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敏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11:5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尹慧敏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尹慧敏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尹慧敏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尹 慧 敏 同 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月15日)同志们:我代表财政厅党组,讲三个问题:

一、2009年全省财政工作回顾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尖锐的收支矛盾,各级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决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算执行情况也好于预期。据快报统计,2009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2198.53亿元,完成预算的103.2%,比上年增长12.34%;全省财政支出3266.77亿元,完成预算的111.31%,增长20.78%(可比口径增长12.92%),各项重点支出保障较好,厅党组年初确定的“三保、三促、三抓”工作思路得到全面落实。

(一)“三保”工作卓有成效,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去年中央确定的重要任务,也是财政工作的中心和主线。在保增长方面,面对经济增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各级始终把扩内需、保增长摆在首位,不断加大财税调控和支持力度。一是落实中央投资配套坚决有力。各级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项目筛选、上报工作,争取中央新增投资57.85亿元。通过增加预算内投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融资平台建设等方式,千方百计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并及时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中央和省下达的资金即收即拨、尽早发挥效益,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需要。二是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成效显著。各级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家电与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全年兑付补贴资金17.83亿元,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92亿元,销售补贴类家电409万台、汽车摩托车56万辆,促进了家电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和社会消费增加。省级还出台20项财政扶持措施,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遏制出口快速下降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扶持企业发展扎实有效。省级落实资金8.74亿元,支持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省再担保公司,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实施中小企业发展“三项计划”;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66亿元,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地也大力推进银、政、企合作,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同时,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并在中央取消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取消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214项,降低收费标准197项,为全省企业减轻税费负担370多亿元。在保民生方面,各级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增加民生投入,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分别增长20.57%、11.83%、29.69%、26.95%,较好地保证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一是落实促进就业政策积极有效。各级以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培训和援助工作,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政策,维护了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二是教育发展得到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继续深化,教师绩效工资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得到较好落实,高校债务化解“以奖代补”工作成效明显。三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政府对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防治经费得到较好保障。四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新农保试点顺利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连年增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做实个人账户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低保、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保运转方面,各级大力压减一般性开支,科学运筹资金,保证了各级政权建设和村级组织运转需要,保证了交通、司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保证了援建北川、救灾救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去年省对下各类转移支付资金达到65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基层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省市多方筹资,支持举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展示了山东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了财政部门的大局观念。

(二)“三促”工作扎实有力,财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凸显了这一矛盾。去年,在促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各级积极运用国内外需求减少形成的倒逼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大了调控力度。一是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及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围绕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认真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落实增值税转型和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加大了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专项资金规模,支持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加大对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创意研发等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了服务业发展层次。四是围绕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支持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扩大生态补偿实施范围,做好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工作,经济发展的后劲持续增强。在促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各级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泄洪河道治理,积极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户用沼气推广、农村公路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在促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各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认真研究制定财政配套政策,创新财政体制机制,为相关规划顺利出台,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突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省里选择20个县(市)启动“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并进一步完善促进县乡科学发展的“五个机制”,及时兑现财政困难县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收返还政策,调动了县乡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2009年,省财政重点帮扶的42个财政困难县,按财政供养人口计算,人均财力达到3.7万元,比2008年提高4000元。

(三)“三抓”工作成果显著,财政改革与管理取得重要进展。在抓改革方面,增值税转型、成品油税费改革平稳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务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监管制度更加健全,财政投资评审力度明显加大。在抓管理方面,各级紧抓增收节支不放松,深入挖掘征管潜力,坚持税收与非税收入一起抓,财政收入增幅逐季攀升。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行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以扩大内需政策、资金落实情况为重点,切实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查出“小金库”612个,涉及金额3.34亿元。预算管理、税政管理、会计管理、债务管理、财政科研工作取得新成绩,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基层财政管理和“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在抓落实方面,省厅开展了“整改落实年”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市县财政部门也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查摆问题、及时整改,促进了财政体制机制创新和重点工作落实。财政系统文明创建和政风行风建设也迈上新台阶,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2009年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团结协作、拼搏奋斗,不仅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了可喜成绩,而且提升了科学理财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得到重要启示:第一,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坚定信心。信心是金。困难再大,只要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年来,正是大家振奋精神、满怀信心、知难而进,才克服了超乎想象的压力和困难,在严峻挑战中开创了财政工作的新局面。第二,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积极作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对我们理财能力的考验,也为我们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和舞台。面对接连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立足大局,主动提建议、拿措施、筹资金,困难当头勇挑重担,赢得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第三,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困难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是催生创新的“发酵剂”。一年来,各级敢闯敢试、锐意进取,注重运用创新的办法、改革的措施和市场化手段,成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第四,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优先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去年各级高度重视群众诉求,逆势加大民生投入,优先保障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第五,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密切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在极端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各级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风雨同舟,凝聚形成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推动了财政工作高效开展。

去年年底,姜异康书记在听取财政工作汇报时指出:“一年来,财政部门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想了很多办法,出了很多主意,我很赞赏”。姜大明省长对财政工作抓得很紧,经常听取汇报,及时给予指导,这次又在百忙之中专门致信本次会议,对去年财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今年工作提出要求。这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财政财务干部的关心和厚爱。总之,在去年严峻的形势下,全省预算任务圆满完成,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共克时艰的结果,也是全省广大财政财务工作者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财政厅党组,向全省财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各部门财务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10年全省经济财政形势与目标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财政工作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从国际经济形势与国家宏观政策动向看,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但金融领域的风险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将经历缓慢曲折的过程。

中央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随着经济持续回升、通胀预期出现,以及继续增加投资的难度和风险加大,对宏观经济政策作了适当调整。从调控力度看,今年中央财政继续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投资,规模基本与上年持平;减税政策幅度有所收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信贷投放力度也可能缩减。从调控重点看,中央更加注重刺激消费和出口,新增投资将重点用于在建项目续建和收尾,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但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投入。从调控环境看,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政策效应可能减弱,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机制尚未形成,各级保障压力持续加大,财政风险不断积累,调控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从我省情况看,今年财政运行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方面,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深入实施,我省经济持续回升,企业经营状况好转,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将在培植壮大

财源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财政增收的条件将会改善。另一方面,经过去年的磨炼,各级应对危机的经验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明显增强,这将为做好今年财政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财政运行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矛盾和困难仍然很多。如国际市场需求萎靡,贸易保护有所抬头,增加出口难度较大;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居民消费增长不快;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部分行业技术落后、产能过剩,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等。反映到财政上,一方面,经济增势不稳固、效益不高,税源增加不快,将从根本上制约税收增长。结构性减税政策已经制度化,对财政收入增长也将形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加大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方面的投入,对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落实中央投资配套等,均需要大量增支,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根据新的经济财政形势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今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财源体系;着力完善支农投入机制,努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着力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扎实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理财水平,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综合考虑主要经济预期指标和各项收支增减因素,本着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收支平衡的原则,今年预算初步安排情况是:全省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244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省级安排258.44亿元,增长5%;全省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560.78亿元,增长9%,其中省级安排470.60亿元,相同口径比上年增长4.2%。各级在预算安排上,也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收入预算既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又要充分考虑实际需要,挖掘增收潜力,尽量将收入打足、打实。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

。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增强财政政策措施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经济形势多变,善于“对症下药”至关重要。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国家财政政策动向,针对经济财政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切实增强财政政策措施的灵活性、针对性,更好地引导、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增强财政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均衡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原则。要继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统筹兼顾、保障各项基本支出的同时,集中财力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使财政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向城镇化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增强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各级既要立足当前,采取有力措施化解收支矛盾,研究解决好眼前所需、当务之急;又要着眼长远,准确把握经济财政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中长期规划,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要更加注重财源建设,为财政增收提供持久动力。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积累问题,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确保财政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增强财政工作的创新性。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强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意识,针对财政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激励与约束并重、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制度严密、符合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的管理体系,形成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全面提高理财水平。

三、2010年全省财政工作重点和要求

根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厅研究拟定了《2010年全省财政工作思路》,会前已印发各地,对今年财政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在以下五个方面,要力争实现新突破:

(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上实现新突破。转方式、调结构,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培植壮大财源,改善地方财政状况的关键所在。各级要把支持转方式、调结构与增财源紧密结合起来,以财源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工作重点上,要围绕强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向加快发展要财源;要突出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三个关键”,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向结构调整要财源;要抓住区域经济、园区经济、企业发展“三个重点”,努力形成多极支撑、多点带动的经济和财源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财源增长后劲,向优化布局要财源;要强化工作组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三个支撑”,形成财源建设的政策合力、资金合力、工作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财源发展环境,向机制创新要财源。为推动全省财源建设,省里初步确定今年上半年召开全省财源建设大会,并在全省财政系统开展“财源建设年”活动。各地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深入研究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增财源的措施,因地制宜探索财源建设新路子,在全省掀起财源建设新高潮。

(二)要在保民生、办实事、促和谐上实现新突破。保民生,是保稳定、促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央要求,今年省里出台一些新的民生政策,去年出台的一些政策,资金落实的大头也在今年,民生保障的任务很重。尽管今年各级财政都很紧张,但不管有多难,宁肯其他的事先放一放,也要优先考虑民生、优先保障民生。为促进各项民生政策落实,省里将尽最大努力对市县给予补助。各市县也要进一步强化民生意识,将民生资金足额列入预算,不留缺口。特别是对扩大就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环境保护等,要重点考虑、优先保障,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三)要在强农业、富农村、惠农民上实现新突破。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最大的潜力在农村,保民生、促和谐,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各级要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围绕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健全“三农”投入机制,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既稳定粮食生产,又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泄洪河道治理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今年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逐步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四)要在推改革、抓管理、求绩效上实现新突破。会前,省厅根据财政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对财政改革和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各级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积极探索科学理财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注重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绩效,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对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严格财政监督、推进财政法制建设、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强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等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推动全省财政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五)要在抓收入、控支出、增财力上实现新突破。今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各级从年初开始,就要把增收节支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努力做好开源节流文章。一要坚持依法治税。正确处理好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与加强税收征管的关系,在贯彻国家税制改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税源控管体系,严格税政管理,加大征管力度,确保税收较快增长。二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尤其对土地出让金、水资源费、国有资源和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排污费等资源环境性非税收入,要加强管理,应收尽收。三要高度重视财政收入质量。去年全省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8.25%,比2008年略有下降。对这个问题,大家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四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中央要求,今年党政机关公用经费在现行定额基础上继续压缩5%,项目支出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并规定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不得超过去年压缩后的规模。尽管经过前两年连续压减党政机关公用经费,现在各方面增支的呼声很高,进一步压减有难度,各级也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完成一般性支出压减任务。

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做好财政业务工作的保证。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提高廉政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加强财政内控制度建设,构筑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为重点,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会计、评估行业党建工作,建立市级行业党委,扎实开展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弘扬理财为公、用财为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为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保证。

同志们,今年全省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困难考验着我们,责任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迎难而上、再接再厉,努力争取财政改革发展更大成绩,为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省安监局袁策局长通报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了四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特点;省公安厅王献增副厅长、省交通厅迟焕然副厅长分别分析了冬季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和海上运输的形势特点,提出了加强冬季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两方面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中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动员讲话中,中央和省领导都把解决好安全生产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对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要落实领导责任,强化行政问责。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使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尽快出现整体好转。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切实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好我省的安全生产问题。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这一根本利益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绝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盲目追求发展、片面发展、不顾代价发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很关键一点就是要坚持和落实安全发展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二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是否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是否推进和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作为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认真解决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树立和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对照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07‟54号和鲁政办发„2008‟22号文件精神,认真解决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形成政府、部门、企业和干部职工全覆盖的责任体系。

三是对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着力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不认真、不扎实、走过场的问题。对已经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全部进行整改和监控。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解决执法方面的问题,对于群众举报和检查发现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开采等行为,各有关部门要迅速打击和查处。总之,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安全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省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警钟长鸣、警示高悬、慎言成绩、常抓不懈的思想,继续发扬奥运和抗震救灾精神,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全力开展好“隐患治理年”第五战役和冬季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促进了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各类事故大幅度下降。今年1至9月份,全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6.7%和12.4%,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按照“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第四季度要开展以冬季安全生产为重点的第五战役。从近年来的事故统计分析看,第四季度历来是我省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事故死亡人数约占全年事故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冬季,极端恶劣天气事件频繁,雾雪天气增多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时期;海上风大浪急是海上运输安全的关键时期;冬季风干物燥是各类火灾事故的易发季节;年底是工矿、流通企业的生产经营旺季,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任务将更加繁重,形势更加严峻,责任也更加重大。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深入研究和排查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细化完善第五战役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工作重点,全力抓好整治和防范,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确保冬季安全生产,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事故控制考核指标。从全省范围看,第五战役要突出抓好尾矿库、煤矿、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上交通、烟花爆竹、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一,进一步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是重点抓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督促煤矿企业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要逐矿查明矿井周围的水文地质情况,全面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情况,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严防溃水、透水、突水事故的发生。二是要突出抓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要以瓦斯煤尘治理为重点,加快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积极推广“一通三防”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三是认真研究煤矿冲击地压(矿震)防治工作。要研究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对煤矿深层的冲击地压,要加强预测预报,落实防范措施,减少冲击地压造成的危害。四是严格落实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08‟22号和42号文件及鲁政办发„2007‟54号文件规定,进一步细化、分解和落实好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级煤炭、煤监、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深入到每一个矿井进行执法检查,凡是发现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的,供电系统不可靠、通风系统不完善的或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且综合防尘措施不到位的,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要立即停产整顿。五是加强煤矿火工品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井下炸药库必须符合设计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井下炸药库的最大贮存量不得超过矿井3天的炸药需要量和10天的雷管需要量,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开贮存。

第二,认真开展非煤矿山、尾矿库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为深刻吸取山西襄汾“9〃8”尾矿库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教训,根据国务院安委会的部署要求,省政府确定在全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尾矿库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10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尾矿库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明电[2008]180号),对大检查和专项整治作出了具体部署。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共有366座尾矿库,其中有31座病库,个别尾矿库下游还存在人员聚集场所,如果安全措施不落实,很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180号电报要求,认真开展尾矿库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做到三个查清:查清尾矿库基本情况;查清尾矿库下游工矿商贸企业、居住区、人员聚集场所、水源地等情况;查清每个尾矿库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在逐一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逐矿建立信息资料档案,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二是分类监督管理。各地要针对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不同类型的尾矿库,分类制定具体的安全监管、监控和管理措施。对危库、险库和情况不明的尾矿库,要责令立即停产;对病库,要按照《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的要求,制定隐患整改方案,限期消除隐患;对要闭库的尾矿库,在闭库前要进行闭库设计,闭库工程结束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闭库;对已经闭库和废弃的尾矿库,要加强巡查,严禁非法开发使用;对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尾矿库,要限期补办相关手续;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尾矿库,要一律停下来整顿,符合条件的,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的,抓紧发给《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抓紧进行整改,对经过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依法关闭取缔。三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一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及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一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纳入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并逐一填写《尾矿库企业主体责任及政府监管责任登记表》。四是县(市、区)政府对辖区内的尾矿库要全部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面要达到100%。市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要全面督查,督查覆盖面要达到100%。省政府安委会将组成督查组,对各地进行重点督查。各地在开展尾矿库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的同时,要加强对金矿、铁矿、石膏矿和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装备水平,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三,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各级各部门和化工企业要认真宣传贯彻这个《意见》,对照《意见》逐项抓好落实。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要抓紧推进危险工艺生产装置安装安全自动控制或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凡是涉及硝化、氧化、氯化等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要逐步实现安全自动控制,并纳入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对于工艺复杂的大型联合装置,除安装安全自动控制系统外,还要安装安全联锁和紧急停车系统。各地要尽快制定出工作计划,加快进度,早日完成这项工作。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化工企业,要按照省政府安委会印发的《全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方案》(鲁安办明电[2008]20号),认真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大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41条禁令的执行情况,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验收情况,试生产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企业应急管理及预案演练情况,与消防队伍的应急联动等情况。这次大检查,各级政府的督查面要达到100%;企业自查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做到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确保不漏查隐患,不留有死角。

第四,加强道路交通和水上运输安全整治工作。省政府确定,从9月下旬到年底,在全省开展一次道路交通安全百日集中整治活动,通过集中整治,排查治理道路交通事故隐患,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势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预期成效。一是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由公安部门牵头负责。重点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进行逐车检查、登记,严厉查处超载、超速、非法载客、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二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集中整治。由交通部门牵头负责。要严把企业经营资质关、车辆技术状况关和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关,凡是达不到规定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谁不按规定把关审查,谁就是失职、渎职,就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突出抓好对运输企业挂靠车辆的全面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营运车辆的管理,严格许可条件,对存在只挂靠不管理的企业,要责令立即整改,整改不力的,要解除挂靠并追究企业主要领导责任。同时,要建立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制度,将遵守交通法规、安全生产等情况作为主要记分考核依据,对于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严重违反交通法规,考核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要撤销其从业资格。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对道路交通和运输车辆整治工作不力,发生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的,对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对于一年内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5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的,市政府要向省政府作出检查。

要进一步加强海上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海事、交通部门要加强对渤海湾客滚船的安全监管,督促运输企业严格执行“逢七不开”的规定,加强对客滚船车辆装载物品的检查检验,凡是夹带危险化学品乘船的,要严肃处理。各级政府和交通、安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内河水域船舶、渡口和浮桥的安全整治,严厉打击“三无”船舶及非法载客行为。沿海各级政府和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加强对渔船和渔民的安全管理,严禁超航区作业和恶劣天气出海作业。气象和海事、交通等部门要建立巩固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做好信息共享并及时通知沿海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第五,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当前,我省烟花爆竹已进入生产、进货旺季,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市、区)、乡镇政府要认真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组织安监、公安、质监、工商等部门,切实抓好烟花爆竹“产、供、销、运、燃放”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治理“三超一改”和反“三违”工作。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和改变工房用途生产“三超一改”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现象是引发烟花爆竹事故的主要原因。各地要将治理“三超一改”和反“三违”作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来抓,凡是发现存在“三超一改”现象和“三违”行为的企业,一律责令其停产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依法暂扣相关许可证。二是加快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改造升级。我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差,本质安全水平低的问题。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市县,要通过推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快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改造升级,淘汰一批工艺落后和安全生产水平低、规模小、管理差的企业,促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凡是从事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三是及早研究和部署今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经营工作。对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零售点的布局、定点问题,要继续坚持“严格控制、压缩数量”的原则,减少零售点的数量。对零售点的设立条件、周边环境,要严格把关,确保经营安全。四是继续加强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工作,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打非”工作体制,公安部门牵头,安监、工商、质监部门全力配合,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对象的排查和检查,以及对社区内租房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的检查,建立举报电话和举报奖励制度,采取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第六,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和公安消防、工商、文化、体育等部门,要认真吸取深圳“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对歌舞厅、俱乐部、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以及“三合一”和九小场所的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整治消防安全隐患,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的部署要求,坚决做到“五个一律”:凡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经检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地下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是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装修的一律停业整改;公共娱乐场所一律不得使用任何烟花和火炮。要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教育,进一步落实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林业部门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对重点林区要加强巡查,进山道口要控制住各类火源。建设部门要做好城市燃气管道的安全整治,抓紧清理占压管道的违章建筑,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筑施工、农机、渔业船舶、民航、铁路、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也要根据行业特点确定安全整治重点,全面消除事故隐患。

特别强调一点,今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建筑安全管理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38号),通报了我省淄博市张店区“10〃10”塔吊倒塌事故。各级政府和建设、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迅速行动,全面排查学校及周边建筑安全隐患。对排查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要及时治理整改。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教育,把保护学校安全纳入周边企业的安全责任,严格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同志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时刻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真抓严管,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我们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白志刚同志在全省供销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2011.2.18)

在全省供销社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白志刚

(2010年2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全省供销社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不断深化和密切与农民的关系为永久追求的目标,以直接组织和服务农民为根本任务,全面启动基层供销社,建设新型基层组织,继续推进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和新时期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将全省供销社改革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刚才,汶上县供销社和沂水县姚店子、济阳县仁风2个基层供销社介绍了通过组织服务农民实现迅速发展的情况,贾万志副省长最后要作重要讲话,根据贾省长的要求,我代表省供销社党组、理事会先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供销社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当前,全省供销社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三个方面:

第一,全省供销社在逆境中奋起,所取得的进展及成效充分显示出供销社在新时期的价值。山东供销社诞生于革命战 1

争年代,在计划经济时期成长壮大。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转轨加速,农村市场相继放开,失去商品专营权且体制滞后、经营方式陈旧、加之政策性亏损等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供销社,全面陷入困境。进入新的世纪,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供销社一方面妥善处臵经济转轨形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围绕新的历史时期是否还需要供销社、需要什么样的供销社、如何建设新的供销社等基本问题,努力探索新时期供销社的定位、基本任务和发展途径。全省供销社面对“三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开办超市到建设网络,从工业品下乡到农产品进城,从商品经营到建设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直至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总结基层的实践,省供销社于2005年提出了建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的工作思路,2007年省政府在日照召开的全省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和随后下发的省政府64号文件,将建设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确定为全省供销社的基本任务。按照这一任务要求,全省供销社的经营服务领域延伸至农村现代流通、产业化经营、社区服务和农村金融等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各个方面。伴随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的建设,以联合社为核心、以基层组织为基础、以出资企业为龙头的“三位一体”的新时期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加强。供销社的公司企业在几乎全军覆没的基础上从基层崛起、自下而上迅速恢复发展壮大;已陷入瘫痪的基层供 2

销社开始启动,新型基层组织的雏形开始显现;各级联社在组织指导推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确立起新的职能,获取了工作的主动权。全省县级供销社从一两个单位破局突围,再到一批带动一批,在相互借鉴中创新,在竞相创新中提高,相继有100多个县级供销社步入新时期发展轨道。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一个已经处于逆境甚至被边缘化的传统经济组织重新回到农民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实现了历史的转折,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作用。2009年在临沂召开的全国县级供销社工作会议,被与会代表称之真正代表新时期供销社改革发展方向的会议,是全国供销社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会议。我省供销社所作的有益探索,为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全省供销社的发展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好,曾仅指望供销社保稳定、不惹大乱子的基层党委政府,将供销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继省政府设立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之后,16个市和35个县(市、区)相继设立了专项资金,同时在土地处臵、职工解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除省、市两级联社外,全省90%以上的县级联社机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其中大部分县联社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改变了过去很难提拔干部的状况,越来越多的供销社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第二,继续推进改革发展所面对的基本问题愈加凸显出 3

来。目前,继续推进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和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所面对的新情况,越来越聚焦于一个根本问题,即必须更加深化和密切与农民的关系,更加有效和直接地组织服务农民。从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看,最早启动的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在以新型业态做好乡镇驻地商业服务的基础上,面对着在村一级实现突破,将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真正延伸至农民身边的艰巨任务,以化肥、农药为重点的农资经营,在普遍恢复组建公司之后,面对的主要挑战绝不仅是仓储设施和直营店、加盟店的建设,而是将经营与服务真正融为一体,实现农资经营服务的彻底变革;建设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我们面对的考验是,能否为农民和合作社建设一个服务链,创新产业化经营体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是我省供销社的一项重大创新,要保持其建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在设臵为农民生活服务项目的同时,为农民的生产和增收提供系列化服务,由此建立与社区农民的紧密合作关系,并以规模经营的收益支撑带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对正在推进的农民急需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我们面临两种不同的选择,是将信用合作真正融入农民的生产经营之中,还是仅以为农服务的名义去搞一般的金融活动,这直接决定了供销社能否在农村金融领域实现创新并站稳脚跟。

从新时期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方面看,重新崛起的公司 4

企业,面对着最直接的考验,即能否真正立足于“三农”、融入为农服务的两个体系之中,它关系到重新组建的公司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能否成为真正属于供销社的公司企业;实现启动基层供销社、建设新型基层组织的目标,取决于基层供销社能否彻底改变分散经营、一买一卖甚至只靠吃租金度日的状况,通过创新经营服务与农民建立起鱼水之情;进一步加强各级联社建设,使其成为领导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核心,则取决于其能否真正确立起植根于“三农”、倾力于基层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若干年来,全省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在不断破解难题、排除障碍中向前推进,时至今日,继续推进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和新时期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在思想意识、发展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集中于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和组织服务农民的态度这一根本问题。

第三,全省供销社接受集中检验的时刻即将到来。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经营体制的目标远未实现。当前,农村的改革发展,一方面面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建设新农村等重大历史任务,一方面面对处于明显弱势且分散经营的农民,由此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因进城务工收入急剧增长、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进一步变化而更加 5

凸显出来。因此,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建立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经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摆在全党全国面前的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根据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迫切要求,肩负着全面实现现代化历史使命的党和政府,必将为建立符合“三农”实际情况的农村经营体制作出更大的努力,从体制创新、组织构建和政策制定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若干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全省供销社致力于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建设和新时期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组织和服务农民的能力不断增强,与农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对于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展示出特殊价值。山东省供销社接受检验的时刻在即,能否把握重大机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走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实现其历史地位的量变到质变,就在于全省供销社的努力和作为。

全省供销社在逆境中奋起,找到了一条颇具价值、大有希望的发展之路;继续推进发展,供销社面对更为根本性问题的挑战;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更加需要一个能有效组织服务农民的经营服务主体,山东供销社的改革发展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

二、进一步确立新时期供销社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 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全省供销社始终在思考和探索一个 6

非常现实而又深刻的问题,即供销社持续发展的源泉。历经十年的实践,我们找到了答案:新时期的供销社必须将不断深化和密切与农民的关系作为永久追求的目标,将直接组织和服务农民作为根本任务。

确立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是时代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围绕组织和服务农民这一基本问题,各类经营服务主体作出了探索,取得了许多成效和进展,但又都显示出局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工商企业作为与农民大不相同的经济体,难以融合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产业化经营遇到障碍,因为同样的原因,一般的金融企业也很难进入或回到“三农”之中;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各类优秀生产经营人才已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和自身的继续发展都需要建设一个组织服务农民的新的经营服务体系,对此他们自叹不具备条件;作为农民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仅凭自身拥有的资源难以建立支撑其发展的服务体系,因而每一户农民面对的问题也往往成为合作社面临的障碍;拥有公共资源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又由于不具备经济活动手段,其下乡服务项目难以收到实效。实践表明,面对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民这一特殊客户和服务对象,需要一个既能融入“三农”又具备市场运作能力的经济组织。供销社虽然在经济转轨期遭受了重挫,丧失了很多资源,甚至被边缘化,但作为党委政府直接领导、长期植根农村的系统经济组织,具 7

备直接组织和服务农民的基本条件:供销社在农民中间,大半个世纪以来,其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其从未离开“三农”,而且其经营服务领域曾跨越农村的一二三产业,涉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供销社又在市场之中,作为一个系统经济组织,供销社拥有并不断生成发展连接工农、连接城乡、连接产销的公司和基层组织;供销社的经营服务网络覆盖乡村,这更是一般经济社会组织所不及。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面对建设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任务,供销社具有的特殊条件更加珍贵。充分利用供销社在大半个世纪与农民建立的联系和积累的资源,创新经营服务,形成并不断增强组织服务农民的能力,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确立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是历史作出的结论。我省供销社诞生于1939年,从组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到建国后在所有的村庄成立供销合作社,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广大农村,供销社承担起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和农产品收购的责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供销社又最早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多种经营,直接参与了山东的南茶北移、东果西进等若干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过程,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的同时,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资料需求迅猛增长,由此使供销社拥有的 8

资产和经营规模快速膨胀。转折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经济转轨加速,农村市场相继放开,“三农”的需求与供销社的生存发展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放开搞活的同时,获取经营自主权的农民需要一个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之上的新型经营服务体系,“三农”的发展需要建立新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但是,供销社起初对旧体制眷恋,对放开市场抱怨,对恢复专营存有幻想,而随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基层供销社选择了分散经营,与个体经营户一样陷入无序竞争,供销社的公司则混同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企业,疏离了农民,失去了本质属性和特殊价值,公司和基层组织或是被市场淘汰,或是被改为民营,全省供销社由此陷入人散、线断、网破的境地。进入新的世纪,历经曲折的山东省供销社逐步醒悟,创新经营服务,建设“三农”需要的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在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同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展示出供销社在新时期的价值和地位。以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和组织服务农民的成效为历史坐标,清晰地勾画和记载了供销社的命运轨迹。

确立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是供销社新时期实践的结晶。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每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对供销社为之奋斗的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就深化一步;而认识每深化一步,两个体系建设就大大地前进一步。在启动推进农村流通服 9

务体系建设、实施工业品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农民消费我发展,而在围绕农民最急需的生产问题、推进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则看到在农民增收的同时,供销社拓展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自身发展成果的评价,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转变和升华,起初以资产的增值、收益的增加作为衡量的标准,而现在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供销社的最终发展成果,是形成与农民融为一体的组织和机制,铸就与农民共命运的灵魂,这是供销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差别,而差别主要源于对基本定位、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的认识。前些年一些县联社负责人心里没有“三农”,将自己的基层组织看作累赘,只紧紧盯住一个与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无关的企业,其结果是,脱离了“三农”、没有根基的企业或者消亡,或者被改制,或者被卖掉。现在这种情况不多了,但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在建设经营服务体系的很多方面,看起来供销社都去做了,但并没有感受到来自农民和社会的强烈呼应,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这些地方的供销社改革发展没有真正“接地”,缺乏内生的动力和活力。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全省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明确方向、把握定位、迅速彰显成果和价值、令人振奋而又信服的供销社。两年前,还属于全省最困难的汶上县供销社,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根据本地的情况,从农民最急需的生产问题入手,全面 10

启动基层供销社,建设粮食等大田作物的服务体系,供销社迅速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包括原已离开供销社的职工在内的经营人才都聚拢过来,上百个村的支部书记找到供销社,当地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公司纷纷要求与供销社合作,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将供销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最得力和最重要的力量,一个为全县农民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正在迅速搭建起来。沂水县姚店子供销社,三年前还是一个靠租金勉强度日的基层社,参加省政府在蒙阴井旺庄召开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后,围绕生姜产业建立起包括农业互助保险在内的服务链,目前基层供销社成为绝大部分农田都种植生姜的姚店子镇一万多户农民的主心骨,全县种植生姜的农户都强烈要求加入姚店子供销社发起组建的生姜联合会,与生姜产业相关的经营主体纷纷要求加入到供销社主导的经营服务体系,聚合了几十个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和由若干服务系统组成的集团公司已在组建之中。正在全面推进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全省供销社每一天的实践都证明,供销社发展的资本和潜力来自于与农民的关系,来自于组织服务农民的能力。

时代的需要、供销社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和新时期的实践告诉我们,实现供销社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必须将不断深化和密切与农民的关系作为永久追求的目标,将直接组织和服务农民作为根本任务。

三、加快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在建设两个体系中造就供销社的新型基层组织

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的基石,只有供销社基层组织的存在,才有存在于“三农”之中的供销社,才使供销社具备了组织服务农民的基本条件。实施组织和服务农民这一根本任务,朝着不断深化和密切与农民的关系这一永久追求的目标前进,必须将基层供销社作为建设经营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的基本力量,并在两个体系建设中造就供销社的新型基层组织。

要进一步审视并明确基层供销社在建设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以将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延伸至农民身边为目标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发挥基层供销社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一方面由基层供销社在人流集中的大村建设运营示范店,一方面将公司配送的商品和适应当地需要自采的商品整合为一体,建设加盟店的供应链,形成对村级连锁经营的技术管理支撑。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为基层供销社注入现代理念,使其掌握先进技术,为其全面创新经营服务奠定基础。要倾力推进农资经营方式的彻底变革,在县联社及公司的支持下,由基层供销社整合农村的经营和技术人才,在农民身边建设服务终端,推进化肥的“直供”和“直施”,最终将农资经营纳入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产业链之中。建设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12

必须以基层供销社为主体,一手领办合作社,一手建设服务链,在其所提供的服务与社员生产的互动中,实现合作社的成长壮大直至组建起若干合作社,促进基层供销社服务功能的增强直至建立起强有力的服务支撑系统。要实现的结果是,使基层供销社成为各类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成为拥有农资供应、农机服务、技术咨询、加工储运、市场销售、信用合作、互助保险等业务板块的集团公司,由此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创新。根据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我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要求,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要从经济作物和畜禽养殖业迅速延伸至粮棉油等大田作物,全省每一个县(市、区)的基层供销社都要围绕大田作物建设经营服务体系,这是今后三年内必须实现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的作用,继续探索创新农村社区服务,要通过开展农业生产的系列化服务,与社区内农民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并由农业规模经营取得的收益支撑带动农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类服务项目,其目标不仅是要拥有一个经营服务场所,最重要的是由基层供销社建设并拥有新型社区综合服务组织。要根据姜大明省长、刘伟副书记和贾万志副省长的批示,积极推进村居调整的新型社区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以积累经验尽快在全省推广。基层供销社要按照“把握农村信用特点,依托生产经营合作,融入经营服务体系,自下而上逐步推进”的要求,推进融资服务 13

体系建设,由基层供销社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在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服务体系的各运营主体之间形成高效稳健的融资运营机制。以信用合作为基础,以基层供销社建设的融资平台为支撑,逐步在县级供销社和更高层面上搭建服务平台。其最终目标是,建立融生产、经营、信用等合作为一体的合作经济体制,建立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将基层供销社臵身于建设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之中,必将造就出供销社的新型基层组织:基层组织成为沟通城乡流通的枢纽,成为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组织,成为跨越一二三产业、以先进经营方式从事若干服务业务的集团公司,成为拥有社区服务组织的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载体。由各地产业布局、农村发展水平和供销社发展状况等存在的差别所决定,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路径会有所不同,但是确立了建设新型基层组织目标的每一个基层供销社,其共同的关键之处都在于通过不断增强组织服务农民的能力,提高组织服务农民的水平,与农民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把握新时期供销社的基本定位和根本任务,基层供销社可以由弱到强,也可以从无到有。像济阳县仁风那样集体资产或产权已经丧失的基层供销社,在其优秀带头人的组织下,通过组织服务农民而实现了发展壮大,这些单位甚至无法人资格、从未得到扶持资金、没有引起各级联社的重视,但是他们保留了供销社 14 的基因,打着供销社的旗子,走上了新时期基层供销社应该走的路子。相比于那些虽然还保留资产、还保持建制但仅靠租金度日的单位,他们更代表了供销社基层组织的方向,更值得一些忽视基层组织建设的县联社反思。根据建设新型基层组织的本质要求,全省供销社要进一步开阔视野,注意发现总结下放到乡镇管理、走了破产程序甚至已经解体的基层供销社重组发展的典型。我们必须坚定一个信念:只要有农民的地方,就必须有供销社的基层组织,基层组织的情况应该成为反映县联社状况的基本标志。

新型基层组织的成长壮大,必将对供销社的组织体系建设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建立跨区域的专业合作组织之上的联合组织,必然构建起基层供销社之间的合作关系;基层供销社的公司冲破所在区域,拓展至县域甚至进入更广阔的地域和更高的层面,广泛参与联社现有公司企业的重组并为其建设终端,这都将使供销社的公司企业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和模式;基层供销社所产生的变化,必将对因基层供销社存在而存在的各级联社的功能、职能直至体制机制产生重大影响。对于由此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不可低估,因为这一变化源于植根于“三农”、代表供销社本质属性的基层组织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于全面启动基层供销社、建设新型基层组织的目标应充满信心,因为全省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内生动力和活力、代表新时期改革发展方 15

向的基层供销社,而且出现了在县(市、区)范围内全面启动基层供销社的令人信服的典型。2011年,必是全面启动基层供销社、建设新型基层组织的关键一年。

四、坚定信心,把握规律,真抓实干,进一步提高各级联社的决策指导水平

(一)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和面对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坚定推进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获取了巨额效益、积累了庞大资产的公司企业成千上万,各个产业行业都聚集了大量的精英和技术管理人才,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类经营服务主体在进入“三农”领域时都遇到了障碍,农民和社会各方面都在呼唤一个能有效组织服务农民,以在城乡之间、市场与农民之间、政府与农民之间发挥连接、整合和转换作用的经济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建设农村经营服务体系所需要的经济组织是重新组建,还是改造传统组织,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而至今未有结果。山东省供销社集新农村建设者与利益相关者于一身,坚持探索创新,在困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走出了一条新时期改革发展之路,具备了承担历史重任的基本条件,面对重大的历史任务和机遇,全省供销社必须以把握历史和自身命运的自觉,按照贾万志副省长提出的“弘扬一种精神、把握一个定位、带着一种感情、创造一个环境”的要求,树立必胜的信 16

心,以更大的气魄、更充足的思想准备,去迎接新的挑战,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供销社的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忘我奋斗。

(二)探索把握规律,提高各级联社决策指导改革发展的水平。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密切相关的全新的事业,我们所探索开辟的道路,是独具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全省供销社将现代经营方式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供销社的特点紧密结合,从建设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拓展到建设农村经营服务体系的各个方面;在建设经营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又启动了为之提供保证的新时期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两个体系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每一个体系内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两个体系建设推进至今天,我们根据密切与农民的关系这一基本目标和组织服务农民这一根本任务,将建设新型基层组织这一事关根本和全局的任务突出出来。总结我们的历程,最基本的经验是,不停留在对合作社、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概念的一般说教上,也不孤立地对待一个项目、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一项任务,而是探究事物内在的联系,把握实质、找到规律,由此形成内生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对于探索研究规律,目前各级联社还存在差距,有的单位总结安排工作,仅停留在办几个超市、建设几处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几个合作社、做几笔生意,不能从各项任务和各个 17

环节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实质性问题,进而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相应的对策。更有甚者,个别单位至今还仅靠下达几个指标、说几句狠话去推动工作。面对全省供销社特别是基层的勤奋探索、丰富的实践和肩负的重大责任,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工作状态,就会失去指导工作的资格和主动权,丧失机遇、贻误事业。继续推进全省供销社改革发展,要求各级联社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实践,开动脑筋,练就把握本质、研究规律的基本功。全省供销社要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思想的进步、精神的收获,培养起应有的理论文化素养,这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担负重大任务的一个系统经济组织所必须具备的。

(三)重点研究解决几个关键问题。第一,为转变基层观念、开阔其视野,市县联社要带领大家深入下去和走出去。深入下去,就是要深入到农民之中,切实了解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走出去,就是在全省供销社系统内广泛开展交流活动,2011年要借鉴2010年举办基层社主任培训班的经验,利用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和现场,在培训和交流上下更大功夫。第二,解决好人的问题,特别是选好培养好基层供销社的带头人。全面启动基层供销社,必须全面加强基层组织的班子建设,要按照建设新型基层组织的目标,依据事业的需要,加大基层供销社人才培养、选拔和调整的力度,特别要进一步扩大用人的视 18

野,切实把掌握一定资源且愿意加入供销社队伍的各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整合进基层供销社班子中来。第三,要分析研究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以进一步端正工作导向和提高效率。可以作一个比较,如果将历年来全省的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全部用于建设一个大厦,恐怕还不够,但是将它用于全省的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则产生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丰硕成果。同样,在扶持资金数量还有限的情况下,支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也不可集中用于投资规模大而见效慢的所谓重点项目,而应选择处于关键部位、投入少而放大效应明显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特别要支持对体制机制创新产生作用的项目。在今后几年,要把大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基层供销社,为此,各级联社要配合财政部门研究制定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第四,以联采直供为重点,推进联合发展。开展全省供销社日用品和农资的联采直供,是为农民争得更多利益、支持基层建设经营服务体系必须采取的举措,也是在全系统实现产权联接的前奏,对此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经历怎样的曲折,都必须坚持探索推进,直至取得成功。省、市、县联社要在基层供销社组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搭建信息、交易、服务平台,各级联社及其农产品经营公司要支持指导并直接连结专业合作社、基层社和基地,建立简捷高效的运营机制。省棉机公司与基层密切合作,全面推进农机的研发、生产和作业服务,为全省供销社开辟出 19

一个新的产业领域。充分利用国务院赋予供销社开展系统内保险的资格,大力推进系统内保险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依托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在合作社内探索开展生产互助保险试点,一方面全面推进以汽车保险为主要险种的财产保险,要下达任务,同时选择一批县级社、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推进单位,力争经过几年努力,组建起全省供销社的保险公司和服务网络。利用省社幼儿园形成的优势,在系统内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在全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上半年总结郯城等地建设集散、加工、分拣中心和建立分公司的做法,在全省逐步推广,争取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的布局,为发展循环经济作出贡献。

同志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各方面的支持帮助下,为实现“三农”和供销社的共同发展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篇:王万良同志在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王万良同志在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3-04-01 信息来源: 电力处

字体:大 中 小

王万良同志在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3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省公安厅任建军副厅长、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张方正副总经理分别就有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淄博市经信委、德州市公安局和聊城供电公司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表彰了2012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会议达到了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推动工作的目的,开得很好。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12年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去年是贯彻实施《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的第二年。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抓好《条例》的深入实施,积极履行职责义务,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基层基础工作明显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企业为主、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依法行政、隐患排查、措施防范、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涉电外力破坏事件明显减少,形成了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持续稳定、有力有效的较好局面。工作上,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省17市及各区县都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列入政府重要工作议程。电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目前全省已有烟台、淄博、潍坊、东营、日照、滨州、莱芜、聊城等8个市,章丘、青州、冠县等14个县(市、区)设立了电力执法机构,枣庄、菏泽、临沂、济宁等12个市组建了用电检查队伍,其中烟台市经编制部门批准,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编制4人的电力执法监察支队。各级公安部门深化警企合作机制,建立完善了省、市、县三级电力设施保护和反窃电联合工作办公室,政、警、企联合执法工作逐步常态化、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集中整治和排查清除了一批电力设施重大安全隐患。去年全省共清理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树木近80万棵,制止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违章施工3000多起,整治违章建筑700余处、违章放炮采石场近150处,有效防止了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青岛市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总指挥的电网建设指挥部,加大违章建筑清理力度,协调城管部门拆除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20余处。淄博市将难以处理的安全隐患纳入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进行专项督办,提高了各区县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320项重大安全隐患得到集中整治,有力保障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三是各产权单位自身防范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供电企业积极落实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强化三级护线管理,加强护线队伍建设,联防共管工作成效显著。完善电力设施标志设置,按照标志设置规范要求对现有电力设施保护标志逐步整改并完善配置。加强技防措施建设,为重点变电站加装电子围栏防盗系统,组织安装实施配电变压器防盗报警系统和输电线路铁塔在线监控系统,目前全省500千伏等级及以上变电站已实现了电子围栏防盗系统全覆盖。

四是供用电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山东电网推进配网提升工程,加快老旧城区“一户一表”改造,确保供电到户、服务到户,为居民用电增容、实施峰谷电价、推行阶梯电价创造条件。拓展居民电费交纳渠道,增加客户缴费方式,实现城区“十分钟缴费圈”、农村“村村有缴费点”目标。强化电力故障报修服务管理,突出“城乡一体化”服务理念,提高居民客户报修抢修速度,着力打造“三十分钟”抢修圈。规范停电公告和停电信息发布,加大信息发布密度,实现高危客户通知到户,居民客户通知到社区。山东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企业服务质量全面提高。青岛供电公司适应智能电网发展需要,建设完成了全国商业运营规模最大的山海湾智能小区示范项目,为我省开展居民用户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光伏、风电等分布式电源接入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

五是全省电力设施保护社会环境明显好转。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三电”联席会议及电力设施保护和反窃电办公室职能,建立多部门联动、多层次联手、多警种联合作战的打击整治模式,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深入开展专项打击活动,保持了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潍坊、烟台等市实现了220千伏级及以下电力设施盗窃、破坏案件“零发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2年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得益于各级经信和公安部门、供电企业的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得益于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特别是工作在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我代表省经信委向全省工作在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战线上的同志们一年来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深化认识,加大措施,全力抓好2013年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加强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确保电力的可靠运行和有序供应,对于全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要求上来,从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的全局高度,进一步提高做好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大力推进难点和薄弱环节工作的依法整治,努力取得工作的新成效。

(一)要始终绷紧加强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的弦不放松。我省是电力生产和需求大省,近年来随着电力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银东直流等输电线路的投运,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山东电网已拥有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42座,输电线路总长2.4万公里,其中500千伏变电站30座,变电容量450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5600公里。全省电力装机达7358万千瓦。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拥有的电力用户超过3500万户。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在显著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同时,也对电力设施和电网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从今年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执法检查情况看,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各地市政、绿化、旧城改造等工程建设与电力设施相遇关系处理的矛盾依然突出,施工过程中挖断地下电缆、剐蹭高压线路等破坏电力设施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防范和整治难度很大。二是一些重点超高压输变电设施技防设备防外力破坏能力不足,运行维护单位与当地经信、公安部门缺乏沟通联系渠道,电力设施安全防护还存在一些隐患。三是部分农村地区群众对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保护意识不强,窃电和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仍时有发生。四是目前我省部分市、县电力行政执法体系尚不健全,还不能完全满足十分繁重复杂的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需要。为此,我们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不断深化认识,全面分析,冷静头脑,在充分肯定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挑战及压力,坚持高标准高要求,绷紧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的弦不放松,扎扎实实抓好每一项工作,为全省电力的稳定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保证。

(二)坚持抓好《条例》宣传贯彻,增强广大群众依法用电和护电意识。各级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坚持不懈、卓有成效地组织开展好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的重大意义。要充分利用现场执法、检查、巡视维护的时机,深入乡村社区,把保护电力设施和加强人身安全结合起来开展教育、普及知识,加强对沿线群众的法制教育,使广大群众充分意识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和电能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和盗窃电能等违法行为都有权制止。同时,要建立保护电力设施举报涉电犯罪案件奖励办法,对提供破获涉电重大案件重要线索,为保护电力设施和电能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意识。

(三)深入做好三防体系建设,提高输变电设施安全防范保护能力。要在现有变电站电子防盗围栏、视频监控系统等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重点输变电设施技防设备投入,提高对变电站围墙和输电线路杆塔的监控防范力度。要充分吸取寿光变电站接地铜排被盗案件教训,加强500千伏变电站“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内部安全保卫措施,提高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坚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山东电力检修公司要尽快建立起与各地经信、公安部门的沟通联系机制,一旦发现危及超高压电力设施安全的事故隐患,第一时间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解决。要结合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按照低压配电线路绝缘化工艺设计要求,加快推进全省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有效提升农村

电网反窃电和防外力破坏水平。

(四)加快推进行政执法机制建设,依法履行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各级经信部门要强化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基础基层“双基”工作,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推进执法队伍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编制部门支持,设置执法机构,增加工作人员,充实执法力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与公安、供电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办公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执法合力。要严格按照《山东省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作业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电力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组织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区内重大隐患的清理整治行动,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要定期组织开展法制培训,加强电力、行政等方面法律法规学习,确保各级电力行政执法人员及用电检查人员准确把握电力行政执法的基本准则和法律依据,正确理解产权人的法律保护责任和义务,熟悉执法工作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为依法履行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职责奠定基础。

同志们,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担负着保障电力运行安全的重要职责,做好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加大措施,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的新局面,确保电力的稳定可靠供应,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健

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李小敏同志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市场环境

——李小敏同志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4日)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省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经受重大考验中赢得重大胜利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认真履行职能,扎实开展工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集中开展了食品安全、打击传销、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1171件,涉案金额达29.51亿元,为庆祝建国60周年营造了良好市场环境。二是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广泛开展“红盾保民生护企业促发展”主题活动,累计走访内、外资企业115610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3571个;推进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股权出质工作,帮助企业担保主债权7204亿元;落实重点产业项目挂钩跟踪服务制度,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网上年检、网上登记,降低企业商务成本。三是全面推进商标战略。启动建设28个品牌培育基地,支持4000余户外贸企业、定牌加工企业发展自主品牌,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全省驰名商标发展到136件,跃居全国第三。四是扎实开展消费维权活动。进一步扩大“放心消费”、“平安市场”等创建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市场监管,积极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农村消费投诉站点发展到15198个,组织网络实现全覆盖,全省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五是不断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启动食品流通许可证核发工作,依法开展市场食品质量监测,扎实推进日常规范管理,着力完善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等溯源管理制度,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六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开展建局3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全面开展;高度重视基层建设,全省基层工商所软硬件条件明显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工商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合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工商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的关键一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开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承担着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重要职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贯彻落实。全省工商系统一定要深刻认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千方百计促进经济转型,尽职尽责管好市场秩序,全心全意服务广大群众,扎扎实实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开创江苏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关于今年工作,佘义和同志将作具体部署。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促进者

服务发展大局是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大责任。今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有更大作为,首先,要把握服务大局的聚焦点,解决重点服务什么的问题。今年经济工作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以自主创新占领制高点,以集约发展增强竞争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这是全省经济工作的大局、全省工作的大局,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大局的聚焦点。第二,要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解决从哪些方面服务的问题。把好市场准入关,促进市场主体优胜劣汰,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途径;实施商标广告战略,促进品牌经济、创意产业成长壮大,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手段;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提升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从这几个方面切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大局就有了广阔的舞台,就能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要明确服务大局的着力点,解决如何服务好的问题。就是要着力于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着力于创新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于提高运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础信息为大局服务的能力,着力于整合监管执法资源、增强服务发展的合力。

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充分运用市场准入政策,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要认真落实我省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债权、林权、采矿权、海域使用权出资登记工作,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出资比例,大力支持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认真执行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及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的调整、关闭工作。主动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重点产业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大力实施商标广告战略,全力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充分发挥商标在推动品牌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更加重视和保护商标专用权,努力提升企业商标管理水平,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继续加强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定牌加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推动“江苏制造”更快迈向“江苏创造”。积极支持广告、动漫、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努力提升规模和层次。以食品、药品、医疗、电视购物等广告为重点,持续推进广告市场专项整治,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增强自律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净化广告市场环境。三是不断完善服务“三农”机制,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新农村市场主体孵化工程、市场体系优化工程、市场环境净化工程等行之有效的服务“三农”工作措施,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农村新型合作组织规范登记工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广涉农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加大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测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切实保障农业安全、农民利益,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不断强化监管执法,当好良好市场秩序的坚强守卫者

市场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高。第一,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做好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要有更加充分的认识。维护市场秩序,不仅是发挥市场在配臵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保证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坚持监管是本职、服务是宗旨、法治是保证,在监管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管,既是江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工商行政管理战线同志履职尽责必须进一步把握好的原则。第二,面对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对强化监管执法的必要性要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切实解决扰乱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的问题,要在强化行政执法、强化整治力度、强化制度落实上进一步下功夫,推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商标专用权和虚假违法广告整治等工作取得更明显成效。第三,面对新挑战、新任务,我们对创新监管机制的紧迫性要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以创新促转变、以创新求提高,努力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今年市场监管工作,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的法定职责,从配备专业人员、提升技术手段、完善工作机制入手,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当前,尤其要吸取“海口农夫山泉事件”的教训,进一步规范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抽检工作,切实提高社会公信力。要着力解决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市场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村食品市场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要强化日常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流通许可、基层食品市场监管、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责任、食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等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二是依法打击各类经济违法行为。继续加强市场主体准入监管,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加大打击传销工作力度,集中力量查办大要案件,严惩传销组织者、策划者和骨干分子。充分发挥行政、司法“双向移送”机制作用,严肃查处制假售假、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事件中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傍名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仿冒、虚假宣传等商业欺诈行为。严肃查处水、电、气等公用企业滥用垄断地位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行为。三是着力破解新兴市场监管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的流通业态、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涌现,特别是网络市场迅猛发展,仅去年,全国网购人数就超过9000万,通过第三方支付的网购金额达到5766亿元。最近,省政府印发的省工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正式赋予工商部门监管网络交易及相关服务行为的工作职责。工商部门要积极适应职能变化的需要,深入研究网络交易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化解网络市场监管中存在的管辖权难以确定、责任主体难以明确、调查取证困难、法律适用过于原则等难题,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切实加强对网络交易中经济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促进网络交易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三、全面提升维权水平,当好放心消费环境的忠诚维护者

全面提升维权水平,首先要提升维权理念。提升维权理念,有三个层面要求:其一,拓展维权理念。维权既是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保增长、保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把主要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对于提升广大群众消费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项具体工作,同时对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直接产生影响、发挥作用,这是维权工作特有的丰富内涵。其二,深化维权理念。维权服务是面向普通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仅去年,全省工商系统受理的消费者申、投诉就达37606件,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019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为组织形态的经营者和作为个人形态的消费者在力量对比上相差悬殊。工商部门为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提供维权公共服务,体现了党和政府为民执政、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本质要求。其三,更新维权理念。努力实现消费维权由事后调处为主向重视事前防控转变,做到调处与防范相结合。同等重视城乡消费维权工作,努力使城乡消费者同样享受消费维权公共服务。

今年维权工作,要在三个方面进一步下功夫。一是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今年的创建工作,要在深入宣传、深度推进、逐级测评、提升层次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做到参与放心消费创建达标企业不低于本地区主要消费品和主要消费项目经销服务企业总数的5%;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参与率达95%以上;省辖市创建达标的重点行业数不少于10个;乡镇、街道参与放心消费区域创建的比例达60%以上,达标率不低于20%。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把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经营者、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凝聚成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大合力。二是着力完善消费维权网络。进一步强化“12315”功能,努力使之成为工商部门与广大消费者信息互动的重要平台。大力推进“12315”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基层“一会两站”全覆盖,方便消费者就近、就便投诉,将消费矛盾化解在基层。妥善处理群体性消费纠纷,防止矛盾激化,促进社会和谐。世博会将于今年5月至10月在上海举办,届时大量国内外宾客将到我省旅游观光。各地特别是邻近上海的苏南、苏中各市,要进一步加强“12315”机构建设,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配备懂外语、熟悉工商业务的工作人员,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和嘉宾提供热情、高效的服务。三是进一步健全消费维权长效机制。要完善消费者咨询服务、申诉投诉受理、查办反馈等各项制度,提高消费维权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全面推广市场信用分类管理、消费纠纷和解制度,进一步完善小额消费争议现场解决机制,努力把消费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大力推进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消费者组织在化解消费纠纷、缓和社会矛盾中的职能作用。

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成为新时期工商形象的最佳展示者

加强自身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的根本保证。这些年江苏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绩,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得益于坚持加强以“三个过硬”为目标的工商干部队伍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不断发展,工商队伍建设就要不断加强。工商队伍建设得怎样,工商工作人员素质是否切实提高,我认为主要看三条:一看尽责之心。就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大局为重,忠于职守,默默耕耘,尽职尽责干工作,尽心尽力作贡献。二看担责之能。就是要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能力和本领,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都要努力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绩效。三看履责之风。就是要有求实的思想作风、务实的工作作风、严实的党纪政风,努力使工商系统每一个单位都成为展示新时期工商机关良好形象的窗口。

推进工商队伍建设,有三项工作要进一步抓好。一是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要将学习作为工商干部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切实做到勤于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要学以立德,把加强学习同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观念结合起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要学以增智,把加强学习同增强工商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结合起来,努力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帮助广大干部提高专业技能,加快知识更新,提高业务水平。要学以致用,把加强学习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围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生动实践,带着问题学习、围绕工作钻研,积极探索解决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基层工商所建设,着力培养工商所长抓工作、带队伍的能力。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逐步改善基层执法办案条件。积极适应“两费”停征的新形势和机构改革的新变化,加快完善工商所内部运行机制。坚持依法监管,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执法监管公信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垂直管理的效能优势,加强上下联动执法,切实形成监管合力。三是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要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政务、局务公开,全面实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队伍管理权的监督和约束。要坚持纠建并举,坚决抵制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形象。

下载尹慧敏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尹慧敏同志在全省财政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志在调研财政地税国资工作时的讲话

    ***同志在调研财政地税国资工作时的讲话刚才,**、**同志介绍了财税、国资工作。总的感觉,大家的工作很努力。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各项指标回落、经济......

    吕祖善同志在2011年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吕祖善同志在2011年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挥支撑保障引导作用 推动科学发展走在前列 (2011年1月14日) 在“十一五”胜利完成,“十二五”开局之时,召开全省财政地税工......

    宋志成同志在全县财政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宋志成同志在全县财政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3-15 22:22:31文秘办 同志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财政系统工作会议,总结安排全县的财政工作,并对先进单......

    同志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咬定目标真抓苦干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同志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8月2日)同志们:这次县委工作会议,是在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实施陕......

    ####同志在选举委员会议上的讲话

    ##### 同 志 在选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4日) 同志们: 按照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我区区、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从10月14日起已正式启动。换届选......

    _____同志在全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镇人民政府 2011年3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春节过后我镇召开的第一个大型会议,也是在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

    葛伟同志在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葛伟同志在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作者:研究室 文章来源: 点击数:444 更新时间:09-10-22 15:44:53(2009年10月15日)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

    王万良同志在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5篇范例)

    王万良同志在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发布时间: 2013-04-01 信息来源: 电力处字体:大 中 小王万良同志在全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