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大海边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小括号,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10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方法,难点是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信息窗1——赶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挂图、小棒、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海边有可爱的小虾和小螃蟹,让我们去看看吧!
二、新授
1.仔细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海滩上有多少只螃蟹?
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2.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一共捉了多少只虾?”这个问题么?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体会算法。
3.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4.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这个问题么?哪个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5.如果用竖式来计算你会不会写呢?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3:小朋友在海边玩累了,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几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尾巴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纠正答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和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1(1)观察图画,列算式。(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自主练习2(1)口算练习。
(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3.自主练习4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独立完成,集体纠正答案。4.自主练习5(1)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明确图意。(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能解决吗?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4)全班交流。5.自主练习6(1)选择你喜欢的两种商品,算算需要多少钱。
(2)小组内交流。6.自主练习7(1)自己动手进行拼摆。
(2)简单介绍对称图形。
(3)说一说怎样才能摆出对称的图形,全班交流想法。7.自主练习8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填数。[教学反思]
信息窗2——摆贝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不退位)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吗?大海里有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海边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新授
1.仔细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
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
摆海鸥比轮船少用几个贝壳?
摆轮船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
2.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这个问题么?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体会算法。
3.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4.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这个问题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三、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2 拿出一组练习,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其他练习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不退位)和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1(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你能估算一下第二层和第三层有多少本书吗?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3)提出有关加法或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2.自主练习3(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独立完成,纠正答案。3.自主练习4(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明确题意。
(2)指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你能试着算出答案吗?
(4)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5 3
(1)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明确图意。(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能解决吗?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4)全班交流。5.自主练习6(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编数学故事,进行交流。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全班交流。[教学反思]
信息窗3——参观水族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难点。[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新授
1.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右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2.我们怎样知道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图表找到相关的信息,并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加法算式。你想怎样来计算?
3.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体会算法,体会满十进一的道理。
4.哪个小组来说一说是先从十位加还是先从个位加?你能说一说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应该怎样做?
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5.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右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这个问题么?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教学重、难点] 4
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1(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提出有关加法或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2.自主练习2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其他练习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集体纠正答案。3.自主练习3 列竖式笔算,集体纠正答案。4.自主练习4(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
(2)这几道题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3)你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吗?
(4)全班交流。5.自主练习5(1)介绍有关章鱼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3)你能解决吗?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4)全班交流。6.自主练习6(1)仔细观察统计表,读懂表中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同桌两人互相合作提问并解答,看一看,最后两人共提出并解决了多少问题。(4)列出算式,全班交流。[教学反思]
信息窗4——参观标本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难点。[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参观标本馆,你能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有关海洋生物标本的知识吗? 二新授
1.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寻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鱼类标本72种,虾类标本56种,贝 5
类标本80种)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种? 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几种? 2.你能解决“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种”吗?
根据情境图中的图表找到相关的信息,并根据减法的意义列出减法算式。你想怎样来计算?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想一想,算一算。
3.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体会算法,体会个位不够减怎么办。4.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研究的结果?(个位不够减)5.你能说一说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应该怎样做?
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6.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几种?”这个问题么? 哪个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提出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提示学生如果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求两种动物寿命的和是没有意义的)2.自主练习2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集体纠正答案。3.自主练习3 先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得数是四十八的涂红色,得数是三十五的涂绿色。涂完之后找到规律,也可以创造合适的规律继续涂下去。4.自主练习4(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
(2)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3)将每个算式的得数算出来,选择水滴对应着哪盆花?
(4)全班交流。
5.自主练习5(1)充分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提出有关加法或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4)全班交流。6.自主练习6 口算纠正答案。7.自主练习7 看图找规律,说说你想怎样往后摆。8.自主练习8(1)观察这幅图,能给大家编个数学小故事吗?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说说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教学反思]
信息窗5——买纪念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小括号,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10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括号,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妈妈要带小丽去海边购买纪念品,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1.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描绘情景图中的内容。2.现在让我们一起和小丽去挑选你们喜欢的商品吧!3.我们一起解决问题吧!
用50元前去买海螺和贝壳,还剩多少元钱?(1)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有的学生可能用连减的方法,依次写两个竖式,可以鼓励学生把两个竖式合成一个连减的竖式,并让学生分析两种写法的异同。
(4)有的学生可能先把海螺和珊瑚标本的价钱加起来再用50去减,老师可以提示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在一个算式里,先算海螺和珊瑚标本的价钱再算剩下的钱我们就要想一个办法,比如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
4.学生说说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5.教师总结:算式里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
6.你能解决“要买海豚玩具和贝壳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7.请你自己解决
(1)买珊瑚标本、贝壳、海豚玩具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海豚玩具和贝壳比买海螺多花多少钱?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1(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自己尝试写连加竖式,并与连减竖式比较。(3)搜集感兴趣的日历,进行有关的加法运算。2.自主练习2(1)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交流计算每一道题时的运算顺序。(2)集体纠正答案。3.自主练习3(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2)这几道题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3)你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吗?(4)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4(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2)比一比看谁算得正确。(3)全班交流。5.自主练习5(1)充分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编一个数学小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2)提出有关需要加减两步解决的问题。(3)全班交流。[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6 小组合作,提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并说一说确定租车方案的理由。2.自主练习7 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估计,独立完成之后,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及方法,并体会估计的策略。3.自主练习8 口算题,注意及时纠正答案。4.自主练习9(1)猜一猜硬纸板下盖住了哪几个数?
(2)盖住的数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是多少,两个数相差是多少?(3)说说你想怎样玩? 5.自主练习10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图形位置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赶庙会
——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 1.整理回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加减混合运算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热闹的庙会上去逛一逛,你们也和爸爸妈妈去过庙会吗?谁能说一说你们逛庙会的情景?
二、新授
1.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先独立观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或小组内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交流)。3.(图的上半部分)交流的问题有:(1)孔雀开屏的花灯由多少盏灯做成?(2)大孔雀比小孔雀多用多少盏灯?(3)两个人一共卖了多少串?(4)谁卖得多谁卖得少?
4.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2)计算时别忘了进位和退位。
5.教师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应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6.(图的下半部分)交流的问题有:
(1)参加演出的大约有多少人?
(2)还剩多少个气球?
7.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什么?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8.教师总结:加减混合运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大海边-信息窗五1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大海边——信息窗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 3.情感目标: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带小括号的加减法式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信息窗5)
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质疑升华
师:妈妈让小红用50元钱去买海螺和珊瑚,你能帮她算算还剩多少钱吗?。师:谁想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小红解决问题的?
大多数学生会运用以前学习的知识,列出连减的算式,用连减的学生可能会写两个竖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一个竖式。在探索出正确的连写竖式后,引导学生讨论:竖式分开写和连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如果我们要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来写,还要先算13+17,怎么办呢?大家能不能创造一种办法,试试看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很棒!但是一人一个记号,是不是太乱了?数学家选择了用“()”这种符号来表示,(板书括号)大家看这样行吗?
师:对,算式里有小括号,我们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师:如果小红要买海豚玩具和贝壳,你知道还剩多少钱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写出连加的竖式,最后与连减的竖式进行比较。
2.自主练习第2题。先请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重点交流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3.自主练习第3题。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儿童乐园2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儿童乐园
教材分析: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对整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整理。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课前准备:课件,练习本,学具盒 板书设计:儿童乐园——总复习
(1)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统计、认识钟表。(2)方位与图形。(3)厘米、米的认识。(4)人民币的认识。
(5)我都学会了吗及丰收园。教 学 活 动 设 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统计、认识钟表。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
1.看图:在儿童乐园里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分小组说一说在图中观察到的数学信息。
2.儿童乐园里小朋友这么多,老师想知道坐龙船的有多少人?请你先来估一估,然后再数一数。学生估计坐龙船的小朋友的人数,说估计方法。数数坐龙船的小朋友的人数。谁也能提出一些好的数学问题来?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3.填写统计表
学生自己填写。教师批改。
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列式,订正。
二、复习认识钟表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玩电瓶车的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开始玩的吗?
指名说说钟表上所表示的时刻(3时刚过)。
2.他们结束的时间是4时,你能在钟面上画上表针吗?
(1)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复习整时。
(2)在钟表学具上表示:7时、10时、12时。3.复习半时
在钟表学具上表示:7时半、10时半、12时半。
4.复习快到几时。
5.出示连环画(出示综合练习第4题),你能根据图画的内容来编一个数学故事吗?试试看!(1)独立编故事。(2)同学交流。
三、课后小结:
今天复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统计、认识钟表还要学会灵活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方位与图形。完成综合练习完成综合练习1.2.3.5.6.7题。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题1。
(1)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的意思。
(2)引导学生寻找泡泡中的数有何规律,再按照规律在空泡泡上填上适当的数字。(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班级集体校对。2.综合练习题2。
说明游戏规则。
(1)同桌游戏。(2)指名表演。3.综合练习题3。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4.综合练习题5。
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绘制简单统计表,然后再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提出问题。5.综合练习第7题。(自主完成)(1)按照规律给叶子涂色。
(2)将不同数叶的数量整理到统计图和统计表中。(3)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二、复习方位与图形
1.出示图:图中有许多我们这学期学过的图形,你能找到它们吗?
学生观察,找出画面中的图形。学校里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 2.综合练习题6 说说七巧板拼出的三幅图画。你能看出是什么动物吗?
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拼成的动物。自由拼出图形。3.小结
课后小结:今天复习了方位与图形。完成综合练习完成综合练习1.2.3.5.6.7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厘米、米的认识,完成综合练习9、10、11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厘米、米
1.看图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1米多了,要买票”。
2.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也就是身高多少厘米以上要买票? 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也就是身高100厘米以上要买票。板书:1米=100厘米
比划一下1米、1厘米各多长 ? 测量数学基础训练的长、宽。
二、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第9题。
小猪和小熊走得一样快,他们谁先到家?(1)学生思考讨论,(2)说出答案,说明原因 2.综合练习题11。
两个小朋友的风筝却被风吹到了大树上,你能开动脑筋,帮助他们把漂亮风筝取下来吗?(1)学生思考。(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谈谈各自的想法。
三、课后小结:今天复习了厘米、米的认识,完成综合练习9.10.11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人民币的认识,完成综合练习第8题。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谁来说说图上都有哪些冷饮? 2.你知道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吗?
(汽水5角,矿泉水2元,雪碧3元,冰糕8角)3.指名说说小朋友要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1).学生列式计算(8角+2元=2元8角)。(2)买冰糕该找回多少钱呢? 学生列式(2元-8角=1元2角)。将答案填写到书上。
(3)你们能帮助小女孩解决问题吗?售货员阿姨应该找回她多少钱呢? 学生独立列式(2元+2元+5角=4元5角,5元钱够了)4.小结
关于人民币你还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二、巩固练习
1.综合练习第8题。
今天,兰兰要去买文具。你来帮助兰兰估计一下要带多少钱? 妈妈带了20元钱去买文具。钱够吗?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把单价和总价填写在书上。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买这四种文具需要多少钱,找回多少钱。(3).学生根据情景图提问,然后解决问题。
三、补充练习
数学基础训练部分题目。
四、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完成综合练习第8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我都学会了吗及丰收园,完成综合练习第12题。教学过程
一、我都学会了吗 1.课后练习第1题。
(1)这学期我们都开设了哪些课程?
(2)你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学科吗?(3)进行统计。(4)填表
(5)根据统计表提出哪些问题,进行解决。2.课后练习第2题。班里要举行一个联欢会。
考虑设计方案,可以请别人帮忙。2.综合练习第12题。
(1).限时在书上填一填。(2).教师批阅,进行小结
二、丰收园
学生互谈本学期学习收获,汇报。
(2).请同学、家长一起进行自我评价。课后小结:
我们今天复习了都学会了吗?及丰收园,完成综合练习第12题。同学们复习的都很认真,预祝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作 业 设 计
回家认真复习儿童乐园—总复习这个单元的所有知识,并自主练习课后的综合练习。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大海边-信息窗3第一课时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大海边-信息窗3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54页信息窗3。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经历100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3.在现实生活,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学准备:学具盒、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水族馆吗?老师也去过,真是太有趣了!我还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想看吗?(出示课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你发现了什么?(左边的鱼缸有红鱼和黄鱼),你还发现了什么?(右边的鱼缸有黄鱼和蓝鱼)。2.出示统计表格,提出问题。
我分别把两部分鱼作了一下统计(出示左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生答,师板书:左边鱼缸有多少条金鱼?右边鱼缸有多少条鱼?)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谁来列算式?(生答师板书算式)14+28=()(条)
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们是用小棒摆出来的。(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4根加8根得到12根,把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3捆加在一起。)
生:我们是列竖式来计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并详细讲解4加8的进位在竖式中的表示方法,有学生可能从个位加起,也可能有学生从十位 1
加起,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下从哪边开始好一些,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那么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第二个问题:右边鱼缸有多少条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师:谁愿交流一下你的算法?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使学生经历算法优化的过程)(4)老师也喜欢用列竖式的方法。不过在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练习巩固。
1.课本56页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意编出数学故事,并解答。2.课本56页自主练习第2题。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又掌握了哪些新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14+28=42(条)23+27=50(条)1 4 2 3 + 2 1 8 + 21 7 4 2 5 0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大海边教案
一年级数学大海边教案
六、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一、教学目标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其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以海边活动为素材,主题鲜明有趣。借助孩子们喜欢的捉螃蟹、摆贝壳、参观水族馆、游览标本馆、购买海洋纪念品等一系列活动素材,使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中始终感受着大海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这一编排突出了本套教材由“故事串”引发“问题串”的特点,把计算教学和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本单元的计算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在探索100以内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估算、口算、笔算都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空间。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素材选取有趣广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练习的设计既有连一连、填一填、辨对错等书面完成的形式,也有摆一摆、小游戏、讲数学故事等数学活动的形式。采用的素材也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动物世界、童话故事、手工劳动等。这些活泼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计算的意义,享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本单元设有五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礁石边捉小虾、小蟹的情境。这个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引发学生提出“一共提了多少只虾?”等问题,从而产生主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欲望。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海边用贝壳摆轮船、帆船、海鸥等情境,引发学生提出“有多少只贝壳?”等问题,进而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水族馆的场境,由鱼的颜色及数量,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四个信息窗,围绕着解决参观标本馆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第五个信息窗,创设了妈妈带孩子去买纪念品的情境,学习加减混合运算,认识小括号,学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二)单元学与教建议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一系列海边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组成具有逻辑联系的“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这一串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要避免单纯的计算教学,让学生体会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2、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培养儿童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如: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用口算、也可以估算或比算;在用竖式计算时,如:笔算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和比较,自主选择方法。
3、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运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直观操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计算速度不宜提过高或过于统一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允许他们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积算的作用。
赶海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作为基础,数位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经验。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对竖式已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问题,前面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挂图、气球图片、三角形学具图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刚才,小朋友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谁给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曲讲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伴随海浪的声音,出示情景图,同时揭示课题:赶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沙滩上有多少只螃蟹?
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探究: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现在你能想办法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大虾?”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猜想一下得数是多少?
引导引导列出算式“26+12”,并说出得数。
师:请小朋友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验证一下得数是不是38,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
先算26+10=36,再算36+2=38。
先算26+2=28,再算28+10=38
摆小棒: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然后一数,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
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一看就是38。
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最后计算6+2=8,20+10=30。答案是38
3、总结:
师:以上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给与适当评价与鼓励。
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探究: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非常好。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2、汇报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已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算法:
先算20+10=30,3+1=4,再算30+4=34。
拨计数器:先拨2个十,3个一,表示23,再拨1个十,1个一,表示加11,一看就是34。
摆小棒计算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解决我们提车的问题,真了不起。如果用竖式来计算,你会不会写呢?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师:(指黑板上的四学生说出得数后,让学生列竖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
3、总结:
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四个竖式,你能发现什么?
师:为什么26+12中的2和1对齐?引导学生得出:因为计算时要把两个整十数加起来,两个一位数加起来,所以十位对齐,个位对齐。
师:说的真好。概括起来就是“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在这一环节中,教材只通过一个例子就作了总结,不符合学生学生认知规律,而要通过多个例子才能作出总结,因而以上教学对此作了改变,利用四个竖式作概括]。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小壁虎找尾巴。
师:赶海的小朋友在海边玩够了,就提着小桶回家了。在回家路上他们遇见了几只断尾巴的小壁虎.看,多可爱的小壁虎,它们的尾巴哪里去了呢?你能帮他们找回自己的尾巴吗?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
师:在找尾巴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这条尾巴找到它的身子吗?
四、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收集信息。
上一节课我们随着赶海的小姑娘到了海边,见到了许多可爱的小虾小螃蟹,还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看?
师:谁能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梳理故事:森林里住着小刺猾一家人,有一天,剌猾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堆又大又红的草莓,剌猾哥哥高兴极了,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哥哥一下运回了32个草莓,妹妹运回了24个草莓.......2、提出问题。
师:听了小朋友讲的故事,老师觉得你们已经长出了一双数学的眼睛,你能根据这个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哥哥和妹妹一共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哥哥比妹妹多运回了几个草莓?
妹妹比哥哥少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为什么哥哥运的多,妹妹运的少?
3、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有的放进了“问题口袋”里,现在咱们来解决“一共运了多少个草莓?”这个问题。
二、摘气球、师:刚才,小朋友把老师带来得两幅画编成了非常精彩的数学故事。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漂亮的气球,小朋友看多美啊!有红的、黄的、蓝的、还有绿的,你想得到吗?要得到它们可不容易,得付出你的劳动才行。下面请组长摘气球,只要你能算出后面的题,这气球就是你们组的了。
师:大家都想得到气球吧?不要急,人人都会有的。下面请小组长揭开小气球,让组里的小朋友算后面的题,谁算对了就把小气球奖给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遵循教材的基本原理、内容、思想和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足用活了教材,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练习,得到了提高。]
三、商店购物
师:小朋友们都从组长那里得到了奖品。现在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师:商店里有什么?它们的价格是多少?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两种物品,并算出需要多少钱.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我最喜欢彩笔和小狗,需要36元。算式是25+11=36。
我最喜欢文具盒和蛋糕,需要22元。算式是14+8=22。
我需要25元。
2、师:小朋友都选中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的好朋友园园选了两套彩色三角板。她还要用它们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你想不想和她比一比,看谁拼出的图案漂亮?
师:那就赶快从你桌上的信封里拿出图片来摆一摆吧!
[此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问题。拼一拼、摆一摆,是对前面所学方位与图形知识的回顾。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拼摆,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对称美。]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学会了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了讲故事,知道了要认真听别人说话。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不少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老师为你们取得进步感到高兴!
2、摆贝壳
教学内容:教课书第50一-53页。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与创造。
3、感受数学于生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生知识与经验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经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数学思想方法经验:数位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组成。
3、生活经验: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几十几加减几十几”的两位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计数器、小棒。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海水退潮以后,小朋友来到大海边,不仅捉螃蟹捉虾,还进行了其它有趣的活动,他们又在干什么呢?
2、引导学生回答:小朋友们在沙滩上用贝壳摆了漂亮的图案,摆了轮船、小帆船、海鸥。
3、问:你发现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
摆海鸥比摆帆船少用几个贝壳?
摆轮船比摆海鸥多用几个贝壳?
摆海鸥和摆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
摆轮船和摆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
摆轮船和摆海鸥一共用多少个贝壳?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
探究学习:
①问:求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怎样列式?
板书:47-32=
②小结:求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就是求47比32多多少?
①猜想:47减32得多少?
②验证:47减32到底得多少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摆一摆;
③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①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
口算:47-30=17
7-2=15
b
口算:40-30=10
7-2=5
0+5=15
c 用竖式算:
②教师小结:
a.把32分成30和2,先减去30,再减去2。
b.把47分成40和7,32分成30和2,先从40里去掉30,再从7里去掉2,再把两次剩下的合起来。
c.问: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4-3是什么意思?
7-2呢?
概括: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求出47-32=15,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2、探究“摆海鸥比摆帆船少用几个贝壳?”“摆轮船比摆海鸥多用几个贝壳?”两个问题一起探究,学习步骤同上。
3、总结概括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
仔细观察每个算式中的3个数,你又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
a.在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
b.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
小结: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三、自主练习、先解决刚上课时提出的3个加法计算的问题。
2、52页1题:估一估,填一填。
①估计本数:以第一层的12本为标准,进行估计。
②提出问题。
③尝试解答。
④解释:从学生自己列的算式说起。
2题:计算。
3题:小鸟送信。
①尝试解决问题
②解释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2、你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信息窗3---参观水族馆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第54-57页
教学目标:
、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对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水族馆参观,你们想去吗?有几个小朋友也在参观水族馆,我们和他们一看去吧!
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生1:左边的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鱼?
生2:右边的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鱼?
生3:左边的鱼缸比右边的鱼缸里的鱼少几条?
生4:右边的鱼缸比左边的鱼缸里的鱼多几条?
生5:红鱼比黄鱼少几条?
生6:黄鱼比蓝鱼少几条?
…
[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并根据图片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可以引导其直接口答:较难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中,以后再探究。]
师:我们先来解决“左边的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鱼?”这个问题吧!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呢?
生:可以这样列式:14+28=
师:14+28怎样计算呢?请小朋友在小组中商量一下。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师:哪个小组愿意派一位代表说说你们的算法?
组一:口算
组二:列竖式
组三:4+8=12,10+20=30,12+30=42。
组四:用计数器
……
师:刚才同学们研究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真了不起!你们喜欢那种方法来计算呢?为什么?
(学生举手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说明理由,并在教师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满十进一”的道理。能积极参与活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算法,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师:我们有了好方法,一定会把问题解决的又快又好的。来看“右边鱼缸里一共多少条鱼”这个问题吧!
师:谁能说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23+27=
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计算。)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
生交流:……(有的用口算、有的列竖式,大部分都是用列竖式的方法)
生:做对了的同学请把你的本子高高举起来!你们真了不起,能自己发现好的计算方法,并且计算的又快又准确。
师:你们计算的这么好,能不能告诉同学们,你觉得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写的时候各个数位要对齐,计算的时候先从个位加起,满十在前一位加一。
师补充:“进一”时要在前一位右下角写上一个小“1”,防止加的时候漏掉了。
师:观察一下,咱们今天学到的加法计算和前面的加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以前学的加法都是个位和个位的数加起来都不超过十,今天学的都够十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交流时要求发言的学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算法,其他学生能专心听别人发言,这样这个环节才更具有意义,而不只是教师和发言的学生在对话。]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不但要会说还要会做,下面就通过自主练习来检测一下大家的做得怎么样!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老师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为什么?
生一:我也很高兴,因为我学会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一些知识;
生二:我懂得了与小伙伴合作;
生三:我受到了表扬;
……
信息窗4--参观标本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64页
教学目标:学习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学生喜欢的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标本馆好吗?
2、通过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你能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2、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3、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让生板书竖式。总结出: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活动三
巩固练习62页~64页
活动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观察画面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的问题:
鱼类比虾类标本多几种?
虾类比贝类标本少几种?
(其它问题,先放问题口袋里,等练习时再解答)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算法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方法:摆小棒,用计数器算,用竖式算。
学生解答练习题后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能找到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板书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余方问题口袋里。
学生进行独立探索。
再讨论交流中,能探索出多种算法,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并能清晰、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强调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进一步巩固练习
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学到的知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书73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引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综合练习,深化、巩固了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我们在计算准确性上和计算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通过我学会了吗这幅情境图来检测一下你们的学习效果吧!
2、自主探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怎样的问题?怎样来解决?
学生找到的信息可能有:关于小鹿、小鸟、仙鹤、小猴等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共有几只小鹿?左边的小鹿比右边的少多少只?一共有几只小猴?等
3、汇报交流
学生说明算理,我是怎样想的。
4、单元回顾: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在这个单元里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过程,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说——
知识:我学会了竖式计算,会加减混合运算了
过程:我是通过情景图提出问题的,我会用小棒,计数器解决计算问题
情感:我知道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计算,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态度:计算时,我们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二、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计算
53+24=
66+33=
56—24=
85—37=
19+26=
86—59=
实践活动
——小小信息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
教学目标:
、巩固学过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加减法及有关人民币的认识。
2、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经历搜集数学信息的活动过程,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以开展活动的方便为原则,让学生根据家庭居住情况及兴趣爱好自愿结成4——6组,选出组长。
2、个小组决定好活动地点,活动阶段准备好橡皮,铅笔等所需物品。
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可以发现生活中经常需要数数、进行数的加减计算等。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里有数学?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如:我今年七岁了,我们班有41个同学。
如:到商店买东西要用到钱的加减运算,我买铅笔盒花了9元,买削笔器13元。
如:我看电视时……
(如果学生有困难出示74页插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在那里发现了数学吧!
看来生活中真有不少数学学问,同学们想不想想数学家一样到生活中去发现搜集数学信息呢?
2、拟定计划
教师:如果我们分组进行收集活动,请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
你准备到哪些地方收集信息?
(2)
想收集什么信息?怎样收集?
(3)
为了不使你收集到的信息遗忘,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记录时要注意什么?
(4)
你认为收集信息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时间、安全等)
学生可能想到:
(1)
我们到商店超市询问书包、文具盒、小足球的价格
(2)
我们到公园搜集游玩的人数
(3)
我们打算到书店找一找恐龙有多少种
(4)
也可以到停车场查一查各种车有多少
(5)
我们认为大家要分分工,以免及乱了
(6)
有一个同学专门记录,其他同学搜集信息
……
教师:我们的活动安排在周末,所以大家要注意安全。
二、活动交流阶段:、小组交流:把搜集到的数学信息小组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信息,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以“文具商店里的数学问题”为例,要让学生说出以下内容:
各种文具的价格:
文具店有各种书包,有的书包每个28元,有的每个20元,有的每个56元……
小足球的价格也不同,美格的价钱有35元、15元、……
其他的数学信息如“铅笔每支2角,彩笔每盒18元”等。
可以求出的数学信息:
买一个最贵的书包比买另外两种书包的价格还要多:28+20=48元,56﹥48
买45元一个小足球的价钱正好等于买35元、15元的小足球各一个。
3、总结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把调查活动和计划的相比较,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活动有什么体会?
4、课堂总结:
计划的制定,收集过程,解决的问题,发现的问题等。要说明的是:从信息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做解答,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