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教案:科学发展观讲稿

时间:2019-05-13 22:4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教育教案:科学发展观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教育教案:科学发展观讲稿》。

第一篇:政治教育教案:科学发展观讲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讲稿

授课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大家对科学发展观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促进部队建设和消防工作更上新台阶。课程主要内容章节:

第一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科学内涵(基本概念讲解和梳理)

第二部分 科学发展观与消防工作的建设(结合黔南支队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案例分析科学发展观)

第三部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部队基层建设与管理(展望未来,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部队开展建设和精细化管理)

第一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科学内涵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运用图标介绍世界主流发展观的演进过程,让大家了解发展观的世界背景。

2、我国在实践中的问题:a.资源环境问题;b.城乡收入差距问题;c.社会发展问题(就业问题和“三农”问题)。

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规律: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是社会动荡不稳定期,“转折点”,“多事之秋”,社会矛盾的突发期,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3、解释概念:GDP,介绍中国2010年、2011年人均GDP,贵州省2010年、2011年人均GDP,以及GDP的计算方法。

4、得出结论,我们的发展实质就是选择

以物为本 VS 以人为本

5、介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过程。三个阶段:

a.正式提出,在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概念和内涵(是以党的文件提出)。b.完整表述,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里有一个介绍的核心语句:“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重要内容。”

c.理论的系统表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要弄清楚科学发展观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

1、为什么发展?

2、为谁发展?

3、如何发展?

第一,为什么发展?弄清楚了,才知道发展的重要性;第二,为谁发展?弄明白了才知道谁是受益者;第三,如何发展?则需要我们解决发展的推动者是谁?以及我们的发展方式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我们看“发展”的解释,在汉语大辞典里这样说到。“发展:动词,Develop,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哲学里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又是怎么认识的呢?国家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说:“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这找到了当时中国社会进步的病根。)第三代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说:“必须用发展的办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找到了治疗病根的办法)。第四代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一个循序递进的关系,对于发展的认识逐渐深入,并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深层次剖析了发展在中国的运用,开出了一道治国的良方。)

思考题:如何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这句话?

举例说明 中国GDP VS 美国GDP(《士兵读本》教材P126)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回答了“为了谁发展,提出”依靠谁“的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形象记忆法:弹钢琴的例子。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举例:西部大开发,东西部的帮扶政策等。6.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小结。

第二部分 科学发展观与消防工作建设

第一节 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服务官兵,促进警营内外和谐

举在黔南州消防支队发生比较典型的抢险救援,灭火救灾,抗旱救灾的例子,来实证我们的工作中坚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利益第一;

举我们的执法监督工作,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有效遏制社会火灾的发生;

举我们支队的首长放弃晚上休息时间,来到基层中队和战士谈心,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讲座,组织体检等举措体现出从优待警,机关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的思想,促进警营和谐发展。

第二节 科学研判,统筹兼顾,强化三种意识

三种意识:全局意识,前瞻意识,协调意识

着重讲前瞻意识的重要性,举例黔南消防采取举债做消防,融资租赁买装备的前瞻意识,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消防公共服务。目前黔南消防装备,营房建设情况的介绍,及社会“收益”。

第三部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部队基层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端正基层谋发展的思路 1.要牢固树立全面建设的思想 2.坚持在打牢基础中求发展 3.超前谋划 强化创新意识

具体到基层中队各项工作,具有三个互相,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要打牢基层部队的:1.思想政治基础。2.组织建设基础。3.军事训练基础。4.作风纪律基础。5.物质保障基础。战斗力才得以提高。

4.要把短期和长期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做好做实。5.要打破怕担风险、平平稳稳过日子的思想观念。第二节 教育人 依靠人 关爱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是基层建设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1.要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官兵的素质。2.要尊重信任官兵,充分发挥官兵的主人翁作用。3.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切实增强部队的凝聚力。4.重视舆论,大讲党的领导的先进性,必然性和权威性。

我党历来重视舆论。舆论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与否。要大讲党的领导先进性、必然性和权威性,使官兵深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根子,强化军魂意识,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5.创建和谐环境的核心是创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最后用一句话和各位战友们共勉:作为一名消防部队的干部,是党和人民信任我们,才给了我们这一身橄榄绿,我们一定要把部队当家来爱,当家来管,当家来建,增强自身主人翁的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为消防部队的跨越式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讲稿111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明确了我国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以便于更好的指导实践。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最早是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它的直接诱因可以说是2003年的抗非典斗争。有人说任何一场巨大的历史灾难总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那场肆虐的疫情,给很多人造成巨大的恐慌,也引起了我们的深刻反思。长期以来过分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温家宝总理总结抗击非典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程度,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

在这之后才概括出了科学发展观。

可以说抗击非典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直接诱因。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这四句话其实可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立足基本国情及现阶段基本特征,是现实的要求、实践的呼唤。

现阶段基本特征:

十七大报告对我国当前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明确的概括,用“八个同时”全面的论述了我国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基本状况,也指明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的矛盾,横向上它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成绩与问题。具体而言: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农业国,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 农业国。工业比重大于农业,我国现在属于工业化中期。

2007年我国GDP总量排世界第4位,综合国力排世界第7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我们算领头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我国目前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是24%,而发达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高达70%。

结构性矛盾主要是指三种产业所占比率不合理我国农业比重下降,但是农业现代化并未完成;第三产业比重底,数量少,质量还不高.2006年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9.5%,标准比率应该是45%.而美国在1998年第三产业比重就达73.4%.产业结构极其不平衡,不协调.另外城乡二元结构也不平衡,存在很多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我们不是资源大国,但工业资源消耗巨大。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能源环境付出的代价过大

资源问题

我国的资源状况: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

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总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

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耕地草地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仅为1/10,人均天然气占有量仅为1/25。

从资源消耗来看,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当前,我国的钢材消费量已经达到大约2.5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合,约占世界总消耗量的40%;水泥消费约8亿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电力消费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十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

当前我国资源消耗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2003年,我国消耗的铁矿石、氧化铝约50%,铝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解决。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资源能源的浪费惊人。我国生产1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是美国的4倍,英法的7-9倍,日本的11倍。2003年,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30%-40%,即能源、原材料的浪 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10倍。

环境问题

我国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峻: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近四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近十几年来,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即每年以近一千万亩的速度递减;2004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为109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225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全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紧总容量的82%;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用水匮乏。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 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占总成本的42.9%。如果使用现有技术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约需一次性直接投资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

2)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机制存在深层次障碍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市场体制是建立起来了但是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需要大力搞活国有经济,转变政府职能.还有财税金融体系,农村改革,分配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深层次的发展.3).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分配制度仍不完善。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我国人均GDP在2000年为800多美元,2003年为1100美元,2006年为2010美元,到2007年达到2550美元。三年涨1000美元这样的增长变化,当年在德国用了9年,日本用了6年,我们只用了3年。

同时差距也拉大了。1978年,我国有2亿5千万贫困人口,30年后,我国有2亿3千万人口脱贫。2006年全国有贫困人口2148万,每人每年平均收入为693元。这2148万贫困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2。3%。可以说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收入分配不均匀仍然是个突出的问题。

4).社会协调发展成绩显著,但任务非常艰巨。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比还高达3.28:1(世界合理比为1.7:1)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仍需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需求更加旺盛。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越来越增强,社会管理越来越复杂。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现阶段基本国情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

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他还强调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

温家宝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温家宝从两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并且明确了两大任务,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也要发展社会和谐。也就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概括的准确,明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也作了概括:一个重大变化,两个没有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科学发展观受国外发展理论和发展经验的启迪。

大体说来,以对发展内涵的界定为依据,国外发展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发展=经济增长,即传统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之前)

(2)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

(3)发展=可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

(4)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即新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外发展经验

巴西:

在人均GDP增长的同时,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却并未形成。一条依赖外资的现代化之路使巴西进入了虚幻的繁荣时代 在经历了十年高速成长之后,等待巴西人民的却是更长时间的停滞。巴西起飞的步伐变得如此沉重,拉美神话犹如昙花一现,这是为什么?

一条依赖外资的现代化之路使巴西进入了虚幻的繁荣时代。在人均GDP增长的同时,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却并未形成。仅仅十年间,巴西的工业乃至流通命脉已完全由外资所控制。一个如巴西这般的大国,如果只有桑巴舞、足球和狂欢节,而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民族流通业,经济腾飞的梦想只能是空中楼阁。中国的发展必须对拉美化说不。从巴西乃至整个拉美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通过引进外资虽然可以获得短时间的经济繁荣,但无限制的、过度的开放给国家发展带来的危害却是根本的、长久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谨记拉美发展经验的教训,对拉美化说不,应该是中国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

阿根廷:

在拉美国家中,阿根廷最早以应对经济全球化为目标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但也是最早陷入全面、深重发展危机的国家。20世纪初,阿根廷位居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第6位。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GDP为3797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人均GDP的80%,比同期的法国和德国都高。但是,一个世纪后,阿根廷却成了一个“灾难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外资银行处在破产的边缘,准备撤出阿根廷;停止偿还1500亿美元的外债;5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GDP降至2100美元,比近1个世纪前的3 797美元几乎减少45%,仅仅超过拉美5个最穷的国家。阿根廷不但不像世界银行几年前曾经预言的那样是“即将进入第一世界的第一候选国”,而且正在沿着下坡路走向“第四世界”,直到现在它仍处在已历时5年之久而且还看不到尽头的经济衰退之中。

阿根廷政府应对经济全球化战略之所以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没有能处理好现代化进程 中开放与自主的关系。

3.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的升华——适应了发展的新要求。

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提法的演变

国家工业化的战略构想 以阶级斗争为纲

抓革命促生产 大批促大干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指征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国家工业化的战略构想

1949年3月,建国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我们要变落后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样的战略任务。

建国初期,又提出一化三改。工业化也就是现代化的提法 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四个现代化 这都是国家工业化战略构想

中国共产党一执政就把工业化做为国家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提出来,作为全党全人民的任务。

60年代初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后来到文革灾难

再到抓革命促生产,大批促大干。这是周恩来同志的智慧。文革后期周恩来提出抓革命的同时还要促生产,促生产的目的是更好的抓革命。毛泽东接受,所以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下还能看到促生产,这是周恩来的智慧。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又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总结:工业化提了十年多 阶级斗争搞了十多年 然后以发展为主题 发展是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

国家目标就是实现现代化

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第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此,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问题。只有经济发挥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才能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第二,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以人为本,既然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那必然具有全方位的体现,主要可概括为:一全面发展要以人为本,事实证明,离开人的发展观,仍然属于传统发展观的范畴,而不是我们所要树立和落实的科学发展观。所以,我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同舟共济。二是协调发展要以人为本。传统发展观之所以不科学,就在于它片面追求经济社会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看不到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还提出统筹兼顾的更本方法,把发展看作相互推进系统协调过程,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的运转,这无疑是要兼顾到照顾到各个方面的群众利益。特别是要使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得到保障。三是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这就是说可持续发展内含着人类社会代际之间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绝不能吃了祖宗的饭,断了子孙的粮,所以,在实现当前发展道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的持久永续,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下代人的持续需要这是国际国内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

第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发展需要总揽全局,齐 头并进。

具体来讲:

一是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是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的发展使社会不断的产生新的因素新的关系从而造成新的不平衡,这就要求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程度上实现平衡与协调。

三是可持续发展。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第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是毛泽东促进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思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的方针。科学发展观全面运用和发挥了这一重大战略方针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统筹发展兼顾各方,全面揭示了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原则,五个统筹就是这一方法论原则的充分体现。从理论上讲它是一个新高度。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以人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说它是一个新课题,实际上是试图解决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最突出的问题和体制性障碍这一最深层次的矛盾。从两者相统一的角度看,他是新的改革观与发展观。创造性的运用了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一.政治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二.社会环境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体制机制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第四.组织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四.最主要的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思想,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间接的,对实践直接起指导作用的是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体制机制、领导行为。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真正意义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学习探索之后,切实的去指导实践,体现在各项政策方针中,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才算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真正目的达到了。

具体如何让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更短,这除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身深刻理解之外,还要各级领导积极探索,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

举个深圳的例子:

深圳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子。经过10年的努力实现了两个转变:外资为主向内资为主的转变,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变。在政府的扶持下出现了许多内资高级企业,如华为,中兴等。这些内资企业带动了深圳经济的发展,企业所赚的钱也在中国人的腰包里。当时政府投资办了两个公司即:风险投资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现在这些公司运营很好,而且资金也在扩大,并且带动深圳形成大批民营风险投资公司。现在全国风险投资公司的60%集中在深圳。

深圳有创新的环境,一些好想法能得到资金的支持,科研成果可以很快公共化、产业化。它拥有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创新必须要容忍失败,有5个企业创新失败了,另5个企业创新成功了,就可以挽回失败的损失。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搞好职业教育,做到人人有知识各个有技能。建立人力资源强国。

经研究显示:创新能力成长与家庭出身、经济条件、中小学学业成绩等因素都有关系,但都不是决定性的。创新精神是好奇心、问题意识和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对学生来说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关系。我国人才培养一贯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优,语数外理化五项全能。这样一来基础知识扎实了,但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成长。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学生弹性,有弹性才有自由;给学生选择,有选择才有特长;给学生兴趣,有兴趣才有创新。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思考、探究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指出:在对我们的基础教育进行反思的同时,很多人提出应该向美国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是,当我们表示中国的教育要向美国学习时,美国教育部长很惊讶,他说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没有把公民的基础打好。教育要真正发展,重点要放在充实教育的内涵和提高质量上。要突破传统和现代派的束缚,走出第三条道路:基础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毕业之后才有以创业带就业的能力和潜力。

要鼓励管理创新,通过改进和加强管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

要从政策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讲稿-科学发展观讲稿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科学发展观讲稿-科学发展观讲稿 科

学发展观演讲稿

演讲稿范文 | 演讲稿格式 | 演讲技巧 | 演讲稿开场白 | 演讲稿怎么写

演讲稿怎么写,欢迎阅读小编整理提供的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当中东的土地燃起熊熊战火,当孟加拉兵变走进血色黄昏,而我,正躺在祖国的怀抱,享受着慈祥的抚慰与关怀----我庆幸,我有一个安宁的祖国。

当海地的儿童渴盼充饥的泥饼,当朝鲜的居民寻找度荒的草根,而我,正躺在母亲的臂弯,品味着超然的舒适与温馨----我骄傲,我有一个的幸福家园。

然而,雨中听风吼,铁马跨冰河,奔腾的黄河水无时不在诉说着苦难的历史;举目天涯路,热泪湿衣襟,巍峨的昆仑山不知堆积了多少辛酸的回忆----中华民族,一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苦难民族,也曾经在黑暗中摸索,在坎坷中前行!那么,我们是靠什么迈向新的征程,靠什么应对新的挑战,靠什么开创新的局面呢?

一个声音,在历史的回音壁上传来,那就是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那就是科学发展观!自从有了它,中华民族就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就有了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光辉旗帜,就有了激励人心、凝聚人心的科学指南。

我们也曾摸着石头过河,播种严寒,收获温暖。我们也曾顶着风雨上路,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可我们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硬道理,那就是发展!发展是中国人民不二的选择。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是实践呼唤与思想回应的和谐共振,像太阳

一样新鲜;它是时代脉搏与巨龙心跳的强烈共鸣,如泰山一样坚定。它是伟大祖国永不停息的脚步声,它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进行曲,它是当今时代振奋人心的最强音。

科学发展观是一面旗帜,民族复兴离不开伟大旗帜的指引。从港澳回归到“三通”开启,从“飞天”梦想的实现到奥运盛会的成功举办,从沿海率先到西部开发,从中部崛起到东北振兴,13亿中国人民从僵化中觉醒、从沉闷中奋起,顺应时代潮流,从此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着蓬勃的生机。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思想,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支撑。曾经,洪水冲走了我们的房屋却冲不倒坚强的臂膀;曾经,冰灾阻挡了我们的归路却挡不住传递的温情;曾经,地震震裂了美丽的天府却震不倒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正确指引下,愈战愈

勇,愈挫愈强!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朋友,请看:龙山脚下、涟水之滨,一出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精彩大戏正在隆重上演。这里文化与科技搭台,开放与发展并举,物质与精神同欢。涟源,正以敞开的胸襟,非凡的大度,大步流星走向科学发展的前沿。

今年5月,投资100个亿的华润电力涟源电厂二期工程框架协议签约。这是涟源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经济社会建康持续发展所取得的又一成绩。俗话说,涟源是煤海,乌金变黄金。诚如斯言,深埋在这块神奇土地下的煤炭,如同蕴藏了千亿年的热情,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脉,层层叠叠地堆积着。煤炭工业撑起了涟源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涟源历史上的煤炭工业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产量大效益薄,并且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根本不能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拓展煤炭产业链条做为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的关键。华润电力涟源电厂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国家批准的煤电一体化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它延伸了我市煤炭工业的生产链条,大大提高了煤炭生产的品质效益,对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重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五江汇源焦化已经正式投产,这是一家集原煤洗选、煤炭运输、煤焦生产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它的诞生,使我市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使我市煤炭资源的开发价值得以提升。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台湾国产水泥已完成征地拆迁,即将进行厂区施工;三一中源新材料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二广高速、娄新高速等五大交通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我市打造了更大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全新的区位优势,增加了更强的

发展后劲,为涟源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值得一提的是,市委、市政府在项目安排上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注重统筹协调,既重视城市项目建设,又注重乡村项目发展;既重视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又注重社会民生项目推进。先后出台并实施了“暖民心、提信心、树雄心”的实践活动,以抓“十大建设”、“十大实事”,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

学习“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

(2)、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气象事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1、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气象干部职工时指出:“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既是对气象工作重 要性的肯定,也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要做的首要贡献就是努力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工作,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黄山管委会提出的加快打造精品旅游景区,要求气象部门能提供更及时、更准确、更全面和更优质的气象服务信息。如何做到,这是新时期气象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要解决气象事业发展还有不适应、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增长需求的不适应的问题。黄山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的风景旅游胜地,每年接待很多国内外国家领导等重要来宾,气象处承担着并要求高标准做好重要的天气保障工作。坚持公共服务的理念,面向景区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强化气象服务的首位意识,不断改进公众气象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增强气象应急能力,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扎实开展服务工作。探索和总结气象景观预报方法,应用科研成果开展特色气象服务。气象信息要更具体和更有针对性,为生态保护管理、森林防火、雷电防护、交通、电力急等做好气象保障和人工影响天气。

2、加强能力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按照省局翟局长提出的四个“新”字的要求,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更新和树立“新”理念,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建立和完善“新”制度,建设和展现“新”作风。注重各类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及对比总结,实现数值预报的综合有效应用。加强预报员对区域网、雷达、卫星等监测资料分析应用,着力对黄山地形、区域气候特征的研究,提高局地性强的天气的预报能力,促使气象预报准确率的提升。为黄山名松古木、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利用保护提供了气象科学依据。

通过活动,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完善制度,改进作风。尤其是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要注重学习与提高,着力找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研究服务工作中新情况和新问题,破解难题,提升能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各项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层次、上台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放在事业发展的首位,牢牢把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主题,切实加强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三大体系建设,以需求为牵引,服务为引领,全面履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为保增长、促发展,为加快打造国际精品旅游景区作出新贡献。

目前处于学习调研阶段,要以集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自觉性,进一步提高领导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学习实践活动实效,力求从全局和战略发展的高度、需求引领的广度、突出准确率的角度、改革创新的深度、强化管理的力度以及内外满意的尺度等“六个维度”把握黄山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紧紧围绕着黄山打造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着力解决发展中“不适应、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和矛盾,完善、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准、求新、求深。“求准”就是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围绕建设现代气象业务工作实际,准确分析判断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求新”就是要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决策,深刻领会、把握实质,着力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不断开创气象服务工作的新局面;“求深”就是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有深刻的认识,抓住机遇,正视挑战,加快发展,努力开创黄山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教案

第1课:科学理论引领前进道路

教学目标: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2、让学生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重大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教学重点: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重大作用。教学方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

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中不稳定因素、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时代的呼唤 发展的要求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主义又是新生事物,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摸索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与强国富民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我们必须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进一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增添了全新的深刻内涵。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积极深化改革开放。⑷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三、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四、老师让学生还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感受。

五、总结本课内容。

六、布置作业:谈一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

第2课: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教学目标:

1、发展中的问题。

2、如何发展才能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重点: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是根本。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上一节课的内容进入新课。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发展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让学生回答2008年发生的大事。特别是引导学生体会北京奥运会和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引导学生体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怎样才能解决我国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五、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六、老师就“朝核问题”和“军舰护航”让学生体会我国在世界舞台上起的作用。

七、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八、布置作业。

第3课教案: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教学目标:

1、如何理解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如何如何理解小康社会?

教学重点: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学方法:讨论法和对比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谈一下身边的变化引入新课。例如:村里路的变化、家中电器的变化等。

二、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看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图片,谈感受。

3、从汽车、手机、电脑的变化谈感受。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践表明,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但经济发展却是整个发展的核心内涵。没有经济建设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如果说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等问题。

三、时不我待,加快发展

1、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使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富裕

在多媒体上放国家大剧院、鸟巢、三峡大坝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发展。

2、由青藏铁路建设,让同学们体会国家的实力。

3、老师讲解: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任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能不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

四、让学生谈一下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怎样的?

五、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华西村的图片,谈感受。

六、布置作业。

第4课教案: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目标:

1、“快”与“好’的关系是什么?

2、现在的发展方式有什么好处? 教学重难点:如何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展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有滨州的发展状况,引出来。我们滨州发生如此变化的奥秘是什么?

二、老师讲解: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快”与“好’的关系: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起大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吉利汽车、海尔创新、联想集团等。

3、为什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五、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在离节能减排的目标还很远,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还十分严峻。

六、让学生为节能减排进一言。

七、作业。

第5课教案:发展为了人民

教学目标:

1、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含义?

2、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如何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歌曲《为了谁》引入新课。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2、由网上热议的“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让学生议论。这是郑州市规划局分管信访的副局长逯军说的。试问局长:你是替谁说话的?是替党,还是替老百姓?如果你是替党说话的,那你就该知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句话,你做到了吗?如果你是替老百姓说话的,那么面对经济适用房用地被挪为他用的情况,你怎么还能漠然视之,还会对记者的采访不以为然?

3、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三、为民发展 造福人民

1、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2、让学生谈一下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的原因是什么?

3、把发展为了人民落到实处。

4、让学生讨论: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儿童医院查看甲流防控情况说明了什么?

四、讲解: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五、总结。

第6课教案:发展依靠人民

教学目标:

1、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国家领导人为什么重视倾听群众的呼声?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在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展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本课。

二、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人民群众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主体地位,必须遵循推动发展依靠人民这个路径。只有建立在人民群众热情参与和支持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持续与长久的发展。

三、让学生体会,第十一届全运会主题口号: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在全运会的过程中你做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四、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他们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强大力量。因此,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就成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五、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1、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市长电话热线、民生热线、举报电话等。

2、讲解:温家宝总理一再引用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如金的真话。

3、老师问计于学生,如何管理好我们班级?学生自由发言。

4、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先进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无穷智慧,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地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把群众的根本意愿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

5、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讲解: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六、学生自己体会。

七、作业。

第7课教案: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

教学目标:

1、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2、如何理解当前社会公平?

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教学方法:讨论法和展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文《大道之行也》进入新课。

二、财富共创,成果共享

1、讲解: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

2、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学杂费的免除、一免一补、防疫针的免费注射等都体现了成果共享。

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2、由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说起:彰显了人民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这一政治特性。人民代表理应来自人民群众,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折射出社会阶层的发展现状。选举农民工为人大代表也是尊重人大代表来自各阶层,有利于国家整体上对各阶层利益的调配,从而使国家宏观决策更趋科学与合理。

3、完善分配制度,注重社会公平。

讲解:“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4、保障改善民生,解决热点问题。

四、作业:请你围绕“科学发展与社会民生建设”这一主题,拟一条标语。

第8课教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2、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人的全面发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从历年奥运会看中国人的进步和发展引入。

二、讲解: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单项发展、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是指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等方面自由充分的发展。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即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二是物质生活的全面富裕。三是精神文明生活的极大丰富。四是民主政治的充分享有。人们能够当家作主,共同管理社会事务,享有平等的权利。五是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解放,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充分地发展,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贡献于社会。六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统一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永无止境的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既着眼于这个目标,又要尊重客观实际,从现实着手,逐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坚持落实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发展的着眼点集中在如何大力开发人的智能,发展人的才能和创造性上。人的全面发展与每个人自身的客观条件有密切关系,人所具有的体能、智能等无疑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对个体人以及群体人的性格、情操、心理等内在素质的形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影响。

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四、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将来报效社会。

五、作业:谈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全面发展?

第9课教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如何理解发展要有全面性和整体性?

2、为什么说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教学重难点: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上一节课的内容进入新课。

二、全面发展关全局。

1、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2、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从昆山市的发展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协调发展求和谐。

1、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

2、莱芜市的“四个一体化”: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3、协调解决好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4、如何解决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重长远。

1、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2、为了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3、想一想,怎样才能根本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五、《寂静的春天》一书给我们的认识。

六、总结这课内容。

七、作业:为滨州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科学发展观教案

黄升中学

下载政治教育教案:科学发展观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教育教案:科学发展观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 一、导入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仔细聆听,透过一幅幅的画面,你能感受到什么。生:……………… 总结:同学们说的真棒!是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

    干部培训班交流会-------科学发展观讲稿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培训结业 经验交流会发言讲稿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培训结业经验交流会 发言讲稿 付磊(第三组代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

    思想政治教育讲稿

    思想政治教育讲稿 第一张:概念解读,破题的四个概念 第二张:目的,目的包含着一种引导和预期,既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要达到的效果,和制定后对整个过程的引导。注重引......

    科学发展观第三课教案(精选)

    第三课《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复习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教学目......

    科学发展观教案(合集5篇)

    科学发展观教案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意义(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中国的国情看,发展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

    科学发展观教案1

    第1课科学理论引领前进路 第1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深化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了解科学 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衍进,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党课报告讲稿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党课报告讲稿 (2009年4月9日) 唐树生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于3月20日全公司运员大会后全面开展,现在是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中,我们按照实施方......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课讲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课讲稿 (2009年10月27日) 同志们: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已经1个多星期了,在这个阶段中,各村都按照自己的实施方案和计划组织集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