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启动大会讲话
在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县长 费生云
(2011年5月15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对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进行动员,对部分生活特别困难的城镇群众进行救助,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县有识之士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帮助困难群体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困难群众通过帮扶解困摆脱困境、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按照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的重要意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完善扶持政策促使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设立县长教育基金帮助困难家庭孩子圆了上学求知梦,通过注入担保金推行小额贷款成就部分下岗失业
职工重走创业致富路,通过落实低保、五保、新农保、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民生政策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生活困难,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份,工业企业少、起步晚、财政收入低、吸纳就业能力弱、可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相当有限。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4、全省为1:4.3、我县为1:1.7,而且我们的城镇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国家公职人员收入拉动,可见,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不是城乡均衡发展的标志,而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缓慢的显示、是城镇困难群众渴望关心渴望帮助的呼唤。今年3月,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干部集中时间在城区进行了入户走访,从这次走访和民政、工会、街道社区调查的结果汇总分析,我县城镇居民中,生活非常困难的就有2904户、8642人,其中因病致贫301户937人、因灾致贫31户79人、因供子女上学致贫373户1262人、因单亲失业及其他原因致贫2199户6364人,居民人均收入在 4000 元以下的1443户4272人、2000元以下的298户829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158户162人,有的家庭生活已经到了十分窘迫、几近绝望的境地。没有这些家庭的脱贫,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共同小康、就没有全县整体的和谐发展。全县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广大干部、有识之士都要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在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中献一份爱心、尽一份责任、留一份善举!
二、把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开展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实际、解决低收入群众难题、着力改善民生的职责所在,也是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和谐共处、努力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为扎实开展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同志牵头详细调查了城镇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卢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不同规格、不同形式的会议,形成了帮扶解困的广泛共识;张主席和其他政协领导同志深入调研,提出了困难群众救助具体办法;梁书记、朱县长带队组团赴外考察学习,借鉴了兄弟县市实业解困的成功经验;县委政府决定财政列支100万元、其他方面筹资80万元共180万元设立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基金,解决了帮扶解困的基础资金;四大班子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制定了帮扶解困的工作意见,所有这一切都为启动这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动员大会之后,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会议要求,积极行动、履职尽责,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努力从氛围上关怀、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障,切实为困难群众构建起一条基本稳固的生活保障线。县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行动、带头帮扶,一周内都要到自己的帮扶对象家去,主动结亲,要根据困难家庭实际制定帮扶计划,长期帮有效帮,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断线;财政局要积极筹措资金,今年的100万元3天内到专户,并要主动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争取,确保每年向帮扶解困基金注入的资金有所增长;民政局、街道办要及时掌握城镇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严格按照救助办法实施,制定具体可行的困难居民认定和救助对象确定细则,坚持阳光操作规范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动态管理动态救助,确保把好事办好,让社会满意、让困难群众满意;人社局、工信局和红沙岗、城东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单位要及时捕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岗位和困难居民的对接,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培训困难群众、优先安臵困难群众;社保局要积极争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实施,长远解决城镇非职工居民后顾之忧;就业局要加大城镇居民技能培训力度,3年时间内将有劳动能力的城镇困难居民和下岗失业居民至少轮训一遍,让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和就业岗位推介力度,多渠道增加收入;文体局、旅游局要抓紧制定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具体办法,既学习外地经验又突出民勤特色、既依托外商外资又重视自树品牌,在自主创业、实业解困方面探索成功经验;教育局要拓宽县长教育基金筹措渠道,把此次帮扶
解困和教育基金救助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加大救助面,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受到资助;卫生局要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增加济困病床数、增加工作透明度,简化程序、方便患者;工会要动员县内企业积极招用城镇困难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估和兑现“三金”补贴具体细则;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及时宣传创业致富典型,营造全民创业、帮扶解困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绩考核办公室要将各单位在这次帮扶解困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列入实绩考核范畴,年底一并考核权分,切实增强各单位帮扶解困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三、努力形成全社会帮扶解困的强大合力
这次帮扶解困,县委县政府除给财政拨款单位和县级领导干部给了具体任务指标之外,没有给其他党员、干部硬性任务。但我想,我们作为一个在党旗面前庄严宣誓过的共产党员,在党的9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帮一把困难群众理所应当;作为一个吃公众薪水的干部职工,当自己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的情况下,帮一把困难群众于情于理,有钱帮钱、有物帮物、无钱无物帮一份智慧送一份温暖。这次帮扶解困,我们没有给企业家分配任务,但我们出台了吸纳困难群众就业、带动困难群众创业、销售困难群众产品优惠奖励政策。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是当代中国优秀企业家的品格风范,实践证明,我们民勤的企篇二:宋秀岩 在全国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宋秀岩 在全国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8-0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妇女发展和妇联工作实际,研究部署妇联组织立足自身职能和优势,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助党和政府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贡献智慧和力量。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我们党执政以后,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始终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推进包括社会管理在内的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社会管理领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深入研究、有效破解。
面对新的形势,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以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主题,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并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关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对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央在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部署时,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突出强调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确要求工青妇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完善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充分运用党委和政府赋予的工作资源和条件,做好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发挥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这为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创造性地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赋予了重任。
中央作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策部署后,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处高度重视,对妇联系统的学习贯彻工作及时作出安排部署。在至立同志的亲自指导和带领下,党组、书记处的同志分别深入到各省区市基层开展专题调研,邀请全国妇联书记处特聘专家、各团体会员进行专门研讨交流,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连续召开了三次专题学习研讨会,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认真研究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彰显优势、发挥作用的新思路新举措。各地妇联按照全国妇联的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积极探索实践。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思考、调查研究,我们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形成了四点共识。
一是注重从妇联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出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以及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为以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为基本职能的妇女群众组织,其工作的主要内容、领域、手段都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可以说,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既是党对妇联等人民团体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妇联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也要看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涉及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妇联组织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要认清妇联组织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的角色和定位,着眼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牢牢把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这七项基本任务,从自身职能出发,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主动地作为,全力以赴做好发挥组织优势、体现妇联特色、务求妇女受益的各项工作,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作贡献。
二是注重抓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基所在,重心下移、落到基层。基层既是社会管理的基石,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中央反复强调要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基层,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到基层,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为社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把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心放在农村和社区这个社会最基层,以配合党和政府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解决妇女儿童“三最”利益问题为重点,把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基层和妇女群众身边,使情况掌握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妇女发展的任务落实在基层、妇女工作活跃在基层。
三是注重总结提升以往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探索创新、完善机制。长期以来,各级妇联把参与社会管理作为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综合运用源头参与、依法维权、宣传教育、示范引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公益慈善等手段,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普惠妇女儿童的法律政策,探索创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服务平台,协调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与维权中的突出问题,有效化解涉及妇女儿童的矛盾纠纷,创造了许多鲜活经验,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中发挥了应有作用。我们要认真总结这些好做法好经验,使之上升为制度和机制,通过创新创造,进一步完善妇女需求了解和分析机制、妇女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机制、妇女矛盾化解和情绪疏导机制、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动员机制以及妇联基层工作保障机制等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在妇女中受欢迎、在全社会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实现新作为。
四是注重把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与解决妇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中央强调,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强化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效。近年来,在至立同志的亲自倡导和带领下,全国妇联和各级妇联组织以让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为目标,积极争取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大力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试点、农村妇女进村“两委”、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状况研究与政策推动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组织实施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贫困母亲两癌救助”、“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等实事项目。各地妇联也大力推动把为妇女儿童办实事纳入当地政府统筹推进的民生工程,尽心竭力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这些工作既有效解决了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妇女群众之中,又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我们要进一步抓住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契机,坚持不懈地做好这些惠及妇女儿童民生的重点工作,推动更多的实事项目纳入政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扎实推进直接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促进广大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协助党和政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群众工作,既是妇联组织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也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各级妇联要深入学习贯
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部署要求,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实际、发挥优势,认真落实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各项工作,重点要在“六个创新”上狠下功夫。
一、创新联系妇女方式,准确把握并及时反映妇女群众的利益诉求
妇联组织作为桥梁纽带,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调查了解妇女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在认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推动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解决好妇女儿童的切身利益问题,这是服务在源头的关键。实践证明,这些年来我们开展的一系列重点工作,之所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能够被纳入政府财政的大盘子,就是因为我们通过调研,切实把握了妇女的需求,摸清了基层的底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各级妇联要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常抓常新的重点工作,进一步畅通联系妇女的渠道,拓展与妇女沟通的平台,扎实做好了解和反映妇情民意的工作。
切实加强妇女需求调研。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各级妇联要把下基层开展妇女需求调研的工作制度化,领导班子成员要发挥带头作用,每年都要集中一段时间、拿出一定精力就妇女需求开展专题调研;妇联干部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基层和不同层面的妇女群众中去,直接听取妇女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妇女的需求和期盼,掌握基层工作情况。要发挥妇联执委、妇女代表等骨干力量的作用,建立妇女民情调查员、信息员队伍,落实妇女舆情信息直报点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快捷准确地搜集、传递妇女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要充分发挥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的作用,加强统计分析和研判工作,从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把握重大典型个案,使之成为了解妇女民情、掌握妇女需求、帮助妇女解困的知情热线、知心热线。
重视运用新媒体了解妇情民意。要顺应网络时代特点,借助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与广大妇女沟通联系和交流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妇联组织的门户网站、维权网页、心理咨询窗口等,开展调查、问策、咨询、服务等活动,广泛了解妇女的发展意愿、维权需求、生活难题和需要妇联组织提供帮助的事情,使新媒体在搜集分析与妇女有关的信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及时有效地反映妇女利益诉求。对属于个案性的妇女诉求,要一对一地做好说服劝导、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工作。对属于带有普遍性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要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一方面通过要情和专报等信息载体、向“两会”提交议案和提案、参加各类联席会议等渠道,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有关部门呼吁反映,从顶层设计上提出建议,为制定出台有关法律、政策、规划提供依据,力求从制度安排的源头上落实妇女儿童权益;另一方面要为妇联工作的决策服务,确保我们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当前,要认真做好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分析和研发工作,推动调查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到党委政府决策和妇联组织的工作之中。
二、创新思想工作方法,有效疏导妇女情绪、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在社会管理中,预防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管理。而预防的目的,就是要在群众负面情绪还没有导致行动或还没有形成整体态势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化解,以免情绪激化、事态扩大,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有说服力、有亲和力的思想工作,把妇女群众的思想和情绪引导好、疏导好,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教育引导妇女发扬“四自”精神,规范自身行为,争做和谐社会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与妇女群众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制度。要组织妇联干部定期、定向、定任务地进村入户,与妇女面对面、手拉手地问寒问暖、平等沟通,多说妇女群众听得懂的话,多讲妇女群众听得进的道理,多做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工作,多办妇女群众看得见、能受益的实事,在常来常往中实现与妇女群众的“零距离”,增进与妇女群众的感情,使妇女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体会到妇联组织的关心。要发挥建在农村和社区“妇女之家”的“悄悄话室”、“心灵驿站”、“心语屋”等的作用,随时随地为妇女群众化解心理困惑、疏导负面情绪、调适婚姻家庭关系,使妇女姐妹的“难言之隐”有地方诉说、郁闷情绪有地方排解、难办的事情有地方求助。
扎实开展关爱帮扶工作。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要切实加大对困难妇女儿童群体的帮扶力度,深化对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的关爱,依法维护失业失地妇女的生存发展权益,关注新生代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单亲母亲、老龄妇女等解决生活困难。对刑释解教人员、艾滋病人、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中的女性,以及孤残流浪儿童、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等,要尽妇联组织之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总之,要通过为困难妇女儿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提高妇女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进一步加大促进家庭平安和谐的工作力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城乡婚姻家庭领域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婚姻家庭类问题已占妇联信访的60%左右,给社会的平安和谐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做好家庭工作是中央赋予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各级妇联要认真研究城乡家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以保平安、促和谐、创文明为主题,从各地实际出发,着力打造家庭建设工作品牌,明确目标任务,创新活动载体,探索评估标准,大力宣传各类家庭先进典型,注重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家庭,用文明健康的理念影响家庭,激发广大家庭参与和谐创建的热情,为营造夫妻和睦、代际和谐的家庭氛围,邻里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发挥应有作用。要关心和帮助困难家庭,在农村和社区“妇女之家”多为留守流动家庭开通一些亲情电话、网络视频,多向空巢老人上门提供一对一的爱心服务,多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共同携手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三、创新维权服务手段,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的切身利益
当前在基层和群众中出现的诸多矛盾,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一些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切实尊重和有效维护。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强调要依靠基层党组织、行业管理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打好维护群众权益的主动仗。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立身之本,是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推动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任务。
牢固树立大维权的工作理念。要从稳定是硬任务的全局出发,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维权服务机制,无论是谋划妇联整体工作,还是确定妇联重点工作,设计和实施惠及妇女儿童的实事项目,都要从维权的视角加以审视和考量,切实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基本职能落实到妇联各项工作之中,着力把不同层面妇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统筹好、协调好,通过维权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在支持妇女发展中更好地实现她们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妇女群众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从而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
加强维权工作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妇女舆情监测机制、维权预警机制、矛盾排查机制和应急干预机制,及时捕捉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努力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要高度关注网络信息中的妇女儿童舆情,认真做好搜集、分析和反馈工作,争取在第一时间对有关妇女儿童的网络热点议题、舆论关注事件作出反应,以迅速和有效的工作主动引导舆论、化解消除矛盾。要依托“妇女之家”,切实把妇女儿童维权
站(点)建在农村和社区,就近就便为妇女提供咨询投诉、法律帮助服务,使妇女群众从身边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维护权益的渠道。要用足用好妇女儿童维权联席会议平台,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合作,发挥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的作用,壮大妇联干部和妇女骨干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土地仲裁员和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的队伍,吸纳更多的专业和热心人士参加到巾帼维权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提高维权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探索妇联信访工作新方法。当前,信访人员中女性占有相当比例,这几年妇联系统每年的信访总量都在40万件次左右,有些妇女群众存在不会访、盲目访和越级访等现象,不仅加重了信访工作负荷,而且妇女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如何依法科学有效地做好妇女信访工作,一些地方妇联做了很好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各地要结合实际,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和做法,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探索和推广妇女信访代理制和协理制,推动将妇女信访代理、协理工作纳入党委工作部署,将妇女信访代理、协理的重点案件纳入同级信访联席会议,发动那些熟悉法律政策、善于协调沟通、热心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基层妇联干部、法律工作者、退休党员干部、妇女骨干等担任妇女信访代理员、协理员,根据妇女信访的不同内容、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服务,既为妇女反映诉求畅通渠道,也努力把涉及妇女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为构建依法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为从源头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创新妇女参与模式,促进妇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在推动完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中,妇联组织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作为人民团体,妇联组织自身要发挥好社会协同作用,履行好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社会的有序管理与和谐发展,是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既要让人人受益,更需要人人参与。因此,妇联组织还承担着动员组织妇女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引导妇女增强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在这方面,各级妇联组织有许多创新,探索了多种形式与渠道,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妇女的自主选择,强化妇女的参与意识,鼓励妇女的创新实践,引导广大妇女更加自觉、更加广泛地投身到社会管理中来,依法理性地参与,积极主动地作为,在参与中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切实履行公民义务,在服务他人和社会中彰显“半边天”作用、促进自我价值实现,以实际行动为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作贡献。
拓展妇女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要通过进一步推动女性进农村和社区“两委”,发挥女性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作用。要大力推广妇女议事会、理事会等制度,把农村和社区各类妇女骨干组织起来,定期议事、一事一议、要事随议,共同为农村和社区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出谋划策、献计出力,提高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民主管理的意识。要以农村村民小组为单位,以经济合作组织及其他组织为依托,以就近就便、自愿互助为原则,把分散着的农村留守妇女通过互助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让姐妹们生产上互相帮助、技能上互相交流、生活上互相关心、精神上互相安慰、安全上互相关照,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发展生产难、日常生活难、教育子女难、家庭关系调适难等实际问题,使留守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村级事务管理的主人翁、家庭生活的主心骨。
大力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活跃在城乡社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既是妇联组织在基层开展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同时也是妇女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形载体。要根据巾帼志愿者的意愿和特长,按照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的不同,分别组建各种类型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立足社区、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地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运行,使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身份、不同层面的妇女在社区都能找到乐于参加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都享有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帮助他人的机会和平台,使妇女群众在参与各种巾帼志愿服务中发挥所长、愉悦身心、篇三:春节送温行动暨表彰大会讲话稿
春节送温行动暨表彰大会讲话稿
农业局局长春节前干部职工大会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是小年,春节即将来临,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在这里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大会,一是给大家拜个早年,二是就春节前后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三是举行简单的职工联欢会。
回首一年的耕耘,我们的收获很多,粮食生产实现8连增,蔬菜生产实现扩面增效,经济作物持续稳定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保障有力,“民生 100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同志们的精诚团结、无私奉献、顾全大局、尽职尽责、职工家属鼎力支持的结果。此时此刻让我衷心地向大家道一声:谢谢,谢谢大家,并通过你们谢谢那些默默无闻支持我局工作的干部职工家属们。下面我把局领导分工调整情况向大家作个通报(略??)分工调整后要注意两件事:一是请各位局领导相互之间做好工作交接的沟通衔接,尽快熟悉新的分工领域,尽快抓好新的分管工作;二是各科室不得在局领导分工调整之际,用公款宴请。
就春节前后的工作,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要搞好春节值班。春节要实行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后勤中心要马上安排好值班并将值班安排表发给每个值班的同志,并按要求提前将值班表报市政府应急办,正月初六将值班总结报市应急办。带班领导要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各科室值班人员要坚持24小时值班。所有值班人员春节需外出的,要确定好代班人员并提前报后勤中心。值班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及交接班情况等。对进出大楼人员做到逢出必问,逢进必查。发生突发事件,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和妥善处置,并及时准确、按程序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做到不迟报、不谎报、不漏报、不瞒报。
第二、要妥善安排工作。凡是春节前要完成的工作,必须在春节前完成。质监科要会同检测中心、执法队抓好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正常检测;蔬菜科要抓好春节蔬菜生产供应,杜绝净菜超市销售活禽。后勤中心要抓好无人管理小区卫生整治达标和机关、两个家属区的绿化规划和卫生清洁及责任路段三清一化,营造简单热烈的节日氛围。粮油科要把全市粮食生产领导小组会议的相关资料提前准备好,春节过后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相关科室要及早做好春耕备播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节后全面启动,实现首季农业生产开门红。节后要开展春耕备耕调查,办公室要及早拿出调查方案,粮油、蔬菜、经作、执法、科教等相关科室要确定春耕备耕调研的重点内容报办公室。节前需要离郴外出过年的,要按照规定程序请假。
第三、要保障节日安全。节日期间,办公室要锁好门窗,关闭电源。全面加强单位公房出租用于农贸市场、餐饮、网吧、电子游戏厅和职工房屋出租的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家庭要注意防火防盗。外出要注意出行安全,行车安全,所有车辆该修的及时修理。
第四、要注重劳逸结合。春节期间应酬多,大家饮酒要适量,注意休息,注重身体。多腾出时间陪陪家人,问问老人身体,过问孩子成长和学习。要注重节日充电,多看看书,坐下来、静下心,认认真真地疏理一下一年来的工作与生活,有哪些得、哪些失,认真总结,总结出工作中的不足,总结出下一步改进的经验。
第六、节后要按时上班。春节放假时间为农历29到正月初六,共7天。正月初七正常上班,上午8点30,全局干部职工在这里开会。
最后,在新春到来之际,我代表局班子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过个愉快、祥和的新春佳节!元旦、春节送温行动暨表彰大会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爱心慈善好人,人文关爱自愿者,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感谢xx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人文关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了人文关爱工作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感谢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了我们崇高的荣誉!成都市人文关爱促进会是经xx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社会公益组织。工作任务是;”人文研究,人文宣传,人文交流,人文服务”。目标是:“人文关爱,文化强市,海纳名商,有善乃大,做大做强,回报社会”。
人文关爱是一项高尚的政治工作和重要任务,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是“扶贫帮困,共同富裕、激发社会活力、适应新常态,是推进城乡社会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关爱是传递、释放正能量和展示企业家风采的舞台,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公平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和扶贫是新常态下经济工作两大底线。今后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人文关爱是什么”,人文关爱是一缕春风,温暖着每一个走过严寒的人的心,人文关爱是一把火炬,照亮了急需关爱的旅程;人文关爱是一个大家庭,关爱着急需帮扶的人。如果人人都具备了关爱的美德,那么生活将会更加绚烂多彩!人生中,每一件事
情,都有转向的能力,就看我们怎么想,怎么转。我们不会在三分钟内成功,但也许只要花一分钟,生命从此不同。“我们不一定会因为赚很多的钱而富有,但我们可以因付出的善念而使心中富有。
关爱并不依求伟大,因为,离开平凡,一切都很渺小;关爱并不追逐金钱,因为它具有金钱没有的价值,它是自然清纯的概念;关爱不会感到疲惫和倦怠,因为它栖息在每个人的心灵当中。关爱他人,有时很简单。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好多简简单单的爱。当在病床上呻吟时,父母的爱是精心照顾、彻夜不眠;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爱是谆谆教诲。在经济遇到困难时,社会的关爱是大家庭的温暖。
有一样东西,能使铁石心肠变得柔软;有一样东西,能让灰暗的人生充满希望;有一样东西,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这就是——人文关爱!希望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越来越美好,希望这个世界越来越充满关爱,关爱贫穷,关爱弱者;希望富有的人们继续你们的富有,但别忘了回报一下社会,关心一下弱势。
在今后的人文关爱工作中要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向雷锋同志学习,向陈光标,郭明义学习。通过组织来表达,通过组织来宣传,带头,引导全社会为人文关爱尽绵薄之力。“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组织和社会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能力投入到无限的人文关爱工作中去”。
人文关爱是开心快乐,帮助睡眠的最佳办法,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为“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努力。
第二篇:在全县第二轮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三年脱贫解困首战获得全胜,关键之年突破攻坚帷幕已经拉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县十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全县第一轮农村千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研究和部署全县第二轮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任务。会议表彰奖励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纪检委和粮食局分别介绍了包扶工作经验,新权部长还宣读了第二轮《实施方案》。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解困行动付出艰辛努力并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县第一轮千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自2003年1月开始启动。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经过包括广大农村妇女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首轮解困行动任务。先后为农村贫困妇女下摆支农再贷款和小额贷款1000万元,无偿提供扶持资金及物品价值45万元;帮助确定致富项目56项、提供信息800余条;培训农村贫困妇女1万人次;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近2万人。全县64个部门809名党员干部帮扶的1000名农村妇女基本实现了脱贫。与此同时,农村贫困妇女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脱贫解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不仅带动了所在家庭的脱贫致富、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尽管第一轮农村千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个别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不主动,特别是个别部门抓得不实,习惯于搞年节慰问式扶贫,缺乏根本帮扶措施,扶贫效果还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包扶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下面,就如何开展好第二轮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是全县三年脱贫解困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村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全县三年脱贫解困攻坚战成败。对此,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来对待。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早日实现广大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是她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农村贫困妇女承担着农村生产、生活的双重负担,相对其他弱势群体而言,她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关心弱势群体,首先要关心农村贫困妇女,因为她们最需要帮助。帮助农村贫困妇女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各级党政组织的政治责任和社会各界的应尽义务。全县各级党政组织都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农村贫困妇女当作自己的姐妹来对待,把帮助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当作份内的职责来落实,大力提高推动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的能力,更好地为农村贫困妇女服务,以帮助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的新业绩诠释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涵。
其次,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作为全县三年脱贫解困攻坚战的工作重点来突破。三年脱贫解困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脱贫解困的重点和难点在妇女,没有农村妇女的脱贫解困就没有全县的脱贫解困。农村贫困妇女的脱贫解困进程,直接影响着全县三年脱贫解困进程。前不久召开的县十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了深化项目建设,加速产业升级,努力实现脱贫解困、加快发展新飞跃的战略部署。实现脱贫解困、加快发展的目标,需要包括广大农村贫困妇女在内的全县47万人民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奋力开拓。目前,各乡镇、各部门正在研究落实三年脱贫解困关键之年的工作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思路和打法,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考虑进去,作为重点加以研究。之所以说要作为重点,这既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强人所难,就在于妇女作为“半边天”,她们的脱贫解困工作是块硬骨头,工作做好了,对脱贫解困工作全局来讲,是个大的牵动。要作为重点,就必须在精力和力量的投放上给予大力度倾斜,真正使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在乡镇和部门全局工作中有位置、有声音。
最后,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作为事关全县稳定大局的关键环节来强化。稳定是脱贫解困、加快发展的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年脱贫解困、加快发展就无从谈起。而贫困往往是社会不稳定的诱因之一。俗话说,“打穷仗”。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我们常讲,妇女工作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推动妇女解放。推动妇女解放首要的是要推动妇女在经济上的自立自强。穷得叮当响,怎么去研究政治、文化和社会上的自立自强。必须把贫困问题解决好,这是推动妇女解放的基础和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层面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社会层面问题。目前,全县69个省级贫困村还有15410名贫困妇女,她们的脱贫解困不仅仅是她们自身的问题,而且要牵扯到农村1.5万个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抓住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就抓住了维护全县农村社会稳定大局的“牛鼻子”。对各乡镇、各部门而言,解决好农村贫困妇女贫困问题,就是为维护全县稳定大局做贡献。
二、突出主攻方向,全面完成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任务
《第二轮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实施方案》,对未来三年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已经作出了详细安排,这里我就不再重复,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我再从宏观上强调三点:
一是要强化教育,大力提高贫困妇女素质。扶贫先扶志。提高贫困妇女素质是搞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的治本之策。要加强对贫困妇女进行“四有”、“四自”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帮助她们克服自卑自弱心理和“等、靠”思想,引导她们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借助外力解困的信心和斗志。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工作的重大部署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的爱心和诚意,引导广大农村贫困妇女认清实现自身脱贫解困的良好机遇,切实增强脱贫解困的紧迫意识。要培养、树立一批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她们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农村贫困妇女自立自强,靠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的支持勤劳致富。要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畜牧、文化等部门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种植、养殖、绿色食品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她们普遍掌握1-2项实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贫困妇女科技致富的本领。
二是要强化方式,拓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渠道。要围绕项目开发建设,搞好项目扶贫。各乡镇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投资能力和市场前景等情况,兴建一批扶贫项目,特别是要组织贫困妇女重点发展鹅经济、牛经济、猪经济等妇女特色经济项目,力争使一个项目在一、二年内就能带动一批贫困妇女脱贫。要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力度,搞好基地扶贫。突出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这两个重点,专项扶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妇联要抓好“妇”字号龙头企业和“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妇女特色精品园基地、“三八绿色工程”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要扩大生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吸纳贫困妇女,加快其脱贫致富步伐。要继续组织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女党员、女科技示范户、女能手、女企业家等参与“手拉手”扶贫活动,结成帮扶对子,形成帮扶网络,明确帮扶目标,落实帮扶措施。要抓好妇女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县内外、省内外用工单位及家政服务中心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沟通用工信息,开拓妇女劳务市场。县妇联要与上级妇联和其他城市妇联协作,以女能人为依托,组织农村妇女到外埠发展创业。
三是要强化服务,为贫困妇女办实事、办好事。各包扶部门要从本部门、本行业职能出发,主动为贫困妇女发展生产提供服务。我县财力还很有限,靠财政拨款搞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不现实、也不可能。这样一来,对金融部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在贷款投放上向贫困妇女倾斜。其他部门也要针对农村妇女获取信息量少的实际,充分运用社会化网络加大致富信息传递力度,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市场价格、供求情况和技术等方面信息。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帮助贫困妇女开辟特色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好产品的市场问题。目前,春节就要到了。各包扶部门及其领导干部都要下去,在与农村贫困妇女搞好对接的同时,搞好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帮助她们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真正让她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证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成效
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为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一要建立组织,明确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大领导力度。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结对,亲自参与包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解困行动实行全程领导。乡镇党群书记和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县直部门常务领导要专抓这项工作,对这项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真正纳入到干部实绩考核体系中来,以此奖优罚劣,树立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的正确导向。
二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妇联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机关工委要抓好手拉手扶贫的组织协调工作;县直其他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为贫困妇女提供政策、资金、技术、项目、市场等方面服务,特别是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加大对贫困妇女的科技投入和培训力度,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大脱贫解困工作报道和典型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春节前掀起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高潮。
三要严格督查,务求实效。县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解困工作的重要标准。严格检查方案实施情况、措施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并及时通报。各乡镇、各部门既要注意反馈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又要及时总结和推广扶贫解困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健康开展。
同志们,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县委相信,全县各级党政组织一定能够肩负起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的政治责任,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振奋精神,奋发进取,为加快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三年脱贫解困加快发展新飞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县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汇报(妇联)
县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汇报(妇联)
年初以来,按照市第二轮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县委、县政府把做好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快创建和谐××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摆上位置,纳入日程,硬化措施,扎实推进,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全力参与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今年预计脱贫的名贫困妇女中有人实现脱贫,占计划脱贫人数的。具体表现为:一是人均收入明显增加。××年,全县贫困妇女人均收入达元,比去年增长元,增长率为。二是增收渠道明显拓宽。贫困妇女增收领域已由过去单纯依靠种植业拓展到涵盖一、二、三产业,延伸到畜牧业、手工业、劳务输出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多个行业,形成了多领域、多渠道增收的良好态势。三是科技素质明显提高。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文化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了贫困妇女的科技素质。目前,已有的贫困妇女掌握和应用了项实用科学技术,并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把“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作为大事大项实施专题推进,成立了领导组织,多次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实行跟踪问效,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益于广大干部真帮实扶。在帮扶工作中,广大干部带着责任去帮,带着感情去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结对、带头走访、带头办实事,定期深入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慰问,研究上项目、跑贷款和安置就业,真心实意帮助贫困妇女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得益于多种社会力量全面发挥作用。在充分调动广大帮扶干部帮扶积极性的同时,我们不断探索社会化、开放式扶贫办法和措施,鼓励和动员劳动模范、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万名贫困妇女解困”活动中来。目前,参与帮扶贫困妇女的社会各界人士达到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延伸帮扶触角,拓展帮扶领域
我们在认真总结借鉴第一轮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扩大帮扶主体,延伸帮扶触角,提高帮扶标准,努力构建广角度、立体式扶贫解困工作新格局,促进贫困妇女尽快脱贫致富。
⒈把帮扶主体由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向社会各界延伸。帮扶贫困妇女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打破单纯以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为帮扶主体的传统模式,在确定县直机关部门及驻××单位、党员干部帮扶任务的基础上,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富裕家庭等有条件、有能力的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形成了各级领导带头帮、单位部门主动帮、党员干部全员帮、社会各界主动帮的工作格局。一年来,参与到帮扶贫困妇女工作中的社会各界人士共有名,与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个,为贫困妇女捐助物资、资金折合人民币万元。
⒉把帮扶对象由贫困妇女向贫困妇女家属和子女延伸。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贫困妇女致贫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区域性、资源性因素,又有结构性、家庭性因素,单纯地帮助贫困妇女不能从根本上使其摆脱贫困。因此,我们在帮扶的过程中,改变以往只帮助贫困妇女本人的单一做法,努力扩大帮扶范围,在帮扶贫困妇女的同时,对其家属和子女实行同步帮扶,开展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研究致富项目,寻找致富门路。从而,增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整体实力,扩大帮扶效果。截止目前,有名贫困妇女的子女或家属得到帮助,加快了贫困妇女家庭的脱贫步伐。
⒊把帮扶目标由脱贫解困向告别贫困走向致富延伸。我们坚持摆脱贫困不是目的,更主要的是让她们不能返贫的工作原则,实行脱贫解困“吃上饭”、告别贫困“吃饱饭”,走向致富“吃好饭”的三步走战略,以打下致富基础、逐步走向富裕作为帮扶目标,提高帮扶标准。积极帮助贫困妇女开发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致富项目,挖掘增收潜力,促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脱贫妇女进行定期走访,尽可能消除容易导致返贫的各种不利因素,保证贫困妇女彻底摆脱贫困。
二、突出帮扶重点,硬化帮扶措施
我们在深入做好“六清”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帮扶解困工作的重点,通过采取规划、项目、资金、措施、目标“五到户”的办法,把治贫和治愚、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全力为贫困妇女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有效加快了贫困妇女脱贫解困步伐。
⒈立足扶贫先扶志,抓思想观念帮扶。在实施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中,我们坚持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志的工作思路,从转变贫困妇女的思想观念入手,通过注入创业思想推进转变,明晰发展思路促进转变,组织妇女致富典型现身说法引导转变,使广大贫困妇女树立起了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念,实现了由被动帮扶向主动脱贫的大跨越。年初以来,我们坚持做到了“三个必保”,即所有包扶主体,特别是广大干部每周必保走访贫困户
第四篇: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2005工作总结
按照《市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2005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贫困妇女解困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进行了自检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启动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市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全市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各项帮扶工作。
一、成立组织,强化领导。全市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动员大会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机关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结合机关实际,制定了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志任组长,人大常委会各位副主任和秘书长任副组长的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全力以赴抓的工作格局,为帮扶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积极运作,迅速启动。按照《全市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时深入帮扶对象所在地进行对接,全面掌握了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做到了“六清”,即贫困妇女人数清、家庭基本情况清、贫困原因清、技术专长清、致富愿望清、资金需求清,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千方百计,真帮实扶。一年来,我们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按照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的原则,因人制宜,因势利导,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了帮扶。一是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我们根据所了解和掌握的帮扶对象家庭收入、成员就业、自救能力以及思想状况,帮助帮扶对象制定了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脱贫计划,增强了帮扶结象脱贫致富的信心,明确了帮扶方向。二是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我们把解决好帮扶对象的吃穿、上学等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作为扶贫解困工作的基础,开展送温暖活动,伸出援助之手。2005年春节前夕,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带领机关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为帮扶对象送去了大米、豆油、猪肉和现金。此外,我们还根据帮扶对象一些实际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协调民政部门帮助解决。三是帮助开发致富项目。我们综合考虑帮扶对象的家庭状况、市场风险等诸多因素,根据帮扶对象的特长和优势,帮助特困职工妥善选择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致富项目,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帮助确定了种植、外出劳务等致富项目,并帮助协调贷款及进启动致富项目。全年帮助协调贷款1.5万元。
一年多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帮扶对象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两户帮扶对象今年所种植的水稻受灾减产,今年还不能实现脱贫。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更加积极努力地做好扶贫解困工作,尽快帮助帮扶对象摆脱贫困,全面完成帮扶任务。
第五篇:农村贫困大学生解困研究
农村贫困大学生解困问题研究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生存现状
1、贫困大学生基数大。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又占贫困生总数的90%以上。经济困难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比我国贫困人口10%的比例数还要高,可以看出大学里的扶贫任务比农村的还要重,因为扶贫对象是大学生。
2、贫困大学生上学难,费用大问题。
从学费上看,据统计,中国大学生的年平均学费是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那么一年的总消费在一万一千元上下,四年的消费就是45000元。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从大学生日常消费来看,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布的全国九省一市3000名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中所述,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均每月只有约250元。在大城市,这250元只能满足学生们的吃饭需求,还有约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其他同学的生活费平均在576元左右,是贫困生这项支出的两倍多。而高档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奢求。
3、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巨大。
北京青基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的高校中,经济上的贫困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贫困,与周围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相比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导致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于战胜生活贫困,他们缺乏信心和勇气,继而产生对国家、社会和学校资助的依赖。对于大多数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思想单一,见识较少,认知比较狭隘,这造成他们超强的自尊心,在交往面前渴望交往又担心暴漏自己缺点,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人际交往上的恐惧和封闭心理。经济上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勤工俭学。这样做必然挤占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可能最终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和学习障碍。受教育条件和个人特长单一的限制,他们在集体舞台上表演的空间很少,慢慢的也就造成了他们集体意识淡薄,凡事以个人兴趣为中心,自我意识明显等心理缺陷。
4、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据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仅有8.22%选择的是总是参加从未中断过,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既然勤工俭学机会少,他们就会
寻找外面兼职,以解经济贫困之忧。然而现实则是校外兼职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并且与专业知识基本无关,大部分是一些促销、家教之类的工作。同时学习与兼职时间存在严重冲突,多数学生不会平衡利弊,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贫困大学生眼里就业比普通学生更为重要,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偿还学费或者助学贷款的困境,面临的是必须尽早承担家庭经济负担的重任,面临的是自己在城市里扎根立足的生存压力。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普通学生要高出很多。相关调查显示,对于将来的就业单位,80.83%的人希望将来能到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0.9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6.85%的人选择建设新农村。即便现在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没有放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农村贫困大学生因家庭背景以及软弱的经济实力,致使他们在“公平”的应试初始就处于劣势,并且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相互矛盾,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两难境地,致使他们就业更加困难。
二、大学生家庭贫困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家庭。40%的贫困学生家庭年收入在 3000 元以下。绝大多数贫困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在全国农村平均家庭年收入线以下。贫困生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外出打工及种田的粮食收入,这些低附加值的收入是极其微薄的。他们父母的知识水平大多是初中或更低而且缺少专门的培训机会,所以贫困生的父母寻求赠加家庭收入的机会就会更少。长期以来国家推行重东轻中西部,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中西部严酷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在扶贫政策中不当等原因都加剧或造成了家庭贫困。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学生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加之这些地区群众思想落后,超生严重,一个家庭几个人同时上学的不在少数;在高校贫困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父母双亡或单亲子女、父母下岗,这些家庭的大学生大多生活困难,经济无保障。而三分之二的农村特困生都集中在老、少、边、穷的山村地区。越是贫困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成就期望值通常也越大。父母宁愿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贫困生身上一般都寄托着将来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巨大希望。贫困生在求学过程中要承受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学生常为自己求学的花费有负疚感。这种压力既是贫困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当他们的努力失败以后迅速形成自惭、自责心理甚至离校出走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天灾人祸等变故出现的困难家庭,这种父母长年疾病或学生本人长年疾病、残疾,学生不但在经济上困难,学生的心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压力。
三、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自198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形式的“收费加以贷款为主的混合资助”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1、改革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逐步实行收费分担政策,力使大学生全部告别“公费”制,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用。
2、奖学金。指各级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各个级别、各种形式的奖学金,用以支持家庭经济困难或学习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优秀学生。
3、勤工助学。指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及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针对经济困难生所设立的一些助学岗位,以便使他们通过从事不同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获得一定报酬。
4、贷学金。主要指政府、学校和金融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的免息或者减息助学贷款,主要由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两种形式。
5、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1)特困补助是指每年从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拨出一定专款,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补助。(2)国家规定对部分缴纳学费确有困难和一些学习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区别情况减免学费。
四、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问题的对策
1、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各种教育培训,政府和一些社会群体可以为家庭贫困农民创造条件,通过开办各种培训对农民进行素质培养,为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永久动力。
(2)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开拓农业增收新渠道。政府可以帮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让其形成有体系的运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打开国际市场,为农民增收拓宽道路。
(3)将分散的农户由政府组织起来,以村为单位组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有限的农业资源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利用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建立好激励机制,能力强的、有技术的、有资本的农户可以多占股份,可以参与农业股份公司的管理,充分发挥其自我能动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国家要适当调整农村发展战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增加对低收入农民的生产资料补贴、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以及运用新技术的补贴。
2、完善国家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当前资助高校贫困生的一种主要途径,虽然社会反响强烈,但此项工作运作不够理想,推进困难、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就是高校贷款学
生还款违约率过高和银行风险过大。各教育主管部门、银行、高校应密切配合、沟通设立以下相关机制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健康的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我国诚信制度,降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要设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担保基金;要全面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专题讲座;要增加政府制度投资,改善国家助学贷款信誉环境,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完成;要指导银行、高校在此项工作中达到互利效果,让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3、构建资助者与贫困大学生良性互动机制
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单纯依赖政府资助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各高校必须多方面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包括对助困工作的支持。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科技转化合作单位以及毕业校友的联系,争取让他们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以壮大助困基金。
针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贫困大学生失信严重现象,很多资助者称“失望至极”,他们认为自己的经济支持扔进了无底深渊却没有得到被资助学生的应有认同与感激,有的学生打过一次电话后就杳无音信,甚至甚至没有一次交流,以至于有的资助者撤回了资助金。这种状况的产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受资助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再就是资助者目的性过强而导致现有落差的影响。要解决这种现象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机制,构建资助者与贫困大学生良性互动制度,增强大学生心理辅导等。
4、加强大学生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
贫困生应该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通过努力实现就学和就业。贫困大学生上学期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加就业资本,提高自己综合能力,而不是像部分大学生那样昏昏度日。
贫困生要改变就业观念,创新就业方式,不能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利用人才市场、网上招聘等新型的就业媒体,拓宽就业渠道。选择自主创业、基层就业、民企就业等方式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应该降低就业期望值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也不单单选择沿海大城市,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改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的观念,择业时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摆正心态, 合理定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
5、加强高校相关建设
加大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扶助,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心境,物质扶助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教育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中建立健全一个较为完整、完善的扶助体系,不仅应该包括“奖、贷、助、减、补、扶”
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还同时应努力创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长期、稳定、多途径的勤工助学来间接地加大贫困生的物质扶助,这不仅可以缓解高校直接用于补助资金的紧张,而且还可以克服一些特困生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另外,积极寻求社会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希望工程、企业赞助、社会兼职等)加大特困生的物质扶助,让他们在感受社会温暖中,调整心态,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其次,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完善和加强心理咨询处的工作,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解困”工作必须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心理咨询、专家讲座、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与途径。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让他们明确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方法,适时采用升华、宣泄、代偿、合理化等调适技巧,舒缓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冲突,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提高自身挫折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迎接生活的挑战。同时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完善、健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走上社会的必备素质,也理应成为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