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菊花文化在传统美育中的实践与探究
《菊花的美文欣赏》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源远流长的养菊,品菊,咏菊和画菊的人文传统,培养了国人的雅洁情操,品德修养和民族气节。中国传统菊花文化既体现了儒家思想所强调的道德教化的功能性,也具备了道家思想提出的纯粹美学的观赏性。还成为禅宗思想中自由空灵境界的体征。使得菊花精神的“韵味”更加博大精深。并富含意味隽永的审美情趣。而当今,受现代传媒的影响,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日韩以及欧美文化表现出相当的热情和崇拜。从“麦当劳生日会”到“日本卡通漫画、韩国电视剧”,无疑不呈现出这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们在当今对本国文化艺术认同度的降低而对欧美及日韩文化的盲从。这种盲目的崇洋媚外的行为,反映出在文化艺术多元性选择下青少年的审美方向。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由于种种原因,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显得有些没落,中国有些传统的艺术正处在一个逐渐萎缩、消亡的阶段。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赏识,使这些优秀灿烂的文化艺术有肥沃的泥土从而使其保持活力,有更多的传承者,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青竹挺拔刚健,有节有气;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在我们心目中,菊花是吉祥、健康和长寿的象征。菊花不仅供观赏,布置园林,美化环境,而且用途广泛,可食、可酿、可饮、可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菊花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她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清隽高雅的香气,尤其在百花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她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我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具有谦和、真诚、质朴和傲霜的美德,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不断的融入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菊花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
菊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菊花一直被看作成熟又寓意深广之花。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在《尔雅》中记有“鞠,治蔷”。屈原在《离骚》中写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晋陶渊明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我国自古有重阳赏菊的风习。菊花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杭菊是很好的清凉饮料;菊花可入药,能清热散风,平肝明目。菊,养肝血,悦颜色,清风脑,陈热明目,十分益人,被称“寿客”,它既可当药用,也可当菜肴、饮料。
菊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历代人们爱菊赏菊,留下了丰富的赞菊诗、词、歌、赋。不仅赞其实用和姿态优美,更喜爱其不畏寒霜的特性。古人爱菊、画菊、咏菊,借菊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借物言志,使菊花具有了人们情志的色彩。赋于菊花以崇高的象征意义,使菊花升华到她的文化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感情色彩的文化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菊花冷傲高洁、早植晚发、傲霜怒放、凌寒不凋,素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菊花更是情有独钟。
最早携菊花入诗的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他的名篇《离骚》里面就写到“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通过这两句诗,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著名诗人陆游赞吟菊花:“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的《赋得残菊》诗中还以新颖的构思,对“香浓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园花飞碎黄”的即将凋谢之菊,发出了“还将今岁色,复结后年芳”的感慨,既赞扬了残菊风姿不减,余香犹在的顽强生命力,又对来年复荣充满了信心。“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还渗透着“隐士”的文化精神。我国的文人,一方面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准备在理想破灭、“道不行”时“乘桴浮于海”,寄情山水,从隐居世外来寻求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中,表达了了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为他自己,也为后世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营造了一个精神解脱的世界。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和菊花有不解之缘,他写了很多咏菊诗,“芳菊开林曜,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菊花对于陶渊明,是一种人格的化身。诗人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以致后人将菊花视为君子之节、逸士之操的象征。历代诗人里咏菊的不胜枚举,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刘禹锡、杜牧等等,还有像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家都有咏菊之作;一直到元、明、清,代不乏人。所以,人们把菊花定位为一种不从流俗、不媚世好、卓然独立的高尚品格。当然,在咏菊诗里边也有很多根据个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情操而有所发挥。比如唐代诗人也是农民起义领袖的黄巢,他就赋予菊花一种叛逆抗争的精神,在其《不第后赋菊》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好一派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改天换地、扭转乾坤的政治抱负,句句赋菊,又句句言志,菊花的特征与作者的壮志水乳交融。
有些诗人通过咏菊表现一种对于世俗礼教的抗争精神,如南宋女词人朱淑贞,她的婚姻不幸,但是她敢于离经叛道,她的咏菊诗写到“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表现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南宋的郑思肖是爱国诗人和画家,他写的咏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那样,“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从陶渊明对菊花给予特别的关爱之后,历代文人便对菊花的高风亮节、高尚情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誉。光在《红楼梦》一书里,我们可欣赏到10多首吟咏之作。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写很多咏菊诗,特别是毛泽东,他的《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其余诗句都是围绕着“战地黄花”也就是菊花来写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最典型的特征是菊花盛开,毛泽东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个“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也是咏菊,但它的境界就更高,把菊花和表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定要争取到革命胜利的精神紧紧联系起来。
<<礼记、月令>>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我喜欢菊花,每年我都要养几盆摆在家里,或金黄,或洁白,花团锦簇,给我的房间增添无数生机。秋风乍起,秋水长天,菊带着她的古典、素雅、含蓄、美艳、明媚、开朗、清丽、自然、潇洒,从世界的每个角落向我们一路走来。因为有菊,在这云淡风清的季候里,每一个日子都不再平淡。李清照有词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秋菊盛开,香气四溢,颇有黄巢诗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气势。
菊花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但在我心里,她是一位清心淡雅却又柔韧坚毅的女子,她迎霜傲雪,她却又色彩斑斓,体态轻盈。她在寒秋带给人春的享受,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的凋零也与众不同,“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这种卓尔不群,让人联想到坚强的品质和精神,更让人爱之有加,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和感慨。
菊,色、形、香俱备,她“冷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她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她花型丰富,仿佛优美的舞蹈: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菊如一位隐士,她淡然、超脱,所以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菊不畏严寒、不萎尘泥,她不仅隐士,更是志士,所以白居易赞叹“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历史名人是永恒的风景,咏菊诗词是永恒的风景,是菊花这一自然风景的丰富和延伸,在对应中相映生辉。
菊花以她朴实的色彩、高洁的品性触动了我们的种种情愫,融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古往今来,便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菊花文化”。菊花文化历史悠久,从屈原的《离骚》中吟诵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今天的《菊花台》,形成了我们独特的“菊花情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作为一种人格的追求,世世代代吸引着我们。
由古至今,文人雅士多咏菊、画菊,菊花亦有“四君子”之称。可借鉴的东西多,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菊花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有多种演绎,以菊花为题材的文化及其艺术有一定的传承基础。菊花及其文化现象,是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人士共同喜爱的对象,体现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还是海外乡亲,港澳同胞回乡观光、共叙乡情的热点话题。
在美术教育及其它学科选材上,菊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易“写”、易“画”、易“现”、易“取”、易“教”、易“传”,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和创作表现空间。如小榄镇组织的全镇范围的“菊花长卷绘画”、“菊花手工制作”、“文艺表演”和部分学校开展的以“菊花”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校本文学、地方课程探究等综合性活动做了大量的前期实践工作。
二研究方向
通过开展以“菊花”为题材的文化综合探究,包括菊花历史、民俗、菊花的品种、菊花的欣赏等。重点构建 我校 的美育教育教学体系。以“菊花”题材为载体,寻求当地民间菊花文化与艺术教育教学结合,以直观的文学、艺术、科学和劳动等形式向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菊花文化的普及,增进 学生的爱乡情怀。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整合本地艺术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文化艺术意识浓厚、积极探究民间文化艺术教育与教学的教师群体。最后,通过优质的教育教学成果,包括课堂教育教学以及综合探究实践、教育与教学案例、论文、艺术作品和校本活动等形式,规划出版适合本地美育的乡土教材。
三、研究步骤
分三个阶段,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课外综合探究、校本课程教学等方面展开。
在第一阶段 开展以“菊花”为题材的 全校范围内的综合探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探究建立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普及推广以“菊花”为主的探究活动。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组织一系列的评比活动,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并撰写出优质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综合探究报告,编写有关学科和第二课堂辅助教材。特邀一些国家及省市专家点评、小结、评价,通过及时小结、反馈,提出整改意见与后期的工作设想及建议。第三阶段,整理收集出版优秀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光盘、论文集和有关学科教学辅助教材;同时,修改完善课题成果,申报成果鉴定。
四、预期成果
通过三个阶段的工作,第一,形成一套完整的以“菊花”题材为主的有关学科教学模式,开发出从菊花文化与乡土教育(美育)相结合的系列辅助教材;第二,以“菊花美育”(暂名)为总名称的有关学科及第二课堂辅助教材、乡土教材;第三,出版配套的论文集、案例集和优质课光盘等。最后请各位朋友欣赏绝美的菊花诗词: 唐·元稹《菊花》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真《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王如亭〔菊城吟〕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杨东彪《野菊花》
褪去浮华和雕饰
天的宽阔和地的无垠
渲染云朵落地的快乐
以太阳的微笑迎接太阳的微笑
饱满的对话
碰撞出一缕缕宁静的目光
质朴的对白无需言语
往往是由一朵启程
被风轻拂或卷动
都一样跑满山坳
雨水赋予了纯净的血
纤细的枝
同样是昂头的脊梁
诗人叩动生活
舒展旷野
却遗落了旷野的魂
别样的精彩
在背离尘嚣的地方湿润
现代(上海)张志真《咏菊华》
任凭白露无情霜,甘愿舍身送秋凉。虽无蜂蝶勤光顾,熏得晚秋处处香。
【红楼菊花诗】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菊花文化材料
菊之史
菊花原产于我国,中国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中国栽培菊花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古籍《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汉代就把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栽培,以后发展为观赏花卉。
古代赏菊是从菊花的实用价值开始的,中国古书记载: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之间不可一日无此花也。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人们通过人工栽培使菊花从原始的黄色小菊演进为今天这样五彩缤纷的著名花卉。明末菊花谱记载品种有14种,清朝时增至24个品种,民国时期根据花瓣形状把菊花分为10大类。
现在菊花已遍布全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名花,为古今中外花卉的奇观。
菊之诗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爱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菊花 元稹(唐)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菊之轶事
说起菊花,在北京不能不提“洁园”。从30年代到60年代初,北京新街口北大街有一处面积
约6亩的艺菊花园,称为“洁园”。园中山亭树花布置典雅。
1951年12月31日,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此赏菊说:“菊展成绩很好,花园的规模尚可扩大。”后来政府帮助解决了扩建和雇工问题。为此园主人满怀感激之情写诗一首:
万里长征督九戎,堂堂领袖旷世功。游园雅兴看花晚,救世奇勋比岳松。北陆风高歌白雪,东方日出满天红。车书混一从今始,远景昌明想望中。
1955年11月20日,周恩来总理偕夫人邓颖超前来赏菊,亲笔题词: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朱德委员长1949年至1961年几乎年年来赏菊。1961年为纪念“洁园”养菊30周年,朱德委员长赠主人秋兰两盆,并写楷书诗幅: 刘老洁园助国光,卅年种菊永留香。精研善养奇葩好,成就启新世泽长。全力栽培传后代,不辞辛苦为人忙。京城老少来欣赏,敬赠幽兰配北堂。
菊之品
菊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性格让人倍加喜爱。历代都有赏菊活动,宋代民间花会就有“扎菊”,在一年一度的菊花会上,展示名菊,写诗颂菊,饮酒赏菊。
三国时期司马昭重要谋士钟会赞菊有五种美德:园中高悬,谁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贞质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菊花文化长廊之序言 菊之品
菊生华夏,绿盈八方。春沐朝露,夏浴骄阳。
风骨一碧,远播暗香。不争百艳,无妒群芳。
朔风凄紧,白露为霜。百花零落,北雁归忙。惟有秋菊,傲雪迎霜。比辉日月,始露锋芒。
吾辈从教,志在一方。笔耕杏坛,烈士故乡。菊品立人,大业无疆。矢志卧薪,当诉衷肠。
头顶青丝,鬓有微霜。并肩携手,挽弓臂张。以菊为志,兴业为乡。今可胜昔,天地慨慷。
(
第二篇:传统美育与美育传统
摘要:文章着重从先秦儒、道的教育思想中提炼,挖掘传统美育资源,并将其蕴藏着的厚重的人文精髓,作为一种美育传统移植于现代审美教育的创建,构建现代意义的感性人生教育,强化情感作用与体验效应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传统美育;教育思想;审美教育
美育是把审美的价值转化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这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自先秦以来便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这是传统美育思想的积淀,也是中国自古便注重审美教育传统的体现。对传统丰富的美育资源和一以贯之的审美教育传统,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延续――在延续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
一、传统美育的归纳、融合正如先秦文化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样,先秦美育思想奠定中国传统美育的基础。因此,本文所说的传统美育主要侧重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的审美教育内涵,而其中儒家美育思想和道家美育思想作为两大支柱,架构起传统美育的框架,它们闪烁着传统人文精神的光辉,既是传统美育思想的体现,又是审美教育传统的彰显。
首先就传统美育的内容而言,中国古人具有极为敏锐的审美眼光和独到的审美感受力,他们擅长从自然和艺术的形式中挖掘美的因质,追求审美物生活化或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实现人生各方面的审美化。一方面,他们从艺术形式中寻找审美空间,如儒家的孔子就非常重视“诗教”、“乐教”,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1],闻韶乐能“三月不知肉味”[2],传统美育从“诗”、“乐”等艺术形式开始,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发挥来调和情感,使之成性,进而达到个体生命体验的完满,即乐的境界。而对乐的追求不只是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同时是通过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观照达到的一种心情愉悦的人生境界,来实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另一方面,他们又从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去延伸美与人的关系,通过回归自然的途径将世俗的人提升为审美的人。庄子是这一思想的代表性典型,庄子认为宇宙生命就是最高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人类认识自然更重要的目的是从自然中寻求和发展符合人类天性的自然之美,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体会自然之道,感受自然之美,是庄子的审美追求。因此,庄子重“游”的审美状态,主张通过“逍遥”的感受实现审美的快乐。孔子也认为自然中有无尽的审美资源,“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4]是对美与人的赞喻,“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是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推崇。孔子和庄子的美育思想都强调从美的形式中提取美的内容,并将其置于人生境界的高度,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来实现个人生命的审美化。
其次,传统美育的功能在于通过自然或艺术来给个体心灵赋予一定的理性、秩序、规范,从而引导个体精神存在走向某种恒定不变的理论信仰。从某种程度而言,传统美育可谓是人格美育。由于先秦思想家们对社会和个人的认同并非一致,儒家偏重社会,强调理想人格的生成,其审美教育“在于把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情感要求,使感性的、个性的、受动的情感转化为感性与理性、个性与社会,受动与主动相协调的情感,由此实现一种新的人格状态,即‘温柔敦厚’、‘文质彬彬’”[6],这是儒家的审美教育追求。它强调人格的培养,忽略个体的存在价值,将个体情感纳入社会性的理性规范之中,走向了伦理化的极端。而道家的审美教育侧重于个体,追求自由人格的美育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失,庄子的美学构造了几乎没有文化和价值参照,纯然关注人的情感,潜在能力和自由创造的审美范示。他否定教育的社会职能,即社会品德的修炼,专注教育在实现人生自由和人生幸福方面的作用,强调人精神世界的净化和提升。他倡导以审美的态度去关照万物,体察人生,从而悟到生命的真谛,实现个体生存的自由。
再次从审美教育实现的途径来看,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过程,是通过怡情养性的方式,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完满。传统美育提倡用诱导、感化实现主体人格的提升。儒家采用“教化”来“化民成俗”,在陶冶中使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伦理变为个体的内在的自觉的心理要求,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一致。道家则采用具有直觉思维的独特认知方式“体道”,在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渗透、契合的过程中使心灵体验最终获得超越现实的解放及精神的高度自由。因此,无论是儒家强调的“中和”,从“化”入手,实现道德提升,达到主体内心的调和,还是道家主张“至和”,注重感悟,寻求大化,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无间,他们都突出了审美主体的作用,是主体通过对美的形式的感悟,借助情感的推动力,涤荡心灵,完满人生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美育探讨的“核心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人生有何意义,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艺术化、审美化,是人如何借助艺术和自然景观来达到生命的完整和精神的自由”[7],它将审美的境界与人生境界融而为一,探讨人生问题,是一种人格美育。它强调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参与及情感推动力的作用,而“教化”、“体悟”是行之有效的实现途径。传统美育中的这些特色作为一种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审美教育中应得到继承性、创新,即进行美育要加强感性人生教育,强调情感美育,注重陶冶作用,发挥体验效应。
二、美育传统的借鉴、创新
(一)加强感性人生教育
传统美育的审美人生教育强调主体性“生命”的存在,要求从人性、人格方面进行。这作为美及美存在的本质,首先肯定个体人的存在,突出审美主体的地位。这种地位在传统美育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不论是强调伦理修养的儒家,还是讲求物我同一的道家,其共同理想都是如何使人格高尚完满,并一致认为这种完满的境界只有在美中才能充分实现,而形成理想人格就是至美。古人对理想人格培养的美育传统置于现代的审美教育中仍处于核心地位。虽由于一定时代文化模式的内化影响,理想人格的内涵有所不同,但这种对主体人格的传扬方式,便是美育的内核所在,只要再融入现时代的人格要求,便形成现代的感性人生教育,即美育的过程就是个体感性生命的成长过程。教育要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触发生命的活力和原创力,维护人的天性,使人在美的感受中不仅能自我实现,而且能自我创新,人能够超越自然生命的界限,创造多维的生存空间,来实现丰富的生命价值。现代美育要注重感性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培养直觉、顿悟、灵感等创造性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生命活力。
(二)强调情感美育
古代美育极为注重情感问题,并针对人格的培养提出了主养气的情感论和主教化的怡情论,但传统情感往往被道德情感或生活情感所统摄,忽略个性情感的存在。对情感的强调无疑是美育的要旨所在,这种情感教育传统延续到现代便发展为审美情感的培养。审美情感是一种自由情感,追求的是个体精神上的舒畅、愉悦和超脱的快感,是超越道德情感的个性自由。现代美育的目标之一是要促进个性情感生命的成长,而美育过程的动力亦来自个体情感要求的满足。现代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一方面是个性情感的调节与释放。美育要使“强烈的感情在与美的世界交互的过程中,让主体缺失而渴望的情感得到弥补和充实,使失衡和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净化”[8],美育活动应提供足够和适当的手段来实现情感的协调。另一方面是实现情感的创造性表现和升华。情感的创造性表现是人的内在潜能的发挥,强调的是自由而无约束的情感。美育要启迪生命力勃发的自由,使得个体生命丰富而饱满。
(三)注重陶冶的作用、发挥体验效应
传统美育一方面注重陶冶的作用,认为美育对人的情感是一个陶冶的过程,是在潜移默中实现的,另一方面传统美育又极强调主体的作用,认为审美不必通过任何外在手段来实现其价值,它以个体的内心体验直接体现生存的价值。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传统美育常常以“预设”的方式在“陶冶”和“体验”中完成。时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今天,美育也需要陶冶和体验,但它是在美的感染下无束缚的陶冶和无拘束的体验。这一过程中不再有限制、训示和灌输,而是劝诱、引导和启发。美育中的陶冶是对美的自由的体悟,是心灵的启发和精神的升华,而审美中的体验是在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基础上,人内在潜能的发掘和自由创造的发挥。陶冶和体验能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精神对现实的超越。现代美育要注重陶冶的作用,是主客体在交融、渗透、契合中发挥体验效应,形成具有审美直觉性的特殊的审美认知,达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
中国古代悠久的审美教育,体现着厚重的人文精神传统,这种传统延续到现在指引着现代审美教育的发展,在感性人生教育,情感教育的倡导下,注重的是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的是人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激发。
参考文献
[1]论语.阳货诸子集成[m].上海书店,1986.[2]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美走在自由之前――美育本质的一种看法”[j].浙江师大学报,1999,(1).作者简介:黄俊(1978-),女,湖北武汉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
第三篇: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探究
作者:刘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8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博得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高中古诗文又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可靠的文本资源,它是语文课堂进行美育的好媒介。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应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能力。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辨别能力和品评能力。语文教师如能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学生们的审美鉴赏水平就会“水涨船高”。“审美创造力”主要是指审美主体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运用及二度创造所能达到的水准。
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标明审美实践活动的三个不同层次。审美创造是审美实践活动的最高境界。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要有意识地吸纳古代文化思想精髓,借鉴运用经典古诗文的艺术手法,力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而创作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方式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方式主要有三种:
1.寓教于乐
古罗马诗人和美学家贺拉斯在论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原则。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是古今中外的教师们心向往之的快乐教学方式,甚或可以说是一种层次极高的教育境界。笔者认为,语文中的“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一种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方式。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与空洞说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它必须通过古诗文中的形象与情感因素来浸染学生。优美典雅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思,曲折离奇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均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之产生快乐的学习情绪,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心灵的洗礼与美育的熏陶。
2.潜移默化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不是依靠对古诗文文本的抽象分析实现的,而是通过情感渗透与美感传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悟与启迪来实现的。
高中古诗文所选篇目均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传世之作,这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学资源。学生在语文老师有意识的“审美视角”引领下,在诵读和研习古诗文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感悟和领略古诗文中所蕴含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等等。例如,读白居易的诗,可以欣赏其自然流畅的语言美;读李商隐的诗,可以欣赏其凄迷朦胧的形象美;读张若虚的诗,可以欣赏其幽美深邃的意境美;读李清照的词,可以欣赏其缠绵悱恻的情感美;读辛弃疾的词,可以欣赏其气壮山河的思想美……
3.创设情境
在高中古诗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有时需要根据古诗文的特定内容,创设某种特定情境。“创设情境”在语文美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它能使学生在研习和鉴赏古诗文时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之感,全身心沉醉在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审美教育。
在古诗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音频渲染情境,或以视频显示情境,或以现场表演再现情境,或以文学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例如,我们在教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首先可以用一曲古雅悠扬的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将学生带入一种寥廓、宁静的情境中,接着播放朗诵名家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诵,条件允许时还可以播放与《春江花月夜》内容相关的视频。老师在引导学生领略此诗的诗情画意时,务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用抑扬顿挫之声和含蓄隽永之语展现诗中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构建而成的幽美深邃之境。如是,学生定能从审美的视角去解读此诗的主题意蕴:诗人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颂自然美景,讴歌男女真情,探究宇宙人生……在一种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妙诗境中,让学生接受一次深入其心的美育熏陶。
三.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路径
1.寓美育于诵读中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几乎篇篇具备反复诵读与吟咏的价值。在反复诵读中,细致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意境和真挚情感,是学生获得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学生在诵读与吟咏古诗文时,应声情并茂,既要充分体现出古诗文所蕴含的节奏美与韵律美,也要将自身相合的人生感悟与情思融入其中,这样能在更深层面上获得音乐美与情韵美的真切体验。
例如,学生在诵读李白的《将进酒》时,在充分把握其句式长短相间、韵脚疏密转换的基础上,要深入领会诗人内在的感情基调是“愤激”:由最初的慷慨悲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到中途的愤世嫉俗——“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再到最后的旷达开怀——“与尔同销万古愁”。我发现,学生们在诵读与吟咏此诗时,感情的激流随诗情的发展而跌宕起伏,真可谓“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
古诗文诵读的灵魂是对其音乐美与情韵美的把握与传递。其终极目标是借助审美视角解读诗意文情,进而获得美的浸染与熏陶。《诗经》的复沓回还,《离骚》的华美蕴藉,李白的豪迈飘逸,柳永的婉约缠绵……为我们在诵读时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2.寓美育于意境领略中
在高中古诗文中,诸多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一系列经典意象,营造出一个个优美意境。在解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时,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再现出作品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使之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充分感受和领略蕴含于其中的诗情画意之美,继而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和高雅的审美享受。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出动静结合、幽雅空灵的山水田园风光。学习此诗后,笔者曾布置一次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到郊区或农村“游山玩水”一次,切身体验类似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然后写一篇游记。不少同学在游记中将郊区或农村的自然风光与王维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进行比较,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审美认同。
3.寓美育于情思感受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对读者进行情感熏陶与思想启迪。高中古诗文中那些韵律优美、情感真挚、思想深邃的经典名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教育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表达对祖母至孝之情的千古名篇。笔者在讲授此文时,曾让一名女生谈谈自己对文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理解。她先讲了父母对她的千般疼爱,又谈到自己“将身难报父母恩”的深沉感慨。坐下去不一会儿,她又站起来说:“老师,我曾看过„伯俞泣杖‟的故事。故事讲述伯俞犯错,母亲用手杖打他,他哭了。母亲说:„我以前也曾用手杖打你,你从未哭过,今天你却哭了,这是为什么?‟伯俞回答说:„以往儿子犯错,挨打时感到很疼痛,知道母亲很康健,今天母亲打我,我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年老体力不支了,我担心以后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悲伤哭泣。‟”这位女生说完后竟失声哭泣,其他同学也被她的情绪感染,一个个情至深处,泪眼朦胧。笔者立即抓住眼前这绝好的情感美育契机,真诚地说:“希望同学们从今天起对长辈,尤其是对父母,要多有一份体谅,多尽一份孝心,少留一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学生们在这深入心灵的情感审美教育中,涤荡和升华了情感。
总之,美育有着“春风化雨露,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与魅力,值得语文教师们不懈探究与实践,在高中古诗文教材中充分挖掘美育内涵,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美、领悟美、构建美,最终达到让学生濡养心性、提高学养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边涛、吴玉红.学会审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2]曹利华.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四篇: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实践对话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在问题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通过学习和分析,我有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了解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把教育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来。其次,探究式学习实践,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培养学生兴趣和良好的个性至关重要。现今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还大大高于生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及个性潜能的发展。
为此,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实践对话。
一、研究实践过程
(一)将“问题”当作课程 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应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以此作为设计课堂教学探究主题和教学重点的意见;其次,每学期都应留出一些“自由探究实践”,供学生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第三,日常的课堂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即时兴趣做出及时的调整。
在阅读教学探究中,我采用课前预习性质疑、解疑——课中深入学习性质疑、解疑——课后回顾延伸性质疑、解疑的三环节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预习课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质疑,然后,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归类,请学生相应做出评价。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不同的处理:和课文有一定关系且内容简单的,由学生互相解疑;与课文重点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就纳入教学活动 “重敲猛打”,以此,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
例如:《林海》一课的学习中,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有以下几个:(1)课题为什么叫“林海”?(2)课文三次提到“亲切与舒服”,每一次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3)为什么说“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作用?”这三个问题的确都问到了点子上。其中,第二个问题,贯穿了全文的始终,这个问题学生解决了,其他两个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教师
王玲:黄城根小学语文教师。邮编:100034
引导学生把这一问题先“拎”出来,统领全文的学习。
带着重点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在语境中品读,在多层次的感悟中解决问题。把学生的质疑统一到教学过程中来,就是将教师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转化的过程。例如《林海》一课,在全班合作探究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感受三次“亲切与舒服”的不同含义;利用课件、录像,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最后,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再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至此,学生质疑中的三个问题,也水到渠成地在全体学生的探究中解决。
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可以在课下继续研究的问题,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质疑阶段。例如《林海》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两位同学延伸性的质疑又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一个学生提出:“老舍先生并不是东北人,他为什么对大兴安岭的林海那么熟悉、那么有感情?”还有学生提出:“我想知道,老舍先生的作品还有哪些?他的作品有哪些风格?”此时,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在三周后班里召开的“走近作家”的文学欣赏主题班会上,我们师生共同交流。
(二)以探究式学习架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在进行一种心灵与思想的沟通,三者都会实现一种新的意义上的建构。教师可能在学生的启迪下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学生更是在与同学、教师、文本的对话中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而文本自身的意义也在教师、学生的个性化的解读与思想碰撞中得到一种新的提升。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是有其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对文本有着不同的、个性化的理解是自然的、正常的。当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意义发生冲突时,需要的正是对话与交流。
首先,教师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创设宽松的对话氛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概念,消除学生“怕错”的障碍。要允许学生回答问题时出错;鼓励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观点提出疑问,鼓励有理有据地挑战老师、同学、作者的观点;提倡有创意地阅读、个性化的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微笑,多提供善意的、积极的有效的帮助。
其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对话情境。在探索式的课堂上,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以我为中心”的传承式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利用阅读期待,创设对话情境
对话,既然是一种沟通与交流,我们就必须使学生产生沟通与交流的愿望。特别是当学生通过自学、初读,对课文内容已经比较了解,在深入学习中,又出现了某些困惑与难点时,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与同伴的对话。
《仙人掌》一课,学生对“落地生根”的理解出现了困惑。于是,老师创设对话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感悟语言,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同学们,瞧!老师这儿就有一盆仙人掌。(教师从讲台下端出一盆一片“绿色的手掌”顶端又长出两小片嫩叶的仙人掌)大家知道吗,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呢!
这花原来长得很高。一天夜里刮起了大风,连花带盆从阳台上刮下来,花盆摔得粉碎,花也折了,断成了好几截。我母亲跑到楼下,捡回了其中的一片,把它重又插在了花盆里。没想到,过了些日子,这片显得已经干枯的仙人掌上,又先后顶出了两小片嫩绿的叶片来。
请你们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教师端着花盆,请学生亲手摸)
生:新长出的叶片嫩嫩的,像婴儿一样。叶片软软的,上面还没长出刺呢!
生:叶片绿得可爱,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师:同学们,此时,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感受到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生:仙人掌对于生活环境从来就不讲究,它一扎下了根,就繁荣生长。
生:老师,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落地生根”!
师:是呀!同学们,面对着眼前的这盆仙人掌,我的心中多了几分感动。这片折断了的仙人掌,又培育出了青春焕发的新的生命。它坚韧的性格、顽强的精神,怎不让人心生敬佩呢!
此时,教师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学生个人读、男女生对读,读得非常激情、非常投入,由衷地表达了对仙人掌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感到课堂是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成为一个探索问题的场所,成为一个人与人思想交流、心灵碰撞的场所,成为一个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场所,学生才能消除学习中的畏惧、爱面子等心理障碍,真正在课堂上敞开心扉,表达出个性化的感受。
2.活用教材,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理解
李正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着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着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而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生命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激发学生体验文本,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课堂教学涌动生命的力量。
《梅花魂》一课的课题教学研究中,教师将师生对话的情感功能充分彰显:
师:“回国的那一天,泪眼朦胧的外公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又有了什么问题?又有了哪些更深的感受吗?
生:这只是一块普通的手绢吗?为什么不说“红色”而说“血色”?
生:我读懂了,这血色的梅花代表的是老人的那颗心。
生:这血色的梅花也是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深情。
师:此时,离别的船就要开了,望着大洋彼岸的祖国,老人的心中翻动着感情的波澜,他有多少话想说呀!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老人心中的话写下来吧!(学生写下心声。)
生:“祖国啊,几十年的别离,几十年的相思,千言万语,这一切都化作我的心,伴着我的魂,回到我魂牵梦绕的祖国去吧!”
生:“莺儿,你现在还小,长大后的某一天,你一定会明白,它代表的是一个身在异乡,有家不能归的老人的心啊!再见了,莺儿,你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也不负当年我教你的做人之理呀!”
我们常说,阅读应该有四个境界:阅读出兴趣与感情,阅读出意义与启示,阅读出品格,阅读出人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情的对话中,学生已经进入了阅读的较高层次的境界。
二、效果与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首先,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课前预习性质疑、解疑——课中深入学习性质疑、解疑——课后回顾延伸性质疑、解疑”的三个环节,并把它作为教学过程的三个有机的步骤展开教学,不仅使教学的重点得以突出,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实践中重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如今,学生对许多问题已经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只有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进一步的探究,他们才能亲身发现自己已有经验的不完善、不准确的地方,重新构建起更为科学的新认识。
第三,阅读教学中,对话是一种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的、平等的、互动式的交流形式,它使阅读教学充满活力。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枯燥、单一、分析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积极而浓厚的兴趣。
结论:通过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得以转变,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当我们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时,课堂教学一定会成为师生一次生动的人生经历。
第五篇:在美育中渗透德育[模版]
在美育中渗透德育
美育和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加强学校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中美育得到全面的阐述: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美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而且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德育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道德高尚,至少是要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人。因此不难看出美育同德育有异曲同工之用。所以笔者认为在美育中可以渗透德育。
审美教育是通过形象的美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这一特点正好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不谋而合,美育不带有一般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是通过引导学生在对美的形象的感受、认知、鉴赏和创造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引起情感的激荡,使人心甘情愿地甚至不知不觉地培养出高尚的情操。根据美育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在美育中渗透德育。
首先,充分利用人皆爱美的心理,引导学生感知美、认识美。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就有了对美的追求。学生染发,佩戴耳环、项链,穿超短裙,学成年人吸烟等非常“时尚”而学校又不允许的行为,教师往往会三令五申的禁止,但效果不佳,甚至你是越禁止,学生越要去做,因为他们已经认定那就是美。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真正的美,找一些心灵美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或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让学生懂得心灵之美才是真正的美、永恒的美。再如,有的学生喜欢打架斗殴,且屡禁不止,不是因为这些学生会从打架斗殴中得到什么益处或快乐,主要原因恐怕是他们觉得敢于打架斗殴是一种英勇无畏的表现,或让人注意他,或是受一些影视作品中打斗场面的影响,觉得舞枪弄棒是美,飞檐走壁是美。教师可在批评之后,问学生:你觉得电视电影中谁是真正的英雄?为什么你认为他是一个英雄?帮助学生弄清英勇、英雄的本质。这恐怕比找家长、写保证书、背守则的效果要好。
其次,充分利用各学科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鉴赏美。特别是语文学科中美的对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渗入德育教育。文中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手工艺作品。优美的对象以清丽、柔媚、娇小、幽静、轻盈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和谐、平静、松弛、舒畅,从而产生愉快美好的审美心理。如:富有诗情画意的三亚落日,陈荒煤笔下玉琢冰雕、柔韧又具弹性的玉兰花,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浓妆淡抹的杭州西湖„„这些形象美,无一不可爱至极,令我们心醉神往。有壮丽的山河、建筑,这些景物给我们留下强烈的壮美感受。如: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发出雷鸣般轰响的冬天烟台的海,雷霆万均的钱塘潮,怒涛狂啸的黄河,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这些形象以其巨大、急疾、刚强的特点,引起读者舒畅、豪情万丈的审美愉快,让人感受于人类的伟大,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激发读者创造的欲望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有崇高的人物,我们很难忘记《大江保卫战》中面对肆虐的洪水,没有退缩、勇于抗争的人民子弟兵,手托炸药包、昂首挺胸视死如归的董存瑞,“烈火焚身若等闲”的邱少云,轮椅上的霍金,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海伦·凯勒,艾兹病小斗士,舍生忘死的白衣天使叶欣„„这一个个或为正义事业勇于献身的形象,或不屈不挠地同贫穷、病魔、困难作顽强抗争的人物,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一
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热泪盈眶,他们崇高的灵魂让我们浑身充满无穷的力量,激起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关爱他人,增强自信心,努力地去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生。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德育教育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
第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创造美。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创造美的平台,启发诱导学生创造美。当学生心中有美,在教师的启发下,会有表达美、赞扬美、创造美的冲动。这时,教师即可诱导学生用相机、色彩、文字、声音等媒质去表达心中最美的东西。学生有了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之后,会用实际行动去助人,或俯下身子捡起一团废纸,或主动去把垃圾倒了,或伸手扶起倾斜的花草树木,或将不慎掸落的雏燕放入窝中„„其人格将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总之,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对美的认识,对美的鉴赏,对美的创造活动的同时,也对学生渗入了德育教育,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做一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人,这难道不是每一个教育者所期待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