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学案”的思考[精选]

时间:2019-05-13 22:4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数学教学案”的思考[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数学教学案”的思考[精选]》。

第一篇:关于“数学教学案”的思考[精选]

关于“数学教学案”的思考

为了解决我校在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本学期数学组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案的研究,并试着编写了《初中数学教学案》。在设计和使用中,我们不断探索总结,对数学教学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就我们编写的“数学教学案”的含义、功能和设计原则作一些介绍,以期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数学教学案”的含义

1、基本概念

“数学教学案”是教师个人与集体整合数学课程资源,依据学生的“学情”再结合“教情”而设计的帮助学生“学”和指导教师“教”的实施方案。

2、基本结构

它包括四大板块,即: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及方式、达标检测、学习补充资源。其中,“学习目标”给学生指明了学习价值取向;学习过程及方式把数学问题及材料按一定认知顺序进行排列,并把基本学习方式及指导溶入其中,它包括:阅读问题及材料、解决思路、学习要求、例题示范,按一定程序进行动手实践或练习、思考讨论难点和解题思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理解、数学事件评价,听取教师和同伴的讲解;“达标检测”是对学习的目标的所达成效果进行检测;“补充资源”可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基本特点

(1)出发点是“学情”。“教学案”,先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程序,然后手动加上教师教学组织指导预案及个人风格而成;“教案”则是思考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方案。

(2)基本读者是学生。“教学案”为师生共同拥有,但学生是最基本的读者。而“教案”只为教师一人拥有,基本读者是教师,执行主体也是教师。

(3)学习系统更具有完整性。“教学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学习目标可预知,学习过程可再现、可质疑,学习结果可检测,学习发展有支持;“教案”却主要体现教师的“讲解、传授”的过程,不能完全体现以上特点。

(4)学习空间是开放的。“教学案”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甚至一个学期都是开放的,影响时效大大延长,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学生预习、自学、复习。而传统的“教案”影响一般只停留于课堂。

二、“数学教学案”的功能(1)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科学实验表明,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速度方面,人的视觉中枢明显快于听觉中枢,这个速度差别高达500倍,而且人脑的3/4在为视觉服务。“教学案”把教师部分口头表达和让学生感悟的隐性教学信息,转换成可视的文字,能让学生快速、清楚明白学习的目的、教师及教材的意图,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经过我们试用调查,有87%的学生认为有教学案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90%的学生认为便于复习巩固,95%的学生认为用教学案上课值得尝试。(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学习目标由隐性变成显性,知识发生、发展、迁移、形成过程得到清晰展示,学习手段、方法、环节的清晰书面呈现,学生拥有了知识获取的渠道和手段,基础较好学生完全可以不依靠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抬头看黑板和认真听讲变得并不那么重要,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过度讲解或示范将不被学生理睬,这必将让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上作出让步。(3)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

第一,“教学案”是学情为出发点而设计的,教师既有熟悉教情,还要更深入研究学情;第二,教师的设计有学生质疑的可能,这势必增加教师的编写责任心,不得不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认真研究学生。

三、数学“教学案”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1)准确把握课程标高。设计前应对课程标准的要求的键词进行详细解读后,再阅读教材,分析背景材料,揣摩编者的设计意图,分析例题和练习,明白重难点,并和学生认知情况进行联系,最后把课标要求分解成准确而又能理解的学习目标;由于课程标准是三年后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新授课中应低于课程标准目标,为了适应较高学生要求,专题课或复习课中可提出接近于课程标准的目标。

(2)学习目标操作性强。目标关键词明确不空泛,使用操作性强的词语,并对复杂目标进行分类处理。知识技能目标可用“阅读提取、识记、表达、书写、判断”等关键词来叙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用“感受、体验、思考、探索、灵活运用”等关键词进行表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用“表达某某观点,获得什么情绪,获得什么感染”等句式表达。

(3)为达成目标而选择数学问题。一是要选取适合目标的问题及材料;二是要问题进行分解,逐步达成目标,对于开放性强和有较高难度的问题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可放入后面专题和复习课中。

2、指导性原则

(1)大环节实行“双命名”,既体现学习方式又体现知识要点。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又利于学生明白学习方法和进程。如:“自主阅读——某某概念或性质,讲解探究——利用某某知识或方法解决某某问题”。

(2)学习指导的语言部分放在问题材料的前后。如在某某问题材料前后说明,请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讨论,或者是模仿例题写出过程,或者是你还能想到什么,或者你使用的方法是什么,或者说出你是怎样思考的,或者听老师讲解等等。

(3)写好例题过程或分析过程。每课设置1-2个典型例题,尽量有一个例题写出解题过程或分析过程,起到规范引导作用,部分例题可让学生补充完整。

3、渐进性原则

(1)知识结构体现渐近性。每课时学习环节、每块知识结构以及难点问题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顺序”。

(2)重点目标渐进达成。设计多种变式习题,即:同类变式、逆向变式或侧向变式;设计多层次变式训练题目;设计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变式。

(3)高密度、缓坡度处理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并采取多种学习模式。增大问题数量降低单个问题难度,让每个学生感受学懂数学的成就感,个别地方给予提示或暗示。比如探索平方差公式知识点环节中,这样设置问题:

1、观察一组等式左边有什么共同点,2、观察等右边有何特点,3、请举出一个类似特征的例子,4、用字母公式表达你描述的特点,5、讨论并用文字语言表述公式,6、指出字母代表的含义。

(4)可在课时最后设计拓展训练,增加题目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满足更高学生发展的要求。

4、合作性原则

教师个人往往对学生认知情况不能作全面的了解,正因为“教学案”的基本读者是学生,它的设计必须由教研集体共同研究完成。具体做法是:教研集体研究教学标准,个人或小组根据标准并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设计,然后由集体进行研究、修改定稿。使用过程中,教研集体再继续研究指导的方法,教学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班级学情,对部分程序再进行调整,手动加入教学预案。

5、适切性原则

(1)学习指令适合。方法提示或归纳用语是学生已接触过且明白含义的词语。

(2)课时安排适择。安排专题和复习课,放置在每章末,每章配备单元检测,供教师选择使用;课时容量以每课50分钟记,多出的问题由使用者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

(3)基础练习适量。采取以下设计措施:大量选择体现双基的问题,不出繁、怪的题目,双基知识占50%,30%为中档问题。

(4)探究问题选择适新。选择使用课本中的习题,特别是教材中的应用背景的习题,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改编处理,进行发展性拓展,节约教师二次备课和课堂教学翻阅书籍的时间;重视中考新题、易错题的选择。

(5)学习与测试适配,即学什么,测什么。测试的目的不是为区别学生,而是实现反馈矫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编辑格式适用。以学习者为本,每课按照两页的标准编排,师生在课堂上打开书之后不用另外翻页;每页的边缘处留有1/4的空白备用,便于教师二次备课,也便于学习记录和改错;按课时编写,课题基本按照教材顺序编写,章内节次作适当调整;问题编按序递增,不受教学环节的约束,便于学生查阅;增大编辑行距,给解答题留足答题空间,既美观又方便学生课后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富英,王新民.“三弦五环节”课堂教与学活动模式.中学数学杂志,2005年4期.【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九年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关文信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4.【4】 王书臣着.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王富英.学案的含义、设计与运用.课改在线,2007年第6期.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案

初中数学教学案

一,主题分析与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3节的内容,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第三篇:1.1生活数学教学案

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

七(上)数学教学案

主备人 xhyh 【学习内容】1.1 生活 数学 【授课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3.9.1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难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学习过程】 一.情景活动

活动一

猜谜语(激发学生兴趣)打一成语:(1)1,2,5;

(2)0000;

(3)1000的平方=100*100*100;

(4)1% ;

(5)2,3,4,5,6,7,8,9.打一数学名词:(1)垂钓;

(2)考试作弊;

(3)一元整.

答案:缺三少四;万无一失;千方百计;百里挑一.等于;假分数;百分数. 活动二

看图片(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一)图形与生活 观察:高速公路服务区

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数字与生活

观察:股市行情

观察:水果价格

数字红色代表上涨,绿色代表下降

价格上的数字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三)观察有感:

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

七(上)数学教学案

主备人 xhyh 动范围最大?(让学生感受此类长方形的长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4)出纳员手里有面额为2元、5元的纸币,现要付出27元,共有多少种付法?(三种,枚举法)6.议一议

小华每天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有穿衣(4分钟)、整理床(3分钟)、洗脸梳头(5分钟)、上厕(5分钟)、烧饭(20分钟)、吃早饭(12分钟)完成这些工作共需49分钟,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应是多少分钟?

(32分钟,烧饭时可以将前面的工作都做完)三.课堂总结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四.布置作业

1.1、完成补充习题1.1 生活 数学

2、跟你的小伙伴们谈谈生活中的数学 五.教后反思

由于本节课是七年级的第一堂课,着重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本节课以活动为主,而没有安排常规的【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第四篇:【精品教学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平行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平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并在操作活动中探索,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过程方法目标:

①体验平行线概念的探究过程;

②经历画平行线的过程,了解平行线的性质; ③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会合作讨论交流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快乐;

②感受“实践出真知”,体验动手操作与认知活动相结合的愉悦。【教学重点】①探究平行线概念;②平行线画法 【教学难点】平行线概念的引入

【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归纳、概括;直观感知、操作确认。

【教学方法】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教学流程】

一、小组讨论,互检学案

根据学案的完成情况,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初步完成预习工作。重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二、交流展示,自学质疑

小组内讨论,提出预习中不会的问题,进一步完成预习工作。指引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问题情境,互动探究

课本中P163图案,哪些线互相平行?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直线平行的实例,你能举例说明吗?

这些图案中主要有什么特殊线条?既然平行线在图案中给我们美的享受,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索什么叫平行线以及如何画平行线。

分析:一开始展示学生熟悉的图形(课本两幅画),接着用一句俗语提示学生要观察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引出师生的对话点。教学活动由此展开,并使学生在愉快中进入学习活动。【活动一】平行线的概念

同学们能否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直线,然后把一支笔作为另一条直线,随意移动笔,观察笔与已知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各种位置关系,分别叫做什么? ①若我们只研究不重合的情形,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②若两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什么位置关系?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③出示立方体模型,谁能指出立方体框架中哪些棱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呢? ④可以怎样理解平行线呢?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平行线。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叫平行线。c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做平行线。d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e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⑤自学课本后,你知道两条平行直线如何表示吗?如何用字母表示? 板书: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读作:直线a平行于直线b。总结:利用学生身边的工具,动手摆一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多角度思维,判断平行概念的正误,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平行线画法

①我们知道什么叫平行线,那么用直尺和三角板或者一副三角板如何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大家发挥想象每一步骤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总结: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四、精讲点拨,解疑答惑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平行线画法:一放、二靠、三推、四画。做一做:A,B是直线l外的的两点

(1)经过点A画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这样的直线能画几条?(2)经过点B画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与(1)中所画的直线平行么?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A.l

B.小结:(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反馈练习,迁移应用

①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

A、没有交点

B、只有一个交点

C、有两个交点

D、有三个交点 ②平行用符号“____”来表示,例如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____________。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本课的研究与探索,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第五篇:初一数学教学案_3

初一数学教学案

年级:七

学科:数学

执笔:李颉刚

审核:初一数学组 内容: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课型:新授

时间:20090921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学习难点]: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熟练运用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倒数的概念;

2、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

二、情境创设:

现实生活中,一周内的每天某时的气温之和可能是正数,可能是0,也可能是负数,如盐城市区某一周上午8时的气温记录如下: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30c

-30c

-20c

-3°c

0°c

-2°c

-1°c 问:这周每天上午8时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解:[(-3)+(-3)+(-2)+(-3)+0+(-2)+(-1)]÷7,即:(-14)÷7,可见,研究“负数与正数相除”,将除法运算推广到有理数范围内,也是出于生活实际的需要。

三、学习新知:

1、探索活动

(-14)÷7=?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什么数乘以7等于-14? 因为(-2)×7=-14,所以:

(-14)÷7=-2 又因为:(-14)×1=-2 71 733、-(-4.5)、|-| 42所以:(-14)÷7=(-14)×有此可见:“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在引进负数以后同样成立。

每个数都有倒数吗?总结有理数除法法则(1)

2、有理数除法法则(1)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3、因为(-10)÷2=(-10)×所以(-10)÷2=-10÷2

1因为24÷(-8)=-24×=-3;-24÷8=-3

81=-5 ;-10÷2=-5 2所以24÷(-8)=-24÷8

因为(-12)÷(-4)=(-12)×(-所以(-12)÷(-4)=12÷4 从而得:有理数除法还有以下法则:

1)=3,12÷4=3 4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4、例题教学:

1、计算:

(1)36÷(-9);

(2)(-48)÷(-6)(3)0÷(-8)

126(4)(-)÷(-)

(5)0.25÷(-0.5)

(6)(-24)÷(-6)

237 说明

1、能整除时,一般根据法则2,将商的符号确定后,直接将绝对值相除;

2、不能整除时,一般根据法则1,将除数变为它的倒数,再用乘法; 练习:课本P42练一练T2 例

2、计算:

(1)48÷[(-6)-4]

(2)(-81)÷(3)

(4)(-32)÷4×(-8)

(5)17×(-6)÷5

说明:有乘除混合运算时,注意运算顺序。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行乘法运算; 学生练习

P42第3题 例

3、化简下列分数:

42127,,-

1712831322÷(-2)-×(-1)-0.75 5528494×÷(-16)49

aab(b0)b1.除法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

2.对于一个分数,可以有三个符号:分子的符号,分母的符号,和商的符号.这三个符号中,当负号个数为1个或3个时,分数的值为负;当负号个数为2个时,分数的值为正。

四、当堂练习: 1.计算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谈谈你的体会。

六、课后反思:

有理数的除法课后作业

1.填空:(1)-2.4的相反数是____,倒数是____;(2)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

(4)若a,b互为负倒数,则ab的相反数是____。2.选择(1)下列各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若ab<0,a<b,则b>0;

(2)下列各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

3.计算

下载关于“数学教学案”的思考[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数学教学案”的思考[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三数学教学案1.32节

    初三数学教学案1.32节 课题:矩形性质及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能将矩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

    对教学案的几点思考(大全5篇)

    由《海燕》教学案所想到的 为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用最少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校教师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案。......

    教学案

    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成绩显著,被评为“三好学生”。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灌云县鲁河中学2010.11.18......

    教学案

    上饶县石狮小学教师备课单 (共案) 年级 学科 议课时间 课题 课型 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案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学习目标: 1、欣赏作品,体验歌曲在节奏、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2、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布吉-乌吉”、摇滚的不同风格。......

    教学案

    天上的街市 预习一看 1、作者简介及其文学成就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

    教学案

    1、导入: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曾皙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

    高一数学 立体几何复习题教学案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数学教学案:立体几何复习题 1、如图,△A′B′O′为水平放置的△ABO的直观图,由图判断原三角形中AB,BO,BD,OD的大小是( ) A、BO>AB>BD>OD B、AB>BO>BD>OD C、B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