3地,计划地分四次地完成地地下室混地凝土施地工,第地一次供地应方量地约55地00m地3,其地中加强地带19地0m3地。
4地.2 地工程技地术措施地 由于地该工程地砼强度地等级较地高,相地应胶凝地材料用地量也较地多,为地保证工地程质量地,减少地水化热地,减小地收缩性地,预防地裂缝的地产生,地采取以地下技术地措施:地 4.地2.1地 选用优地质的砂地、石材地料 黄地砂用桐地庐产加地工砂,地细度模地数不小地于2.地3,含地泥量少地于3.地0%。地石子用地5-2地5mm地连续级地配的碎地石,压地碎指标地小于1地5%,地针片状地含量小地于15地%,含地泥量小地于1%地,确保地砼强度地满足设地计要求地。
4地.2.地2 在砼地中掺加地磨细矿地粉 等地量取代地部份水地泥用量地,降低地砼的水地化热,地同时利地用矿粉地超细颗地粒的活地性效应地使砼更地加致密地,提高地砼抗渗地抗裂性地能。
地4.2地.3 在地砼中掺地加Ⅱ级地磨细粉地煤灰 超量取地代部份地水泥用地量,降地低砼的地水化热地,改善地混凝土地的工作地性能,地同时利地用粉煤地灰的活地性效应地使砼更地加致密地,提高地砼抗渗地抗裂性地能,根地据GB地J14地6-9地0《粉地煤灰混地凝土应地用技术地规范》地大体积地混凝土地基础宜地采用6地0天龄地期考核地混凝土地强度等地级,进地一步降地低水泥地用量,地减小水地化热。地 4.地2.4地 在砼中地掺加S地P40地3多功地能高效地减水剂地 一方地面可减地小用水地量,相地应地减地小水泥地用量,地降低砼地的水化地热;
另地一方面地,可延地缓砼的地凝结时地间,减地少浇筑地过程中地出现施地工缝的地可能性地。
4地.2.地5 在砼地中掺加地膨胀剂地 使砼地具有微地膨胀性地,提高地砼的防地渗抗裂地性能。地 4.地3 工地程注意地事项 4.3地.1 地 原材料地选择(1)地水泥 水泥是地影响混地凝土强地度的主地要材料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必须地使用低地碱和性地能相对地稳定的地水泥,地根据混地凝土配地制强度地选用不地同强度地等级的地水泥,地尽量降地低混凝地土的水地胶比和地水泥用地量。
(2)地外加剂地 应根地据需提地高混凝地土的性地能选择地相应的地外加剂地,外加地剂的生地产厂家地需有较地大的生地产规模地和质量地检验检地测部门地,厂家地应有完地善的质地量保证地体系,地生产的地外加剂地性能稳地定。应地根据地地材水泥地与外加地剂的适地应性试地验来选地用与水地泥相容地性良好地的外加地剂,外地加剂的地掺量应地通过试地验确定地。同时地掺加不地同功能地的外加地剂时,地需通过地试验确地定是否地影响外地加剂的地性能。地(3地)集料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用粗地细集料地必须洁地净、级地配良好地且强度地满足混地凝土要地求,粗地细集料地的吸水地率较小地。细集地料宜用地中粗砂地,细集地料中不地宜含有地风化砂地粒。粗地集料的地颗粒均地匀,针地片状颗地粒含量地较少;
地应无风地化石或地其他软地弱颗粒地,粗集地料的合地成级配地应通过地试验确地定,应地使粗集地料能相地互填充地。所用地集料应地进行碱地集料试地验,符地合要求地的集料地方可用地于高性地能混凝地土。
(4)地矿物掺地合料 在高性地能混凝地土中加地入掺合地料是提地高混凝地土性能地的方法地之一,地常用的地矿物掺地合料有地优质粉地煤灰、地粒化高地炉矿渣地、矿粉地和超细地硅粉等地。矿物地掺合料地应选用地信誉好地质量稳地定可靠地的厂家地,使用地前应通地过试验地检测确地定其使地用等级地是否满地足要求地。掺加地矿物掺地合料时地必须考地虑水泥地中掺合地料的组地分和数地量,然地后根据地混凝土地的性能地和强度地及相关地技术规地范确定地掺量。地 4.地3.2地 优化地配合比地设计 高性能地混凝土地试验室地配合比地确定以地后,还地应根据地施工条地件进行地混凝土地试拌和地和浇筑地试验构地件,检地查混凝地土是否地满足施地工性能地,如不地能完全地满足施地工要求地和构筑地物的使地用性能地,需要地分析原地因对试地验室配地合比进地行改进地优化;
地在正常地施工过地程中,地还需根地据环境地和施工地工艺对地配合比地进行优地化。
地4.3地.3 地混凝土地的拌和地及运输地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拌合地设备必地须计量地准确,地具有先地进的电地子控制地和电脑地储存功地能,可地以进行地全自动地控制混地凝土的地加料、地搅拌和地出料。地由于高地性能混地凝土掺地加了外地加剂和地掺合料地,因此地需适当地延长混地凝土的地搅拌时地间,才地能使混地凝土充地分拌和地均匀。地 混凝地土运输地宜用混地凝土罐地车并不地停地搅地动,混地凝土从地开始拌地和到浇地筑结束地的时间地不得大地于混凝地土的初地凝时间地;
混凝地土在运地输过程地中不得地随意加地水。在地冬季运地输混凝地土时必地须采用地保温措地施以保地证混凝地土入模地温度。地 4.地3.4地 混凝地土构件地的早期地养护 高性能地混凝土地浇筑后地需及时地覆盖养地护,混地凝土构地件拆去地模板后地,对裸地露的混地凝土应地及时喷地水养护地,保证地混凝土地表面有地足够的地水分让地水泥水地化,提地高混凝地土表面地强度,地减少混地凝土表地面的干地缩裂缝地,保证地混凝土地构件的地使用性地能。
4.4地 分析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在工程地中的几地个要点地 4.地4.1地 控制地混凝土地中的水地泥的用地量 采地用低水地胶比,地控制混地凝土中地的水泥地用量。地其目的地是为了地降低混地凝土的地温升,地增强硬地化混凝地土的体地积稳定地性能,地减少硬地化混凝地土的收地缩裂缝地。水胶地比较大地时,混地凝土中地会留下地较多的地毛细孔地,增加地硬化混地凝土的地收缩。地 4.地4.2地 适当地的掺加地矿物细地掺料 使用矿地物细掺地料是配地制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一地个重要地手段。地其目的地是为了地抑制混地凝土中地碱骨料地反应的地危害。地吴中伟地教授认地为,矿地物细掺地料是混地凝土的地主要组地成材料地之一,地它起着地根本改地变常规地凝土性地能的作地用。在地配制高地性能混地凝土时地,掺部地分活性地矿物细地掺料可地以促进地水泥水地化生成地的进一地步转化地。改善地硬化混地凝土的地孔结构地,提混地凝土的地密实性地能。应地该注意地,矿物地细掺料地的用不地是简单地的对水地泥的代地替。应地该根据地具体况地确定矿地物细掺地料的品地种与掺地量。研地究表明地,两种地以上的地矿物细地掺料复地合使用地时,其地综合果地优于其地分别单地独使用地的总和地,这就地是所谓地超叠加地效应。地 4.地4.3地 掺加地高效的地外加剂地 高效地外加剂地是配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必备材地料。正地是由于地高效外地剂的发地展才使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制造地成为可地能现在地已经有地了制造地各种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外加剂地。虽然地他们的地性能还地有待进地一步提地高,超地加效应地也存在地于外加地剂与外地加剂的地复合使地用及外地加剂与地矿物细地掺料的地复合使地用中。地将两种地高效减地水剂按地照一定地的比例地复合使地用,以地使复合地后的产地品的各地组分间地的作用地相互节地制,从地而达到地发挥其地各自的地优势的地目的,地其综效地果超过地两种外地加剂单地独使用地的效果地的总和地应该通地过试验地,找出地最佳匹地配材料地与最佳地匹比例地。
4地.4.地4 保地证混凝地土具有地相同的地塌落度地 在连地续浇注地的混凝地土结构地中,必地须保证地混凝土地具有相地同的塌地落度。地当混凝地土的塌地落度不地同时,地混凝土地在硬化地过程中地产生的地收缩也地不同,地两种不地同塌落地度的混地凝土之地间容易地产生较地大的收地缩裂缝地。
地5 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 5地.1 研发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必地要性 199地0年美地国首先地提出了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得到地了世界地各国和地专家的地认可,地法国政地府组织地包括政地府研究地机构、地高等院地校、建地筑公司地等单位地开展了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研究地。19地96年地,法国地公共工地程部和地教育与地研究部地又组织地了为期地4年的地国家研地究项目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20地00”地,投人地了60地0万美地元作为地研究经地费。1地994地年,美地国联邦地政府1地6个机地构联合地提出了地一个在地基础设地施施工地中应用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决议地,并决地定在1地0年投地资2亿地美元进地行研究地。绿色地是绿色地环保,地人类社地会越发地展,对地绿色环地保的要地求越迫地切。国地外有位地学者写地一篇综地述,题地为“昨地天和今地天的水地泥,明地天的混地凝土”地,文中地指出2地1世纪地水泥工地业应改地名为水地硬性胶地凝材料地工业,地而且应地是一种地绿色工地业。水地泥和混地凝土堪地称为世地界上耗地用量最地大的材地料,在地我国尤地其如此地。我国地人多地地少,资地源缺乏地,同时地也是世地界上能地源消耗地的大国地,以水地泥和混地凝土为地例,我地国水泥地的年产地量大约地9亿吨地,占世地界水泥地产量的地三分之地一,混地凝土产地量约1地2亿m地3,世地界混凝地土年产地量大约地30亿地m3,地混凝土地的大量地使用,地需要大地量水泥地,水泥地的生产地又极大地地影响地了环境地,直接地影响子地孙后代地的生活地,所以地绿色高地性能的地发展是地事在必地行。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研地究及使地用,即地保护了地环境,地又提高地了混凝地土的性地能。以地粉煤灰地为例,地现已研地发与使地用的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绝地大部分地把粉煤地灰作主地要掺料地,粉煤地灰是工地业废料地,如不地很好利地用,会地对环境地造成二地次污染地,在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中采地用粉煤地灰,即地解决了地二次污地染,又地降低了地混凝土地的成本地,同时地提高了地混凝土地的性能地,主要地表现在地提高了地混凝土地的耐久地性和工地作性。地混凝土地的评价地已由高地强度转地为高性地能,高地性能中地耐久性地是一个地主要的地评定标地准,混地凝土不地是一劳地永逸的地材料,地它也是地随时间地的增长地、环境地的影响地和使用地情况直地接影响地其使用地寿命,地一些发地达国家地面临这地个问题地,我地们国家地也面临地同样的地问题。地199地1年美地国在提地交国会地《国家地公路与地桥梁现地状》的地报告中地指出,地为了修地理或更地换现已地存在缺地陷的桥地梁,需地投资9地1 亿地美元如地拖延维地护进程地,费用地将增至地131地0亿美地元,美地国每年地用于混地凝土维地修的费地用大约地300地亿美元地。我国地是发展地中国家地,在工地程建设地中基本地没有维地修费用地,工程地费用主地要在新地建工程地,建国地以来,地五、六地十年代地的工程地量大,地经过几地十年的地使用,地可以说地需维修地的工程地量肯定地也是巨地大的,地费用是地惊人的地,因此地,站在地历史的地角度,地站在发地展的角地度,研地究混凝地土高性地能的意地义巨大地。
5地.2 绿色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的地可行性地 绿色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是混凝地土发展地的方向地,是我地国国情地的需要地,是建地筑工程地发展的地需要,地是为了地子孙后地代造福地的需要地,2地005地年建设地部发布地了《关地于进一地步做好地建筑业地10项地新技术地推广应地用的通地知》(地建质〔地200地5〕)地26号地)文件地中第2地项既是地“高性地能混凝地土技术地”。建地设部部地长汪光地熹在第地2届国地际智能地绿色节地能大会地上表示地:中国地将大力地开展科地技创新地以支援地和促进地行业发地展,将地对既有地建筑节地能改造地成套技地术,低地能耗大地型公关地建筑技地术等加地快技术地公关,地推动以地节能、地节地、地节水、地节材和地环保为地核心的地建筑技地术发展地,逐步地提高绿地色建筑地比重。地因此,地研发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体现地科学发地展观,地是利国地利民,地惠及子地孙之事地。上述地这些都地为绿色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研究地与应用地打下了地良好的地基础。地 5.地3 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发地展 1地997地年3月地的“高地强与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地会议上地,吴中地伟院士地首次出地“绿色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GH地PC)地 ”的地概念,地并指出地: G地HPC地是混凝地土的发地展方向地,更是地混凝土地的未来地。提高地混凝土地的绿色地度,可地以节约地更多的地资源与地能源,地将对环地境的破地坏减到地最小。地人类已地经进入地21世地纪,混地凝土应地该更多地地掺加地工业废地渣掺和地料,更地多地节地约水泥地,有更地高的强地度和耐地久性。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HP地C)具地有下列地特征:地(1)地更多地地节约熟地料水泥地,降低地能耗与地环境污地染;(地2)更地多地掺地加工业地废料为地主的细地掺料;地(3)地更大地地发挥混地凝土的地高性能地优势,地减少水地泥与混地凝土的地用量。地因此,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本身就地可成为地绿色混地凝土。地事实上地,许多地工程如地大体积地水工建地筑、基地础等对地强度要地求不高地,但对地耐久性地、工作地性、体地积稳定地性、低地水化热地等有很地高要求地,都应地采用H地PC。地例如日地本跨海地明石大地桥基墩地混凝土地(50地万m3地)要求地高耐久地性、高地抗冲刷地性与低地升温,地而强度地只要求地20M地Pa,地使用的地就是掺地加了复地合外加地剂与复地合细掺地料的H地PC。地由此可地见,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并地不一定地强调高地强,我地国目前地也己完地成了普地通混凝地土的高地性能化地的研究地和应用地。因此地,传统地的GH地PC的地应用范地围可以地进一步地扩大,地可以将地欧美对地HPC地强度的地低限5地0MP地a降低地到C3地0左右地,原则地是只要地不损害地混凝土地的内部地结构如地孔结构地、水化地物结构地与界面地结构等地,保证地混凝土地具有良地好的耐地久性与地体积稳地定性。地纳米混地凝土、地再生混地凝土、地免振捣地自密实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等都是地绿色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地绿色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已地被广泛地应用于地市政工地程、民地用建筑地和工业地建筑,地与普通地混凝土地相比,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具有更地好的施地工性能地和耐久地性,同地时可以地更多地地利用工地业废渣地及其它地废弃物地,有良地好的经地济指标地和环保地意义,地因此,地绿色高地性能混地凝土是地混凝土地的发展地方向。地 6 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发地展前景地 随着地HPC地的开发地和应用地,建筑地对生态地环境产地生的影地响正引地起社会地的关注地。建筑地物在建地造和运地行的过地程中需地消耗大地量的自地然资源地和能源地,并对地环境产地生不同地程度的地影响。地有专家地指出,地作为建地筑工业地主要原地料的水地泥,实地际上是地一种不地可持续地发展的地产品。地因此,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技术地核心是地在限制地水泥用地量以获地得混凝地土高性地能的同地时,坚地持其可地持续性地的发展地原则。地目前,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又有了地几个新地的发展地方向:地 6.地1 绿地色高性地能混凝地土 水地泥混凝地土是当地代最大地宗的人地造材料地,对资地源、能地源的消地耗和对地环境的地破坏十地分巨大地,与可地持续发地展的要地求背道地而驰。地绿色高地性能混地凝土研地究和应地用较多地的是粉地煤灰混地凝土,地粉煤灰地混凝土地与基准地混凝土地相比,地大大提地高了新地拌混凝地土的工地作性能地,明显地降低混地凝土硬地化阶段地的水化地热,提地高混凝地土强度地特别是地后期强地度。而地且,节地约水泥地,减少地环境污地染,成地为绿色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的代表地性材料地。
6地.2 超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 超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地如活性地粉末混地凝土(地Rea地cti地ve 地Pow地der地 co地n-c地ret地e,R地PC)地,其特地点是高地强度,地抗压强地度高达地300地MPa地,且具地有高密地实性,地已在军地事、核地电站等地特殊工地程中成地功应用地。
6地.3 智地能混凝地土 智地能混凝地土是在地混凝土地原有的地组分基地础上复地合智能地型组分地,使混地凝土材地料具有地自感知地、自适地应、自地修复特地性的多地功能材地料,对地环境变地化具有地感知和地控制的地功能。地随着损地伤自诊地断混凝地土、温地度自调地节混凝地土、仿地生自愈地合混凝地土等一地系列机地敏混凝地土的出地现,为地智能混地凝土的地研究、地发展和地智能混地凝土结地构的研地究应用地奠定了地基础。地 6 地结论 本文探地讨了高地性能混地凝土配地合比设地计的基地本要求地和技术地途径,地主要从地原材料地的选择地、配合地比参数地的合理地确定等地方面进地行了阐地述。通地过掺入地矿物微地细粉和地高性能地化学外地加剂的地技术途地径来配地制高性地能混凝地土,既地可改善地混凝土地的性能地,又能地降低生地产成本地,有利地于高性地能混凝地土的推地广应用地。之后地又结合地一个具地体的工地程分析地了高性地能混凝地土在实地际应用地过程中地需要注地意的事地项和要地点。如地今我国地HPC地发展形地势良好地,但是地要使H地PC在地建筑工地程中推地广使用地还需一地个认识地和实践地的过程地。随着地我国建地筑基础地建设的地不断增地强,H地PC必地将成为地新世纪地的重要地建筑工地程材料地。基于地上述特地点,高地性能混地凝土将地成为我地国近期地混凝土地技术的地主要发地展方向。
致 谢 在进行论文设计过程地中,西地安交大地赵权利地老师给予地了悉心地指导和地亲切的地关怀,地从论文地施工组地织设计地的选题地到结构地的确定地以及最地终定稿地,无比地凝聚着地老师的地心血,地老师严地谨的治地学态度地使我受地益匪浅地,在此地表示深地深的感地谢。在这段地期间内地不仅得地到了老地师的指地导还得地到了西地安交大地土木工地程系同地学以及施工现地场管理地人员的地热情的地帮助和地指导,地我才克地服一个地一个的地困难和地疑惑,地直至本地文的顺地利完成地。
参考文献 [1]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2]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3]丁大钧.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俞瑞堂.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M].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5 [5]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6]卞春丽,梁晓平.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7,33(2):182-183.[7]陈家辉.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5,(05).[8]李红辉.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17.[9]李丽.高性能混凝土收缩与开裂规律的研究及机理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材料学,2014.[10]陈栓发.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与腐蚀疲劳特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12.[11]余红发.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与使用寿命预测方法[D].南京,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2014.[12]林雅莲.高性能混凝及其在闽南地区的综合应用[D].福建,华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2014.[13]冯剑.绿色高性能混凝的土技术特点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2).[14]赵庆新,孙伟,缪昌文.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J].土木工程学报,2016,32(12)..附件:
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如果本论文有摘抄他人的研究成果,被他人追究责任,则本人负全部责任,与指导老师和学校无关。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毕业证书;
2.学校可以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证书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韩秀军 日期:
2019年2月 14 日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读、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韩秀军 日期:
2019年2月 14日 导 师 签 名:
赵权利 日期:
2019年 2月 14日 注:本声明的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三篇: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调研提纲
一、调研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5]23号),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任务,编著出版《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一书。该书将对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阶段性发展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理性的疏通和分析,并给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综合性判断,以期正确地评价、准确地反映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本书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来一部具有总结性、权威性和历史性的著作。在该书中,将收录一批有特色、有经验的高职院校的典型材料,作为此次历史性总结的支撑背景。同时,将准备有选择性地总结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证书运行、职教集团等若干模式等,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以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服务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
二、调研目的
据了解,贵校在上述方面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希望将贵校的材料作为典型个案纳入本次历史性总结的权威之作。为此,我们特编写了有关个案的提纲要求及范例供参考(参见附录一~四)。如果贵校在附录提纲的某一项或几项中有期望展示的风采或值得总结的经验,则请您按照提纲所列要求准备材料,并通过电子版或E-Mail的方式寄给我们。时间截止到2006年2月25日。
我们将根据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仔细研究、分析、提炼、归纳,通过这本权威性专著的展示,使贵校的亮点更亮,特征更鲜明,声誉更提高,并将由此让高层领导‘知道您、了解您、支持您、帮助您’,为贵校自身乃至整个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调研的主要内容
1、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2、发展中的特征及特殊做法;
3、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4、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5、可供借鉴的举措建议。
四、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
上海市教科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组联系电话(兼传真):021-64175236
联系人:黄 芳(项目秘书)
E-Mail: office.ribb.sh@163.com
项目总负责人:
马树超(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高教司参加人:
范 唯(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处处长)
各专题负责人:
郭 扬(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综合组)
陈 娟(负责优秀高职院校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034387或***
陈 嵩(负责校企合作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034387或***
黄 芳(负责双证书运行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175236或***
郭苏华(负责职教集团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434053或***
附件一:
高等职业院校典型模式
调研提纲
一、调研主要内容
1、学校办学历史。
2、学校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3、学校最典型的几个特征总结。
二、案例文稿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委托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组,将对各高等职业学校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择优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您的介绍和经验将成为我们对高职院校发展理论研究的有力依据。
为之,要求参与单位根据提纲编写2000字左右的文稿,也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
三、案例写作参考提纲
1、学校办学历史。
2、学校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包括:投资和经营方式、学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等。1)方法与措施 2)作用与成绩
3)学校最典型的几个成功经验总结
附件二:
“校企合作”办学
调研提纲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校企合作”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成败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推广各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经验,并为我国今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现特征求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介绍,列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
一、调研主要内容
1、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发展情况;
2、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主要特征;
3、目前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4、学校今后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打算;
5、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有何好的建议。
您的介绍和建议将成为我们对高职院校发展理论研究的有力依据。
二、需索取的资料
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但更希望能够写成专题论文的形式。
三、个案范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自身办学水平提升的需要,从2002年起,在原有发展基础上,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利用“小企业大集群、小商品大市场”的区域优势,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接轨,形成了“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促进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是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双赢、诚信、融通的基础上,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实现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基地是校企联姻的基础。创建紧密型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有松散转变为紧密,有“邻居”转变为“亲戚”,合作由单一到多元,使校企成了“一家”;基地对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招生是校企互动的起点。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拓展“订单培养”,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密切关注人才市场和生源市场的变化,将基地建成招生宣传的窗口。
教学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贴近,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贴近,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岗位需求贴近。
科研是校企融合的提升。通过紧密型基地的设置,构建高层次科研管理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实施评估考核,采取联办应用型研究所、合作建立学科性公司等方式促成资源共享,联合攻关,解决目前高校科研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目标隔离、人员隔离、经费隔离和成果隔离的问题。
就业是校企双赢的硕果。培养“合格加特色”的人才是学校的追求,这种人才也是企业的需求。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共同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共同实施市场化动作,规模推进学生就业,畅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学校与企业获得双赢的硕果。
基本特征之一——以系统科学理论为依据。基地、教学、科研、招生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密不可分,构成了系统化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科学体系。
基本特征之二——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动力。体现开放办学、社会办学的高职办学理念,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符合社会需求,教学科研体现改革思路。
基本特征之三——以紧密型基地建设为重点。抓住校企合作的关键,突破传统基地的学生实习单一功能,着重建设具有多功能的紧密型基地,把紧密型基地作为实施“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基本特征之四——以拓展多元利益为驱动。在校企合作中拓展多元利益,从思想感情和文化成分上,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糅合,达到互惠互利、文化融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保持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基本特征之五——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合作涉及双方感兴趣的所有方面,形成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为学生养成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理想途径。
附件三:
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典型个案与模式研究
调研提纲
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序推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高效率、低成本,实现高技能人才的“零距离”上岗,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解高职资格证书在具体实践运用中的有益经验与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与方案,以便将贵校的成功经验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特拟定本调研提纲。
一、调研内容
1、学校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情况介绍。
2、学校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所取得的成就及有益经验。
3、学校实施双证书的特色及特殊作法
4、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5、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设定。
6、对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举措设想与建议。
7、对“高职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思考,(1)高等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界定,(2)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3)“高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区别等,(4)社会对高职资格证书的认定情况。
二、需索取的资料
请配合提供下列资料,谢谢!
1、请提供学校基本情况、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的相关文件与资料、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学校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
2、学校曾发表的关于“双证书”的论文及著作等。
3、学校曾参与的有关“双证书”的课题资料及相关成果。
三、个案范例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双证“直通车”模式个案研究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 1956 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兼备、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后三年制、初中后五年制”大专及普通中专层次的学生,各类在校生 6000 余人。2003 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97.1 %,居自治区高校首位。
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突出职业技能的办学特色,实行“一书多证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校内建立了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通过实训可直接获得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直通车”模式基本情况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自治区高职院校中实施了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改革试点,高职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毕业时经过考核合格可以领取毕业证书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9月新学年开始,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旅游与饭店管理等3个专业开始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新模式。
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模式后,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不用参加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举行的资格考评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在完成所有课程之后直接获得相关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后,学生三年就能拿高级工证,而过去则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二、实施“直通车”模式的若干特征
1、调整专业设置适应职业标准。职业教育中的专业相对来说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标准,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就必须在专业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调整使专业培养包含职业标准,又不违背专业标准;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达到职业标准要求。
2、强化专业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学院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加大了专业的技能动手能力、攻关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学院结合专业对应职业工种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专业和工种的需要。比如电气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对应的工种为维修电工,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完全覆盖了维修电工工种(初、中、高级工)所必须的应知知识要点,即,如果该专业毕业生理论合格,则维修电工工种的职业资格证的理论考试也就合格。
3、构建“一体两翼”新型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学院按照‘一体两翼’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适应职业资格取证的需要。所谓“一体”就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主体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指的是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学院调整后的课程实行“大平台,小模块”,“大综合,小方向”的结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保证达到5∶5。
4、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直通车”后,学院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改革,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边讲边练。所谓的“一体化”教学法,就是将过去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为“一体”,变实验室为课堂,变课堂为实验室;另一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结为“一体”,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技能标准。同时,学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选授课内容,扩大专业视野,增大认知力度,加强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5、实施课程认证的考评方式提高考评效果。实施该模式也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学院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将与之有关的主干课程化分为若干教学模块,按模块进行教学和考评,把技能鉴定的一次性考评转变为多次模块考评,把小容量抽题考评变为大容量普遍性考评。“直通车”方式的考评由于考评次数多、模块内容相对集中,考评的量相对较大,内容的覆盖率也高。
6、建立和完善监督与保障机制。为了使“直通车”模式顺利运行,学院专门制定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直通车”的实施细则》,落实了各级责任,相互监督、规范运行,确保“直通车”实施后,质量不打折扣。同时,为保证“直通车”工作的运行质量,学院建立了由系部、学院、自治区劳动厅组成的校内外三级监督体系,随时进行抽查监督。再者,学院进行了课程改革、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学计划、保证实训时间、改革考评方式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直通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
三、“3+2双直通”模式
基于技校想要学历,而高职学院则想要技能的基础,2005年,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同时与克拉玛依职业技师培训学院、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哈密铁路技工学校3所学校签署协议,组成了一个新的合作体,共同实施继“直通车”模式后的又一新型模式——“3+2双直通”模式。
基本模式和实现方式:由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申报五年一贯制高职试点专业招生计划,在中考成绩优异者中录取。前三年在试点的技工学校学习,达到中级职业资格水平;后两年到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达到大专学历,同时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2双直通“模式两个学段分别在技工学校和高职院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学习与实践,同时达到大专学历水平和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同时获得大专学历证书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中职与高职、中级与高级职业资格、高职学历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衔接,实现职业教育的”三通",为社会培养真正具有高技能的人才。
附件四:
集团化办学 调研提纲
一、调研内容
1、集团组建模式:是松散型的还是一体化的。即组成成员的产权关系有没有变化。以怎样的协议组合起来。
2、机构建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设置状况。
3、运行特征:以资金、或技术、或资源、或其他为纽带。
4、集团政府和社会组织与集团的关系,政府的指导作用和引导方式。
5、集团在教育和企业联合方面的结合点。主要强调企业在集团内所追求的利益焦点。
6、集团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二、需索取的资料
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但更希望能够写成专题论文的形式,以便我们择优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
三、个案范例
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特征
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由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全省33所办学水平较高的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加盟、67家知名企业共同参与,将联手培养现代服务业所急需的实用型紧缺人才。
特征一:松散型结合,自主加盟式参与。参与单位产权不变,财务分列。
特征二:政府引导。省教育行政部门为集团的筹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为集团牵头方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支持。
特征三: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组建服务业职教集团后,33所学校可以尝试进行一系列教学教育改革,在近期内主要包括统一专业培养目标、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育质量监控、统一招生及学籍管理、统一境外合作与国际交流。同时,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基本建设、教师及教学设备的调剂、毕业生就业推荐等方面实行统筹。联合召开大规模的毕业生招聘会;利用资源优势联合举办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打通学校和社会的“瓶颈”。此外,还可实现中、高职的人才对接,在33所学校内,针对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升高职的需求,通过内部协调,与高职学院联合,在招生、培训、就业等方面做到“无缝对接”。
特征四:成员单位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搭建各自的合作系统,空间大大扩展。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开设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选课余地;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实现学分或成绩互认。
第四篇: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
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
——充分发挥“萤火虫”服务队的导向作用
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
——充分发挥 “萤火虫”服务队的导向作用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向并轨的跨世纪事业,他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社会关注、党政关心、青年能为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式下共青团工作服务社会的新探索。
一、发展“萤火虫”服务队的可行性:
1、服务队产生的背景分析:
奉化二中是一个地处农村的普通高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农村地区,留守于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如何使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得到更大改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2、服务队活动的宗旨分析:
奉化二中“萤火虫”服务队是一个由有志从事社会公益、社会服务事业的在校师生志愿加入的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全校性的青年志愿服务团体。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这是一个特殊的团体,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团队。无论是在学校、社区,或是在大型公益活动场所,到处都有他们青春的身影,到处都有他们爱的奉献。扶危济困、帮贫助残、助人为乐、义务服务、传授知识、传播文明、保护生态、建设家园……成了他们自觉的行动,“苦了我一个、温暖千万人”,彰显着他们广博的胸怀!
服务队倡导“需要在身边“活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服务精神。以播撒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行动口号。本服务队的宗旨是:通过组织和指导全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校内外提供多种志愿者服务,提高广大青年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二、服务队活动的实效性
1、服务队的组建与历史见证:
萤火虫”服务队成立于1994年,12年来,“萤火虫”服务队已经形成以团委为核心,以各团支部志愿者小分队(现有小分队16支)为延伸的放射状的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学校党支部、各部门配合,有专职的校外辅导员的工作体系。
到目前为止,奉化二中“萤火虫”服务队共有成员100多名,有正式的活动计划与方案,时止今日,这支队伍已经走过12个春秋,规模发展到16支小分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每周1——2次出校们开展敬老助残献爱心活动。从94年以来,届届相传、从未间断。仅2005年,高一小分队活动次数达到367次,高二小分队活动次数达到395次,共计资助经费超过万元。
2、服务队活动的有效性分析:
从94年由我校组织的三支志愿者小分队与学校周边村的孤寡、残疾老人结对开始,为了使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提得更高,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就必须提高志愿者活动的效果,让学生看在眼里,感在心里。由于志愿者队员个个服务热情周到、责任心强,工作又细又实,所以被周边的居民一致称赞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每年都能受到大量来自社会各界的感谢信,《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宁波晚报》、《奉化日报》、浙江电视台、奉化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与宣传。在2002年被宁波市志愿者协会、宁波市团市委授予“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2003年被奉化市团市委评为“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2004年被宁波市志愿者协会、宁波市团市委授予“宁波市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2006年,被宁波市宣传部评为“宁波市孝感人间十佳”、2006年10月我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被评为宁波市优秀青年团体、2007年2月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获得奉化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并且在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影响下,我校的团委工作自2002年以来每年被评为奉化市先进团组织。从以上所取得的荣誉说明我校的志愿者服务队是一个先进的组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先进事物,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先进的思想,有长远的生命力。
先进组织要有先进的管理机制,我校的志愿者活动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长效机制。
三、志愿者工作管理机制研究
志愿者的个体素质通常是队伍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个成熟的组织必定有其成熟的机制与工作策略。
1、高标准的成员组成先进组织
加强志愿者队员的整体素质,在青年志愿者的成员招募、培训、服务、考核、评估等方面。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并逐步完善。每学期,校团委都要举办一次培训班,每次招收新成员以后,新加入的志愿者需要经过统一的培训,了解志愿者活动的宗旨、意义、信念、相关规定、对青年志愿者进行培训并专门印有资料。给新入队的队员发放志愿者服务手册,让学生再次明确如何做好一个青年志愿者。校团委还把青年志愿者的行为规范印在胸卡背面,让学生自我监督,在胸卡正面印有监督电话,接受别人监督。志愿者素质的提高是活动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等到新成员培训合格以后,安排服务任务、并做好准确的服务时数登记,在了解志愿者在参加服务活动表现的基础,以完成服务的时间为基本条件,参考所参加活动的效果以及反馈意见再进行评估,分别评选出“一星级青年志愿者”、“二星级青年志愿者”、“三星级青年志愿者”,每年由校团委颁发《奉化二中星级青年志愿者》荣誉证书。作为学生,最希望得到学校的肯定,与同学的羡慕。为了鼓励志愿者,学校设立了奖励机制,每年都评出优秀志愿服务成员,给予表彰。为了加强对志愿者的表彰,更明显得表示肯定,学校下学期将对每一位青年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档案,队员的服务行为,也将被纳入学校的行为品德等级的考核内容。
2、科学的开展活动是队伍永葆青春
青年志愿者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申请或者实际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在每次活动期间,志愿者需佩带统一的青年志愿服务标志,每次志愿者活动后需统一填写志愿者服务时间、地点、过程、效果。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化与有序性,校团委作为组织者必须对活动安排的对象作充分的考虑,对活动的结果作追踪分析,对活动不断出现的问题要总结,不断更新思路,尽力使活动效果显著。
四、充分发挥 “萤火虫”服务队的导向作用
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使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它为当代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合,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体现了共青团在实践中育人的宗旨,成为新时期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从志愿者活动的总结来看,我们发现学校的德育工作无处不在,学校的德育手段也是多种,但从效果的角度来看,通过实践感化德育,形成信念,转变为德育原则是最有效的德育手段。鉴于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继续发展壮大我校的“萤火虫“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让他成为一部教科书来熏陶和感染我校的全体师生。所以,“萤火虫”不但是一项活动,更是一种精神,我校将继续深化服务队的精神内涵,充分发挥服务队的导向作用,为促进我校的和谐校园环境的建设、为永久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应用面之广,使用次数之多是很少见的。尤其中近年来,一种较新的混凝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运用到许多实际工程项目中,那就是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列举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研究应用中的重要成果,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随着我国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HPC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体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