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反映:当前商品展销会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监管对策
基层反映:当前商品展销会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监管对策
今天,xiexiebang.com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当前商品展销会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监管对策》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来,展销会以其商品种类齐全、物美价廉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点,但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扰乱了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工商部门应高度重视商品展销会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监管。
一、商品展销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虚假宣传盛行。部分参展商以“厂家直销”、“大甩卖”、“大降价”等广告语吸引消费者眼球,实际上则是“标高卖低”,即先把价格涨起来,再以所谓的“低价”出售;部分参展商针对消费者钟意尝鲜的心理,虚假宣传商品产地,如长沙臭豆腐、台湾鱼丸、新疆羊肉串等随处可见,实际上这些商家根本不是来自这些名产地,产品也不是所谓的地方名品,仅仅是一些路边摊改头换面。
二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当前,随着造假技术越来越先进,普通消费者根本难以分辨商品真假;加之展销会多数商家来自外地,流动性较强,部分商家仗着打一枪换一炮、“不做回头生意”的优势,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明目张胆在展销会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
三是变相强制交易令消费者防不胜防。据报道,某展销会有商家打着某知名公司旗号进行有奖式销售,实际上,该抽奖活动奖项设置不全、规则不透明,还要求消费者必须另外付款购买抽到的奖品,否则不退抽奖费。所谓的有奖式销售演变为变相的强制交易,让不少消费者防不胜防、掉入商家精心设置的陷阱。
四是消费维权困难。目前,大多数展销会展销时间短、参展商来自五湖四海,而消费者购买产品后不可能使用
一、两次即能发现问题,待问题发现时,要找到商家已属不易;加之多数消费者根本拿不出消费凭证,使得维权之路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当花钱买教训。
二、商品展销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组织者管理不力。2010年11月3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2号废止了《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工商部门不再审批商品展销会登记,办展的门槛降低。因此,部分组织者一味为了聚集展销商家人气,采取来者不拒、放之任由的态度,明知是“滥竽”、依然放
进来“充数”,使得不少不良商家能够顺利参展、混水摸鱼。
二是监管盲区存在滋生违法。一方面,目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展销会进行全过程规范,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部分法律的个别条款中对展销会的参展商有一些规范,让执法部门不知该从何管、怎么管。另一方面,商品展销会监管牵涉商务、工商、公安、城管、消防等众多行政部门,但又没有明确的牵头部门,致使各自为政、监管脱节,陷入谁都可以管又谁都不管或好事人人管、坏事没人管的局面;加之部分展销会是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组织,各个部门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三是参展商唯利是图。由于展销会流动性强,特别是一些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展销会,更是“打一枪换一个阵地”。因此,不少参展商堂而皇之利用各种消费陷阱,哄骗消费者消费,甚至为了获取更为高额的利益,恶意欺骗、故
意圈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三、加强商品展销会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倡导理性消费。工商部门、消委会应利用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契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发布消费警示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曝光商品展销会的各类消费陷阱,引导消费者参加活动前应注意了解展销会主办方或经营者的资质和信誉,不能被其天花乱坠的宣传和所谓的低价折扣所欺骗;提醒其在选购商品时,应注意索取并保留购货凭证,以便发生消费纠纷能够提供凭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封堵违法源头。各职能部门应在职能范围内加强对展销会组织、实施等全程指导、监管。一方面是制定出台展销会相关法规,明确主办者、经营者、各相关监管部门权利义务,确保各负其责。另一方面是督促展销会组织者认真落实展销会管理制度,严格审核参展商的主体登记信息、广告备案信息和产品
质量信息,要求参展商家落实服务承诺和质量承诺,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进货查验等制度,堵住无照经营、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源头。
三是强化活动监管。地方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的展销会,应通过发文、召开部门碰头会等形式,明确展销会监管的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细化工作分工、工作职责,确保监管有序。同时,各部门应强化对各类民间组织的展销会活动的监管,并及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互通展销活动监管信息;开展联合执法,以便各部门各尽其责,形成对展销活动监管的合力。
四是注重消费维权。各部门可通过在展销会现场设置消费投诉流动站点,依法受理、及时处理消费者有关展销会活动现场的举报、投诉。同时,工商部门应帮助展销会组织者建立健全侵权赔偿机制,落实“组织者—经营者”连带赔偿制度,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二篇:基层反映: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层反映: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推动党建科学发展、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但是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问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党员民主素养相对滞后于民主实践,影响和制约着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党内基层民主的逐步推进,广大党员的民主意识、监督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进一步激发,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主观的、客观的等多方面原因,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状况呈现不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内民主的推进。部分党员主体意识不强,由于长期以来强调党员义务多、奉献多,强调党员权利少,一些党员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凡事等靠组织,党员身份感不强;部分党员民主观念缺位,缺乏对党的事业负责任的主人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参与意识不强烈,主动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不够,部分党员民主能力弱化,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能正确行使权利,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也无力去维护,或采用一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
二是一些制度机制不健全和执行不力,影响和制约着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机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部分民主举措流于形式、一些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影响和制约着党内基层民主实现的程度、发展水平和运作质量。一些民主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制度只是提一些原则性口号,既无实际内容,又无具体操作程序,以至无法在基层执行;有的制度只提要求,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难以真正得到落实;还有一些制度要求由于基层条件尚不具备,导致无法执行。一些制度机制形式主义的要求过多,不利于基层简便快捷地工作。如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普遍反映,工作中存在会议多、计划多、要求多、形式多,既牵扯太多的精力,又没有多大的效果。
三是民主实现途径和载体与现实需求的差距,影响和制约着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速度和成效。党务公开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公开的程序、程度、对象等还需继续规范拓展,党员最关心、最想了解的党务事项,公开的速度和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通过党务公开促进党务工作科学化、民主化、精品化的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党员参与民主活动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畅通,有数据显示,80%的党员反映了解党组织的事务的主要渠道是“党内会议”,而通过“党务公开栏”、“党员群众议论”、“报刊网络”等方式了解党内事务、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仅占20%,有56%的党员认为“缺乏有效参与渠道”;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的民主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在推进基层党内民主上信心还不够充足,对深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有畏难情绪,这些问题常常导致党内基层民主的探索裹足不前,无法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二、基层建议及解决对策
一是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进一步落实和保障党员选举权。落实和保障党员选举权要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不断扩大党员在党内行使选举权的范围,提供行使选举权的平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选举方式。要在“公推直选”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公推直选”全面推开的选举方式,并有计划地扩大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范围,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副书记的直接选举。
二是以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为重点,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党务公开在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健全这一制度,使之成为党员群众了解掌握党内工作的主渠道。首先是科学界定党务公开内容。党组织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决议,均应该面向社会公开。对不涉及保密的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也应该视情况及时向党外公开。其次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限于党内公开的内容,可以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党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可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公开,扩大党务公开的覆盖面。再次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对党务公开的事项、时间、期限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公开的内容准确,公开时间及时,公开时限合理。同时收集群众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三是以完善党员意见表达制度为基础,落实和保障党员参与
权。建立健全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搭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建立以“三联”制度,党委委员与党代表、党代表与普通党员、普通党员与基层群众联系为基础的互动沟通平台;建立党内下情上达的呈报制度和反馈制度。进一步细化党员和党组织意见建议的反映渠道和收集处理办法,采取党员谈心、信件等方式,确保党员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党员与党组织的交流沟通平台,开设如党员论坛、党员信箱以及领导干部在线交流,为普通党员自由表达权益、诉求心声创造条件;继续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等活动。
四是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落实和保障广大党员监督权。落实和保障广大党员监督权,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使广大党员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直接参与监督,行使党章规定党员的民主权利。首先是健全报告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大会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向党员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党员大会或党代会定期述职述廉制度;尝试建立党员在党的大会上对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询问和质询制度;考虑建立党员旁听党委会和党代会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对工作报告和述职情况的意见收集和反馈机制。其次要疏通监督渠道。探索建立对基层党组织领导成员决策的质量进行专项考评的制度,并纳入干部综合考评内容;实
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民意测验制度,创新党员对党组织领导成员的民主测评形式,并使之制度化和经常化;坚持和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要强化党内监督。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党内基层民主的监督,可以通过聘请民主监督员、开展公示、组织听证、党员评价等民主形式,进一步丰富监督形式。要对各单位落实各项民主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各项民主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
罕台镇杨波
第三篇:2014-07-21 基层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农村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重新建轻改造。虽然每年新农村建设中旧农宅改造数量多于文明生态家园新建数量,但改造资金投入比例偏小,改造标准低、施工质量差,且改造的重点仅停留在建大门、改灶、改厕和刷文化墙等初级阶段,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乡村在文明生态家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统筹考虑实用功能和群众经济承受能力,致使规划户数多,群众报名少,因新农村建设兑地引起的矛盾纠份和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二是重基础轻配套。普遍存在对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绿化亮化等工作抓得紧、投入大,对道路硬化、排水排污、沼气能源、环境整治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够重视。个别行政村村部、文化广场和村学建设档次较高,但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社道硬化却迟迟不能动工修建,沼气建设覆盖面小、使用率低。部分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硬件配套,而对生产发展等基础性工作抓得不够,以致村容村貌变了,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三是重眼前轻长远。一些乡村受当时建设理念、项目、资金等因素制约,村庄规划不够合理,加之后续建设未及时跟进,基础配套比较滞后,已无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有的对新农村建设缺乏全面深刻准确的把握,规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强,增加了农民负担,— 1 —
形成了债务。个别乡村新农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房子建起来了任务就完成了,对于后续扩容、内涵提升、基础配套等方面重视不够,往往建成之后便放任不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村又重回旧貌。四是重示范轻推广。每年的新农村建设中项目、资金都向市县列建的重点村倾斜,特别是对部分塬区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连续进行新建改造,但对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村投入严重不足,新农村建设的覆盖面和群众受益面较小。大部分山区村由于缺项目、缺资金,虽经多年发展但村容村貌无明显变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
针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建与管的关系。积极从出台政策、建强组织、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入手,以新的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出台扶持村级经济发展、土地开发、交通、水利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按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稳定、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集中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上。进一步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扫除体制性的障碍因素。二是处理好软与硬的关系。在硬件建设上,要着眼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加大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村能源和农村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大力推进“五改三建”工程建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软件”建设上,着眼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
展,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三是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广泛征求基层和群众的意见,提高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结合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劳民伤财、不盲目攀比、不强求一律。立足乡村特点,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俗,不搞一个样、一刀切。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抓好新产业开发,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抓好新农民培育,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抓好新环境营造。四是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办点示范。把新农村示范点与各级领导的工作联系点、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真正发挥示范作用。在办点示范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充分挖掘先进典型,积极向外推介宣传,不断强化试点单位在制定规划、推进工作、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切实为推动面上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第四篇:当前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当前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摘 要】当前在全面推行警务改革以来,公安部要求各地85%的警力要沉到基层,基层公安已成为我国公安系统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基层公安执法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全面推行警务规范化建设以来,基层公安的执法活动日趋规范,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孟建柱部长提出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执法活动中还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全面分析,认真总结,积极应对,改进我国当前基层公安执法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基层公安
行政执法 问题 原因 对策 和谐社会
【目 录】
一、当前基层公安执法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二、当前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当前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四、改进当前基层公安执法工作的对策
基层公安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安系统能否依法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否始终坚持对法律负责,能否有效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当前基层公安执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基层公安干警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态度,规范执法行为,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全面分析,认真总结,积极应对,改进我国当前基层公安执法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一、当前基层公安执法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一)基层公安执法的内容
基层公安主要面向基层群众,服务群众,因此,基层公安执法的内容
复杂多变,涉及面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管理
人口管理是基层公安执法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基层公安民警通过户口登记、人口调查、查验居民身份证等专门工作来了解群众,熟悉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加强对辖区内暂住人口,重点人口的管理,掌握其中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动向,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2.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是基层公安执法的重要内容。基层公安民警通过充分运用辖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大力开展群众群治工作,构筑有效完善的治安防范体系,从而有效减少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3.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是基层公安执法的重要内容。基层公安民警通过对辖区内各种公共场所与地段、特种行业、企事业单位等其他重要场所进行有效管理,采取严密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日常安全检查,集中专项整治打击等多种措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及各种治安灾害事故。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是基层公安执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基层公安民警要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和参与调解社会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还要依托110报警服务台,对辖区居民的报警求助,为难求助等情况[1],按照服务群众快速反应的原则和要求,及时处置并提供援助。此外,基层民警还应积极参与辖区的公益活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基层公安执法的特点
基层公安作为公安行政执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公安执法工作既有传统公安工作的一般特点,又有新形势、新情况下呈现出的一些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性
公安工作是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任务的,在当前新
形势新情况下,基层公安执法所面临的形势和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基层公安执法具有复杂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和谐稳定,但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破坏,国内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和敌对分子,乘机加紧活动,制造出了诸如西藏“三一四事件”,新疆“七五事件”等一系列恐怖事件,严重影响到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各种消极因素大量存在,治安问题压力不断增大,刑事犯罪数量增多,危害加剧。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着很大的复杂性。
2.危险性
在当前新形势下,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日趋复杂化,犯罪技巧日趋新颖性,犯罪工具日趋高科技化,同时他们的反侦查能力不断增强,大规模的集团犯罪,有组织有谋划的集体犯罪日益增多,这些都增加了公安执法工作的危险性。基层公安在执法工作中,往往处于对抗性矛盾的第一线,经常同犯罪分子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在抓捕、审讯犯罪分子的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危险。由于基层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他们还要同恶性灾害事故进行斗争,在每年同火灾、水灾、风灾、地震、爆炸等灾害事故的斗争中,基层公安民警也伤亡惨重。据统计,1990年至2005年的15年间,因公牺牲的民警就有6819人,平均每一天是1.2人,负伤的人数达到了120783人,平均每一天是20.7人。伤亡主要集中在基层,其中派出所民警、交警、刑警、治安警等基层干警伤亡严重 [2]。
3.艰苦性
基层公安工作的艰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基层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国内环境,广大公安干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再加上我国的警力严重不足,促使他们不得不长时间连续做战,超负荷工作。据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因公伤亡公安民警中,因执法执勤、抢险救灾、积劳成疾牺牲的有370人,占牺牲总人数的89.4%;负伤2909人,占负伤总人数的70.4%。其次,基层公安执法大多面向基层,基层自然环境的恶劣性和执法环境的复杂性也加剧了基层公安执法的艰苦性。
4.易腐蚀性
一方面,基层公安作为法律的直接执行者,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果这些权力得不到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就会滋生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另一方面,基层公安在执法中,经常会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如果基层公安民警在工作中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就容易滋生腐败。
二、当前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基层公安在执法中存在着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质量不高的重大顽疾。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旧的执法习惯和错误的执法观念还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滥用职权
在基层公安执法中,许多单位滥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包庇纵容罪犯、办人情案等滥用职权的现象大量存在。在基层派出所,民警为了创收,借助扫黄打非,抓赌禁赌的时机,大肆搜刮百姓钱财,导致许多地方百姓怨声载道。在基层交警队,许多单位进行“钓鱼执法”到处设卡,以种种不合理的强制手段来征收“违章”车辆或罚款。在刑警队,有的单位无法定理由随意使用留置、传唤、搜查、扣押、拘留等强制措施,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权。
(二)不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案
在执法活动中,作为强势一方的公安机关,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办案,才能够确保公正合理,才能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在当前基层公安执法活动中,存在着许多违反法定程序办案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主体不合法。在许多地方,协警、保安等非正式警察参与办案、制作笔录,甚至收受罚款[3]。二是警种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争夺利益,不按规定办案。如派出所上路查处交通违章行为,刑警队处理治安(行政)处罚案件。三是不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随意扣留拘押,超额罚款,超期拘留等,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三)玩忽职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严格规定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法定
职责。但当前一些基层公安机关没有很好地履行这些法定职责,玩忽职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按规定时间上下班,通常晚出早归,擅离职守,在工作时间办私事,给群众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二是对群众举报,不出警或出警不及时,办事效率低下,给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害。三是对公民申领许可证,执照等合理请求,该办不办,无故拖延,故意刁难。
(四)刑讯逼供,粗暴执法
在办案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讯逼供、变相体罚,通过各种手段来逼取口供,因此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在治安管理中,粗暴执法,蔑视弱势群体,态度蛮横,通常采取强制措施,不注重工作方法,造成警民关系紧张,甚至到了对立的局面。
三、对当前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规体制不完善等客观原因,又有民警素质不高,观念陈旧等主观原因。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警察管理及招录培养体制存在弊端
当前我国警察机关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4]。这一体制在警察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基层公安执法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弊端。首先在人事管理体制方面,基层公安处于整个公安系统的最底层。一方面受上级公安的领导,接受上级公安机关的指示和安排,另一方面又要受当地政府的领导,从而导致基层公安在执法活动中政令不统一,令出多门,使基层公安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同时公安机关列入地方政府机构编制序列,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干部任用、民警招录、清退等都受到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的制约,从而导致管理不顺,警力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优化。其次在经费保障方面,公安机关的经费主要来自地方财政,由于一些地方的财政不足,同时地方领导不予重视,导致了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经费普遍不足。
在公安的招录培养体制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许多地方的公安招录不公开,暗箱操作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一些不合格的,甚至二流三流的
人进入了公安队伍。其次在公安警察培养上也存在弊端。当前,我国逐步形成了面向社会招录,通过短期培训,直接上岗的公安培训模式。这一模式导致许多正规公安院校毕业的、接受过完整的公安警察教育培训的学生不能进入公安机关,而那些只接受过短短几个月培训的却进入了公安队伍,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人才,还造成了基层公安在执法中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弊端。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特别是与基层公安执法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方面还没有统一的程序法。这就导致基层公安在执法过程中没有统一完善的标准,为以后的执法工作埋下了祸根。同时公安执法中常用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5]、《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不配套,给基层公安执法活动带来了弊端。
(三)基层公安执法监督不力
公安机关的监督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就内部监督而言,主要是指上级督察机关的监督和本机关内部监督,由于基层公安机关地处基层,远离上级,督察机关的监督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而同级机关的内部监督往往由于工作紧密,碍于情面,不便于进行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是指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监督。例如,媒体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公民个人监督等。由于公安机关工作的特殊性和公安权力的垄断性以及公安工作的强制性,决定了公安机关外部监督往往是软弱无力,甚至是无济于事的。
(四)基层公安民警素质不高,执法观念落后
当前我国基层公安队伍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社会上招录的没有接受过正规公安教育培训的新民警。他们缺乏应有的法律业务知识,对新形势下执法办案要求不了解,没掌握。二是近几年刚从部队转业的退伍军人,他们形成了部队上机械式的思维和习惯,没有经过系统地学习法律和业务知识,对办案程序知之甚少,难以满足岗位执法要求。三是一些长期在基层公安工作的老民警,他们往往习惯于经验办案,不注重知识更新,拘泥于旧的执法观念和执法理念,不知变通。四是一些固步自封的地方领导。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和
执法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权力至上,权力本位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四、改进当前基层公安执法工作的对策
当前基层公安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有的是可以立即解决的,有的则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彻底解决。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基层公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警察管理及招录培养体制
在警察管理体制方面,我们要打破现有警察体制的束缚,从当前我国的国情和基层公安执法的特点出发,改革目前公安机关统一实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向“条块结合,高层公安机关以块为主,基层公安机关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转变[6],从整体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警察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警务活动的事权划分,实现政令统一。高层公安机关管理中要加强工作效率,及时地进行业务指导,要加强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二是要合理确定警察编制,优化警力分布机制,确保基层警察机关的活动经费。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协调优化配置警力资源,达到地区间的平衡。同时还要实现警力下沉,充实基层警力,使基层所队实有警力要占到所在公安机关或部门警种总警力的85%以上[7],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安全放心。对警察机关的活动经费,要实行国家统一调度,使每个地区都能合理配置充足的财政经费。
在警察招录培养体制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学历教育体制,提高警察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培养层次,严格控制警察院校的生源,做到“入学即入警”,充分利用警察院校的资源,努力提高警察队伍的素质,而对于从社会上招录的警察人员要经过长期的严格的教育培训,才能够加入到警察队伍中。
(二)加强公安法规体系建设
首先党和国家要重视公安法规体系建设,摒除原有公安法规中的缺陷和不足,努力建成由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公安法规、规章组成的比较完善的公安法规体系,使基层公安执法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建设轨道。其次各地公安机关要积极组织本单位的成员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基层公安的法律素养,使他们牢固树立起依法执法,法律至上的理念。
最后,国家要加强普法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接受、支持、配合公安执法工作。
(三)加大监督力度,完善基层公安执法监督体制
首先要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体制。一方面上级督察机关通过执法检查,执法考核,查处各种重大执法过错等方式和途径,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的监督。同时公安机关内部也要打破常规,加强对组织内部成员的监督,严厉惩处那些违法乱纪的单位和人员。其次还要完善外部监督体制,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建立健全培养制度,加强对基层公安执法的监督。(四)提高民警素质,改变陈旧观念
由于当前我国基层民警的素质普遍不高,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民警的业务培训,大力提高民警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落实“三个必训”制度,完善终身教育体制[8]。同时,我们还应该要端正民警的执法思想,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摒弃落后的执法观念,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锐意进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层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范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同时,要把制度规范与法律教育和自身素养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瑞清、李新钰、胡建刚:《社区警务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27页。
[2]武和平:《公安部通报2005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负伤情况》,公安部新闻发布会,2006年2月23日。
[3]公安部政治部编:《公安法制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4]安政:《中国警察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5]程连昌、李文燕:《公安基础知识学习指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315页。
[6]安政:《中国警察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7]安政:《中国警察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8]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基层民警论三基工程建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第五篇:浅谈当前企业基层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WORD
浅谈当前企业基层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铜仁市万山区烟草专卖局 肖江玮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企业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认真研究分析当前企业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采取新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加强这一制度,对于健全党内民主,搞好党内监督,解决领导班子内部矛盾,增进干部团结,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提高班子战斗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一、民主活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从我们烟草行业来看,基层党组织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对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矛盾,有效地进行党内监督,增强团结,改进作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正确贯彻执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有这样四种表现形式:
(一)存在会前准备不充分的问题。部分基层单位把“征求意见”和“专题学习”大多统一到“准备发言材料”上,存在“只要材料准备好了,会前准备工作就算做好了”的想法。有的会前没有围绕主题组织理论学习预热,针对性不强;有的征求意见不够广泛,没有按照“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要求去落实,没有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归纳整理后反馈给干部本人;有的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不够深入,难以听到“原汁原味”的批评意见;有的发言材料没按要求认真准备,随意性较大。
(二)存在会议议题不集中的问题。.民主生活会的目的主要是找出问题、揭露矛盾、沟通思想、增强团结。但有的单位民主生活会议题不明确,不集中,党内民主生活会走“样”变“味”,甚至越来越“程式化”和“形式化”。有的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地神侃一通,民主生活会变成了“大杂烩”;有的只谈工作不谈思想,民主生活会成了情况汇报会或工作研究会;有的只谈成绩不谈问题,“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或经验交流会。
(三)存在查摆问题不够较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走老路子、说老问题、做老好人的“三老”现象,不能进行深刻的党性分析,不能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不敢触及解决问题的深层矛盾,经常是用批评的方式体现表扬的意图,用成绩掩盖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往往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或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检讨,或是谈工作性的问题多,谈思想性的问题少,不敢实事求是的指出班子和其他班子成员存在的不足。特别向领导提意见时,往往是先对领导大加恭维,大唱赞歌,然后,提出一些诸如“不注意身体”、“家庭观念淡薄”、“学习还需努力”等所谓的意见建议。
(四)存在会后整改落实乏力的问题。有的民主生活会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既不公布,也不整改,或者对群众意见重视不够,拿不出切实整改措施。有的即使提出了整改措施,但由于没有可操作性,无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限要求,落实乏力。结果民主生活会开完了就完了,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冒出来,没有实现通过民主生活会提高领导班子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不能指导基层党务工作开展,存在着走过场、搞形式、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
二、影响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有的基层党组织对于为什么要开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性认识不明,对如何开好民主生活会研究不够,没有把民主生活会作为领导班子成员交流思想、增进团结、解决问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措施来对待,觉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民主生活会过时了;有的基层党组织的态度是:反正有会议记录,只要是形式、程序走到了,上级也不追查民主生活会质量好坏。有的基层组织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与“一把手”表率作用发挥不强也有关,在民主生活会上,一般是“一把手”先发言,如果“一把手”自我剖析不深,批评不大胆,其他成员就更敷衍了事。由于 思想认识偏差,加之“一把手”表率作用差,这必然致使民主生活会出现行政化、庸俗化、娱乐化倾向。
(二)庸俗思想作怪。个别基层组织受社会不健康思潮的影响,党性观念弱化,好人主义抬头,庸俗风气严重。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打击扫复;批评同事,怕失人缘,挨骂名;批评下级,怕失选票,丢官职;批评自己,怕留辫子,找麻烦。有了这种思想指导必然造成民主生活查摆问题不认真,不深刻,你好我好大家好,走过场。
(三)上级监督指导不够力。虽然基层党组织已经建立和实施上级党委派员参加并点评下级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但上级对下级的点评多集中在对整个班子建设情况和会议现场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点评,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当听众的多,主动参与少;说好话的多,提批评意见的少。监督和审查民主生活会前准备工作、会后整改方案.的力度还不够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领导班子对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和会后整改环节的重视程度。
(四)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很好地建立和健全会议分析、考核、报告、通报等制度,加之监督不力,导致这些单位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会前不能充分准备,会上没有明确议题,会后也不能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三、提高基层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对策
针对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进一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使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健全并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的重要意义。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化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进一步深化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解决党内自身问题、推进党的事业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进一步深化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维护团结、增强基层班子战斗力重要性的认识。三是进一步深化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关心爱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意识,民主生活会效果好不好,主要看领导。“一把手”作为民主生活会的总导演,要对开好民主生活会负责,要熟知程序、精心部署。并能以身作则,率先做到“三带头”:带头自我批评、带头批评别人、带头引导他人开展批评。同时要紧紧把握会议主题,明确评判标准,坚持以批评促团结,对每位干部的发言给予简要点评,牢牢控制会议的方向,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争相发言的活跃局面,营造讲政治、讲正气、.讲党性、讲原则的良好氛围。
(二)严格规范程序。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既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又是一项严密系统的工作,必须严格程序,保证民主生活会扎扎实实的开展。具体要抓好六个环节。一是确定会议主题。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互相帮”,准确找出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抓住群众关注、比较突出的一至二个问题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二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发放意见表(函)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乏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负责进行整理汇总,连同测评情况,一并向班子和个人反馈。三是搞好思想剖析。每个班子成员要围绕会议主题,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和群众的意见,深刻剖析问题和不足。四是组织开展谈心。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开展谈心,以化解矛盾,增进团结。会前准备工作就绪后,要将开会时间和准备情况报告上级党组织。五是会中要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把手”要带头检查剖析自己,诚恳地对其他班子成员提出批评,并虚心接受班子成员的批评,做出榜样。六是制订整改措施。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问题,属于班子集体的,要进行集体会诊,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属于个人的,由个人制订出整改措施。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要在单位内部召开通报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三)加强监督和指导。搞好监督和指导,是提高基层民主生活会质量的保证。对基层单位民主生活会,上级党组织要统一安排,派出专门的工作指导组,负责基层单位民主生活会的意见收集、反馈,民主评议,组织谈心交流,会中引导,会后的整改督促等项工作。重点监督班子成员对班子和个人存在的问题,结合群众意见反馈内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和制定整改措施的情况,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并对会议效果写出评价意见。如果发现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前征求意见不充分,会议主题不明确,应当提出明确缓开意见;认为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不符合规定要求,如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措施不具体,可以责令其重新召开。对那些应付了事的班子和负责人要进行批评;对借机发泄私愤的要进行教育;对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勇于揭露问题的同志要予以褒扬;对讲真话的同志进行打击报复的人要严肃纪律。
(四)健全规章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具有约束力。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健全会议分析、考核、报告、通报等制度,依靠制度来促进民主生活会的正常化、规范化。同时,要把民主生活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要建立约束机制,把每个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好与差作为评选先进和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把每个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的态度与表现作为衡量干部党性原则的依据,并与干部的升降去留挂钩。
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并不断探索和研究当前企业基层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切实有效地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