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当兵冷征兵难的困难和建议
关于征兵工作的问题和建议
一、面临的问
(一)宣传渠道不够畅通,军地部门配合不够紧密:如街道在辖区悬挂征兵宣传横幅、标语常常被城管部门制止或取缔;
(二)优抚政策落实不及时、力度不大、操作性不强,影响应征青年积极性:如:去年成都市办公厅出台了关于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政策明确要求在新兵入伍3个月内给予入伍大学生本科每人5000元专科每人4000的经济奖励,据了解,至今也未落实到位;对于退役人员的优先待遇操作性不强,如:优先考虑退伍军人招工报名、拓宽安置渠道等规定,地方政府和具体单位均无明确的操作要求,政策模糊性强;
(三)驻地高校协调沟通难:从往年的情况来看,辖区高校对大学生参军入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动与驻地武装部沟通协调不够;对于高校没有具体的任务指标,也不纳入当地考核,有时工作人员进校宣传也难以得到支持和实施。去年实施的给予应征入伍大学生所在高校征兵工作经费补助政策(标准是1200元/人),给予学生交通及生活补助政策,给予高校相应征兵工作人员通讯补助,自实施以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二、几点建议
(一)关于大学生征集问题 高等院校在响应国家征集高学历大学生的政策上缺乏内在动力。一方面,如果大量的大学生参军入伍,特别是高校新生入伍,院校的生源就出现流失,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受到影响,积极性不会很高;另一方面,现行的文件对高等院校征集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责任,而当地征兵部门对高校也没有行政约束力,许多高校甚至把网上报名预征作为提高就业率的一种方法,常常出现学生到网上报名但不去参加现地体检的现象,因此,网上报名大学生实际想参军的人员很少。建议向高校下达大学生征集任务,把兵员征集与高校绩效挂起钩来。另外,建议把研究生的学历放宽到26岁,对于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政审条件能否适当放宽或进一步规范。
(二)建议调整征集时间
从近年来征兵的情况来看,对于征集大学生的时间太仓促,一方面,6月中下旬,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已陆续离校,在校大学生正在准备期终考试阶段,宣传发动不能及时有效地跟进;另一方面,8月份正式组织报名、体检、政审,许多家在外地的大学生已返乡休假,不便于返回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军,往返费用也很高(现在,这部分费用由武装部负责解决);其次,8月份学校老师均在休假,学校证明不容易开具齐全。建议将征集时间再提前一个月。
(三)建议加大拒服兵役的惩戒力度
目前,部分适龄青年逃避服兵役或选择性服兵役的情形逐年增多,大多得不到法律的制裁,兵役法规对于这种情况缺乏硬性处罚措施。
(四)建议提高征兵政策补助标准
一是提高对入伍大学生的政策补助标准;二是提高对应征高校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政策补助标准;三是进一步提高应征大学生交通补助及生活补助。
第二篇:目前乡镇征兵工作面临的困难及若干建议
目前农村征兵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目前农村征兵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征兵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兵员的减少的问题有着复杂的成因,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人口形势上: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不断推进,社会人口的年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适龄青年比例不断下降,于地方表现为招工变难,于军队则表现为征兵遇冷。
二是在征兵单位上:乡镇征兵单位的职能行使难,具体表现在专职武装干事真正专职的少,兼职的多,无从军经历的多。征兵工作周期性强,而负责征兵的领导干部也多半身负责数职,导致乡镇武装部人力物力捉襟见肘,时间和精力难以集中。
三是在发展预期上:近年来,部队士兵提干政策进一步向高学历士兵倾斜,高中以下士兵提干难度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军队士官选取政策也开始向大专以上学历士兵倾斜。但现今年轻人大多有梦想、有闯劲,随着国家不断发展,他们对自身期望也变得更高,这些也是农村青年入伍、留队比例下降的原因。兼之士官退伍之后在军队技能并不适应在地方谋职,现实的生存问题考验着部分在职军人,这也使得征兵工作略显尴尬。总之,现行征兵政策对于农村地区青年的
2障等方面提供的隐形福利,助推其个人的成长进步。
三、地方优待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改进
一是把已有政策落到实处:落实优待政策不仅是地方武装系统对于参军入伍、立功受奖的青年实行精神和物质鼓励,更有赖民政、社保、组织人事、用工单位等多个部门积极协作,后续政策的落实密切关系着征兵工作的顺利与否。
二是将政策探索提上日程:兵役部门积极开展调研,了解现行地方优待兵役政策的落实情况、满意度和期望值,在县(区)一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探索将退伍军人优待水平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经济补助与福利补助相结合的路子,增加对参军入伍的鼓励力度。
第三篇:如何应对现在征兵难现状
如何应对解决“征兵难”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退伍军人安置政策的改变,一直很热门的征兵工作有些冷了下来,社会青年应征入伍热情明显下降,各地逐渐出项了“征兵难”的情况。征兵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造成基层“征兵难”和思想退兵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面的。从基层实际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基层国防教育薄弱,公民国防观念和依法服役意识日趋淡化。随着和平年代的延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区的基层特别是农村,国防教育相当薄弱,人们的国防观念特别是为国防尽义务的意识趋向淡薄,调动青年应征入伍积极性的主导因素,已不再是爱国热情和公民的责任义务,而是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现行征兵的整体思路,没有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性、就业性征集的思维定势,弱化了应征主体的兵役法规意识。不少家长和适龄青年觉得部队考学、提干机会少,学技术、转士官难度大,当兵没出路、没盼头。所以,许多青年宁可外出打工也不肯参军,宁可当保安看“厂门”也不愿穿军装守“国门”。
其二,优待安置政策滞后,兵员基数继续分流。优待政策是调动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的基本杠杆。近年来,随着安置政策的取消,极大地影响到一部分青年和家长。虽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优抚和安置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不高等问题,影响了青年参军服役的积极性。同时由于高校扩招和自学考试、电大、函大、刊大和民办大学增多,入学标准放宽,吸引了相当部分高考落榜生。另外,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建筑市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劳动用工机会增多。一些青年外出务工经商获得实惠后乐不思蜀,给当地兵员征集带来极大冲击。
其三,拥军优属的社会氛围不浓,军人军属光荣的意识不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受到影响和冲击,人们对经济看的过重,军人的作用和价值被忽略或曲解,不能被人们正确认识。很多人认为“傻当兵”、“大头兵”、“好男不当兵”;社会负面舆论影响不同程度存在。各地拥军优属氛围不够浓厚,军人军属和普通家庭相比没有优越之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导致人们的国防观念日趋淡化。
其四,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对兵役违法行为缺乏有效惩处。很多调查都反映,市场经济使部分人国防观念淡化,而现行兵役法规对履行兵役义务又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兵役法》第61条规定:“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处以罚款”。但由于程序较为复杂,标准难以把握,且具体执行部门不明确,实际上根本无法落实,导致征兵时对逃避、拒服兵役问题“没人管、没法管”,适龄青年“不服管、不怕管”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搞不同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征兵难”和参军热降温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强和改进国防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强化公民国防观念和依法服役意识。强调加强教育,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必不可少。尤其不断加大针对性强的国防教育特别是兵役法规宣传教育力度,至关重要。依据《国防教育法》,建立基层国防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大中小学的实际和青少年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教学、学生军训、课外活动等时机,有计划地开展国防形势、国防职责、国防法规和国防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国防观念和崇军尚武意识。加强经常性的征兵宣传教育,变过去“一季征兵突击教育”为“全年四季搞教育”,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开办国防教育讲座,开设国防教育专栏,开辟国防教育橱窗,使《兵役法》、《国防法》等兵役法规和国防建设方面的内容家喻户晓。要协调新闻出版、文化宣传部门,整合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资源,利用各种形式和教育契机,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
二、调整完善优抚政策并切实抓好落实,激发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积极性。有些同志认为,目前国家优抚安置政策基本符合国情,总体不错,但某些在具体落实上存在偏差走样和力度不够,部分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一是提高优待金标准。建议农村义务兵优待金不低于当地农村人均总收入的2倍,城镇义务兵优待金不低于上本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同时,建立义务兵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每年随工资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同步增长。二是建立退役士兵培训和择优上岗机制。建立健全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制,提高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对于高学历(应届高职高专、本科毕业生)退役士兵,可在享受国家制定的学费补偿代偿、考取研究生加分等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同时享受考录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实行笔试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区每年预留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名额,用于安排优秀大学生退役士兵就业。
三、加强拥军优属工作,提高军人军属社会地位。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拥军优属力度,灵活拥军优属活动方式,增加拥军优属保障经费,全方位做好军属服务保障工作。每年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和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政府和兵役机关应组织慰问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和烈军属活动,积极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切实增强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对确实有困难的家庭要切实进行帮扶,军人军属设法维权帮扶上也要落到实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征兵工作运行机制。党管武装是抓好武装工作的根本,要强化地方政府领导抓征兵“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一把手”既要“挂帅”更要“亲征”,使各级、各部门领导主动靠前解决征兵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把征兵工作纳入政府年终绩效考核,纳入评先评优范畴,借鉴综治维稳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做法,实行“一票否决”。健全常态抓征兵的措施机制,加强各级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和征兵办公室建设,围绕推进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增强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成效。
五、完善强制惩戒措施,维护兵役法规权威。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探索,完善政策法规,增强依法征兵力度。如,根据《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等法规,变通常征兵是季节性、突击性的工作方式为全年登记服务,以最大限度准确掌握各种基本参数。要借国家新修订《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出台之机,进一步细化实化对兵役违法行为的惩处措施,明确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处罚措施、处罚标准、执法监督等内容,加大对逃避、拒绝或阻挠履行兵役义务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兵役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达到“惩戒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对征兵工作全程监督检查。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渎职违法的要形成连带惩处机制,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的可迫其引咎辞职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工作总结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乡2011工作总结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在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
2011年,我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造全国果业强乡、全省文明乡乡、全市宜居城乡”的三大目标,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均有条不紊地开展。今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3.35亿元,占年计划的105%,其中: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占年计划的103%;农业总产值1.22亿元,占年计划的108%。同时,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占年计划的110%;农民人均纯收入5960元,完成任务5711元的104%,同比增长24%;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6224元,完成任务26181元的100.1 %,同比增长23%。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发展持续较快增长
1、今年新栽苹果6670亩,完成任务的119%。苹果套袋2亿只,铺设反光膜5500亩,果园种草10000亩,树盘覆盖7000亩,召开农民技术培训会20余场次,印发宣传资料2.2万余份,培训果农8040人次(其中技术员780人次),全乡挂果园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优果科学技术到位率100%,消除了“四项”关键技术推广死角,优果率达到90%以上。创建市(区)级示范园39个、面积4000亩。配合区果业局完成**生态示范村建设任务。建立直销窗口4个,召开促销座谈会5场次,培养发展了10名营销大户、67名经纪人、19名果商。利用电脑
工作任务,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配合区林业局完成了刘家沟村两委会活动场所的绿化工作。全年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581万元,村庄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5、种植粮食2万亩,产量达到5260吨。其中:种植小麦1.2万亩,玉米7000亩,油菜2300亩、产量达到173吨。种植烤烟500亩、产量达到1020担。中药材种植506亩。发展蔬菜2490亩,产量达到3169吨,新增设施蔬菜300亩、630吨,建成了**蔬菜示范村,食用菌产量109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疫苗利用率达到100%,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
(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1、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年召开了2次科技工作专题会议,建立**村、**村2个科技示范点,共组织苹果栽植、畜牧养殖等各类培训35期、培训5250人次。
2、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计2020人。
3、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成功举办了“颂歌献给党,红歌大家唱”歌咏比赛、“党在我心中”诗歌大赛、“党旗飘扬”书画展等文艺演出活动6次。为了加强对文化市场工作管理的力度,我们采取每季度1次的抽查或突击检查,对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重点检查,对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4、2011全乡共出生205人,性别比为97。计划生育率98%,出生率为7.3‰,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累计手术192例(女扎25例、上环167例)。各项计生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清理清查率、手术及时率、育龄妇女三查率均达到100%,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拆除违规建筑,硬化巷道,粉饰裸墙,修建垃圾屋,配备垃圾收集车、垃圾箱,设立垃圾填埋场,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全乡所有的行政村达到卫生村标准,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考核中,受到区委、区政府通报表扬。
投入“四创”资金60余万元,完成乡区减速带设臵、排洪渠清理、人行道渗水砖铺设,配备了果皮箱,补植、修剪行道树。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周末卫生日制度及加强环境秩序综合治理等措施,乡区环境面貌大为好转。
2、全乡耕地保有量2.88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336万亩。成立机构,落实专人,加强对全乡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零伤亡”。
3、完成春季造林1000亩,育苗30亩,四旁植树20万株。新栽干杂果700亩,改造提升1200亩。着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全面完成了集体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任务。
(五)社会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1、调整充实了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与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及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53份,全年开展安全大检查50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7份。向珠峰煤业有限公司派驻了专职驻矿监督员。
2、与各村、辖区各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17份,提高平安建设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坚持每月召开2次矛盾纠纷排查会,通报矛排结果,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黄牌警告”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切实发挥乡信访联
恳请区政府及区级相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育布局不合理,辖区内**高中学生数量少且素质较差,导致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建议撤销该学校,将闲臵土地流转出去,积极鼓励推动农民进城。
(三)城乡统筹规划先行,避免盲目推进,造成重复建设,建议全区统一在2至3年内高标准完成各乡乡城乡统筹规划,同时配套完善相关的政策。
(四)我乡是2002年全省第一批小城乡建设示范乡,是建乡较早的一个乡乡,是印台东部集贸大乡,交通便利,但是后来由于305修成后,**乡区位优势大为减弱,小城乡建设步伐迟缓,基础设施欠帐较多,项目争取难度加大,资金缺乏。尤其是未列入全省107个重点乡之列,缺乏投资渠道,更加制约了小城乡的繁荣和发展。建议区政府能够将小城乡建设维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小城乡开发建设。
(五)村组干部待遇低,日常工作繁琐,导致基层干部队伍不稳定。建议切实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工作报酬,保障待遇落实。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村组干部队伍稳定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篇:论在职青年征兵难现象及对策
论在职青年征兵难现象及对策
去年我街道冬季征兵工作整体上有条不紊地展开,广大社区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志愿投身国防事业。最终,16名优秀青年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但是我们惊异的发现,在全部新兵中只有3人是在职职工,其余的都为社区待业青年或者学校在读学生。以往作为预征人员主体的在职青年在近年来的征兵过程人数逐年减少,而在这次新兵中比例更仅为19%,大大低于往年!并且在去年征兵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两名在职青年被确定为预征对象通过体检后,却打起了“退堂鼓”的,主动放弃自己参军的立场的现象。
一、剖析原因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在职青年不愿参军入伍?我街道对此做了一些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究其原因,我们总结出四点:
(一)本人思想主观原因
现在的适龄青年生活条件普遍较好,又是家庭里的独生子、独生女,而我们的在职青年更有着一定的经济收入。一方面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远离都市的喧嚣繁华,舍不得自己在地方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对入伍动机缺乏的正确认识,在职青年的收入一般和当两年兵的几万元优抚金基本持平有些还略高,收入没增加甚至减少,却要去部队受苦,认为很不“划算”,去年两名打“退堂鼓”的青年就是这样情况;还有的青年独立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即当兵立场不坚定,入伍动机不纯。
(二)青年本人环境客观原因
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普遍都在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是适龄青年的义务,当兵是自己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在职青年自身生活条件比较好,工作也比较稳定,受到物质观念影响,认为当兵了就意味失去现在的工作;还有的青年本身志愿参军,但是在自己家人、朋友、单位领导错误观念的影响下,自己的立场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社会及家庭对青年本人的影响。
(三)企事业单位的原因
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而国企、事业单位纷纷转制,大量职工分流,同时各种私营企业大量出现、发展。各类企业为了自身生存,都以扩大生产,提高效率为有效手段,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最低程度编配职工,职工都是经过企业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培养,青年职工更是生产中的骨干。而企业的职工暂时离开企业、离开生产去参军入伍这势必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产生相矛盾,从而导致很多企事业单位“不肯放人,放了人就重新招人”,我们的私营企业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也使那些青年职工出于企业、自身的考虑不愿参军入伍。
(四)职能部门自身原因
随着当前社会的飞跃发展,生活条件的大加改善,以及公民的国防观念淡化,使我们的征兵工作难度将越来越大。有时我们的征兵工作的确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盲目追求人员报名的“基数”、上站体检数的问题,把关不严,对应征在职青年的本人思想认识缺乏掌握,更对其在报名参军过程中思想的变化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时每年的征兵工作从报名到体检、从体检到政审、从政审到走访、再到定兵、送兵,一环扣一环,紧锣密鼓,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致使我们宣传教育工作受到影响。有时对在职青年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不能触动到他的灵魂。同时我们也常常本着“以人为本”,出于人情味对企业和职工缺乏必要的行政处罚手段,没有维护好兵役法规的严肃性。
二、相应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在职青年国防意识
政府各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学校教育过程中、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大、中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结合各企事业的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再有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己已成立的民兵组织,可以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各类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职工人人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并保障必要的待遇、福利补贴。
(二)完善优抚政策,提高青年待遇减轻企业负担
根据每年上海的就业情况,适当修改地方性兵役法规,一方面从地方政府、在职青年单位两方面相应提高、增加在职青年参军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政府对出工参军的企业增加一些市场优惠条件,以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激发企业鼓励自己职工参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严格兵役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奖惩措施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兵役法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也不适应征兵工作的需要。尤其应当增加违反兵役法的惩罚措施,确定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的征兵工作机制。其次加强兵役执法力度,每年对违反兵役法,阻碍职工报名参军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媒体曝光、通报批评,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兵役工作出色的企事业单位及时上报并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