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安徽省2012年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关于印发安徽省2012年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发布人: 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 来源: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 发布时间: 2012-03-29 浏览:
983
皖食药监保化〔2012〕62号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德、宿松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省局制定了安徽省2012年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工作安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安徽省2012年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安排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保化监管工作会议、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和全省餐保化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全省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化妆品监管工作水平,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就全省2012年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部门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管与技术支撑手段相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二、工作原则
2012年全省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按照国家局总体工作安排和省局的部署要求,以“安全第一、科学监管”的原则,全面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和工作责任制,加强日常监管,深化专项整治,推动化妆品监管信息化模式,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人民群众使用安全。
三、工作内容
(一)认真落实工作责任
认真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各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化妆品监管职责,按照省局下发的《关于做好全省化妆品生产经营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皖食药监许〔2010〕146号)中明确的职责开展工作,加大对县(区)级监管部门工作的支持、帮助、监督、指导。督促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树立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二)全面加强日常监管
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是化妆品常态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家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89号)要求,制定日常监管方案,扎实开展日常监管工作。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如实填报《2012年安徽省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表》、《2012年安徽省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检查表》(附件1、2)。
1、加强化妆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对辖区内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持证情况、生产条件、人员管理、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原料管理、仓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
(1)化妆品原料。按照国家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化妆品原料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11]241号)要求,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所使用的原料是否有相应的检验报告或品质保证证明材料。
(2)生产全过程。检查生产的化妆品是否在行政许可的生产项目范围内,是否按照批准或备案的配方、工艺组织生产,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批生产记录是否完整有效,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是否进行卫生质量监控,是否使用禁用组分、未经批准的新原料或者超量使用限用物质。
(3)化妆品标签标识。检查化妆品标签标识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有套用批准文号或备案号以及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
2、加强化妆品经营环节的监管
对辖区内化妆品经营环节开展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有无销售下列化妆品行为: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所生产的化妆品;无质量合格标记的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或未取得备案号的进口化妆品;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
对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经营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予以查处。
3、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
各市要督促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保化[2012]9号)要求,建立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
4、年度监督检查指标
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频率每年不少于2次,对生产安全风险较高产品根据情况增加监督检查频次,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并建立和完善生产企业基本信息档案和监督检查记录档案,确保检查取得实效。经营企业检查覆盖率不少于地区总数的40%家次。
(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1、开展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物质专项整治
(1)各市局要对企业生产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非法添加行为进行排查。检查重点包括:企业购入的原料是否存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规定中的禁用物质、超量使用限用物质或使用未经批准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的违法行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料是否与批准(备案)的产品配方相一致,是否按照批准(备案)产品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生产过程是否有生产记录,记录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具备可追溯性。
(2)各市局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开展化妆品质量评价抽检,切实掌握辖区化妆品质量安全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监管。重点对宣称美白、祛痘、去皱功能的护肤产品,祛斑、育发、染发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洗浴类、婴儿护肤类等产品等进行抽验(详见附件3)。
2、开展化妆品原料及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备案情况专项检查(1)各市局要督促辖区内化妆品生产企业认真贯彻国家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审核指南的通知》(食药监办保化[2011]186号)要求,建立原料供应商审核制度,完善原料档案管理、原料购进检验、原料品质证明索取以及限用原料使用管理等制度,以确保产品原料来源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使用的可溯性。
(2)各市局要高度重视辖区内化妆品生产企业产品备案情况的检查工作,依据省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皖食药监保化〔2011〕208号)要求,督促企业尽快完成所生产产品备案工作。同时,各市要加大生产企业备案产品的事后监督工作,对每个企业备案产品的事后监督率不能低于50%。检查同时督促企业认真填写《化妆品生产企业产品及原料情况统计表》、《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登记表》(附件4)。
3、开展化妆品生产企业检验室专项检查。
(1)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实施细则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7年版)的规定,各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有配套完整的检验设备和有资质的检验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检验工作。
(2)重点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否设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检验室和留样室;检验设备是否齐备,检验人员是否到位,是否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检验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检验记录;企业是否具备微生物检验能力(必须具备),是否开展理化检验(可以委托检验)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检查,并认真指导企业如何更好地、规范地开展好检验工作。
(3)化妆品生产企业检验室专项检查,作为省局今年一项重点工作,各市局要高度重视,扎实开展检查工作,认真填报《化妆品生产企业检验室专项检查现场记录表》(附件5)。
(三)探索建立化妆品监管信息化模式
探索建立化妆品电子监管技术手段。省局将适时组织调研活动,在吸取相关省市电子监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我省化妆品监管工作实际,加强我省监管系统信息化技术支撑建设。今年,省局将逐步推动化妆品电子监管工作,在监管部门和企业使用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省化妆品信息化监管系统。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化妆品产品安全,关系到化妆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以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监管力度,按照各自职责,有计划地开展全年化妆品监管工作,保证人员、任务、责任落实到位。
(二)规范检查,严格执法。监管人员要依法行政,建立日常监管档案,对现场检查材料,企业整改材料及跟踪检查材料及时归档。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增加检查频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按照国家局提出的“五个必须”和“六个严厉打击”要求,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
(三)按质按时,报送信息。各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按照“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积极报送有关表格和数据,实行专人填表,科室负责人复核,分管领导签字盖章三级审核制度,确保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报送内容:每半年至少报送一次监管工作动态,11月上旬上报全年监管工作总结,附件1-9按备注要求时间上报,重要信息随时报送,所有报送信息、文件、表格均以纸质件为准,同时报送电子版。省局将定期通报各市信息报送情况。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化妆品使用知识,宣传化妆品违法添加、违规标识的严重危害,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会舆论监督,提高全社会的维权意识。
联系人:王 飞(化妆品生产企业)电话:0551-2999242。赵于坤(化妆品经营企业)电话:0551-2999239。邮 箱:spxk@ada.gov.cn
第二篇:2018年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督
2018年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督
检查计划
根据全区2018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暨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及《西藏自治区2018年全区药品化妆品监管重点工作安排》,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监督检查,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守法自律意识,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等要求进行化妆品生产、经营,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
二、检查范围
全区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化妆品批发市场、专卖店、商场、超市、美容美发机构等。重点检查美白(遮瑕)、防晒类、祛斑、祛痘/抗粉刺、染发和育发、去屑型洗发露等化妆品以及进口化妆品。
三、检查依据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实施细则;《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等。
四、检查内容
(一)专项检查。
对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和全区美容美发机构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内容如下:
1.生产企业重点检查关键岗位人员配备、资质及履职情况,员工培训考核情况;按照《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审核指南》要求,对原料进行审核情况;厂房及生产车间布局、厂房和设施设备维护及清洁、生产现场管理、批生产记录、配方工艺执行等情况;执行包装材料、产品标签标识管理制度情况;原辅料库、包材库、成品库、留样库等设置情况及物料管理情况;实验室检验场地、仪器设备等配备情况及实验室现场管理、批检验记录、质量标准执行等情况。
检查工作由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处组织实施。
2.美容美发机构重点检查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化妆品是否取得国家批准文号或进口批件;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通过备案,备案信息和实际产品是否相符;是否严格执行《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是否实行台账管理,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化妆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违法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宣称具有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者明示治疗功能或药用疗效等行为;是否存在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非法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肉毒毒素等产品从事医学美容行为;是否存在超诊疗范围使用麻醉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行为;是否存在经营或使用过期失效化妆品行为等。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各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检查。
(二)日常监督检查。
各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属地原则,对辖区内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含美容美发机构),实施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对问题频出、群众反映多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关注度高的宣称美白(遮瑕)、防晒类、祛斑、祛痘/抗粉刺、染发和育发、去屑型洗发露等化妆品开展监督检查,对标识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中宣称具有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药用疗效的化妆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并根据需要开展监督抽检工作。
五、检查时间 2018年4月至9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检查责任。
各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充分认识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本计划要求,精心部署,落实检查责任,确保监督检查取得实效。
(二)做好专项检查工作,建立工作档案。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化妆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制定全区美容美发机构专项检查方案。
各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专项检查方案,对辖区内美容美发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如实填写检查记录,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建立健全美容美发机构监管工作档案。
(三)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检查中对违法违规行为应严肃予以查处,严厉打击经营使用假冒伪劣化妆品、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对提供假冒伪劣化妆品的生产销售机构要追根溯源。涉嫌犯罪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四)加强宣传教育,督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加大对监管工作的宣传力度,并积极宣传化妆品规章及相关文件规定,发放《化妆品安全监管告知书》,督导化妆品生产、经营及美容美发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管理等相关制度,对相关资料、证件及票据等建档留存备查。自觉履行产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增强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
(五)做好总结,及时上报。
各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9月30日前,将2018年化妆品监督检查总结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形式 报送至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处。
第三篇:关于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的通知
关于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的通知
食药监办许[2010]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
(一)检查内容
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持证情况、生产条件、人员管理、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原料管理、仓储管理以及产品备案情况等。
(二)检查重点
1.化妆品原料。重点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所使用的原料是否有相应的检验报告或品质保证证明材料。
2.生产全过程。重点检查生产的化妆品是否在行政许可的生产项目范围内,是否按照批准或备案的配方、工艺组织生产,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批生产记录是否完整有效,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是否进行卫生质量监控,是否使用禁用组分、未经批准的新原料或者超量使用限用物质。
3.化妆品标签标识。重点检查化妆品标签标识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有套用批准文号或备案号以及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
二、开展对化妆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
(一)检查内容
化妆品经营企业销售化妆品的进货渠道、标签标识、产品合格标记、仓储条件等。
(二)检查重点
1.国产化妆品是否由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生产。
2.经营企业是否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以及进货台帐制度,从事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是否建立购销台账制度等。
3.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化妆品的批准文号或备案号是否真实、有效。
4.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5.化妆品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内。
6.化妆品的储存条件是否与标签所标示的条件相一致。
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明确监管职责,强化企业责任意识,监督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产品卫生质量管理。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抓好工作落实。加强化妆品安全信息分析与预判,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二)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检查人员要依法行政,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对有不良记录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化妆品要及时采取下架、暂停生产销售、信息通报等有效措施,确保消费者使用安全;对违法违规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
工作中遇有重大情况,应及时上报。请于2010年12月20日前将日常监管工作总结报国家局食品许可司。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食药监保化[2012]9号
2012年01月10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指导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我局组织制定了《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现予印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二年一月十日
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国境内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应当按照本规定加强和规范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
第三条 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索证索票制度,认真查验供应商及相关质量安全的有效证明文件,留存相关票证文件或复印件备查,加强台账管理,如实记录购销信息。
第四条 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由相关部门或专人负责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工作,相关人员应当经过培训。
第二章 索证索票管理
第五条 生产企业索证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国内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的营业执照;
(二)原料、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其他资质证明;
(三)原料、包装材料的检验合格证明;
(四)涉及商标、条形码印刷的供应商印刷许可证和条形码印刷许可证。
不能提供原件的,可以提供复印件。但复印件应加盖国内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的公章并存档备查。
第六条 生产企业索票应当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及相关凭证,注明原料、包装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单价、金额、销货日期、以及原料、包装材料供应商的住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七条 经营企业索证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化妆品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的营业执照;
(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三)化妆品行政(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凭证、国产非特殊化妆品备案登记凭证;
(四)化妆品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明;
(五)进口化妆品的有效检验检疫证明。
不能提供原件的,可以提供复印件。但复印件应加盖化妆品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的公章并存档备查
第八条 经营企业索票至少应当向供货商索取正式销售发票及相关凭证,注明化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单价、金额、销货日期以及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的名称、住所和联系方式。
第九条 实行统一购进、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的化妆品连锁经营企业,可由总部统一索取查验相关证、票并存档,建立电子化档案,提供各连锁经营企业使用,各连锁经营企业应能够通过电子化手段从经营终端进行查询索证索票情况。加盟连锁的,应当由总部提供统一的索证索票复印件并加盖总部公章。
第十条 索证索票应当按供应商名称或者化妆品种类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应当比产品有效期延长6个月,鼓励有条件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电子化管理。
第三章 台账管理
第十一条 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实行台账管理,建立购货台账和销售台账。
第十二条 购货台账按照每次购入的情况如实记录,内容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限、产地、购进价格、购货日期、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信息。第十三条 购货台账按照供应商、供货品种、供货时间顺序等分类管理。
第十四条 销售台账应详细记录化妆品的产品流向。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限、产地、销售价格、销售日期、库存等内容,或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销售票据。
第十五条 购货台账和销售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应当比产品有效期延长6个月。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关于印发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单位】交通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8-03 【生效日期】2002-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印发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
现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关于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二年八月三日
附件:
关于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各级交通部门认真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责,注重从源头上抓起,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先后开展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年活动、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活动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了节假日期间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仍很薄弱,特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近期以来,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道路运输业是面向社会的服务性行业,其安全生产状况如何,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生命财产安危,影响行业形象,是交通行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各级交通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抓好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扎扎实实地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二、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各级交通部门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道路运输经营者、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和汽车客运站的源头管理,全面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贯穿于道路交通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交通部门作为道路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
(一)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主要是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在进行经营资质等级评定工作中,要严格资质条件,把运输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市场准入和确定经营范围的重要依据。
(二)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主要是严格执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加强营运车辆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因车辆机械故障原因造成的事故。
(三)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主要是严格实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制度,在公安部门对驾驶员操作技术考试合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营运驾驶员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教育和运输法规、业务等知识的培训、考核,确保营运驾驶员素质能够适应职业要求。
(四)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主要是督促汽车客运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站、上车,防止超员车辆出站。
四、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
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要把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资质条件作为经营许可审批和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业务的当事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在客运线路审批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不得审批新的客运线路。
(二)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要逐步建立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动态管理。要把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作为该企业晋升经营资质等级的重要指标,作为参与客运线路服务质量招投标的基本资格条件,作为审检的重要内容。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道路运输企业,要限期整改;愈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降低其经营资质直至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各级交通部门要按照部关于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部署要求,严厉打击无牌、无证等非法营运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道路运输市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全面落实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安全责任 运输经营者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把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变“以包代管”和挂靠经营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生产的硬件,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提高车辆技术状况,搞好车辆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道路运输经营者要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督促干部职工严格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和事故报告制度。道路运输经营者无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都必须对其经营的车辆所发生的事故承担责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运输经营者必须及时向当地交通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报告;对特别重大事故,当地交通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并对事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及时续报。要认真查找事故原因,严肃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要通过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广大从业人员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四)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
坚持和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在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前及对营运车辆进行定期审检时,要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综合性能检测,确定技术等级,核定经营范围。没有达到车辆技术等级的车辆或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不能参与营运。
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车辆定期维护和二级维护竣工检验制度,强化二级维护监督管理,督促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的要求维护车辆,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规范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行为。加快推行全国统一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监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并按核定的经营性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对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检测的单位,要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
(五)加强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
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监督管理,督促培训单位严格按照部颁教学计划、大纲组织培训,切实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坚决打击无证、超范围及违规培训等经营行为。
严格执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加强营运驾驶员职业培训,规范从业资格考试发证工作。要重点加强对大客车、汽车列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凡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不得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性活动。
加强营运驾驶员日常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营运驾驶员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发生重大运输责任事故的驾驶员,取消其从业资格。
(六)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
要严格实行车辆进出站的例检制度。按照《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的要求,督促客运站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配备安全检查人员。
汽车客运站要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进站、上车。一级汽车客运站和部分旅客流量较大的二级汽车客运站要配置危险品检查设备。汽车客运站要加强对营运驾驶员和车辆经营资格的检查,落实客运班车发班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客车的载客定额发售车票和检票,禁止超员车辆出站。凡因客运站原因造成超载的,除按规定承担分载费用外,还要追究客运站的责任。
(七)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加强对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单位、运输工具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全面贯彻实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资质认定制度,对达不到资质条件的,坚决取消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格,严禁个体运输户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确保车辆技术状况符合规定要求。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
(八)严格治理超载违章、超限运输
超载违章、超限运输是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隐患,对公路、桥梁损害极大。要坚持源头治理原则,严禁罚款和收费后放行的做法,做到科学检测,不消除违章行为不放行。要鼓励、引导发展厢式货车,从根本上治理超载、超限运输。
五、加强领导,搞好协调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充实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管理经费,表彰和奖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重大事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公安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交换工作信息,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要切实转变行业管理职能和工作方式,注重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逐步采取先进科技手段,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科技含量,推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