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论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主题思想的设置和实施策略
论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主题思想的设置和实施策略
[摘 要]教学主题思想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灵魂,意在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科学地设置教学主题思想,探究历史的人文内涵,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对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历史教学形式上出现的设置教学主题思想时出现的误区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置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学主题思想 设置和实施误区 原因 改进策略
所谓“历史教学主题思想”就是教师从现有教材中动态生成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主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演变进程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从中获取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实现史学的人文价值。历史教学主题思想的确立可大可小,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学者曾说:“学史可以明智”。如何让学生去参透历史的奥秘,而不让历史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节历史课中,科学地设置一个“教学主题思想”。教学主题思想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灵魂,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历史价值观。通常情况下,它是一个基本观点或是一个基本结论,例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节中,可以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设为教学主题思想。通过“教学主题思想”的探讨,在师生的互动中能够落实知识要点,实现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教学主题思想的合理设置,是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应该看到,有一批历史教师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和成功的探索,通过探究历史的人文内涵,追求个性化的教学,使历史课变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具有思想和灵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开始重视自己的教学主题思想的同时,教学主题思想的设置和实施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如教学主题思想过乱,使学生迷茫,无法把握学习重点,学习效果差;如教学主题思想定格了学生思维,教师只把学生引到既定思路上来,学生受牵制,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如教学主题思想过虚,使教与学脱节,师生共探的气氛不浓等等。这些都使得原本精彩的历史课黯然失色,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以下笔者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教学主题思想设置和实施的误区、形成原因和改进策略作一简述。
一.历史课教学主题思想设置和实施的误区及原因
1、教学主题思想“乱” 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教师设置的教学主题思想,颇有新意,立意也较高,然而一节课下来,感觉有些重点不明确,或是偏离了教学主题思想,或是多重点主题,或是即兴发挥、随心所欲,从而使整堂课显得有点乱,学生也就难以把握住这节课的教学主题思想。笔者听过的一节公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执教老师把这节课的教学主题思想定为“中国古代科技是我们的民族骄傲”,立意比较高,一看课题和导入,觉得很不错,既能突出这节课的重点,同时指导思想也从新课程角度出发,强调了“中国古代科技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颗闪亮的明星”;但听到后面,感觉这一主题开始偏离,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始终,如教师先是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辉煌科技成就及其地位,这还好。接着又对比了古代科技发达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感觉出现了偏差。最后拿中国古代与世界近代有关科技发展概况进行对比,让学生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这就完全乱了。一堂课下来,学生不清楚究竟应该“民族骄傲”,还是应该“民族反思”,自然也就把握不住这节内容的主题和重点,学生感觉也比较乱。这种教学主题思想前后表现不一,使这节课的中心表达不明确,新的史观也未能贯彻给学生,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对课堂的调控问题,但更为主要 1 是教师对历史的理解,对史观的把握不够全面,缺少人文思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教学主题思想的确立需要有新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从理念上接受,还要具体落实到实践中。
2、教学主题思想“硬” 这里的硬指的是生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主题思想,整节课教师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流程都是精确定格地走向教师设好的那个主题,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设置的教学主题思想却未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课堂上一旦有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预设的那个想法,教师马上把它引到事先安排好的思路上去,容不得半点偏离。长久以往,学生慢慢地学“死”,会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或者为了“讨好”教师,会尽量去猜测教师的想法然后加以回答,最终丧失了自己的思维火花。笔者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上,听了一节《一代雄狮拿破仑》,开课教师在具体讲述拿破仑成长的基础上,强调了拿破仑“雄狮”性格的重要影响,然后联系到拿破仑的失败,让学生讨论分析其原因。学生热烈讨论后,在发言中讲了拿破仑和法国革命的有利形势和面临的阻力,但每每学生谈及拿破仑的弱点和面临的困难时,老师马上打断学生发言,并把学生的观点牵引到教师事前预设的主题中,突出“雄狮”性格的作用。教师几次随意打断学生发言后,似乎是烘托了教师的教学主题思想,但这样的烘托好吗?这是我们听课老师当时的疑问。这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完成了,教学主题思想也体现了,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扼杀学生的不同见解,这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生成性理念显然相去甚远。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我们在新课改中还未能在教学时真正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3、教学主题思想“虚” 这里的虚指的是脱离现实。在教学主题思想设置的时候,尽管是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基础上提出,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考虑到教与学的统一,没有通过师生共同的探究来加以完成的。由此设置的教学主题思想,如果太虚,缺乏史料的足够铺垫,或者史料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也就难以探究出新意,如果太浅,学生能直接得出结论的,又会失去探究的兴趣,两者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爆发思维火花的机会,课堂也就难免沉闷或乏味。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节课中,有教师把教学主题思想定为“外交——国家利益的延伸”。这个教学主题思想肯定是对的,但内涵比较单一,使学生感觉比较“浅”。再加上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就知道一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因此,学习的积极性相对比较低,这节内容也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一块硬骨头。假如把这节课的主题思想定为“国家利益是政策调整的出发点”,让学生通过分析新中国初期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的复杂环境,在探究中感悟外交的艺术和内涵,充实学习的内容,避“虚”就“实”,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又如,在上到有关共和国历史中的中共的相关历史,历史的教学主题就定位为一味地歌颂和唱高调,这不仅偏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还不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自然也丧失了兴趣。这种“虚”是由于教师设置教学主题思想时没有能综合考虑教材、学生和现实因素的结果,属于教师教学技术问题。
二.历史课教学主题思想设置和实施策略
通过以上误区的分析,由知可知,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高中历史课程除了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历史知识、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外,还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就是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②。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主题思想时,要考虑到历史的让人向善,教人求真、促人求美的教育功能,所以
1、教学主题思想要“真”
这里的真指的是真实。我们必须承认历史是多元化的,但不管怎么样,它都是真实的,历史的事实也是惟一的。所以,在设置教学主题思想的时候,要考虑到它能否正确解释历史现象 2 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原因和结果、阐述历史发展规律,能否用来解决具体历史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等等。比如,我们的教学主题思想能否定位为“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如果光绪皇帝是实权皇帝,戊戌变法未尝不可取得成功”、“如果袁世凯短寿早死,辛亥革命前后的局势恐怕也不一样”呢?这显然不行,因为这些观点是错误的,它只看到历史的偶然性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仅看到现象而未能抓住本质。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所以,他“失真”了。又如,在《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节内容确立主题思想能否定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呢”?也不能,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的结果,如此定位违背了基本史实。再如:《“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这一节中,我们能否将主题思想定位为“展望未来,祖国的统一大业近期即可实现”呢?不行,尽管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但台湾问题远比它们复杂,我们不能凭空想象。因为历史是已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学习历史时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法则阐释分析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历史对现实的指示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进而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的主题思想一定要“真”。
2、教学主题思想要“善”
这里的善,一是指立意的方式要善,二是指确立的内容要善。怎样做到方式的善呢?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工程师”,而是像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不再是教学活动中惟一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不再是操纵教学的决定者,也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而是在学习活动中与学生相互平等。所以,教师在设置和实施教学主题思想时需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以生为本,与自己的学生多交流、跟自己的同事多合作,共同研究,使教学主题思想的确立方式尽可能地民主化、大众化,防止出现“一家之言”或垄断言路。即使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理解不同于教师所预设的那个教学主题思想也是正常的,我们不仅不应加以“扼杀”,而且应小心呵护,静心倾听。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使自己确立的主题思想少出问题。
那么,又怎样使确立的内容要善呢?其实,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确立主题思想的时候,个人的情感渗透要把握好一个“度”。还是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这节内容叙述了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尽管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但这种民族耻辱和伤痛却时时刻在心里。那我们能否在上课的时候将主题思想融入“敌对、仇视、报复”的情绪呢?这显然不行,我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和牺牲,目的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是为了维护正义与和平。今天我们独立了、强大了,就更应该珍视和平,反对战争,而不是复仇和挑起战争,这就是正义的“善”;又如《圣雄甘地》这一节内容,我们应该将主题定义为“至善者——甘地”,这就是人性的“善”;《科技革命》这一节内容又体现了进步的“善”等等。这样“善”的立意,对健全学生的人格,甚至对构建和谐社会都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教学主题思想要“美”
这里的美指的是美好,一是教师在教学中传播了美好,一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美好。有这样一则广告:“人生就像一趟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教育是追真、向善、求美的事业,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必须在乎目的地——培养什么样的人,同样也必须注重培养的过程,让教育过程获得好的育人结果,也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感受职业的美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美好。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思想时必须考虑教材、学生和现实等因素,它涉及的也是教师的教学技术问题,但更关乎教师的个人人文修养。在我市的优质课评比中,《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节课让我们回味无穷,开课教师将课的主题思想确立为“追求进步,铸就国魂”,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将课的内容分为“十里长亭”、“立宪茶馆”和“走向共和”等几个专题 3 层层递进,娓娓道来,教师在绘声绘色地全身心地投入,引得学生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归到了历史的情境中,让学生领略和感悟了当时中国的苦难,也深深地为当时先进中国人的高尚人格所感动。这节课,几乎让所有的听课老师感受到了美,它美在教师的投入,美在上课的主题,美在让学生在认识当时中国的苦难的同时也被一股积极上进的精神所激励,它可以给人带来希望。
当然,教学主题思想的确立,需要考虑教材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因为教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文本,教学主题思想的确定应该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教材重点和学生可接受性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班级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教学主题思想或调整教学主题思想,那么,美的教育主题思想有哪些呢?如:积极向善,理解他人,同情弱者;既关爱身边的人,又关爱民族、关爱人类,还有自理、自立、自治、自信、自强的精神,及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意识,有与自然、社会合作共生的意识,具有全球视野、历史视野,还具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客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理性的,特别是具有批判精神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些主题都是健康的、积极的,同时也是美好的。只要立意明确,充分准备,师生合作,必能获得美的结果。
总之,教学主题思想的设置,是追求高质量历史课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地设置教学主题思想,还须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努力探索。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
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 实施素质 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是教育 现代 化的主要目标,而其根本在于课程教材改革。课改的基础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口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核心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教师应当以 历史 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呼唤创新课堂
当今是知识 经济 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社会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孩子们以启迪、哺育和成长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生命活动场所,是师生生命涌动和生存 发展 的重要时空。正如有关教育学家所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能有真正的生活。”
二、把探究引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而又温馨和谐的气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体会思索的快乐和享受收获的喜悦,使他们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1.学生自主学习,是探究引进课堂的前提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 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把探究引进课堂,有利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而前提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性超前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样也具有巨大的自学潜能。
2.开放性课堂是把探究引进课堂的关键
传统的课堂是一个封闭系统,有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围绕教案转,期望达到预定的答案。
开放性课堂是在师生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有爱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美好创造活动,是老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的课程,这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体现。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辨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考查历史遗址等等,让学生去参与实践,去感悟历史,去体验历史。
三、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方法
俗语说:“教无定法”。新课堂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灵活的。把探究引进课堂,采用的方法可以是:1.采用小组制;2.确定探究的主题、步骤、方式;3.课堂演示;4.对结果进行评价。在讲《改革开放带来的日常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可将学生分成卡票组、交通 组、家居组、时装组四个小组,确立不同的学习探究目标,指导他们分头去搜集资料。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探究目标,完成了相关项目的任务。卡票组:通过小品的形式,实物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票证---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以及改革后的各种各样的信用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交通组:运用多媒体演示了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演变---竹排、木头船、自行车、轮船、电车、高速列车、航空飞机,海陆空,从南到北,形成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家居组:同样运用多媒体演示了改革开放前后城市 农村 住房的变化---茅屋、瓦房、花园式的别墅、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鲜明的历史对比。时装组:伴随着轻快的 音乐,带来的是一组赏心悦目的时装SHOW,从唐装、中山装、旗袍、列宁装、军装、时装。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的掌声,把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的变化演示得淋漓尽致,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我不由感叹学生的魅力和风采。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真的是无可估量的。之后,是学生、老师对各小组发言进行了评价。在欢笑中,在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成果。可见。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教育 在 发展,历史 教学模式也正以动态、开放的形式不断向前发展。把探究引进课堂,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使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挑战,显示出生机和活力。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完善,明天的历史课堂将更加生动。
第三篇: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
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
一、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验以邓 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普通高中的学生通过历史新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转变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要求历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历史新课程体现出“时代性”,是对历史教学传统模式的冲击。新课程体现的时代性,表现在课程目标设定为养成科学的历史意识,学习内容反映社会进步与历史学科一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成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语言注人时代气息,课程评价也适应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各学校和历史教师,都应当认真研究这个转变,改变从课本到练习册、满教室“一言堂”的状况,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角度,多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关注社会发展,如何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新课程继续强调“基础性”,设定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是课程目标中的基本要求,能够让学生的学科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一学素养、科一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课程目标,教师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人格品质培养和科学历史观形成相结合,特别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各个学校和历史教师,都要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全面落实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不要偏废,不要落人套路,不要流于形式。
历史新课程遵循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3 个必修模块、6 个选修工模块,和允许学校开发的选修五模块,以及教科一书选用多样化的制度,保证了教学多样性和学生的选择性。由于相同年级可能进行不同的模块教学,各地区可能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无论从实现课程目标的角度,还是从综合考试或者高考评价的角度考虑,历史教师都应当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切实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各学校和历史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模块教学带来的变化,特别是模块形式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容易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教师应当注意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也由于模块教学的对象是选择模块的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浓厚,更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更加努力地、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由于多样性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需求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容易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提倡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材料学习法”是指通过对教材和其它文字或者图片等材料进行阅读、记忆、归纳、比较,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通过观察,获取实物、图片、文字等教材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学习活动;“思辨学习法”是指在掌握一定材料和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与现实问题独立思考、判断、发现和质疑;“实践学习法”是指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中,通过采访、观察和收集材料,学习历史,并通过历史知识思考现实。
第三,为了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一方面,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方式组织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交流,重视过程,关注方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个人价值观,也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文化,具备世界意识。
(五)深人研究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把握教材结构特点和内容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1.分析教材结构与内容体系的新变化,充分用好教材的教学资源。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必修课程分为三个学习模块,包括 25 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选修课程有六个学习模块。人教版教材由“单元”、“课”、“探究活动课”组成,单元采取的是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同一单元内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本课内容在单元、在模块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教版必修课教材每册有 2 一 3 个探究学习活动课,这种活动课放在某单元之后,与单元内容紧密联系,由于课时限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一学段选择某一内容作重点突破。(2)对必修模块教学内容作整体思考,合理建构整合教学内容
采用模块来进行教学,是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这种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中外合编的历史知识体系,在知识处理上较为灵活,知识的选择性较强,但这种体系有较多的跳跃、缺失、重复,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对必修历史三册教材作整体思考。建议:第一,注意参照初中课标和教材,为高中新课程适度进行补缺。历史知识具有很强的时序性和联系性,如果脱离一定的时空背景,学生很难理解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种类似历史大事年表的中外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图,作为专题知识的背景知识补充。这种线索图可以制成课件或挂图,反复使用。第二,在不违背课标精神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重新整合建构教学体系。这样做,一可以避免重复操作,节省时间,二是将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历史问题放在一起处理,可以更好地体现历史知识的整体性。
(六)建构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评价,应努力构建并不断完善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并非单纯由某种特定的评价模式构成,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的评价模式的总和。它注重将教师的专业素质(师德、师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整合为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知识获得、交流合作、参与教学的时间和机会、积极性和效果、对教师行为的反应等,均可成为评价的依据。
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多元参与,自评与他评结合,自律与他律结合,努力形成教师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新机制。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① 评价指标的设计应针对教学行为与过程的主要问题;② 评价指标应具体而明确,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便于操作;③ 评价信息的采集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④ 评价指标的制定尽可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征询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比较、反复、交换,形成相对最佳方案;⑤ 让教师明确评价由谁进行?怎样进行?⑥ 评价结果的反馈处理应配置必要的问题分析和建设性的校正措施。
2.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学分认定与模块教学评价。高中历史模块学习时间为36学时,修完模块达到规定要求即得2学分。模块教学评价对模块来说是终结性评价,对整个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过程性评价。模块学分的认定应由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绩(单元测试、模块考试)两部分构成。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除考试成绩以外的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材料,包括学习档案(即成长记录袋)、历史习作、历史制作、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活动课评价的内容及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主要以材料的形式构成,可占模块学业成绩评定的20~30%左右。
单元教学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过程性评价,主要用来发现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单元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可以采取考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非考试的评价量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可占模块学业成绩评定的20~30%左右。
模块教学评价一般采用考试方式,测试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本模块历史的主体知识,既要关注点,也要重视面;测试的重点应放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上,题型设计要灵活、实用。要控制选择题的数量,试题设计要严格把握难度,坚决杜绝偏题、怪题,同时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反映历史学科三维目标要求。模块教学评价可占模块学业成绩评定的60~40%。
模块学业成绩的最后评定以等级形成出现,以淡化对分数的片面追求,模块学业成绩的等级可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达到C等级的即可获得本模块的2个学分。
(七)积极充分地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相对于课程而言的.任何课程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材、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网络、科技成果。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
五、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育教学的研究
1、建立并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历史教学研究机制 健全全市历史学科教研网络,成立历史学科专家指导组,深化教研机构改革,整合教研力量,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健全学校学科教研组,开展校本历史教学研究,倡导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商、交流和合作,发挥样本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注意研究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总结、提炼和传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重视研究和解决历史新课程推进中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专题研究,为学校实施历史新课程提供具体有效的专业支持,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并为同级课程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咨询。
2、紧密联系历史新课程的实际不断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1)新课改后我们要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树立“沉进去”、“走出去”、“坐下来”、“钻进去”、“放开来”的五种“意识”,要真细致地抓好历史新课程实验的落实工作。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进行工作布置、专题研究和阶段总结;重视信息交流和资料积累制度。经常深入学校,走进课堂,虚心学习,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帮助教师及时总结经验,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学习和总结中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提高。
(2)重视和加强学校历史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在新学期开学后,我能不断指导和督查有关学校实施集体备课、集体评议课;引导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题研究,鼓励教师针对历史新课程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提倡教师自觉加强专业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开展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加强案例研究,直面历史教学新问题,智慧化解寻对策,积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经验。通过典型的课例,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课程、教材的整合问题,教材与学生学习实际有效结合的问题;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以及达成“三维目标”的途径问题;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和谐统一的问题;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个体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关系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益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主导作用的问题等等。
(4)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和研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在系统总结必修课开设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历史选修课程与历史必修课程的关系、选修课程的资源开发、选修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选课的平衡性、如何指导学生选课、选修课程的评价等问题加以认真细致研究,并制订有效方案,确保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5)适时对全省历史新课改实验进行点上和面上的评估,全面修订、完善历史新课程推进工作的各种方案、制度;积极研究与历史新课程相适应的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实施意见
第四篇: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施方案
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施方案
从今年秋季起,我校高中一年级也进入了新课程实施阶段。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落实《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结合我校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实际,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对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做了如下安排:
一、加强学习,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课改具体目标包括:课程功能上的转变、课程结构上的转变、课程内容上的转变、课程实施上的转变、课程评价上的转变、课程管理上的转变,因此,许多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方案还在学习和摸索中。新教材的模块化编排完全打破了旧教材的知识体系,突出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这一变化使我们很不适应,原来老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难度、深度要求总是干扰着对新教材的学习。对于新教材中新的知识、内容,我们显得很陌生。课堂教学中在教学难度、深度的把握上有出入,存在着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的冲突问题,存在着教材与教辅资料不配套时难以取舍定夺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注意研究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并重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研究,推动高一历史课程的深入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各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我们工作中。
二、转变观念,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而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确实改变传统观念,注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为学科,它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如果历史老师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通晓古今,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并能较好地运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学生一定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在功能上的根本转变。为此,我们也要在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上展开教学活动。在学校及教研组的关心及领导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已开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摸索教学,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正在探索中。
三、加强合作,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我们学校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创设富有本校特色的教育形式。以教研组为基础,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重组优化,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利用的一大资源。各位老师可结合本校教学实际,通过网络向已实施新教材的外省区同行们请教,通过自我反思、开展同伴互助,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利于自己的教学。
四、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历史新课程开展,确保高考质量不受影响
第一,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一个系统工程,经过无数次的论证和前期实验,它的推行势在必行。所以我们要坚定课改信心,想方设法,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高考又是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学校的声誉,高考质量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要在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上保证历史学科的高考质量。
第二,处理好新课程教学中方法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新课改是一个新生事物,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新教材的编排体系,都有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务必处理好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新教材要求必须改进教法,强化学法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这一指导思想是今后我们课堂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和改革的目标,但改革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必须保证教学效果,即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否则,只强调方法创新,课堂气氛活跃、热闹,而忽视了知识的落实,结果只能是本末倒置,我们要注重的是,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切忌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
第三,处理好大科目与小科目之间的关系
高中新课程,高一级共开设十五门课,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因此,教师务必处理好大小科目的关系,在保证大科目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也要抓好历史小科目的教学,除了平常教学中突出强化外,还要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对这一科目进行加强。以确保高三复课工作中不留隐患。
五、教学总体安排。
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每周2节,三个学期完成必修课,选修课从高二第一个学期第二学段开始,即:高一上必修1-2模块,高二第一学期上必修3模块选修4模块,高二下学期至高三上选修4模块的相关内容。
总之,高中进行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材的客观需要。高分低能的人材,是应试教育的悲剧,我们的国家正在探索富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每一个高中教师责无旁贷,当然新的改革总会有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去做,只要我们敢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埋头苦干,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就一定会完成。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论文摘要:教育学从其理论奠基到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到理论体系的蓬勃发展,这一过程也是其不断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起推动作用的过程。本文在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思考教育学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应然价值,并结合当前教育学教学低效的现状,提出改进策略。
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所谓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就是一个是非专业的教师经过有组织的、专门的序列化培养和训练成为专业教师的过程。这是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微观理解。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10月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其中第六条就对教师专门职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说明。有学者提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运动是为了满足大学中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们提高地位的需要。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大力宣扬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美英等国家依靠各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来培养教师。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进程开始得要早很多,自从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诞生,这一进程就开始了。中国古代对教书先生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规定、规则都蕴含着加强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的内容。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及其在教师培养领域的运用更加速了这一进程。本文试图从对教师教育专业化宏观理解的角度来看教育学学科在这一进程中历史作用的演变,并结合当前教育学教学的实际对其价值、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新的审视与思考。
一、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变迁
(一)国外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进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史。二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概括,可划分成这样四个阶段:
1.教育理论的奠基与教师职业经验化、随意化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前。教师这一职业停留在经验化和随意化的阶段,缺少规范性的理论指导,“学者为师”,虽然传统教育理论的积淀已经比较深厚,但对于如何成为合格教师,如何培养教师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2.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和教师职业初步专业化的开始。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681年,法国人拉萨尔举办了“教师讲习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教育家弗兰克用教会捐款和私款创办了一个“师资养成所”,但这时教育理论知识尚未真正进入课堂,教师的培训仅被视为一种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其后,经过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的发展和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1776年10月,教育学首次作为一门学科面对---30位学生讲授。主讲人康德首次提出了“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门科学”,这在教育史上意义深远,它唤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意识。赫尔巴特第一次把教育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之上,使教育理论向真正意义的科学卖出了关键的一步。历史进入19世纪中后期,在德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出现了一位“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和乌申斯基。第斯多惠著有《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详尽论述了有关教学和教师培养的问题。乌申斯基认为,一个教师应具有教育专业的修养,他主张师范生必须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要求在师范学校附近设实习学校。
以上历史表明,教育学自其诞生到逐渐在教师培养上发挥作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其在教师培养上的不断被认可并具体运用,教师职业进入了初步专业化阶段。
3.教育科学的分化融合与教师职业走向全面专业化。二战后,国外教育家人才辈出,教 1 育科学出现了众多分支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等,学科群进一步丰富,同时,元教育学、教育学史等学科出现,标志着对教育科学的反思与融合,至此,教育科学发展成为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这一时期,教师教育的培养体系发生变化,各国纷纷把师范教育并入高等教育的行列,师范学院成为综合型大学的一部分。师范教育的学制延长,教育专业课程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美国地方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教育类课程占到总学分的1/3。此时,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社会来说,教师职业专业化扩展到整个教育系统;对个人来说,教师职业专业化向个体生命的两极延伸。
(二)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变
我国拥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积淀,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对教师的培养和塑造依附于作为主流的儒家文化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各种“清规戒律”,再加上对教师的一些独特要求。整个教师群体散漫而无组织地存在着,给人呆板、僵化和老朽的印象。
近代中国在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师职业的演变上基本上是师从国外的经验。只不过每一阶段是向不同的国家学习,且其间有国人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也有因政策原因导致的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沉浮,曲折多于成功。概括起来讲,主要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和革命派对日本师范教育经验的学习,这一时期教育学、心理学在师范教育的课堂上地位稳定,主要讲授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919-1949年对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经验的学习,在一些高师院校,教育、心理系科创建,教育科研队伍扩大;1949-1978年,教育科学发展和教师专业地位经历历史沉浮。文革期间教育类课程比例下降至1%,心理学被斥为伪科学,教师不仅谈不上专业地位,个体生存都出现危机;1978年以后,教育科学的重建,立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推进时期。
二、对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中价值的应然思考
从沉默到低声吟唱再到放声歌唱似乎可以概括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道路上几个重要时期的精神状态;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演进和地位确立都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夹杂着无数次间或的沉默。教育学在它自身发展的这条道路上没有在沉默中归于沉寂和死亡,而是不断的枝繁叶茂,有力地推动着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中价值做一个应然思考:
(一)教育学应帮助教师确立职业归属感,找寻职业幸福感
与教师教育中其它专业学科知识相比,教育学的知识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给即将或已经成为教师的人以指导。它应表明教师的职业特性和职业要求,让那些渴望成为教师的人给自己一定的职业定位。同时,教育学知识避免了学科知识偏重知识体系的枯燥和乏味,帮助教师或未来的教师确立在教育事业中的价值追求。并通过教育艺术和方法的传授引导他们产生教育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使他们不断找寻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二)教育学要引导教师形成专业化的教育理念
在学习和了解系统的教育学知识之前,可能很多人心中也有一些坚定的信念或理念。比如:我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或好的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等等。但对于好的标准,往往是头脑中原来所认可的老师的标准,是适合了自己过去需要的教师形象。至于自己的那些标准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当前和未来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仍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对于这些已具备了教育热情的人来说,教育学知识应引导他们形成专业化的教育理念,树立起头脑中科学的教师形象并以此来省思自己日后的教学行为。
(三)教育学要提高教师实践的专业化程度
诞生于实践中的教育学学科应该也必然去指导实践,只有在对实践具体问题的理论指导和策略建议中教育学才能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
当前我们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一种课堂行为,对教育学知识的讲解固然重要,但讲解不是唯一方式,更何况除了对于专门搞理论研究的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价值都远远高于其理论价值。
所以,教育学在提高教师实践的专业化程度,在确立教师职业像医生、律师等职业一样的不可替代性的过程中必然而且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而我国当前的教育学教学恰恰漠视了教育学的应然价值,只为讲授教育学而教。非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把教育学当成考前死记硬背的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学教学出现低效的状况。
三、改变教育学教学低效的关键策略:案例法
现代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建设强调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价值的实现也把教学实践作为重要途径。那么,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具体实施呢?笔者建议采用案例法,并将这里的案例分为虚拟案例和真实案例。
(一)虚拟案例——改进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现行使用的大多教育学教材是学科专家的理论成果,它们偏重于理论体系的建构而缺少教学案例的到场。作为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和教师培训教材所选用的教育学教科书。应采集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并将理论与案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教育学教学低效的现状。当然,这里所说的虚拟案例是相对于在课堂上听讲的学生而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教育学教师也不妨结合理论知识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自行设计一些虚拟案例,比如,找一个知识片段让学生来讲授,这其实是不同于学科教学法的教学的,教育学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具体运用引导学生去反思,以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为一生的教育生涯做好准备,他不以实践性目的的实现为终结。
(二)真实案例——教育学教学与多次的、及时的实习相结合 教育实习——让学生走向真实的教学案例,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升华和再反思。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PDS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它是将一些中小学作为PDS学校,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中小学合作。师范生可以在这些中小学担任一年的实习教师,他们不单纯是在正式教师的指导下教课,而是和正式教师一样参与学校的全部活动;另外,这种合作还体现在合作大学的教师对这些学校中小学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合作大学的教师要参与中小学各种教师会议,观察实习生的工作,有时还要面向中小学教师开设硕士班课程,给中小学带去新思想的同时,也把各种新问题反馈给大学。这种发展形式开发了一种教师教育以大学为本和以中小学为本相结合的新的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2001年4月,我国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最早与北京市丰台区和朝阳区的几所中小学合作,创建了中国首批教师发展学校。
四、结语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一个长期且无尽头的过程,如何发挥教育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如 3 何提高教育学教学的实效,如何在对历史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反思中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笔者相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不仅会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也将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