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隰县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总结
隰县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工 作 总 结
隰县医改办公室
我县是全省35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辖3镇5乡97个行政村,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8个,卫生服务站5个,村卫生室97个。
自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委、市委文件精神,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4月1日,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8月,完成了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公开选聘和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顺利完成。现将我县基层医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保障,奠定基础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政府县长李强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组,并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明确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
按照省、市医改工作部署,我县被确定为2011年全市第三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县,为规范有序地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我们及时召开了各种动员会议。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对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服务站、村卫生室的库存药品进行了盘点,逐一将品名、数量、规格和进价等登记、造册。全县共有库存药品近200万元(乡村两级),并在3月30日各乡(镇)卫生院同市卫生局确定的基本药物配送单位山西欣予药业有限公司签定了供货合同。
二是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购销行为。从4月1日起8个乡镇卫生院,5个卫生服务站,97个村卫生室全部按规定配送基本药物,开始配送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及209种省补充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我们多次对各基层单位进行了督查,使存在的部分村卫生所无处方、记录不全等到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七个月来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平稳,全县共购进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累计117.95万元。截止10月底,基本药物补偿资金省级市级到位25.86万元,县级到位11万元。我县药品价格总体下降,患者医药费用总体降低。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严格资格审查。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情况进行专项调查。6月20日完成人员信息初核。7月25日前,县卫生局、人社局、编办又逐院逐人开展信息复核,将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并逐项登记造册,三是组织核定政府补助经费。县财政局、卫生局根据《山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核定收支后补助中心卫生院每年5万元,一般卫生院3万元,卫生服务站2万元,已列入财政预算。
(四)健全公正激励的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做到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的基本思路,科学推进绩效考核工作。一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二是明确考核主体和程序。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四是科学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补助经费发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实行百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考核合格的,政府补助经费足额发放;不合格的,按照比例核减。对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县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彰,并结合绩效考核后的资金节余情况视情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得分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免去单位负责人职务。为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积极性,明确规定,允许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数量取得的超额收入部分,用于单位自身发展、增加职工福利和对工作业绩突出的职工进行奖励。
(五)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据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实际,按照“进得来、留得住、能运
年起就已落实,每人每年补助5040元。同时,县卫生、物价等部门专门下发文件,严禁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经政府批准,以任何理由向村卫生室收取任何费用,努力降低村卫生室运行成本,确保村卫生室能够正常运转。
三、进展顺利,初现成效
此次基层医改推进过程中,我县认真落实政策规定,严格操作程序,强化工作纪律,注重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各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新型人事制度,人员结构更加合理。通过改革,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全部实行聘用制,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46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40%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科学建立分配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在职基层医务人员人均月收入比改革前提高了400元,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医药费用明显降低,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实惠。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门诊人次上涨较快,群众医疗费用有所下降,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列为经费补助和绩效考核重点,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充
1、加大人员招录力度,完善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公开招聘和补充公益岗位等渠道,尽快解决卫生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综合改革前的历史债务形成原因复杂,在清算核资的基础上对债务实施定性,对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置等与其发展建设相关的债务,积极争取财政补助,妥善处理债务问题。
3、建立医改工作协调机制,保证医改统筹资金及时到位。
4、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正镶白旗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正镶白旗卫生局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25号)精神,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苏木乡镇卫生院由所在旗人民政府举办,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每个苏木镇原则上设立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我旗目前有10所卫生院(其中3所卫生院没有房屋、人员)、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编制为94名(自治区已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为9名,卫生院在职人员29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职人员5名。
一、机构的性质和职能
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为农牧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疫情的报告,负责对嘎查村卫生室进行一体化管理和乡村医生培训等任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二、改革任务
(一)实行全员聘用制
苏木镇卫生院院长,由旗卫生行政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一般为3年。实行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按照人事部门
核准的设岗方案,所有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
1.核定人员编制。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卫生院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执行。核定的编制是苏木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的依据。自治区已核定我旗苏木镇卫生院编制为94名。
2.科学设置岗位。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编制占总编制数的85%以上。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二)实行绩效工资制
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和内蒙古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苏木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卫发【2011】18号)要求,旗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绩效考核,财政、人事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旗卫生行政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三)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和增补药物由自治区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并统一定价、统一配送。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的基本药物和增补药物,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2011年6月30日起,全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了零差率销售。
(四)完善投入补偿机制
苏木镇卫生院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转。
苏木镇卫生院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时,差额部分由当地政府在预算中予以足额安排。根据核定的收支预算额度,由旗财政采取按月预拨的方式拨付资金,并在对其任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程度等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根据每半年一次的考核结果予以结算。
第三篇:《沈阳市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已发布
《沈阳市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已发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全员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同时将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实行绩效工资,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4月20日,沈阳市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部署会议在沈阳市政府举行,会上下发了《沈阳市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鼓励社会力量“加入”
《方案》规定,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在10万人左右或处于几个乡镇中心区域的可设置中心乡镇卫生院。城镇每3至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具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所在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经费渠道为财政差额补助。鼓励和支持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除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乡镇医疗卫生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通过对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现有一级或二级医院及街道卫生院、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转型或改造设立,也可由综合性医院举办。提倡和鼓励社会力量在符合资质条件和区域卫生规划的前提下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八成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以县为单位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按每万名农业户籍人口7-9名核定;乡镇中心卫生院的人员编制按每万名农业户籍人口10名核定。
乡镇卫生防保单位的人员编制按每万名农业户籍人口2名核定。乡镇卫生防保机构设在乡镇卫生院的,要将此类编制纳入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内管理,专编专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按每万人服务人口7名核定,服务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人服务人口6名核定。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数的80%,管理及工勤人员编制不得高于编制总数的20%。乡镇卫生防保单位的人员编制均为专业技术人员编制。
全员聘用 合同管理
改革后,这些医疗机构将实行全员聘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的聘用工作,在核定的职数限额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选聘。
对其他人员的聘用,在核定的编制、岗位数额内,根据岗位职责和岗位资格条件制定聘用方案,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组织聘用上岗。如岗位出现空缺需要补充人员,在核准的岗位数额内,优先聘用在编在册的未聘人员,也可按岗位资格条件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聘用人员首次聘用期限暂定为三年。
所有聘用人员均要按有关规定签订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提供的《聘用合同书》,并履行合同鉴证手续。
工资参照事业单位平均值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人员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定期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实行绩效工资,考核结果与职工收入挂钩。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据了解,本次改革涉及8600名基层医疗工作人员,据统计,目前总体超编51人,个别区县超编300多人。
4月30日前,各区、县(市)、开发区完成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6月15日前,各区、县(市)、开发区组织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员聘用工作。6月30日前,各区、县(市)、开发区完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核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实行绩效工资。12月底前,妥善安置在编、在册未聘富余人员,落实相关政策。
第四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隰县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工 作 总 结
我县地处临汾市西北部,辖3镇5乡97个行政村,是全省35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8个,卫生服务站5个,村卫生室97个。
自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委、市委文件精神,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4月1日,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8月,完成了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公开选聘和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顺利完成。现将我县基层医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保障,奠定基础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政府县长李强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组,并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明确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及时提请党政联席会、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协作、村卫生室的库存药品进行了盘点,逐一将品名、数量、规格和进价等登记、造册。全县共有库存药品近200万元(乡村两级),并在3月30日各乡(镇)卫生院同市卫生局确定的基本药物配送单位山西欣予药业有限公司签定了供货合同。
二是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购销行为。从4月1日起8个乡镇卫生院,5个卫生服务站,97个村卫生室全部按规定配送基本药物,开始配送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及209种省补充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我局多次对各基层单位进行了督查,使存在的部分村卫生所无处方、记录不全等到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七个月来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平稳,全县共购进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累计117.95万元。截止10月底,基本药物补偿资金省级市级到位25.86万元,县级到位11万元。我县药品价格总体下降,患者医药费用总体降低。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严格资格审查。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情况进行专项调查。6月20日完成人员信息初核。7月25日前,县卫生局、人社局、编办又逐院逐人开展信息复核,将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并逐项登记造册,记录备案。二是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逐院核定。在核定过程中,严格执行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控制,并根据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医疗服务需求统筹调剂。全县共核定编制(岗位)130个。三是坚持阳光操作,严格竞聘上岗。重点是严把“院长公开选聘关”和“工作人员竞聘关”。
标准。二是明确考核主体和程序。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四是科学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补助经费发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实行百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考核合格的,政府补助经费足额发放;不合格的,按照比例核减。对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县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彰,并结合绩效考核后的资金节余情况视情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得分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免去单位负责人职务。为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积极性,明确规定,允许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数量取得的超额收入部分,用于单位自身发展、增加职工福利和对工作业绩突出的职工进行奖励。
(五)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据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实际,按照“进得来、留得住、能运转、保稳定”的工作方针,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细则,科学稳妥推进。一是完善村卫生室硬件设施。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全县85个村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化村卫生室要求。二是合理确定工作人员数量。为确保既能满足各项工作开展需要,又能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对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按照所属行政村每千人农业户籍人口聘用1-2名的比例配备,乡镇卫生院据此确定工作人员数,报县卫生局审核。三是
革任务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新型人事制度,人员结构更加合理。通过改革,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全部实行聘用制,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46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40%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科学建立分配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在职基层医务人员人均月收入比改革前提高了400元,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医药费用明显降低,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实惠。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门诊人次上涨较快,群众医疗费用有所下降,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列为经费补助和绩效考核重点,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负担较重。由于历史上财政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数采取负债的方式进行建设和发展,造成债务负担较重。实行医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得到
3、建立医改工作协调机制,保证医改统筹资金及时到位。
4、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自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院严格按照县委、县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于#月底完成我院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工作。现将我院基层医改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保障,奠定基础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我院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刁院长为组长的竞聘岗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为竞聘上岗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我院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职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吃透精神,完善方案。改革成效如何,政策把握是关键。及时组织开展多次全体职工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此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对政策、精神的学习把握,吃透精神。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科学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人员竞聘上岗、岗位设置、分流安置、一体化管理等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二、深化改革,纵深推进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严格资格审查。深化我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我院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逐人开展信息复核,将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并逐项登记造册,记录备案。经审查,我院共有工作人员#名,其中符合竞聘上岗条件共#名。二是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结合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根据人事局对我院编制进行核定。我院共核定编制(岗位)#个,其中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个。三是坚持公平操作,严把工作人员竞聘上岗。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并结合我院人员结构特点,在工作人员竞聘上岗过程中,规定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少于岗位的采取民主测评方式竞聘。共有#人报名参加竞聘,经过考核,共有#人被确定为定岗人员。经公示无异议后,与聘用定岗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稳妥分流安置。按照“坚持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政策执行,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谐稳定”的原则,科学、稳妥推进分流安置工作。共有#人需办理提前退休和病退手续,已上报县卫生局及人事局。
三、工作进展情况
我院认真落实政策规定,严格操作程序,强化工作纪律,注-2-
重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各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新型人事制度,人员结构更加合理。
通过竞聘上岗工作,工作人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全部实行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更加合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科学建立分配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
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
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列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充分调动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