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astercamX3教案三维线架造型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模块四
三维线架造型
目的与任务:
1、学习下列重要概念:
构图平面:在MasterCAM中引入构图平面的概念是为了将复杂的三维绘图简化为简单的二维绘图。构图平面是用户当前要使用的绘图平面,与工作坐标系平行。设置好构图平面后,则所绘制的图形都在构图平面上,如构图平面设置为俯视图,则所绘制的图形就产生在平行于俯视图的构图面上。
图形视角:图形视角的设置是用来观察三维图形在某一视角的投影视图,图形视角表示的是当前屏幕上图形的观察角度,但用户所绘制的图形不受当前视角的影响,而是由构图平面与工作深度来确定。
构图深度:工作深度是用户绘制出的图形所处的三维深度,是用户设置的工作坐标系中的Z轴坐标。通过工作深度的设置可使用户在二维图形中绘制出具备三维Z轴深度的图形。
构图深度设置方法:单击状态栏中“Z”,直接从键盘输入数值或从屏幕上选取已存在的点来设定工作深度。
Z轴深度指的是第三轴的深度,如构图面为前视图时,Z轴深度是指Y轴的深度
三维线架:以物体的边界来定义物体,其体现的是物体的轮廓特征或物体的横断面特征。三维线框模型不能直接用于产生三维曲面刀具路径。MasterCAM的曲面造型通常需要事先绘制好三维线框模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曲面。
2、懂得如何创建构图面、设定构图深度。
3、选择合适的视角在一定构图深度的构图面上绘图。
6、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图能力。
7、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用三维实体与三维曲面命令简单造型。
学习重点与难点: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1、构图面与构图深度、视角的设置。
2、三维线架立体图形分解转换为不同构图面下一定构图深度的二维图形。
3、设计合理的构图步骤,挥之准确的立体轮廓。
4、分层管理图素。
5、初步掌握MasterCAM中三维实体建模的步骤。 设置图形视角。设置构图平面。设置构图深度。绘制二维图。绘制三维线架。生成三维曲面或实体。
教法与学法:
讲解与示范、多媒体;做中学,做中教。
教学设备:装有MasterCAMX3的电脑30台。教学过程:
课题1三维五角星
一、任务描述
1、三维五角星线架造型:
2、三维五角星曲面造型。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二、任务实施
约定:俯视构图面:T;前视构图面:F;右视构图面:R。
视角T:设定屏幕视角为俯视图;视角I:设定屏幕视角为等角图。
视角T+T-20 表示:设定屏幕视角为俯视图,在深度为-20俯视构图面上绘图。
3D 表示:三维绘图状态;2D 表示:二维绘图状态。注意:使用构图面时,必须使用2D。实训流程:
1、三维五角星线架。
1)视角T+T0;2D;绘制正五边形,中心原点,R50,角落。2)绘制平面五角星。
3)视角I+F0;绘制五角星底面中心到顶部中心的一段长10的直线。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4)视角I;3D;任意直线,五角星底面轮廓各顶点与顶部中心点连接。
2、三维五角星曲面造型。
1)删除五角星三维线架4个角,只余其一;
2)选取网状曲面(直纹曲面或平面修剪)命令,绘制一个角的曲面。3)T;旋转复制4份。
三、小结
三维线架绘制,要绘制二维截面时,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视角,构图面与绘图深度。
常用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多边形等。后记:
课题2 绘制书挡三维线架
一、任务描述
试采用平面修剪功能功能完成如图所示书挡的曲面造形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二、任务实施
设计思路分析:
以底板左下角为坐标系原点;俯视图绘制底板,放在第一层;前视图构图面,深度-60绘制立板,放在第二层。实训流程:
1、绘制二维轮廓。
1)视角T+T0;2D;底板左下角点放在坐标系原点,绘制底板; 2)设置工作层为第2层;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3)视角I+F;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Z,捕捉立板与底板的交点,设置构图深度为-60;绘制立板。
2、生成曲面。
1)设置第3层为工作层;
2)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层别,关闭第2层,第3层命名为底板; 3)使用平面修剪工具,创建底板曲面; 4)设置第4层为工作层;
5)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层别,关闭第1、3层,打开第二层,第4层命名为立板;
6)使用平面修剪工具,创建立板曲面;
7)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层别,关闭第1、2层,打开第3、4层;
三、小结
选择适当的构图平面绘制二维线框图、方位的确定。注意随时保存,养成习惯。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课题3 奔驰标志三维线架造型
一、任务描述
对如图所示奔驰汽车标志绘制三维线架,尝试完成曲面造型。
二、任务实施
设计思路分析:俯视图绘制外圆轮廓和三角形底面轮廓,绘制三角星3D线架,前视图绘制外圆截面线。
重点:确定图形位置;3D/2D转换;确定构图深度与构图面。
1、绘制旋转二维轮廓。
1)视角T+T0;2D;以原点为圆心绘制R50、R12.5的圆;绘制R12.5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
2)作正三角形一边的垂直平分线交R50圆于一点,连接该点与这条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边的两点;
3)旋转复制完成底面轮廓;
4)视角I+F0;绘制五角星底面中心到顶部中心的一段长10的直线;以R50的象限点为圆心绘制圆环截面圆; 5)3D;绘制完成三角形三维线架;
2、生成曲面面。
1)平面修剪绘制三角形曲面; 2)旋转曲面绘制圆环;
三、小结
良好的设计思路要靠不断的积累,多做练习;
模块四
三维线架造型强化实训
三维线架造型:
练习图-1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练习图-2
练习图-3 练-4
习图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练习图-5
练习图-6
练习图-7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练习图-8
练习图-9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
练习图-10
练习图-11
第二篇:MasterCAMX3教案三维实体造型
Master CAM三维实体造型
实训任务书
加工十一班
任课教师: 李 树 清
目录
一、圆球、圆柱 ·························································································································4
(一)、任务内容 ····················································································································4
(二)、任务目的: ················································································································4
(三)、任务实施: ················································································································4
(四)、任务相关知识 ············································································································5
二、圆锥 ·····································································································································5
(一)、任务内容 ····················································································································5
(二)、任务目的 ····················································································································6
(三)、任务实施 ····················································································································6
(四)、任务相关知识 ············································································································7
(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8 三.实体旋转 ·····························································································································8
(一)、任务内容 ····················································································································8
(二)、任务目的 ····················································································································8
(三)、任务实施 ····················································································································8
(四)、任务相关知识 ·········································································································· 10
(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 11
四、实体倒角 ··························································································································· 12
(一)、任务内容 ·················································································································· 12
(二)、任务目的 ·················································································································· 12
(三)、任务实施 ·················································································································· 13
(四)、任务相关内容 ·········································································································· 15
(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 15
五、布尔运算—结合 ················································································································ 16
(一)、任务内容 ·················································································································· 16
(二)、任务目的 ·················································································································· 16
(三)、任务实施 ·················································································································· 16
(四)、任务相关知识 ·········································································································· 17
六、布尔运算—切割 ················································································································ 17
(一)、任务内容 ·················································································································· 17
(二)、任务目的 ·················································································································· 17
(三)、任务实施 ·················································································································· 17
(四)、任务相关知识 ·········································································································· 18
七、布尔运算—交集 ················································································································ 18
(一)、任务内容 ·················································································································· 18
(二)、任务目的 ·················································································································· 18
(三)、任务实施 ·················································································································· 18
(四)、任务相关知识: ······································································································ 19
(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 19
八、综合实体: ······················································································································· 19
(一)、任务内容 ·················································································································· 19
(二)、任务目的 ·················································································································· 20
(三)、任务实施 ·················································································································· 20
(四)、任务练习与拓展 ······································································································ 24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一、圆球、圆柱
(一)、任务内容:根据图1-1利用圆球和圆柱体创建如图1-2所示哑铃实体
图1-1
图1-2
(二)、任务目的:
1.掌握三维实体(圆柱体、球体)的基本创建方法。2.能利用这两个基本图形创建复杂的图形。
(三)、任务实施:
1.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按钮,单击基本实体按钮,选择,在工具栏中单击等角视图,出现如图1-3所示的对话框,单击坐标原点在对话框中输入球体半径20单击【实体】,创建半径为20的球体如图1-4所示。
图1-3
图1-4 2.选择视角为右视图如图1-5所示。
3.基本实体按钮,选择,在坐标值为(80,0,0)处创建同样的圆球,出现圆柱体对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话框,参数设置如图1-6所示(注意:单击实体,选择Y轴),选择【布尔运算-结合】,最终图形如图1-7所示。
图1-5
图1-6
图1-7
(四)、任务相关知识:
1.圆球和圆柱体有实体和曲面之分
2.圆球和圆柱体的旋转角度均为0到360度
二、圆锥
(一)、任务内容:根据图1-8和图1-9利用圆锥体创建如图1-10所示实体图形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1-8(中间大圆锥体)
图1-9(周边小圆锥体)
图1-10(小圆锥体共5个)
(二)、任务目的:
1.掌握三维实体中圆锥体的基本创建方法。2.能利用该图形创建复杂的图形。
(三)、任务实施:
1.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按钮,单击基本实体按钮,选择,在工具栏中单击等角视图,出现如图1-11所示的对话框,单击坐标原点在对话框中输入图1-11所示参数,单击【实体】,创建如图1-12所示的圆锥体。
2.再次单击,根据图1-11所示参数在点(20,0,0)处创建基部半径为10,顶部半径为5,高为10的圆锥体,如图1-13所示
3.选择旋转命令击,将小圆锥体复制4个,参数设置如图1-14所示,单,选择【布尔运算-结合】,最终图形如图1-15所示。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1-11
图1-12
图1-13
图1-14
图1-15
(四)、任务相关知识: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1.圆锥体有实体和曲面之分 2.圆锥体的旋转角度为0到360度
(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利用基本实体命令创建如下图所示实体
1.三.实体旋转
(一)、任务内容:根据图2-1利用旋转实体命令创建如图2-2所示实体
图2-1
图2-2
(二)、任务目的:
1.了解三维实体中【实体旋转】的基本创建方法。2.掌握【旋转操作】和【薄壁设置】等命令的使用。
(三)、任务实施:
1.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
2.然后单击【绘制任意线】按钮,创建如图2-3所示的二维图形。,在工具栏中单击前视图按钮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2-3
3.选择【实体】/【实体旋转】命令或单击实体设计工具栏中的【实体旋转】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绘图区系统提示,选取如图2-4所示的串连.,单击串连按钮
图2-4
图2-5 4.选取串联曲线后,单击【串联选项】中确定按钮示,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等角视图】
。,绘图区系统提,如图2-5所示,出现方向对话框如图2-6所示,单击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2-6
图2-7 5.在出现的【旋转实体的设置】对话框中,参数设置如图2-7所示,再次单击示:,并且单击工具栏中【图形着色】按钮,实体如图2-8所
图2-8
(四)、任务相关知识:
1.【旋转实体】是将二维截面图形绕中心轴线旋转一定角度后,由截 面图形运动轨迹所形成的实体模型。
2.【旋转实体的设置】对话框中【旋转】选项卡: 1).【旋转操作】选项组:
【建立实体】:按照设定的参数创建一个实体模型。
【切割实体】:按照设定的参数切割一个实体模型。
【增加凸缘】:按照设定的参数为实体模型增加浮雕。
2).【角度/轴向】选项组:
在【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文本框中输入角度的设定值指定旋转的角度。
【重新选取】按钮用于重新设定旋转轴。
【换向】复选框用于自动生成反方向旋转的实体。
3.【旋转实体的设置】对话框中【薄壁】选项卡:设置与挤压内容相同。例:将上图创建为薄壁实体
1.将图3-7所示的【旋转实体的设置】对话框参数设置如图2-9所示,单击【薄壁设置】按钮出现如图2-10所示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薄壁实体如图2-11所示。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2-9
图2-10
(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1.利用旋转命令创建如下图所示图形
图2-11
2.利用旋转命令创建如下图所示图形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四、实体倒角
(一)、任务内容:绘制图3-1所示图形,利用【单一距离倒角】将其上表面倒角半径为5,利用【不同距离倒角】绘制图3-2所示图形和利用【距离/角度倒角】绘制图3-3所示图形,将其上表面倒角半径为5
图3-1
图3-2
图3-3
(二)、任务目的:
1.掌握单一距离倒角、不同距离倒角、距离/角度倒角的基本操作方法。2.掌握实体倒角的各参数的设置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三)、任务实施:
1.单一距离倒角
1).选择【实体】/【倒角】/【单一距离】命令,或单击实体设计工具栏中的【单一距离】按钮2).绘图区系统提示。
选取实体表面,按回车键,出现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设置倒角距离为5,单击3).图3-5是图3-6倒角后的效果。
3-4
图3-5
图
2.不同距离倒角
图3-6 1).选择【实体】/【倒角】/【不同距离】命令,或单击实体设计工具栏中的【不同距离】按钮2).绘图区系统提示
选取实体表面,按回车键,出现如图3-7
所示的对话框,设置第一倒角距离为4,第二倒角距离为8,单击3).图3-9是图3-8矩形倒角后的效果图。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3-7
图3-8
3.距离/角度倒角
图3-9 1).选择【实体】/【倒角】/【距离/角度】命令,或单击实体设计工具栏中的【距离/角度】按钮2).绘图区系统提示。
选取实体表面,按回车键,出现如图3-10
所示的对话框,设置第一倒角距离为5,角度为45度,单击3).图3-12是图3-11矩形倒角后的效果图。
图3-10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3-11
图3-12
(四)、任务相关内容:
1.倒角是在实体的边线处生成一个有一定角度的斜面,倒角有单一距离倒角、不同距离倒角、距离/角度倒角三种方法。
2.单一距离倒角:在倒角的两个表面截取相同的长度时,指定一个距离来倒角。
3.不同距离倒角:在倒角的两个表面截取不同的长度时,指定两个距离来倒角。
4.距离/角度倒角:在倒角的一个表面截取一定长度,并以一定的角度修剪另一表面时,需要指定距离和角度进行倒角。
(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1.拉伸实体,并且倒角和倒圆角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五、布尔运算—结合
(一)、任务内容:利用【布尔运算—结合】命令创建图4-1所示图形
图4-1
(二)、任务目的:掌握布尔运算中结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三)、任务实施:
1).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按钮,选择,然后选择
以原点创,在工具栏中单击等角视图2).单击基本实体按钮建如图4-2所示图形
3).选择【布尔运算—结合】命令,出现,选中长方体和圆柱体,按回车键,长方体实体和圆柱体实体结合为一个实体。
4).线架实体原形如图4-3所示,线架实体最终图形如图4-4所示。
图4-2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4-3
(四)、任务相关知识:
图4-4
1.实体并集运算是指将图形中已存在的、部分重叠(至少共面)的多个三维实体无缝的连接成一个实体。
六、布尔运算—切割
(一)、任务内容:利用【布尔运算—切割】命令创建图4-5所示图形
图4-5
(二)、任务目的:掌握布尔运算中切割运算的相关知识。
(三)、任务实施:
1).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按钮。,选择
和画多边形,利用挤出命令创,在工具栏中单击等角视图2).单击基本实体按钮建如图4-6所示图形
3).选择【布尔运算—切割】命令,选中球体和六方体,按回车键
4).创建最终图形如图4-7所示。,出现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4-6
图4-7
(四)、任务相关知识:
1.实体差集运算是指两个实体有部分重叠,或者一个实体完全包含了另一个实体,可以从该实体中挖去一个实体,从而在该实体中产生一个凹坑,甚至一个空洞。
七、布尔运算—交集
(一)、任务内容:利用【布尔运算—切割】命令根据图4-8创建图4-9所示图形
图4-8
图4-9
(二)、任务目的:掌握布尔运算中交集运算的相关知识。
(三)、任务实施:
1).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按钮。,选择
和,在工具栏中单击等角视图2).单击基本实体按钮所示图形,创建如图4-103).选择【布尔运算—交集】命令,出现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选中球体和圆柱体,按回车键
4).创建最终图形如图4-11所示
图4-10
图4-11
(四)、任务相关知识:
1.交集运算是获得两个实体的重叠部分,仅有公共面而没有重叠的两个实体无法通过交集运算,获得它们的公共平面(曲面)。
(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1.利用挤出,布尔运算等命令创建如图所示图形
八、综合实体:
(一)、任务内容:创建烟灰缸的三维造型,如图1所示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1
(二)、任务目的:
1.掌握挤出命令在实际图形中的运用。2.熟悉倒圆角命令的使用 3.掌握抽壳命令的运用
(三)、任务实施:
1).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钮键,按绘制矩形的快捷键,在工具栏中单击俯视图按
进行绘制长宽各为50的矩形,再按矩形的快捷进行绘制长宽各为40的矩形,对其倒圆角,半径为10,并对其进行定位于原点。如图2所示。
图2 2).选择菜单栏中的【实体】/【挤出】命令,弹出串联选项对话框如图3所示,并选择串联的快捷键,选择串联曲线50X50的矩形,再按下确定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键,弹出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如图4所示。并做以下设置:选中增加拔模角的复选框,设置角度为18度;选朝外的复选框;挤出的距离设置为20mm,再按确定键,得到图5的结果。
图3 图4
图5 3)、再次选择菜单栏中的【实体】/【挤出】命令,弹出串联选项的对话框(图6),并选择串联的快捷键定键,选择串联曲线40X40的矩形,并按下确,弹出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图7),并对其做以下设置:增加拔模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角的复选框角度设为10度;去除朝外的复选框;挤出的距离设置为18;选中 “切割实体”复选框,按确定键
得到图8所示结果。
图6
图7
图8(4)、分别选择
和,在原点各画半径为3的圆,然后执行菜单栏中的【实体】/【挤出】命令,弹出串联选项的对话框,如图6所示。并选择串联的快捷键,选择串联曲线R3圆,再按下确定键,弹出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如图9所示,并对其做以下设置:去除增加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拔模角的复选框;选中“切割实体”和“两边同时延伸”的复选框再按确定键。再经过步骤(4)选择另串联曲线R3圆,得到如图10所示的图形。
图9
图10(5)、执行菜单栏中的【实体】/【倒圆角】命令,选择选择面,单击需要倒角的面,按回车键出现如图11所示图形,单击,图形如图12所示。
图11 图12 6).单击实体抽壳命令实体的底平面,按回车键,确定。,出现,选择 7).单击烟灰缸底平面,最终实体如图13所示(图14为烟灰缸底平面视图)。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图13
图14
(四)、任务练习与拓展:
1.下图为玩具盒盖,材质为塑料,试做出其实体。
2.利用直线命令、圆弧命令、矩形命令和椭圆命令绘制台灯罩线架,并利用旋转实体命令、扫描实体命令和拉伸实体命令绘制三维实体模型。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机动练习题:
练习1-基本实体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练习2-基本实体
练习3-挤出实体与布尔运算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练习4-挤出实体与布尔运算
练习5-旋转建模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练习6-扫描实体
练习7-实体薄壳
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
练习8-综合练习
练习9-综合练习
第三篇:三维造型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三维造型设计
论文
学院班级:农学院09级生物技术4班 姓 名:李晓芳
学 号:20090101310100
三维造型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学院班级:农学院09生物技术(4)班 学号:20090101310100 姓名:李晓芳
摘要:电脑是当代设计师的吃饭家伙,设计界自从1995年“甩开图板搞设计”之后,有将近十年时间,CAD几乎是唯一的应用工具。三维设计是在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兴的技术,它是新一代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设计平台的基础。它是建立在平面和二维设计的基础上,让设计目标更立体化,更形象化的一种新兴设计方法。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掌握基础的专业能力 如三维空间分析能力、电脑动画造型能力、动画场景制作能力、初步的动画合成与编辑能力以及数码应用能力 媒体技术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解决问题等的能力。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应该掌握观察立体、创造立体、把握立体方法,培养立体创造的创新意识,熟练运用各种材质,创造出富有美感和实用功效的立体造型。
关键词:三维 造型 设计 方法 CAD 自从学校开设了,《三维造型设计》这门课后,使我受益匪浅。当时我报这门课的时候一直以为老师会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做三维图,但那都仅限于纸质,但当我上了第一堂课后我才知道原来计算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上网聊天等作用了,它已经渗透到了不同的领域为人类开辟了新的设计方法。下面我就从三维造型的原理、发展、设计方法和国内的应用范围等几个方面谈谈。
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中,日常所接触的各种物体,小到一只蚂蚁,大到摩天大楼,都具有“三维形态”的共性问题加以研究,探索立体形态各元素之间的构成法则,提高与形态创作能力。立体构成同时还包括对材料媒介运用的研究。
虽然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和感受三维形态,但我们更多的却是用平面的思维来思考和表现它们,这就使我们的三维创造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三维形态与二维造型之间的区别在与,三维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外形,由于比二维造型多了一个维度,就要求不仅具有前面,而且具有侧面,上面、下面、后面等多视点、多角度的造型意识,视点和造型的增加,也大幅度地扩展了造型的表现领域。三维立体造型和二维造型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三维造型是要具备能承受地心引力的力学性坚实结构,部分还须有抵抗风、雨、雪、地震等各种外力影响的能力,如各种建筑等。此外,在立体造型领域,还能使形体产生真实运动,这是二维领域所无法想象和实现的。
立体构成的对象.立体构成的对象分为三方面.一是“构成 ”形态的基本要素,如点、线、面、体、空间等。二是制作形态的材料,如木材、石材、金属等。三是材料构成过程中的形式要素,如平衡,对称、对比、调和、韵律、意境等等。
点、线、面、体、空间是“构成“的基本要素,在三维空间使用这些要素进行构成和在三维空间有很大不同。因此,在立体构成中,对形态要素的研究仍然非常重要。运用点、线、面、体、空间等形态要素,可以创造出各种立体,运用各种材料可以赋予立体各种的特性,而构成之间的各种关系也是影响立体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各要素之间的主从关系、比例关系、平衡关系、对比关系等等,都关系到立体构成的视觉效果和优劣评判。因此,对其的研究也是学习立体构成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维的发展历史。
立体的概念诞生于1838年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惠斯通在英国皇家学院首先发表了“双目并用视觉”立体成像原理的演说。12年后,苏格兰人大卫·布鲁斯特发明了第一台用于摄影领域的立体观片装置,称为“透镜式立体镜”。从此,立体摄影术诞生了。20世纪中叶,立体电影问世。在20世纪70、80年代,由陈佩斯的父亲陈强主演的黑白立体电影《一个魔术师的奇遇》曾在中国大地连续上影数年,那时候人们带着眼镜看电影倍感有趣。进入21世纪后,LCD立体显示、彩色立体电影、立体电视层出不穷。在全国各地的少年宫就能看到不少的立体科幻电影。
为什么会出现三维图呢?
两眼视觉差原理可以解释这一切。
人类的眼睛相距6---7cm,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观察一个三维物体时,由于两眼水平分开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所观察到的物体图像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像差,由于这个像差的存在,通过人类的大脑,我们可以感到一个三维世界的深度立体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立体视觉原理。据立体视觉原理,如果我们能够样我们的左右眼分别看到两幅在不同位置拍摄的图像,我们应该可以从这两幅图像感受到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观察角度将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像。因如果我们将光栅垂直於两眼放置,由於两眼对光栅的观察角度不同,因而两眼会看到两个不同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常为了获得更好的立体效果我不单单以两幅图像制作,而是用一组序列的立体图像去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观察的位置不同,只要同时看到这个序列中的两副图像,即可感受到三维立体效果。
三维图应该如何设计呢?
设计师们每天手里握着鼠标操作电脑屏幕上的图形,但是很少想过:运用CAD在电脑上所做的究竟是“制图”还是“设计”。CAD要求毫厘不差,在操作过程中设计师必须不断地做些零星计算才能精准输入,这些过于理性的操作会使设计思路一再受到干扰而中断。因而从设计的角度来看,CAD只能算是个制图阶段的工具。因此即使是用上了CAD,设计师在做设计构思的时候,还是得先在纸上勾勒草图推敲方案。
随着三维CAD技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及传统工程制图教学中问题的出现,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本文提出应加强三维CAD技术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文章针对传统教学、三维建模技术及二者的结合等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力图通过三维造型技术与传统工程制图教学结合训练,优化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模式.三维的用途 :
在当前制造业全球化协作分工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广泛、深入应用三维设计技术、院校加大三维创新设计方面的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三维技术普及化是必然的趋势,三维培训必须全面铺开。
8月5日,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宣布与UGSSolidEdge建立三维联合认证体系。今后,中国工程图学学会颁发的三维数字建模师证书将与UGSPLMSoftware颁发的UGSSolidEdge技术认证等价。据介绍,该体系建立起来后,参加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举办的三维数字建模师认证考试并获得通过者,将同时取得中国工程图学学会颁发的三维数字建模师证书和UGSPLMSoftware公司颁发的UGSSolidEdge技术认证证书。此外,作为该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将在全国范围面向所有最终用户和高校学生开展有关UGSSolidEdge软件的培训工作。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秘书长贾焕明表示,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推进三维设计技术在我国制造业和教育界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培育能熟练应用三维CAD技术创新型人才。CAD技术与CG近年来发展迅猛,一跃成为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三维设计技术进入企业应用的速度非常惊人,从其诞生到实用化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由于这项技术优势明显,世界多国制造企业都非常重视三维设计技术的应用。
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三维CAD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业,而且在形形色色的民用消费品设计和制造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比工业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企业应用三维设计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企业界,仍有很多企业以手工或二维CAD设计为主。在学历和职业教育领域,三维CAD还未真正进入工程教育核心体系。
专家指出,在当前制造业全球化协作分工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广泛、深入应用三维设计技术,院校加大三维创新设计方面的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我国CAD技术的权威专家院士指出:“三维技术普及化是必然的趋势,三维培训必须全国铺开。”
贾焕明说:“工程语言从二维向三维转变、计算机辅助绘图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转变,数字化设计向虚拟设计、智能设计发展。用三维模型表达产品设计理念,不仅更为直观、高效,而基于包含了质量,材料,结构等物理、工程特性的三维功能模型,可以实现真正的虚拟设计和优化设计。三维CAD是新一代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设计平台的基础,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制造业全球化协作分工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广泛、深入应用三维设计技术、院校加大三维创新设计方面的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三维技术普及化是必然的趋势,三维培训必须全面铺开。”
他表示,中国工程图学学会是国家创新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我国图学领域的精英,承担着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提供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责。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动“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为推进CAD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
学习立体构成,需要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开拓精神,从立体造型的特点出发,不断训练空间转换能力和立体想象力,培养对形体的概括、提炼和联想想象立,这就要求学习者应该具有良好与敏锐的造型意识和恰当的表现方法。
一、想象力的训练
二、想象力是学习立体构成必须具备发能力之一。
[1]从平面的形转为立体的态,没有想象力是无法实现的。立体形态的想象力是完成立体构成创作的基本能力,我们需要通过对基础造型的学习,训练,提高自己由平面进入立体空间转换能力和立体想象立。
三、学会观察。“自然是伟大的设计师、在那里深藏着一切原理。” 观察能力是一切视觉活动的必备条件,对自然的观察,是超越物象的表象而达到的对物质内在结构的理解,并借此获得对对象结构性质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从而达到对形体的超然的体验,使我们获得对自然的独特感受能力。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我们的思维就会产生创意性的想象,从而为进一步的构想和设计奠定基础,想象力与创造力就是对自然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体结构的创意的理解。
四、有机形态的获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世界为设计提供了无限量的素材,成为创造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一向是互为渗透、互为适应,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器具都蕴含着人类对自然形态的感受与再创造,也体现了人类对于有机生命的欣赏与追求。有机形态符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追求与环境的天然和谐也是当代的主题。
以上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我还会继续学习三维造型设计的有关技术和方法,相信我会在这方面开辟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摘:【1】刘斌:浅析三维CAD造型技术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D】,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1998
【2】基于组件的三维CAD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1)【D】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由芳著:三维CAD中的变形体造型方法研究及应用【D】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4】浦瑞欣:三维造型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按钮注射模设计)【D】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1 【5】刘芒果:机械CAD三维设计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5
第四篇:有趣的线造型说课教案
《有趣的线造型》说课稿
峡口镇中心小学 龚美玲
一、说教材
线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有丝、棉、麻、金属等材质,根据其材质的特性,线在生活中运用广泛。缝制衣裳离不开丝线,生活用电需要导线,人类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线打交道。艺术家创作雕塑,有时候也会借助线来表达之间的设想和感受。《有趣的线造型》是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本课以“有趣的线造型”为题,借助线材开展系列学习,设置了两个相关活动:利用线材制作喜欢的物品;小组合作完成一组人物形象。两个学习活动均属于“设计·应用”学习范畴。采用的材料都为有一定塑造能力的线材。活动一注重对材料的探索,要求用塑性适宜的材料制作动物或物品。活动二注重围绕人物形象展开情境,相比之下,活动二的技术强度要大一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课时主要的教学目标为三个: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勇于探索的意识,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的好习惯。
2.学生能运用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件线造型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组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
3.让学生感受、了解线材的材质特性,使之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利用线材制作的乐趣。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件线造型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组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学习线造型作品中连接固定的基本方法; 2.尝试设计线体造型。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实物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欣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共同制作,问题启示,想象归纳等方法;在学法方面,我重点突出了学生观察、欣赏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拓展,主要采用了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哪些手工小制作?都用过哪些材料来制作呢?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件有趣的手工制作作品。(制作好的线造型作品)
3.师问:这几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你平时在哪里见过这种材料?
4.今天我们要用电线等线材来制作有趣的手工!揭示课题“有趣的线造型”。
二、认识材料。
1.在我们生活中总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线,大家对这两种线一
定不陌生。(电线、毛线)2.那么电线和毛线有哪些区别呢?
3.请同学上台来分别将电线和毛线折一折、弯一弯,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出电线的特点。
4.小结:电线具有可塑性,可弯、折、扭并且能固定形状,而毛线很软,不具备可塑性。我们可以把线材分为可塑与不可塑两种类型。
三、探索方法。
1.怎样将电线改变造型呢?老师介绍四种基本的方法,分别是弯、折、绕、扭。
2.老师演示弯和折的方法。你们发现弯和折使电线发生了什么不同的变化吗?(弯的方法,使电线成为了弧形,折的方法,让电线形成了角。)
3.老师演示绕、扭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很相似但又有不同,谁来说说不同之处。(绕是线的一端绕,另一端是直的。扭是两端同时扭动。)
4.小结:不同的方法形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有不同造型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了。
四、启发构思。
1.展示优秀线造型作品。回顾刚学习的制作方法,思考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制作完成?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样的方法来制作?
2.“小乌龟”用了几根电线制作而成?
3.小结:我们要根据表现物象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要
能够先有构思以及能在大脑中思考基本制作步骤后再动手制作。
4.尖嘴钳。在制作时能帮我们不少忙呢!你看它可以用来切割、扭结、压折,在我们无法徒手来完成操作时,它就能帮上我们的忙了。
五、创作、评价。
1.选择电线或其他塑性适宜的线材,采用折、弯、绕、扭等手法制作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或物品形象。
2.展示自己的作业,与同学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五篇:AutoCAD教程三维造型实例--篮球
AutoCAD教程:三维造型实例--篮球
本文中我们用AutoCAD来练习三维造型,今天我做一个篮球。
最终效果如下:
效果图
一、先在AutoCAD中画一个四分之一圆,尺寸自定(我取100)画好后在原位置复制一个。二、三维旋转,先选一个,基点选下边的端点,第二点点在与第一点垂直线上任意点上,然后输入45度,好了,做完这一步,我们再照同样的方法做第二个,但是角度要改成-45度。完成后如图:
图1
三、换为左视图,在命令栏输入div,将两个等分21段,然后在对象捕捉里打开节点,选中圆弧工具,捕捉第5个节点到下面的第5个节点,连接后如图:
四、修剪后如图
图2
五、视图转为俯视图,旋转下面的小圆弧,完成后如后一幅图。
六、换主视图,在顶端画一小圆值取1.5(也可在原视图里利用三维旋转做这一步),完成后如图
图3
七、输入EXT,选择小圆沿路径拉伸,再拉伸面,最后得到如图
八、在俯视图镜像,基点为圆心,得到如图
图4
九、再镜像,基点仍为圆心。而后再以圆心为基点画一圆环体,值为(100,1.5)得到如图
十、换为左视图,以圆心为基点画一圆环体,值为(100,1.5)得到如图
图5
十一、基点仍为圆心,画一球体,值为100。做完后分别为它们填色,球体为一种色,其它的为一种色,色彩选择与篮球相接近就可以了。得到如图:
十二、最后一步,差集。好了,完成了!
图6
图7
最终效果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