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惠州学院2018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
惠州学院2018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 与教学改革项目推荐立项指南
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1.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其建设要求突出课程资源建设、自主化学习的平台建设。申报课程须已连续开设3年以上,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申报课程必须是历年立项建设且已结题的校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精品课程或精品开放培育课程。
有关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标与任务、基本建设要求及制作技术标准等,参照《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170号)等文件要求执行。
(1)团队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
(2)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3)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4)技术要求
申报课程必须建立教学资源丰富且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保障网站能够正常访问)。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3位教师(包括主讲教师)每人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摄像工作由教育技术中心安排,需要摄像的课程请至少提前1周与教育技术中心联系(联系人:罗勇为,电话:0752-2529153)。鼓励将全程授课录像上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符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网络教育课程还应符合网络教育的特殊要求。
(5)建设周期:2年。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学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有关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目标与任务、基本建设要求及拍摄制作技术标准等均参照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执行。详细要求参见《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1号)。优先考虑已立项建设的校级精品课程培育项目(见附件1)。
2.精品视频公开课 它的基本要求为:
(1)课程的主讲教师应为学校正式聘用教师,并长期从事该门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鼓励教学名师、教学示范教师等主讲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须严格遵守法律和学术规范,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善于与学生互动,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保证视频课堂的现场教学效果。
(2)注重突出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学科特色和精湛的教学水平,能够充分展现高等教育先进的教学模式、一流的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代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发展水平。
(3)课程建设重点为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高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及学术讲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热点类课程 的建设。课程须同时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选题适当,内容完整,分专题呈现,凝聚精华,引人入胜。每门课程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
(4)申报课程必须建立教学资源丰富且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保障网站能够正常访问)。为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及展示与传输效果,课程制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媒体制作、传播标准和规范,符合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修订版)”。视频制作推荐使用标清制式,视频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
(5)建设周期:2年。
3.慕课、微课群、创新短课群等在线开放课程
(1)优先支持建自有完备的课程平台网站或与在线课程平台有密切合作的高校建设开放课程。微课群、创新短课群建设要依托专业或专业群,尽量形成体系架构,系统疏解专业教学难点痛点;慕课及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学习需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着重提高资源质量和共享水平。
(2)慕课、微课群、创新短课群必须充分利用良好的网络资源平台,如超星尔雅的网路课程平台、微信平台等。
(3)建设周期:2年。
二、特色专业
1.着力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凝练高校办学传统和特色,打造一批包括传统南粤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及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在内的省级特色专业,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彰显高校办学特色和优势。
2.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在同类专业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毕业生社会声誉好。
3.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4.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育人方面有健全的体制机制。
5.建设周期:3年。
三、重点专业 重点扶持学科做依托。
2.该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
3.专业设置符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动态要求,专业发展潜力大(在校生150人以上)。
4.制订有比较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并在专业建设规划实施中有显著的成效。
5.教学文件齐备、管理制度健全、教学档案资料完整。
6.配备有专业对口的正高职称专业带头人1人以上,专业各主干课程要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带头人;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80%,教学团队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双师结构比较合理;专业实验、实训数量能满足教学要求;有相对稳定的,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有科学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
7.专业各项改革和建设有具体计划和执行措施,专业教师能充分重视并积极参与专业教研教改;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8.注重实训条件和实训环境的建设,具有独立的校内专业实训场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基本保证专业独立实训和顶岗实训的有效实施。
9.教风、学风良好,无教学事故和学生严重恶性事件发生记录。
四、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1.建设目标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1.该专业已在我院开设的年限至少五年(含五年)。有校级重点学科、适应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人才,提高我省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申报要求
(1)具有卓越班基础,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创新与突破。(2)应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支撑,基地的实习内容与专业紧密结合。(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基地能为实习学生提供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实施双师教学。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1.专业定位
专业办学思想明确,专业定位准确,切合实际,特点鲜明,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
2.师资队伍
队伍整体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有高水平带头人,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师资培养规划,措施得力;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
3.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能够反映本学科在应用领域的新进展;注重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显著。
4.产学合作情况
有明确的行业(企业)依托,切实开展校企合作活动,产学合作成效显著,行(企)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5.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以市场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导,培养具备比较宽广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6.社会影响 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和影响力,能够起到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人才培养效果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六、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1.评选范围
与我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承担我院各类实践教学任务,在开展校地、校企合作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具有独立法人监督的行政、企事业单位。
2.评选条件
(1)管理水平或生产水平较高,设备和技术较强的,能配备现场指导人员及辅助人员,有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师资力量的。
(2)实践岗位与专业教学有密切关系,满足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大纲要求,具有典型性。
(3)教学场地、用房面积、食宿条件能满足我院相应实践教学需要,同时满足10人以上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4)有严格的实习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的实习、实训指导人员职责,规范的学生实习守则、实习考勤制度。
(5)与学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时间在一年以上,已签协议书,已有学生进行过实习、实训且效果较好。
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2.培养目标明确,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清晰的思路,同时,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2年以上的先期建设基础。
4.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对本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八、优秀教学团队
1.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申报条件依据《惠州学院关于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实施管理办法》(惠院教发[2009]97号)的相关评审条件要求。
2.鼓励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中心等为建设单位,整合资源,以课程、系列课程、专业为建设平台,在长期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教学团队申报。教学团队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行政组织,实行跨学科组合。
3.建设周期:2年。
九、精品教材建设
1.该立项教材经两年建设,能够出版,并具备以下条件:
(1)目前已有很好的建设基础。教材建设理念来自于教学改革实践,富有特色,富有创意,经过充分论证,并作为自编教材已在本校加以应用,实际使用效果好,深受师生广泛好评,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编写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文字规范,语言流畅;图表准确, 配合恰当;计量单位符合标准。
2.具有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教材建设团队,能够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能够使中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尽快成长。
3.教材主编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4.校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立项建设的课程和特色专业、示范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教材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十、试点学院
试点学院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重点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学院治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探 索,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创造经验。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教学管理模式。试点学院实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实行核心专业课程教授负责制。探索实行全面学分制。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2)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试点学院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会同合作单位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支持试点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一批“广东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3)促进联合培养人才。支持试点学院全面推行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改革。支持试点学院加强国际合作,依照规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试点学院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培养,授予联合学位与双学位。
2.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
(1)改革教师评价考核办法。加快实行任期考评、同行间业绩考评等符合教师特点的评价与激励办法。对于基础研究的学科专业,加重论著和科研项目考核权重,实行“代表作”评价机制;对于应用型为主的学科专业,突出考核教师成果和科研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于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加大其团队业绩的考评权重。
(2)探索建立人员流转退出机制。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现有在编人员,强化聘期管理与考核,实行“能上能下”、“非聘即转”;对新聘人员探索更加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加强目标考核,实行“非聘即走”、“非升即走”。
(3)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支持试点学院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和研究团队。采取经费补助、项目资助等方式,支持试点学院教师国内外访学。
3.完善学院治理结构(1)构建多元合作管理模式。试点学院要制定章程,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完善试点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试点学院教授委员会。改革试点学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试行教授委员会提名、依照干部管理权限程序任免院长的办法,实行聘用制和目标责任制。赋予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上的审议权、在学术成果评价等方面的评定权。
(2)扩大社会合作。支持试点学院吸引社会资源办学。成立由企事业单位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履行对试点学院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经费等重大问题的审议、指导、咨询、监督和协调等职权。
(3)推进专业评价。逐步建立专门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试点学院学科、专业、课程等进行评估的制度。建立试点学院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十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具有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健全的实验队伍和高效的管理机制。2.重点是以学校现有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学科大类基础实验中心、学科综合实验中心等为基础,进一步整合校内相关资源,能有效地解决学校同科类实验教学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的现实问题;
3.中心建设预期受益面大、影响面宽,承担多学科、多专业实验教学任务。
4.优先支持建设服务于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试点改革、可统筹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必须建立实验教学资源丰富且运行良好的中心网站(保障网站能够正常访问)。
6.建设周期:2年。
十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必须是已经建成的、具备一定仿真实验教学基础的中心,符合“以虚补实、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建设原则,重 点支持能够替代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高投入以及实体实验教学短期内无法具备条件的虚拟中心建设,重点支持虚拟手段先进、虚拟资源丰富且与我省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科领域不重复的中心建设。
十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实践基地申报与我校人才培养需求、专业建设发展紧密结合; 2.基地单位条件:应具有一定规模;实习内容与专业对口;有足够的固定场所用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长期稳定地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有一支业务素质高、认真负责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能够在实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
3.基地原有基础良好,已签订协议,至少已接受了2届学生实习任务。4.专业受益面较广,并能接受一定规模的学生。
5.有明确的实践教学任务,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6、基地建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合理、计划具体可行。
7、建设周期:2年。
十四、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1.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以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专业性、科研性、示范性为主要特征,搭建集创业教育及指导、创业模拟及实践、创业服务及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平台,促进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申报条件:
(1)具有较为完整的、符合我校和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为期3-5年的建设发展规划;
(2)设有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建有合理规范的管理运营机制;(3)用于大学生创业项目(企业)的场地集中,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且符合安全、消防和卫生等要求;
(4)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企业)15家以上,大学生创业项目(企业)具有专业特点和学校特色;每年新增的不少于3个、孵化成功推出的不少于2个。
(5)设立专门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资金不低于50万元;(6)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企业)提供至少12个月的场租减免,免费配备相应的公共给你服务设施或设备;
(7)帮助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企业)免费使用学校各级研究实验室(平台)从事研发活动,免费享受相关技术服务;
(8)有专门的服务场所,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论证、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专利代理、物业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创业大学生落实和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税费减免、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培训补贴等创业优惠扶持政策;
(9)建有一支专兼结合的校内外创业导师团队,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咨询、辅导和研究;
(10)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实训等信息,宣传创业典型;
(11)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创业模拟、实践、培训,年实践岗位不少于300个、上岗人数不少于600人、举办培训班不少于4期。
第二篇:惠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
惠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
[日期:2010-10-29] 阅读:1315 次
惠院教发[2009]133号
为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教高〔2009〕7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已有的各项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最集中的体现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因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要始终围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来进行。
(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可以提高广大教师的质量意识,促使他们主动投入教学研究,努力关注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形成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学生处、教学单位等部门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网状监控结构。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构架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改造和发展方向等; 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就业层次、用人单位评价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由学院、系部、教研室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学院最高监督机构是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是监控体系的督导部门,教务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系部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最基层单位,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系部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
2.教学督导监控——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
3.专项评估监控——通过院内新建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实验室评估、试卷评估等,借助目标监控辅助过程监控,利用评估的诊断功能,促进有关方面提高工作质量。
(四)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1.听课制度——学院领导、机关部处领导、督导组、系领导和同行相结合的听课制。
2.学生评教制度——每学期通过网上评教、座谈会的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3.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严格执行《惠州学院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惠院发[2003]63号),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4.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认定教师资格。
三、监控体系责任单位及其主要职责
(一)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是在主管院长主持下负责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领导部门。院长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执行责任人。主要职责有:
1.统一领导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制订和实施;
2.组织领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在监控体系中的工作关系;
3.根据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中提出的重大问题研究整改建议和意见;
4.制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5.定期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决定有关保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政策和措施。
(二)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是本科教学质量的督导部门。其主要职责有:
1.对本科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过程进行检查监督;
2.对本科教学质量问题进行日常跟踪研究,汇总涉及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关资料,并定期提出报告;
3.对涉及本科教学质量中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组织专题研究,并提出研究报告;
4.组织对本科教学质量的评审和评估。
(三)教务处是负责对本科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总体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有:
1.制定保障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
2.制定和实施教学工作监控指标体系及方案;
3.制定学院各项教学工作的质量规范;
4.根据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并监督实施;
5.制定教学质量监控计划;
6.组织实施教学质量检查各环节事宜;
7.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档案管理工作。
(四)学生处是学院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参与与学生有关的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其主要职责有:
1.负责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毕业生质量调查工作,向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务处及时反馈情况;
2.有计划地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向教务处及时通报情况;
3.针对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有关学生方面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五)各系部是学院教学基层管理部门。各系部应明确教学质量监控责任人,原则上由主管教学工作的主任担任,各系部及其教学质量监控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保证本单位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正常运行。其主要职责有:
1.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本单位质量监控体系;
2.制定本单位教学质量监控的工作计划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方案; 3.组织本单位的教学检查、评估、督导等工作;
4.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档案管理工作;
5.组织各类教师、学生座谈、会议、问卷调查等;
6.做好各类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汇总、统计、分析、备案、总结、上报和反馈等工作;
7.接受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和教务处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六)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学院加强对教学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体作用的重要举措。教学信息员由教务处教学科直接领导。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程序与要求见《惠州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条例》。
四、监控体系工作程序与要求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学院教学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为宏观主导,各系部为实施主体的两级化管理,均根据学院有关文件和监控体系的计划和要求开展工作。
(二)各系部应首先根据监控体系的计划和要求及时开展自评,定期对被考核的教师作出客观评价,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教学科。
(三)教学科综合系部评估、领导听课、督导组反馈和学生评教等情况,并作出分析和总结,经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的审查后,反馈到系部和教师本人。
(四)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要热情接待教师、学生及其他有关人员的来访,认真做好记录,坚持全面、客观、科学、公开、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
五、监控体系的整改与建设环节
(一)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质量专题会议,对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要求。
(二)各系部根据教学质量管理职能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并负责组织落实。
(三)教务处、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要对各系部和有关部门的整改和建设情况进行复评和验收。
六、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有关管理办法自行废止。
七、本实施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辽东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条例
辽东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条例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教学质量保障机构 第三章
教学质量标准 第四章
教学质量保障
第一节
教学质量目标 第二节
教学资源管理 第三节
教学基本建设 第四节
教学运行过程 第五章
教学质量监控 第六章
教学质量评价与评估 第七章
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与改进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资源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精神,按照《辽东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条例》及学校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任务是根据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借助以过程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符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的标准化质量保障制度,促使管理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能够根据部门岗位职责,发挥各自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实现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条
教学质量保障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也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教学质量保障要素。
第二章 教学质量保障机构
第四条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包括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教学质量保障领导机构是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教学质量保障管理机构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教学质量保障执行机构是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
第五条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领导机构是由学校党委书记主持的党委会和校长主持的校长办公会议,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决定学校保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二)领导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
(三)领导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
第六条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机构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起草或制定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规章制度;
(二)组织落实保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三)起草或制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标准或规范;
(四)保证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 教学管理部门是作为统管全校教学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行使对教学工作进行布置、检查、督促、指导等职责,同时也负有对监控、评价、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建设的职责。教学管理部门还要积极配合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教学评估部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教学管理部门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制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质量子目标及质量指标;
(二)负责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工作规范,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制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五)参与制定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
(六)根据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并监督实施。
第八条
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是学校设置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是对全校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教学建设等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职能部门。也负有对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教学建设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等工作任务。
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起草或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
(二)起草或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各种工作方案及指标体系;
(三)组织实施课堂听课、教学检查等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具体工作,处理并发布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及结果;
(四)组织实施或指导二级教学部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
(五)采集教学质量信息,并向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二级教学部门提供反馈意见。
第九条
教学评估部门是学校设置的对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结果进行评估的机构,是负责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实验室评估以及其他评估工作的的职能部门。
教学评估部门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起草或制定各项评估工作的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
(二)起草或制定各项评估的工作方案及指标体系;
(三)组织实施全校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实验室评估及其他评估工作;
(四)指导和检查二级教学部门开展的各类评估工作;
(五)根据评估专家意见,向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二级教学部门提供反馈意见。
第十条 学校规划、人事、学生、招生、就业、资产、后勤、财务等管理职能部门及其他党政管理部门,作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执行机构,按照教学工作或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要求,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起草或制定相关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起草或制定相关工作的质量标准或规范;
(三)制定相关工作的工作规程,并组织和监督实施;
(四)制定相关工作的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进行检查、指导等;
(五)参与制定学校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及指标体系;
(六)根据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并付诸实施。
第十一条
二级教学部门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作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工作;
(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
(三)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任课资格、青年教师助课、新教师试讲等管理工作;
(五)落实教学任务并组织和实施本部门教学运行管理工作;
(六)依据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或要求,开展本部门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工作;
(七)依据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开展本部门评教、评学、评管工作;
(八)依据学校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本部门各种评估工作的预评和迎评工作;
(九)对在监控、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建设的落实措施;
(十)接受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第三章 教学质量标准
第十二条 教学质量标准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过程和教学环节应达到的目标所提出的具体明确的衡量标准,即为保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使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诸因素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的管理措施和质量要求。
第十三条 教学质量标准的基本依据是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标准既要体现国家对高等本科教育提出的一般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也要体现学校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定的质量标准,还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应具备的质量标准。
第十四条
教学质量标准是基于ISO9000管理理念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思想观念,在遵循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按照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及规定性要求,构建符合教学组织运行的“计划与资源”、“组织与实施”、“控制与管理”、“分析、反馈与改进”四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第十五条 计划与资源是人才培养的计划环节,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和准备。计划与资源环节由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与场所、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与研究七个节点构成。
第十六条 组织与实施是人才培养的实施环节,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阶段。组织与实施由招生计划与生源质量、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与第二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体育教学与锻炼、教风与学风建设和学籍学业管理十个节点构成。
第十七条 控制与管理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环节。控制与管理环节由教学环节质量控制、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和教学效果质量控制三个节点构成。
第十八条 分析、反馈与改进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环节。分析、反馈与改进环节由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分析、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教学质量改进五个节点构成。
第十九条 学校制定人才培养全过程主要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保障要素的教学质量标准纲要;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教学部门及保障服务部门根据教学质量标准纲要制定本系统或部门的具体教学质量标准或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第四章 教学质量保障
第一节 教学质量目标
第二十条 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由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通过学校章程、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予以体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相应的财力、人力和精力的投入。
第二十一条 教学质量目标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由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通过学校章程、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予以体现。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二十二条 按照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具体目标由校长办公会议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内容。
第二节 教学资源管理 第二十三条 学校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建设规划设置与调整专业。专业设置与调整由二级教学部门提出申请,教学管理部门审核论证,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或批准)。
第二十四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学校自主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制定并组织实施。通过专业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分要求、毕业标准等教学质量基本内容。
第二十五条 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由人事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管理部门协助、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岗位设置、师资队伍的调整与补充;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师资队伍结构与业务能力;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比例;主讲教师的资格;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要求;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教师的本科教学激励机制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办学经费主要体现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办学经费管理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部门制定预算并安排使用。教学经费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基本建设费、教师培训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费等。
第二十七条
教学设施与场所主要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包括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语言学习室)和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与场所由教学管理部门及规划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质量监控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在规划、环境、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建设和管理:
(一)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教室和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建设计划、审核建设项目、编制经费预算、组织项目验收以及参与环境改造、资产采购等工作;
(二)规划部门负责教室和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参与制定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及建设项目论证等工作;
(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教室和实验室仪器、设备、低值耐用品的采购与管理以及参与建设计划及项目论证、建设项目验收等工作;
(四)后勤管理部门负责教室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环境改造、设施维修以及参与论证建设计划及项目论证、建设项目验收等工作;
(五)质量监控部门协助检查教室和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评价教学设施的满足程度等工作。
第二十八条
体育设施与场所是组织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体育设置与场所由学校体育教学部门具体负责,制定体育设施建设计划和经费预算、组织体育设施与场所建设与维修维护、体育设施与场所的日常管理等工作。第二十九条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教师科研的重要场所。图书资料由学校图书馆进行管理,二级教学部门负责本部门资料室的建设和管理。图书馆负责用于教学或学习的图书资料及设施、软硬件建设与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指导和管理各二级教学部门资料室建设工作。
第三十条
校园网建设与管理由学校网络管理部门负责。网络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制定校园网的建设规划和经费预算,组织进行校园网硬件建设和网络维护,开展学校应用管理软件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维护校园网各类网络平台的安全运行。
第三节 教学基本建设
第三十一条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助、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包括专业建设管理、课程建设管理、教材建设管理、实践教学建设管理等内容。
第三十二条
专业建设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助、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定位、专业目标、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第三十三条
课程建设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助、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课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纲要、课程内容、实验教学、教材选用与编写、精品课程建设等。
第三十四条
教材建设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助、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教材建设内容包括优秀教材选用、辅助教材编写、教材质量评价等。
第三十五条
实践教学建设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助、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实践教学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实验室开放、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创新与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第三十六条
教学改革与研究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式等。
第四节 教学运行过程
第三十七条 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起点。招生工作由招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招生工作主要包括招生宣传、落实招生计划、录取合格考生、进行生源质量分析,保证生源质量等。
第三十八条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监控。课堂教学包括课程准备、课堂讲授、作业批改、辅导答疑、成绩评定等。
第三十九条
实验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实验与实践教学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控制。实验与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
第四十条
科技创新与第二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技创新与第二课堂由团委和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第二课堂的基本内容包括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
第四十一条
思想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二级教学部门组织和实施,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以及人文综合修养培养等内容。
第四十二条 体育教学与锻炼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与锻炼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体育教学部门具体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进行监控。体育工作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活动等。
第四十三条
教风建设是树立良好教师风范和师德水平的基本途径。教风建设由教学管理部门和师资管理部门组织、二级教学管理部门具体实施。教风建设内容包括师德修养、治学与执教、教书与育人等方面的师德风范和行为规范。
第四十四条
学风建设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基本方式。学风建设由学生管理部门和团委组织、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学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奖励、违规处罚等内容。
第四十五条
学籍学业管理由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组织、二级教学部门具体实施管理。学籍学业管理包括学籍注册与异动、学业成绩考核、课程重修、毕业资格与学历证书、学位授予与学位证书等内容。
第五章 教学质量监控
第四十六条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指导、反馈,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照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确定的教学质量目标。
第四十七条
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实时有效监控,全面掌握和分析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过程及各教学环节状态,增强教学评价、反馈和调整的效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状态信息和改进意见。
第四十八条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校级教学质量监控和院(部)级教学质量监控构成。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由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评估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全校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二级教学部门的教务部门和督导组对部门开展具体的监控工作。
第四十九条
教学质量监控包括教学资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质量控制。教学资源的质量监控是对教学设施、人力资源、教学建设等要素的控制;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内容有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环节;对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教学运行检查、教学专项检查和教学督导等方式进行监控;对教学效果主要从考试考核、毕业资格、学位授予、毕业就业等方面进行监控。
第五十条
学校实行教学督导制度,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学校与二级教学部门相衔接的教学督导体系。学校教学督导由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组织开展工作;二级教学部门督导组在部门领导下,根据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第五十一条
教学督导是对教学过程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的主要途径。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理论和实践课堂听课,掌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状态;
(二)开展教学秩序检查,掌握日常教学秩序状态;
(三)巡查考试考场、抽查考试试卷,掌握考试状况和成绩状态;
(四)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掌握教师授课和学生上课状态;
(五)深入教学管理第一线,掌握各类教学资源信息。
第五十二条 教学检查是根据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需要,对教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和教学任务落实情况而组织开展的检查工作。教学检查分为教学运行检查和教学专项检查两种方式进行。教学检查根据职责分工分别由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组织实施。以教学督导为侧重点的教学检查,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组织开展工作;以教学管理为侧重点的教学检查,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和教学评估部门协助开展工作。
第五十三条
教学运行检查是对教学运行过程质量监控的经常性措施和手段。教学运行检查是对教学过程各环节开展的常规性检查工作,通过教学检查掌握日常教学运行状态和信息。教学运行检查主要包括期初检查、期中检查和期末检查。
第五十四条
教学专项检查是对教学运行过程关键部位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环节开展的定期或随机检查。通过专项检查深入了解和掌握影响教学质量关键因素及其状态和信息。教学专项检查主要包括期末试卷抽查、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毕业实习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等。
第五十五条
课堂听课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学校党政领导干部、有关职能部门管理干部、二级教学部门教学管理干部和党务管理干部、教学系(教研室)主任、督导专家等要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听课以及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掌握课堂教学和学习状态。
第六章 教学质量评价与评估
第五十六条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实时监控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结果。教学质量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即“评教”)、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即“评学”)和对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即“评管”)三个方面的质量评价。
第五十七条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由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和二级教学部门组织并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课堂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课堂听课为主要方式,采取学生评价、教师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十八条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和二级教学部门组织开展的以“优良学风班级”、“学生先进个人”以及“奖学金”、“助学金”为载体的学习状态和结果的评价活动。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秩序、学习考试成绩、等级资格证书通过率、参加学科技能竞赛以及任课教师评价等。
第五十九条
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教学评估部门协助开展,结合“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基层组织”、“优秀实验室”和“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相关评选工作进行评价。
第六十条
教学质量评估是对学校及二级教学部门在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或水平的总结性评价。结合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逐步建立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教材建设评估、实验室建设评估等评估机制,使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价与日常教学管理紧密结合。
第六十一条
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以教学评估部门为核心,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人事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等各职能部门及其他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和评估工作任务,积极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评估工作。
第六十二条 根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教学评估的精神和要求,由学校教学评估部门组织、其他职能部门积极协助或配合,对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进行解读,制订学校的指标体系和支撑材料目录,组织开展校内评估、专家预评估及迎评等工作。
第六十三条
各二级教学部门要根据“以评促建“的原则,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标准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并根据评估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写出评估报告。学校教学评估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指导、预评、复评等评估工作。
第七章 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与改进
第六十四条
教学质量分析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或影响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总结和分析,是对教学工作的总结。根据学校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部门负责分别对招生与生源质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就业状况与质量等人才培养过程与质量等内容进行分析。
第六十五条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部门通过课堂听课、教学检查、召开座谈会、学生信息员以及教学评估等途径,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课堂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使用状况等各方面信息,为进行教学分析和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第六十六条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部门对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学通报、工作建议、工作总结等形式,作为信息反馈载体进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
第六十七条
学校职能部门或二级教学部门将获取信息以适当方式及时反馈到二级教学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教学部门要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反馈的信息和二级教学部门获取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有关职能部门要把相关信息反馈给部门责任人。
第六十八条
学校职能部门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对人力资源、招生就业、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服务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和整改措施,并负责组织落实。
第六十九条
各二级教学部门要根据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下达的整改与建设任务,认真组织落实,并把整改和建设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校内或校外专家对整改和建设情况进行复评或验收。
第七十条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学校评估专家以及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的整改与建设任务,认真组织落实,并把整改和建设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主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学校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校内外专家对整改和建设情况进行复评或验收。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一条
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须根据本条例规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实施细则和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措施;各二级教学部门可以根据本条例规定,制定具体的教学质量保障实施细则。
第七十二条
高职(专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可以按照本条例执行。
第七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七十四条
本条例由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009年7月1日
第四篇:工作总结 - 惠州学院
工作总结
去年开学我们招募大二各班的心委配合心协的新生团体辅导,该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新生之间的交流。当日的活动在场地上虽然遇到了小小的阻碍,最终还是达到了预期目的。jiezhe 然后,组织了心部的成员参加数学系组办“不抱怨”活动。部员都很认真积极地配合数学系的彩排,表演。还有部员获得了在“不抱怨”活动当志愿者的最高荣耀。
接着就是心部的重头戏—心理话剧!从定下通知的时间、地点到布置会场共筹划了一个月。一共有六个表演,每个表演都演绎出了不一样的主题和味道,并邀请了建土系的辅导员和院心部部长作为评委,为我们心理话剧大赛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接下来就准备到期末,心部上半学期的工作除了心理海报和心理资料就告一段落了。心理海报和心理资料均由部员所作,绝非抄袭!
工作计划
这个学期,建筑与土木工程系计划每个月给心委开一次例会,例会内有主要包括心理委员考核条例,心理委员怎样完成本分工作,并且安排大一的每个班出一份心理海报,大二的每个班出一份心理资料。
要求每班心委在3月中给全班召开一次心理班会,让班上的同学对心理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学会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然后就在4月份配合院心部完成心理活动月的工作。
其中,建筑与土木工程系打算在心理活动月举办一个心理漫画或征文的比赛,通过漫画或征文可以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另外,我们系还会办一个以建筑为主体的一个活动月,我们部门打算办一个“建筑节能演讲比赛”,详情未定。
第五篇:惠州学院关于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实施管理办法
惠州学院关于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实施管理办法
[日期:2010-10-29] 阅读:1047 次
惠院教发[2009]97号
第一条 为提高我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粤教高〔2009〕76号)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目的
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条 建设目标
至2012年,在全院建设7-10个教学效果优秀、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突出、团队结构稳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突出的创新精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力争有一批团队成为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
第四条 评审范围
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中心等为建设单位,整合资源,以课程、系列课程、专业为建设平台,在长期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行政组织,实行跨学科组合。
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可按校级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群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交叉系列课程等类别组建申报。
第五条 评审条件
1、团队组成。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组成成员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且团队成员均承担本团队的一线教学任务。
2、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应为坚持在本校本、专科教学第一线的在编在岗教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教师只能担任一个校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团队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团队近四年来至少获得以下项目中的两项。
①校级及校级以上特色专业建设;
②校级及校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③校级及校级以上精品课程;
④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⑤校级及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⑥二人次以上获校级及校级以上教学名师或教学优秀奖;
⑦培养的学生在学科竞赛及其他省部级以上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⑧其他能反映团队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的奖励奖项。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重点教材的编写任务,或团队近四年来编写一定数量的教材,且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6、团队组成成员不少于5人。
第六条 申报程序
1、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每年评审一次。
2、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以系部为单位组织推荐,申请者须填写《惠州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申请表》(一式三份),并提交实证材料一套。
3、各系部将申报材料汇总后,经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连同《惠州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申报汇总表》及申报材料一并送交教务处。
4、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应既能充分反映教学团队的总体情况,又脉络清晰、简洁精炼。
第七条 评审程序
1、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由系部先行建设,择优推荐。学院组织评审通过后授予“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优秀教学团队实行目标考核、滚动淘汰机制。
2、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申报团队进行评审。评审以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主要考察团队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教学成果以及团队合作和对专业建设的贡献等情况,并强调标志性成果。专家评审结果经公示后,学院发文公布。
3、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有效期四年。学院设立教学团队建设专项经费,以支持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进一步建设。经费资助额度为每个团队1万元,用于支持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等工作。
第八条 管理措施
1、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评审通过后,由团队带头人填写《惠州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实施计划书》,制定本团队进一步建设的具体方案,并根据其建设需要,在规定额度内申报团队建设资助经费,经所在系部审核后报学院教务处。各团队经费资助额度在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后拨发。
2、经费使用由团队带头人负责,按《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376号)和《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粤教财〔2009〕130号)及学校财务管理规定执行。团队带头人每年应按要求提交《惠州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进展报告》,教务处组织专家定期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资助,考核不合格者限期整改。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撤消其称号,停止经费资助。
3、各系部应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系部级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制定和完善系部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与实施方案,并落实相关责任人,以确保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4、省级及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申报推荐从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中产生。获省级或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院将给予经费配套,并对推荐单位给予奖励。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学院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