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教案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时间:2019-05-13 22:4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课教案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课教案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第一篇:党课教案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 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生存、发展、享受的空间和舞台;人们继承了前辈创造的文明成果,开拓着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崭新事业。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历史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个结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毋庸置疑,以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标志,科学发展观已经由一个政策型的理论观点,上升成为对我们党和国家起根本性指导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指导当代中国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用科学发展观提升我们全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发展问题,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殚思竭虑、艰辛探索,有成功和经验,也有曲折和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并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高擎起“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大旗。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进一步告诫全党:“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强调全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不言而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了一条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清晰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脉络。

改革开放使我们经历了里程碑式的体制变迁,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同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与日俱增,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日渐成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了相当的物质成果,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才有了现实的经济基础,社会全面发展才有了物质前提,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富物质成果后水到渠成的精神文化成果,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综合发展形成的思想产物。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社会运行中,呈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和矛盾。比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征,切实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积极妥善地应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不仅立足国内,而且放眼世界,正确借鉴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全面吸收了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人类历史上传统的发展观,普遍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自上世纪中叶开始,不少国家开始反思人类的发展历史,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从1960年美国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问世,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逐步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新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包容了近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的一切优点,特别是在吸纳了当今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到了一个新高度。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是一般的体现,而是集中的体现。集中到哪里?哲学。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发展的哲学,它包含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把科学发展观赋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和高度,提升到哲学的境界,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大理论创新,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我国发展现状、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探讨浸润其间的哲学意蕴,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以过程而存在,是永恒发展的;事物以系统而存在,是普遍联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符合“永恒发展”、“普遍联系”的原理,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规律。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与整体进步,不能只计一点不及其余。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会自动保证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稳定等社会发展综合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畸重畸轻,而应协调共进。所谓“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涵是指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地区和国家乃至世界,才可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降临,健康长久地前行。总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崇高理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以人为本”的要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那样的理想境界还很遥远,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现阶段还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即使如此,中央还是站在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把问题提了出来,这不但表明我们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而且表明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脚踏实地地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这对于把未来社会的理想和初级阶段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历史进程中的盲目性,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所主张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或某些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平等地分享到。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高扬和提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把“五个统筹”作为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这是它的突出特点。“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同时,在每一个“统筹”中,都还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五个统筹”,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真正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其结果必然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是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基本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提升执政能力,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最根本的是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在处理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关于“为什么发展”。必须十分明确,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而是鼓励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强调又快又好地发展。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正在走的发展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从未走过的,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后发大国兴起从未走过的。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当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世界上杀出一条血路,将给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提供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也证明社会主义的成功。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政治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要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

关于“为谁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四个字,如此温暖人心,是因为它包含着普遍价值,洋溢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基本政治立场。它要求我们,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为什么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要肤浅地把它当作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一种作风的说法,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命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关于“靠谁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一切发展依靠人民。这就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问题,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健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才能、力量,作为构想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于“发展什么”。人类思想史上,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这是不能动摇的,是坚定不移的。如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反而模糊了这个认识,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同时,又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科学发展,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那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在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等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关于“怎么发展”。怎么发展?一句话,又快又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谓“又快又好”,就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首先要快,快是前提;关键在好,好是方向、目的。按照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24字基本思路。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建议》要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因此,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又快又好发展上下功夫。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是哲学理论上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哲学理论上的创新

张素芝

(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哲学教研室,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又一新的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理性思维的思想方法,坚持战略思维的思想方法,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也是哲学理论上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也是哲学理论上的创新。

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总结和吸收了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比如西欧国家早期在经济与自然关系上的先污染后治理;原苏联在经济与社会关系上的忽视社会保障;拉美国家在对外开放上的不计成本,盲目引进;墨西哥等一些国家在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推进城市化进程等等,这些国家在发展中的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也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环境恶化、分配不公日益加剧等社会问题。经济与自然、社会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还很艰巨。这就迫切需要以一种新的发展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充分地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我国古代就有“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就有“民为邦本”的亲民理念,就有“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这些思想的积淀,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深厚的社会思想基础。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也吸收了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众多思想成果,吸收借鉴了自由、民主、博爱、公平、正义、理性等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这使得科学发展观从创立之初就站在了时代思想发展的高度,走在了时代思想发展的前列,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引领人民前进的一面新旗帜。

二、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理论坚持以人为本,解决了发展目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依据,以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去实现。

科学发展观理论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这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在发展战略思想上的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我们要一切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离开了人民群众,发展则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自然、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略广大农村的发展;只注重发达地区的发展,而忽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只注重先富起来的人的发展,而忽略尚未解决温饱的群体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停顿、倒退,是反科学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发展,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一个事物、一个社会,要健康、正常地发展,必须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我国人口众多,生态脆弱,资源相对短缺,而且还没有完全摆脱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添了新的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理论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这发展观的理论的落实。二者密不可分。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

二是坚持理性思维的思想方法。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能否进行理性思维,是否善于理性思维,不仅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一位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许多同志往往是凭经验、凭感性、凭领导意志,即唯书、唯上、唯己。典型的是“三拍”决策:决策之前拍脑门,实施之中拍胸脯,验收之时拍屁股。实践证明,缺乏理性思维,会给党的事业和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善于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善于进行理性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应该达到的目的。

三是坚持战略思维的思想方法。从宏观上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就将结束,国内发展和对外活动关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国内改革正由面对国内旧体制的改革转向面向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改革,我国对外开放正由强调中国特殊性的对外开放转向重视国际规范和合作、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来看,也有许多工作涉及群众利益尤其弱势群体利益,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必须自觉运用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去观察、去思考、去决策,而不能就事论事,鼠目寸光。四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明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才是符合客观实际而又具有哲学观点的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张素芝(1956-),女,河南商丘人,中共商丘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商丘市跨世纪优秀社科青年学术骨干,辽宁省党的建设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曾主编或参与编写20余部书籍并公开出版,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获论文奖10多项,参与完成结项国家社科哲学规划项目一项,并主持完成结项省级课题5项。

责任编辑:郭 丁

第三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课教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课教案

东阿县大桥镇中学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在中共中央举办的一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的开班式上,中央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央党校科社部副主任王怀超分析说,改革开放后,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环境污染,人的身心伤害,土地荒漠化,江河断流,与造福子孙背道而驶。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关键是学以致用,现结合我团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努力刻苦学习。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立业,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更新观念,增长才干,提高工作水平,向书本学,实践学,老同志学,向先进单位、先进人物学,多和领导、多和学识高的人交往、交流,迅速提高自己,不要跟蚊子向蜜蜂学艺一样,不要固步自封,坐井观天,不能只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兄弟团科长能力如何,干得怎样,要多交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要阿Q精神,老子天下第一,自我陶醉,满足于现状。相比我团人才短缺,综合素质高的与大团相比有差距,不足多,差距大,要知耻而后勇。历史上包括现代或多或少存在不尊重知识的不见得现象。百无一用是书生、“书呆子”,不重视学习。邓小平执政后,实行高考(科举)制度,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社会上现短少书呆子,最鲜明例子,初唐四杰之一陈子昂“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李白 “天生我才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纸上谈兵赵括,挥泪斩马谡被钉在“书呆子”的历史耻辱柱上。学校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更要求我们用实际的行动,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把更多更系统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下一代。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工作。

二、坚持恪尽职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牢固树立“交帐”意识,防止只布置不落实、只放线不回收的现象。各口负责人要发挥好“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有为有位,人在岗,心在岗,在岗处于工作状态,把心思用在抓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把成效体现在抓落实上。

三、讲究工作方法。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单位领导对重要工作做决策前要善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个人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否则孤家寡人,充山大王,势必众判亲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势必耽误党的事业。干部要少一些霸气、傲气、土气,多一些锐气、和气、才气。温总理:听得进意见的政府是不会垮台的。不要做四拍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既坚持原则,又注重灵活性,方框内划最大的圆。润滑、圆通区别(见笔记本)。

四、保持良好心态。面对困难、挫折很快调整心态。保持健康区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基层干部难处:有吃有穿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困难就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不尊重父母官。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基层赋予一定事权、财权,把基层矛盾、问题化解在荫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五、坚持清正廉洁。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很多,清正廉洁、干活干净是很重要的一条。所谓干净就是要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只有既干活又干净的干部,才是好干部。干活不能代替干净,干净不能代替干活,不存在将功补过的问题。领导干部的威望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也吹不出来,只有靠一身正气、为民谋利。“公生明,廉生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实实在在的政绩越多,群众越拥戴;利民惠民的好事越细,群众越高兴。如果思想懒惰,手脚不勤不干净,当官积极,谋事消极,无所建树,这样的干部在位时群众希望他走,离任后群众拍手称快。有多少能干的人,因为廉洁这一条过不了关,葬送了自己的前途,落得个身败名裂。要讲党性、重品行,时常提醒自己要守住思想道德底线、党性原则防线和法规纪律红线,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珍惜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信任、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从严要求自己,从高修炼自己,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干部出问题,多数出在“德”上而不是出在“才”上。

六、争创一流业绩。干工作注意研究、提炼和归纳,使各项工作在我校有位置、有份量、有形象,跑步机效应。希望大家做政治上的清白人,廉政建设的带头人,工作的领路人。

2009年3月22日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的党课教案

教学对象:镇机关、财政所全体干部、各党支部委员

教学目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学提示: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在具体部署农村工作时,又从8个方面提出了32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很多同志都充分肯定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深远意义,认真探讨如何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见教学参考之一),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也有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和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士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许多疑惑,提出一些担心和忧虑。要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很有必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精神,从思想理论上澄清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问题。

一、中国历史上就有重农传统,几千年来都以农为本;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重农,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为什么如此重农,而“三农”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大家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过去几千年都处于农业社会。虽然历代王朝统治者都深知“民之大事在农”,强调“以农为本”,实行重农政策,然而,这是以重税为前提的重农政策,重的是农业税收,重的是农民的力,而不是农民的利,以致不少深谙农民疾苦的文人写下了数不清的怜悯农民、同情农民的诗文,发出了无数像“苛政猛于虎”之类的哀叹。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走加快近代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但鉴于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客观上要求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也都走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道路)。为此,我们确立了“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同时借鉴前苏联经验设置了城乡二元结构,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且制定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政策。即使进入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仍然走着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不容否认,这几十年来,农民为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见教学参考之二)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我们实行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从农民农村农业拿的太多,扩大了城乡差别和对农民的不平等,以至于农民相对于其他阶层权利太少,收入太低,保障太少;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生产水平不高、比较效益不高;农村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事业发展落后。当我们已经从整体上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的时候,“三农”问题越发严重,成为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难点和关键。

二、历史上有“重农”思想,现在我们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的“重”与过去的“重”有什么不同?

近年来,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不少新要求。2002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方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方针和政策理论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在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透过这些理论政策上的突破,我们看到党中央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认识不断升华,并产生了质的飞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整套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呢?

首先,要弄清楚中央为什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主要有四个重要依据:

一是从农业的产业特点看,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用马克思的话说: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二是从农民农村农业在我国所处的地位看,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在农村,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农民增加收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始终具有根本性和不可替代性。三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703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为14.9%,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5%,城镇化水平达43%,“十五”时期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接近“九五”时期的两倍。按照工业化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和经验,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应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四是从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看,本世纪前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必须自觉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要弄清楚如何才能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也就是怎么重、重什么的问题。“重中之重”关键是重发展。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在工作布局上抓住发展的重点。

第一,要重城乡统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最大的不和谐就是工农、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和两个“趋向”的重大判断后,做出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支农惠农决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明确规定财政支出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把施惠重点放在农村。

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见教学参考之三)

第二,要重农民利益。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把农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2004到2006年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央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题,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补农、扶农、惠农、富农的政策,目的就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中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的地位和贡献做了充分肯定;中央强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文件还要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第三、要重改革创新。经过27年的农村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根基已经开始动摇,但是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远没有根本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地位之差、权利之差、收入之差和能力之差不断拉大。实践证明,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好农民利益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革。减免和废除农业税,受到广大农民衷心拥护。我们要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推进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还要大力推进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

可见,传统的重农思想只重“民力”而不重“民利”;新的重农思想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视农民的利益,也就是既重“民力”,又重“民利”。其思想理论内涵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提高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二是从重农业生产转向重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当前和今后可持续发展;三是从重物转为人、物并重,既重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繁荣,又重农民的收入和权利。简单地说,新的重农思想以重城乡统筹发展为前提、以重实现农民利益为核心、以重体制改革创新为途径。这种新重农观对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无疑是一个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提出过新农村建设,我们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与过去的新农村建设有什么不同?

新中国建国初期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后来出现了新农村建设。那时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主要是“集体化加电气化”。农民们向往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然而,我们看到在城乡实行二元结构、二元体制的格局下面,国家要求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基本上没有把乡镇、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对农村建设很少投入,地方和农民想建设新农村也没有实力。因此,是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反倒形成巨大的城乡差别。(见教学参考之四)

50多年过去了,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但由于城乡差别扩大,“三农”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人们普遍要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要求改变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实现城乡和谐与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建设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新农村。

很显然,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与过去相比,不仅目标要求、政策定位不同,而且背景、理念都不同。过去我们是在实行城乡分割的格局下进行新农村建设,体现的是城乡差别,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今天,我们在实行城乡统筹战略的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四、目前我国究竟有没有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经济能力?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薄弱,有没有必要建设新农村?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就告诉我们“两个趋向”是世界各国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规律。中国的发展也不能例外。违背这一规律,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带来严重后果。

问题的关键是我国现在是否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对此,中央的看法是明确的、肯定的。尽管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比确有很大差距,但不能否认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04年到2006年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人们明显地感受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已经开始实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力度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应当顺应“两个趋向”,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农村扶持力度,尽快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把乡镇、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变农村建设落后的状况。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客观存在,而且不断拉大。东西部经济失衡主要是农村发展差距拉大。据统计,中西部农村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比东部地区分别低22.2个百分点和45.6个百分点。东西部农村发展的差距,正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大力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尤其要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当然,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财政薄弱,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是要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扶持中西部新农村建设;二是通过东部对口支援,帮助中西部建设新农村。更重要的是中西部地区要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实行“边发展边建设”的方针,按照“保证农民过得去、争取农民过得好”的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速度可以有快有慢,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但都必须有所作为。不要等到财政充分宽裕、群众发出不满的呼声的时候,才去推进新农村建设。应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从群众最盼望的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如建房、修路、就医、上学、困难救助等等。要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不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怎样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明确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割裂开来。要认识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只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了,才能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条件,才能为反哺农业、带动农村提供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促进工业化的积极因素,是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环节。

首先,建设新农村的首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这一方面可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供给,并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工业化。另一方面,用工业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用工业理念打造现代农业,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节省劳动力来支撑工业化,还可以拉动消费,增加工业企业收益,加快工业化步伐,还可以增加财政税收,更好地落实“以工哺农”方针。

其次,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城乡统筹发展。只强调城镇化而没有新农村建设是不全面的现代化;只强调新农村建设而否定城镇化,也会延误现代化进程。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城市带动农村,绝不能让农村拖城市后腿;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见教学参考之五)

教学参考之一: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拿韩国来说,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农村人口大量无序迁移,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1970年开始韩国政府发起“新村运动”,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10年间,政府投资总额达到了27571亿韩元。韩国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是强有力的组织者,而且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以增加公共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带动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他们的这些做法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

教学参考之二:

据农业部提供的资料,农民的贡献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二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资金。1952-1990年,农民为工业化建设提供的资金大约9500亿元。三是以税费形式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财源。税费改革之前,农民一年向国家交纳税费1000多亿元,乡镇企业交纳税费2300多亿元。四是以征地方式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土地及资金。1987-2002年,各级政府从农民手中获得的土地差价收益14200亿元以上。五是以进城务工形式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劳动力支持。全国亿万农民工,近年来每年为城市发展贡献额达5200亿元。

教学参考之三:

财政部综合计划司人士透露,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已达2626亿元,2005年达2893亿元,2006年财政支农的力度将继续加大,已安排的支持“三农”资金是3226亿元。清华大学刘玲玲教授预计,加上用于农村合作医疗、职业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支出,财政支农资金有可能突破4000亿元。中央的这些做法,目的就是要解决城乡之间、农业和二、三产业之间的严重失衡,缩小我国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差距。这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教学参考之四:

据农业部课题组提供的数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3年达到1:3.23;绝对差从1978年的210元扩大到2004年的6485元;全部农村人口的储蓄只占城市居民储蓄的18%;60%以上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6%;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39.1%,而城市人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的比重达到65.4%。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仅为城市居民的1/4。

教学参考之五:

有人认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镇化,过分夸大城市占用农村的发展资金、农民的廉价土地,过分夸大城市对农村的剥夺和对农民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夺,主张放慢城镇化步伐。这种看法把城镇化和农村发展对立起来,显然是极其片面的。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出发,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是无法也是不应该阻挡的。还有人认为城市化才是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违背现代化的规律,进而主张把城市建设好,把农民转移到城市就行了,不一定要搞新农村建设。这种认识也是不切实际的。试想一下,我国有13亿以上的人口,且每年还要增长千万人,要把他们都转移到城镇谈何容易。即使我国城市化达到50%,仍然有七八亿人口留在农村,这么多人难道不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吗?再说,即使我国现代化再发达,农业依然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农村依然是祖国河山的组成部分,难道不应该改善条件和面貌吗?所以,我们要坚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不能用城镇化否定新农村建设,也不能用建设新农村否定城镇化。

第五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sixth edital)

唐述春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个人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们规划、推进个人成才、加快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个人发展的科学可以说是时代为我们提出的全球性课题,现实在呼唤一门新兴的科学——个人发展观,这个个人发展观至少是融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决策学、养生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对策论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得出,个人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全面兴旺。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家庭事业全面兴旺为根本指针谋发展、促发展,努力营造个人全面进步所需的多领域、多文化、多环境的系统性需要,切实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让所有外在资源与内在动力真正围绕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发挥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要统筹学习与实践,统筹自我发展与广结良缘、统筹做事与做人、统筹消费与赚钱、统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推进的过程要做到可持续性,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个人全面成才及家庭事业全面兴旺。坚持走出一条稳定性好,可持续提升的发展道路,谋得经得起时间与空间多维变化考验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入分析发展过程中各阶段实际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个人发展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全面兴旺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运用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抢抓机遇,努力奋斗,更好地完成各成长阶段我们肩负的发展任务,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能力建设的各个环节,学好用好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以点:

首先,必须紧密结合个人实际,针对个人发展目标,拟定自己的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

既然说是个人发展观那么决定权就应当在于个人手中。有些人从读书到就业都没得自己做过主,个人发展的方向完全交给了别人,当他终于摆脱他人的代办,又到了上有老下有小谋生才是最重要的阶段。他的一生幸福与否在个人发展上他的内心没有遗憾那是假的,造成这种个人发展不能自主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的文化意识,长期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教育,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崇师、尊老、忠君、“三纲五常”的意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己做不了主,家人又感到不包办代替做主是缺位的思想,这正是发展思想上的禁锢,必须要破除的禁锢。

我们用内外因原理来分析个人发展,内因是根本,同时外因是条件,个人应该成为自己发展和学习的主体、主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的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要形成个人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发展。要实现个人发展规划,必须确立发展目标,而目标必须具有客观性,应该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并且是可评价的可考核、明确、具体的,是可量化、可分解的。首先要了解自己做这件事的最终目的,并在此目的的指引下展开自己的行动。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一步跨入自己的理想世界,都不可能瞬间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是由一个个目标的实现来铺就的,一个目标实现以后,一个新的目标必然出现在前方。因而,一个人最终价值的实现就是在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中体现出来的。而这些具体目标也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是在一个人的人生总目标统领之下分解而来的,学习中国改革的经验“小步快走,边走边修”正是为了更好地紧贴现实性,坚持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每走一步都能够离我们的总目标更近一点;频繁地变换目标与没有目标,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同样是有害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所有的行动必须服务于自己的目标,所有与达成此目标无关的行动都是必须摒弃的对象,只有这样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

个人的能力成长,受到教育程度与实践面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建设过程,不可能超越个人成长阶段。只有随着阅历不断增加和持续学习拓展来推进,要从个人情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做到既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的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发展过程中要吸收他人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高度而不被历史所托累,结合时代新需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人生各成长阶段个人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课题,寻求实践载体,积极投身实践,要充分认识个人各方面素质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老老实实地艰苦努力,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要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德、智、体、美、劳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个人发展效率,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实现个人价值,推进自己的全面进步。

人的发展是自然成长的过程;但恰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基本的物质生活这个前提,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和物质生活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就会越利于创造得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改善生活,而物质条件越充分,又越能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探索成长规律,就要根据个人情况走适合自己的路,整合自己的资源,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务必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提前加速发展、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不为一时小名小利所累,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部分人才出来社会通过经验累积收入不断增长,而忽视了市场新需求或没有预见与及时跟进市场需求,安于现状,既不以更高层次的规格要求自己,也没有深思知识更新加快,后生可畏性,必将慢慢就失去了优势触及到自己的瓶颈。历览古今贤,个人发展绝不仅仅靠工作之内累积,也非单独依赖个人学识,而应是统筹个人与他人,当前与长远,理论与实践,工作内与工作外等多个方面谋划的持续发展来成就的。在汲取他人发展血泪教训、借鉴他人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一步步成长而来,非朝夕之功,一役之成,更难以一蹴而就。

其次,个人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做到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个人发展的根本方法。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着眼于长远利益,以前瞻性眼光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能力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贡献与享受的良性互动,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指引个人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内强素质与外塑形象、发展速度与质量、被动适应与主动改变关系;自我革新、发展、稳定等成功构建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努力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当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筹个人实力与外在凭借、统筹天赋特长与先天不足,统筹身体健康与克尽努力,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实现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

我们不仅要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成就未来,更要明白在什么阶段、什么载体下、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在哪里学等等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的发展效率,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获,进而大踏步进入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强自主创业能力作为调整能力结构、转变个人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按照自主创业、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知识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内强素质战略和外塑形象战略,对自己的能力结构,坚持统一筹划、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分,什么是爱好,什么是专业,什么是远景前瞻性要强化的东西。特别是自主创业能力事关个人核心竞争力,在事业瓶颈和拓展的关键时刻,关键本领必须依靠自己,要做好超前部署和基础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增强个人发展活力。

为了更好的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更好地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过程实施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弘扬核心竞争力、培育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爱好,提倡一专多能。价值观上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认可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能不能做好形象宣传工作,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思想品德与诚信要经得起考验,着力营造对自己个人发展有利的舆论氛围;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为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履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方向。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谋求发展中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促进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深化对个人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个人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能够推动个人科学发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树立发展的系统性思想,要以确保各方面协调为依据,扎扎实实推进。

对于我们的努力与收获也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成绩,既要看收入增长,又要看人际和谐、身体健康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

再次,要志存高远,有战略眼光,做到发展的可持续;

人的快乐应当是来自于越来越少的对外界的依赖,加快转变不科学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努力做到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应在个人发展中优化能力结构、做到各职能要素有机的,系统的推进,正如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由它的长板决定而是由它的短板决定的一样,综合能力是个人发展好坏的决定性力量。个人发展中忽视能力结构优化,对瓶颈制约视而不见,不以持续性个人进步为指针,加班加点混工资或安于现状舒适不求长进,片面追求一时的高回报,势必会步于“木桶理论”的短板困境,就不可能做到可持续的个人发展。古今国内外人们走不通的、没有前景的路我们自然不要再去重蹈,而是要从我们实际出发,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走出一条立足于时代与个体特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能力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形成以德为基本、智和体为支撑、全面发展的格局,做到全面发展有特长,这个特长就是我们的立身之本,高人一筹的专业技能。只有能力结构优化,各项事业能协调推进,有前景、可持续进步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发展的硬道理。

过去的经验,是我们树立发展观的历史根据,众多的例子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基于过多外在依赖的非科学发展对我们持续构筑家底与事业全面兴旺的幸福生活是不可依赖的,靠不住、不管用的。必须始终坚持个人全面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自己的各方面资源利用好,协调好,将人生看成一次远征,明确自己目标点,首先要找对方向,因为我们没有目标与方向我们就永远到不了那里,然后才是处理速度,既要讲眼前速度,又要想长远后劲。要敢于放弃既有的安逸,决然果断地扔掉部分“行囊”,为未来赢得速度,抢得先机,因为现在的拥有可能正是长远发展的负累,对此我们要阶段性地有所取舍。

特别当我们出社会四年左右,收入增长就向瓶颈靠近。从许多个人收入发展进程表明,当毕业四五年后,收入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举措得当,就能促进个人发展和平稳进步;谋划不当或安于现状,则可能导致长期徘徊不前。这一时期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个人期望与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的凸显期。此时,一部分人有了衣食无忧物质基础,得心应手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安全区,自然地很多人因此丧失了斗志,才出社会时那种雄心大志一去不复返了,甚至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日日按部就班,个人事业徘徊不前,要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划地自限,勇于走出自己的安全区,走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

要做到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要解放思想,要志存高远,着眼大路,从根本性,全局性,从确保实现各成长阶段目标的战略高度,精心设计所处年龄段的发展主题,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和力行科学发展观,将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个人发展转化为自觉的内在行为。子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也正如林国强先生所讲“有些人有才,有学问,人品也好,但眼光志向不太远大,大方向把握不准,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结果不怎么理想。所以一个见识好的人往往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力发挥到最大”。欲成大事,还要看他有没有气度,气度影响格局,性格决定未来,见识高远,气度恢宏,有其二者,再用科学的个人发展以贯之人生全局,定能实现家庭事业的全面兴旺。

最后,要在着眼于个人发展的全局上,强化学习与实践;

信息极大繁荣使我们更广泛的接触这个世界,以其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反动,低级趣味,沉迷性娱乐弥漫,我们的交际面也随之无限扩大、人与人的联系更加方便,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统筹内强素质和广结良缘的要求更高。对如何适应社会找准个人定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有针对性的加速开发自己的潜力,把个人的发展放到社会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乘势而上。

要遵循个人成长规律,抓紧解决当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的制约因素,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要兼顾不同方面的现状和需要,必须坚决以个人发展的全局为核心;坚决克服不正视当前问题,不按计划行事、一抓一松不坚持到底的现象。各项能力成长过程中出现暂时不平衡发展是必然的,一刀切、一个模式、齐步走是不可能的,要坚持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巩固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又要着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特别是处于个人发展进程加快和瓶颈攻坚的过程中,要做到解放思想,寻得到突破点,能打硬战,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我们就要最广泛地整合各种资源汇集到谋求发展中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多学、多问、多了解、向实践学习,虚心的向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大众学习,要懂得别人知道的永远有我们不知道的,学习与实践中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与轻视劳动人民,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启迪智慧。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对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达到的必备技能,要本着打基础利长远的极端重性,逐步积累经验甚至要降低当前一些发展期望,专门留出精力去做,更好的打基础,调整能力结构。

科学发展博大精深,实践与理论方面都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长期奋斗的思想,牢记个人发展最终依靠自己,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全面意识、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家庭事业全面兴旺而努力奋斗。

2009-6-19

下载党课教案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课教案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邓绍锋 一、磨坪乡烤烟产业发展历史、现状 秭归县磨坪乡烤烟种植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曾有过产值税收双......

    党课教案:加强党性修养、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

    党课:加强党性修养、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 授课人:xx 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党课教案-党员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党员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一、中央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 2月16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的开班式上,中央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出:树......

    党员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课教案

    党员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课教案 课题:党员教师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授课:宜春市芦洲小学党支部 授课目的: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授课对象:全体党......

    以人为本 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党课教案

    以人为本 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主题党课信阳市实验小学党支部袁静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十七大相关内容,深刻领会以人为本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

    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县水利又快又好发展调 研 报 告

    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县水利又快又好发展 水利局 任朝辉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资源可持续......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后勤建设与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后勤建设与发展 ——浅谈如何强化大后勤观念 ,加快后勤保障社会化进程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发展心得体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发展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