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
201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
川办函〔2011〕8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1年度工作计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 2011年度工作计划
为加快推进西部物流中心建设,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09〕36号)要求,结合《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制定《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1年度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2011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比2010年下降0.35个百分点。(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2011年,全省道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增长8%,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增加9%。(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成都铁路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
2011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物流企业7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达到3家。(责任单位:商务厅)
二、建设重点及分工
(一)推进物流园区建设。
根据货物主要流向和物流发展需要,依据《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和四川产业布局,结合相关城市总体规划,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物流园区。(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依托已有的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多式联运、转运设施。(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成都铁路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
(二)推进物流集群建设。
积极推进物流产业现代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机具设施和条形码、信息交换等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专用车辆和设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扶持重点物流企业,着力壮大我省大件物流集群、电子物流集群、钢铁物流集群、农产品冷链物流集群、酒业物流集群、粮食物流集群、小件快递物流集群和零担物流集群。(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粮食局、省邮政管理局,企业所在地市、州人民政府)
(三)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相关物流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推广中小企业应用物流信息软件,实现物流交易信息化和业务流程规范;扶持一批物流信息专业服务企业。重点发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情报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战略决策咨询服务平台、生产性金融服务平台。推动四川省园区电子商务和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数据收集系统和行业分析监控系统,构建统一的网络传输体系、数据资源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化应用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四川省物流综合信息平台。(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现代物流协会)
推进道路统一货运电子货票的实施。(责任单位:省地税局、交通运输厅)
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省地税局、省国税局、成都海关、省邮政管理局、省质监局、交通运输厅、成都铁路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省工商局)
(四)推进应急物流机制建设。
根据各部门职能,完善应急物流调度机制,加强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物资综合调控、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完善粮油、猪肉、化肥和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仓储设施建设,健全储备体系和应急调控体系。(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民政厅、商务厅、省粮食局)
(五)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
结合国家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一批物流业重点工程项目。着力推进《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项目所在地市、州人民政府)
(六)优化空间布局。
打造“一核、一圈”的西部物流中心基本框架。即:以成都市为核心,深入推进“四园区、四中心”建设,把成都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围绕成都物流中心,打造攀枝花、自贡一泸州一宜宾、达州、绵阳一广元、南充一广安、遂宁一内江、乐山、雅安8大次区域物流中心。(责任单位:成都、攀枝花、自贡、泸州、宜宾、达州、绵阳、广元、南充、广安、遂宁、内江、乐山、雅安市人民政府)
(七)构建重点领域物流体系。
逐步构建五大重点领域物流体系。即: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粮食现代物流体系(责任单位:省粮食局、省发展改革委)、制造业物流体系(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贸物流体系和第三方物流体系(责任单位:商务厅)。
三、保障措施及分工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的“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全省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根据职能,落实规划,推进项目,制定政策,确保西部物流中心整体功能的形成和发挥。(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二)加大政策扶持。
1.落实《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有关物流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对四川省中长期(2012—2020年)物流业发展的研究;编制《四川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完善《四川省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粮食局)
2.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供地政策,统筹考虑物流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优先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向列入规划的重点项目倾斜,优先保障。(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厅)
3.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申报物流税收试点企业。(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地税局)
4.督促各地在调整城市供水价格时,将工业用水同商业用水实行同价;督促各地在调整供气价格时,没有实行工商同价的地方可做到合并用户分类;进一步推动物流服务企业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同价工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5.在进一步贯彻落实2010年已调整出台全省水运港口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费标准和政策的基础上,支持我省公水联运发展;结合交通运输部将要出台的鼓励甩挂运输发展政策,加快四川省甩挂运输发展。(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四川保监局、成都海关,各市、州人民政府)
6.继续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积极引导和配合有关行业和组织加快制订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物流标准体系。(责任单位:省质监局)
(三)增加投入。
1.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工程,储备一批对口的重点物流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对我省物流项目的支持。(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2.落实《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中提出的“省政府安排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采取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和引导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省财政适当安排省预算内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物流项目的地方配套以及支持和引导《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要求,省财政设立水运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水运发展。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10〕23号)要求,加大对物流企业运输车辆更新改造支持力度,特别是对集装箱车辆、清洁能源车辆、低能耗专用车辆的补助支持。(责任单位: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3.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投放,加强物流企业诚信建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融资;积极推动中小物流企业融资工作。(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
(四)培育物流企业。
根据市场需求分类指导,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依照自身特点,围绕重点服务的领域、行业和产业,做专做精做强。通过高速公路通行费大宗客户统交包交优惠政策弓I导,促进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化发展。以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领域的大公司、大集团。(责任单位:商务厅、交通运输厅)
招大引强,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物流企业来川建立总部基地和运营中心,促进其在省内有关物流节点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责任单位:省招商引资局、商务厅)
(五)开拓物流市场。
1.开辟以成都为中心对外物流快速通道。加快出川通道建设和国际航线开辟,进一步开通成都至国内沿海主要港口、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铁路货运“五定"班列,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成都铁路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
2.发展国际物流。以对外贸易企业为主体,扩大国际物流需求,提高通关效率,探索建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关检合作监管新模式,大力培育国际货代企业,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多式联运、货代一条龙服务,打造与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际物流网络。(责任单位: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都海关)
(六)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1.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物流企业登记注册的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责任单位:省工商局)
2.加强城市配送和货运市场管理。将成都市作为城市配送重点示范城市,开展城市配送组织、规范试点工作。规范货运市场(站)管理。(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公安厅)
(七)加强行业基础性工作。
1.继续推进物流统计工作,完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定期发布全省物流统计数据。(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省现代物流协会)
2.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和引导职业院校根据物流业人才需求扩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指导职业院校加强物流业相关专业建设,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素质。鼓励物流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相关部门将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纳入本部门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内容。(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3.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进国家A级物流企业评审制度,建立和完善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现代物流协会)
第二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商贸中心建设规划(2009—2012年)2011工作计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商贸中心建设规划(2009—2012年)2011年
度工作计划的通知
川办函[2011]49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四川省西部商贸中心建设规划(2009—2012年)》2011工作计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西部商贸中心建设规划(2009—2012年)》2011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加快推进西部商贸中心建设,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商贸中心建设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川府发〔2009〕40号,以下简称《规划》)要求,结合实施《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制定《四川省西部商贸中心建设规划(2009—2012年)》2011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责任单位:商务厅)
(二)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增加到33个。其中,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增加到5个;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的大型连锁企业增加到5户。(责任单位:商务厅)
二、建设重点及职责分工
(一)分级构建区域商贸中心。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发挥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在“三中心”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着力推进把成都建设成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商贸中心;积极推进达州、攀枝花、泸州、宜宾、广元、康定、马尔康等7市(县)
发挥省际结合部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力推进绵阳、德阳、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乐山、眉山、广安、雅安、巴中、西昌等13市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建设省内区域商贸中心。2011年4月初各区域商贸中心制定推进西部商贸中心建设的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商务厅、相关市州人民政府)
(二)推进六大平台建设。
1.批发贸易平台。大力推进消费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改造建设和培育发展。引导支持大型市场加快推进质量检测、安全监控、信息系统、结算中心、废弃物处理等设施设备改造建设,提升市场软硬件水平。继续推进十大商品市场建设,促进市场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远程交易,提升市场聚集、辐射能力。(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2.零售贸易平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力争全省连锁率达到26%以上;加强商业街建设和改造,引导商业集聚发展,重点培育15条特色商业街;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推动企业改造建设一批大型零售商业设施;深入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积极推动40个城乡菜市场改造升级,满足和扩大城市居民消费;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到农村发展,农村店覆盖全省100%的县和乡镇、95%以上的行政村。(责任单位:商务厅)
3.服务贸易平台。加强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打造成都市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成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功能,培养产业所需的实用人才;商务厅与香港贸发局签署服务贸易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成立医药研发外包联盟等各类服务贸易行业协会,促进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改进劳务信息发布,搞好劳务市场供需衔接,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加强劳务培训,促进劳务输出。(责任单位:商务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4.电子商务平台。以成都、德阳、绵阳等市为重点,以产业基础较好、电子商务较易推广的行业和领域为突破口,以IT、机电重装等优势制造产业及重点商品市场、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等商贸流通企业为重点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加快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省内商贸流通企业动态信用档案。(责任单位: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5.会展经济平台。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展会,创办和培育一批国际博览会和高端论坛,办好第十二届西博会等综合性展会及2011年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等专业会展;申办和固化一批高标准、国内知名展会在成都举办,推动一批新型展会落户我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展览会、展销会、产销对接会,打造一批区域品牌展会;加快会展业规范化进程,加大行业指导和协调力度。(责任单位:商务厅、四川博览局)
6.远期交割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将成都市纳入肉类期货实物交割点予以培育;按肉类期货实物交割点的功能要求推动成都肉类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强化人才培养。(责任单位:商务厅)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规划》提出的50个重点商贸项目,分类推进批发贸易、零售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信息、会展经济和远期交割6大平台建设;指导各地落实和实施一批支撑性建设项目。(责任单位: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四)培育龙头企业。分行业在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商业零售、汽车贸易、再生资源回收、生猪屠宰、茧丝绸、白酒等领域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根据不同行业重点企业特点分类指导,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企业加快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对重点企业在项目、品牌建设、融资、参加重大活动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和倾斜。(责任单位:商务厅)
(五)优化贸易结构。
1.提升外贸结构。抓主体企业、优势企业,培育出口基地,努力扩大全省外贸规模,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400亿美元;发展加工贸易,扩大“三自三高”产品出口,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比力争提高到40%,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力争达到270亿美元和165亿美元;关注和参与已建和拟建的14个自贸区建设,推进区域合作;扩大工程对外工程承包,带动商品、劳务和技术输出;扩大进口规模,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2.扩大国内贸易。继续加强川渝经济区建设,扩大生猪、蔬菜、水果和酒类等商品跨省流通,支持大型连锁企业跨省开店;积极组织流通和生产企业参加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点展会。(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三、落实支持政策
(一)金融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应商贸流通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通过发展票据贴现、扩大直接融资等手段支持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推进支付环境建设和改善,培育升级消费方式,刺激和增长消费。(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
(二)用地政策。将大型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购物中心、大型批发市场、大型专业市场等重要商业设施按经批准的基本建设项目用地,属商业用地的可以挂牌方式供地。(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
(三)价格政策。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要求,各市(州)在调整城市供排水价格(费)、用电价格、天然气价格时逐步实行供排水价格(费)、用电价格、天然气价格工商业同价。(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四)税收政策。对符合西部大开发相关税收优惠条件的流通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荐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纳入物流税收试点范围;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税确有困难的大型批发市场、重点流通企业按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享受税收减免。(责任单位: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发展改革委)
(五)财政政策。加大省级促进流通业发展相关专项资金对我省西部商贸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各级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安排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有条件的地方要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规模。(责任单位:财政厅)
四、组织协调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完善协调机制。完善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的协调机制。各部门根据职能落实规划、推进项目、制定政策,避免各级商贸中心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西部商贸中心整体功能的形成和发挥。各市(州)、扩权试点县(市)成立和完善协调机构,协调解决当地商贸流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责任单位:商务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2.加强督促检查。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和省级有关部门要将构建西部商贸中心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任务,强化督促检查,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责任单位:商务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3.加强人才培训。继续推进“人才强商”工程,按照省市联动、内外互动,政府职能部门与高等院校相结合,培训与考察相结合组织实施商务人才培训工作。全年拟举办各类培训50期。(责任单位:商务厅)
(二)加大开放力度。将西部商贸中心大型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全省外商投资促进项目向境外投资商推介;在境内外举办的各类投资推介说明会上重点推介西部商贸中心大型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省内二级城市商贸中心建设,促进境外知名商贸企业入驻。(责任单位:商务厅)
第三篇: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
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
2010年10月14日来源:省政府办公厅
川办发[2010]8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已经省委、省政府原则同意,现予印发,用以各地、各部门编制“十二五”规划参考。待《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形成后,将送各市(州)征求意见。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时期。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四川,能否在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步伐,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更高阶段跨越,关系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关系全川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奋力跨越,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将全面完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十一五”
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年均增速预计达到13.6%,全省生产总值(GDP)2007年在西部率先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9年达到141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总量目标。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08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22.1%。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十一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2%,投资总规模达到4.25万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预计2010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比2005年提高9.1个百分点。水电、天然气、钒钛等优势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德阳重大技术装备、绵阳数字家电、成都软件、攀西钒钛和川东北天然气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城镇化进程加快,预计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0%,提高7个百分点,城镇空间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条件不断改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预计到2010年底,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525公里,比2005年新增5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1公里,新增922公里,铁路、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分别达3085公里和3212公里,Ⅲ级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228公里,民用机场达11个,成为我省交通建设史上在建规模最大、里程最长、投资最多的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增有效灌面234万亩、新增节水灌面425万亩。能源供应能力加强,全省电力装机规模达到4300万千瓦,新增1055万千瓦,全盆地天然气生产能力达240亿立方米,新增100亿立方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两基”目标任务,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9年,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7014元和2197元。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社会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国土整治、地质灾害治理、川西北沙化退化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预计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4.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80%以上的省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以上标准,主要江河水质进一步改善,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预计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2%,比2005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出口总额全国排序提升4位,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全球500强企业有151家在川落户。成渝、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入,西博会等对外交流平台作用显著增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是我省“十一五”中后期的重要工作。在抗震救灾阶段,集中力量抓好抢险救人、抢修保通、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治、过渡安置等工作,实现了大灾过后无饥荒、无大疫,灾区保持和谐稳定。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原定三年的灾后重建目标任务,预计到2010年底,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完工92%以上、完成投资90%以上。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全面推进“两个加快”,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大力改善民生;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攻方向,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为“十二五”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我省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4.2%,与东部沿海省市的差距仍在拉大,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1%、86.6%,城镇化率比全国低7.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
——产业竞争力不强。我省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优势产业带动作用不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全国高3.5个百分点。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国低5.8个百分点。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3.1∶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乡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均GDP最低的市(州)仅为最高的1/5,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占比大,尤其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发展落后,全省仍有36个国贫县、400多万贫困人口。
——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我省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关系、住房、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
——开放合作不充分。我省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开放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全省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1%,全省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1%,实际利用外资仅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
(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将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放缓,消费需求下降,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低速增长期;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等全球治理问题更加凸显,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后危机时代,各国大力推进科技革命和发展新兴产业,新一轮竞争更趋激烈,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我国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门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我国将进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
从省内看,经过“十一五”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既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面临的机遇是:
——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和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国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有利于我省发挥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较好、科技人才众多等优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举措,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为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成渝经济区和藏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国家推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跨越发展。国家将成渝经济区确定为西部率先发展的重点区域,并支持成都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国家制定了加快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正在编制加快革命老区发展规划,这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将为我省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大力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三年重建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后,国家将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转向支持灾区发展振兴,加大灾区扶贫力度,支持灾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对口支援省市和港澳特区与灾区建立对口合作长效机制,3 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灾区进入全面振兴和发展提高的新阶段,也将为全省经济的加快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面临的挑战是:
——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我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重型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随着我省逐步向中等收入水平阶段迈进,利益主体日趋多元,社会结构变动加快,新的社会问题不断产生,就业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剧、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保持经济增长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
——区域发展竞争加剧。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奋起直追,呈现出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对市场和要素的争夺更加激烈。我省发展基础相对较差、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更大压力。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型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着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坚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不动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加快发展中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和“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迈上新的台阶。
(二)基本原则。
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二五”发展应坚持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抓住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和灾区发展振兴等重大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我省当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逐步缩小与全国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加快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优化结构,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实施“质量兴川”战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立足资源和产业等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开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建立有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实现大开放和大开发、大发展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从全川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美好生活出发谋发展,把富民惠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平等的发展条件,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和强省的有机统一。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消费逐步提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8万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万亿元以上,形成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明显,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5∶48∶37调整为10∶50∶40;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44∶25∶31调整为36∶27∶37。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8%左右,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均期望寿命75岁。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户籍人口控制在9200万以内,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1∶1缩小到3.0∶1,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加快生态四川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大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II级标准,主要江河水质巩固提高,重要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率稳步提高,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到180立方米以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 展基础,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前提。“十二五”期间,要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方针,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进出川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至甘肃、陕西、云南、贵州、重庆、青海等周边省市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尽快融入国家铁路区际快速客运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框架体系,形成6—8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北部湾等经济区的便捷运输通道。加快建设成都市与市州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进一步提升国省干线等级,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网络通达深度。全面完善成都主枢纽功能。加快推进“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和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干线、支线机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和整体效能,实现客货运输的便捷换乘、高效衔接。以提高铁路运输比重和发展水运、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成本的绿色交通。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管道燃气,提高城市能源保障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进一步健全城市通信网络体系,推动“三网融合”。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加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水、土、路、电四大基础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为重点,全面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川中等老旱区和农业主产区的灌溉条件,“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加强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加快机耕道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提升发展保障能力。重点加快水电和天然气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煤层气、规模化沼气发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核电建设,优化能源结构。以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等为重点,促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提升能源普遍化服务水平。加快煤电油气输送通道建设,优化能源区域布局,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建设西部通信枢纽,以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应急通信体系和数据灾备中心为重点,提高信息汇聚处理能力和信息安全支撑能力,基本建成高速、安全、可靠接入的无线城市网络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提高四川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十二五”期间,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三中心、四基地”建设,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初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四川经济综合实力。
——以建设“四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拥有突出地 6 位的重大产业基地。以水能、钒钛、天然气为重点,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优势资源开发基地;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节能环保设备、数控机床和石油钻采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建成世界知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数字视听、新一代平板显示、军工电子、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等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以川猪、川酒、川烟、川茶、川菜、川果、川药、丝麻、林竹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建设为重点,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努力培育壮大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节能减排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冶金、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以发展“六大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着眼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力争在我省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重点发展以核电、太阳能及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和以“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产业规模水平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以高性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高速铁路、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我省军工优势,形成军工与民品相互促进共融发展的新格局。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建设“三中心”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采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加快社区服务、养老、家政、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培育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农业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优质粮油、优质商品猪和特色畜禽、特色效益农业三大生产基地,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新跨越。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米袋子”工程,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努力保持省内粮食基本自求平衡。加快发展优质商品猪、奶牛、特色畜禽,培育一批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新增出栏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蔬、茶叶、林竹、烟叶、生物质能原料等特色效益农业,加强“菜篮子”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保护体系,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水平。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统 7 筹城乡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着力推动攀西城市群发展,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经济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强城市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突出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按照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将有条件的县城建设成为产业支撑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中小城市。
——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集聚人口、要素和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序拓展城市空间,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动一批地级市发展成5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尽快发展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省会成都市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县域全覆盖”要求,切实抓好小城镇和新村规划建设,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集中连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规模适度的中心村,在贫困地区建设扶贫新村,在民族地区建设定居新村。深入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农村能源等重点民生工程和湖库污染治理等清洁工程建设,改善乡容村貌。依托中心村集中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和老人,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加大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力度。
——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促进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和生态涵养等协调统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服务关联发展的格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围绕改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完善衔接配套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四)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扶持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着力构建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按照国家规划,全面推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发展,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支持成都经济区率先发展,启动实施成德绵乐同城化战略,加快成都市“两枢纽、三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培育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增长极。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建设,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建设川南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打造重化工产业带、“中国白酒金三角”,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攀西经济区加快发展,构建重要战略资源集约开发和转化基地,打造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加快川东北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交通轴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全面实施我省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把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综合扶贫工程等建设,全面改善交通、饮水、8 供电、通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基本解决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全面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加快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缩小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与全省发展水平的差距。
——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处理好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县为单位,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要求,合理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均财政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集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差别化的政策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期间,要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实施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举,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大力开展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州)级统筹。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和覆盖面,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逐步提高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持,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合理使用制度,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建立多元办医格局。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加强职业病防治。完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效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以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无障碍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努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 9 入差距。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重点完善市(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常态维稳力量组织指挥体系,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依法打击犯罪,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司法保障条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宗教场所、重点人员、出入境人员、外来人员和信息网络管理,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权益,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培育各类民间服务性组织,发挥其联系社区、沟通民意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提高应战应急能力。
(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和条件。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保障特殊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扩充中职教育资源,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幼儿园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等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和短缺问题。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在传承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集团,建设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在西部领先的文化产业基地,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七)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区域。加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坚持重点学科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等,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加强人才培训,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人才,实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人才开发的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建立促进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优化事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八)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加强生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森
林、湿地、草地等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牧还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化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恢复林草植被。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建设管理,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和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
——着力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人为破坏活动,努力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严格保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建设一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防治和酸雨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核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管,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完成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有效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加快以低碳排放为重点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大先进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结构性、技术性和制度性节能减排。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制度。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推 进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强化保护,通过技术措施和市场导向,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以提高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为主,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加强重要资源规划和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以地震灾区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普查、监测预警和防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继续推进长江、嘉陵江、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健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完善预警系统和快报系统,健全地震灾害防治体系。加快预防避让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面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建自然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九)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使改革创新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构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继续推进现代公司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改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发展土地市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总结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市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探索通过农村土地权益和城镇社保权益合理置换,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破除城乡分治管理的体制障碍,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完善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
——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高基层财政管理能力。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机制,支持金融机构跨区域整合。积极支持优质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进一步扩大债券融资和票据融资规模,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融资体系。规范发展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充实资本金,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和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职工收入的合理联结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 12 高收入者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取缔非法收入。
——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式,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等进行改革试点并取得突破,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重点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
(十)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创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对于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高地。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建设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改善对内对外开放环境为重点,促进全面开放,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全面扩大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畅通中亚和俄罗斯,以及通达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的通道,加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保税区、保税港和保税库建设,完善电子口岸平台,积极开展与沿海口岸的大通关协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投资促进、经贸合作和对外交往的平台功能。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扩大与欧美日韩和新兴市场体系国家的投资与经贸合作交流,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扩大全省开放型经济规模,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等服务贸易。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增强内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促进省内相关产业发展和成套设备、材料出口。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加快培育我省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依托我省资源、市场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各类开发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优化产业配套条件和商务环境,重点承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转移。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在川投资,设立区域总部、建立研发中心、建设制造基地。
——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为目标,全面加 强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全面深化川渝合作,促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把成渝经济区建成全国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建立健全省际开放合作协调机制,推动与周边省区市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能源、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共同开发,实现协同发展。继续扩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台的经贸投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十一)加快振兴灾区经济,增强长远发展能力。
全面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要编制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以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修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改善发展条件,提高长远发展能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灾区产业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发展条件,优化提升灾区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长期合作机制,推进对口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对口支援省市产业转移,将灾区产业合作园区建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促进灾区民生改善。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努力扩大灾区就业。加强对口劳务合作,强化灾区劳动力技能培训。把新村扶贫、劳务扶贫、连片扶贫等扶贫工程与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在灾区选择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区域扩大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实现灾区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以“三基地、一窗口”为重点,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加快灾区生态修复。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恢复灾区林草植被,加强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防治,对不具备基本耕种条件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实施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等重点地区的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环境功能。对环境特别脆弱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促进灾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名 词 解 释
1.两个加快: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决策。
2.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中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要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一枢纽”,就是指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三中心”,就是指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四基地”,就是指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3.一极、一轴、一区块:为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省政府对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提出建设“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格局:“一极”,即成都都市圈增长极,主要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全市,以及资阳、遂宁、乐山的部分县;“一轴”,即成渝通道发展轴,主要包括自贡、宜宾、南充全市,以及泸州、内江、乐山、遂宁、广安的部分县;“一区块”,即环渝腹地区块,主要包括达州,以及广安、泸州、资阳、内江、遂宁的部分县。
4.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三向拓展、四层推进” 的开放合作战略。“三向拓展”包括:突出南向,以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为纽带,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加强东向,依托通江达海快速通道,强化对日韩等东亚市场的开拓,积极拓展欧美市场;畅通西向,大力开发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四层推进”包括:扩大区域合作,以分工协作和整合资源为主题,努力加强西南协作和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强化次区域合作,以互动共进为主题,共同建设成渝经济区;促进泛区域合作,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合作,加强与中部省市的合作和与台港澳的合作;参与国际区域合作,以拓展市场、互补发展为主题,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5.三基地、一窗口: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四川考察灾区时提出,把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6.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指力争从2009年到2016年,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069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项目实施后,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100亿斤,超过目前全省粮食产量的10%,从根本上解决四川“靠天吃饭”的问题。
7.“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以长江、嘉陵江、岷江、渠江为干线,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为枢纽,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内河水运网络。
8.中国白酒金三角:是指以最佳酿酒纬度带的长江(宜宾—泸州)、岷江(宜宾段)、赤水河流域为核心区域;在涪江和岷江流域沿线,以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等地为承载点的延伸区;以位于四川盆地周边山区及高原地带,主要包括巴中、内江和凉山等地为协作区的空间范围。这一地区共同特点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酿酒环境,特别适合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古窖池群中微生物共同构成立体的微生物群落,拥有丰富的窖泥资源,且在白酒产业和文化名镇的结合发展上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地域资源与比较优势。
9.十大旅游区:是指包括峨眉山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在内的老五大旅游区和包括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在内的新五大旅游区。
10.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
11.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人均生产总值:预计2010年我省生产总值增速为15%左右,总量将达到1.7万亿元,以此为基数,若“十二五”年均增速目标确定为12%(“十五”以来实际年均增速),不考虑物价因素,2015年我省生产总值将达到3万亿元。按照到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8350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6万元(以6.8的汇率折合约为5300美元),年均增长11.6%。
12.万元GDP综合能耗:也称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与实现的生产总值之比,即每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总量。该指标是综合反映能源消费所获得的经济成果的重要指标,是体现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性指标。
13.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指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进行化学氧化时消耗的氧的数量。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有机物。测量时根据化学氧化剂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 15 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以粗略的表示废水中有机物含量。COD值越大,表示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14.“米袋子”工程:指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内容包括耕地质量建设、种子工程、良种良法入户到田、重大病虫害防控、科技保障、农机化推进等骨干工程,旨在通过项目整合实施和相关惠农政策支持,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达到从根本上确保粮食安全的目的。
15.“菜篮子”工程:指“菜篮子”产品保障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
16.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为重点,打造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群体,计划到2020年培养、引进人才2万名,构建一支能代表四川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骨干队伍。
17.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是围绕壮大我省高端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国际人才资源,2020年前,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在重点创新研制及成果产业化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优势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四个领域,支持引进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设10个国家级和50个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18.三网融合: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19.下一代互联网:是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的互联网络:采用 IPV6协议,能提供更大的IP地址空间,约为现有互联网的1029倍;数据传输速度更快,主干网和城域网传输速率将比现在的提高100到1000倍;更安全可信;支持大规模实时交互式的网络视频通信;支持大规模移动和漫游服务;更易于管理等。
20.物联网: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21.“大调解”工作体系:是指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矛盾纠纷解决形式的资源和力量而形成的各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体系。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对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节约纠纷解决的社会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5-25 | 作者: | 来源: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川国土资发〔2011〕35号
各市(州)、县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的要求,我们制订了《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已经2011年3月29日厅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请各地按照《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和进度安排,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宣传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并如期完成我省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的要求,为保证我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及指导原则
(二)目的意义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及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精神,为落实《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和《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合理布局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大工程、示范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指导各地规范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有必要开展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引导资金,规范推进各项土地整治活动,优化用地结构,促进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有利于统筹协调农村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有序推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环境治理,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抓手作用。
(二)指导原则
一要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和《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土地整治的任务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点工程或项目、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
二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三要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在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上必须做到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并与四川省农村土地土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衔接;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业规划、林业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四要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听证、公示等形式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二、总体要求
(一)规划定位
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性规划,是落实上级规划要求和指导下级规划编制的衔接性规划,是统筹区域内土地整治的纲领性文件,是“金土地工程”的行动计划,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审批的基本依据。
(二)规划体系
本轮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州)、县(市、区)、乡(镇)五级。乡(镇)级规划根据需要编制。
(三)规划期限
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提出2015年阶段性目标。
三、目标任务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土地整治的方针和目标,农用地整治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并重,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安排。
(一)规划目标
1.坚守耕地红线,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统一。
2.有序开展、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逐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显著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推进散乱、废弃、损毁、闲置、低效建设用地集中整治,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
(二)规划主要任务
1.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金土地工程”实施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情况,认真研究成功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2.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分布等。
3.组织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围绕中央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我省实际,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4.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规模和重点区域布局,合理预留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5.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产能核心区和战略后备区建设、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6.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重点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整治土地权属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统筹推进土地整治等政策的研究,加强制度创新。
7.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二调成果,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实现规划成果叠加上图、动态更新。
四、技术准备
(一)基础资料收集
根据规划需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以下基本资料: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等资料。
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耕地后备资源、城乡建设用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资料。
经济社会条件: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业统计、农用地分等、区域交通、农田水利、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资源等资料。
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评估、监测等资料。
有关规划、标准及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涉及的土地、农业、林业、牧业、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环境保护、旅游、文化等部门规划、标准及调查资料等。
(二)规划基数确定
规划数据应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为基础数据,再按土地规划分类转换,形成规划基数。
(三)基础图件准备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图件的基础上,结合同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及近期土地利用的变化,编绘规划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规划工作底图。根据土地整治规划要求选择和收集其他有关基础图件。
五、编制程序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组织准备。建立由政府负责,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建设、环保、水利等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协调重大问题、落实编制经费等。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牵头设立规划编制工作组,负责规划编制具体工作。
(二)调查分析。以县为单元,收集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相关规划及标准等基础资料,必要时进行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分析评价土地整治条件和潜力,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
(三)拟定方案。在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和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与相关规划相协调,提出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并与上级规划相衔接。
(四)协调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规划供选方案进行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确定规划方案,完善规划成果。
(五)评审报批。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规划成果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
六、规划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规划附件、规划数据库和专题研究组成。
(一)规划文本。要求目标任务明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措施可行、文字表达简明、数据计量规范。规划文本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规划目的、任务、依据、范围和期限等;
2.规划背景: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土地利用基本情况,上一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情况评价,规划期内土地整治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等;
3.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各类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及分级等;
5.规划战略与目标:土地整治战略、总体目标、主要调控指标、乡镇土地整治安排、规划期内应遵循的基本政策导向等;
6.土地整治布局:整治分区与整治重点区域等;县级规划要体现项目的布局和时序安排。
7.农地保护与绿色空间格局构建:阐明农用地特别是耕
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策略,提出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方向以及生态功能区内土地整治的要点;
8.镇村体系空间布局优化:阐明城乡建设用地布局、镇村体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整治模式等;
9.基本农田整备空间安排:包括基本农田整备区的范围、规模、整治目标及措施等;
10.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排: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规模、布局和结构等;
11.土地整治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分别阐明交通、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空间布局及有关建设标准;
12.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分别阐明土地整治重点工程与重点项目类型、范围、规模等;
13.规划投资与筹资分析:阐明土地整治的投资规模、筹资能力及渠道;
14.近期规划:提出近期土地整治内容及要点;
15.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阐明实施规划需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技术措施;
16.规划实施效益影响评价:阐明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17.文本附表。包括《xx县农用地整理潜力汇总表》、《xx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汇总表》、《xx县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汇总表》、《xx县废弃土地复垦潜力汇总表》、《xx县土地整治规划结构调整表》、《xx县土地整治规划指标分解 表》、《xx县土地整治重点区域一览表》和《xx县土地整治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表》。
(二)规划说明。规划说明主要阐述规划编制依据和工作过程,是规划实施中配合规划文本应用的主要参考和说明。规划说明内容应翔实充分,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规划背景,阐述规划的目的意义、任务来源、编制机构及编制人员;
2.编制规划的工作过程;
3.对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4.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包括规划基础数据的来源,规划基数的确定,基础图件编制,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方法,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和测算方法,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规划方案比选情况等;
5.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与上下级土地整治规划的协调,与其他有关规划的协调,公众参与情况和不同意见的处理等;
6.规划影响及效益评价说明;
7.拟定规划实施措施的依据和条件;
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三)规划图件。规划图件成果为挂图和图册,一般应包括以下图件:
1.土地利用现状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图
4.农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5.耕地等级提高潜力图
6.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7.废弃土地复垦潜力分布图
8.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分布图
9.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
10.土地整治总体布局规划图
11.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分布图
12.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及项目分布图
1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分布图
14.基本农田整备区规划图
15.其他图件
(四)规划附件。包括规划编制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以及反映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技术路线、规划论证、工作协调方面的报告或图件。
(五)规划数据库。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推进土地整治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数据库应包括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规划图件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元数据等,数据库内容应与纸质的规划成果内容一致。
(六)专题研究。包括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土地整治工作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土地整治战略研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布局安排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七、组织实施
(一)进度安排
按照省、市(州)、县(市区)规划同步开展同步推进,我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进度安排如下:
1.组织开展《全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全省规划》)修编工作。在客观评价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全面总结取得的成效、经验和问题,组织开展相关重大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修编《全省规划》。进度安排如下:
(1)2011年3月,研究制订《全省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确定我省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试点单位。
(2)2011年4月,部署开展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估和相关重大专题调研工作;
(3)2011年5月,提出《全省规划》征求意见稿;
(4)2011年6月上旬,征求地方和部门意见,组织专家论证;
(5)2011年6月底前,形成规划送审稿报审;
(6)2012年10月底前,完成省级规划数据库建设。
2.市、县级政府组织开展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修编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2011年6月,部署开展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特别是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工作;
(2)2012年4月,编制各市、县土地整治规划初稿;
(3)2012年5月,完成各市、县土地整治规划征求意见稿;
(4)2012年6月前,组织论证,并修改完善,报审。
(二)保障措施
全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经费支出大。为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按时保质完成,要在加强领导、改进方法、落实经费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充分有效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迅速启动。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及时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中心负责编制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并承担与此次规划任务相应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负责对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开展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及成果初审工作。
2.改进方法,加强指导。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安排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规划决策水平。省国土资源部门既要抓紧组织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又要加强对试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要立足自身力量,注重发挥土地整理机构作用,加强规划编制人员培训,切实掌握各项编制要求;参与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专业技术队伍,必须具备土地规划编制相应资质。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加强对工作的指导。
3.落实经费,加快进度。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规划编制经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列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按照省级规划编制的要求,全力推进,确保按时完成规划工作任务。
(三)宣传培训
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土地整治规划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资源、环境、社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省土地整治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参加编制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按照培训教材,培训统一的规划技术要求和方法。
第五篇:四川省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
《四川省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2009—2012年)》2011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川办发〔2009〕52号)精神,组织实施《四川省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加快推进全省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制定2011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力争全省2011年第三方物流营业额比2010年增长15%。(责任单位:商务厅)
(二)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生产总值比重下降0.35个百分点。(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
(三)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同期生产总值增幅2个百分点。(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
二、工作任务
(一)搭建第三方物流发展载体。
1.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成都、遂宁市要抓住国家级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机遇,加快物流园区配套设施、信息平台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为全省提供经验。绵阳、德阳、广元、南充、达州、乐山、内江、自贡、宜宾、泸州、攀枝花等市要加快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经营,其他二级节点城市完成物流园区规划,推进园区建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2.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集群发展。实施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化、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物流产业集群。以成都、绵阳、遂宁市为中心,加快培育和壮大科技、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配套的物流集群;以德阳、自贡市为中心,加快培育和壮大重装物流集群;以宜宾、泸州市为中心,加快培育和壮大酒类物流集群;以遂宁、南充、达州、广元市为中心,加快培育和壮大油气化工物流集群和特色农产品物流集群;以成都、攀枝花市为中心,加快培育和壮大钢铁钒钛制品物流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成都、绵阳、遂宁、德阳、自贡、宜宾、泸州、南充、达州、广元、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二)构建六大物流网络。
1.建设商贸物流配送网络。围绕西部商贸中心建设,鼓励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与中小流通企业的合作,发展同城配送和城际配送网络;引导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完善物流配送网络,进一步提高统一配送率,面向社会拓展市场空间,逐步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力争2011年全省连锁率达到26%。(责任单位:商务厅)
2.建设生产资料物流网络。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等优势产业以及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潜力产业,深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升与产业配套的第三方物流配送能力,加快形成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联动发展的新格局。(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
3.建设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服务农民新生活的农资和消费品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网络;围绕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快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配送网络。(责任单位:商务厅、农业厅、省粮食局、省供销社)
4.建设国际物流网络。重点引导成都、乐山、宜宾、泸州等市围绕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物流园区设施建设,大力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国际货代企业入驻,尽快建成完善口岸海关和检验检疫服务功能区。(责任单位: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都海关,成都、乐山、宜宾、泸州市人民政府)
5.建设逆向物流网络。围绕构建节约型社会,成都市加快健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内江市深化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建设。全省着力培育一批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各地推进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责任单位:商务厅、省供销社、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6.建设应急物流网络。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区)加强建设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和鲜活农产品突发性卖难的应急物流设施,基本形成快速反应、辐射全省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加强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物资综合调控、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完善粮油、猪肉、化肥仓储设施建设,健全储备体系和应急调控体系。(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民政厅、省粮食局、商务厅、省供销社,各市州人民政府)
(三)培育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
1.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赴沿海城市、欧美和港澳台等物流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举行招商会和项目推荐活动,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川设立办事机构、分公司,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著名跨国物流企业来川设立物流服务外包后台服务中心,推进我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合作。重点帮助支持乐山、宜宾、泸州市临港物流园区和广元、巴中、达州、攀枝花市等省际物流园区加快引进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经营。(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招商引资局,乐山、宜宾、泸州、广元、巴中、达州、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2.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引导有条件的传统物流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并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企业向综合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引导工商企业深化细化专业分工,实行主辅业分离,推进物流服务业务外包。(责任单位:省国资委、省工商局、商务厅)
3.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分类指导,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依照自身特点,围绕重点服务的领域、行业和产业,做专做精做强。鼓励和扶持省属国有物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国有物流企业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7户,其中超过10亿元的3户。(责任单位:商务厅)
4.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品牌建设。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知名品牌的保护,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申请认定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和申请国家A级物流企业评估认证。力争2A以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达到30家以上。(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5.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物流标准,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
(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开展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建设改造一批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物流设施项目。(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2.实施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建设改造一批面向农业农村服务的消费品、农资商品的物流设施和面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冷链等物流设施。(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厅、省供销社)
3.实施同城配送工程。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采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改造建设20个大型配送中心。(责任单位:商务厅)
4.实施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在成都、遂宁、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市选择一批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建设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成都、遂宁、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市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方案实施情况检查。根据《〈四川省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2009—2012年)〉实施方案》,由省政府组织一次《规划》2011年工作落实情况和贯彻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10〕23号)的情况的检查,省政府相关部门参与。(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
(二)完善第三方物流运行监测制度。
1.加强第三方物流统计。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统计直报制度,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关统计数据。(责任单位:省统计局、商务厅、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省现代物流协会)
2.建立物流业运行监测制度,及时公布第三方物流市场运行情况,推动第三方物流持续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三)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
1.建立第三方物流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扶持政策优先支持在库项目。(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2.省财政加大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项目的支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的更新改造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标准等项目,加大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车辆更新改造支持力度,特别是对集装箱车辆、清洁能源车辆、低能耗专用车辆的补助支持。(责任单位:财政厅、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
3.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4.对符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大企业大集团营业收入上台阶奖励办法的通知》(川府函〔2011〕34号)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领军人物按相关规定予以表扬奖励。(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统计局、商务厅)
5.加大要素扶持。加强土地供应保障,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土地审批要求的第三方物流产业项目实行“先期介入、预审协调、快速办理”。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执行的电价、水价按国务院、省政府要求逐步实现与工业同价。(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
6.加大税收扶持。对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条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报省级税务机关审核认定后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7.加大物流配送车辆优惠。研究制定便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车辆(含快递)通行及停靠的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公安厅、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