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明同志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07:0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姜大明同志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姜大明同志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姜大明同志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姜大明同志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 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4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和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安排部署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前,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了汇报,姜异康书记对开好这次会议和做好城乡住房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省里与各市签订了2011年度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济南、青岛、枣庄、烟台、莱芜、临沂6市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同志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城乡住房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把实现“住有所居”目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特别是2008年年底以来,根据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紧密结合山东实际,研究制定了“三个一头”的工作思路,即:保住一头,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启动一头,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范一头,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有序,省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两年多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全省城乡住房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深入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二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至2010年底,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33.2万套,集中建设农村住房23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0万套,有效解决了100多万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从根本上改善了1000多万农民的生活居住条件。三是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两年多来,全省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451亿元,完成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投资2961亿元。税费减免、土地供应等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省就减免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营业税等60多亿元,对220个项目“点供”土地8000多亩。总的看,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全省初步建立起了惠及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并让农民群众开始享受政府住房政策的阳光,城乡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大为改善。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同志们表示感谢!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确定把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按照“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要求,“十二五”时期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600万套,其中今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这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今年和“十二五”时期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城乡住房保障工作,完成好中央部署的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快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问题的现实需要。住房是民生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困难群众基本居住问题,改善城乡群众住房条件,是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第二,这是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央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稳定房价是其中重要一环。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增加住房供应,可以平抑住房价格,减轻通胀压力,防范金融风险,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第三,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有效手段。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增加政府住房保障投入,可以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投入住房建设,促进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和产业发展。同时,城乡居民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可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而且,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可以提升城市环境和形象,有利于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实现产业再造和经济转型。第四,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集中建设改造农房,加快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民就近实现城镇化。同时,增加城镇住房有效供给,增强城市容纳能力,可以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变。

总之,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改进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扎实有效的工作,把住房保障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确保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今年,国家下达给我省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32.82万套,是去年的2.8倍,其中:新建公共租赁住房7.4万套、廉租住房1.2万套、经济适用住房8.6万套、限价商品住房3.3万套,改造棚户区11.54万户,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0.78万户。这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硬任务。各市要抓紧把任务分解到县(市、区),落实到具体项目,尽快完备手续,确保9月底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工,确保连同结转项目到年底前竣工率达到60%。要着力围绕“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出、房子怎么分、分完怎么管”等关键问题,统筹谋划,周密安排,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机制创新,促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一)加大建设力度。一是把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中之重。这是住房保障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夹心层”群体基本居住问题的主渠道。各地尤其是省会城市、沿海城市和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及大型企业,要加快公租房建设步伐,解决好新就业职工、新毕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问题。要以保障基本需求为原则,合理确定户型面积,注重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重点建设30-4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租房。要在小空间里面做大文章,努力提高设计水平,合理配置住房内部结构,保证必备的居住功能、交通条件及居住环境。人才公寓、农民工公寓、干部与教师周转房等,也要纳入公租房建设和管理。二是加快改造各类棚户区。省政府明确提出,到明年底集中连片棚户区要全部改造完毕。棚户区集中的地方,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造步伐。要全面实施工矿、铁路、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有关国有工矿企业、林场和农场,都要尽可能安排自有资金投入棚改,改善职工住房条件。要根据棚户区居民人口、收入、住房面积特别是安置意愿,精心制定改造方案,统一规划、就近整合、连片开发、配套建设。三是继续搞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各县(市、区)要提高廉租房保障收入线标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并与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标准有效衔接,具备条件的可予以并轨。加大廉租房建设和筹集力度,提高实物配租比重。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保持合理的供应规模。四是因地制宜发展限价商品住房。房价收入比偏高的城市,要选择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块,组织建设限价商品住房,定向供应本地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无房家庭。

(二)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强化财政支持。中央财政今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省政府确定,将住房保障奖补资金由去年的1.3 亿元提高到今年的5亿元。各地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确保将全部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和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市县可适当提高土地出让净收益提取比例。政府直管公有住房出售收入的结余资金,可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二是强化用地支持。省政府确定,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实行计划单列、优先保障。对利用存量土地的,在完成供地后,省对冲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需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计划指标由省统筹安排,实行“点供”,应保尽保。三是强化信贷支持。各地要积极构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专用融资平台,吸引和整合社会资金投入。这次会上,国家开发银行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他金融机构也要加大支持力度。济南、青岛两市要继续组织好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同时,要落实好国家和省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切实降低建设成本。

(三)搞好市场运作。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一是鼓励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国有工矿和大型企业,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情况下,利用自用土地,通过棚户区改造、集资合作建房等方式建设经济适用房、公租房。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建设公租房,原为划拨地的,暂不改变使用性质;原为出让地的,不再缴纳用地差价。二是按照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的原则,合理确定租金标准,并运用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各类机构参与公租房建设和运营。三是调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

(四)规范管理运营。对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省和各市都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键是要落实好、执行好。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建设标准和我省建筑节能标准,选择技术力量强、社会信誉好的企业,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和符合国家要求的保温材料,确保工程质量、使用安全和节能效果,让群众住得放心、安心、舒心。在分配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准入机制,严格执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的申请、审核、公示制度,实行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坚决防止并从严查处骗购、骗租行为,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受益。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维护,积极探索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维护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保持住房和公用设施运行良好。在后续管理中,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退出机制,定期严格复核廉租房、公租房保障对象,对收入、住房状况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要及时停发补贴或责令退租;规范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购买不满5年的不准上市,满5年上市转让的,要补交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200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两年间整体改造村庄12160个,建设新型农村社区7574个,1000多万农民群众已经或即将告别旧村舍,住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新农房。实践证明,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符合中央要求、切合山东实际、顺应农民期盼,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项工作,农民群众衷心拥护,社会各界积极支持,中央领导充分肯定,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结合点。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全省新建农房80万户,改造危房20万户。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全面完成3年新建农房300万户的工作任务。

一要坚持正确导向。农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始终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宜合则合、宜分则分,宜楼则楼、宜房则房,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群众参与、规范运作、依法推动,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在改造方案、规划设计、评估丈量、拆迁补偿、施工监管、房屋分配等环节,都要实行阳光操作,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支持。

二要坚持分类推进。继续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大企业周边村、经济强村、矿区搬迁村和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内村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今年,所有设区城市要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有条件的县(市)也要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全省66个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内的村庄,要全部启动农房建设。已经实施整村改造建设的村庄,要善始善终,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

三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各地要本着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尊重农村风俗习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农村产业调整的原则,提高农房建设规划设计质量和水平。新建农村社区,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积极推进农村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生产条件改善。所有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都要纳入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由县以上建设部门实行全过程监管,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并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和安全。

四要坚持让利于民。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落实好收费减免和土地政策。集中建设农房节余的土地,首先要留足农村发展用地,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切实解决好农民就业、社保等实际问题,解决好农民群众长久生计。节约的用地指标与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时,要安排不低于40%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实现的增值收益要返还农房建设项目,尽可能让农民群众以最低的成本住上新房。要积极探索建材下乡的方式办法,切实向农房集中建设项目倾斜,减轻农民建房负担。

在深入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同时,要从推行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入手,从环境面貌最差的村庄抓起,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力争全省村容村貌尽快有一个明显变化,使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房价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1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房地产市场调控,确定了进一步加强调控的八条政策措施。省政府及时研究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文件。目前,济南和青岛市都实行了住房限购措施,17市均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并向社会公布了年度房价控制目标。从前两个月情况看,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涨6%,二手住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0.6%,房价上升势头趋缓,调控效果初步显现。我们要继续严格落实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措施,加大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力度,坚决遏制房价过高、涨幅过快的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合理引导住房需求,认真执行国家房地产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及住房限购政策,继续支持自住性住房需求,着力抑制投资性、投机性购房。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二是继续以中小套型、中低价位商品住宅为重点,进一步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严格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0%的要求,保持合理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建设规模。未完成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任务,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三类用地”供应总量未达到住房用地供应总量70%的市县,近期不得出让大户型高档商品住宅用地。三是按照国家要求,从今年5月1日起,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

需要指出的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的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挥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对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的积极作用。要着力培植一批省内大企业,引导房地产和建筑施工骨干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与一些优秀勘察设计、建筑部品生产企业以及科研开发单位密切协作,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切实加强对城乡住房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

今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房地产市场调控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落实工作责任。国务院要求,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由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县政府抓落实,并负直接责任。省政府规定,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由各市政府负总责,各县(市、区)政府抓落实。省里确定,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责任,把城乡住房保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要经常过问,分管同志要靠上抓,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加强监督考核,特别要加强对资金落实、项目开工、问题整改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对工作滞后、项目建设滞后的市县,要跟踪调度、挂牌督办。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不力的,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对有关市县政府及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问责。

二要加强部门配合。城乡住房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协调配合的事项多。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有关计划下达和项目立项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有关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土地供应和完善供地政策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三要加强舆论引导。密切关注舆论动向,认真分析社情民意,及时做好信息发布,严防虚假信息误导群众。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城乡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要求和工作成效,宣传好典型、好做法,增强各方面推进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群众对做好城乡住房保障工作的信心。

同志们,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决完成各项任务,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二篇: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

省市区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一、省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一)要全面完成今年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一是要加强督导。对各市列入今年建设计划的项目,要逐个进行检查督办,对已开工的项目,要严格按照计划加快建设进度,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注意进行调度研究,落实责任,确保年底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达到建设项目的60%以上。二是完善政策。要按照“保基本、可持续、促公平”的原则,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入、退出机制,允许在建设任务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具体任务适当进行结构调整,但今年的任务必须完成;允许对限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实行租售并举,促进各类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机衔接;在满足低收入家庭需要的前提下,廉租住房可以和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安排,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三是强化问责。1 0月份,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联系会议将对各市进行检查考核,对完成情况不好的地方进行约谈、通报批评直至实施问责,对完成情况好的,给予表扬,并追加资金奖励。

(二)要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一是要完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度,将省、市、县扶持资金尽快发放到项目,支持农房建设;要严格执行城乡土地增减挂钩规定,增减挂钩指标优先用于农村住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节余土地指标要留足农村发展用地,不得全部拿到城市;要简化工作程序,缩短挂钩资金兑现时间,为农房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二是要搞好规划。继续坚持先易后难、稳妥推进的原则,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大社区周边村、经济强村、矿区搬迁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为重点,按照规划实施整体改造。三是搞好设施配套。要加大农村新建社区内道路硬化和供水、供气、供暖设施建设力度,统筹配臵城乡公共资源,合理布局学校、幼儿园、敬老院、警务室、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方便、更优质的服务。四是要抓好质量安全。要把农村集中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程序,由县以上建设部门实施全过程监管,在项目选址、地址勘探、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环节严格把关。五是要加强社区管理。对社区建成后基层党建、社区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物业管理等新问题新情况,认真研究解决。

(三)要加强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领导。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近期,省里将对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情况进行观摩,其中农村住房、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重点,这项工作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各市县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靠上抓。二是要加大督导力度。对工作滞后的市,省有关部门要进行跟踪指导,督促其加快建设进度,必要时约谈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市,要通报批评或进行行政问责。各设区城市政府也要加强对辖县市区的督察,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三是要坚持事实求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群众需要,决不能搞行政命令、一刀切,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四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拿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各地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完善推广。

二、市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10月7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住房与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市领导张少军、宋培杰、林祥余出席了会议’张市长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开局较好,路子比较清晰,政策比较到位,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工作的推进力度在逐渐减弱。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县区去年开工数量就不够,今年仍然做的不好,尽管处于严重落后状态,但是思想上没有一点压力,没有主动自我检查、自我加压来改变落后状况,一直安于现状、甘当落后,甚至出现统计不实和漏报的问题。二是推进力度不够。对工作没有认真研究、落买措施,没有积极迎难而上、积极推进、确保完成任务的精神状态。三是具体指导不力。农房改造政策性很强、办法很多,光靠乡镇往往难以有效运作,市、县各级包括各相关部门没有帮助研究解决基层出现的问题,导致很多村推不动。同时,他对下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了四个方面。(一)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城中村、城郊村和乡镇驻地村的建设。城中村、城郊村和乡镇驻地村的建设。城中村、城郊村和乡镇驻地村无论工业项目、商贸旅游项目、房地产项目都比较集中,结合项目进行开发是农房建设最有效、最直接、也最容易取得成效的办法,并且这些村经济实力比较强、条件比较好,容易组织推动。所以一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比较容易推进、推进条件相对较好的城中村、城郊村、乡镇驻地村、企业周边村、交通要道村。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要早、要细、要切实可行,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各县区要抓紧对现有的项目进行排查,凡是推进难度比较大的项目先缓缓,将主要精力,包括财力、人力、物力集中在这些优先开发建设的重点村上,确保今年计划全部完成,并为明年打下好的基础。

(二)用好增减挂钩政策,搞好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增减挂钩政策是目前推进农房建设改造最有效、含金量最高的一项政策,县区、乡镇、村都要下大力气把这个政策研究好,全面了解政策内涵和基本要求,掌握还建用地如何解决,拆迁后腾出土地怎么开发、臵换。对于列入增减挂钩范围的项目区,要加快拆迁、还建、复耕的进度,缩短项目实施时间,尽快臵换指标,解决农民补偿和资金紧张问题。一般项目区乡镇要靠上,重点项目区县区要靠上,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协助乡镇、村加快项目推进实施,特别是结合土地整理搞好集中连片开发。

(三)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建立融资平台。要大力提倡结合项目开发进行农房建设改造,将项目开发的土地收益直接用于农房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招商引资、鼓励企业投资,引进工业、房地产、商贸、文化旅游项目,通过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盘活存量,一举多得。要尽力筹措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引导鼓励企业投资旧村改造,腾出土地扩展企业发展空间。要通过做好增减挂钩工作解决一部分列入项目范围村的农房建设补助问题,市里规定县区增减挂钩节约土地每亩补助1 0万元,这在全省是比较低的,各县区要本着最大优惠的原则很好的把握这个问题,以积极地态度合理确定增减挂钩补偿价格。再就是研究好农房建房的贷款问题,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贷款贴息、优惠利率等。总之,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财政投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上级扶持一点,企业投资一点,银行借贷一点,多方筹措,保障建设资金。

(四)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完成今年建设工作任务。今年一共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农房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全年12万户农房建设的任务必须全部完成。一是要充实加强领导力量。各县区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充实健全,县区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分管的负责同志要拿出相当的精力抓落实,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参加领导小组,研究问题,推进工作。二是要强化各级农房办公室的工作力量,要把各县区农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实,创造必要条件,安排必要经费,解决好车辆问题,做到人员到位、保障到位、责任到位,加强具体指导。三是乡镇农房办要尽快健全,每个重点项目、连片建设的村都要有人指导。

三、区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11月5日,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会议,区委书记李沂明主持,耿学伟区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对今年以来的全区农村住房建设共得成绩做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指出了我区在农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建设步伐不够快,工作推进不平衡,有的单位动手早、力度大、办法多,短期内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个别地方重视程度不够,紧迫感不强,政策宣传力度小,拆迁改造建设进展不快、成效不大。二是总体任务上还有差距。虽然全区建设总量上位居全市第一,但除去城市开发项目的住宅建设量,我区离市政府下达的2.1万户农村住房建设任务还有不小差距。三是体制机制不完善,对工作研究不细,在用市场化办法推进建设方面缺乏有效手段,在资金筹集、拆迁安臵、建设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子。四是农村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足,综合配套能力不强,精细化管理不够,体制、机制建立还不完善。同时,他对下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我区农村住房建设的工作思路是:以整村迁建和建设居民楼为主,建设农村大社区,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强化功能布局,要充分发挥区域的独特优势,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原则,统筹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污水管网专项规划,重点抓好完善镇驻地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编制大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善污水管网专项规划、完善城中村规划等四方面问题,科学合理、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做出效益、做出形象,为全区农村住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突出大社区建设,强化城乡辐射和带动。要力争各镇每年完成一个以上的大社区,积极实施驻地和工业园带动改造,镇要把其作为重点推进。要以先安臵再拆迁为大原则,加快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引导农村人口向镇驻地、大社区集中。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广李官镇整镇开发的模式、义堂镇连片开发的模式,学习借鉴外地强村合并模式、强企带动模式、项目吸纳模式等,结合重点项目建设和片区开发,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确保三年完成改造任务。三是狠抓片区建设,强化整体推动。坚持政府主导,实施项目引领,重点片区要先行一步、探索路子、做出示范,工作标准要高、工作推进要快,力求做到“一年出形象、两年大变样、三年见成效”,打造亮点,树立典型,为面上工作开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模式。要加快义堂屠苏岛策划、招商弓l资、环境条件等各个方面,屠苏岛开发建设都具备了全力推进的条件,必须加快进度、全力拆迁、保障建设。同时要统筹谋划,抓好旧村拆迁,拆一片,成一片,不留尾子。四是完善配套建设,强化承载力提升。开展农村住房建设工作,必须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要统筹安排道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集中设置文教卫生等服务性设施,重点抓好环境绿化、管线配置、垃圾回收等方面的工作。五是严格质量监管,强化安居水平。要将农住房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程序,从所有环节上规范程序。要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镇项目责任人、村民代表”四支队伍齐抓共管。严格建设监管,将工程建设全过程纳入建设主管部门有效监管,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建设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镇村联动机制,每个镇配备专职质量监督员,每个村成立质量监督群众工作组,全过程参与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切实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打造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放心工程。要完善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体系,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二)营造氛围,凝聚合力,确保农村住房建设顺利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指导,形成工作合力,狠抓措施落实,切实把工作做细,把好事办好。一是深入动员发动。要根据村庄实际,按照民意,深入发动,引导社会、村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农村住房建设。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设施场所,通过设臵公示栏、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把农村住房建设的意义、政策向群众解释清楚,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凝聚工作合力。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发挥整体优势。各镇街、临沂工业园区要发挥责任主体作用,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抓推进,主要领导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各镇和各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要主动搞好沟通衔接,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合力干事业,为农村住房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三是严格考核奖惩。从今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完成大社区建设的进行以奖带补,同时按市级奖励标准,分别对每年建成1000人—5000人以上规模的社区进行20~2 00万元的奖励。对土地增加挂项目区,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完成的奖励5万元,两年内完成的奖励3万元,三年内完成的奖励2万元,这个政策一定三年不变。从明年起,进一步加大大社区开发建设的考核分数,包括大社区的开发建设、还建入住和覆盖村庄的拆迁。区委、区政府将把农村住房建设纳入立项监督范围,定期检查、定期督导,对工作力度大、成效好的单位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的通报批评。

第三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房建设工作讲话(本站推荐)

张少军同志在市委常委会上 听取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房建设

工作会议精神汇报后的讲话

张务锋和宋培杰同志在全市保障性安居 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34好莱坞影视基地项目和下游的临沂大学城连接起来,将来会成为临沂又一新的亮点;西城花园小区项目规划、建设和管理都非常好。

下面,我根据张少军书记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保障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撬动经济内生动力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城乡住房保障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建民心工程、让百姓安居‛为目标,按照‚保住一头、启动一头、规范一头‛的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工程建设,强化管理服务,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取得明显成效。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面启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监管不断加强。2009年以来,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28.7亿元,共开工建设3.1万套、223.3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建设总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我市在保障性住房小区中配建经营用房、收益反哺物业管理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和中纪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投资241亿元,完成整村建设住房25.5万户,危房改造4.8万户,总面积居全省第一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建设、房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团结实干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和宋市

展的内生动力。住房是最重要的财产,建房是最大的消费支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有利于激活生产要素,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有专家讲,城镇建设是城镇发展的‚发动机‛。据测算,对10万户农房进行改造,可以拉动消费7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2万个,促进农民增收5亿元;居住规模达到1万人的一个社区,仅配套建设的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就能增加就业岗位1200个。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并提出了‚十二五‛末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左右的目标;国务院决定实施的改善民生十大行动计划,第一项就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国家和省都拿出了很多的奖补配套资金,其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扶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从政治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城乡住房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正确对待困难和问题,准确把握形势和任务,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住房保障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两个重点,推动城乡住房保障工作再提速、再扩面

今年,我市城乡住房保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

持续增加相适应、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相统一。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出、房子怎么分、分完怎么管‛等关键问题,早谋划、早实施,尽快落实资金和土地,尽快完备建设手续,确保9月底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工,确保年底前竣工率达到60%。

第一,扩大保障覆盖面,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一要提高公租房占比率。公共租赁住房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点,是新时期住房保障的发展方向,是解决新就业职工、新毕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群体基本居住问题的主渠道。要以保障基本需求为原则,在确保开工建设3800套公租房的基础上,尽力提高公租房的供应量。要合理确定户型面积,注重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重点建设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公租房。要在小空间里面做大文章,切实改进住房设计,合理配置内部结构,保证基本的居住功能、交通条件和外部环境。人才公寓、农民工公寓、干部与教师周转房等,也要纳入公租房建设和管理范围。二要抓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目前,我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还不能满足更多低收入群体的需求。今年我市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仍然保持了较大的增长。要继续规划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安居工程小区,将其作为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亮点,确保建成一流的精品工程。要加大廉租房建设和房源筹集力度,保持合理的供应规模。要按照省政府要求,提高廉租房保障收入线标准,使之

0确需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市里将统筹安排计划指标,实行用地‚点供‛。对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建设用地的,要按规定通过划拨方式予以解决。在土地指标方面,国家控制得很紧。大家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实行集约节约用地,优先考虑民生工程用地,促进重大项目落地。三要强化信贷支持。要积极探索建立融资平台,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信贷倾斜和支持对象。四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要综合运用财政、土地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各类机构参与公租房建设和运营。鼓励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国有工矿企业,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用土地,通过集资合作等方式,建设经济适用房、公租房。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建设公租房,原为划拨地的,暂不改变土地性质;原为出让地的,不再缴纳用地差价。要探索在普通商品房小区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具体办法,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第三,规范管理服务,力求好事办好。保障性住房,质量更要有保障。要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技术力量强、社会信誉好的企业进行开发,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安居工程建好以后,要管好、用好,让群众满意。要积极探索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维护和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保持住房和公用设施运行良好,实现长久安居。要通过配套建设经营性用房,以经营收

2求,着力抑制投资性、投机性购房,确保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要抓住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机遇,发挥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对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的积极作用,着力培养和扶持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管理规范的房地产开发骨干企业,引导其更好地承担稳定房价、扩大供给、促进和谐的社会责任。要加强商品房销售、租赁和中介组织的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要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搞好监测分析,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提高交易透明度。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水平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统筹协调、分工负责、有效链接、确保效果‛的原则,按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社区建设——实施‚三上工程‛——创建生态文明‚四步曲‛步骤,做到环环相扣、梯次推进、全面提升,建设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走出一条具有临沂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1.力争建设和改造有新突破。今年是省政府开展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第三年,也是攻坚之年。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像抓城市那样抓农村,像抓工业那样抓农村住房建设,认真研究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措施,力争有大突破,确保见大成效。一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本着‚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原则,按照方便农民生

4及早竣工投入使用。今年的11.4万户建设任务,已全部落实到690个整村迁建项目,具体到户,并完成了规划设计,建设方案和运作模式也已初步确定。要把沿路、沿河、沿线作为重点,优先列入计划,优先进行建设和改造。市县农房办和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指导力度,逐个项目、逐个村庄指导优化细化建设方案。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快资金筹集、工程招标、建筑施工等工作,简化环节,提高效率,推动尽早开工。三要探索集约节约用地新思路。当前,一些县区过于依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过于依赖增减挂钩政策,在突破土地制约方面办法不多。今后,要在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先复垦、后使用‛原则基础上,打破常规,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办法。要认真研究土地置换、资产处置等办法,整合存量土地,盘活农村闲置、低效用地,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四要狠抓建设质量。要切实加强质量监管,将农房集中建设项目纳入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由县以上建设部门对项目选址、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严禁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应用太阳能、沼气、地源热泵等节能新技术,打造生态节能的‚百年住宅‛。

2.同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不仅仅是农房建设,也不是单纯为了腾出几亩地、盖上几座楼,实际上是对农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6设的最高境界,是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最高追求。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省委、省政府确定上半年在我市召开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推广蒙阴的经验,高起点推进农村住房建设,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社区。市文明办要负起牵头责任,将农村社区作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既安居又宜居,真正做到城美乡美。

三、强化责任落实,加大考核力度,务求城乡住房保障工作见到大成效

城乡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上级关注、群众关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细化责任分工,落实得力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工作责任要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规定,城乡住房保障工作,由各市政府负总责,各县区政府抓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市里都有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部署要求,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同志靠上抓,及时调度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建设、房管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抓好技术指导、情况调度、监督管理等工作;规划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搞好规划设计,做到以规划引领发展;发改部门

8任目标的县区,将取消其各类评先树优资格,市政府将实施行政问责。

四是,舆论引导要加强。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城乡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要求和工作成效,重点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市政府办公室和调研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玫瑰园社区、屠苏岛开发项目等农村住房建设情况,进行认真调研总结。市委宣传部要会同新闻单位,对兰山区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蒙阴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临沭县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经验,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要密切关注舆论动向,认真分析社情民意,及时做好信息发布,严防虚假信息误导群众。

同志们,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为困难群众谋安居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科学务实、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0议,所以没请他们参加。会后,与会同志要抓紧向政府常务会议汇报,迅速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张书记和张市长的讲话精神,深刻理解,用心把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这次会议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各自实际和工作职能,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全面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

二、要把行动落实到这次会议部署上来。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央决定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省委、省政府同时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张市长在讲话中已经明确了我市的任务目标,关键是要围绕目标立即行动起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快推进,抓实抓好。临沂是千万人口的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住房解困任务艰巨。要按照保基本的思路,优先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将中低收入家庭、商贸物流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夹心层”职工等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以实现“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已专题作出安排,从土地出让净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先期安排一亿元启动资金,并优先保障安居工程建设用地需要。目前项目已全部落实到位,请各县和相关部门抓紧组织开工建设。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

2负责同志。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或进行行政问责,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关于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将坚持实事求是,充分体现弹性原则,防止工作中出现“一刀切”和违背农民意愿行为发生。省里下达给我市的目标要确保完成,但各县区之间不搞“一刀切”,下达给各县区的任务原则上都要力争完成,鼓励工作开展好的县区多完成任务,并予以通报表彰;对确有非工作原因特殊情况的县区,工作虽然很到位,但是遇到了靠工作无法逾越的困难,在市里严格检查复核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量,但完成数不得低于任务量的90%。

第四篇:姜大明同志在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姜大明同志在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总结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情况,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会前,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对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省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把城市化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科学谋划,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00年到2008年,是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47.6%,高于2000年9.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4480万人、7170平方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30.5%、71.2%。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看,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二是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共有6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30个中等城市、62个小城市和1314个小城镇,有10个区域中心城市位列全国城市综合实力前100名,26个县市位居全国百强,95个小城镇跨入全国千强。在全国各省区中,我省大中城市数量最多而且分布较为均衡,中等城市实力较强,省域城镇体系梯次明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完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城市群加速崛起,山东半岛城市群已经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全国第四大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都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三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省设市城市、县城和小城镇拥有的日供水能力、城镇道路、市政管线、用气人口、公交营运车辆、集中供热面积,分别比2000年增长46.3%、78.7%、122%、147%、166%、276%,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发展迅速,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四是城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的加快,促进了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提升,2008年我省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5.2:50:34.8调整优化为9.6:57:33.4。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吸纳了省内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带动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2004年以来全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约30%在镇内、50%在县内、70%在市内、90%在省内。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大量涌现,城乡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快调整,呈现出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五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整治旧住宅小区和村庄环境、改造城中村、硬化背街小巷,成效明显,宜居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均居全国前列。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自来水普及率、道路硬化率分别达到80%、60%。我省已有17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8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9个国家节水型城市、4个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3个联合国人居奖城市,获奖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六是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积极深化户籍、城建投融资、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管理等方面改革,破解了一些影响和制约城镇化的障碍和瓶颈,城镇建设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回顾总结我省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有这样几个体会:一是坚持着眼大局,通盘谋划。注重把城镇化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统筹谋划推进,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载体、营造环境、增加动力。二是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引领。强化从战略层面研究城市定位和空间布局,把推进城镇化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规划的科学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府及部门在做好规划编制、完善政策法规、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切实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四是坚持集约发展,保护环境。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城镇化工作的重要原则,强化自主创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城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群众得到实惠。六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同地方根据地理区位、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条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各具特点的发展路子,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城镇。这些,需要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发展完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城镇化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协调。尽管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快速提高,但从全国来看,还处于较低位置,目前仅列全国第14位,比广东、浙江、江苏分别低15.8个、10个、6.7个百分点,特别是我省工业化率达到51.8%,相差4.2个百分点,两者不相匹配。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如消费需求不足、服务业比重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大、城乡就业和农民增收难、地方可支配财力不足等等,都与城镇化率不高密切相关。二是城镇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城市群发育不够完善,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在区域内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分工协作等方面实质性进展缓慢。济南、青岛作为我省的中心城市,经济腹地还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小城镇规模小实力弱,目前只有2个全国百强镇。三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不协调的矛盾尚未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80%以上的新增基础设施集中在城市和县城,农村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设施普遍缺乏。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青、烟、威、潍四市达到56.2%,高于德、滨、聊、菏四市21.8个百分点。四是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不足。市政管网不配套而且老化严重,大中城市交通和停车问题严重,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防灾减灾设施比较薄弱,公共文体设施偏少,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融资渠道单一等。五是城乡管理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一些地方对新形势下城镇化进程的规律和特点把握不够,在就业、社保等方面仍然实行城乡分治,尚未建立起统筹城镇化和扩大就业的协调推进机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步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大举措,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迫切需要,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统一思想,创新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实现我省城镇化发展新跨越。

二、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工作新局面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来我省视察指导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胡总书记强调,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温总理要求,必须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在城镇化工作中,必须深入贯彻这些重要指示,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城镇化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区域协调、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争取全省城镇化水平到2012年达到50%以上,到2020年达到60%以上。为此,要强化三个理念,突出“三化”取向,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强化三个理念:一是城市集群发展的理念。城市群是现代生产力集聚过程中出现的城镇化新形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综合实力的核心体现。要把培育壮大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通过科学的规划安排和必要的行政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各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经济共荣、社会共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二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必须强化城乡统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要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倾斜力度,着力推动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定居,不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三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资源消耗强度高、环境保护压力大的时期,经济增长、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准则,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把城乡发展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更多地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内涵式增长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突出“三化”取向:一是城市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朝着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人流物流便捷、城市管理高效、经济文化繁荣、社会事业发达的方向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二是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要致力于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小城镇建成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节点,使村庄环境面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得到改善,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三是环境生态化。按照建设生态省的要求,构建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体系,构建紧凑型城市结构与开放生态空间相结合的城乡形态,构建城市园林与乡村农田、林网相联通的生态网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第一,调整完善城镇结构。这是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科学构建山东特色城镇体系,积极构筑以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为主体,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空间结构。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尽快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聚集区、都市连绵区、宜居城市带,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强有力支撑;要以省会建设发展为核心,加快济南都市圈建设,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尽快成为人文氛围浓郁、经济实力较强的城镇密集区;要积极培育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和鲁南城镇带,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要着力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济南、青岛要分别建成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黄渤海地区国际性城市,其他设区城市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扎实推进省管县改革,大力提升县域中心城市承载力,具备条件的要率先发展成为大中城市。要把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认真实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积极稳妥地开展乡镇合并和迁村并点,尽快把96个国家重点镇和252个省级中心镇培育成经济强镇或县域次中心,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商品集散的中心,把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城镇化居民点,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要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搞好相互衔接,抓紧编制到2030年的《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尽快完成到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批。要切实搞好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实施,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

第二,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必须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结合起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结构层次,不断壮大城市产业实力,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依托大中城市的人才、技术、资本等优势,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提升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坚持陆海统筹、区域统筹和产业统筹,积极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形成由城内到城外“三二一”的产业分布格局。要规划建设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产业发展带和核心区,培育产业集群,在全省尽快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格局。区域中心城市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壮大经济实力。大城市要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发展汇集多种功能的城市综合体,为现代服务业提供载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利用要素成本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用地,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推进城市产业集聚发展。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特色经济,培育工矿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借助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三,全面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一要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四纵四横”铁路网和城际轨道交通网,加快省内空港、海港、河港扩容改造,完善连接省内各中心城市、经济密集地区和连通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徐连城市带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搞好交通节点规划建设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努力缓解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加快青岛地铁建设,尽快启动济南轨道交通建设。二要加强市政公用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进一步改造提升城乡供水处理工艺,提高管道燃气、集中供热覆盖率和供应保障率,健全分配电网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统筹各类工程管线建设,加快老旧管网改造。抓好防洪、抗震、消防、人防、疾控、治安防控等设施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安保体系,维护城市安全。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地下管线等信息系统,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三要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福利、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进一步完善新城区配套设施,优化整合旧城区资源。

第四,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要着力推动城镇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外延式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坚持把合理的资源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的前提,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以城中村改造和提高各类园区投资强度为重点,加快调整城乡居民点布局和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所有新建工程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新标准,既有建筑要大力开展节能改造。积极实施供热系统节能技改,推广供热分户计量和按实际用热量收费。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鼓励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鼓励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处理工艺,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质量。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构建城乡垃圾一体化的处理体系。抓好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集中处置,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科学规划生态功能区,重点加强城市过境水系、周边湿地和绿地的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着力加强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第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尊重人、服务人、塑造人放在首位,从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出发,按照人民的意愿、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人民的城市,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创业之需,使群众生活质量在城镇化发展中不断得到提高。一要统筹推进城镇建设管理和扩大就业。各级政府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加快制定城市建设与就业协调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深入挖掘城镇建设管理中的就业岗位,积极引导灵活就业者规范就业,防止因城市建设管理不善产生新的失业人员。要鼓励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行业、产业加快发展,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此,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主要责任。省委、省政府也决定把这项工作纳入就业工作目标,并进行考核。二要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按照“保住一头、启动一头、激活一头”的要求,抓好城乡住房工作。加强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保持合理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规模,大力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深入开展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同步实施村镇道路、供排水、照明等配套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和经济强村的整体改造。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提高住房质量,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路水电气医学”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均等化。继续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水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农村供电可靠率和宽带网普及率,提升农村中小学设施和师资水平,巩固和发展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积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镇延伸,鼓励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政策、法律服务“五下乡”活动。要继续开展“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提倡县、乡两级政府为村庄免费提供水泥、苗木、路灯等物资补助,推动村庄环境整治。要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四要切实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尽快建立广覆盖、多层次、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可持续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进一步消除进入城镇的障碍,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家在农村、人在城镇和在城镇工作、无市民待遇等问题,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五要大力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重点解决好征地拆迁、弱势群体生活保障、进城农民工权益维护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疏导各类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全体人民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第六,积极提升城镇文化内涵。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需要。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尊重和顺应自然条件,严格保护城镇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城镇内涵,提升城镇品位,打造具有浓郁齐鲁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加强对民族文化、历史文物、民风民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严格依法保护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优秀建筑。从城市实际出发,注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元素,切实提高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水平,精心搞好城市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和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打造建筑精品和城市亮点,塑造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和独特风格。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文化设施,加快培育优势文化产业,积极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的文化品牌城镇。要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融共生的城市文化,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三、切实健全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推动。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重要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思路,强化服务,为新型城镇化营造良好环境。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看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抓住有利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用好各种资源,使城镇化发展的步子更大、速度更快、水平更高。一要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分管负责同志要定期对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安排等进行研究和检查,做到重大问题亲自抓,主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措施亲自督促落实。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既要各司其职、找准位置、积极投入、贡献力量,又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合力。省城市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研究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城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要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动和领导城镇化发展的能力。要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引导和促进学习钻研新型城镇化理论,树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理念,掌握更多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知识,熟悉有关规则。四要转变作风抓落实。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积极探索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做到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决防止搞短期行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政绩工程”,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绩。省委、省政府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提出具体措施,以政策落实推动工作开展。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一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有关市及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抓紧建立健全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的区域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区域性、战略性规划的实施。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规划管制,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和“阳光规划”制度。逐步实行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职责,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格局,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改镇、村改居。二是要创新城乡投融资体制。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服务标准。统筹运作城镇土地资产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实现滚动增值。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三是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为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预留建设用地空间,落实好新建住房用地指标。从今年开始省里每年将新增5%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要重点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倾斜。

第三,建立考核制度。省委、省政府决定,从明年起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每年检查考核一次,成绩好的要表彰激励,落后的要通报批评,同时要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考察干部、提高干部,在实践中锻造一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优秀领导人才和专业人才。

同志们,推进新型城镇化,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姜大明省长在农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4月8日)

姜 大 明

同志们:

这次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特别是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情况,交流经验,安排部署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前,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了汇报,姜异康书记对开好这次会议、做好城乡住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纳入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刚才,济南、青岛、枣庄、烟台、临沂、莱芜6市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介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城乡住房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住房工作,把实现“住有所居”目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

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特别是2008年年底以来,根据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紧密结合山东实际,研究制定了“三个一头”的工作思路,即:保住一头,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启动一头,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范一头,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有序,省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性文件。两年多来,各地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住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深入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二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至2010年底,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33.2万套,其中2010年开工19.37万套,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74.5%,竣工12.05万套,完成任务的108.6%。这两年全省还集中建设农村住房23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0万套。全省100多万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得到解决,1000多万农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三是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省财政对各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实行以奖代

补的政策,各市县普遍增加了对保障房和农房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在税费减免、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两年来全省就减免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营业税等60多亿元,对220个项目“点供”土地8000多亩。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两年来全省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451亿元,完成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投资2961亿元。总的看,通过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不仅初步建立起了惠及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也让农民开始享受政府住房政策的阳光,城乡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大大改善。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并把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都对这项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按照五年规划草案和工作要求,“十二五”

时期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将达到3600万套,其中今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这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今年和整个“十二五”时期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做好城乡住房工作,完成好中央部署的任务,既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首先,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问题的现实需要。做好住房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困难群众基本居住问题,改善城乡群众住房条件,是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第二,这是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央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稳定房价是其中重要一环。做好住房工作,可以增加住房供应,平抑住房价格,减轻通胀压力,防范金融风险,从而有效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第三,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中央反复强调,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把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必然要求,既要集中建设改造农房,加快小城镇和新型农村

社区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又要增加城镇住房有效供应,增强城市容纳能力;还要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四,这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有效手段。做好住房工作,不仅对于扩大最终消费需求至关重要,而且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金融、建筑、建材、装饰、家电、家具、钢铁、化工等行业发展。同时,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既可解决贫困人口集中居住问题,又能提升城市环境和形象,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实现产业再造和经济转型;集中建设改造农房,能够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为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发展空间。

总之,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改进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是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住房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确保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关键要解决“钱从那里来、地从哪里出、房子怎么分、分完怎么管”的问题。今年,国家下达给我省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32.82万套,是去年的2.8倍,其中:新建公共租赁住房7.4万套、廉租住房1.2万套、经济适用住房8.6万套、限价商品住房3.3万套,改造棚户区11.54万户,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0.78万户。应当说,建设任务之重、投资压力之大、期限要求之紧,都是前所未有的,并且这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硬任务,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贯彻力、执行力的重大考验。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做到尽可能早地开工,尽可能多地竣工,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会上,省与各市签订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各市要抓紧把任务分解到县市区,落实到具体项目,尽快完备手续,确保9月底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工,确保连同结转项目到年底前竣工率达到60%。

(一)加大建设力度。一是把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中之重。经过前几年的工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解困任务逐步减轻,现在比较突出的

是面临阶段性住房困难的新就业职工、新毕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发展公租房给予支持。国内外实践表明,这是住房保障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夹心层”群体基本居住问题的主渠道。各地尤其是省会城市、沿海城市和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及大企业,要大力开展公租房建设。要以保障基本需求为原则,合理确定户型面积,注重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重点建设30-4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租房,同时充分考虑群众实际生活需要,保证必备的居住功能、交通条件及居住环境。人才公寓、农民工公寓、干部与教师周转房等,也要纳入公租房建设和管理。二是加快改造各类棚户区。省政府明确提出,到明年底把集中连片棚户区全部改造完毕,今年的棚户区改造占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1/3还多。要深入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铁路、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枣庄、济宁等棚改任务重的地方尤其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具体实施中,要根据棚户区居民人口、收入、住房面积特别是安置意愿,精心制定改造方案,先建安置房,后建商品房;可把城市危旧房、筒子楼、城中村纳入棚改范围,统一规划、就近整合、连片开发、配套建设。位置较好的城市棚改项目,在保证居民安置的前提

下,应适当安排商业、商务用房,为发展服务业提供载体。远离城镇的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原则上就地进行改造;确需异地改建的,可将安置小区调整到城市近郊或小城镇周边地区,便利群众生活。有关国有工矿企业、林场和农场,都要尽可能安排自有资金投入棚改,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三是继续搞好廉租住房保障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各县市区要提高廉租房保障收入线标准,扩大覆盖面,与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标准有效衔接,具备条件的可予以并轨。加大廉租房建设和筹集力度,提高实物配租比重。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保持合理的供应规模。四是因地制宜发展限价商品住房。房价收入比偏高的城市,要选择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块,组织建设限价商品住房,定向供应本地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无房家庭。

(二)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强化财政支持。中央财政今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省政府确定,将住房保障奖补资金由去年的1.3 亿元提高到今年的5亿元。各地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确保将全部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和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市县可适当提高土地

出让净收益提取比例。政府直管公有住房出售收入的结余资金,可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二是强化用地支持。省政府决定,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实行计划单列、优先保障。对利用存量土地的,在完成供地后,省对冲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需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计划指标由省统筹安排,实行“点供”,应保尽保。三是强化信贷支持。各地要积极构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专用融资平台,吸引和整合社会资金投入。这次会上,国家开发银行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他金融机构也要加大支持力度。济南、青岛两市要继续组织好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另外,要落实好国家和省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切实降低建设成本。

(三)搞好市场运作。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仅靠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一是鼓励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国有工矿和大型企业,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情况下,利用自用土地,通过棚户区改造、集资合作建房等方式建设经济适用房、公租房。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建设

公租房,原为划拨地的,暂不改变使用性质;原为出让地的,不再缴纳用地差价。二是按照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的原则,合理确定租金标准,并运用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各类机构参与公租房建设和运营。三是调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在普通商品房小区中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房。

(四)规范管理运营。对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省和各市都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键是要执行好、落实好。一是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建设标准和我省建筑节能标准,选择技术力量强、社会信誉好的企业,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和符合国家要求的保温材料,确保工程质量、使用安全和节能效果,让群众住得放心、安心、舒心。二是在分配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准入机制,严格执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的申请、审核、公示制度,实行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坚决防止并从严查处骗购、骗租行为,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受益,让社会信服,让群众满意。三是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保障房管理维护,积极探索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维护管理,降低管理

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保持住房和公用设施运行良好。四是在后续管理中,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退出机制,定期严格复核廉租房、公租房保障对象,对收入、住房状况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要及时停发补贴或责令退租;规范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购买不满5年的不准上市,满5年上市转让的,要补交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200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两年间对12160个村庄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新型农村社区7574个,1000多万农民群众已经或即将告别旧村舍,住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新农房。这两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极大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符合中央要求、切合山东实际、顺应农民期盼,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项工作,广大农民衷心拥护,社会各界高度赞扬,中央领导充分肯定,已经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的切入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结合点。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全省新建农房80万户、改造危房20万户。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

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全面完成3年新建农房300万户的工作任务。

(一)坚持正确导向。农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要始终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照顾农民习惯,宜合则合、宜分则分,宜楼则楼、宜房则房,不能强迫命令,不要操之过急,不搞“一刀切”。坚持群众参与、规范运作、依法推动,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在改造方案、规划设计、评估丈量、拆迁补偿、施工监管、房屋分配等环节都要实行阳光操作,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支持。

(二)坚持分类推进。要继续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大企业周边村、经济强村、矿区搬迁村和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内村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今年所有设区城市要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有条件的县市也要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全省66个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内的村庄,今年要全部启动农房建设。对已经实施整村改造建设的村庄,要善始善终,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

(三)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各地要本着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尊重农村风俗习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农村产业调整的原则,提高农房建设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新建新型农村社区,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积极推进农村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生产条件改善。所有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都要纳入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由县以上建设部门实行全过程监管,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和安全。

(四)坚持让利于民。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落实收费减免和土地政策,最大限度为农房建设提供资金和用地支持。集中建农房节余的土地,首先要留足农村发展用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扎实解决好农民就业、社保等实际问题,解决农民长久生计。节约的用地指标在与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时,要安排不低于40%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实现的增值收益要返还农房建设项目,尽可能让农民以最低的成本住上新房。要积极探索建材下乡的方式办法,努力向农房集中建设项目倾斜,减轻农民建房负担。

在深入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同时,要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对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不予迁村并点、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的村庄,要安排必要扶助资金,开展“三清四改四通五化”,重点解决道路泥泞、排水不畅、垃圾乱扔、人畜混居等问题;对规划确定短期内将整村迁建或改造的村庄,要突出抓好环境卫生,坚决防止私搭乱建,原则上不做大的基础设施投入,防止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要从推行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入手,从环境面貌最差的村庄抓起,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投入,力争全省村容村貌“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全达标”。今年要先行整治环境面貌最差的7000个村,以后4年每年整治1万个村,用5年时间,将所有行政村基本整治改造完毕,使农村人居环境上一个大台阶。

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房价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1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房地产市场调控,确定了进一步加强调控的八条政策措施。按照要求,省政府研究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文件。

目前,济南、青岛都实行了住房限购措施,17市均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并向社会公布了房价控制目标。从前两个月情况看,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涨6%,二手住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0.6%,房价上升势头趋缓,调控效果已初步显现。

下一步,总的要以解决城镇居民基本居住问题、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为出发点,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供应和需求的双向调节力度,坚决遏制房价过高、涨幅过快,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合理引导住房需求,认真执行国家房地产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及住房限购政策,继续支持自住性住房需求,着力抑制投资性、投机性购房。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也要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二是继续以中小套型、中低价位商品住宅为重点,进一步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0%的要求,保持合理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建设规模。未完成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任务,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三类用地”供应总量未达到住房

用地供应总量70%的市县,近期不得出让大户型高档商品住宅用地。三是按国家有关要求,从5月1日起认真执行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调控市场并不是遏制产业发展,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对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作用重大,要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要培植一批省内大企业,引导房地产和建筑施工骨干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与一些优秀勘察设计、建筑部品生产企业以及科研开发单位密切协作,进一步提高企业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五、切实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 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住房建设、房地产市场调控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落实工作责任。国务院要求,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由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县政府抓落实,并负直接责任;省政府规定,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由各市政府负总责,各县市区政府抓落实。各市县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责任,把城乡住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要经常过问,分管同志要

靠上抓,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加强监督考核,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特别要加强对资金落实、项目开工、问题整改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对工作滞后、项目建设滞后的市县,要跟踪调度、挂牌督办。要建立健全约谈问责机制,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不力的,省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对有关市县政府及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问责。

(二)加强部门配合。城乡住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协调配合的事项多。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有关计划下达和项目立项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有关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监管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土地供应和完善供地政策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做好相关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加强舆论引导。要密切关注舆论动向,及时分析社情民意,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解释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城乡住房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要求和工作成效,宣传好典型、好做法,增强各方面推进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群

众对政府做好城乡住房工作的信心。

同志们,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决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为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下载姜大明同志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姜大明同志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保障性住房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从规划设计、工程质量到配套建设,都要从严要求,替群众着想,让群众放心。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市、市政府召开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以及刚刚结束的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

    在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李水同志在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二〇一一年八月八日)同志们:刚才,市房管中心张志杰主任通报了我市2011年保障性安......

    在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1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表彰先进,部署安排全市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稍后,跃涛同志将作工作......

    尹慧敏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尹 慧 敏 同 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月15日)同志们:我代表财政厅党组,讲三个问题:一、2009年全省财政工作回顾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

    同志在全省煤电油运保障电视会议上的主持词

    同 志 在全省煤电油运保障暨电力迎峰度夏工作 电视会议全市分会场会议上的主持词 (2008年6月7日)同志们: 下面继续开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镇(街)镇长(主任),市政府各部门分管负责......

    夏耕同志在全省住房保障暨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夏耕同志在全省住房保障暨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2月31日)同志们:这次全省住房保障暨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是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召开的。大明省长对开好这次会议,确保......

    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省安监局袁策局长通报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了四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特点;省公安厅王献增副厅长、省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