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粤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的教案《宝玉挨打》《阿Q正传》《失街亭》
《宝玉挨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曹雪芹以及《红楼梦》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特色;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掌握小说的思想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质疑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特色;鉴赏与分析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
2、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曹雪芹以及《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以及大概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特色。
2、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信我们大多数同学都读过《红楼梦》,很多同学也看过电视剧《红楼梦》,对里面的人物应该还是很熟悉的。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红楼梦》的情节、人物。“宝玉是一个似痴如狂的人,并集众宠于一身,他怎么会挨打呢?这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我们来看看故事究竟如何展开的?”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
1、关于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从曾祖父曹玺起,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一代是曹家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他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作品简介:
(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写于曹雪芹的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小说第一回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五十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死后连他的手稿也无人整理,几个好友草草地殡埋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曹雪芹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基本定稿只有八十回。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一百二十回。书名也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的,高鹗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乾隆时进士。他根据原书线索,把宝、黛爱情写成悲剧结局,使小说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故事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从此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作品在写作艺术上,语言洗练、自然、优美生动,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大,结构谨严。该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三)概要了解《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
第一回:以女祸补天 和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作楔子,写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的降生和生前姻缘。
第二回: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了贾府的人物关系,给读者开了一个了解全书的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通过林进贾府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贾府的环境和贾府的人物,从而提示了贾府豪华显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为人物塑造提供了场景。
第四回:通过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介绍了四大家族的关系,为小说展开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隐喻含蓄地交代了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
《红楼梦》 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各有侧重,又互有联系。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吴功正先生讲到《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
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 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
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
2、“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看看本文是怎样具体体现的?(明确:全文分两部分,一是宝玉挨打的起因;二是因宝玉挨打,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曹雪芹的生平以及《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也梳理了这篇课文的情节,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一下课文的人物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体现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掌握小说的思想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兴趣与能力,锻炼学生散发型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掌握小说的思想主题。
2、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红楼梦》里的人物众多,事件纷杂,曹雪芹用了一种“经济”的写法,借一个事件,把众多的人卷进来,在同一场景中“逼现”每个人的性格,通过不同人物的行为言语及相互烘托与对比,使人物立体而丰满,今天我们就对“宝玉挨打”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及一些关系作一一探讨。
(二)小组合作探究:
1.贾政为何忍心毒打宝玉?(起因)
明确:宝玉因悲金钏之死,陪客威威蕤蕤(起因);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诱因);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直接原因)。[Ppt 介绍金钏儿、琪官这两个人物。] 2.贾政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暴怒的,在文中找出贾政的神色变化?宝玉面对挨打表现如何?分析两形象特征与矛盾(经过)
明确:(1)神色变化——初见时“原本无气”,证明此时还未起波澜,但看到贾宝玉垂头丧气,“应对不似往日”,语无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微薄渐起;忠顺府索人,使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波浪已涌动;贾环告状,中伤之言犹如火上浇油,“大逆不道”使贾政神色“面如金纸”“眼都红紫了”浪涛已拍天,矛盾激化到极点,打已经成为必然。(2)宝玉在挨打中的表现:(1)始终没有求饶,也没有“悔改”的表现。(2)在贾政的喝禁之下,既不敢轻动一步,连乘机到后面去利用贾母做抵抗也不敢。从宝玉挨打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宝玉是: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逆子”,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毕竟是在“温柔富贵乡”长大的终于免不了出身阶级和时代历史的限制。[展示ppt贾宝玉在16回的话语]可看出他不愿遵守封建礼规、不愿读八股文章、不愿走科举做官的道路、具有叛逆性格。
(3)文中最能体现贾政要打宝玉的真正动机的一句话:“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展示ppt贾政在9、23、81回的话语]贾政:封建势力的卫士
(4)矛盾:这个事件表面上是写父亲教训儿子这样一件普通小事,实际上体现了父子倆尖锐的思想冲突。贾宝玉不愿走仕途经济的老路,并且有些行为有违封建礼法,这与思想正统保守的贾政不能容忍的,也反映正统思想对叛逆意识的极端仇恨。
除父子间矛盾,还有贾环所代表的嫡庶之争。
3.这样激烈的矛盾冲突,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分析王夫人以及贾母的形象特征(结果)
(1)解决:王夫人的到来缓和了这一场冲突,但紧张的气氛依然还很强烈;贾母的出现使这一场冲突暂时归于平息。
(2)王夫人:其语言描写以及“哭”等动作描写深刻揭示出这位封建时代嫡室夫人的典型心态,充分展现出嫡庶矛盾,并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夫妻、母子之亲情的异化。她既有真纯的母爱疼子天性,又有悲悼自己的不幸、对宝玉的恨铁不成钢的凄楚和悲哀,但更多的是她竭力维护自己嫡室夫人的情感意念。贾母:从文中语言、动作描写中可看出其是封建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也不是真的怜爱宝玉,而是要宝玉将来能光宗耀祖,为官作宰。她也是从封建伦理出发,来对待宝玉挨打的,并非真心要让宝玉张扬个性,追求率真的生活。
(三)拓展延伸:《学习与评价》鉴赏·探究第9小题:
贾政、王夫人与贾母在对待宝玉的教育态度上有何异同?结合现实生活,你觉得父母教育子女要注意些什么?
(1)贾政、王夫人与贾母在对待宝玉的教育态度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行之于人,因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不同: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但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生活太远了。总之,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是其反抗封建管制的有力支撑,是宝玉发展其反封建主义的叛逆性格的保护伞)。
(2)对父母教育子女言之有理。
(四)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与评价》的相关练习。
《阿Q正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与作品创作背景;分析阿Q这人物形象,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以及作者创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质疑探究,理解“阿Q精神”以及鲁迅的创作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学会如何看待“精神胜利法”。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阿Q这人物形象,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以及作者创作意图。
三、【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过的鲁迅创作的小说,如《孔乙己》、《祝福》等文章的人物特征,温故其小说创作反映的主题。
(二)作者与《呐喊》的简介
1、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坟》《二心集》等。
2、《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小城镇中的人物形象。如:《药》、《孔乙己》、《阿Q正传》等。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 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 铁屋子 ”并“ 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3、《阿Q正传》的创作背景:《阿Q正传》写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后不久。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10年,在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中,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在深入开展。“文学研究会”应运而生,挑起了“为人生的艺术”的大旗,这时的鲁迅,经过上下求索,已经摆脱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苦闷和彷徨,决心甘听将令,为革命呐喊助威了
《阿Q正传》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产生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未能忘怀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恐怕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接原因。
(三)分析主人公阿Q人物形象特征
1、社会地位如何?
明确: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固定职业、无家。是一个地位卑微的被践踏者。
2、找出文中写阿Q动手打人或被人打的段落,这几次被打大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可看出它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大致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言语进攻他人或言语反击他人——饱受皮肉之苦——”胜利者”走后,他独自用“精神胜利法”疗治创伤,很快从不平衡达到了新的平衡。
阿Q受着深重的压迫,却没有觉悟。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每当他受欺凌的时候,不是正视现实,而是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陶醉。他是一个忘性很重的人,对所受的痛苦易于忘却。同时,他也看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当受到地主豪绅们欺侮,往往到阶级兄弟身上去出气。
3、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他“精神胜利法”的细节: 如:(1)我的儿子会阔得多了!(2)你还不配(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世界真不像样(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5)赌博赢钱被抢,就自打嘴巴假想打的是另一个而转败为胜(6)反而觉得轻松些„„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等等。
4、这种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与实质?
历程:受践踏——自尊——反抗——怒目主义——腹诽战——在假想中克敌制胜以转移痛——欺凌弱小以转移痛苦
其实质就是屈服和逃避、麻木和健忘,就是愚昧和怯弱。无聊,狭隘,善于忘却,受人欺凌却又欺凌弱小。可憎可恨。“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灯下漫笔》)
5、小结:阿Q:是一个流浪的雇农,无财产,只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活。身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四)小说语言特色
(1)生动形象幽默准确的语言(2)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3)生动简洁的白描手法(4)灵活尖锐的杂文笔墨
(五)小说的主题
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精神胜利法的刻画,揭示了一种严重的国民劣根性,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弱点,呼唤人们要从阿Q这面镜子上获得自省的途径。
(六)拓展延伸
谈谈你对“精神胜利法”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的相关练习
《失街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贯中以及《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写作线索;掌握人物刻画采用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从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探究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是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二是借鉴历史经验,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写作线索;掌握人物刻画采用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从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贯中以及《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写作线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写作线索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三国演义》的卷首词《临江仙》。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让学生的思绪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
1、关于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字贯中,山西太原人。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他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片断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逐平妖传》等。他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2、关于作品:《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写成。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三)解题
1、街亭的重要意义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2、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与课文相关内容简介: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大败。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联系在一起的。失是空的发端,空是失的延续,斩是失的结局,合为一体,首尾相衔。所以,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有“失空斩”的京戏。
(四)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
引子:细作急报
开端:孔明调兵、王平辅佐、高翔备救魏延据要、赵邓疑兵、自出斜谷 发展:马谡拒谏、司马探营 高潮:双方激战 结局:挥泪执法
写作线索:本文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罗贯中的生平以及《三国演义》简介、街亭的重要性,也梳理了这篇课文的情节,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一下课文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探讨谁对失街亭负主要的责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人物刻画采用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从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探究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是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二是借鉴历史经验,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人物刻画采用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从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鉴赏人物性格特征
1、文中如何刻画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1)直接描写:
①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知彼知己,料事准确。
②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恐二人有失”,又派高翔增援;又想“高翔非张郃手”,又派魏延前去接应。——知人善任,小心谨慎。
③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料事如神,慎重稳健。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自知之明,勇于自责。
⑤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赏罚分明,有情有义。(2)间接描写: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3)完成课本中课后探究题P70第三大题
小结:诸葛亮是一个知人善任、小心谨慎、赏罚分明,有情有义的军队统帅。
2、文中如何刻画马谡这个人物形象?(1)直接描写——三笑:笑孔明“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也”;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可看出他的狂妄自大性格;麻痹轻敌的心理(2)间接描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 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 司马氏父子的机警善反衬马谡的无能。
小结:马谡是一个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3、人物刻画的方法: ①以言传神 以行绘人
作者没有用静止的叙述来交代人物的性格,而是运用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略貌取神”的笔法。②多方映衬 对比鲜明
这里既有诸葛亮和马谡的深细与轻狂的对比,也有王平和马谡的谨慎与骄矜的对比。同时,作者又以司马懿的惊叹自愧弗如,映衬出诸葛亮超众的预谋;以魏延等人的驰援,使蜀方不致败得过惨,映衬出诸葛亮运思的绵密。
(三)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本文失街亭是发生在蜀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由于它的失利,导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直接影响了蜀魏乃至整个三国的战略格局。小小街亭,何以有如此影响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地理形势图。(展示ppt)
2、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那么失街亭由谁负主要责任?(1)直接责任在马谡
①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不能守;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 ②笑孔明:丞相何故多心;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见;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③一引经: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二引经: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④蜀兵不敢下山,谡大怒,自杀二将,众军惊惧;蜀兵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蜀兵料守不住,驱残兵杀下山逃奔
狂妄自大,死守教条,脱离实际,麻痹轻敌,违令拒谏,言过其实,纸上谈兵。
(2)间接责任在诸葛亮
①明知干系重大,却委以参军;②对马谡的认识受感情因素蒙蔽;③多方补救,说明对马谡早就不放心; ④不听先帝遗训,自吃苦果
3、从《失街亭》这篇文章中,我们可资借鉴之处:
明确:①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③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④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⑤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⑥认识事物、选用人才都应尽可能的全面而准确。
(四)拓展延伸
《三国演义》,许多情节、故事形象、生动,人物的性格鲜明,一些故事情节才深入人心,为人们津津乐道,使三国往事家喻户晓。京剧里就有《失空斩》(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孔明挥泪斩马谡)的经典曲目。那么我们试着用我们自己的形式来表演“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一精彩情节。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完《三国演义》中精彩情节——失街亭。而《三国演义》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这本书。
(六)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的相关练习
第二篇:高中语文《宝玉挨打》教案粤教版必修-精
《宝玉挨打》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做到: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开放性阅读教学应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封闭性和狭隘性,调动学生在阅读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开放性的阅读氛围,力求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要本着民主平等的教学精神,更新自己头脑中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热烈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学期学校要求我上一节语文研讨课,以供语文组教师集中讨论交流。我选择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的《<红楼梦>选读》教材的《红楼品鉴》专题的《宝玉挨打》这篇传统篇目。
《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学习这部经典著作,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读教材的《宝玉挨打》这篇文章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是一篇传统课文。由于是经典名篇,所以难以讲出新意。处理教材时,我主要采取“开放性阅读教学”,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多样性和阅读方式的独特性,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处理,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欣赏教材,获得审美享受。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做到: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宝玉挨打(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
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个高潮,小说从第二回宝玉之奇和政老爷不喜欢写起,逐渐写足宝玉不喜读书,不喜仕途经济而贾政将家族中兴的希望寄予其身望其从事仕途经济,逐渐写足宝玉弃经济仕途而只专注“情”,至此,宝玉的反叛与贾政的正统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终由“不喜欢”“惧怕”“骂”演化为武力冲突“打”,矛盾激化。而宝玉挨打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宝玉要坚定走自己的路,更明白自己的爱从而走出“人人都爱”的迷局,而“识分定情悟”,通过写各种人物在宝玉挨打之后的表现写足人物的感情思想。
通过学习本文,要联系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的性格,更深的认清宝玉的叛逆性格,更要通过分析挨打的原因来深入领会《红楼梦》的内容,还要认真领会作家营造高潮的 1 高超技巧指导自己的创作。通过品读本文,希望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阅读这一高潮来解读《红楼梦》,理解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红楼梦导言”、“贾府概况”两个选文片段,观看了《红楼梦》的前面几集的视频,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已有了初步了解,也对这部文学名著显示出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
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宝玉挨打后众人的反应:王夫人和贾母是如何解救宝玉的? 教学难点: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人物感情。
(2)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通过贾政、王夫人和贾母三人对宝玉教育态度的对比,启发学生思考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问题。
教学方法:点拨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开放性阅读教学 学法:分层合作式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吧?他是贾母的心肝宝贝,贾母把他娇惯得生怕“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睛”。但就是这样一位在贾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竟然也挨过打,那么是谁打他的呢?原因是什么?最后结果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宝玉挨打这个大事件。板书:宝玉挨打 曹雪芹
二、阅读与探讨 问题一:
宝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
1.快速阅读文章,找出引发宝玉挨打的三个事件?
①宝玉陪客葳葳蕤蕤; ②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 ③贾环诬告宝玉强奸未遂逼死金钏儿。2.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他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老路。贾宝玉是一个鄙弃仕途经济、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叛逆者,他与封建卫道士贾政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 宝玉挨打的实质是:封建正统势力对叛逆者的一次镇压。
问题二:阅读课文,看看宝玉挨打众人的反应。
宝玉挨打过程中有两个人物需要关注:王夫人及贾母。二人目的一样:救宝玉。我们来比较 一下:二人用什么办法解救宝玉的? 1.王夫人是如何解救宝玉的?
提出问题,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自己观看、分组讨论加以总结。学生自己归纳出:王夫人三“哭”宝玉
深刻揭示出这位封建时代嫡室夫人的典型心态,充分展现出嫡庶矛盾,并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夫妻、母子之亲情的异化。
一哭时抱住板子,以“老爷”、“老太太”身体为重相劝。
二哭时便以夫妻情份相求,自己“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三哭已是失声大哭,把早逝的珠儿拿来作最后的盾牌,并以此来暗怨贾政。
王夫人的眼泪不仅打动了贾政,换回了贾政心中的温情,救下了宝玉,也哭出了自己的心事:儿子是自己的依靠,儿子在,自己“夫人”的地位就不会动摇。“三哭”表现出贾府嫡庶之争的矛盾。既有真纯的母爱疼子天性,又有悲悼自己的不幸、对宝玉的恨铁不成钢的凄楚和悲哀,但更多的是她竭力维护自己嫡室夫人的情感意念。2.贾母又是采用什么办法解救宝玉的?
⑴抛出问题,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注意对贾政的表现加以点拨: 贾母三逼
“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责怪自己:“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求”母亲千万不要生气)
“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并抬出贾政父亲当年教训贾政的做法,训斥贾政教导无方,使贾政(”含泪“求”母亲饶恕,并发誓“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不如我们早离了你,大家干净!”“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求”母亲千万恕罪。)集中体现了老太太对宝玉发自内心的疼爱,使宝玉摆脱了父亲的毒打,甚至取得了这次冲突的最终胜利。体现了她作为“老祖宗”这一家庭最高地位的贵族老太太的气度、态势和影响。
⑵让两名学生分角色表演贾母解救宝玉的过程,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3.分析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行之于人,因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不同: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生活太远了。
问题三:你能简要分析出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吗?
展示幻灯片上的贾宝玉图片、贾政图片、王夫人图片和贾母图片
1、贾宝玉
展示幻灯片,让学生读《西江月》词,分析宝玉的性格特点。
西江月
(一)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二)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师生共同研讨此词透露的信息:宝玉是愁、恨、傻、狂、不通庶务、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学生自行回忆,归纳宝玉的个性、行为,及人们对宝玉的看法)
2、贾政:信奉封建主义的道德理念,严格维护着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走仕途经济之路。
作为封建官僚有他古板虚伪迂腐的一面,但作为一个父亲,有他的恨铁不成钢的心酸,有重亲情、负责任为人父的一片苦心。
3、王夫人: 性格看似平和,实则极有心机和威势。她虽不满宝玉的行为,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又不得不保护这唯一的儿子。
4、贾母: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太上权威,她溺爱宝玉,对所有人都颐指气使,实际上保护了宝玉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课堂小结
曹雪芹在人物安排上,常常把越是关系亲近、地位相同的人,性格越写得迥异,比如同为封建家长的贾母、贾政、王夫人等。课后请再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这种高超的写作手法。
四、作业布置
从《宝玉挨打》长辈们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的异同,谈谈你对当今社会学校和家长应该怎么 配合教育学生的看法。
板书设计
宝 玉 挨 打
曹雪芹
三“哭” 三“逼”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设计部分环节不太合理,可适当调整。例如:可以在导入课题后直接播放宝玉挨打的视频,效果应该比按部就班地放映视频要好,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有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否用观看视频代替阅读课文?效果怎么样?”我认为:现代化的教学媒介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本末倒置,还应把主要精力放到文本阅读和分析中来。本节课我用了大约三分钟的时间为学生播放了宝玉被打的这段视频,学生看得津津有味,阅读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我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2、教学内容要思路清晰,要化繁为简,设置好诱思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课改的精神。这节课内容过多,太过分散,应简化教学过程,集中到某几点上,不能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的解决。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教师的知识所包含不了的。如果在教学中真正调动起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往往能收到教 学相长的效果。这节课,我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取得了不少意外收获,也解决了自己困惑的难题。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时,又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掌握了探究文学作品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归纳出了帮助他人所要注意的问题。这又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篇:粤教版精品教案 《阿Q正传》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阿Q正传》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上课。
师:先提一个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了《祝福》这一课,主人公祥林嫂,究竟姓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甲:姓卫。
师:为什么?
生甲:因为她是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来的,而卫老婆子的娘家是卫家山,和她家是邻居,所以祥林嫂该姓卫。课本上也是这么说的。
师:很好,看书看得很仔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乙:我认为她姓祥,不然怎么叫她祥林嫂?
师:她是生来就姓祥,还是出嫁后改姓祥,和丈夫一个姓?
生乙:不知道。
师:我想,鲁迅先生在这里很可能是搞错了。卫老婆子从卫家山嫁到鲁镇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她该从丈夫一个姓才行。当然,丈夫也有可能姓卫,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况且,在封建社会,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表兄妹却可以,因为他们不同姓。)
生乙:也就是卫老婆子不该叫“卫老婆子”,而应该叫“鲁老婆子”或别的什么?
师:对,反应灵敏。你的说法有道理,祥林嫂该姓祥才对。
生甲:但祥林嫂生来又姓什么,该不会也姓祥吧?
升乙:当然不会姓祥,刚才老师说了,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
生甲:那又姓什么?我认为还是应该姓卫。
师:姓卫肯定不对,因为卫家山是她的婆家而不是娘家。我猜她应该姓林。
生(一起):为什么?
生丙:我知道老师的意思。香港有个陈方安生,女士,陈是她丈夫的姓,她本人姓方。师:很好!很会联想。的确,陈方安生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名字,但听着却象是日本名字。
生丙:陈方是姓,安生是名,加起来就是四个字。但中国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名字的,所以人们只叫“祥林嫂”而不叫“祥林安生”了。
生丁:可是林黛玉不是有名有姓吗,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王熙凤出嫁了不是还叫“王熙凤”吗?该改叫“贾西凤”才行啊。
师:林黛玉薛宝钗她们都是四大家族的成员,是上流社会的女性,所以精贵些,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只有名而无字,在《林黛玉进贾府》里,贾宝玉要给林黛玉取一个字,叫什么?
生丁:颦颦。
师:对,记忆力真好。这个细节表明贾宝玉很顽皮,但更表明贾宝玉思想上尊重女性,认为男性有的权利女性也应该有,哪怕是姓名后面的“字”。
生丙:可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林黛玉她们算幸运的,而绝大多数妇女都没有名字。张氏,王氏,就是她们的名字,翻开四大名著,都是这样。
师:有一个相声,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旧社会有个姓马的女人嫁给了姓牛的,辛劳一生,死后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牛马氏”。“牛马氏”三个字几乎可以说明一切。
生戊:所以您认为祥林嫂应该姓林。可是她第二次到鲁镇来,鲁镇上的人还是喊她祥林嫂啊,她已经改嫁给贺老六了,该叫“贺林嫂”才对呀?
师:鲁镇上的人对她的第二次婚姻认同还是不认同?
生戊:不认同。
师:对啊。如果认同,大家对她的态度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就没有柳妈讲的那个可怕的故事了。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生己:老师,我觉得您的话题扯远了,我们是在上《阿Q正传》呢。
师:对不起,是扯远了点。阿Q为什么没有名字,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己:因为阿Q孤身一人,没有父母亲戚,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大家都喊他阿Quei,但又不知道是哪个Quei字,于是鲁迅先生就用一个Q代替了。
生庚:我觉得“Q”用得不对。因为“桂”或“贵”的声母为“G”,阿Q应该叫阿G才对!
师:很好,敢于怀疑权威,而且很有道理,向你学习!我想,可能是方言造成的吧,江浙一带,“桂”或“贵”的声母读成“Q”。况且,“Q”还具有象形意味呢,像什么?
生己:一个人的脑袋,后面拖着根小辫子。
师:对!象征着大清国的子民,“东亚病夫”的形象。而这正是鲁迅要批判的,阿Q就是其中的典型。
生甲:老师,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
师:是啊,卫家山的卫老婆子姓“卫”,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庚:未庄很大,有姓赵的,还有姓钱的,还有王胡姓王,吴妈姓吴,所以.....师:在阿Q所处的年代,江浙一带的农业经济较发达,农村相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较开放,所以一个村庄共一个姓的现象不多见。但未庄还是以姓赵和姓钱的居多,赵太爷和钱太爷是未庄的实际统治者,两家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
生丁:那地保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师:地保是封建政权的基层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生丁:地保的官大还是赵太爷的官大?怎么地保老是听赵太爷差遣呢?
师:赵太爷是族长。在封建社会的农村,族长的权力很大,几乎一手遮天。建议你课后读一读陕西作家陈中实的《白鹿原》,里面完整而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宗族文化。
生丁:赵太爷的权力的确够大,一个嘴巴就把阿Q的姓打掉了。
师: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卑微,一般没有名字,只有姓氏。男人则姓名字齐全,有的还有号。譬如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弟弟叫苏辙,有谁知道兄弟俩名字的来历?
生申:我知道,来自《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见其辙”。
师:聪明!谢谢。名和字也是有联系的,苏轼字子瞻,瞻不就是“望之”吗?还有韩愈,字退之;愈是“前进”的意思,与“退之”刚好相反,大家说有不有趣?鲁迅,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其实他最初的字是“豫山”,因为江浙方言里“豫山”读起来像“雨伞”,于是鲁迅小时候有一个绰号叫“雨伞”,长大后鲁迅就把“豫山”改成“豫才”了。
生申:古人的名字也可以随便改吗?
师:古人字可以改,号可以改,但是姓和名决不能乱改。姓代表的是宗族血统,是身世身份;名是父母郑重给取的,代表的是父母之命。有一句俗语叫“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乡间的男人和他人赌咒时常说:“如果...我就不姓*!”拿自己的姓当赌注,这是最高的赌注了。阿Q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地位又卑微,所以搞不清楚他的名字,他自己也“渺茫”。他原本姓赵,可是赵太爷用暴力剥夺了他姓赵的权利,阿Q在未庄也就彻底成了孤魂野鬼。吴妈有姓,而阿Q没姓,阿Q又如何配得上吴妈?阿Q此后的悲惨命运,也就成了必然的了。
第四篇:粤教版精品教案 《阿Q正传》教案2(写写帮推荐)
《阿Q正传》教案设计
《阿Q正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它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经济上的残酷剥削,政治上的沉重压迫,思想上的严重毒害。“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在这篇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这篇小说无论遣词造句,还是立意谋篇,都独具匠心。由于内容博大精深,又受教学时数的限制,为此,我采取了两条措施:
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做到主干突出脉络清楚,以便以简驭繁、有条不紊;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分三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目的:理出线索,分清层次,了解阿Q的思想发展过程。
(一)设疑读书。提出如下要求,让学生诵读或默读课文:
1、哪些句子是写阿Q对革命的认识的?
2、哪些是写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
3、哪些是写阿Q的“革命行动”的?
4、哪些是写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的?以上四点均把它划出来。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习惯来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既可以边读边查字典,也可以读完课文之后集中解决。
(二)启发诱导。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在阿Q的心目中,革命党是什么样子,阿Q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要革谁的命?
2、“革命”这个字眼刚一闯入阿Q心目中时,阿Q对它持什么态度,后来有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阿Q付诸实行的“革命行动”是什么?
4、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又如何对待?(这四个问题,因课文中有现成答案,可由一位同学连续回答即可。)
(三)使脉络显露。用问答法引出其他人物并简要分析他们各自对革命的态度。然后看看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最后找出贯串这些人物活动场面的线索——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板书设计
革命在未庄引起的反响:赵太爷不安、阿Q快意、土谷祠的梦、静修庵造反、盘辫子、不准革命
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白盔白甲(模糊认识)→要什么就是什么(由仇恨到向往)→赴静修庵、盘辫子、找假洋鬼子(采取革命行动)→不准革命
第二课时
目的: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一)设疑读书。简介二三两章对阿Q被打之后用“精神胜利法”自我解脱,达到精神上的满足的描写。然后请同学在课本所节选的七八两章中划出类似的句段。
(二)进一步分析。
1、阿Q在街头飘飘然大嚷“造反”时,觉得“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都成了他的俘虏。这是阿Q在革命这个新形势下对“精神胜利法”的使用。
2、阿Q在静修庵前受挫之后,深怪假洋鬼子和赵秀才“不来招呼他”,读者很容易联想到:阿Q认为自己是革命党了。
3、当阿Q见小D也居然用一支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时,吐一口唾沫道 :“呸”,读者便可以联想到:阿Q认为自己才有资格这样做,因为自己已经是革命党了;而小D没资格。这种想法其实是“儿子打老子”式的精神胜利法在新情况的表现和发展。
4、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感到无聊时,为报复起见,决定“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阿Q看来,似乎他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这种心理活动,已是他地地道道的精神胜利法了。(文外之意尽量启发同学自己想出来)
事实上阿Q没有得到,将来也不可能得到的这种“胜利”,而在阿Q的感觉上却似乎已经得到,并陶醉其中,从而自我解脱,我们称其这种心理活动为“精神胜利法”
(三)重点讲解。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下面的问题:象阿Q这样一个对革命缺乏认识的以精神胜利法为精神支柱的落后农民,能不能成为革命 队伍中的一员呢?如果能,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之后,老师相机作简要的讲解(或由学生发表议论,老师归纳总结):阿Q是个雇农,他在经济上受着残酷的剥削,政治上受到沉重压迫。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的毒害,由于没有受到革命思想的宣传和教育,他不可能理解革命,这就是他“落后”的原因。但是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决定他本能地倾向革命。
板书设计
通过对阿Q 反复印证阿Q对革命的糊涂认识 的心理描写 反复表现阿Q的典型性格——精神胜利法
政治、经济地位 决定 对革命的态度
最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其它几处心理描写的文字,如:在土谷祠中新鲜而热烈的想象;怕剪辫不敢进城;为结识革命党而来到假洋鬼子门下的局促不安等。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阿Q心理活动的深刻挖掘。
第三课时
目的:分析未庄的阶级状况,看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一)设疑读书,请学生回顾课文,把文中的人物按其阶级从属进行排队。老师板书,在地主阶级与雇农阶级的名下,开列出名单来。
(二)启发诱导。请学生回答:这两个阶级谁是革命力量,谁是革命对象,革命后他们各自的际遇如何?
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后,接着让同学思考:为什么革命群众有的当了替罪羊而被枪毙,有的受压迫剥削如故;而革命的对象却能仍旧作威作福?为什么出现了革命对象不准革命群众革命的咄咄怪事?
(三)问题的提出,使思维活动到了揭示主题的时候。教师作如下简要讲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中国的封建势力盘根错节非常强大;中国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两个原因,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至革命后革命的基本群众的境遇没得到改善;而革命的的对象威风不倒。革命对象不准革命群众革命的怪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自己写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板书设计
(四)做思考和练习。请学生独立思考书面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三、五、六题。
第五篇:粤教版精品教案 《阿Q正传》第五课时教学实录
《阿Q正传》第五课时教学实录
《阿Q正传》第五课时实录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第一课时: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认识阿Q的基本情况
第三课时:精神胜利法
第四课时:革命观
第五课时:看客
第六课时:环境
第七课时:眉批
本课时教学要点:看客
一、课文中的看客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说主人公阿Q的形象,至于另外有名有姓的人物如赵太爷、假洋鬼子等,其形象比较好把握,我们暂且不论。看完了个体形象,我们再来认识小说中的群体形象,这就是一群看客。文中写看客的文字有几处?
生:三四处。
师:具体说说。生:一是阿Q调戏小尼姑,一群酒店里的人在一旁看热闹;一是阿Q和小D龙虎斗的时候有看客在看;还有最后一章,阿Q被押赴刑场的途中,一群蚂蚁似的看客。
师:很好,其实除了这三处,还有。比如,阿Q从城里回来,述说他在城里的所见所闻,身边有不少人在听,书上眉批就说过,这些听的人何尝不是看客。那好,我们就以你们找出的这三处来分析一下。先看第一处。阿Q为什么要调戏小尼姑?
生:在此前,阿Q遭受了生平两件屈辱„„
师:哪两件?
生:一是被他看不起的王胡打败,二是被假洋鬼子用哭丧棒在头上啪啪的敲了几下;现在看到小尼姑,就认为今天之所以晦气,是因为小尼姑,小尼姑是霉头。
师:是啊,阿Q把在强者那里遭受屈辱的痛苦,转嫁到弱者身上发泄,可悲!——怎么写看客的?
生:“酒店里的人大笑了”,这句还重复了一次。还有,“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师:除了此,作者还把酒店里的这群看客称为什么?
生:赏鉴家。
师:对。那么我们该怎么看这群看客?
生:他们不但不同情小尼姑,还以小尼姑被调戏为笑料。
生:他们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生:他们没有人性人情可言。
生:他们是一群冷漠无情的人。
生:其实,小尼姑等于就是他们的妹妹姐姐,或者女儿,或者妻子,然而他们居然毫无怜悯之心,是麻木落后的人!
师:很好。注意,这里用了一个词,“九分得意”,“九分”显然是作者生造的一个词。言下之意,这些看客还有一分不满意,那么是哪一分呢?
生:说明他们还是有点不认可阿Q欺凌小尼姑的。
师:哦,也就是说,看客身上还残留点人性。
生:是,人还不至于坏到极点。
师:是啊,人坏,不至于坏得一无是处;反之,人好,也不至于十全十美。这观点符合辨证法。有不同想法吗?
生:我认为是,看客的一分不满意,是阿Q调戏得不够。
师:哦,调戏得不够?什么意思?时间太短?看得不过瘾?再调戏?
生:不是。是„„
师:不好意思说?好了,我知道你舌头下的话了,是说阿Q调戏得不到位吧。
生:„„是。
师:哦,也就是说,他们希望阿Q更深入一步,来点实质性的。呵呵,看来这些看客够流氓的啊。或许人家没有,而是某同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哦,呵呵„„
生:老师可不要诬陷我啊,我可是正人君子啊。
师:是是是„„还有不同理解吗?
生:(默然)
师:我再提供一种看法,一分不满意,是指他们没有像阿Q那样亲自用手去调戏。这样理解有没有道理?
生:有;但是其他两种也有道理。
师:对,我们不求答案的一致。十分也罢,九分也罢;这群看客够冷漠的,令人害怕。好,再看第二处。阿Q和小D一场龙虎斗,有一群“看的人们”。作者写他们的文字中有一个词语,“大约”。鲁迅似乎喜欢用这“大约”的,如《孔乙己》“孔乙己大约真的死了”。请文,该如何理解这里的“大约”?
生:就是可能的意思,是说看客可能是来解劝的。
师:有不同理解吗?
生:我以为这词语有言外之意,是说他们不是真的劝架,而是喝彩叫好。
师:你们支持哪位同学?
生:XX(后一同学)
师:最后我们看阿Q押赴刑场途中看热闹的看客,怎样写的?
生:(略)
师:显然,这里看客的麻木、愚昧上我们前面看到的看客一样;但是似乎更来得触目惊心,因为这里来了个吴妈。你来说说这里的吴妈。
生:吴妈是阿Q的初恋情人,阿Q真心实意地向吴妈求过爱,尽管在真正革命了后,阿Q可能嫌吴妈脚大,不会娶她,但是那时的求爱是发自肺腑的。现在阿Q还是惦念着吴妈的,在临死前还寻找吴妈,说明阿Q的心里有吴妈的空间。然而吴妈呢?与阿Q属于同一个阶层的女性,前时拒绝阿Q笨拙的求爱,这是她的权利;但是现在居然成了一个看客,这实在令人寒心。更令人酸楚的是,她显然不是送阿Q的,甚至没有正眼看一下阿Q,而是盯着洋枪洋炮。对阿Q没有丝毫的怜悯与同情,更没有一点爱意,这确实是阿Q的悲哀。
师:也是吴妈的悲哀啊!
生:是啊。
二、鲁迅其他小说里的看客
师:文中的看客委实是一群愚昧、冷漠的。其实,这样的看客,我们并不陌生。在鲁迅的笔下,我们见过太多了。想想看,是不是?
生:是的。
师:回忆一下我们过往见过的看客。
生:《孔乙己》里酒店里有一群穿短衫的人,他们常常拿穿长衫而且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取笑,只要后着一到,酒店里的空气就快活了起来。
生:《药》里夏瑜被杀,半夜三更就有三三两两的人到刑场,甚至有人把死者的血当作良药来吃。
生:《祝福》里祥林嫂儿子被狼叼走的故事被卤镇上的男男女女不断地咀嚼。
师:鲁迅还写过一篇《示众》,更是描写看客的典范之作。它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人物性格,没有风光描写,没有主观抒情,甚至每个出场的人物都没有姓名,只有一个场面:看。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全在盛夏的烈日下,看杀人。这是一群麻木而愚昧的国民啊。再看看那些看客们看的对象吧,是些什么人?
生:是与看客处在同样一个阶层的人。
生:也有完看客们谋福利的“先驱者”。
师:是啊,前者如孔乙己、祥林嫂、单四嫂子、阿Q等,后者如夏瑜、N先生、大禹等。看客们看的就是这样的“被看者”。
三、作者钟情看客的意义
师:显然,鲁迅笔下的看客有着共同的特性,这就是:愚昧,麻木,落后,迷信。诚然,用“阶级兄弟”、“阶级感情”之类来要求他们固然是从前流行的阶级分析理论,显然是早已不足为训了。但就是再退上一万步、一亿万步来讲,“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这些古已有之的说法,这些连动物尚且具有的本能的“连类及己”的悲悯感,我们这些自诩为文明时代的“万物灵长”,怎么就反而丧失了呢?我甚至宁愿相信,这些看客们只是一些幻化了人形的器物或东西。因为,即或是称他们为野兽,也实在是要让真正的兽们蒙羞的啊。那么,这就怪了,为什么鲁迅特别钟情于这些群体形象呢?写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生:我知道,鲁迅是揭示国民的劣根性。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介绍过的。
师:很好。平时我们要多点书,尤其是要读有营养的书。是的,鲁迅的用意正在此。所谓“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由于生活在同一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风格等。鲁迅多次说过《阿Q正传》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民的魂灵”。早在留日期间,鲁迅就认为“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与爱”。所以,鲁迅要用笔无情地把这些劣根性揭示出来。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当年,鲁迅来到日本的仙台进了一所医学专门学校开始学医。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什么事情刺激了他?
生:看过一场电影后有了想法。
师:具体点。
生:看时事画片。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且神情麻木。
师:如果是你看到那样一幅画面,你们的心情会如何呢?
生:愤怒、悲哀。
师: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为此作者悟出了什么?
生: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师:也就是他悟到改变国民的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首推文艺”。我们再回忆一下,鲁迅为什么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命名为“呐喊”?
生:唤醒在“铁屋子”里沉睡的麻木的国民。
师: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
生: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师:对,作者呐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主要目的是前者。这就告诉我们作者钟情看客的意图了。那么,作者对看客是什么样的态度?
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生:既同情又批判。
师:我们能够从作者遣词用字上领悟出作者的批判之意吗?
生:像本文,作者写看客写成“张着嘴”,把看客比喻成“马蚁”,比喻成“狼”,把看客的叫喊写成“发出豺狼的嗥叫”,显然有批判的味道。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狼这个比喻。作者写狼,是说这些看客不仅仅是看客,甚至成了坏人的帮凶。这里有句话,“又钝又锋利”,“钝”与“锋利”矛盾吗?
生:不矛盾。“钝”,是说看客麻木愚昧,精神已经迟钝,眼睛无光;“锋利”,是说看客成为敌人帮凶,他们也能够吃人,用文中话说,“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师:分析得很好。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看客的批判。也就是说,作者写看客,同情他们痛苦的同时,也流着泪无情地揭露他们的劣根性。只有把他们的劣根性撕开来,我们才能清醒,才能对症下药加以“疗救”,中国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四、今天的看客
师:鲁迅一句“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将中国人的劣根性揭示得淋漓尽致。而今天,是不是就没有了看客,没有了看客心态呢?
生:应该是有的。
生:看客的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师:哦?口说无凭吧?
生:我看过一个报道,说的是发生在今年6月上海的事。
师:详细说说。
生:一个少女爬上一幢正建高楼的窗外平台。当时有很多围观者,据报道,围观者有数千名,场面颇为壮观。到后来,起哄的现象也越发严重,一群小伙子满脸嬉笑,每当那个自杀者接近边缘,他们就会发出一阵欢呼。一群女学生唧唧喳喳地说笑着,不时喊上两句:“快跳啊!”那番激情似乎在欣赏一场明星演唱会。受狂躁气氛感染,一个老外也兴奋地扯开嗓子喊:“跳下来!”与警方和亲属对峙10个小时后,这个青年女子最终还是纵身一跳,重重地落在充气垫上又弹到地下,送医院抢救,因脑干受伤太重而死了。
生:我也想起了一件类似的事。今年5月一天,桂林一个中年女子站在一家饭店第11层的窗台上欲跳楼,围观者簇拥在楼下看热闹。围观者情绪高涨,像在看西洋景,有的人甚至说着风凉话,“她肯定不会跳”,有人还拿着望远镜观察,更离谱的是一中年妇女居然手提着几只望远镜向围观者叫卖。
师:哦,这个兜售望远镜的女人应该是中国最具商业头脑而最缺乏人文情怀的人吧。是啊,这种看客心态并没有因为中国人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宽敞甚至有了私家车而有本质的改变,看客还很多。一小孩掉进河里,围观者达几十上百,但没有一个会跳下去抢救;一女青年在公共厕所遭流浪者强奸,也没人挺身而前去搭救;一青年钱包被几个歹徒抢了,并挨了数刀,血流满地,也没人上前制止;一歹徒抢了东西又翻进学校劫持一个小学生作为人质,当警察闻讯包围现场时,却又发现围观的群众达数千人,给精确打击嫌疑犯造成了极大麻烦„„这样的报道总让人沮丧、悲凉、愤怒。在中国,指手划脚的社会代言人很多,真正思想的人很少。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同情者很少。老板很多,慈善家很少。武侠小说的读者很多,具有侠义精神的人很少。也因此,看热闹的人很多,因为这无损于自己一丝一毫,而从别人身上得到教训或教益的却很少。结果是可以想象的:看客很多,而且这个群体还在可怕地壮大。怎么办?课后好好反思、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