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石鲁的山水历史画和笔墨历史画论文
评石鲁的山水历史画和笔墨历史画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评石鲁的山水历史画和笔墨历史画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49年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画创作被放置到了一个全新的外部环境中,以革命题材为主的历史画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齐白石、黄宾虹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大师已经无力再去作出什么更改,但中青年艺术家却是必须要改变的。在那一段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画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艺术,它的绘画美学已经有了惊人的变化。
但仍然有不少能够真正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历史画创作,其中石鲁的《转战陕北》和《东渡》尤为重要。它们不仅叙事恢弘、撼人心魄,更重要的是突破简单教条,以传统绘画精髓为时代创作的根本,进而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历史画新样式。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我们不禁会思索: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如此辉煌的历史画巅峰,它对我们现在历史画创作又有何积极的借鉴意义
1959年初为了给国庆10周年献礼,石鲁接受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命题创作《转战陕北》。这是一幅真正的历史画杰作,但它首先是一幅山水画,是纯粹中国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在西方历史画情境中无论如何也不能衍生出的中国式的创造,是一幅山水历史画。
《转战陕北》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是一片气势雄壮的群山。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山水画有一个时空概念,但是并不确指为某时某刻的某地,观众也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如西画一样的典型时刻上,而是习惯于对一个比现实更为宏大的时空进行把握。作为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石鲁无疑熟悉黄土高原的风土人物,他画的山是黄土高原的山,画中透现的感情是那个时代真挚的感情,《转战陕北》完成了对比现实更为宏大的时空的把握。
但石鲁又何尝在画山,他不只是在画一幅只有传统山水意境的山水画,他还在画人,在以山喻人。以如此手段创作,石鲁不是首创者,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曾经以君臣比拟山水画中主峰和次峰的关系,但有着君臣关系的山水画又何能成为高扬革命精神的历史画石鲁的高妙之处正在于此。他在当年《美术》6月号上发表的《创作杂谈》中说:风景(山水)画可以通过曲折的关系表现人的伟大,描写山的雄伟,就有人的存在,有时代感情。有时,它比直接描绘人物的画还有独到之处。〔1〕这段文字清楚地透露了石鲁的创作目的,那就是要创造一幅超越人物画的、具有时代情感的和表现人的伟大作品。《转战陕北》达到了这个目的。
作为突出的山水历史画,《转战陕北》还有一个精妙之处,是它的点题功夫,这也是石鲁谙熟传统的一个证明。一个转字,既表现为画面山势的转折,又寓示着1947年那场革命战争的转折,转折起伏的山间隐藏着以山崖上的战士和马匹为象征的千军万马,他们直接导致了战争形势的转折。画家用了传统的藏字诀,用隐蔽的手法超越简单人物群像的描绘,在这里藏和不藏已经是两个境界了。一个战字,由画面上的三位战士和马匹点出。观众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们,仅仅保留毛泽东的主体形象,那么就没有战的意味,这幅画就只能是毛泽东感怀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意画了。就这样,转、战、陕北(山水描绘)被《转战陕北》成功地描绘了出来,这个标题实际代替了传统山水画中题写诗歌的功能,既是归纳,也是引申。文革前夕对这幅画有过一次全国性的批判,意见集中在对作品悬崖勒马和走投无路的解释上,则完全是不懂中国画美学的误读或别有目的`的歪曲。
(转战陕北)
64年石鲁为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东渡》,成为其历史画创作的又一典型代表。
1948年毛泽东从延安东渡黄河,进入华北,从此中国革命也从战略防御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东渡》表现的就是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由于原作丢失,现在只能根据一些间接的信息来推测《东渡》的真正面目。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能够跨越时空,感受到石鲁倾注在这幅作品中的特殊魅力。《东渡》是一幅以人物为主体的作品,但完全区别于其他人物画的创作模式,它不强调以写实手法完成对具体人物的刻画,而是突出笔墨,突出以笔墨牵带出的文化精神。在这幅作品中,河面似乎在翻涌,人物则在各种自然力量的聚散中顽强地保持平稳,作品动感极强,这种壮观景象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画面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石鲁独创的金刚挫笔法写成,所谓力聚千斤,铮然有声。
所以观众首先注意的并不一定是画中所描绘的事物,而是一股鲜活的笔墨之气奔涌而来。但这又与《东渡》的历史画主题完美契合,它们指向的同为那个更为辽阔的壮美空间。因此我称《东渡》为笔墨历史画。虽然在一些人看来,中国画传统与革命题材的美术创作之间有一定的隔阂,但《东渡》突破重重障碍,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化境界。这时候的石鲁风格完全成熟,如果说《转战陕北》代表石鲁艺术的独立,那么《东渡》就是这个独立之后的巅峰。
笔墨是中国画创作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石涛说得好笔墨当随时代,传统的中国画大师不仅仅要是笔墨的大师,还要是创造时代笔墨的巨人,这一点最为可贵。检点20世纪的绘画大师,又能有几位创造了时代笔墨而狂歌当哭的石鲁,种种机缘,执拗地选择了这样的道路。画有笔墨则思想活,无笔墨则思想死。画有我之思想,则有我之笔墨;画无我之思想,则徒作古人和自然之笔墨奴隶矣。〔2〕这一段文字把很多问题都说得很清楚,但画家的真知灼见,该是用多大的代价才可以获得!《东渡》就是最好的证明,它启示我们不单是笔墨可以穿越时空的历史魅力,更重要的是传统能够很好融入时代的艺术真谛。
石鲁之后的笔墨大多乏善可陈。当我们在为笔墨问题喋喋争辩时,是否曾想到几十年前石鲁就已经开始了一个人孤傲的血战所以,不是笔墨等于零,也不单单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根本是笔墨不随时代等于零!而在一些大题材创作的问题上,我的疑问,有多少不为素描所占领而展露出中国的笔墨我不是笔墨至上主义者,但我怀疑没有笔墨还能不能称作中国画
历史画的创作应该远离简单的图解,它首先是艺术创作,尤其是在和平的年代,要用艺术的力量去感染人。我想要吸引更多的观众,民族艺术中的许多精粹值得艺术家们借鉴。不是说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就与中国的绘画传统格格不入,而是其中有许多深邃的东西需要用心用力去挖掘。石鲁的创作,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从《转战陕北》到《东渡》,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有纯粹民族艺术特色的中国历史画创作,更能看到一位真诚的艺术家如何在历史与现实中的血战!画家后来疯了,《东渡》也丢了,70年代他还把美典神画成血神,一切预示着艺术创作的艰难。但一枝利箭已经射向天宇,愿石鲁的创造不要成为中国历史画的一代绝响!
注释:
〔1〕叶坚、石丹主编《石鲁艺术文集》,第57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
〔2〕同〔1〕,第160页。
第二篇:评 巧画椭圆和圆评课
《巧画椭圆和圆》评课
今天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研,观看学习了济南名士小学毕于倩老师的《巧画椭圆和圆》一课。感觉毕老师的这节课教材知识处理上条理清楚,整个教学过程分椭圆的画法,三种模式的圆的绘画、圆的画法,以及知识的拓展。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导学模式,针对信息技术教学,选择的方法比较恰当。导讲、导练过程运用的较好。毕老师用一个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导学做到实处,让学生有目的的学,有学的过程。在故事情节中,设置问题,使学生在帮助故事中的人物解决问题的同时,自己又学到了知识。这种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中教师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探究学习,问题设置后在导学下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毕老师在学生操作时能够及时进行指导,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做一些指导,总结规律。总之,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任务驱动和模块化教学的特点,紧靠新课标,建构知识结构,概括知识点,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三篇:画艺网:远去的风景:感受历史积淀
远去的风景:感受历史积淀
近三十年,风景画在中国绘画中的位置和份量越来越重,而风景画自身也同时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风景画(包括山水画)中的自然与人文历史的关联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在观看罗朗的油画风景时,觉得他的许多作品既包含着画家个人的心绪,也渗透了地域文化的历史风雨。“远去的风景”是罗朗一组风景画的题目,我以此为观察理解他艺术的钥匙,感受画家对自然所蕴含的人文历史积淀。罗朗的风景画,在轻快洒脱的笔意和淡雅沉着的色调之下,显示出一种“重量感”。这不全是因颜料和色层的“重”,有些油画表层白颜料堆得很厚但仍然剔透而明快,像印象画派的风景作品便是如此。
当然这“重”的感觉也不是罗朗画面灰色主调,以灰色调为主而仍显优雅和轻松的作品很多,经典的如印象派画家德加的作品芭蕾舞女,更有美国画家惠斯勒的灰色调的运用,画面朦胧的灰色氛围就如木管乐器吹奏出的悠长柔和有如歌唱般的乐音。罗朗画中的“厚重感”来自一种与情感有关但又投射到现实的思考。这不是一般的写生风景,画面看不到通常写生画的即性激情,而是冷静的分析和控制。尽管看上去用笔讲究富有表现性,有临场的生动性,但显示的是一种与对象保持的距离感。
那些地域特征明显但细节朦胧的风景,也不是“想象中”的风景,不像为了历史与宗教的理由而去寻找风景中隐含的象征符号,以此“制造”风景的浪漫主义绘画。也不像德国画家基弗的风景,将历史碎片拼贴入画面,以提供对历史的反思轨迹。罗朗画中风景是为人们熟悉的风物,当然不是地理学上的“景观”。罗朗要画的是人们感情和心理上的地域,那些地标,建筑,不仅仅是地图上的记号,也不是编码序列,而是具体的生活与文化环境。这是人们生活其中的场所,生命的气息由此传播,人为适应生存而在劳碌,草木溪流都印上人的痕迹。
罗朗画布上的风景再也不是日常所见的一片树林,一栋茅屋,一座城市的剪影,或者山峦间的民居„„而是曾经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所留的痕迹,他们曾经的喜怒哀乐,曾经的大大小小事件,都在此凝聚,散发者持久浓郁的感情气息。这种印痕在有一些风景写生画中表现得十分直接和明确,标题为“远去的风景——”系列中人世的沧桑和苦涩充满画内,那些树木、山石、房屋都有一种被侵蚀的质感,那些笔触就像被削刮的树皮或布片或劈砍后的碎柴片。将这些笔触“碎片”为远处山影,为树木,为房屋,为眼前泥石路。这些碎片在草中,在池塘,在水的倒影里,在一切可以被叫做物体的对象。于是笔触作为形式本身在视觉上有“远去”的感觉,成就凝重的感情。当这种笔触触及一切画中之物,画中之景皆由此生,他不再依赖文献和碎片拼贴,可以用已有的绘画方式来讲述历史的在场。
相对于他的那些更具有设计性的风景,这种无处不在的触感,表达了结实的存在,那些和笔触变化互为一体的结构线,那些方向线的聚集和分离,人物、桥梁、倒影的位置,都显示了互相连接无法剥离的有机性。那就是我们感知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真实”。正是在这里,我感受到杜甫“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的怀古咏叹。罗朗近年描写老上海景色的作品,有不少细节显然来自老照片和老画报中的图象,也有他再次写生后与那些留存照片的整合提炼。这部分作品与那些描绘安徽乡村的风景不同,描写老上海景色的画面呈现的情感记忆角度更多元,有去个性化的努力。他要尽量“客观”和不动声色地表现那个时期的上海特定氛围,老照片象征褪了色的在过去活着的生活,如果没有被人再次唤醒,那只是沉默的往事而已。如果唤醒的方式突兀,是强制性插入,那是截取某些片段,挖取一些沉渣,作为拼贴,但难以激起沉睡的感情,因为感情的被唤醒需要联动触觉、视觉、味觉等多器官的回应,否则难以提示“过去再回来”的情景。而他想显示的“客观”老上海恰好是通过一种主观的选择才能完成,因为摄影记者的角度和一位画家的角度在多大程度上能重合值得商榷。他考虑到了摄影记者眼中的上海,通过仔细研究那些老照片来倾听他们选择的理由,由此也就倾听自己内心的选择,这种选择更多基于情感的因素。
因而,作为一种看似多元和非个性的角度,事实上是以个体对历史场景的判断而生成,也就是他已经被历史唤醒,是从情感的被唤醒开始的。个体生命因其短暂,才相映于历史的长度,因其脆弱才显示历史的凝重。所以,风景画题材要从个人的角度反映历史的厚度,就需要来自有关文化记忆,来自于对历史想象,并在想象中介入情感的导火索,引燃自己也照亮历史。
第四篇: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水画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现着东方 艺术的审美理想,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 地位。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的作品称为“山水画” 而不叫“风景画”,是有其独特含义的。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笔墨表现技 法有着自己的感受方式、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不 一定符合我们理论上的要求,这既是儿童的特点,也是儿童山水画的魅力所在。其实儿童运用笔墨和 色彩时的大胆想象及创造意识,正与山水画的意象 表现的本意相契合。为此,教者必须让学生熟悉笔、墨、纸等工具的性能及掌握初步的笔墨表现技法,并允许他们随意描绘主客观的形象。
认知目标:了解山水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了解和学习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运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创 作出一幅以树为主的山水画。(课件)
情感目标: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 的优良传统,通过山水画的学习鉴赏,提 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是:能够运用山水画笔墨技巧来表现一幅以树为主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是否能够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空间感。
解决方法:观察、感受、对比、讨论法。教师准备:(1)与山水画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设备及 课件。
(2)山水画的工具材料。学生准备: 山水画的工具材料,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等。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 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5年级儿童的心理 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 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 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 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一、谈话导入目的:了解学生所知道的国画相关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 求:通过学生回忆所知道的国画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山水画。方 法:讨论法。过 程:
1、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国画的相 关知识。
2、教师揭示课题:以树为主的《山水画》。
+ 目的: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对比,掌握山水画的笔墨技巧和构 图布局。+ 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以树为主的山水画的 笔墨技巧,以及合理的布局。+方法:欣赏、示范、感受、对比法、讨论 法
目的: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第五篇:中国画是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民族绘画论文
中国画是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民族绘画,并有着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国画作品可以与西方任何时代的作品相媲美,越来越为当今世界各国所瞩目。常言道: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中国一个具的强烈民族性的传统绘画,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渗透的今天,正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方式发展变化着,为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为此,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地开展国画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国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画教学现状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问题
(一)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高科技的工具是接踵而来,今天的中小学生,是“汉堡、牛奶”与“卡通、漫画”的时代,利用电脑进行绘画,古老的书画艺术有时常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绘画技法和调色等方面的能力严重受到制约。对于学生不熟悉的事物,教师讲解起来困难大增,学生是否感兴趣,还要靠教师积极引导。
(二)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讲完后全班完成同一幅画。陈章良教授曾经说过:“创新教育从某一角度来说,应是鼓励学生发展他们有个性,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千万别把孩子们变成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
(三)家长的不支持,不投资不为学生购买国画用具,我们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还有家长的不理解,教师和学生家长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学生为适应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标准而把表现潜能严重扼杀掉。
在这种教育现状下,我们的国画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学的有成绩了,就会慢慢得到认可,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好的教学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接触中国画时便在笔墨游戏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使之对国画学习充满期待并在每一次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对学生在将来的中国画学习中取得成就至关重要.小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从玩中让学生熟悉中国画,并培养其乐趣。在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国画课时,对水墨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模式机械地要求学生临摹,学生易产生厌烦。此时,我巧妙地利用了“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引导学生通过玩墨、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结果学生们随心所欲,画的是千奇百怪,我为他们的画取名为-美丽的梦,因为梦是虚无飘渺的,形态怪异的,他们的画也是如此,对我起的名字他们很满意。
(二)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激发兴趣。如采用揉纸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拓印法等等,使学生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成功感,增强创作热情。
(三)教学中运用风趣的语言,提高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孩子不同于成人,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风趣化,尽量接近孩子们的生活,这样他们才能够易于接受,也会使教师的工作得以顺畅进行。
(四)讲名人轶事引发兴趣。中国画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很多,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三、探索新的国画教学模式
美国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学生对于学国画有了一定的兴趣,就要看教师的教学模式了,当务之急就是改变现存的传统的国画教学模式。我在从事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尝试着抛弃传统的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我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一)欣赏中国画,从感受到领悟国画的艺术魅力。在名画欣赏中感受美术作品本身蕴含的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意识。中国画,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美术作品欣赏就是让学生从感受作品到渐渐领悟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及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前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实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
(三)学生课堂活动贴近“最近发展区”。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也是我们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的要求,是让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或“跳一跳,吃苹果”的润泽和成长的完善化教育。
(四)写生感受式教学。写生,是美术学习、绘画入门的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学习与创作也是离不开写生的。但在中国画课堂教学中,安排什么样的写生内容,怎样进行教学,怎样由写生到创作表现,也是值得我们实践探索的问题。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其优缺点的,面对不同特点和年龄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中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学生毕竟不是教师个人的产品,学生是有个性与灵性的人,我们应给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