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讲 听力课教学
第九讲 听力课教学
一、听力课的特点
1、听力理解的本质和规律 听力理解的本质是通过语音对言语信息的接收,并通过大脑对信息的解码,是一个语音建构意义的过程。其中通过听觉来感知言语信息的过程为“输入”。听、读——接受领会,输入 说、写——表达应用,输出
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和前提,输入应先于、多于输出。
2、听力课的特点
①听力材料的足量输入
可懂输入——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出发,听力材料应让学生基本上听懂
②其他技能的辅助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听力教学的原则:①注重大量输入和不断练习②以听为主,听说结合
3、听的不同方式与要求
①精听——对听力内容做精细处理,理解大意+捕捉细节信息+操练语言要素
②泛听——大量输入,训练学生对汉语的听觉和语感,获取主要信息
③随意听——营造汉语的语言环境,提高反应速度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精听和泛听结合的方式,随意听多用于课外。
二、几项主要的听力微技能
1、辨音辨调能力
音近字误听:他饱/跑了。他真棒/胖。声调误听:眼睛——眼镜
2、联想猜测能力和预测能力 例如:女:你怎么回来了?
男:雨下的太大,连飞机都不能起飞了。
女:那么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呢?
男:等雨停以后吧。问:雨停以后男的要干什么?
A.活动一下身体B.出去玩一会儿 C.去乘飞机 D.什么也不干 启发联想:①在哪儿谈话?②双方什么关系?③为什么回来?
3、检索监听
有明确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听,只记住有关问题的部分——接收到有关信号后,在记忆库中检索,寻找有关的音义交汇点——对于同音词,必须在记忆库中检索出符合语义、语法的相关语词
4、义群理解,语流切分
三、听力课的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环节——听前练习、听时练习、听后练习
1、听前练习:对听时练习进行铺垫和准备,既有心理上的,也有语言上的,可降低听时练习的难度。可以是语言要素方面的,也可以是背景知识方面的。可以采取列举、说明等方法。
2、听时练习:听——练——讲
听力材料一般放三遍:第一遍不停顿,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大体内容,做概括性练习;第二遍做细节性练习,可回放;第三遍是核对,不停顿。① 概括性活动——获取文章大意
训练方法:寻找主题句、寻找与问题有关的一串词语、遵循汉语思维的时空顺序 ②专项性活动——获取细节信息 训练方法:
边听边记——记忆、记录和计算
理解和判断——感觉说话人的语气、常用句式的特殊用法 例:“那还不简单”、“„„最好不过了”
3、听后练习——延续性活动
就有关内容进行讨论、补充、发表意见,布置作业
(二)听力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六有”
①课前有准备——了解前两课的内容,做到知识的连贯性;了解读写课的内容,包括语法点、词语;梳理课文中的练习题,发现难点、问题。②课上有讲解分析,有重点,有变化,有交流 ③课后有要求
2、“三忌”
①忌单调死板
②忌反复死听,只对答案
③忌放羊式上课,要因人施教,尽量调到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十三、十四章
赵金铭《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商务印书馆2010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讲练听力课
听力课教案(“小联合国”,初级水平,课时90分钟)要求: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不少于三种听力练习,请注意练习的先后顺序。
课文:
王兰:彼得,你经常跟女朋友跳舞吗? 彼得:不,今天是第一次。
王兰:是吗?你们美国人不是很开放吗? 彼得:我不是美国人,我是联合国人。王兰:有联合国人吗?你真会开玩笑。
彼得:怎么,你不相信?我爷爷是英国人,我奶奶是法国人,姥爷是德国人,姥姥姥是意大利人,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日本人。你说我是不是联合国人? 王兰:这么说你们家真成了“小联合国”。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
1.语音方面
掌握反问句的语气、句调,及其所表达的话语意义。
2.词汇方面
“开放”、“联合国”等词汇在话语中的实际意义。
3.语法方面
用“吗”或不用“吗”的反问句,及其所表达的话语意义。(二)听力技能
通过对反问句语气、语调的学习,提高学生理解实际句义的能力。二.教学重点
反问句所表达的话语意义:
1.是非问形式:“是吗?„„”、“不是„„吗?”、“有„„吗?’’
2.正反问形式:“你说,我是不是„一?” 三.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问候
(二)用提问方式导入课文(8分):你是哪国人?我们班有哪些国家的学生?
板书(1):学生的国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国家(三)学习新课(共70分钟):
1.学习生词(不逐个讲解):经常、开放、联合国、姥爷、姥姥
2.听第一遍课文录音:检索主要信息,概括大意,指出人物关系与谈论的事件。听完后做练习(5分钟):
判断题:彼得有女朋友吗?他经常跟女朋友跳舞吗?
连线题:
他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是哪国人。
3.听第二遍录音:理解反问句的句子语义,了解表达态度的方式,借助已知信息预测下文内容。听完后做练习(5分钟):
完成选择题:彼得跟女朋友跳了几次舞?王兰相信吗?王兰认为美国人开放吗?她说的“开放”是什么意思?彼得说自己是哪国人?王兰相信吗?
快速问答题:彼得说自己是联合国人,王兰听了后是怎么说的?
4.教师用板书重点句式,并加以讲解(5分钟):
板书(2):反问句:“是吗?„„”、“不是„„吗?”、“有„„吗?”
“你说,我是不是„.?”
5.再领读两遍课文,并补充练习反问句的用法: 说出反问句的意思:如:A:他不是经常跳舞吗?让他教我们吧。
B:是吗?有这回事吗?
6.听第三遍录音:检查对细节的掌握,重听难点和重点。听完后做练习(5分钟):
边听边记:你们美国人不是很开放吗?有联合国人吗?你真会开玩笑。
7。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反问句的句调),然后概括大意,允许不使用课文中的原句。
四.复习小结(8分钟):领读板书的重点,然后跟学生一起回忆录音中的相关句子。
五.布置作业(2分钟):参考板书上反问句的句式,写一段对话。
第三篇:听力课教学说课稿
听力课教学说课稿
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听力教学。整个说课我将从六个板块进行阐述:即听力材料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一、听力材料分析
1、听力材料的作用
本节课选取的听力材料来源于《学业测评》,有利于学生当堂练兵,为英语听力测试保驾护航。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听的策略和能力,使学生在听力测试中顺利完成答题任务,拿得高分,让学生体验听的快乐与成功。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听力技巧的掌握。(2)难点:运用听力技巧答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是乡村中学的较一般的班级,一部分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掌握了一定的目标语,了解了一些相关的听力策略和技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听力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由于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加上面临考试压力较大,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生动活泼,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听英语的热情和自信。
三、教学方法
在本节听力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归纳总结、实战演练的方式展开听力教学,同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听说读写训练。为了近一步落实和巩固当堂所学,我会使用听力必考的四大题型加以锤炼。
四、学习方法
先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进行技巧梳理,最后进行考试实战演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五、教学流程 1.各抒己见: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在听力测试中应具备哪些听力技巧? 2.技巧梳理:
(1)调整心态,进入状态 考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要排除对听力测试的恐惧感,坦然放松,集中精力,静心聆听。不能因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没听清楚而急躁慌乱,影响后面内容的聆听和答题。(2)抢读试题,做好准备
聪明的考生一旦拿到试卷,立即写完考号、姓名后,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抢读问题和选项,适当地做一些标记,并预测听力内容及答案,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捕捉关键信息,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度,这是考试听力测试中拿到高分乃至满分的关键。(3)抓关键词,重引导词
听力的重点要放在关键词上,注意力要放在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词上,在so、however、but等起导向作用的词后面的内容必须留心。听独白时要重视首句,因为首句常常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
(4)紧跟思路,跳过糊涂
做听力时要紧跟说话人的思路,有些考生一有听不懂的单词就停下来,总想弄清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后再往下听,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听到不懂的词或有听不清的地方很正常,出现这种情况,要毫不犹豫地跳过去。(5)置身语境,明白意图
有些对话的答语似乎是答非所问,设置的问题也不够直接,这就要求考生在听录音时,必须要自己想象,置身语境,推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6)边听边记,防止遗忘
听力测试,尤其是听短文时,听清或者听懂全部内容比较难,完全准确地记住全部信息也不容易,因此适当记录很有必要。速记时要使用自己能够看明白的最简便、最迅速的方法。
(7)眼耳并用,听读结合
听录音时,要养成眼耳并用的习惯,做到听与思考记忆相结合,捕捉信息与选择答案相结合。3.实战演练: I.听句子选择图片:
建议考生听前快速浏览六幅图片明白其主旨,并预测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通常应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II.听对话回答问题:
这一大题属于情景会话题,常考核考生对于对话细节的捕捉,内容包括对话地点、人物职业、时间、价格、数字、电话号码、颜色、天气、国家、活动等,但通过读题,考生可以缩小答题的范围,锁定听力句子中的关键词,并可适当作些记录。同时注意答案多在第二个人的回答上体现。III.听短文选择答案:
考生应抓紧时间快速浏览五个问题和选项,预测听力内容及答案,以便带着问题有所侧重去听,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重点信息。听短文时要注意整体理解,不要把思维停留在个别没听清楚的词句上。要相信第一感觉,当机立断。IV.听短文填写表格:(1)顺序呈现原则
考试听力填词通常是按顺序出题的,考生只需一一等待并捕捉相关信息,答题即可。(2)格式统一原则
观察表格前后,上下相关信息的格式。如所填单词或词组的首字母是否大写、价格前是否需要加上¥或$等。(3)语法精确原则
如可数名词单复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过去式等。(4)单词过关原则
这些词汇常包括人名、国家、国籍、职业、学科、兴趣爱好、活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对考生的单词拼写要求是相当高的。
六、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和掌握一些必要的重点词汇,把“听短文填写表格”这一题的答案板书到黑板上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听力技能。据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语言输入就不会有语言习得。可见,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要培养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听力感兴趣的学生,课堂上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听力效果必然好;相反,对听力不感兴趣的学生则会产生消极、抵触的情趣。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趣闻等,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二、要建立学生“听英语”的自信心
英语听力是很多同学惧怕的,所以老师应该注意要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自信心。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多鼓励、多表扬,对于学生所取得的任何细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对听力训练的信心。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常常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对非母语的语言听力学习存有害怕心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应试前的心理准备,克服焦虑的情绪,保持平稳的心态。例如,让学生在听录音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分钟浏览所有的听力题,把握题型,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有助于减轻焦虑程度。同时,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有耐心,在听的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上,不要因为个别词汇或句子不理解而停下来。因此,教师要弄清楚各种心理制约因素产生的原因,找到相应的方法,进行适量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临场不乱的心理素质。
三、要教给学生“听英语”的技巧
要想迅速提高听力水平,除了让学生多听、认真听以外,我们还要教给学生“听英语”的技巧,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仅仅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精听和泛听,并且要以精听为主,泛昕为辅。
精听要高度集中思想,力图听懂每个词语、句子,捕捉信息.训练的方法是先把录音文章听一遍,通晓大意,然后再重放,一句一句地听,遇到听不懂的词语、句子,就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的倒放功能,倒了再听,一遍不行两遍,甚至三遍。直至听懂为止.然后再下一句。等到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再把全文从头至尾放一遍,的确全听懂了。这样,精听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泛听只求听着,量的增加与积累.不求听懂每个甸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余,听些英语磁带、英语新闻、听听英语广播,让自己沉浸在英语氛围中,使自己尽可能增加“听”的输入量。听的量增加了,有些语言情景与单词短语反复听,很自然就能听懂了,英语听的能力也会提高。
四、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我们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录像、图片或简笔画等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尤其以采用视听结合、简笔画或图片辅助听觉的听力训练方法为主。
1.视听结合。听力训练中难免遇到难度较大的文章,学生在听力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听力训练,学生通过图像和声音,增强学习的兴趣,把握具体的词汇语句信息,提高听力训练的有效性。
2.简笔画或图片辅助听觉。通过简笔画或图片能将文章大意粗略描绘出来,降低听力训练的难度,从中获取有关听力材料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
四、有效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
这可以说是课堂听力的辅助,如果能与课堂听力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会发挥无比重大的作用。教师在其中起着指导与监督的作用。如何利用课外时间,调动学生听力的兴趣与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听的能力,具体要从以下几点来做起:
1.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里要多听课文录音带。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课文录音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能力购买。学生通过多听,熟能生巧,既可以熟悉课文内容,还可以多模仿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从而提高听力。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家长了解这个情况,以监督学生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2.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听力作业。教师可以去购买或自己录制一些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同的录音磁带,交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轮流着听。但要注意一定要布置一些有助于听力理解的题目,(比如说选择题、判断题及填入所缺的词等)并适时地核对答案,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力。
3.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朗读比赛。比赛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促使学生多听多模仿英美人士的示范朗读。比赛方式应该是人人动口,让学生互相评比,以此提高学生分辨正确的语音语调能力。所选的朗读材料不一定要统一,可以各人自选,这样学生们可以听到多种题材内容的语音语调,可以开阔眼界,增广见闻。如果教师能作示范性朗读,则效果更佳。
4.组织学生听英文故事。教师选择一个有趣的英文短篇故事,尽可能适合学生水平,每天大声给学生读一段或一章,学生只需要听故事,教师随时写下学生听不懂的词语。这一活动深受中学生喜爱,他们通常希望听到日常生活故事,因为会产生像看电视连续剧时所产生的兴奋。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听力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英语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材与课外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进行恰当的听力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并形成技能。
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方法和多媒体的运用
胡青忠 2014.6.23
六年级(1)班卫生整治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与健康的关系,从小养成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卫生与健康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习惯。教具准备:标题、图片、课件、录音带。活动过程:
一、发动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家园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保护环境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的校园是美丽而整洁的,她给我们带来了温馨和舒适,犹如家的感觉,然而我们也不时地清醒地看到与这优美环境极不相称的现象,那就是随时出现在草坪上、楼道上、水泥地面上、操场上,有我们随意乱扔的易拉罐、塑料袋、烟头等杂物。这种行为既污染了环境,又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素质很低。我们感到维护学校的优美环境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我们班响应学校组织的,“你仍,我捡”的环保活动,同时我们也借此机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师生增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开始,不乱扔杂物,维护我们的校园,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使我们的师生可以一直沉浸在温馨的舒适的优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和工作。
二、欣赏美景,激发情感
甲:敬爱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甲:习习的凉风吹走夏日的燥热 乙:绵绵的细雨润红秋季的硕果
甲: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乙: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们的校园更美了。让我们一起走一走,看一看„„(学生观看校园环境图片)
甲:同学们觉得我们的校园美不美? 齐:美!甲:这么美丽的校园,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护它呢?
生:不乱扔废物、纸屑。生:不乱涂乱画。生:不破坏花草树木。生:不践踏草坪。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
三、观看小品,深刻体会
甲:同学们都知道怎样爱护我们的校园,但是在行动上做得怎么样呢? 请看小品《课间》(下课铃一响,一同学“天女散花”,同学们三三两两到包干区玩耍,有的同学若无其事,好象没看见,有的同学捡了自己班的,对其他班的纸不管,有的将自己班的纸踢到了相邻的别班清洁区。)乙:看完小品,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请大家畅所欲言。
生:有的同学根本不捡,只顾自己玩,不好,如果大家都这样,学校该多乱呀。生:有的同学赶紧跑过去捡废纸,非常好,能自觉保护环境。
生:有的同学捡了自己班的废纸是好的,但又将自己班的纸踢到了相邻的别班包干区,就又错了,不管哪个班,都是学校的环境,都应该保护。
生:有的同学捡了自己班的,说明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不管其它班,说明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
甲:同学们的发言非常好。做的好的行为,我们要学习;做得不好的行为,我们要引以为戒。瞧,听了同学们的话,他们知道怎么做了。(同学们捡干净纸)
乙:可是捡的捡,扔的继续扔,要捡到什么时候呢?请继续看小品《课间》(一同学还在“天女散花”,另一同学前去劝阻,将他说服,使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两人一起将纸捡掉。)
甲:这会儿大家又有什么感想呢? 生:只要有人扔废纸,永远都捡不完。
生:对,我们应该找到事情的根源,加以制止,这才有效。生:刚才那位同学劝阻的话说得太有道理了,我们心服口服。生:我们应该学习他,看到不正确的行为应该立即劝阻。生:劝阻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让别人乐于接受。
乙:看来这会儿大家的认识更进一步了,不愧是好学善思的少先队员。
甲:刚才的小品只反映了几个同学偶尔几次的行为,那么我们更多的同学在平时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课前大家做了一份调查问卷,我们来看一下统计结果。(出示:1.把自己的废纸怎么处理?()
A扔到班内回收箱 B扔到学校垃圾池 C随手扔到地上 2.看到我们班包干区有废纸怎么办?()A马上捡起来B告诉值日生去捡C没看见一样,走过去 3.看到我们班包干区以外有废纸怎么办?()A马上捡起来B告诉他们班值日生C跟我没关系,走过去 4.看到校外的路边有废纸怎样做?()A马上捡起来B如果没人看见就捡C跟我没关系,走过去 5.对学校的草坪()A偶尔去踩B从没踩过C经常去踩
6.对学校的墙壁()A很爱护,不涂抹 B经常乱涂乱画C偶尔涂抹 7.你认为自己在环境卫生方面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请写在下面。
四、献计献策,落实行动
甲:从选择题看,大家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但从最后一道题看,大家的行动力远远不够。可见一个人心里知道应该怎么做,可行动上不一定就能落实。请各小组献计献策,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的同学从行动上来保护校园的环境卫生呢?
生:我们创作了一些公益广告词,准备插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时刻提醒大家。
生:当你在校园里散步,为一件事准备穿越草坪的时候,你应当想到:青青的草,怕你的脚!脚步轻轻,草儿青青。
生:在你第一步走进校园的时候,就会看见一个美丽的花坛,你能否想到:“小草青青,小花如金。树木安静,请勿走近。”
生:当你站在学校的广播台上,当你望着那绿油油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时,你会发觉:眼中有绿色,心中才快乐!
生:你是否知道,你举手之劳就会为环保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你弯弯腰,动动手,我们的校园就会少一份白色的无奈,多一份绿色的希望。
生:只要你用双手种下一棵小树,撑起一片绿荫,校园将变得更加亮丽!绿化小队:我们是绿化队队员,创建美丽的、舒适的校园环境是我们的目标。生:我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去维护校园的整洁和卫生。
生:我们监督班里、班外、包干区平时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清理。生:我们会提醒大家把垃圾扔进垃圾筒。生:我们发现卫生死角,及时报告,处理
生:我们要从我做起,做到“两见两主动”,一、见到地上有杂物主动拾起,二、见到有人乱扔杂物主动制止。
生:人人从我做起来,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变废为宝小队小队的队员有新招,我们巧思、巧手,变废为宝,把一个个废品变成了一件件时装。请欣赏我们的环保时装表演。
五、签“你扔,我捡”承诺书
六、结语: 通过学习这一课,同学们懂得了要怎样维护公共场所卫生。除了自己要做到“五不”几点外,看到有违反的现象,我们也应该作出宣传,让他们也做好。让大家都能在美好的环境中娱乐,学习!
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方法和多媒体的运用的总结
胡青忠 2014.6.23
听说是外语学习的各种知识与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说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在社会交际中,学生必须理解别人说什么,并能与别人进行成功的对话。教师应积极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在英语学习中也十分重要,如何有效的提高并强化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让教师十分头疼的事,根据我自己的教学体验,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强化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
1、训练听力要循序渐进,有浅入深。由于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受学习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低,英语语音很“汉语化”,学生在听听力时,容易产生畏惧、焦躁甚至厌烦心理。多媒体教室的外观造型及装饰的美观,适应学习气氛,这样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时有一种舒适、轻松、愉快的感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种功能的操作,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进行练习,由于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不仅有浓重的地方方言,而且有很重的“汉化式英语”的味道,发音不准,有许多音素混淆不清,平时实际的听、说的机会很少。多媒体的运用使这些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可以系统的了解单、双音及辅音的发音原理,口型及如何正确使用好发音器官。通过单词发音,句子练习及发音比较来强化学生对语音、语调的训练,使学生很快熟悉正确的、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同时,通过多媒体也可以做各种对比练习,也可以模仿跟读,师生互动。如:让学生示范读音,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尽快的把自己的能力练好。突破了语音知识关,学生就掌握了听力的基本技能。
2、有时学生平时能正确发音的单词在句子中听到时,也不能正确分辨,从而影响对整体听力材料的理解,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一种连贯的语流。词在句中朗读时的弱读、重读、连读、语气的变化、语调的升降都会导致连贯语流中语音的变化:如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we could have been successful if we had been careful because……这样一句中us,that, have, had等都应该弱读,由于这些词的弱读导致了语流中的一些语音变化,学生若缺乏连贯的语流的能力,那么在听时会对全句的意思产生误解。
3、另外,听力材料往往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体育等等,由于学生知识面太窄,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所以往往听完一篇材料后对其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其所以然。
4、由于这个原因,听力训练应长期坚持,不能放松、间断,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不同类的英语教学网提供的大量原声的名人演讲、小故事、小幽默、名著节选和对话等,加以总结和汇编,录成磁带给学生,或在平时上课之前给学生读一篇从网上下载的听力材料,这样坚持不懈,学生既能扩大知识面,又能提高听力水平。
目前英语教材采取分单元教学方式,用教大的篇幅选编了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多样、多变的文字材料,涵盖了英美等国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等多个方面,所选阅读材料,既注重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又注重了语言的规范化和通俗化。但是,对于深山区的学生来说,单词、词组、短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听读能力有很大的进步,但就长句、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多媒体将能帮助学生和教师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比较长些的句子或短文时,学生们普遍反应不过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听到的长句或短文中习惯用语不熟,关键词没抓住;二是对语流、语调、连读、音的省略、弱化等方面知识欠缺和练习、模仿较少。针对此中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强化模仿。如摘录英语短语、诗歌、绕口令、英语故事、英语短剧等录制成磁带给学生们平时听,并且课上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讲一些读音规则,或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去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内容,补充知识的不足,反复模仿跟读,让学生主动去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体现了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利用多媒体强化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更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多媒体丰富的信息容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教学信息,在无限的空间内搜集广泛的教学素材,这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和高密度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起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第九讲
第九讲利他、冷漠与侵犯
一、利他、冷漠与侵犯
1.利他行为的概念
⑴定义:是一种不期待回报的自愿的助人行为(Leeds,1963;Krebs,1970)。⑵特点:自愿的;以利他为目的;不期待回报;利他者自身有所损失。
⑶种类:
依情境而分:非紧急状态下的利他行为与紧急状态下的利他行为
依动机而分:自我利他主义(苦恼→减少自己的苦恼)与纯利他主义(移情→减少他人的痛苦)。近几年来,这两种取向的分歧日益明朗(Heckhauson,1991),焦点在于有无纯利他行为。
2.冷漠行为的概念:对他人的痛苦与不幸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
3.侵犯行为的概念:
⑴定义:指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⑵特点:伤害性;有伤害的意图与动机;社会不许可性;行为的外显性。⑶侵犯的普遍性
二、利他行为的研究与理论
1.利他行为的生物学观点:本能与基因
(1)动物的利他行为与社会生物学
(2)进化心理学
进化论(自然选择偏好那些促进个体生存的基因)的两难问题:自私行为的基因应该比利他行为的基因更可能遗传下去。进化心理学如何解决呢?
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Burnstein et al.,1994;Sime,1983),心理学与生活[M],510-511
互利或互惠规范(norm of reciprocity):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换句话说,我们期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事实上,人类学家已经在一系列的种系中发现了互惠式利他主义模式,例如吸血蝙蝠和黑猩猩(Nielsen,1994)。
Regan(1968)的研究也证实人们偏爱互惠性的帮助。Taylor:社会心理学[M],389-390 学习社会规范(H.Simon,1990),自然选择偏好那些社会规范和习俗的最好学习者,他们更具有生存优势。所以学习社会规范的能力也成为基因组成的一部分。我们学习的规范之一就是帮助他人。换句话说,自然选择在基因上设置了学习社会规范的程序,其中之一就是利他主义。
思考:母亲通常比父亲更多地给后代以帮助吗?WHY?
女性更喜欢自私还是无私的男性呢?WHY?
12.Latane and Darley的“责任扩散”的实验(1970)→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1981)
(1)注意到事件:时间与事件的冲突(Darley & Batson,1973;Batson et al.,1978), Taylor:社会心理学[M],395-396
(2)事件解析为紧急情况
(3)承担责任(Moriaity,1975;Maruyama et al.,1982): Taylor:社会心理学[M],383-384
(4)知道如何帮助
(5)决定实施帮助
3.Morgan和Peck的“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社会交换理论
这个模式强调,帮助他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偿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人们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当报偿>代价,最易产生助人行为。
这里的代价与报偿不仅指物质的,也指精神的;不仅指有形的,也指无形的。例如,同情就是一种报偿。助人使自己感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提高个人有效性的感觉,提高自尊,提高自我价值感,也是一种重要的报偿。虽然代价与报偿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由于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因此,在一个特定情境下每个人权衡的结果不同,是否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也会不同。
这一模式指出,随着助人代价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降低;随着助人报偿的提
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
Latane 和 Darley(1970)进行过一项非紧急状态下的助人行为的研究,它是这一模式的佐证。他们指导大学生到纽约街头向1520名过路人请求帮助,内容分别是问时间、问路、换钱、间对方的名字和向对方要一角钱。提供帮助的情况是:告诉时间85%;指路84%;换钱73%;告诉名字39%;给钱34%。显然,助人行为的发生率随代价的提高而降低了。换钱比告诉时间和指路麻烦一些,所以帮助的比率小一些。而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名字是有些冒险的,无缘无故给陌生人钱也是“不值”的,所以对这些求助的反应就大大降低了。而当学生说由于自己的钱包被人偷走,要求对方给一角钱的时候,有72%的人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当学生将自己的名字先告之对方后,对方作出反应的也增至59%。显然,这一变化可用报偿的增加来加以解释。对方被偷使给钱行动的意义大增,而对方将名字告诉自己有得到信任的感觉。
4.Batson(1991)的移情——利他主义理论→强调助人的纯粹动机,Aronson:社会心理学[M],326-328
5.学习理论:强化与观察学习
三、侵犯的理论
1.本能论
(1)精神分析的观点
(2)进化的观点
(3)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神经和生物化学对侵犯的影响:Aronson:社会心理学[M],354-356
杏仁核;5-羟色胺;睾丸素;酒精,似乎改变了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温度。
视窗9-1温度和侵犯行为:心理学与生活[M],518;实用心理学[M],128。
2.挫折—侵犯理论
⑴理论观点
挫折 →其他反应,例如退缩
↓
侵犯的发生→内向侵犯
↓
外向侵犯→直接侵犯
↓
替代侵犯
⑵实验验证:Barker,Dembo & Lewin(1941)的经典研究,受到挫折的孩子更多地破坏玩具;Mallick(1966),电击捣乱者
⑶武器效应(Berkowitz,1978)
Berkowitz提出侵犯导致的不是侵犯行为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Berkowitz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1967)。他们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让被试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被试实施电击。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支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实验的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是相符的,被激怒的被试在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手枪增强了侵犯的行为。后来,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作“武器效应”(weapon effect)。
Berkowitz的研究与理论使人们相信,美国社会广泛的暴力事件与私人普遍拥有枪支有关。正如Berkowitz所说的,“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了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抠动板机,板机也带动手指”受美国国内控制武器的呼声日益高涨和日本留学生在美无辜被枪杀事件的影响,美国国会于1993年11月通过了禁止私人拥有、制造和买卖半自动武器的法案。
3.社会学习论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赞同,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支持这一观点的实证材料很多,不仅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者及其追随者提出了大量实验证明,动物学与人类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
大量动物习性学研究证明,动物的侵犯性行为模式是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或消除的。人类学也提供了侵犯性行为模式直接与文化相关的大量资料。
视窗9-2惩罚(尤其是体罚)是抑制侵犯行为的有效措施吗?---心理学与生活[M],177-178;实用心理学[M],131。
四、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 个人因素
⑴人格特征:移情、社会责任感、爱心与同情心等
视窗9-3存在利他人格吗?Hartshorne,May(1929)的经典研究。新近的研究也证实:
一种情境中的助人行为与另一种情境中的助人行为相关不高,平均相关为
0.23;
利他主义人格测试分数高者未必比分数低者更可能助人。(Batson,1998)
⑵认知:认知归因、公平与正义、情境认知、助人的效能感等
⑶情绪与情感:愉快、内疚等;喜欢:帮助我们喜欢的人、与我们相似的人。
(Benson et al.,1979;Emswiller et al.,1971;Gray et al.,1991)
思考:
好心情为什么增加助人行为呢?而坏心情呢?——实用心理学[M],145-146。
2. 外部因素
⑴群体的规范与舆论
⑵环境与教育:宗教、电视等
物理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天气;城市与乡村。Taylor:社会心理学[M],393-395;实用心理学[M],143-144。
⑶文化
视窗9-4中国人的助人行为:帮助值得帮助的人,见幻灯片。新建文件夹中国人的助人行为.ppt
五、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 个人因素:
⑴情绪唤起水平:暴力色情的宣传与性侵犯
视窗9-5性侵犯:暴力与色情-----Taylor:社会心理学[M],438-441;Aronson:社会心理学[M],367-368
⑵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
⑶归因与偏见
⑶挫折承受力
2. 挫折情境与侵犯线索
视窗9-6侵犯:去个人化与去人性化----实用心理学[M],129-130。
3. 环境、教育与文化
视窗9-7谁更文明:美国的南方人与北方人?---Taylor:社会心理学[M],423-424;心理学与生活[M],519-520
思考:冲动性侵犯与工具性侵犯的区别?
宣泄可以减少攻击?-----实用心理学[M],132-133。
第五篇:如何上好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
对外汉语教师教你如何上听力课
听、说、读、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四个主要单项技能课,而听力课在四个单项技能课型的排列顺序中居于首位,这不仅显示其重要性,也说明听力课具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调查过很多外国留学生,当问起他们什么课型最难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听力课。听力课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处境?主要原因在于:1.“听”基本上是被动行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课堂气氛不容易活跃;2.有的老师没有掌握启发、引导学生听、解的方法,找不到分析讲解的切入点,上课没话可说,容易造成放录音带、对答案了事的结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觉得枯燥无味;3.听力水平的提高是缓慢无形的,往往不容易察觉,学生不容易看到进步,容易失去信心,产生恐惧感。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改革,全面而迅速地提高听力课教学质量?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当选择一些热身练习,帮助学生排除焦虑,建立信心。听力理解的本质是人们利用听觉器官对言语信号接受、解码的过程。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言语信号是快速连续呈现的,是转瞬即逝的。听力理解与接受、解码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听力课上,如果学生没听清某个单词或短语,而停下来思考,他就会错过下文的内容,以致影响到对整个听力篇章的理解。相关研究表明,妨碍性焦虑感与学生的听力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当我们遇到内容很难,生词很多的材料时,在听前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排除焦虑,建立信心,是很有必要的。
二、给学生“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在学习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听力课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教师为他们提供的输入必须是他们认为需要的、感兴趣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自然法认为自己是为帮助初学者成为中介者而设计的,主张听力活动对于语言习得至关重要,认为人类只有通过对信息的理解才能获得语言。它强调的是“可理解性的输入”,这是自然法区别于其他以理解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法的地方。自然法认为只要学习者听到有意义的语言信息并设法对其理解,语言习得就会发生。对此,自然法提出了著名的“输入假说”。假说认为,为了习得下一阶段的语言,学习者应该理解含有下一阶段结构的语言知识,这就是“i+1”水平(稍稍超过学习者目前水平的输入)。
上面的理论对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笔者在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学院和速成学院进行过两年的听力课教学实践,在此期间非常注意以下几点:
1.在听力课上,尽可能避免无意义的输入。
在初级水平的教学中,学生需要的是对目的语尽可能多的接触与熟悉,所以笔者的教学重点在于句子和段落,特别是一定语境下的听力技巧的练习。我使用的听力课本,基本没有“明年是2006年”、“他是中国人”之类的单句,从开始就以对话和短文的形式出现。笔者认为,在教材配套的情况下,听力课的难度可以适当高一些。提前输入会话课或读写课的操练,符合自然法“i+1”输入假设。
2.尝试“i+1”水平的输入。
(1)讲课的语速要正常,不应该故意放慢。
尽管是初级水平,可是留学生在真实生活中面临的语速,一般都比教材中的快。我们对外汉语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为什么课堂上老师讲的他们基本上都能听懂,但是一出校门就变成了“聋子”。针对初级水平的学生(零起点的不包括在内),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语速是否应该特意迁就一部分学生?笔者在听力课堂上的语速,相对于平行班的教师,要略快一些,尽量缩小课堂这个小语言环境和外界大语言环境的差异。刚开始,有些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但是,一个多星期之后,大家基本上都能适应。
(2)让学生自己先预习生词,上课稍加讲解。
由于采用的教材是和综合课配套的,所以大部分生词在读写和会话中已经出现,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拼音加以提示。一些比较难的语法点和生词,笔者也只是稍加讲解,不做过多的扩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思维去解决。
(3)补充适当的材料。
教师如果在听力课上只是遵从课本授课,那么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回家去听。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找到一些别的相关听力材料,让学生练习,这既提高了他们的听力能力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笔者现在用的教材是《汉语听力教程》,除此之外,我还找了几本相关听力材料作为补充,每次课都要加上一两篇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作为补充内容。课后学生表示很喜欢这些新的内容。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情感过滤假说”也是自然法提出来的。克拉申认为情感因素与外语习得关系密切。在人类头脑中会出现对语言信息的堵塞现象,克拉申称为“情感过滤”。一般来说,自信和动机高的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更佳的表现,对外汉语的学习也是一样。那么在听力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减轻学生心理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我们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每次上课最好提前十分钟来教室,和学生近距离地沟通了解,课后也不放弃和学生沟通的机会,力求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和谐的朋友关系。
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幽默风趣的最好。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一种兴奋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自然不应该是一味刻板地听材料,如何能把一段看似枯燥无趣的听力材料变成学生爱啃的 “面包”,本人认为可以做以下的尝试:听了一两遍材料后就尽量从中找出一些有意思的目标点,设定好话题,让学生能自由说一说,教师这个时候则是要引导学生一起去达到一个课堂气氛的高潮,所以这也要求教师的课堂用语尽量要做到幽默轻松,随时能控制整个课堂的热度。
笔者曾给学生听过一篇短文,名为《人才外流》。在做完这个练习之后,让学生分别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本国的情况,由于话题很贴近自己的生活,而学生也是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大家特别兴奋和活跃,常常是这个学生的国家的人去了那个学生的国家,而那个学生的国家的人又去了另外一个学生的国家,当我问到一个墨西哥学生时,她说:“我们国家很多人都喜欢移民去美国”,我当时就笑着说:“是骑自行车去的吧?”她会心一笑:“大多是游泳去的!”话刚落音,大家就笑了。
一堂对外汉语听力课应该保持节奏上的有张有弛,学生在一段时间相对的高度注意力集中后一定要有一定的间歇、松弛的时间。学生只有适当放松了,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有的老师在听力课上总是不停地给学生放录音,让学生一直绷着神经做练习,学生很容易就进入疲乏阶段,从而导致课堂变得异常沉闷。而有的教师为了让气氛活跃起来,使得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脱离了课本和材料,学生最后一无所获,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四、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活动量。在听力课教学中还应全面深入贯彻交际教学法,改变以往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听力课当然训练培养的是学生“听”的能力。听在交际活动中属于一种输入活动,输入是为了输出。为了加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和活动量,应该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比如:听和说、听和写、听和做的结合,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参与者。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说、读、写在听力教学中只是辅助手段。这些辅助手段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听力技能。例如边听边看,看文字材料或看形象的图画,如图片、投影、多媒体等等。想象或文字与语音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把语音形式和语义更好地结合联系在一起,从而帮助他们记忆和巩固语义。
可能有教师会说,这太麻烦了,为一节听力课还得去找视觉图象,何况很多教室都没有多媒体。其实有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你站在讲台上就是一个活的视觉图象。
笔者曾给学生听过一段材料,内容很幽默,大概是说小王在街上遇见了老李,他看见老李拿出一根烟以为是给他的,所以他伸手去接,可到了半途中老李却自己抽起来了,小王很尴尬,突然说了句话“今天市场上的韭菜好便宜,才2毛一斤呢!”我给学生放完一遍后没想到他们没有任何反应,后来我干脆自己照材料把两人的言行举止演了一遍,这下同学们恍然大悟,笑得一发不可收拾,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事实上,说、写跟听结合也是一样很有效果的,例如听后复述,回答问题,听写,边听边记,这些练习在与听力训练同时进行的时候,可以提高听者的注意力,促进对所听信息的记忆,理解,从而使听的效率得以提高。这里要说明一下,文中的“说”与口语课的说不一样,它主要不是为了表达,而是为了帮助记忆,检查听的质量和效果,避免单调的刺激。所以,只要说出主要意思就可以,用词不准、声调不准、语法有问题等都可以不去深究。而这里的“写”也和写作课上的不一样,学生可以写汉字,可以写拼音,还可以写母语,重要的是要能说明听懂了语料。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听力题(来自《汉语听力教程》第二册): 女:我每次来你都听这盘磁带,要是我,早听够了。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盘,听一百遍也不够。问:她的话是什么意思?
很多学生听完后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明白“V+够了”这个语言点的意义。对于这个重点语言点,我们怎么处理呢?本人的方法是先让学生把对话中的句子复述出来,然后设定一种自然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去食堂吃饭吗?”一些学生回答:“不喜欢。”我接着问:“为什么?”学生回答:“不好吃,每天都在食堂吃。”我说:“老师也一样,不喜欢去食堂吃饭,我吃够了!”然后我接着问学生:“一个电影,他看了5遍,他怎么了?”学生自然就说出来:“他看够了!”
我们的听力材料里有一些题目是需要学生做对与错的判断。有些教师让学生对对答案就好了,其实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因为很可能有的学生是通过猜测而答对的,其实他们并没有理解材料中的某一点。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多问问学生为什么不对,为什么是正确的,材料中是怎么说的,让学生能按原文或者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这样既能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还能让学生加深对语言点的印象。
五、结语 以上都是笔者一些粗疏的看法,听力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单纯想依靠某一种教学法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目前,对外汉语的听力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汲取各种合适的理论,寻求适合自身的改进方法,充分发挥语言环境的优势,不断完善综合素质,促进听力课课堂教学的改进。
快来陕西师范大学报考专业对外汉语课程吧,除了可以感受到陕西师范大学浓厚的对外汉语课程,还可以获得英国City&Guilds国际教师资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