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学导入策略
幼儿教学导入策略
幼儿美工教学导入环节:在幼儿园的美工教学中,教师选择一种合理的引导方式,使幼儿进行美工制作,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美工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能力的过程。
导入环节有效性:深入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智力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富有艺术性的指导,并把它们和幼儿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巧”、“活”、“实”等适切、有效的导入方法,引导幼儿进行美工创作。
(二)导入环节的策略
幼儿园美工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是教师在组织与开展美工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幼儿园美工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目的在于引起幼儿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的。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以富有艺术性、趣味性、灵活多样地导入方式,将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能促进幼儿大胆创作。
1.导得“巧”,激发兴趣
3岁~6岁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其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把有趣的美工教学和美妙的语言导入相结合,可以激发幼儿产生对美工教学的浓厚兴趣。
(1)儿歌导入
儿歌生动形象,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可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对于幼儿来说,它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幼儿自发地和主动地学习的愿望。如小班美工教学活动《汽车修理师》,教师自编了一段儿歌:“螺丝钻山洞,套上大轮子,戴上小帽子,跳个圆圈舞,转呀转呀转,轮子装好了或者汽车修好了。”通过这段儿歌引出了螺丝螺帽,让幼儿直接的感知应该如何安装汽车轮子,并且在后面的操作活动中,孩子们在做汽车修理师时,一边念,一边安装轮子,导入环节的这一段儿歌,给幼儿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故事导入
利用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采用故事形式导入活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其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例如:小班美工教学活动《羊羊帽》,教师以故事进行导入:“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一封村长的信,说邀请我们小朋友去羊村参加聚会,你们想去羊村吗?不过啊,有一个要求:要我们带上羊羊的头饰,才能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羊羊的头上有什么?是怎么样的?”这时,孩子们的兴趣被大大的激发了,在之后的示范过程中,幼儿愿意主动探索,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
(3)设疑导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由于幼儿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让其感到困惑的事物总是很多,他们一旦察觉事物变化与自己的预期有出入,疑惑也会随之产生。如果巧妙地设疑问难,使幼儿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产生教学需要的“愤、徘”情绪,那么幼儿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他们会为了寻找新信息解决问题而将自己的兴奋中心转移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教师在运用此策略时,悬念的设置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引发悬念的材料应贴近幼儿的实际;要以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为切入点,引导幼儿积极活动。如大班美工教学活动《会滚的盒子》,在导入环节教师设疑:如果把二只纸盒同时站在斜坡上手一放掉可能会怎么样?以悬念作为触发点,用设问、提问的方式布设悬念,使幼儿置身于困惑之中,从而激发幼儿的思维。然后通过讨论:为什么一个能翻跟头,一个只能滑下来?请孩子们猜一猜,这里面可能会有什么?疑问环环相扣,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然后孩子们带着好奇心,非常乐意的进行制作。
2.导得“活”,趣引新知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幼儿园孩子,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
3.导得“实”,直观平实
“观察”和“欣赏”是看的升华和深化,因为这里面包含着方法和策略,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所以这种导入的方法有助于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事物的特点,从而描绘出一个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
第二篇:绘本教学导入策略
浅谈绘本教学导入的策略
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容易理解,小故事却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在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更能促进幼儿与绘本的心灵对话和交流,提高绘本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绘本教学导入呢?
下面,我将以在实际教学中涉及到的比较典型的绘本教学导入为例进行分析。
1.封面解读法。封面解读法绘本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画面观察能力又有利于幼儿对绘本主题的把握。但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于采用封面解读法,教师可根据绘本封面的特点和表现来选择运用。例如,我在大班上的一节绘本课《我的幸运一天》,封面是一只小猪和一只狐狸,它们做着同样的幸运动作,相互开心地对视着,这样的封面能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认为小猪碰到狐狸时应是害怕逃避的,而封面上的小猪却是满脸的喜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种反差一下就激起幼儿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了导入环节的根本目的。因此对于此类含有丰富、可观察的内容,并能引发幼儿强烈认知冲突的封面的绘本,封面解读法导入是较为适宜的。
2.游戏导入法。利用游戏导入,不但可以给幼儿真实的体验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例如绘本《捉迷藏》就非常适合使用游戏导入法,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就借助一些道具和幼儿一起现场玩起了捉迷藏,接着就顺其自然地引导绘本中去。对于这类适合游戏导入的绘本,还是是最喜欢不过了。
3.情境导入法。情境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直观的,当把这些具体化的东西呈现在幼儿面前,能够让幼儿顺利地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基于情境导入的这个优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教师可利用道具插图,或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创设情境,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产生一种急切想要阅读绘本的兴趣。例如,在讲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教师首先头戴毛毛虫头饰,告诉幼儿说毛毛虫很饿,可是为什么饿呢?慢慢的把幼儿带入到该情景中,激发阅读兴趣。
4.儿歌导入法。儿歌旋律优美,节奏和谐,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绘本密切相关的儿歌,在绘本活动前和幼儿一起歌唱,创设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娱乐中快乐自然地过渡到新绘本内容的探索学习中,从而为绘本教学铺路架桥。例如绘本《蚂蚁和西瓜》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和孩子们一起演唱歌曲《蚂蚁搬豆》,借用蚂蚁搬豆时“呼朋唤友”“齐心协力”的已有经验,猜测“当小小蚂蚁遇到大大的西瓜”时的有趣场景,然后自然进入阅读:“是这样吗?蚂蚁们还会想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绘本《蚂蚁和西瓜》。”
以上就是绘本教学导入的比较实用的策略方法,然而,绘本的种类、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每一本绘本想要表达的意义也不近相同,所以,绘本教学导入中的策略不该是固定的,我们应该分析绘本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创设导入的技巧,设计出更具特色,更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导入策略。
第三篇:课堂导入策略
姓名:王广禄
工作单位: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中学 邮编:150227 电话:*** 论文题目:课堂导入策略
摘要:新课的导入策略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策略。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只有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容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炉,才能具有安定课堂秩序,收拢学生心理,刺激学生积极思维,顺利衔接新旧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
(一)、兴趣导入;
(二)、激情导入;
(三)、情境导入;
(四)、温故导入;
(五)、释题导入;
(六)、机变导入。正文:
课堂导入策略
新课的导入策略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它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成功的导语,如同缓
缓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能到精美的布景;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开头,但却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新课导入并无固定模式,需要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精心设计,勇于创新。下面介绍几种导入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兴趣导入
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而采取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如钱梦龙老师为了使抽象的词义知识能迅速地为学生所接受,导课时讲了一个阿凡提理发的故事:阿凡提为了整治一个只理发不给钱的阿訇,先给他理了光头,在刮脸的时候问阿訇:“眉毛要不要?”阿訇说:“当然要!”阿凡提就把眉毛剃下来交给他。阿訇虽气,但又不好责怪阿凡提,因为他确实说过“要眉毛”的。阿凡提接着又问:“您的胡子要不要?”阿訇赶紧说:“不要!不要!”阿凡提嚓嚓几刀就把阿訇的大胡子剃掉了。结果阿訇的头像个剥光的鸡蛋。同学们都大笑起来,钱老师马上因势利导问学生:“阿凡提是如何让阿訇上当的?”学生立即领悟到阿凡提是运用“要”的多义性来捉弄阿訇的。于是,课堂教学自然引到词义的理解上了。但要注意,故事宜短不宜
长,且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局限于故事本身。
(二)、激情导入
维果茨基指出: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心理特点的中介或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中介”就是学生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好像一个三棱镜,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包含着许多真挚感情,教师在导入时根据需要披文入情,以情真词切的语言多方激发学生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穿戴一新,亲人团聚,品尝佳肴。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火柴,哆哆嗦嗦地在街上叫卖”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悲惨情境之中,引起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既促进了课堂交流艺术效果,又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
(三)、情境导入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导入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教材内涵。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将背景画面(总理的遗像及
相关照片)与背景音乐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创设了悼念周总理的特定环境。学生在舒缓、哀婉的朗读声中静静地观察着每一幅照片,再加上音乐旋律的烘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许多学生都感动得潸然泪下。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导课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唤起了学生无尽的思念,达到了示之以形和动之以情的水乳交融效果。学生在导入中积蓄的情感,必然会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导课时的情境创设要巧妙精当,真切感人,能够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发动他们的情绪想象。这需要教师具备导演的才能和演员的素质,才能成功地引导学生入境受情。
(四)、温故导入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就成为教师课堂常用的一种导课方式。有位老师在上《茶花赋》时,就注意以旧带新,使学生感到新课非但不陌生,反而很亲切。老师这样说:“同学们,当代散文作家杨朔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可以说,每个学期我们都见一次面。第一册他奉献给我们北京的香山红叶;第二册他请我们尝了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也许现在我们还能回忆起它的甜味呢!今天他又将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大家喜不喜
欢?”学生异口同声说:“喜欢!”这时学生的情绪已开始兴奋。老师接着说:“《香山红叶》中,作者借红叶喻老向导,越到秋天越红得可爱;《荔枝蜜》中,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今天的‘茶花’又象征什么呢?”此时学生已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但应注意,温故导课中的“温故”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导入新课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具体导课时切不可颠倒主次、喧宾夺主。温故导课一旦成了纯粹的复习课,就是一种失败。
(五)、释题导入
课题是课文的窗户,从课题常常可以窥视全文的奥秘。如果教师从解释课题词语、引发题意入手,不但有助于学生审破题意,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概况,而且为学生进入新课铺垫心理基础。如有位教师在讲《将相和》时,就以巧妙的释题导课,达到开窗窥室的效果。他问道:《将相和》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的吗?他们为什么会不合?后来又为什么会和呢?然后指出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课题,告诉我们将和相各是怎样的人,学习课文后,就会知道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设计运用释题导课时,应该对课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那些能通过释题来引起学生注意和深思的文章,才可以采用此法导课。
(六)、机变导入
新课导语不可能课前就百分百的设计妥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在课堂教学之前,突然发生或出现了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件或情景,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即兴应变,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有一次讲授《卖炭翁》,时值雪止天晴,教师随即说道:“同学们,断断续续飞舞了近一周的雪花停了。今天,阳光普照,天气暖和,这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在唐代,有一个穿的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好天气,总是期待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老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心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卖炭翁》(板书课题)”由于教师巧妙而自然地借景入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无穷的探究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所谓“教无定法”,除了以上策略外还有诸如冥想导入、幽默导入等,新课导入各有特点,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在实际使用时要灵活选用。只有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容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炉,才能具有安定课堂秩序,收拢学生心理,刺激学生积极思维,顺利衔接新旧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个人简历:王广禄,男,1973年生人。1981——1986年在关家小学读书。1986——1990年到背阴河中学读书。1990——1993年升入五常市高级中学。1993——1995年转入五常市进修学校。1996年分到沙河子中学任教至今。
第四篇:新产品市场导入策略
新产品市场导入策略
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应该运用哪些主要策略呢?首先,要形成差异化的优势;其次,要有一个较系统的上市计划;其三,要做好市场试点;其四,要集中资源优势,建立根据地。
差异性策略
差异性策略主要包含产品差异化、渠道差异化、促销方法差异化等。
产品差异化主要是指产品的口感、生产工艺、产品包装、产品市场定位及消费群体的选择上要有别于其它产品。如娃哈哈绿茶在上市之初,前有已经占据优势的康师傅、统一冰红茶和乌龙茶,后有大批企业跟进的可口可乐岚风、天与地、乐百氏、雀巢、旺旺、午后红茶、三得利等,但是娃哈哈绿茶在口感上坚持“清淡低糖”,在包装和诉求上突出“天堂水、龙井茶”的特点,一上市仍然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娃哈哈绿茶虽然是后来者,但在短短的一年中,不经意间仍然成了中国茶饮料的第三品牌。
渠道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不同的通路设计、不同的通路政策、不同的渠道运作手法。汇源多年来占据中国果汁第一品牌的地位,它的主要销售渠道集中于家庭和酒店消费,2002年中国果汁第一把交椅已经易主为统一。统一鲜橙多是以PET包装代替利乐包,以路边零售摊点的即兴消费替代了酒店消费,通路上是以大流通的饮料批发渠道替代了餐饮流通渠道。正因为统一没有跟在汇源之后逐步扩大市场份额,而是进行了渠道的创新、市场创新,所以不到3年就超越了第一品牌。
促销手段差异化是新产品上市的利器,康师傅茶饮料在部分地区新品上市用的促销手段是开瓶见奖“再来一瓶”,因为其新颖力度和可操作方便,一举获得成功。在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可口可乐的酷儿以独特的市场定位和诉求,避开了统一鲜橙多、康师傅鲜的每日C等强势品牌的锋芒,从而一举获得成功!
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从产品差异化、卖点诉求差异化、通路渠道差异化、价格策略差异化、促销手段差异化上建立自己的优势。差异性策略不仅是新产品上市的主要策略,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上市与调研
不少企业新产品导入期是随意无计划的,成败靠运气,结果往往是投入大,成功率低。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行为应该是统一的、有计划的、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随意的。市场导入前期的调查、策略的安排、时机的选择、政策的制订、销售费用的控制、广告的设计、促销活动的布署等等都应该事先有计划,尽可能做到量化,同时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估。
新产品进入市场之前的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是产品市场导入战略战术的主要依据。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当前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竞争对手状况、现有渠道特点的调研。首先是产品的开发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其次是新产品上市的初试期,要不断征求各级客户及消费者对产品包装、口感、价格的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其三是对区域市场的竞争品牌进行调查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市场机会点和威胁点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合适的榜样市场。有了差异化优势,才开始投入运作。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深入了解了市场和熟悉了各自的优劣势之后,应制订市场导入指导手册,做到各项工作事先有计划。计划应该是明确、详细、可执行、可监控的。明确产品的定位、市场细分和消费者的选择,各项营销指标(如铺货率、市占率、知名度等)和财务指标(销售额、利润额、销售费用等)要做到阶段化和量化,以及各个销售环节定人、定时、定事、定点、定费用。共有多少资源可以投入,销售人员是否到位?新品上市前有没有做过系统的培训工作?渠道有没有准备好?广告宣传投入、POP宣传画、货架、展示柜、样品、赠品、促销品等有没有准备好?促销政策有什么力度、能维持多久?第一轮推广下去后市场可能会出现什么反应、如何应对?
全面推进,兵贵神速。新产品上市区域的选择。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产品特征和市场的特点选择,选择城市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示范性,但是竞争往往比较激烈,容易受到竞品的直接打压;选择农村市场,市场门槛较低,但是战线较长,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影响力不强,市场辐射度不够。选择二三类城市比较合适。一旦选定了目标市场,就要全面推进、快速启动。
铺市,市场成功的关键。铺市工作好,可以使新产品快速上市,与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沟通情感,形成联动销售的局面。铺市前应做好人员、赠送品、产品、路线等的准备。铺市前最好在先投入一定量的广告,目的在于树立经销商和零售点的信心,同时也能让一部分消费者知悉品牌,造成买不到产品的局面。铺市过程中厂家应派销售员与经销商一同进行。在铺货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再进行大量广告的跟进,扩大对售点的支持。铺市时间要尽可能短,一般控制在一周内完成,3个月内可以连续三到四次铺货。只要渠道能够及时跟进,该产品的导入期基本就算成功了。配合铺货,售点陈列方式、POP广告要同时跟上。渠道设计、联袂而动。一般情况下,新产品上市各种营销的资源比较有限,要把产品全面推向市场,靠厂家的单打独斗不仅上市的时间会很长,而且风险也较大。选择合适的经销商进行合作,利用经销商的资金和网络可以大大缩短上市时间和减小上市的风险。设计渠道,分析各类渠道的长短、扁平、优缺点。选择渠道,应主要从市场的铺货率、信息沟通的灵敏度、市场管理的复杂性三个方面来考虑。
制定招商广告和招商政策。要把握两个核心点:一是树立起经销商的信心,与厂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二是确保经销商有利可图。在制定经销商的政策上可以实行分级、分时间、分区域的政策,关键是在事前要政策透明,让经销商感到按照一定的销售量来获得利润。但是新品上市一般很难找到好的经销商,除非你是大品牌。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做和经销商合作相结合,倒过来做渠道,先用精兵强将踏踏实实地把市场做起来,让经销商看到希望,再逐步把市场交给经销商做,并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促销政策。现有的市场渠道往往已被大品牌所占据,新品的上市,尤其会引来各种打压和封锁,新产品上市应分别针对经销商、批市、零售点、最终消费者制订促销政策。促销必须有力度,有效果,不能考虑短期利益,只有形成广大销售网络,造成一种销售声势,使产品摆上柜台,才最终可能为消费者所接受,企业才能获益。各种促销手段屡见不鲜,但是要制定一种最适合本产品和本地区的促销方案。
市场试点
产品在全面上市前,最好先找一个试点市场。如果一上来就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会有很大的风险。通过试点市场主要是验证:消费者反应如何,经销商有什么意见建议,广告宣传是否有效,销售人员的能力如何,产品价格是否合适,公司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有多少,各种政策是否恰当,各项销售指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进行市场试点,不仅能起到检查企业整合营销的情况,而且还具有示范带动的作用,其对于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渠道的积极性都具有很好的说服力。
集中资源优势,建立根据地
集中性策略是指将有限的企业资源集中投入到某一区域市场,在特定范围内资源明显优于竞争对手,达到在该区域市场取胜的目的。孙子有云:“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意思是说,军队不以兵力众多为贵,只要不轻举妄动,就能集中兵力,察明敌情,战胜敌人。
在全国市场中先选定重点目标市场,在重点目标市场中再选定重点区域,将人力物力先集中在重点市场进行突破,由点到面,连面成片。然后将榜样市场的经验进行复制和放大。
许多成功的地方品牌就在局部区域形成了优势,取得了成功,不仅销量占居首位,而且有很高的品牌地位。如英雄奶在南昌、双峰奶在杭州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形成差异化优势,整合企业的营销资源,将人员、产品、渠道、促销、广告进行有机结合和联动,使新产品迅速得以推广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新产品导入策略、前期的策划工作、系统的上市计划、过程的监控管理、合理的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新品上市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五篇:浅议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浅议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金庆鑫
(山东省阳谷县第一中学
山东 阳谷
252300)
摘要 导入新课是打造高效课堂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它是一堂课的起点和关键。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才能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化学这一学科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导课上下功夫,以合理、恰当、精彩的方法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聚焦到课堂上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将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关键词 化学 课堂导入 原则 方法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至关重要。精彩绝伦、不同凡响的导入势必会起到先声夺人、唤起注意、激发兴趣、拉近距离、启迪思维的作用。新课导入必须遵循简捷性、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的原则。教师的导入语言要精练生动、鲜明准确、诙谐幽默,富有鼓动性;导入的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能扯虎皮拉大旗,生拉硬拽,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以便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富有启发性、新颖、有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引发学生们的共鸣,调动学生身心愉悦、自觉主动的去接受新知识。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
一、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或幻灯形式来导入新课,这一导入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既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将高深的化学知识融入生产生活实际。例如《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一节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塑料餐具、铜丝、铝箔、发卡等实物导入新课。
图片内容丰富多彩、景色艳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秘密武器,如在讲胶体一节时,笔者先收集了有关硅及其的图片,如水晶、玛瑙、硅太阳能电池、硅芯片等,当把这些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时,他们都被这些东西吸引了,迫切的想知道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于是我们兴趣盎然的进入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世界。
展示模型导入新课,在高一和高二的有机化学教学时,是一个实用性很高的方法。例如,在讲到简单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特点时,单纯的语言解释是很空洞的,也很难让学生想象出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可以借助于观察实物球棍模型所呈现的三维空间结构。这些球棍模型清晰直观,可以把有机物结构从平面的书本和投影片中生动地竖立在学生眼前。同时,也可以准备学生分组活动,进行拼接和组装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带领学生进入从三维角度观察有机物的知识领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学习方法。又如讲“同分异构体”时,可以向学生展示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比较说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内容,同时也使得学生直观认识同分异构体本质上的差别。这种直观导入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许多课型中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二、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如果在导课设计中教师利用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演示实验配以恰当的设问、设疑启思、吸引注意、激发动机,不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能体现化学的无穷魅力。例如,必修1讲到《氨和铵盐》一节时,可以在新课前做一个“空瓶生白烟”的实验。其实,就是事先收集好的一瓶HCl气体和一瓶NH3气体,打开两瓶塞,立刻将装有HCl的集气瓶倒过来,紧扣在装有NH3的集气瓶上,口对口后,学生立刻观察到瓶中出现了大量白烟的现象,不禁会想“白烟”到底是什么呢?急于弄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进入氨气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一定是高度集中的,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当然教师在后面讲到氨气和酸反应这条性质时,还要呼应一下开始做的“空瓶生白烟”实验,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又如,在讲“盐类水解”一节时,教师可首先提出问题,我们知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呢?然后引导学生分组作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aCl、NH4Cl、NaAc晶体,再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用PH试纸测定各溶液的PH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NaAc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NaCl溶液显中性。从组成上看,NH4Cl、NaAc两种盐均不含有H+和OH-,但他们的水溶液却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急于想知道问题的原因时,教师点出课题:"盐类的水解”。
三、直接导入法。
如果教学内容较多或新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问题难以找到恰当“切入”,为简化导入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可常采用直接导入法,此法要求教师导语开宗明义、直奔主题。例如《化学反应速率》一节可这样导入,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用速度来描述,那么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我们用什么来描述 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又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我们知道,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溶液,在初中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为了操作方便,一般取用溶液时不是称质量,而是量体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个新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四、温故知新法。
“温故而知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讲授作好铺垫,通过新与旧知识的联系,使旧的知识自然地过度到新知识中去,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教授新课的效果也就更好了。例如,在高二化学选修4弱电解质的教学中,在新课之前可以用旧知识回顾并引发新问题的导入方法。设置如下思考问题:(1)什么是电解质?请举例说明。(2)什么是非电解质?这样导入不会使学生觉得新知识的出现很突兀,让课堂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在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知识或已有的经验,新旧联系,承上启下,以旧引新,自然地导入新课。
五、诗词导入法。
在自然科学课堂上吟诗咏词,引经据典,是一件让学生感觉比较新鲜的事,觉得新鲜思维也就自然跟着老师走了。学习有机化学《乙醇》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往今来,人们对酒非常喜欢,高兴时饮酒相庆,忧伤时借酒消愁。那么同学们可知道饮用酒的成分是什么?(酒精或乙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乙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这样的课堂引入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也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六、化学故事导入法。
教师通过讲述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奇闻、轶事、故事等作为一节课的 开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原电池的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讲如下故事来引入新课:一天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那吉纳号’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惊呼:漏水了。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突然会漏水呢?是货轮跟其它船只相撞还是触及了水底的暗礁?都不是,是钢制船体因锈蚀而穿孔漏水了吗?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究竟是何原因?原因是船上的货物:精铜矿砂。为什么精铜矿砂可使钢板出现漏洞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就可解释这个问题,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溢了。
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热点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等,需要大家因地制宜,各取所需,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总之,教无定法,导无定规。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课堂导入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仅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我们教师要做到导入有方:导其动脑,即引导学生思维、想象、联想等;导其动口,即引导学生讨论、训练表达;导其动眼,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导其动手,即引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画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脑并用,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化学课堂才能称之“有效、优效、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8(7).2.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
“魔棒生烟”的实验,就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和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学生立刻观察到出现了大量白烟的现象,必修一,讲到离子反应一节时,新课前可让学生先写出氯化钾、氯化钡、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再做教材【实验2-1】实验(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不反应没现象,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产生了白色沉淀,原因是混合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由此可见,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就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