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琴课的智慧模式会带来音乐课堂的改变
find钢琴课的智慧模式会带来音乐课堂的改变
从目前来看现在学校音乐课堂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有三个方面。第一,传统教学方式陈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上音乐课好无聊,还有多久下课呀”“音乐教师总是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各种音乐符号,上音乐课太没有意思啦”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不但会大大降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降低了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可见,传统的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能够达到音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完成新的教学任务。没有真正的音乐可实际的操作与练习很难达到培育音乐兴趣的目的。甚至还可能造成反面影响。
第二教学资源匮乏,轻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且大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传统和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进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缺乏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很少为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没有一点创新和新颖,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循规蹈矩,不能够有效的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第三.教学设备不齐全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很多学校音乐设备不全,虚设音乐课,对音乐投入的经费太少,对音乐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生本身对音乐课的认识也不够正确,有很多小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上音乐课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调节一下自身的压力。教师对音乐课堂控制的不到位,教学和培训的内容太片面,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弊端,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
而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带来的改变已经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音乐教育方面也是同样如此,在乐器智能化的方面,已经出现的各种各样新的技术与传统的乐器想结合,想find智慧音乐和其他的智能乐器都已经相对成熟。
而钢琴作为以往非富裕家庭不敢想的一种乐器也渐渐褪去神秘的外衣,向大众展现自己优雅美丽的一面。但面对钢琴的学习,却并未有那么方便,一名出色的钢琴家是难得的,而一名出色的钢琴教育家更是难上加难的,所以在面对如何使更多人都能接受到好的,优质的钢琴教育,这样的find智慧音乐课无疑是给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案的,了解之后这么课程可以更加的方便更加的资源最大化利用,最大化的节省的资源的浪费。也更加的充满趣味性。也许很多人会选择抵触这样的课堂,觉得传统的课堂模式是更好的选择,不能否认传统钢琴教育的优越性,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智慧课堂的产生可以是更多的人喜欢上钢琴。而且更多的人只是希望通过钢琴来调节自己的人生厚度,而非要成为一名想莫扎特朗朗那样的音乐天才。希望类似find音乐课这样的音乐模式变得更多吧
第二篇:翻转课堂给教学带来的改变
翻转课堂给教学带来的改变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学视频中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翻转课堂给教学带来的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让教育有了人的维度,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而这些,恰恰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相对不足的。
实际上,一些成熟的移动教学平台已经为手机课堂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如速课网,通过速课网制作教学课件可直接将课件发送至手机或分享给他人,老师可以在上课时将做好的教学资料发给学生自学;或者使用手机拍照或将手机相册里的相关图片发到微课堂里,也可将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引入微课堂,同时通过手机平台发起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等。
速课网是一种集课前预习+实时课堂+课后考卷全程教学活动的新型课件制作平台,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实现翻转课堂,帮助师生完成多元实时互动,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数据化分析,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
第三篇:智慧大课堂模式总结反思
智慧大课堂模式总结反思
进入二十一中后,我接触并使用了智慧大课堂模式,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左右,在使用智慧大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收获,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智慧大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引,通过合理的设计,总结出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步奏,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智慧大课堂操作模式,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进行充分的自学预习,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对本课的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认识,对于整节课的知识结构网络有了把握,使学生调理更加清晰,同时节省了课堂讲授基础知识的时间,可以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有利于发展其历史分析能力的问题的探讨。
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历史探究题目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传统课堂沉闷的气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智慧大课堂操作模式,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是一种高效教学模式。
前行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困难,在将智慧大课堂模式运用于历史学科教学的把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我校使用的导学案题量太大
第四篇:改变教学模式,焕发课堂青春活力
改变教学模式,焕发课堂青春活力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城北小学高香征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悄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迫切需要每个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生存。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无论古人所云的“渔”还是叶老提出的“教”,都是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过程性、体验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记忆、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解放孩子,教给学生自能学习的方法。
要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能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新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较之以往的课程改革是全新的理念,是新课标的精髓。全堂共议、同桌相商、小组切磋的讨论方式,课堂内的群体合作研究,以及敢于质疑、大胆猜想的学习精神,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教师应积极贯彻落实。在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上,我们要力求做到:解放孩子的大脑,使他们敢想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会说;解放孩子的手,使他们会做。真正把孩子当作学习的主角,学习才会成功。《拔苗助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对当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以及蕴涵的寓意我们已觉得不容置疑。但在教学时,我们班上的学生却提出了疑问:“老师,书上的插图错了。禾苗应种在水里,书上的插图画的是土。”“老师,禾苗生长在水里,那个人将禾苗拔高了一截,回去后告诉家人,家人马上跑到田里看,课文中写‘禾苗都枯死了’,禾苗不可能这么快枯死的,应该改成‘枯萎’更好。”“种田人看起来年纪很大了,他怎么可能会干这么蠢的事呢?”这些,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吗?再如学习生字时,我常常让小组同学合作学习,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尤其要关注学困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样,不仅解决了由于学生班额大教师无暇
及时检查的难题,还让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勇于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设计。“展示”已成为现代课堂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小组合作展示”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实施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成为衡量教与学方式是否转变的一个重要凭据。从一定意义讲,“小组合作展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好坏。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和资料,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时,学生借助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就汇报得有声有色,非常精彩,有的小组还引用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对西沙群岛进行了总结、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为课文的学习扫除了好多障碍。“小组合作展示”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特别是中下层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说话有条理、有层次性、逻辑性,说话的声音也大了,学生还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学会欣赏同伴,认可同伴了;从长远来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会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体现明显,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思考,为进入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充分自主,给予学生自能学习的时间
教师要意识到课堂是学生收获知识的阵地,课堂是学生提高能力的殿堂,课堂是学生生命得以体现和精神得以丰富的乐园。学生离不开课堂这个阵地,课堂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是他们求知求思的地方,使他们走向未来的起点。教师要把属于学生的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做的机会,思的机会,问的机会还给学生,全面构建服务于学生,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效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一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和空间,做到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过程中
得到发展和提高。《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中的“看图识字”集中展示了天安门、天坛、故宫、长城等首都著名建筑图片,要求学生认识建筑以及有关的字词。课前,我了解到班上有一部分学生到过北京,为此,我在上此课的前几天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写好导游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北京。令我惊讶的是,学生比我想象的要出色许多,他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图片琳琅满目,导游词异彩纷呈。这样设计,虽然我无法按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得到了提高。
四、积极参与,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有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信息接受者。首先,教师要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位学生,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其次要发扬学生间的平等互助精神,避免绩优生产生优越感,看不起后进生,后进生产生自卑感现象。训练学生做到肯定他人优点,再发表自己观点。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学习心态。
五、自我评价,成就孩子成长的幸福
评价激励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手段。特别是自我评价,它体现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能形成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氛围,可以鼓励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城北小学的“星卡评价”管理机制,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目标过级激励卡”为过程标志,以学生、老师喜欢的各种明星头衔为呈现结果,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班级、教师的凝聚力。如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价:1.这节课我知道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2.我了解了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3.我倡议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4.我懂得了我们要做“小雷锋”;5.和同学合作学习,学习真快乐;6.我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但不敢说,今后我要大胆发言;7.我建议老师每一节课都能面带笑容为我们上课„„课上勇于发言的,说出自己收获的,总结学习方法的,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只要发言有一定价值,均给予星卡奖励,这样学生通过谈收获、谈体会、谈建议„„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应当把爱心献予学生,把读书、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方法传于学生,给学生最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广阔的合作探究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沃土,智慧生成的舞台,思维碰撞的天地,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体验,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让自能学习成为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每一堂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朱家存.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M].安徽 :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 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M].d 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刘作宏梁亚奇
第五篇:改变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
改变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41-01
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大力推广,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在我县各个中小学展开。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创建优质高效课堂,也成为当下校园论坛的主话题。那么,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现在的课堂到底需要改变些什么?在此想谈一谈自己在这次课改中的一些所见所感,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期不断进步。
一、改变教学观念
数学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应该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旨”的教学观,应该把对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培养数学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观察者”、“帮助者”,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会数学,允许每位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和不同的速度去学习数学,使“导”在学、思、做、创等方面得到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广泛的互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提,凡是能由学生想的思路。教师不讲,凡是能由学生猜的结论,教师不给,凡是能由学生讲的例题,教师答,凡是能由学生说的表述,教师写。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思想才能得到提升,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改变教学模式
现行的课堂教学的大致框架是:
1、教学任务或目标的确立,以完成认识性目标为唯一目的,目标的设定是底层的,素质、能力、情感、创新或其他任务,或抽象,或附带,没有真正的地位;
2、教学过程设计,其研究的重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掌握等,依然是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结构为重点的过程;
3、执行教案,教师期待的是学生按照教案设想作答(希望他正确或错误),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一问一答,直接得出预定的答案为止。这个过程教师是“主角”个别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是“观众”,这就是“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其教学观、学生观深深落下了应试教育的痕迹。
目前,我校在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针对创建优质高效课堂,提出并大力推广了“三导六环”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导”就是“导入、导学、导练”,”“六环”就是把课堂划分为六个环节,即:①创设情景,以情激趣;②出示目标,学有所依; ③自主探究,初步掌握;④合作交流,展示自我;⑤回顾小结,当堂达标;⑥训练巩固,拓展延伸。按照这一模式进行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分合有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思维方式及其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安排教学中的分合的时间和次数,保证一节课内既有统一讲授,答疑、点拨、小结。又要有分组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要有分层的练习、评价和个别辅导,将全班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各自发展特点的学习环境。
(2)动静协调。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一部分时间直接进行指导――动,另一部分时间凭借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进行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结――静,还可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助、互帮、互查、互评活动――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根据学习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差异度,围绕教学主线,协调好“动”“静”对象和“动””静”时间,让每类学生都尽可能“动”在关键处,“静”在必要时。
(3)参与互动。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既要主动参与又要全面互动。一方面,通过揭示教学目标,设置思维坡度,适时点拨学生,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课堂上要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互动的机会。
三、改变教学行为
数学课堂教学的很多问题,不仅来自教育理念,而且出在教学行为上。因此,我们应不断追求更加合理的教学行为。
首先,我们应学会教学反思,即反思自己对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数学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其次,加强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变重在示范和模仿的教学为重在探索和实践的数学学习,使教与学的重点由是什么怎么做变为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想到这样做,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以及应用认知策略进行自我监控,使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第三,加大课堂的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富有上述三性的课堂教学能更好促进学生在情感、习惯、思维能力等方面更好的发展。我们应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做法切实引进到课堂,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把“封闭型、灌输型、适从型、技能型”的数学教学变为“开放型、研究型、自主型、发展型”的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