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合集)

时间:2019-05-13 21:3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篇: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行星(包括、、、)、行星(包括、)、行星(包括、)。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2)八大行星。内部条件:(1)适宜的(原因:日地距离);

(2)适合生物呼吸的(原因:地球有适中的 和 ;

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

(3)有 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 成,最终形成原始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江苏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目标预览※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单元体系梳理※

第三篇: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7) 中图版必修1

地球在宇宙中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八大行星的位置、基本物理参数和分类;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地外生命的探索。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教材“宇宙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的认识,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地外生命的探讨,让学生意识到,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具有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星球,我们应该珍惜、爱护地球,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八大行星的分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能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举一反三,能从多种角度分析同一问题。

3.形成正确的宇宙观、生命观,树立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想】教学从探讨地外生命再回归到珍惜地球,珍惜地理环境。知识目标设计关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本课教学前,先让学生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一书,并就其中感触最深的部分写一段读后感。

【设计思想】让学生对本课题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铺垫。

(二)新课教学

1.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交流读后感。

2.教师设问:在地球周围有哪些同类别的星球?假如地球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能搬到这些星球上居住吗?

用心爱心专心-1-

让学生对八大行星排序,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设计思想】让学生知道位置排序,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让学生将八大行星的物理参数比较归类。预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思考分析能够归纳出: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巨行星——木星、土星(质量大、密度小、体积巨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很遥远)。

【设计思想】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既普通又特殊,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适合人类生存优越环境的行星。进一步唤起学生珍惜爱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的共鸣,也为下一节课探讨地外生命作铺垫。

3.看一段影像资料——从影视作品中剪辑几个有代表性的外星人形象,制作成一个短片,给学生直观印象和探讨氛围。

【设计思想】在短片中通过三个层次递进的问题:①它们真的存在吗?②有什么迹象表明它们的存在?③它们为什么从来不曾和我们联系?给出本节课的探讨线索,最后点明本课主题——探索地外生命。

教师提问:你认为地外是否有生命存在?并简要说明理由。

预计学生可能有两种相反的观点:①没有。因为地球各种条件得天独厚;②有。因为地球极其普通渺小,其他星体可能会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条件。

教师进一步追问:那么地球到底是具有哪些条件才使生命得以存在呢?

【设计思想】通过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以让学生感知生命对环境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教师启发进一步思考:原始地球的环境非常恶劣,但生命还是诞生了。因此,在深入探讨地外生命之前,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出示米勒试验图,并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

教师总结地球生命的演化:由于整个演化的事件和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打个比方:设想把每50亿年按比例压缩成“1年”,这样的话,“一星期”就相当于现实生活的一亿年;“1秒钟”相当于现实中的160年。从宇宙大爆炸到太阳系的形成,用掉了“两年”时间。地球是在第三年的1月份形成的。

三、四月份出现了蓝绿藻这种古老的单细胞生物。9月份的时候,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有细胞核的大细胞。10月下旬,可能已经有了多细胞生物。11月底,植物和动物接管了大部分的陆地,地球变得活跃起来。我们熟悉的恐龙是在12月18日出现的,这些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仅仅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个星期。除夕晚上11点,北京人问世;而

子夜前10分钟,尼安特人出现在除夕晚会上。真正的现代人,仅仅是在新年到来前的5分钟才露面的,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开始与子夜前的30秒。这以后,我们所熟悉的人类历史上的总大事件,非常迅速的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最后一秒,地球上的人口就增加了两倍。

可以看出,其实地球的生命是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的孕育过程。真正发展到比较丰富多彩,或者说像我们这样的高级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设问讨论:在回顾了地球生命起源、演化和存在条件后,参考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形态,大胆设想:你认为哪些迹象可能表明地外生命的存在?

(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一位同学发表本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其他同学思考、讨论、补充或驳斥„„)

预计学生可能提到的方面:①找到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例如水、氨基酸、氧气等。②找到有人认为是地外生命活体或者遗骸:例如外星人或者他们的尸体、遗骸。③发现被一些人认为是地外生命活动的痕迹或者遗迹:例如UFO、火星人面像、玛雅文明、金字塔、复活节岛石像„„④ 接收到可能是地外生命发来的信号。

同时,在讨论、质疑、反驳中,学生可能涉及到的方面:①生命的定义。②绿岸公式(德雷克公式):计算出在银河系有40万~5000万个文明社会。③地外生命可能的形态:一定要依靠氧吗?肯定是以碳元素为基础吗?水是必需的吗?

【设计思想】在讨论中激发学生合理的科学想象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迁移和融合能力(例如生物、物理、化学);在质疑和反驳中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不强求有标准答案,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设想、敢于质疑,求真求实。

教师设问:为什么至今没有地外生命和我们联系?引导学生从三种假设情况(地外文明比我们低级、相当、高级)考虑。

拓展内容:近年来人类在寻找地外生命方面做出的努力„„。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大事件。也使之前“地外有生命,只是我们目前不认识”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合理解释。让学生体会在不断地设问、回答、再问、再答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科学本质的研究方法。

(三)总结

一些科学家说:“如果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像认为大地只生长一种植物那样荒谬”。对于地外生命,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探讨生命存在的各种可能性。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希望大家把这次的课题和讨论作为一个开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思考、探索有关地外生命和宇宙的各种事物现象。

教师提供几个相关网站地址:

http:///life/xuehui/qntwxh/(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

http://www.nasa.gov(美国航空航天局)

【设计思想】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因课时限制而中断,提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

六、专家评析

“只有一个地球”作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第二篇“宇宙环境”中的一个专题,该专题的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基本没有难点,尤其是针对交大附中的学生,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上,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林莉老师在深入研究教材、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将教学的重点设置为: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这一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简单获取知识结论的教学方法,而注重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探究。如林老师在教学中提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请同学们参考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形态,大胆设想:你认为哪些迹象可能表明地外生命的存在?”这些问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来推断地外生命的存在,也可以质疑地外生命是否一定需要有与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相同的条件。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质疑,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第四篇: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宇宙中的地球

一、太阳系的组成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在太阳系中,太阳位于中心位臵,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行星在公转时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冥王星已被降级为“矮行星”。

二、晨昏线的判断及应用 1.晨昏线的判断

一是根据晨昏线的定义来判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是根据晨昏线与昼半球的相对位臵来判断:位于昼半球西侧的晨昏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侧的晨昏线为昏线。

晨昏线总与太阳直射点、太阳两者的连线垂直。除二分日晨昏线与某条经线重合外,其他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应用

(1)晨昏线与节气: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某个经线圈重合,或与所有纬线圈垂直,则此时为春、秋分日。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或者说与地轴(或经线圈)交角最大,则此时可能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为夏至;也可能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为冬至。

(2)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根据利用晨昏线判断出的节气,我们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为0°,夏至日为23°26′N,冬至日为23°26′S。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我们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因为一天中早晨到正午和正午到黄昏的时长相同,所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与这条经线相对的经线平分夜半球,其地方时为0时。

(3)晨昏线与地方时:我们由光照图中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则地球上其他地区的地方时可根据这些特定点(线)的地方时,依据“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及“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来的。

(4)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某地的昼(夜)长我们可以通过该地的昼(夜)弧长占其所在纬线圈周长的比例来进行计算,即某地的昼(夜)长=该地的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360°〓24。某地的日出时刻我们可根据该地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的地方时或昼长进行推算: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12-昼长的一半,日落时刻=12+昼长的一半。

三、地方时的计算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统称为地方时。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区,位臵偏东的地方要比位臵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即“东早西迟”),因此,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依据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两地若经度相差1°,地方时就相差4分钟。

四、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方向的判断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上(除赤道上以外)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会发生偏移:顺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移,在南半球向左偏移。

五、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

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该地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我们在利用该公式求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时,若该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就取两地纬度之差;若该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则取两地纬度之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越长,在纬度高于一定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非太阳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长越长,在纬度高于一定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白昼就会变长,黑夜就会变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就会减少(12月22日~3月21日)或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就会增多(3月21日~6月22日);若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就会变短,黑夜就会变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就会减少(6月22日~9月23日)或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就会增多(9月23日~12月22日)。南半球则反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七、黄赤交角的影响

黄赤交角是由地球运动产生的,大小为23°26′,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太阳直射的范围,热带、寒带、极昼(极夜)的范围、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幅度就会增大,温带的范围就会减小。

八、日期界线 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位臵固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的日期变更都是从这条线开始的。

这条线大致与180°经线重合,但却不是一条直线,而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即60°N~74°N和5°S~56°S两处向东弯曲,48°N~60°N一处向西弯曲。另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这条日期界线没有固定的位臵,是随着地球自转而自西向东移动的,但其地方时永远为0时。这两条日期界线绝大多数时候把地球分成两个区域,也就是使地球上同时存在着两个日期:从0时经线向东到日界线之间的地区属于“今天”的范围,“今天”从0时开始。随着地球的自转,“今天”的范围不断扩大,直到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东十二区为24时)时,全球各地才都进入“今天”。从0时经线向西到日界线之间的地区属于“昨天”的范围。随着地球的自转,“昨天”的范围不断缩小,直到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西十二区为0时,东十二区为24时)时,“昨天”才在全球各地全部结束。

【真题例析】

[例1](2006年高考江苏卷)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1~3题。

1.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A.a

B.b

C.c

D.d

2.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3.飞船返回时,下图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组题结合“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这一热点,考查了有关地球运动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1题具体考查了地方时、日期的计算能力。图中阴影部分代表10月12日,与非阴影部分的分界线为180°经线和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而180°经线与120°经线的夹角为60°;根据图示,时间北京时间为12日9时许,我们可以推算出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应在15°W和30°W之间,10月12日的范围应该大于全球的一半。第2题具体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10月地球正向近日点附近运行,绕日公转速度变快;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向南移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该地时)。第3题具体考查了全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10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昼长越长,南极点周围存在极昼现象。

答案:1.D 2.C 3.D

[例2](2006年高考广东卷)4.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日晷(gu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馆(29°36′N,106°00′E)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此科技馆位于(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A.兰州市

B.重庆市

C.贵阳市

D.武汉市

(2)在安装日晷时,首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安放日晷底座。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3)当晷针影恰好在晷针正下方时,当地时间为时。

(4)冬至日,当晷针影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时,此地的太阳高度角是。解析:本题结合我国古代的测时工具──日晷综合考查了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小题属于对地理基本技能进行考查的试题,具体考查了考生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的空间记忆能力。

第(2)小题,从晷针要“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我们可推知,晷针指向北极星,它与地面的夹角是晷针所在地区的地理纬度(29°36′N)值;从材料中“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我们可推算出,晷盘与日晷底座的夹角=90°-29°36′=60°24′,如下图所示。第(3)小题晷针影恰好在晷针的正下方,说明晷针所在地区的地方时是12时整。第(4)小题要求计算此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此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90°-29°36′-23°26′=36°58′。

答案:(1)B(2)60°24′(3)12(4)36°58′

根据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地理试题的命制特点,高考可能涉及本单元以下知识。第一,太阳活动。太阳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之一,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人文现象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此部分知识,高考可能以材料题的形式利用最新宇宙探测信息具体考查太阳活动的有关知识,也可能借助一些自然地理现象考查太阳活动的成因及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作为地球运动的结果,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于正午太阳高度,2007年高考可能主要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如利用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北方推广使用的现实问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及考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对于昼夜长短的变化,高考可能以读图分析题的形式将其与太阳高度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考查。如以极地投影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某地的方位、大洋和大洲的分布、风带、风向、特殊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通过极地投影图中隐含的时间等条件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生产常识进行考查。

第三,地方时、区时、日界线。对于此部分知识,高考常以某一重大地理事件(如国事活动、自然灾害、科技活动等)为切入点,通过日照图等进行具有一定跨度的综合考查。因此,我们要多注意教材中的“黄赤交角”“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臵”等图形并适时构建读图、绘图模式。

【能力测试】

下页的表格中,表1和表2是我国光明中学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表,表3是与表2同一季节的育才中学的作息时间表,据三幅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光明中学夏季的作息时间表是,运用你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学校为什么要制定不同的作息时间表。

(2)育才中学可能位于()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北部地区

(3)说明你选择第(2)小题答案的理由。

参考答案:(1)表2 我国夏季白昼时间长,所以学校上午上课时间提前;我国夏季气温高,所以学校午休时间延长。(2)B(3)我国地域辽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方时相差较大且西部地区的地方时晚于东部地区,但由于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故西部地区的作息时间晚于东部地区。

第五篇: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高一地理 必修一

内容:宇宙中的地球

主备:易萍萍 课时:1 编号:1 情景设置

2004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水手”、“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成功登陆。环火星轨道运行的欧洲“火星快车”首次发现火星南极存在水冰,随后“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又在火星表面发现曾经有水的线索。根据以上条件,你觉得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学习任务

一、读教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内容,完成:

1、看图认识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不同的天体类型,思考天体有些什么特征? 分析流星体、流星、陨石的发展过程,判断它们是否为天体?航天器、飞机、人造卫星呢?

2、按从低到高的级别,默写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分析总星系和宇宙的差别。

3、若你在地球上用仪器向月球和太阳发射激光,各自需要多长时间收到返回信号?(注:光速=30 0000Km/s)

二、读教材“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内容,完成:

4、简画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位置,标出小行星带。归纳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

5、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比图,比较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完成教材第6页的填空。

三、读教材“存在生命的行星”内容,完成

6、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自主检测

(一)必做题

1.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A.太阳 B.比邻星 C.金星 D.月球

2、下列可称为自然天体的是()

A.天上彩虹 B.乌云和闪电 C.织女星和牛郎星 D、太阳系

3、下列属于人造天体的是()

A、飞机 B、漂浮的热气球 C、发射架上的火箭 D、轨道上的气象卫星

4、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A、有一个较稳定的宇宙玩境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没有太大的区别 D、地球上有生命

5、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主体部分 B.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C.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不是天体

D.目前已知天体系统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6、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A、日地距离恰如其分 B、卫星个数适当

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

7、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C.太阳状态稳定 D.液态水 E.运行轨道安全 F.体积和质量适中 G.适宜的温度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 H.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8、简答:水星上没有生命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可从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进行思考)

(二)选做题

1.、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银河系和总星系合起来,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C.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D.宇宙的范围估计其半径约为150~200亿光年

2、下列概念的从属关系中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一地球一月球 B.宇宙一银河系一河外星系 C.太阳系一木星一冥王星 D.太阳系一地月系一月球

3、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四、自主小结

下载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